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那篇文章

荷花那篇文章

发布时间: 2021-01-21 16:14:06

⑴ 叶圣陶的文章《荷花

课文: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拓展资料

从《荷花》学联想

《荷花》属于传统名篇,现在编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课文的结构、条理非常清楚、简单:先写“我”清早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被荷花的香气说吸引,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接着写看到“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各有各的姿势,都美得如画;

然后写“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展开了联想;最后写自己从联想回到现实世界。

如果一定要问课文最出彩的是哪部分?只能说是“见闻和联想”,也就是说,“我”看到荷花美如画,沉醉其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联想。这就触及到要讲的第一个问题了:联想一定要建立在观察之上。

大家知道,任何想象都不可能天马行空,无中生有,一定都有“依托”。这个“依托”就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在《荷花》中,叶圣陶爷爷开篇就说被一阵荷花清香所吸引,但他并没有具体写“清香”。说起来,“用鼻闻”也属于观察,观察并不是只是“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舌尝”等都属于观察,

“用眼看”是最主要的观察,如果能和“用鼻闻”“用手摸”“用耳听”“用舌尝”等结合起来,特别是与“用心想”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观察,那就能更加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叶圣陶爷爷一眼看到荷花池中的荷叶“挨挨挤挤”,马上想到“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他看到白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感觉到“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叶圣陶爷爷写“见闻”,始终与“联想”紧密结合起来。前半句写“看到的”,后半句写由此产生的“心里想”——有时是“比喻”,有时是“感觉”,有时是“想象”,形式多样,灵活使用。

⑵ 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星罗棋布、亭亭玉立的荷花。 这句话是哪篇文章

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绿盖叠翠的荷花。红荷垂露,青盘滚珠。白荷带雨,盈盈欲滴。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亭亭玉立,皎皎无瑕,好一派迷人的景色!

⑶ 有关荷花的著名的文章

荷塘月色

作者: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⑷ 《荷花》三年级课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荷花》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拓展资料


《荷花》一课,是省编义务教育五年制第六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赞美了荷花的美丽。再现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作者以观察的程序为线索叙写。课文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节),写的是作者从看荷花的角度,对荷花进行直接记叙描写。作者由‘“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再细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接着通过假设“一大幅活的画”,围绕一个“活”字,展开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这是课文的第二部分(4—5节)。

作者从想象的角度,对荷花进行比喻性描写。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变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佼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⑸ 描写荷花的文章

第一篇:
夏天,我家的荷花开了。
我站在荷花池前,尽情地观赏着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
看,那满池的荷叶,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雨伞,像母亲保护孩子似的保护着“伞”下的荷花;有的像一把把扇子在风中摇曳;还有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铺在水面上,上面还托着晶莹透亮的水珠,在叶片上滚来滚去。
一根根带刺的荷梗顶端是一朵朵盛开的荷花。荷花的色彩特别美,有洁白无暇的,有白里透红的,还有红中带绿的。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我爱荷花,因为它美丽,它纯洁。

第二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中芙蓉———荷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上荷花了?不经意间它那纯洁的美触动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喜爱。
看,荷叶的颜色是那么的美丽,近处的是碧绿碧绿得,远一点的是墨绿的,中间还夹着一些带有点嫩黄的新叶,微风吹来,荷叶翻滚,就像荷叶的海洋。田田的荷叶,一层层随风一起一伏,像一片绿浪令我想起了“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在荷叶的衬托下,荷花婷婷玉立,千姿百态,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开了两三片花瓣,像伪含羞的少女敢露出自己的脸蛋。有的还是花苞,像一双手紧紧地合在一起。有的花瓣已经凋谢,落下来了,漂在水面上,像一只小小的船,小昆虫坐在里面,正在进行水上旅行呢!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彩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雨后,阳光投射在湖面上,反射着叠叠波光,就像展开一卷斑澜的彩墨画。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像碧波上荡着无数的帆,煞是好看。池中的荷花,绿叶亭亭,清淡美丽。几只活泼的小鱼从荷叶下游过,生怕打破静谧的画面。蜻蜓飞过来,仿佛在告诉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缓缓游来,似乎在告诉昨夜做的好梦。而那可爱的小雨露,犹如蔚蓝的天穹渺茫的明星,又似那碧海里点点的明珠。水中的荷花如此美丽动人,紫的优雅浪漫,黄的温馨典雅,粉的活泼可爱,白的纯洁无暇,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濯于青莲而不妖!”
虽然,金秋已至,百花凋零,连荷花也不例外,一片片娇嫩的花瓣随风飘舞,但是,荷花依然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那翠色欲流的莲蓬不就是大自然给荷花的赏赐吗?可荷花并不吝啬,她把莲蓬无私地奉献给了人们,她的那种无私奉献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⑹ 描写荷花的语段,作者是谁,出自哪篇文章。

