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甬剧拔兰花全集播放

甬剧拔兰花全集播放

发布时间: 2022-11-28 22:57:11

① 甬剧的历史渊源

甬剧,早期曾名“串客”,宁波滩簧。它是源于浙江宁波地区、流行于浙江东部和上海市的戏曲剧种,与浙江的 姚剧、湖剧一样,同属滩簧腔系。 该剧的起源有二说,一是认为系由宁波地区田头山歌、马灯调融合盲人“唱新闻”发展而来,另一说是一些甬剧老艺人认为“串客”与宁波乱弹的合流。
甬剧是最早进入上海演唱的外来戏曲剧种之一。清光绪六年(1880年)宁波串客艺人(业余从艺出身)邬拾来、杜通尧等受茶馆老板马德芳、王章才之邀来上海,在小东门“凤凰台”、“白鹤台”等茶楼演唱。因为早在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已有大量宁波籍人来上海经商。嘉庆三年(1798年)宁波旅沪同乡会已在上海城厢北门外购了30多亩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当时的上海知县蓝蔚雯是宁波定海人,宁波人在沪势力与日俱增,而这正是甬剧较早进入上海的背景。 串客进入上海后,随着演唱艺术的丰富与发展,经历了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新甬剧几个阶段,形成了能适应广大观众审美要求,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
早期所演剧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戏,如《借披风》、《绣荷包》、《拔兰花》、《卖馄饨》、《秋香送茶》、《双落发》等,大抵为表现男女爱情故事。伴奏比较简单,以一锣一板为主。随着观众欣赏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场竞争激烈,宁波滩簧在演出剧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术及化妆,都有一定丰富与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区的女艺人筱爱春、筱凤春等来沪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吕月红等女艺人先后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乐场演出,宁波滩簧实行了男女合演,行当也进一步丰富。这个阶段滩簧班社发展很快,最多时达20个。
宁波滩簧在上海演出期间,因编演内容触及时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满,下令禁演。后经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戏”、“甬江古曲”。但在进入30年代后,国民党政府又以“四明文戏内容淫秽,有伤风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艺协会将“四明文戏”改名为“改良甬剧”。之后,部分甬剧艺人受兄弟剧种进行艺术改良的影响,为使甬剧剧目题材扩大,曲调丰富,竞相聘用文明戏演员当编导,编演时装大戏。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戏编导叶峨樵为编剧,在中南饭店演出根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并使用布景和灯光,获得成功。嗣后又从文明戏移植了不少大戏,如《啼笑因缘》、《三县并审》、《杨乃武》等,以及重新编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与剧目题材扩大的同时,曲调也有了丰富与发展,经常演唱的声腔除滩簧调为基本曲调外,还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满江红】、【四大景】等。民国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艺人贺显民在恒雅剧场参加“改良甬剧”演出后,自编、自导、自演《华姐》等新戏,开创了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的先端。并与徐凤仙等一起,探索甬剧音乐的改革,加强甬剧唱腔的旋律性,将原来26定弦的【老基本调】改为52定弦的【新基本调】,使甬剧音乐更具抒情性,受到广大甬剧艺人欢迎与广泛应用,也为后来创造甬剧“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础。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广大甬剧艺人以强烈的翻身感,积极投入到戏曲事业的新天地。张秀英、王宝云、周廷黻、邱志政等主要演员与编导参加了由市文化主管机关主办的戏曲学习班,学习中共中央制订的戏曲工作方针政策。同年10月,张秀英将自己的张家班正式改名为立群甬剧团。这是上海甬剧界第一个民间职业剧团。
翌年4月,甬剧改进协会成立。10月,协会创办了正风甬剧研究社,集中培训了24名演员,扩充了甬剧队伍。1951年8月,堇风甬剧团(1950年成立)重新编演全本《金生弟》,唱腔以【新基本调】为主,伴奏上增加部分西洋乐器,增强表现力,受到观众欢迎。之后数年,演出团体时有重组、合并。1955年,徐凤仙、贺显民退出“凤笙”加入堇风甬剧团,使堇风的演出力量有所加强。
1958年上海整顿文艺队伍,甬剧团体有较大的调整,部分剧团支持外省,留沪艺术力量经过调整,充实堇风甬剧团。由于艺术力量有了加强,陆续上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如《半把剪刀》、《双玉蝉》、《天要落雨娘要嫁》等,现代戏有《高尚的人》、《东风吹春》等。
堇风甬剧团很重视剧团的素质建设,除在各剧场演出外,每年坚持2~3个月深入工厂、农村、部队送戏上门;1958年下半年,剧团赴浙东地区巡回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与好评,上海《文汇报》还为此发表题为《浙东三月》长文,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1960年,该团被评为上海市文教群英会先进集体,主要演员、团长贺显民也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
1962年3月,剧团被邀首次进北京陆续演出了《半》、《双》、《天》三剧,引起首都文艺界的注目,演出期间,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全国剧协等的领导周扬、夏衍、徐平羽及马彦祥、刘厚生等先后观看演出,戏剧评论家相继发表赞评,三个剧目被称为“三大悲剧”。上海《文汇报》发表社论《好好学习“堇风”的榜样》。
堇风很重视培养接班人。1960年,在静安区戏曲学校内设甬剧班,由副团长张秀英任班主任,一批主要演员亲自上课授艺。
这个阶段不仅是堇风甬剧团的黄金时期,也是甬剧近二百年发展史上的高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主要演职人员被“批判”,贺显民被迫害致死。剧团于1972年1月被解散,从业人员分别转业。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后,贺显民等人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昭雪,但是剧团在“文革”中受到沉重摧残,终因演员行当不齐、人员老化等等原因,恢复无力。尽管如此,甬剧各艺人的敬业精神不减当年。1980年徐凤仙、张秀英等组织业余甬剧团在黄浦区文化馆演出《半把剪刀》等传统戏;是年,徐凤仙、范素琴等赴浙江宁波,培养甬剧新人,为宁波甬剧团恢复作了贡献,1983年3月,徐凤仙等参加“两省一市滩簧戏研讨会”,1987年徐凤仙赴香港演出;1991年10月,柳中心、范素琴在静安区文化系统老年节演出《生日蛋糕》,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2008年,甬剧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加强保护,2011年宁波市成立了甬剧传习中心,2013年还建成了甬剧微型博物馆,将珍贵的文史资料收入其中。宁波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在经费上均加大了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下拨200万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甬剧的日常保护工作。2012年,传习中心启动了甬剧老艺人抢救性保护工程,通过走访在世的高龄老艺人,搜集到一批珍贵的唱片、剧本、剧照等实物资料,包括在戏曲舞台上已消失多年的“甬剧传统七十二小戏”。“甬剧传统七十二小戏”是甬剧的早期剧目,曾流传很广,但因种种原因绝迹舞台。2013年,根据收集的资料,当地重点整理出《拔兰花》等4出小戏,并邀请尚健在的甬剧老艺人出山,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舞台上。

