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马兰花
① 鲜花开遍浅夏的原野的散文
喜欢上五月的鲜花,还是在少女时代,在读过了杨沫先生所著的《青春之歌》之后。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息!”
这句歌词之后,是作者的叙述:“……天刚亮道静就起来了。一个人走到学校附近的旷野里,一边散步一边唱起歌来。走到一座孤坟前,她低声地唱起了《五月的鲜花》……”
如果说有哪一首歌曲,在我的脑海耳边,回荡萦绕得时间最久远,最清新,出现得频率最多,得到的爱恋最厚的话,应该就是这首《五月的鲜花》了。因为自然界兜兜转转,每一年都要经过五月。每一次看到五月原野上星星点点的鲜花,自然就会哼起这首歌耳熟能详的开头句,并且记起了这些鲜花,曾经是由志士的鲜血浇灌和染红,由此也会提醒自己今天的安然时光来之不易。进而会更加地热爱我们生活中一切的美好,也包括五月开遍原野的鲜花了。
走进五月,夏天也就浅浅地展开了。那些曾经风靡一时、占据了所有人眼眸的灼灼夭夭、妩媚娇俏、绚烂璀璨、美到令人词穷的桃李梅、樱梨杏等花们,就会纷纷低眉顺眼地飘离枝头,黯然神伤地零落成泥。或因一场偷袭的春风,一夜寡情的春雨,而魂飞魄散。即使没有春风春雨的摧残,也会因为它们的使命或短命,而被急催着给果实让位。令人常常在惊艳于它们美丽的同时,又感叹着它们的红颜薄命,仅几日的灿烂芳华和亿万人的宠溺之后,就跨过了一季的轮回。即使来年仍然会桃红梨白樱艳,却也已经不是今年的这茬花这些蕊了。
而常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馥郁着我们的美丽心情,美好生活的,反倒是房前屋后,沟旁栏边,地面上,原野里,道路旁、山坡上的那些宅花野花了。正如【宋】廖行之诗中所言:草木送春归去后,山花种种自然开。略无醉倒游人至,自有交情戏蝶来。
都说花无百日红,那是仅就花的个体或种类而言的。那些成株成片满坡满畈的宅花野花们,它们或以家族的形式存在,或以姊妹的身份对排,或以枝蔓的姿势攀爬,或以士兵的队列行进。自然就有了先发的后长的,有如家族般几世同堂的,就有了大小高矮的次序,有了老迈与鲜嫩之分别,有了祖母与孙女的辈分,有了志士一般前赴后继的备份和气势。这样一来,每一种宅花野花,如果不是因为有秋霜这个辣手摧花的家伙出现,我们又怎么敢保证它们不会开到地老天荒呢?
毛骨朵花儿、马兰花儿那些野花中的尖兵在四月里就已经开放。进到五月,毛骨朵花儿,大多都已经是顶着满头丝丝缕缕白发的老妪了。马兰花儿倒是还在前赴后继的,大有开到老秋的尽头。房前屋后最先绽放的是那些耐寒的,大朵大朵的粉色芍药花儿,和开成心形、一串串的粉色荷包花儿,它们就像最精准的生物钟一样,总是准时准点儿地在房前屋后抛头露面,最先吸引着人们的眼眸,并把夏天的讯息带给大家。
原野上其它的野花们,也急不可耐地竞相吐珠绽蕊怒放,生怕被春天给扯住尾巴,赶不及赴夏天的邀约、盛宴一样。蒲公英已经在最美四月天里,偷偷地露了一小脸儿。如今走进了五月,它们就由之前的单兵作战,而改为大队列集体艺术舞蹈。黄花有黄的明媚,白花有白的洁净。即使已经在人们眼前开放了几千年,可还是能带给人们季节的喜悦。