《荷塘月色》曹雪芹菜

⑺ 荷花这一课的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的一池荷花以及“我”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情形.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⑻ 描写荷花的文章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版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权。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
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 还
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
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
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
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
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⑼ 冰心有没有《荷花》这篇文章或诗

有。
荷花
文/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9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适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选自《冰心文集》)

⑽ 关于荷花的文章

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从湖上飘来,愈往前走便愈分明地看出湖上的那一片墨绿。啊,到了,荷花洲!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妖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景色。
我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凝神思索,古人许多咏荷的诗句纷至沓来……是啊,荷花!多少人赞美过你,描绘过你,把许多美丽的名称赋予了你啊。荷花除了叫莲花外,还被称为菡萏、芙蓉、芙蕖、藕花、水芝、水芸、泽芝、水旦、水华、玉环等。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集芙蓉以为裳”。魏晋时的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过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唐朝的李白曾以荷花表达爱情,他的《折荷有赠》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采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轻不慢,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另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如画的佳句。如杨万里的“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苏轼的“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等。至于用荷花形容美女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也有一个例外,就是用荷花比喻男子。《唐书·杨再思传》载:昌宗以容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其巧谀无耻,类如此,这是亵渎莲花的例子,千古以来,此事被人们传为笑谈。鲁迅曾借用这典故嘲讽某位无耻文人曰:“难得莲花似六郎”。大概除了这一特殊的例外,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便都是歌咏荷花的了。这些歌咏不但散见于许多诗篇或其他作品中,而且专门给荷花“立传”的也不少。曹植写了《芙蓉赋》,把荷花推为群芳之首;唐朝的王勃,对前人许多赋芙蓉的作品全不满意,特意写了一首《采莲赋》,其实也未见佳;倒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值得一提。这篇散文,字数不多,但却写出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殊性格。在众多咏荷的作品中,不算独树一帜,只是这篇佳作出自宋朝理学祖师爷周敦颐老先生之手,未免使人觉得遗憾……
忽然,一阵凉风吹来,一阵清香袭来,田田荷叶轻轻摇荡,把颗颗“珍珠”倾入湖中。我的联想中断了。看着眼前的景象,一个奇异的念头油然而生,而且夹杂着一丝隐隐的不平之气。我大胆地设想:如果去掉这些荷叶将会怎么样?如果只剩下一枝枝光杆荷花,茕茕孑立,景色还能这样迷人么?从美学意义上看,荷叶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这部分也就失去了美。再从生物学的意义上看呢,没有叶子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便绝对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以致莲蓬和藕。难道那些荷叶就不值得歌颂么?难道它们只能作为一种陪衬出现在古人的诗中么?
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多少年来默默无言地居于人们强加给它们的“陪衬”地位,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盛夏时候,它们从不与人争风,反而象把把团扇把阵阵清香送来。这是一种多么朴实无华的品格!它们又是无私的,久旱初雨就象天降甘霖,可是这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啊,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它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那该是留给湖中鱼儿的吧!当风雨袭来时,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摧雨压,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护持着朵朵荷花;当烈日吐火时,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荫凉处的鱼戏虾游。它们襟怀坦荡,外直中通,日月都能囊括在心中,虫豸从来不敢侵身。当人们把荷叶从茎都掐断时,千丝万缕连着根,那是它们不忘湖塘养育之恩的证明。
荷叶对人类很有益处的。作为药材,它可去热清火,这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它不怕水浸、不怕油污,在纸张缺乏和塑料产生以前,它曾起过不小的作用。《陈书·孔奂传》就有这样的记载:“仍令奂多营麦饭,以荷叶裹之。”另外,用荷叶煮成的荷叶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它本身有用,而且帮助生长了于人类有用的莲蓬和藕。它本身美,而且创造了荷花的美。但最吸引我的不在这些,也不在荷叶的自然美。最吸引我的是荷叶的精神美。诚然,它不象荷花,它没有什么艳称、佳号。荷叶、莲叶,如此而已。当人们指点、欣赏着荷花甚至忘记它的存在时,它从不计较什么;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是啊,古人的诗赋中从没专门歌颂过它,但离开它,便使一切咏荷名作的产生成为不可能。它的风格不但深深感染着我,而且给我许多启示。这湖中的美景是谁创造的呢?远处的青山是谁染绿了的呢?那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是谁盖起来的呢?这大地上的一切美好事物是谁培育出来的呢?朋友,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过去的史书上很少记载,古代的诗篇中也很少赞颂。他们象荷叶一样,只有两个最简单的名称:人民、群众。可是,荷叶的风格就深深蕴含在他们之中。荷叶的风格不就是人民的伟大精神的象征?
我爱荷叶,故作荷叶咏。
(选自1979年3月3日《中国青年报》)