② 适合初中生的初学者唱的戏有哪些最好是越剧和甬剧的。

越剧
《红楼梦》《五朵金花》
《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版》《权孟丽君》
《祥林嫂》《沉香扇》《打金枝》《长乐宫》 《木兰从军》等中的选段;
甬剧
打窗楼》《拔兰花》《双落发》《卖草囤》《磨豆腐》
《白毛女》《借披风》《绣荷包》 《双玉蝉》 《田螺姑娘》 《红岩》等中的选段。

③ 甬剧的由来 特点 优秀曲目

甬剧,早期曾名“串客”,宁波滩簧。它是源于浙江宁波地区、流行于浙江东部和上海市的戏曲剧种,与浙江的姚剧、湖剧一样,同属滩簧腔系。 该剧的起源有二说,一是认为系由宁波地区田头山歌、马灯调融合盲人“唱新闻”发展而来,另一说是一些甬剧老艺人认为“串客”与宁波乱弹的合流。 甬剧是最早进入上海演唱的外来戏曲剧种之一。清光绪六年(1880年)宁波串客艺人(业余从艺出身)邬拾来、杜通尧等受茶馆老板马德芳、王章才之邀来上海,在小东门“凤凰台”、“白鹤台”等茶楼演唱。因为早在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已有大量宁波籍人来上海经商。嘉庆三年(1798年)宁波旅沪同乡会已在上海城厢北门外购了30多亩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当时的上海知县蓝蔚雯是宁波定海人,宁波人在沪势力与日俱增,而这正是甬剧较早进入上海的背景。 串客进入上海后,随着演唱艺术的丰富与发展,经历了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新甬剧几个阶段,形成了能适应广大观众审美要求,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 早期所演剧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戏,如《借披风》、《绣荷包》、《拔兰花》、《卖馄饨》、《秋香送茶》、《双落发》等,大抵为表现男女爱情故事。伴奏比较简单,以一锣一板为主。随着观众欣赏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场竞争激烈,宁波滩簧在演出剧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术及化妆,都有一定丰富与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区的女艺人筱爱春、筱凤春等来沪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吕月红等女艺人先后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乐场演出,宁波滩簧实行了男女合演,行当也进一步丰富。这个阶段滩簧班社发展很快,最多时达20个。 宁波滩簧在上海演出期间,因编演内容触及时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满,下令禁演。后经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戏”、“甬江古曲”。但在进入30年代后,国民党政府又以“四明文戏内容淫秽,有伤风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艺协会将“四明文戏”改名为“改良甬剧”。之后,部分甬剧艺人受兄弟剧种进行艺术改良的影响,为使甬剧剧目题材扩大,曲调丰富,竞相聘用文明戏演员当编导,编演时装大戏。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戏编导叶峨樵为编剧,在中南饭店演出根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并使用布景和灯光,获得成功。嗣后又从文明戏移植了不少大戏,如《啼笑因缘》、《三县并审》、《杨乃武》等,以及重新编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与剧目题材扩大的同时,曲调也有了丰富与发展,经常演唱的声腔除滩簧调为基本曲调外,还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满江红】、【四大景】等。民国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艺人贺显民在恒雅剧场参加“改良甬剧”演出后,自编、自导、自演《华姐》等新戏,开创了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的先端。并与徐凤仙等一起,探索甬剧音乐的改革,加强甬剧唱腔的旋律性,将原来26定弦的【老基本调】改为52定弦的【新基本调】,使甬剧音乐更具抒情性,受到广大甬剧艺人欢迎与广泛应用,也为后来创造甬剧“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础。