然后那些矢车菊、紫花地丁、黄花地丁、旋复花儿、柳叶刺蓼、蛇鞭菊、琉璃草、紫云英、太阳花都浩浩荡荡拥挤而来,几日的工夫就开满了田间地垄,沟旁水畔。它们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玫瑰的多情,没有郁金香的金贵,没有樱花的烂漫,就小小的花朵,细嫩的身段,浅淡的容颜,名字虽美,但很多人并不能对上号。但它们丝毫也不自轻自贱,自贬自低,浅夏一到它们就适时开放,兀自芬芳。即使被人畜踩踏,被车辙碾压,也会努力地自我疗伤,倔强立起。
最喜欢那些紫颜色的小花了,仿佛带着一种梦幻的色彩,妖姬一样的美丽。虽然都长得小小巧巧、娇娇俏俏、丁丁香香的,但却丝毫掩盖不了它们骨子里的那份妖冶,那些美丽的小心思。有野勿忘我、樱草花,各种鸢尾花,薰衣草、紫花地丁,马兰花,矢车菊、风信子、都是我数十年的老朋友了,只是名字有许多是后来才对上号的。每次遇见它们,我都忍不住要伸出手去,采上几朵儿,看前后没人就偷偷地戴在耳畔,过来人就做了贼般地偷偷取下,脸上的红晕要半天才褪去。
这时候山坡上的野花也开始裂开嘴笑了。火红的野百合,粉嫩的野刺玫,淡蓝的铃铛花儿,有的山坡还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杜鹃花,更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儿,常常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我常常会将各种山花和野花采来一束,扎成一个美丽的花环,戴在头顶,又美丽,又遮阳。有时候还能惹来蝴蝶、蜻蜓立在上面,当然还有那些小小的蜜蜂。这时候我就会静静地站立在那里,仿佛自己真的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绽放在草木之间,芬芳而冶艳,散发出幽幽的芳香,任凭那些蝴蝶蜻蜓蜜蜂采蜜玩耍。
这些野花山花,如同五彩云霞一样或洒落在原野,像繁星一样镶嵌在山坡,也如一颗颗的彩色纽扣,撒在路旁,它们欢乐自在地开放,不因没有多少人看见,没有多少人欣赏,而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只要有阳光有水分有养料,它们就会安分地守在上帝将它们安放的位置,径自妩媚,自得其乐。用自己微小的身体、微弱的光芒,为这个世界增光添彩,带给遇见它的每个人以微小的幸福和快乐。
在原野里的野花带给我们美妙享受的同时,房前屋后的宅花也带给了我们万般的温馨和回忆。
母亲在世时,即使园田地再少,门前小院子里也会辟出一块小小的花园,栽种上五颜六色的,母亲所喜欢的鲜花。如大丽花、鸡冠花、万年红、步登高、饽饽团子、芨芨草、扫帚梅、胭粉豆、百合花等等。每到夏天,这些尽情开放的鲜花,都会给我们贫瘠的童年生活,粉饰上一层亮丽的色彩,使母亲那累弯了的腰身,也似乎有了舒适的感觉,布满皱纹的脸上也会展开少见的笑容。那些花儿,虽然没有名花的贵气,没有高居枝头的那些花儿妖娆,但它们质朴,接地气儿,有生活的气息,有烟火的味道,令我们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有家的气息在里面,有幸福的滋味在里面,有希望的色彩在里面,既装饰了我们被贫穷击打得千疮百孔的家园,也馥郁了我们每一个夏夜的梦境,我们怎能不喜欢呢?
