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兰花草
A. 兰花的特征简介
兰花的特征简介
兰花的特征简介,兰花又称兰草,兰花的别名是有很多,而且兰花开花的时候芬芳扑鼻,令人十分的舒服,在古代的时候诗人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兰花的特征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兰花的特征简介1
一、兰花的特点有哪些
1、它是属于一种附生草本植物,它的花朵主要由花萼和花瓣组成。外面的是花萼,里面的是花瓣,一般只有3片,其中的一片化作成唇瓣。另外,雌蕊和雄蕊是生长在同一花蕊上。
2、植物的假鳞茎底部会抽生出花葶来,有时一支或多支。花朵按照顺序生长在花葶上面,并且高度通常都高于叶片。其中半附生兰花的花序是呈倾斜、弯曲状态,而附生兰花的花序是呈下垂姿态。
3、而且每朵花的花梗底部与花轴相连接的地方都会有一片苞片,紧紧包围着花朵的子房。通常地生兰的苞片比较长一些,可以达到子房长度的一半左右。而附生兰的苞片很短,一般是子房的三分之一。
4、兰花受精之后,子房会逐渐膨大发育之后成果实,果实表皮颜色也会由黄绿色转变为褐色。它的果实成熟以后,会纵向裂开,露出种子。
二、养护特点
1、土壤:最好给它使用含有腐殖质为主的土质进行栽培为宜。
2、浇水:通常春秋季节每隔三天浇灌一次水分即可,夏天每天进行浇灌一次就行。浇灌的水通常以雨水、雪水、井水最好。
3、施肥:在刚刚定植之前,需要在盆底加入一些基肥,就可以满足植株的生长需求。
仙人球的特点含羞草的特点
兰花的特征简介2
兰花植物学形态特征介绍
一、根
兰花的根系呈现黄白色,坏掉的根系呈现黑色,根尖有乳白半透明的水晶头,兰根比较粗壮,属于肉质根系,无根毛,粗度约0.5-0.8cm,长度一般在30cm左右,由3部分构成,分别是:外层的根皮、中层的根肉和内层的中心柱,中心柱直径约0.1cm。根皮保护根系,根肉吸收水分和养分,中心柱支撑兰株。
二、茎
兰花的茎指假鳞茎,是根系和叶片的交界处的圆球形组织,不同的兰种大小和形状不同,有圆柱形,椭圆形,扁球形等,直径从0.5-4cm不等,是兰花储藏养分和水分的地方,兰花的根系,叶片和花朵都是从这里生长出来的,是兰花的营养球,也是兰花的繁殖球,是兰花最重要的器官,假鳞茎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兰花的生死存亡,可以说保护假鳞茎贯穿整个兰花养殖过程,是我们要想办法做好的工作。
三、叶
兰花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为兰花积累干物质,表面光滑,分布有气孔,能够吸收水分和养分,大部分都是绿色的,还有少部分因为变异,叶片会呈现黄色、白色、红色、朱金色,不同兰种兰花叶片的宽度、长度、厚度、叶片数量和形态有很大区别,墨兰的叶片最宽、最厚,宽度可达3cm左右,春剑的叶片相对较窄,约0.4-0.8cm,春兰的叶片相对短一些,约20cm左右,蕙兰的叶片相对长一些,约30-50cm,建兰和墨兰的叶片相对较少,每苗在2-5片之间,蕙兰叶片相对多一些,一般是6-8片每苗。叶片形态有垂叶、半垂叶、半立叶、立叶、直立叶之分。
四、花
兰花的花非常的香,香味是中国兰花的灵魂,很多人都是被兰花的香味所吸引而喜欢上兰花,兰花花朵颜色丰富,除了蓝色的花朵没有外,其他颜色均有涉足,我们判断一个兰花品味的高低一般都是通过花朵来判断的。兰花的花朵由6个大的部分构成,外面3个花瓣称为外三瓣,里面是2个捧瓣和1个舌头,中间是鼻子,我们就是通过这6个部分来定义兰花的品味,花瓣短圆为优,狭长为次,常见的3大瓣型为荷瓣,梅瓣和水仙瓣,也被称为正格花。花朵的基部有包衣,下面是花杆,底部着生在假鳞茎上。
五、果实
兰花是雌性同体的,鼻子是雄性的,鼻子里面的子房是雌性的,花朵凋谢后子房膨大形成果实,每一朵花都可以形成一颗果实,兰花通过香味和颜色吸引昆虫授粉而结果,兰花的果实也叫兰荪,为圆柱形的,表面分布有棱,有的3条,有的6条。兰花果实需要1-2年才能成事,成熟前为绿色,成熟后为褐色的,并从棱上炸裂开来,好让内部的种子脱离。
六、种子
兰花的种子很小,一颗果实里面有上万,甚至百万的兰花种子,呈白色絮状的,重量非常轻,能够随风漂浮,存活率非常低,只能依靠数量取胜,自然界大部分的种子因环境问题都不能发芽,只有很小一部分才能生根发芽,长出新的兰花苗。以上经验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补充。
兰花的特征简介3
兰花的形态特点介绍