④ 茅善玉的主要作品

1985年,农历乙丑年: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此奖前身为首都戏剧舞台中青年优秀演员奖,后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更名为“梅花奖”。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茅威涛(浙江越剧撔“倩”演出团)
茅善玉(上海沪剧院)
洪雪飞(北京市北方昆曲剧院)
杨淑蕊(北京京剧院)
刘萍(中国评剧院)
迟小秋(辽宁省阜新市京剧团)
尚长荣(陕西省京剧团)
孙毓敏(北京京剧院)
张学津(北京京剧院)
侯少奎(北京市北方昆曲剧院)
2005年12月28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廿八日,19时15分:纪念袁滨忠先生逝世38周年“风雨送春”沪剧演唱会举办
纪念沪剧袁派创始人袁滨忠的“风雨送春”沪剧演唱会在上海逸夫舞台举办,自12月28日至12月30日,举办三场。
由于袁滨忠英年早逝,门下弟子人丁并不兴旺,但这次沪剧界“总动员”,沪剧界名家名角和优秀青年演员悉数登场,使得这台名为“风雨送春”的演唱会阵容可观,越剧演员赵志刚、方亚芬等也登台亮相。
演出剧目
《拔兰花·赠花》(程臻,黄爱忠)
《谁是母亲·贵人相助》(王珊妹,钱思剑,李建华)
《苗家儿女·小桥相会》(孙徐春,方亚芬)
《少奶奶的扇子·赞扇》(洪立勇)
《红色娘子军·分界岭》(金玉明)
《红珊瑚·岛遇》(张杏生)
《年青一代·读遗书》(徐伯涛)
《恩仇记·竹楼相会》(张爱华)
《桃李颂·党啊,我的母亲》(吴斌)
《父子恨·饮鸩》(赵志刚,汪华忠)
《红灯记》(茅善玉,马莉莉,钱思剑)
独唱:徐蓉,沈惠中,钱思剑
2006年1月20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一日,晚:“钱程似金”滑稽演唱会举行
1月20和1月21日晚,“钱程似金”滑稽演唱会于美琪大戏院举行。在钱程从艺25周年时,为了展示25年来的艺术成长过程,钱程特地选择了个人演唱会的形式,并邀请了何赛飞、茅善玉、张达发、李九松、嫩娘、黄静慧等名家加盟。
演唱会上,钱程与诸位名家分别合作表演独角戏、沪剧、锡剧、滑稽戏、淮剧、甬剧、越剧、说唱等不同艺术门类的唱段。此外,他还与妻子孙勤圆登台合作黄梅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演唱会的最后以歌舞小品《前程似锦》结束。
2006年1月29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一日,19时:2006南北演艺名家迎春戏曲大反串晚会播出
2006南北演艺名家迎春戏曲大反串晚会在东视文艺频道播出。
节目有京剧演员马长礼的白派京韵大鼓以及他和李炳淑演唱的黄梅戏经典唱段“天仙配”,上海滑稽表演艺术家周柏春的评弹《小飞蛾自叹》,黄豆豆、吴昊、陈琳、李颖的京剧《四杰村》,南北话剧名家严翔与雷恪生的京剧联唱,倪琳、马晓晖、小荷的沪剧联唱,张达发、张咏梅、萧雅的淮剧联唱,蔡正仁、晓林的真人秀,计一彪、朱俭、朱桢分别用苏州话、上海话、东北话演绎的喜剧小品《拾玉镯》。参加越剧旦角流派联唱的,有唱王派的史依弘,唱吕派的沈籦丽,唱袁派的倪迎春等。唱傅派的方佩华;茅善玉演唱的周派《送凤冠》;还有反串四大名旦的京剧老生范永亮和李军,古稀高龄的评弹名家赵开生将荀派的经典形象红娘学得维妙维肖。李家耀、谭义存的评话《武松打店》,盛小云的唐明皇和张军的杨贵妃;秦建国、孙徐春、关栋天三人扮演的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一曲《饮酒歌》,马秀英的沪剧《罗汉钱》,孙小梅的豫剧《花木兰》,余红仙的京剧《珠帘寨》,孙正阳的扬州《空城计》等。
2006年3月27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
时值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特别选择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和越剧的发祥地上海进行双向传送异地直播。这台晚会开创两个“第一次”,即首次以双向传送异地直播的现代电视传媒手段来运作戏曲节目;首次让艺术家们以“走红地毯”的方式拉开晚会的序幕。
名家荟萃共襄盛举此次晚会可谓名家荟萃,不但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毕春芳、张小巧、吕瑞英、金采风等悉数到场,越剧中坚力量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王志萍、韩婷婷等也共同参与这台晚会的表演。同时全国其他越剧院团的领军人物茅威涛、吴凤花、陈飞、张小君等也以访谈、再现表演等多样形式祝贺演出。名家新秀会聚两地,共同演绎各个流派代表唱段,展现越剧发展百年华彩。
此外,晚会现场还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尚长荣、绍剧名家六龄童父子、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严顺开、音乐家何占豪、影视明星李玲玉等倾情参与,共襄盛举。上海本地其它剧种的艺术家们更是当仁不让,粉墨登场,淮剧名家马秀英、昆剧名家梁谷音、沪剧名家马莉莉、茅善玉、影视明星杨昆等都将反串越剧流派大联唱,祝贺越剧百岁。见证了越剧百年发展的老艺人——94岁的“小歌班”艺人张荣标老先生还亲临晚会现场为观众们献唱一段。
