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与古人
Ⅰ 荷花在古代有哪些称呼
荷花又称菡萏、荷华(《诗经》),莲华、芙蓉(《离骚》),夫容(《楚辞》);
扶渠(《毛诗传》),夫渠(《说文》),芙渠(《尔雅》),苓(枚乘《七发》注);
朱华(曹植诗),水花(崔豹《古今注》),泽芝、芙蕖(《古今》),藕花(张籍诗)。
荷叶:别称有芙蓉、莲叶、蕸、风盖、翠盖、荷衣、碧圆、莲田、荷钱等。
莲梗:别称有茄、芰茄等;莲实:别称有莲房、薂、蕳、玉蛹、白玉蝉、湖目、石莲子等;
地下茎:别称有藕、蔤、蓉玉节、玉玲珑、玉笋、玉臂龙、玉藕、光旁、雨草、玲珑腕等。
(1)荷花与古人扩展阅读
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民俗
观莲花:早在宋代,每逢六月廿四,民间便至荷塘泛舟赏荷、消夏纳凉。荡舟轻波,采莲弄藕,享受浩月遮云的夏夜风情,好不惬意。
放荷灯:是日夜,以天然长柄荷叶为盛器,燃烛于内,孩儿持以玩耍;或将莲蓬挖空,点烛作灯,置于屋内及庭院;或以千百盏荷灯沿河施放,随波逐流,星光闪闪,波光粼粼,烛光点点,十分好看。
评选市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城市为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相继开展了市花的评选活动,先后推举荷花为市花的城市有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河南许昌市、广东肇庆市、江西九江市等7市。
90年代澳门回归前制定特区的区旗、区徽,也选用荷花为图案。这是因为这些城市和特区的历史渊源,民风习俗、情操陶冶与荷花息息相关。尽管他们遥隔数千里,发展的道路各异,然而,人们对荷花的喜爱心态却一脉相承,只是情韵各异。
Ⅱ 古代诗人谁喜欢荷花
周敦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出淤泥而不染”正是荷花的最好写照。
Ⅲ 古人说的荷花是君子吗
不是。
“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他们分别是指:梅内花、兰容花、翠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其文化寓意为: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
,世外隐士。他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
Ⅳ 荷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在古代有什么特殊含义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译文:在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美丽的、香气扑鼻的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生在淤泥中,长在风雨里,才开出了这种经受风雨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花朵。荷花对于生长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就是在污泥中,也可以茁壮成长。
荷花池中,一般相对稳定,那是因为荷花喜欢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所以,荷花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受。荷花不像别的花那样张扬,相对来说很谦虚,不骄傲,所以,即使它生长在淤泥中,人人也会喜欢它。
(4)荷花与古人扩展阅读
渊源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十万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温湿,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遍布地球各个角落。
大部分种子植物无法生存,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植物生长在这个恐龙,蕨类植物称霸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人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中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大约过了一亿多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
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Ⅳ 古人对荷花有多热爱
古人爱荷,称“并蒂莲”为“瑞莲”、“嘉莲”,为之作歌作赋。版
预兆吉祥丰庆权,赞美纯真的爱情。文人雅士用荷花的美比喻文辞的优美,描绘青春少女的美貌。由于它的茎、叶、花、果姿态飘逸,富有特殊的装饰意味,古时就被应用于建筑艺术上。历代宫殿藻井、寺塔基柱、墓寝壁画,多饰有荷花图案。
以青铜器、瓷器为代表,历代人们的日常用具中,应用的荷花画图更是精彩,直至今日仍受群众欢迎,布绢花色、产品商标、书刊封面,甚至邮票、火柴盒、书签等的画面设计,都有荷花题材的应用。民间大众化的音乐舞蹈,当推“采莲船”、“莲花落”、“荷灯舞”最流行。表明荷花的善美形象,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生活中闪烁。
Ⅵ 古人赞美荷花的古诗有哪些
1、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内阳湖杂咏九首》
2、
园翁莫把秋荷折容,因与游鱼盖夕阳——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3、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美人》
4、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南唐·李璟《浣溪沙》
5、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不觉;不睡。)——唐·窦巩《秋夕》
-
6、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7、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8、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9、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南朝·梁·沈约《咏芙蓉
Ⅶ 为何古人那么喜欢荷花,而今人却冷漠荷花赞美荷花的名句有哪些
荷花又名芙蓉,具圣洁高雅的气质,同时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版化严经》说,大莲花权有四义:1、在淤泥不染,如法界真如在世而不为世污;2、良性开发,如真如良性开悟,众生若证,则自性开发;3、为群蜂所采,如真如为圣众所用;4、有香、净、柔软、可爱四性,如常、乐、我、净四德。观音菩萨就来自于《妙法莲花经》中的《普门品》,这部经对莲花称赞有加。认为花必有莲因含万行,果圆万德。
此外,袈裟也称为莲花衣、莲花服,乃取莲花清净无染之义。在《释氏要览》卷上中说:“袈裟名杂染服……又名莲花衣,谓不为欲泥污染故。”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比喻修行人的洁身自好。
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经.
国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Ⅷ 古人都用什么诗句来形容荷花
描写荷花的古诗 <<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Ⅸ 古人赞美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一、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二、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文:
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三、荷花
清代: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译文:
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
知道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四、惜红衣·吴兴荷花
宋代:姜夔
枕簟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译文:
我每日在竹枕席上乘凉,抚琴读书打发时光,即使睡醒了也觉疲惫无力量。用泉水细细地清洗,用利刀将鲜甜的瓜果切劈。我每天精心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可我比杜甫寂寞,不能隔着墙头把酒索,又有谁会来问候我,我不是那城南诗客。家中孤寂冷落,西风微寒,落叶的柳树,哀鸣的老蝉,都在告诉我已经到了秋天。
眼前拱桥如月,湖堤漫长,鱼儿随波嬉游,湖面飘着清香,荷花却已半数凋零枯黄。系船登岸遥望故乡,在那茫茫天际的北方。可惜在这水岸沙边,不能与旧时的美人一同游览。想问什么时候才能同赏,眼前这水乡湖塘秋日的风光?
五、洞仙歌·荷花
宋代:刘光祖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译文:
傍晚的清风消除了白昼的热气,小池塘里荷叶静静地挺立。我从胡床上酒后醒来,独自在池塘边散步徘徊。微风不断吹来荷叶的清香,水草晃动,看得见荷叶下鱼儿游动的模样。
眼前荷秆空空地举着它的叶片,而那冰清玉洁的荷花已难睹其面。我忧愁啊,荷花的模样已经如此这般,明晨怎堪化妆对镜去照容颜。
夜深人静,月亮在充满凉意的空中穿行,月光惨淡、花朵低垂,犹如一个凄凉幽幻的梦境。这情景能有谁会理解,又有何人能够同情?也应记得,那临江手扶栏杆眺望的情景,江南湖面千顷,全是荷花的一片浓红。
Ⅹ 古人歌咏荷花的诗有哪些
1、《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2、《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3、《荷花》
清代: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4、《荷花》
唐代: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5、《浣溪沙·荷花》
宋代: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