兰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中的一个科。
兰科植物的叶片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如万带兰的叶片呈棍棒状;卡特兰的叶片肥厚呈硬革质;春兰、建兰的叶片呈细而长的条形;鹤顶兰的'叶片则又大又软,而且薄。因此,兰科植物的叶片共同点较少。
兰花的茎形态变化也较大,有直立茎、根状茎和假鳞茎3类。因兰通常在地下都有假鳞茎,有时还有横走的根状茎。
兰花的根大都为海绵状须根。
兰科植物的花最具代表性,为分类的依据。花由萼片3枚、花瓣3枚及蕊柱1枚共同组成。兰花的萼片已瓣化,在平常人看来就是外层的3个“花瓣”。内层的3片花瓣中下方的一枚通常为唇瓣,唇瓣多样化、特异化是兰科植物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特征。国兰的唇瓣称为舌瓣。唇瓣在兰花发育的初期位于花的上方,随着花蕾的绽开,兰花的花梗、子房出现了复杂的扭转,使花来了个180°大转身,唇瓣到了最下方。
兰花的花为两性花,但雌雄花蕊合生在一起呈柱状,所以又称全蕊柱。在国兰中合蕊柱又称“鼻头”。
国兰的花莛谷称花箭,一般都是从假鳞茎的基部或植株的心部长出。花莛的高矮因种有别。花莛高于叶弧面的称为出架;花莛低于叶弧面的称为不出架。花序大都为总状花序。
B. 兰花草的花语是什么!
兰花花语:解读兰花的象征意义——美好、高洁、贤德。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张学良诗句),品德高洁,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其品格风范已成为中国人民理想人格的象征。
兰花的花语:美好、高洁、贤德。外国的兰花花语为:热烈、友谊、自信、自傲
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
兰花的象征意义: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兰花代表着着坚贞不渝不遇的爱情。兰花的花语:美好、高洁、贤德。
解读兰花象征的意义
1、象征:兄弟手足之情
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
2、象征:高尚,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
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3、象征: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有一种让人沉醉的清香,那朵朵盛开的花姿,有的简约,有的张扬,有的玲珑洁雅,灿烂而美丽;兰花有着淡雅的色彩,给人带来一种幽静,清淡的花香,冷艳而芬芳。它虽不艳丽也不张扬,却象谦谦君子,似乎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读看看兰花的象征意义以及兰花的花语都有哪些吧。
C. 兰花草为什么有顽强的生命力
是的,生命力很强劲,所以只要做到不直接曝晒,又光照充足、根部给予通气就可以了传说古时,有一兰姓女子,嫁得如意丁姓郎君,这女子生得面如桃花,唇红齿白,天生聪慧,巧手能做无米之炊,深得郎君爱意,视为掌上明珠,只因巧嘴善言,问一答十,问十答百,一日,郎君问娘子:鸡狗同行,一路竹叶梅花,如何寻的下联?娘子三日不语,三天不饭,九九归一,香断南桥,去了不归路. 郎君抱头痛哭,哭的天地昏暗,江河断流.每到秋风起,郎君立于坟头凝视着那株兰花草,柔叶变成了硬枝,浮现眼帘:一点一滴一句诗,兰花开了,久别的往事,如梦,升起农家炊烟,香花清香四溢,漫过山岗,漫出浓浓思念,漫透兰花草的芬芳,香花为君香,兰花为君芒,君携兰草漫步荒凉小道为谁伤?花香袭人,袭人花香为君茫茫.才子思佳人,佳人变成了兰花草,不多时日,才子惠悟得道成仙,变成了山岗上丁香花,此事感动了玉帝,后闻说:才子变成了丁香花,佳人变成兰花草,终不能比翼双飞,玉帝下旨便成就了一对南飞雁,噶噶噶,秋天的夜晚多有成队的雁鸣,其中一对孤行的便是丁香花于南花草转世来的.听说:谁在夜里听到这对雁声,心下许愿!万事能承心如愿. 后来又有仙人说,爱到真时,人不分你我,你怀中有我的感觉,我心中存下你的相思,彼此天涯海角都不会分离
D. “小草有芬芳,恰如君之好”是什么意思
简单解释就是:小草有芬芳的气息,而这恰恰满足了君(他)的喜好。
或者说他喜欢的东西,小草恰恰有。芬芳可以代表很多东西。