正如有诗人所写:篱边路侧小花蕾,偎草婀娜何者夸?雅赏原非凡俗子,性灵堪媲殿前葩。
夏日里最喜欢的,还有那无论走在公路还是乡道,无论是在家居还是在野外,都随处可见的扫帚梅,即格桑花儿。格桑花因为它的质朴和旺盛的生命力,而于近些年来被交通道路部门选做了护路花,开遍了纵横大地的每条道路的两侧。格桑花的花语是珍惜眼前人。可见它真的很适合做护路花。只见那些或深粉浅粉或深紫粉白的格桑花儿,温柔而又谦逊地开在路旁,随着每一阵风来,或活泼地载歌载舞,或低眉顺眼恭恭敬敬地,向过往车辆行人点头致意,传递着心中美好的愿望。提醒着路人要注意路况,且行且珍惜。每次看到它们我的心都软软的,暖暖的,相信其他路人和乘车人也会是一样的感觉,既感受到了美,又吸取了能量和爱,在前行的路上会更加聚精会神,会更充满了力量。
夏日的鲜花,从五月启程,一直往前延展开放。无论是一株茎儿,还是一根藤儿,只要开了头,大多都会开放到老秋。如果说它们是一个家族,那么母亲一代开放过了,儿女们就会相继顶上。然后是更小一辈的接续,很可贵的精神。如果是一根藤蔓,如打碗花(喇叭花)等,它们拔节的速度则更快。因为喇叭花都是早上开,下午就合上了,这种花的寿命更短。但是它们的藤蔓繁殖得更快,存活的时间最长,每天太阳升起,又是精精神神美好的一片。只要是不下霜,它们就能一直开下去,延续生命似乎成了它们的职责。它们崇尚的是生命的活力,是花开得久远,而不是争奇斗艳,竞相芳菲。它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有着超强的使命感,珍惜着上天所给予它们开花的权力和机会,正像人类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一样。就如宋代诗人赵蕃的《野花》所写: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
喜欢田野里的野花,可能与自己的平凡有着直接的关系。宁静、淡泊、安然、喜乐,这也是我这一生所崇尚的。不追求有大功名,大成就,因为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我只希望能以自己所学所能,为这个社会添块砖,加片瓦,发簇光,增点热。做好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然后再尽力地向周围撒一些善良、仁爱、和平、无私的种子,让爱遍地开花。尽量做一个正直的人。这或许就是我与野花的相同之处吧。为此,我很开心,也很满足。
② 马兰花随笔散文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请你现在就开花,把幸福的人儿找回家……”
儿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是一部美术制作片《马兰花》。记得我小时候就看过这部电影,对于电影里的故事,倒是没多大印象,而一直刻在我脑海里的,是一朵蓝格盈盈的马兰花。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家门前的一条小渠边,栽满了马兰花。爸爸说,那是奶奶回老家时移植回来的几棵。马兰花繁殖能力强,长了十几年,一丛丛一簇簇,长满了整个沟坡,还有一些延伸到了小路上,被人踩来踩去,却依然在来年的春天里开出最漂亮的花。那一朵朵淡蓝色的花瓣在晨风中摇曳,蓝中透紫,不浓不艳,像极了朴素典雅的农家姑娘。