2006年4月8日,农历丙戌年三月十一日:茅善玉、马莉莉、万智卿提议紫竹调为上海城市标志曲
沪剧演员茅善玉、马莉莉和沪剧作曲家万智卿在“东方讲坛·经典沪剧音乐艺术系列赏析”讲座上一起提议,希望优美动听的“紫竹调”成为上海城市标志曲。一位名叫潘妙根的花甲老人上台呼应,宣读了一份倡议书,许多听众当场签名,共同推荐。
茅善玉说,轻柔婉转的“紫竹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起伏爽朗,既有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又有海派文化的奔放而不失内敛、含蓄,不仅悦耳动听,并且歌唱性很强,民间流传广泛,上海的地方戏沪剧和滑稽也都将“紫竹调”作为基本调。
2006年6月10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十五日:六代沪剧演员录制首个文化遗产日庆祝晚会
为庆祝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六代沪剧名家在上海电视台高清演播室录制了一台“同唱一台戏”的庆祝晚会。此次演出是上海沪剧界的一次难得的盛会。沪剧老艺术家代表邵滨孙、杨飞飞、王盘声悉数到场。中青年演员茅善玉、马莉莉、陈瑜、孙徐春、陈苏萍、华雯等献上了诸多沪剧经典。昆曲表演艺术家计镇华、京剧演员张达发、越剧演员王志萍、淮剧演员梁伟平也客串了一把沪剧。与沪剧一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丝竹和锣鼓书的艺术家们也参加了现场展示。
2006年6月14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十九日: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座谈会举办
“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同时,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等近30位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将他们珍藏的个人音像资料捐赠给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该院《中国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的永久收藏。
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布的“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显示,中国戏曲剧种剧团发展面临四大困境:
国营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国营戏曲剧团大多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原先的政府财政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许多院团经费紧张,难以改善艺术生产和演职人员生活条件,创排新戏更是力不从心。于是,经营差的院团纷纷解散,能维持下去的也是困难重重。
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由于剧团经济状况拮据,在职人员基本工资都很难保证,常年下乡演出生活条件又十分艰苦,不少演职人员难安其业,很多人另谋出路。艺术学校的状况也不景气,国营院团的萧条和艺校的高额学费严重影响生源。
戏曲遗产有失传的危险。中国现存戏曲剧种267种,比新中国成立初减少上百种。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仅福建发掘的传统剧目就有15600多种,曲牌100多种。这些剧目和曲牌,只有少数整理、编印出来,相当一部分或存放于老艺人的箱子里被虫蛀,或存于老艺人的记忆中,或流散在外,因缺乏经费而无法征集、收购,进行妥善保护。
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获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许多投资几十万元人民币、上百万元的“梅花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在大城市受到专家好评,但在基层演出市场却备受冷落。
2006年6月28日,农历丙戌年六月初三日:上海沪剧院首演《生死对话》
上海沪剧院创作的现代戏《生死对话》首演。作为纪念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祝贺剧目,改编自20世纪50年代王愿坚小说《党费》的《生死对话》,并尝试在沪剧舞台上用影视剧的手法叙事抒情。
《生死对话》由赵化南改编,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出演女主角黄英,女儿妞妞由陈丹妮饰演。
2006年11月25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五日:上海沪剧院首演《舞龙人》