E. 读完《兰花草》后有何感想
那一刻,我懂得了
在瀑布的最深渊,在绝壁的最低点,我用心凝望了兰花的清香淡雅、神怡宁静,一株清瘦挺拔的兰,几块坚硬的石,一溪深谷的水,再缀上几朵小巧的花,便构成一幅绝美的风景,如小家碧玉般,在我的心中永远定格,成为令人回味的剪影。峭壁垂兰万箭多,山根壁垒多婀娜,谁曾料想在这暗无天日的深谷中,竟有如此兰花奇迹般地存活,兰花以君子的品格向世人昭显自身生命的蓬勃。
寒风潇潇,雪花飘飘,天地一片苍茫,是谁送来暗香阵阵,是谁在风雪中傲然挺立?不错,正是严冬中开得正酣畅的那一剪寒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犹在严寒的风霜中,这花香更显得馥郁,更显得珍贵。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谁说在寒冬中就不能有花的芬芳,美的希望,寒梅用孤傲的风骨演绎冬日里的神话。
晨光熹微中,我看到绿荷的碧叶上滚动的水珠,还有微微颤动的白莲,它们正静静地展现着生命的苏醒与搏动,伴着尚未散尽的雾气,像极了超凡脱俗的凌波仙子,劲显洒脱风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忽而一出,脱水芙蓉,砥砺品格,修成正果。倔强的莲,用纯洁无暇的花瓣真情诉说着自己的不屈和高洁。
幽幽深潭,陡峭山川,兰,你化身为美丽的梦,用无言宣告意志的坚韧,用勇气宣誓存在的伟大。世人错了,谷底中依旧有生命之光的燃烧,世人畏于四周的险象而忘却了你这精神的脊梁。冽冽寒风,冰冷雪霜,梅,谁说你孤傲清高,曲不和众,你不过在用岁月雕刻自我的生命,用生命谱写壮丽的篇章。世人错了,隆冬时节依然有花的芬芳,美的渴望,世人惧于天气的恶劣,却不曾想到你的花香正悄然释放。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你心灵的坚守,最终促成了美丽的开放,你以卓尔不群之姿成为众花里的别样风景。世人错了,一句“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成为遮挡双目的迷雾,而莲花终要以潇洒的身姿开个美丽圣洁、风光无穷。
走笔至此,我不觉想起了陆游那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是的,想要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根本,不亲自实践、琢磨一番,又怎能行呢? 就如同地球上的人看星星,总以为它像宝石般闪亮,如珠玉般光泽,而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瑕疵、灰尘,并不比地球上好多少。
要想窥探深潭中的生命奇迹,必须有勇气下到谷底;要想亲吻寒冬里的幽香阵阵,必须有胆量独自前行;要想领略“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旷达境界,必须在清晨的熹微中虔诚地拜读自然这本大书。若没有躬行实践的求索精神,便不能透过事物纷繁复杂的表层,准确而快速地抓住本质,最终将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窘境之中。
躬行实践,是助你冲破层层迷雾,驶向黄金彼岸的风帆;躬行实践,是助你把握真实方向,顺利前行的罗盘;躬行实践,是助你领悟万物精髓,正确认知的航标。
实践是石,擦亮星星之火;实践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实践是灯,照亮远行之路;实践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F. 兰花把香味当礼物馈赠,养兰人一日看三回,希望花开得早
兰花的香味芬芳馥郁,沁人心脾,有很多人是在闻过兰花的香味后喜欢上兰花的,我就是因为兰花的香味而喜欢兰花,并进入了兰花行业。小时候常到山林将兰花的花朵掐回家放在盛水的酒瓶或罐头瓶中来闻香,兰花的香味非常的纯正,浓而不浊,闻起来使人感到舒适,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寻常一样厅堂室,一有幽兰便不同”,使栽种的兰花开花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闻香欣赏的同时还感受兰花开花带来的成就感,我常说兰花香是兰花献给养兰人最丰厚的礼物,是兰花对养兰人最崇高的馈赠。