那时候的农村,还是农业合作社,人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谁有心思去在意那些花花草草。可对于孩子们,尤其像我这样的女孩,对于花草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每年春天,当田野里的各种野花张开明媚的笑脸,我和一群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们,跨个竹篮,拿把小铲子,奔跑在绿茸茸的田野里。那水灵灵的蒲公英,胖嘟嘟的苦苦菜,又肥又大的猪耳朵,都是我们最爱的野菜。吃了一个冬天的咸菜疙瘩,这些新鲜水嫩的野菜就成了人们饭桌上的焦点。
采满了野菜,该是撒开脚丫子玩耍的时候了。这时候,那些开在田间地头沟渠边的各色野花就是我们眼里最美的景致。蹲下身子边玩边采,一会就能采满一大把,折几根柳条,编一个草帽,把各色各样的野花也精心地装扮在草帽上。唱着奶奶教会的童谣,一个个疯丫头伴着夕阳,带着桂冠,在乡间的小路上排成长队,开开心心地往家走,惹得干活的人们哈哈大笑,而我们却自豪地像一个个小公主,现在想起儿时的自己,嘴角还会不自觉地上扬。
我是不会直接回家的,还得去接小妹呢,而此时的小妹,还在奶奶的怀里呢。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已经不和奶奶住一个院子里了。在我三岁的时候,二叔娶了老婆,新娶的二婶是个厉害角色,刚过门几个月,就撺掇二叔闹分家。爸爸是老大,他们却硬要我们搬出去住,幸亏有个本家叔叔去了外地安家落产,临走把他家两间草屋托给爸爸照管。爸爸妈妈老实,和二叔二婶缠不过,就带着三个孩子搬出来,从此跟奶奶不在一个屋檐下了。
二婶过门后,相继生下两个儿子,二叔二婶在农业社劳动,两个堂弟都得奶奶带。我们搬家后两年,妈妈又生下了小妹,大姐跟着妈妈在农业社劳动,哥哥上学,照顾妹妹的责任,就落在小小的我的身上。
每天早上,我背着小妹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二叔家里,把妹妹也交给奶奶带,我则和村里一些不上学的小丫头们去打猪草,挖野菜。
奶奶一人带三个小孩,还要给二叔二婶做饭,喂鸡喂猪。在我记忆里,奶奶总是穿一件黑色的长长的大襟衣裳,惦着小脚,佝偻着背忙里忙外,眼睛里老是汪着眼泪,时不时地用粗糙的手指抹一下,脸上留下一道泪痕。
奶奶拿一块破单子,铺在门前的小路上,让三个孩子坐成一圈,她也坐在土坡上,他们身后就是那一丛丛长得浓密茂盛的马兰花。马兰花的叶片长长的窄窄的,像韭菜叶一样,又细又长,还很柔韧。奶奶摘两朵刚开的花扎在小妹的辫子上,然后转身再掐上一把马莲叶子,(其实我们那时候一直叫它马莲花的,后来看了那部电影里才知道它的学名叫马兰花。奶奶说她娘家的地名叫马莲墩,在古浪山里,那里的山坡上到处都长满了马莲,春夏季节,漫山遍野都是一片蓝盈盈的马莲花)。奶奶挑四根长长的叶子在手里,先互相对折,穿插在一起,做个小小的底座,随着那一根根上下翻飞的绿叶,不一会,奶奶粗糙的掌心里就会出现一只碧绿可爱的小马驹,奶奶还用小木棍给小马驹插上四条短短的腿,放在地上用手推着走,逗几个小孙子玩。
