雨前兰花
Ⅰ 兰花茶的兰花与茶
兰花,其叶俊秀飘逸,其香清幽恬雅,自二千多年前被孔夫子赞誉为“王者香”以来,声誉鹊起,备受人们的喜爱和颂扬,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茶叶,嫩芽香叶,香高味美,是我国人民长期来“开门七件事”之一。
古人曾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且影响至深。明·张源在《茶录》中说:“香。茶有真香,有兰香,有清香,有纯香。雨前神具曰真香;火候均停曰兰香;不生不熟曰清香;表里如一曰纯香。”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把曰铸茶的佳品誉为“兰雪茶”。他说:“兰雪茶,曰铸者,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入小罐,则香气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寻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据记载,曰铸雪芽在宋朝即誉为第一茶品。而具兰香的茶叶-明末清初南京一带风行的闵汶水茶,时人称“其色如积雪,其香如幽兰,其味而味外之味,虽百碗而不厌者。”
茶中并不含兰,甚至也无兰香,缘何却以兰质评茶,以兰命茶呢?这除了兰与茶具有同一物质属性-香以外,更主要的是千百年来,兰不仅具备有香祖、香国、天下第一香等美称,而且,“不以无人而不芳”,“名在深山士林”,赢得了三大中国传统文化构成的儒、佛、道的共同赞许深深扎根于民族心理之中,而兰花“清寂、慎独、自芳”的个性,又恰恰与构成中国茶文化的思想主流相吻合。但毕竟在物与物之间有着各自的个性,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开始寻找真正具有兰花香型的茶叶和加工技术。明·钱椿年他的《茶谱》中对兰花等鲜花窨制茶叶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梅花,茉莉,……兰薰,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放蕊之香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
今天,兰花香成为高档名茶品质优异的独特标志,具有天然兰香的茶和经人工兰花赋香的茶均是人们所喜爱的茶中珍品。据笔者查阅宁波市第五届名茶评比会的历届名茶评比按语后发现,含天然兰香或人工赋兰香的茶叶均获高分。
兰花、茶均属热带、亚热带。在我国,兰花分布区域几乎等同于茶叶;在江浙的广大山区、云贵川西南茶区,人工的茶园与自然的兰花群落交叉分布,而且,兰花繁殖延续能力强,适应性广,品种多,春有春兰,初夏有蕙兰,夏秋有建兰,冬春有寒兰和墨兰,四季花香不绝;兰花吐香稳定,花期达1个月左右,释香盛期为7至10天,且香气高,香型独特。因此,在天然兰香茶沿难以掌握其工艺规律的情况下,兰花不仅仅是美化生活的一种花卉,而且很有发展。
Ⅱ 兰花弱苗能不能施肥多长时间施一次最好
我们经常在讨论兰花施肥的时候,会听到一句话:弱苗不施肥。可是弱苗如果不施肥,又如何 让它复壮呢?毕竟弱苗本身就抗性差、营养不良,这样的苗不补充养分可以养好吗?兰友在遇到弱苗与理论时都会头疼,怎么把弱苗养成壮草?
复壮的新叶
小弱苗由于叶片本就不大,用叶面肥的意义并不大,所以都是从根部着手解决问题。上面说过先植料、再环境、再用有机肥液。这样养了几个月后,兰苗的根系也渐渐发达了,兰根与土壤中的兰花有益菌群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兰根越发达有益菌也会越多,反之益生菌越多兰根就会越健壮。
所以在弱苗复壮期间是不建议过度使用杀菌药物的,这会破坏兰盆土壤中的菌类生态系统。上面说的是液态有机肥,同时还可以使用固态的生物性肥料,但不建议使用化肥。
三年以后就可以开花了
第一年养弱兰苗如果萌出新芽太多并不好,我会选择性地掐掉一些,原则是“去弱扶强”,留下最强壮的一到两个兰芽足够了。经过一年的培养后,兰苗在秋天很可能会孕蕾,建议第一年不要留花苞,让刚刚复壮的兰苗没有负担地越冬,这样第二年才会真正地成为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