普通爱兰人多把兰花养开花作为第一栽种目标,期待兰花开花是梦寐以求的事情,栽种后一日看三回,希望花开早,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回想起歌曲《兰花草》的歌词,顿时觉得写得很形象,很贴切,将养兰人的心境洞悉得一清二楚,我也把歌词附上来大家再次感受一下。
《兰花草》词: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
把心爱的兰花养开花能将宿愿偿,不开心都不行,兰花开花时,养兰人所有的艰苦付出都是值得的,身心也在这一刻释放,得到满足,快乐与喜悦也在这时表现。这份快乐与喜悦还能传递,家人和朋友可以一起闻兰花香,赏兰花美,将盛开的兰花照片分享给远方的兰友,大家都能接过这份快乐与喜悦。
香味是国兰的灵魂,缺少了香味的兰花是不完美的,现阶段,养兰人喜欢在国兰的各个方面追求完美,追求极致,兰花香味是最基本的嗅觉需求。兰花的香味也为兰花产业和兰花文化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一部分人通过香味认识兰花,研究兰花,栽种兰花,爱上兰花,而且一爱就是一辈子,兰友们也常戏说成“中兰毒”,“入兰坑”,二者都难以自拔。
兰花的香味在兰花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满足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古往今来,人们养兰香,品兰香,颂兰香,传兰香,留兰香,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兰花,也使兰花有了“国香”、“王者香”、“香祖”、“天下第一香”等美誉。梅飞,2021年5月18日写于湖北京山,兰花吧,2012年至今专注兰花知识的传播!
G. 这种兰花是花中劳模,花中有香,外形典雅,保养简单,适合新手,是真的吗
是的,兰花不仅生命力顽强而且观赏性极高,容易养活是居家懒人必备
H. 我们一起去寻访那山坳里的兰花草,这句话的含义是
我们一起去寻访那山坳里的兰花草。
其实含义是找寻那大山深处的琅琅书声和令人敬佩的山里的老师,找寻一次灵魂的洗涤,心灵的收获。
李国文的《我从山中来》,先记录其资料如下:
李国文,原籍江苏省盐城县,1930年8月24日生于上海。1947年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读理论编剧专业,1949年到北京,1950年至1953年间先后任天津铁路文工团和入朝文工团创作组长。1954年到中国铁路总工会任文艺编辑。发表了《车到分水岭》、《空谷幽兰》等有影响的短篇小说。1978年调到铁路文工团任创作员。发表在1980年3月号《月蚀》,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于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1982年加入作家协会,出版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危楼纪事》获1984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6年调到作家协会,担任《小说选刊》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我从山中来》
我有位朋友,将他一本书的稿费,托湖南省的一家出版社,转到他渴望支持的远在湘西山坳里的一座希望小学。他不愿意张扬这件事,因为一本书的收入终究有限,但由于他心诚的缘故,出版社也慷慨解囊,这样,玉成(敬辞,成全)了他的这个美好愿望,给那座小学送去一笔可观的经费,也带去一份文化人关注的情意。
我一直不知道他在做这件事情,他也不是特意对我保密,只是觉得这点微薄的心意,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后来,等他从山里回来,送了我一小袋当地出产的野茶,我才晓得他应那里师生的邀请,已经不远千里地走访了一程。湘西我去过的,那是修枝柳线的时候,到过古丈,永顺,大庸。但他走得更偏僻,是连汽车都不通的深山里。他,不但看到了那座小学,看到了那些孩子,还和同学们一起趟过湍急的河滩,走过青石的村路,按他的话说,又回到学童时代,按照铃声,走进课堂,坐在教室的后排,听乡村教师讲语文课上的唐诗。他说:你想想,望着窗外的高山,听老师念杜牧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那是一种多么贴切,多么深刻的体会啊!