现代沪剧《舞龙人》在逸夫舞台首演,该剧以三林镇一支舞龙队崛起的经历为题材,再现当地人为世博园区动迁顾全大局的精神。三林镇的舞龙队曾多次在国内重大舞龙赛中夺冠,沪剧《舞龙人》讲述了舞龙队借申博成功的东风再度崛起的故事。该剧由孙徐春、茅善玉主演。
2007年5月12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廿六日,19时15分:《春色2007——孙徐春沪剧金曲演唱会》举行
《春色2007——孙徐春沪剧金曲演唱会》月5月12日、5月13日在逸夫舞台举行。
节目单
一、《昨夜情》系列
“为你打开一扇窗”、“思柳”、“沿竹林”、“月光似水”、“读信”(孙徐春,倪幸佳)
二、《金曲经典》系列
《碧海青天夜夜心》“赠玉兔”(钱思剑,赵隽晴)
《小巷之花》“向往”(孙徐春)
《东京三丽》“闻义卖”(孙徐春)
《血染姐妹花》“海滩诀别”(孙徐春,吕贤丽)
《小镇之恋》(孙徐春)
《田园梦》(孙徐春,华雯)
《今日梦圆》“雨中情”(孙徐春,王丽君)
《石榴裙下》第四场(朱俭,吉燕萍)
三、《家》系列
“洞房”、“别梅”、“诀别”(孙徐春,茅善玉,程臻)
2007年5月14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廿八日,上午:上海沪剧院2007年集体拜师收徒仪式举行
上海沪剧院集体拜师收徒仪式在上海沪剧院排练厅举行。王丽君拜杨飞飞为师,吉燕萍、赵隽晴拜茅善玉为师,程臻拜马莉莉为师,朱俭拜孙徐春为师,徐蓉、王嫣拜陈瑜为师,滕一茗拜韩玉敏为师,吴争光拜汪华忠为师。王盘声、小筱月珍等出席。
2007年7月8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四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8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9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五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9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10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六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0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11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七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1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9月26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十六日,晚:上海青浦区外国友人中秋戏曲欣赏晚会举行
由上海青浦区对外经济委员会、青浦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青浦工业园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青浦区外国友人中秋戏曲欣赏晚会在上海大观园大观楼隆重举行。参加本次晚会的外国友人有部分驻沪领事、落户工业园区的欧美企业老总及其家人等50余人。
本次活动旨在结合中秋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场景——大观园,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京剧、昆剧、越剧、沪剧等文化瑰宝。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促进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加深相互的友谊。
茅善玉、赵志刚、谷好好、唐元才等参加演出。
2007年12月28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十九日,19时15分:海上戏曲花似锦——上海六大戏曲院团迎新展演沪剧专场
海上戏曲花似锦——上海六大戏曲院团迎新展演在逸夫舞台举行,为沪剧专场,由上海沪剧院演出。
参演演员
杨飞飞携弟子王丽君
韩玉敏携弟子藤一明
陈瑜携弟子徐蓉
马莉莉携弟子程臻
茅善玉携弟子吉燕萍、赵隽晴
沈仁伟携弟子居峰
汪华忠携弟子吴争光
孙徐春携弟子朱俭
钱思剑
洪立勇
2008年6月2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廿九日,19时30分:“让我们和你在一起——上海沪剧界情系汶川大型义演”举行
由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勤苑沪剧团等联袂推出的“让我们和你在一起——上海沪剧界情系汶川大型义演”于美琪大戏院举行。本次义演专场的全部收入捐献给上海市民政局,用于抗震救灾工作。
此次义演,上海沪剧界几乎全体出动,王盘声、杨飞飞、韩玉敏、陈瑜、马莉莉、茅善玉、陈萍、华雯、孙徐春、汪华忠、张杏声、徐伯涛、王明道、王明达、王珊妹、沈仁伟、陆敬业、沈惠中、刘银发、顾春荣、张爱华、黄爱忠、吴梅影、王勤、杨音、平雪瑛、倪幸佳、钱思剑、朱俭、程臻、赵隽晴、王丽芳等近50位沪剧老中青演员一起登台参加演出。