看到我提着沉甸甸的小蓝子跑来,奶奶总会心疼地撩起自己长长的大衣襟,给我擦去脸上的汗水。我摘下头上的花环递给妹妹玩,再把蓝子里的野菜分出一大半给奶奶留下。我知道二叔和婶子的臭脾气,奶奶要是给他们饭菜做得不好,准会挨骂的,他们才不管奶奶带着两个孩子,是没办法给他们去挖野菜的。
看我提着蓝子要跑,奶奶总会从衣襟上大口袋里摸出一只最大的.小马驹递给我,又像变魔术一样从草叶下面拿出一把采好的马兰花放在我蓝子里。奶奶知道我喜欢花,隔几天就会给我采一大把,让我回去插在罐头瓶子里,注满清水,能开好几天呢。
我们现在的家和奶奶住的原来的家隔着六七百米,虽然不是很远,可没有平坦的路,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水沟,水沟两边都栽满白杨树,人走在水沟边窄窄的小径上要小心翼翼。我太小,不能提着篮子再背着小妹回去,只能先飞快地把菜送回家,再来接妹妹。若是接晚了,被婶子知道了奶奶给我们领小妹,指不定会怎么骂奶奶呢。
夏天的时候,村里浇地,小小的水沟里淌满清凌凌的水,奶奶坐在小渠边,一层一层解开长长的裹脚布,再脱下那双用白布缝成的长袜子,就露出一双小小的脚丫子。那可是典型的“三寸金莲”,脚被裹得变了型,脚后跟宽,到了脚趾那里就成了尖尖的,脚趾尖几乎重叠在一起。奶奶把小脚丫放进水里洗干净,我用摘来的野芹菜一片一片塞进奶奶的脚趾缝里。那脚趾缝都被捂烂了,红红的,看得我心疼。我一直不明白,奶奶这么小一双脚丫子,要怎么撑得起那样一个笨重的身体?奶奶还要整天忙来忙去干活,奶奶的小脚,该有多累啊。
有一次,二叔他们养的一口大黑猪挣断绳子跑出来,奶奶怕猪拱了门前的庄稼,二叔回来会骂,就迈开小脚跑去追。好不容易追到了,奶奶抓住铁绳往回拉,那猪力气大,把奶奶一下拖倒了,奶奶的手上被铁丝撸掉一大块皮,献血直流。我看到奶奶手上的血迹,“哇”地一声大哭,奶奶抓一把土掩在伤口上,冲着我笑:“花花甭哭,奶奶不疼!”可我看到奶奶的眼角也有泪花在闪啊闪。
那天晚上,我问妈妈,能不能把奶奶接到我们家来啊,二叔和婶子对奶奶不好,经常骂奶奶。可妈妈冷着一张脸说:“你个小丫头片子懂什么,你二叔和婶子指着你奶奶给他们领娃干活呢,怎会让你奶奶来我们家,你忘了前两年我们是怎么被他们赶出来的吗?”
我不懂,我真的不懂,那时候我眼里,只能看到奶奶越来越弯的腰,奶奶眼里闪着的泪花,奶奶那张爬满皱纹的脸上的凄苦,可是,面对大人们的世界,我无可奈何。
后来,我上学了,去奶奶那边的时候也渐渐少了,那时候土地已经承包到户,婶子在家里的时间也多了,每次当我跨进他们的院子,她总会给我甩个冷脸,还会指桑骂槐地骂一些难听的话。我已经懂事了,知道好歹,若不是奶奶住在这个院子里,我发誓一辈子都不会再登他们家的门。
奶奶不敢和婶子顶嘴,只能拉着我走出院门,弯下身子采上一把马兰花塞到我手里,再从大襟口袋里摸出一个已经变干了的小马驹揣我兜里,用粗糙的大手抹去我眼里的泪花:“我娃不哭,奶奶好着哩,我娃好好念书……”
回到家里,我把马兰花插在瓶子里,望着那蓝盈盈的花,眼前晃动的却都是奶奶的满头银发和满眼泪花。
我五年级的时候,奶奶病了,这一躺下,就再也没有好起来。
奶奶临终的前几天,我和妈妈过去看奶奶。奶奶已经不能下地了,一直躺在炕上,好几天都水米不进了,眼睛也花的认不出人来。可是,当我在奶奶的耳边叫了声奶奶,奶奶的眼睛立刻睁开了,用微弱的声音唤我:“花,我的花花来了么?”