这时,他端起刚沏的茶水,很珍惜地饮了一口,并且问我,你是不是闻到了一股兰花的香味?要不是他启发,我也真是没有发觉这种比茉莉花清新,比珠兰淡雅的芳香呢!他告诉我,野茶生在山间坡上,兰草就夹在茶林之中,村民们采摘茶叶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薰上兰花的香气。他赞不绝口地说,这是天然自成的芬芳啊,是一种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佳品啊!
我从他那被山野阳光晒黑的脸上,看到了他此行的收获,他从山坳里的希望小学来,不仅带回兰花馨香的野茶,还带回做成一件事的欣喜,带回他对那些教师的敬意和对那些孩子的怀念,更重要的是,也就是他自己的感悟,希望工程固然是为了那大山深处的琅琅书声,但也是对每个把心投入希望工程的人的一次灵魂的洗涤。
他说:物质的给与,是一种快乐,但心灵的收获,则是更大的快乐。当一个人把他的心和遥远地方的那希望两字联在一起的时候,岂不是自己也生发出更热烈的希望了吗?
我望着茶水袅袅的氤氲,也望着我这位朋友。于是我想起一首早先流行的歌曲,那歌词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胡适的诗句。“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我觉得我也被触动了,那旋律,那希望,像一股暖流,流过心田。我和这朋友约好,下次,我们一起去寻访那山坳里的兰花草。
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通篇写“他”应邀去访一座山村希望小学的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他”的一言一行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叙述出来的,而“我”的所感也以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贯穿在事件的记叙之中。可见,本文运用了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组织全文。从全文来看,这篇叙事散文的重点,并非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借兰花、野草赞颂劳动人民淳朴的品质。文章四、五段中主旨隐含在其中,作者通过对把心投入希望工程的“他”从山中来心灵得到净化的叙写,理出“他”从山中来带回的最大“感悟”和“我”得到的启示,把握出了“只有把心投入到希望工程中去,才能生发出热烈的希望”的主旨,文章题目的设计也能围绕主旨,富有感染力。通篇写“他”,作者却巧妙地引用胡适的·诗句“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的前一句作题,题中的“我”,不仅指作者自己,还指所有关心希望工程的人们。
(原诗)希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I. 兰草种类及品种有哪些
1、春兰。
春兰在1-3月份开花,春兰的花朵姿态优美,小巧灵动,花色淡雅素净。春兰的叶片也比较细长,看起来很飘逸。春兰有很多别称,是栽培历史很悠久的种类,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寓意很好。
J. 求苏轼 兰花草 解释 谢谢的。
中国兰,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中国兰花主要为 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内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品种容。兰,自古为著名的香草,佩在身上可避邪气,而且只有品德高尚者才有资格佩带,此即“德芬芳者佩兰”。古代天子常将兰类植物赐与诸侯,朝野视之为国香。植株煮后可浸泡入浴,古称“兰汤沐浴”。
中国古诗词《诗经》、《楚辞》、《唐诗》中多有写兰的诗。周天侯《兰花咏》:“绿叶淡花自芬芳,深山庭院抱幽香。惠质不堪逐流水,露华何妨润愁肠。何人轻步踏小径,几杯残酒倾三江。怜花还需解花语,花魂诗魄传潇湘。”把兰的特征、地理分布、以及隐喻,抒发的淋漓尽致。
兰,意志坚贞,神韵感人;幽情万种,灵韵动人。不与桃李争艳,不畏霜雪酷暑。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将颜色媚春阳。兰,高雅、圣洁、暗香、神秘,文化内涵丰富 。写兰、画兰,寄托了中国文人雅士的情怀。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写到:“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大文豪苏东坡在《兰花草》中开篇写到“春兰如美人”兰,如美人静而处之。兰,超越世俗繁华,一抹幽香可以逾越一切坚硬的障碍。古诗词中的咏兰篇章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也是我国传统美德之厚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