⑤ 甬剧的由来 特点 优秀曲目

甬剧,早期曾名“串客”,宁波滩簧。它是源于浙江宁波地区、流行于浙江东部和上海市的戏曲剧种,与浙江的姚剧、湖剧一样,同属滩簧腔系。 该剧的起源有二说,一是认为系由宁波地区田头山歌、马灯调融合盲人“唱新闻”发展而来,另一说是一些甬剧老艺人认为“串客”与宁波乱弹的合流。 甬剧是最早进入上海演唱的外来戏曲剧种之一。清光绪六年(1880年)宁波串客艺人(业余从艺出身)邬拾来、杜通尧等受茶馆老板马德芳、王章才之邀来上海,在小东门“凤凰台”、“白鹤台”等茶楼演唱。因为早在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已有大量宁波籍人来上海经商。嘉庆三年(1798年)宁波旅沪同乡会已在上海城厢北门外购了30多亩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当时的上海知县蓝蔚雯是宁波定海人,宁波人在沪势力与日俱增,而这正是甬剧较早进入上海的背景。 串客进入上海后,随着演唱艺术的丰富与发展,经历了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新甬剧几个阶段,形成了能适应广大观众审美要求,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 早期所演剧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戏,如《借披风》、《绣荷包》、《拔兰花》、《卖馄饨》、《秋香送茶》、《双落发》等,大抵为表现男女爱情故事。伴奏比较简单,以一锣一板为主。随着观众欣赏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场竞争激烈,宁波滩簧在演出剧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术及化妆,都有一定丰富与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区的女艺人筱爱春、筱凤春等来沪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吕月红等女艺人先后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乐场演出,宁波滩簧实行了男女合演,行当也进一步丰富。这个阶段滩簧班社发展很快,最多时达20个。 宁波滩簧在上海演出期间,因编演内容触及时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满,下令禁演。后经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戏”、“甬江古曲”。但在进入30年代后,国民党政府又以“四明文戏内容淫秽,有伤风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艺协会将“四明文戏”改名为“改良甬剧”。之后,部分甬剧艺人受兄弟剧种进行艺术改良的影响,为使甬剧剧目题材扩大,曲调丰富,竞相聘用文明戏演员当编导,编演时装大戏。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戏编导叶峨樵为编剧,在中南饭店演出根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并使用布景和灯光,获得成功。嗣后又从文明戏移植了不少大戏,如《啼笑因缘》、《三县并审》、《杨乃武》等,以及重新编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与剧目题材扩大的同时,曲调也有了丰富与发展,经常演唱的声腔除滩簧调为基本曲调外,还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满江红】、【四大景】等。民国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艺人贺显民在恒雅剧场参加“改良甬剧”演出后,自编、自导、自演《华姐》等新戏,开创了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的先端。并与徐凤仙等一起,探索甬剧音乐的改革,加强甬剧唱腔的旋律性,将原来26定弦的【老基本调】改为52定弦的【新基本调】,使甬剧音乐更具抒情性,受到广大甬剧艺人欢迎与广泛应用,也为后来创造甬剧“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础。

⑥ 改良甬剧形成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在1736年至1820年间,有大量宁波籍人来上海经商。1798年,宁波旅沪同乡会已在上海城厢北门外购了30多亩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