郑伯琛(939——1979),北京人。曾任北京师范学院文艺理论课讲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工作。粉碎“四人帮”以后,开始致力于各类散文的写作

我爱家乡的荷花池,那里的荷花池春夏秋冬很美。

春天来到了,“滑冰场”被春姑娘的魔法棒“藏”了起来,一起乐,我和小伙伴来到池塘前,呀!怎么“滑冰场”又变回了原样:一条条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仿佛在说:“春姑娘来啦!来啦!”一只只白天鹅边梳理羽毛,边在池塘里嬉戏着,一朵朵荷花也准备在夏天来到时“化化妆”,“挑衣服”,迎接人们。那太阳公公似乎对这非常满意,放射出温和的光芒。

令人陶醉的春天过去了,夏姑娘也在夜晚悄悄地来了,听说夏姑娘来到的第15天,也就是夜晚十分去看荷花池是最美的。听后,我就和伙伴们约好,提着油灯,来到荷花池,我刚走近,就被一池荷花给迷住了,只见池中挨挨挤挤的一朵朵荷花,翘着仰望夜空星斗。“啊!多美的荷花。”我不由自主地说。随着一阵凉风,清香扑鼻而来。月光下,那一朵朵荷花,手大的花瓣洁白如雪,五六个花瓣拼成一朵大荷花。荷花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涨红了脸,躺在碧绿的荷叶下;有的好奇地探出头来,望着这美丽可爱的人间;有的荷花像那俊俏的仙姑正对着平静的湖面梳装打扮。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儿全部展开了,露出了嫩小的莲蓬,像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荷叶上,又像仙女刚刚腾云驾雾下凡一般。不爱显耀自已的荷花,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突然一只青蛙跳到荷叶上,水珠落在荷叶上,来回地滚动着。我被美丽的夜色陶醉了,我似乎成了一只小蜜蜂,在湖面上飞来飞去,一会儿瞧瞧这朵,一会儿看看那朵,我兴奋极了。又是一阵晚风,风婆婆好像唱着:“荷花美,荷花

香……”荷花荷叶都翩翩起舞,我也情不自禁地随着这音乐跳了起来,唱了起来,陶醉在这诗一般的境界里。可惜,荷花这一代的生命桔萎。在这秋天里,荷花的“灵魂”——芳香还是在那池塘里。

冬天来了,这可是我们孩子值得高兴的,因为成了“免费滑冰场”。路过,一定能听到爽朗的笑声,活泼的身影。

我爱春天荷花池那迷人的景色,夏天荷花池壮丽的风景,秋天荷花池芳香扑鼻的香气,冬天荷花池好玩的乐园。我爱荷花池,爱春夏秋冬的荷花池!

清·李渔《闲情偶寄·草本第三·芙蕖》

芙蕖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草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

热点内容
草原烟花语 发布:2025-05-24 14:21:25 浏览:229
国内看樱花 发布:2025-05-24 14:17:16 浏览:137
茶花地载 发布:2025-05-24 14:17:05 浏览:36
玫瑰鹦鹉说话视频 发布:2025-05-24 14:16:16 浏览:199
把积木盆栽 发布:2025-05-24 14:16:14 浏览:180
盆栽薄荷多大 发布:2025-05-24 14:16:12 浏览:31
纸玫瑰叶子 发布:2025-05-24 14:12:22 浏览:651
天气热绿植 发布:2025-05-24 14:03:57 浏览:33
踩到一朵花 发布:2025-05-24 14:02:26 浏览:224
南京新青年花艺学校 发布:2025-05-24 14:00:06 浏览: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