我趴在奶奶的枕边哭,奶奶的头发乱的像干枯的稻草,眼睛深深地陷下去,一张布满皱纹的脸土黄土黄的,干裂的嘴唇上裂开一道道口子。
妈妈打开一瓶我们带来的罐头,我用小勺子舀上一点点喂到奶奶嘴里,奶奶干瘪的嘴唇翕动着,两滴大大的泪珠从奶奶眼角滚下来,也砸碎了我的心。
两天后,七十岁的奶奶过世了,在马兰花盛开的四月。再也没有人为我采下一束马兰花塞到我手里,再也没有人摸着我的小辫子慈爱地一声声唤我花花,窗台上摆的满满的干枯的小马驹,会在梦里带着我去寻找奶奶的影子。
奶奶走了,后来二叔他们翻修房子,把奶奶种的马兰花全埋到了屋脊下面。从此,我再也没有看见过马兰花,它连同我慈爱的奶奶,被风干成了一段心痛的记忆,刻在了我的心上。
每年去给爸爸妈妈上坟,我们也会去给奶奶烧纸,望着坟头上长满的荒草,我总觉得奶奶还坐在院门外的小渠边,手里拿着一个碧绿碧绿的小马驹,笑眯眯地望着我,在她的身后,是一簇簇蓝盈盈的马兰花,开得那么美,那么美……
③ 兰花的散文诗
1、野兰花
作者:马骅
满山紫色的小火苗,
烫不伤草龙浅绿的舌头,
却烫伤了牛、马回家时凌乱的蹄子,
和散漫贪嘴的蝴蝶们,
那鲜嫩的唇。
注:马骅(1972-2004),天津长大,1991年~1996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大学期间开始创作诗歌、戏剧和小说,是复旦诗社的中坚力量,组织过多场大型诗歌朗诵会,并担任燕园剧社社长、编剧、导演并主演了多部戏剧,2002年起一直担任《诗生活月刊》的主编,因车祸遇难。
2、在风中
作者:杜牧野
一九八四年的西北风在西北的深秋刮,
一嗓子秦腔呼呼呼奔跑在庙儿垭,
三间瓦房蹲在落霞寨,
七只大尾巴绵羊从南家崖上匆匆回家,
兰花花摇着,
在粗狂的风里、在苍凉的坡上。
村口,一位衣衫单薄的中年人,
她是谁的娘亲?在等谁?
从三十里外的县上念书归来……
3、希望
作者:胡适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4、雪山上的花开了
作者:马骅
山上的草绿了,山下的桃花粉了;
山上的桃花粉了,山下的野兰花紫了;
山上的野兰花紫了,山下的杜鹃黄了;
山上的杜鹃黄了,山下的玫瑰红了。
偷睡的年轻汉子在青稞田边醒来,雪山上的花已经开了。
5、马兰花
作者:小君
你爱我,
你也爱你的马。
你要过一辈子马上的生活,
你说,
你就是想我,
放心不下。
走的时候,
你留给我一杆长枪,
教给我爱惜、保护自己,
还留给我一把开山的锄头,
让我勤快地过活。
称说你一定要早些回来,
你说你一定每年都回来,
我已经不年轻了,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死了。
我想,
那时候你一定不在身边,
听不到你的马蹄声。
马兰花还没有开放,
山风也许会透过石缝,
在我身边打几个旋,
它知道我等了一辈子那匹马了。
这个女人,
这时,
你还在远方,
还在挂念着我,
马兰花还没有开放。
注:小君(1962— )河北唐山人。1983年山东大学生物系毕业。曾参加他们文学社。1985年与韩东结婚,1988年离婚。1989年后,定居美国。诗作收入《后朦胧诗全集》
④ 赞美“马兰花”的诗句和散文有哪些
《马兰花》
春来一束紫蝴蝶,落籽随风品质佳。
地北天南生绿叶,路旁山野放奇葩。
老狼传说心头记,妹妹善良仙子夸。
记忆悠长多美好,河堤摘朵马兰花。雨水濯洗过的马兰花,越发秀气,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喝饱的马兰花,蓝油油的,婀娜多姿。
花片上滚动着的小雨珠,折射着七彩的光……
3.一切生机盎然。世界又喧闹起来了!那些蓝幽幽的花就这样安详、恬静、绚丽地绽放在我明媚的眼里,丰韵迷人,荡着浪漫的情怀。
4.清凉的微风拂面,马兰花的清香落在我翻腾的心潮上,溅起涟涟甜蜜。我深情地读着幽兰幽兰的马兰花,一颗纷乱的心绪如颠簸的船,驶进了恬静的港湾。是因为城市里出现了几处记忆里乡野的马兰花吧。我一下子觉得这座原本讨厌的城市可爱起来。
5.我陶醉在蓝茵茵的蝴蝶兰里,一种亲切感涌上心尖。童年的趣事如同马兰花的淡淡清香飘逸在我的心扉。我仿佛看见了童年的伙伴……那时,在雨后,空气清新的小村庄,被雨水洗涮过马莲的婉柔绰约的叶条,青绿青绿的。随风轻轻摇曳。
⑤ 马兰花的散文