1843年,上海开埠,当时的上海知县蓝蔚雯是宁波定海人,宁波人在沪势力与日俱增,而这正是甬剧较早进入上海的背景。

1880年,宁波串客演员邬拾来、杜通尧等受茶馆老板马德芳、王章才之邀来上海,在小东门凤凰台、白鹤台等茶楼演唱。

串客是最早进入上海演唱的外来戏曲剧种之一。宁波串客在一些草花戏中,一般市民穿斜襟或对襟衫,下围竹布裙,有的则戴毡帽,穿蒲草鞋。

而在一些清客戏中,文人多着长衫,戴红顶子的丘帽,穿双根梁鞋。演员表演对子戏时,大都只有随身道具,舞台上最多是一桌二椅,或一桌一椅。

串客所演剧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小戏,如《借披风》、《绣荷包》、《拔兰花》、《卖馄饨》、《秋香送茶》、《双落发》等,情节大抵为表现男女爱情故事。

串客伴奏比较简单,以一锣一板为主。随着观众欣赏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场竞争激烈,宁波串客在演出剧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术及化妆,都有一定丰富与发展,逐渐演变成宁波滩簧。

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区的女演员筱爱春、筱凤春等来上海登上舞台。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吕月红等女演员先后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乐场演出,宁波滩簧实行了男女合演,行当也进一步丰富。这个阶段滩簧班社发展很快,最多时达20个。

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于女演员登台演出,代替了男旦,加上上演的剧目又主要表现城镇生活,有些女演员常常忽视登台化妆的重要性。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旦角开始穿旗袍,有的还穿上当时流行的时装登台演出。演员的衣着基本上不讲究人物角色的生活年代。演员在茶楼、酒馆演出一般不用布景。

宁波滩簧在上海演出期间,因编演内容触及时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满,被下令禁演。后经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戏”、“甬江古曲”。

1936年8月,上海游艺协会将四明文戏改名为“改良甬剧”。之后,部分演员受兄弟剧种进行艺术改良的影响,为使剧目题材扩大,曲调丰富,竞相聘用文明戏演员当编导,编演时装大戏。

在文明戏时期,宁波滩簧表演时,旦角脸部开始用铅粉打底化妆,嘴唇化妆一般用盖有金印的胭脂板块,携带方便。而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戏班,演出化妆以红纸沾水之后搽敷脸面,又以锅底灰作煤黑。

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戏编导叶峨樵为编剧,在中南饭店演出根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并使用布景和灯光,获得成功。

后来,又从文明戏移植了不少大戏,如《啼笑姻缘》、《三县并审》、《杨乃武》等,以及重新编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啼笑姻缘》讲述樊家树到北京求学,在天桥遇到唱大鼓的姑娘凤喜,并萌生好感。经几次接触,本着乐善好施的性情,樊家树送凤喜到学堂念书。但是母亲病重,樊家树于匆忙中,安置了凤喜一家三个月的费用,山盟海誓地要她一家安心等他回来,自然是有好结果。

然而,在他走后不久,凤喜结识了军阀刘将军。一面迫于刘将军的淫威,一面迫于刘将军的权势和金钱,兼有那没见识的娘和不争气的叔叔的串缀,凤喜很快和刘将军结婚。中间虽有樊家树嘱托过的关家妇女搭救,但看到凤喜一家这等没志气,不免替樊家树叹息罢了。

樊家树回来后彻底明白自己的痴情不过是一厢情愿。虽放下手来,欲爱恋关姑娘。但关姑娘已经跳出世俗外,极力撮合他和富家女何小姐。何小姐终于得以与家樊树成就姻缘。

在剧目题材扩大的同时,曲调也有了丰富与发展,经常演唱的声腔除滩簧调为基本曲调外,还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满江红、四大景等。

20世纪40年代的改良甬剧时期,演员才真正开始注意服饰的舞台效果。因为大都上演时装大戏,舞台上开始用实物作道具,男角用折扇,女角拿一块手帕,或用其他一些十分简单的生活用品。

在甬剧历史上,并无脸谱的记载。一般丑角都是安颗痣或抹上一些白粉,有的则包帽后羊角髻。一些年老的生角则在化妆上多以描绘、粘贴皱纹、胡须等来代替髯口。有的男旦在上海茶楼和娱乐场所演出,为了弥补体型上的不足,特别注重化妆和服饰的艺术效果。