儿时的记忆是一张永远的挂历。虽然历经了太多的时光,它仍然清晰地挂在我的生命里。
仍记得故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那里的树,是我到迄今为止都没有再看到的那种好粗好高大。大到当年在我幼小的眼里是那么的一眼望不到天空。
十岁的那年夏天,我随哥的同学去一个叫做“花场”的自然的野生大花甸子。六月的风微微地吹着,湛蓝湛蓝的天空,几朵白云悠悠地荡来荡去,如同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那种干净、清透、和一尘不染。
花场,其实离我家很近,只是我平时不向其它的孩子那样到处乱跑。所以,只有我没有去过。走过树木参天的后山,我突然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一片蓝莹莹花海似一幅被临摹的油彩丹青,在上有白云悠悠,下有葱绒绿树中铺展开来,那么的开阔而漫长。
还没有走近,一股淡淡的花香已经扑面而来,好香啊!我飞快地挤过大同学,从人群的最后一下子冲在了最前。那些大同学每天都来,所以谁也不会在乎我的举动,迫不急待地我冲进了花海。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是多么的贪婪,多么的忘乎所以。或许,没有谁能够真正地明白,我幼小的心将从此走上一条别样的旅程。
那天,直到太阳下山,我才依依不舍地被哥哥他们拽回家。在路上,他们问我,丫头,明天来不?来,我不加思索。
正好第二天是语文课,年轻的老师是一个下放的知青。她说今天的作文不命题,自己写一篇喜欢的事。我飞快地拿出本子,昨天的花场向电影一样奔腾在脑海里。我郑重地写下题目,“马兰花”。
好美丽的花啊,当我小心翼翼地触摸它时才知道,我不是在做梦。这蓝蓝的花,这薄的几乎被风一吹就能够撕破的花瓣,这一群群如同跃跃欲飞的蝴蝶一样轻灵摇曳的精灵,这就是神话故事里的“马兰花”吗?我抬头望着两边高大的树木,它们的葱绒茂密几乎把整个花场掩盖起来。使空旷的天空一下子缩小成几乎无有。只有在两边树木够不到的地方,一条没有任何东西遮蔽的缝隙,向一条天空有意抛下的玉带,为这片顽强的'生长在大山沟里的花海留下一个可以飞天的道路。
马兰花,你到底是蝴蝶还是花?这些长有两片大花瓣在前面展翅,两片小花瓣在后边托举,咋一看有点似飞不飞的马兰花,你真的是花还是蝴蝶?如果是花,你为何要做起飞样子?如果是蝶,你可会沿着这条天路飞出大山?迷离中,我似乎看见那片花海已经开始了起程与飞翔。
那篇作文,被校长当作示范文在全校作文大赛上念了一遍。那时,我的母校还有初中和高中。我只记得当时校长走下讲台对我说,如果这个个孩子能够顺利地读完学业,她将是一个未来的诗人或作家。
我一直没有去责怪任何人与命运。不去责怪父母,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把一个国家的贫穷扭转过来。我父母爱我,从一个细胞到一个生命,这是他们给予我最好的爱。就如同我对他们的爱,至今我都保留着他们赋予我的原貌。尽管美容美体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我却不想也不能,这是我唯一可以每天从镜子里看到父母不能够泯灭与消失的印象。
对于命运,我始终不想评论它对我到底是薄还是厚。当我紧巴巴勉强念完小学,父亲便以我是女孩为由,强硬地让我放弃学业。我痛哭不已,我真的理解已经患了癌症的父亲。那时母亲的身体也已经很不好了,一家七口只靠二哥一个人供养。一个人要共仨个学生和两个老人,我决定自学。白天去生产队干活,晚上学习,就那样,我用十四岁的肩膀替二哥担起一份负重。父亲看到我这样开始后悔了。他说,丫头,你这样瘦小,爸对不起你,那一刻,我看到了父亲弯在眼角的泪水。
后记
写这篇东西,是因为我人生的诸多事情都让我无法放弃与忘记。那曾经酸甜苦辣,那逝去的少年与青春,那已经渐行渐远的如花岁月。我多么想真诚地说一声,我天清水蓝的故乡啊,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缔造者,我是多么的爱你。就如同爱我的父母。我也想对已经逝去多年的父母说一声,如果有轮回,如果来生还能够让我选择,我一定还做你们的女儿,还会让今世的亲情继续延长延续.......
⑥ 赞美马兰花的诗句散文,
《马兰花》
春来一束紫蝴蝶,落籽随风品质佳。
地北天南生绿叶,路旁山野放奇葩。
老狼传说心头记,妹妹善良仙子夸。
记忆悠长多美好,河堤摘朵马兰花。
⑦ 冬雨拾景散文随笔
阴绵的雨季拉开了这个冬天的帷幕!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阴冷的味道,让我的鼻子一触到外边的空气,就会变得痒痒的,酸酸的,就会抑制不住的打喷嚏。一早就是阴阴蒙蒙的天,孩子懒懒的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世界发呆,似是不愿相信新的一天要在这样的雾蒙中开始。雾白色笼罩着天地万物,隐藏了不远处的建筑和风景,平日里亮堂堂的世界变得迷蒙。我记得夏日的`雨天,那是阴云笼罩,电闪雷鸣,疾风骤雨,宛如家长会之后爸爸的脸色和脾气。而冬日的雨天,则多是这样,成日里阴郁着,如同失恋的女子一般,就那样多愁善感的拉起了天地的幕帘,深藏了自己的心扉,独自孤寂。 不,不是独自,还有我们这些天幕之下的生灵陪她孤寂,陪她落寞。
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细雨沥沥,而且常常都是夜里不经意时,会听到窗外的滴答声,或者整齐的“哗哗”声,而放眼望去,却是无影无踪的。而白日里,只是偶有雨丝飘飞,打湿了女孩儿的发梢,迷蒙了老先生的镜片,滴落在湖面的涟漪中。路边的树叶已经是五彩缤纷,灰色,黄色,金色,绿色,集体在风中摇曳,据说已到了赏枫最好的季节呢。花坛里有被雨打风吹后的残花,花瓣上有雨滴,有泥土,更有生命的坚强与绽放,不禁想起小时候唱的歌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地面湿漉漉着,花坛里的绿草被雨水冲刷的绿的洁净,叶片上洒落着晶莹剔透的雨滴,那该是这个迷蒙世界最为清亮的角落。有风吹过时,叶上的雨滴便随风滑下叶片,滴到土里。泥土的芬芳格外清新,提醒着人们,不要被这迷蒙的世界蒙蔽,其实生机依然勃发。
美丽的夏阳湖也安静了许多,远远近近的建筑都被涂上了灰白的色调,那是心情的色调。
气温还不很低,在北方而言,还是很好地温度呢。风还不很冷,只会凉了孩子的脸蛋和小手,人们的心却都冷了,于是早早的包裹了棉装,索性的,就觉得冬真的已经很冷了。
有老人牵着小狗在湖边溜达,小狗跑跑跳跳,偶尔漫无目标的吠叫两声。垂钓的人们依然安静的洒下长钩,安静的坐在湖边,安静的守护这四季轮回,一湖,一杆,便是一世界了。心中有世界的人,有何惧心外世界的变幻呢?
还是会刻意的把双手插回衣兜,还是会觉得脚尖的凉意,还是会想慵懒的赖在被窝里, 只是,提醒自己,千万别惰了自己的心性。心中有世界的人,就不会被迷蒙了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