1940年以后,甬剧化妆大都运用水粉,而眉毛略用毛笔蘸墨描画,直到1950年以后,甬剧化妆才开始用上油彩。

⑦ 我想要锡剧<拔兰花>的唱词

王凤霞:忽觉头上带一带,顿时不见素兰花。屋里四角寻勿着,难道风吹落窗下?只有顺风吹进窗盘里,哪有逆风吹朝外?见一人手拿素兰花,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蔡旭斋。我时刻欲想见他面,想了三年为见着。今日他忽来拔兰花,叫我怎能不见他?待我开窗叫应他,在夫家不比在娘家。谢家宅东邻西舍眼睛快,要说我大姐不正派。给丈夫晓得要活打煞,公婆要骂败家规来风气坏。
蔡旭斋:刚才明明王大姐,因何见我不说话?内中必有缘故在,莫非她公婆管教丈夫压?我不免权且等在南场角,定会前来会旭斋。
王凤霞:顾不得公婆丈夫打和骂;顾不得东邻西舍说闲话。要叙一叙三年来的知心话,打定主意身出外。
王凤霞:你一人在此独自语,对这兰花叫大姐。若被我丈夫来碰着,他定然不说你来拔兰花。说你在我头上偷金钗,你白吃苦头犯不着。
蔡旭斋:提起这朵素兰花,今朝我特来问明白。想当初你我对天立过宏誓愿,说道是男不讨来女不嫁。三年前言语你想一想,还是我先讨来你先嫁?你若要另攀高门心来变,理该早早说明白。大红帖子备一张,叫人送给我蔡旭斋。喜酒不吃倒还罢,我人情一份送大姐。
王凤霞:兄弟啊!我受你埋怨受你怪,我的好兄弟啊!想想泪交加。兄弟啊!想当初我把年庚八字交给你,指望你早挽媒妁到我家。谁知你一去无消息,象风筝断线飘天外。三年来我象织女在银河盼牛郎,只盼鹊报喜讯到我家。早也盼来夜也盼,望穿双眼望勿着。谁知平地风波起,爹娘逼我配夫家。兄弟呀!你三年耽搁在何方地?为啥勿来娶大姐?
蔡旭斋:大姐哎!你若问我为啥三年勿来娶大姐?我好有一比,好比犯仔旱灾、久旱不雨,架起了长车短车,千错万错,错尽错绝错到底,只错堂前爹和妈。爹爹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婚嫁。先请瞎子把八字排,说你命里有破败。再请娘舅把媒人做,拣好了三月十八,另讨妻子女娇娃。我定要与大姐夫妻做,逃到苏州过日脚。小本生意我一人做,想赚点铜钿来娶大姐。
王凤霞:听罢兄弟一番话,我的心中方明白。顾不得东邻西舍闲话多;顾不得公婆丈夫打和骂。打定主意把门开,要叙一叙三年来的知心话。

王凤霞:东方日出照窗纱,房内走出我王凤霞。树上鸦雀闹喳喳,叫得我心中乱如麻。我好比胸前压块千斤石,难忘情人蔡旭斋。我与他初相识时情深重,都说是男不讨来女不嫁。他赠我一朵素兰花,说央媒求亲到我家。谁知那日分别后,他是一去至今三年外。爹娘做主婚来配,逼我嫁到谢家宅。谢家宅,谢老大,方圆十里势力大。嫁到谢家非我愿,夫妻好象活冤家。丈夫打,公婆骂,我的心中常想他。兰花呀!他在何处把身寄?你、你为何默默无语不说话?我恨不得把你来扯碎,对不起赠花的蔡旭斋。
王凤霞:饭后灶前收拾罢,抽空又来绣花鞋。公婆丈夫都出外,我带做针线带看家。西风吹乱青丝发,戴歪一朵素兰花。拔下兰花重新插,看见兰花想起他。三年前我在娘家,相识后生蔡根发。郎有心来姐有意,交换标记订婚约。我赠他一条湖色香罗带,他送我雪白一朵、雪白一朵素呀素兰花。为了这朵素兰花,我尝尽甜酸与苦辣。我几次要想丢了它,几次又往头上插。

⑧ 宁波滩簧的发展

纵观串客一一串客班一—宁波滩簧——甬剧的历史,当时串客则是曲艺形式,串客班已专孕育着向属戏曲发展的种子,是串客向甬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界碑。从道光~同(治)、光(绪) ~民国期间,几度兴衰,历尽坎坷,道路曲折。建国后,串客之名演唱已成为历史名词。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波市民间艺人演唱登记时,曾了解到老串客艺人傅彩霞在庄桥镇一带演出;还有倪月娥,邀集其姊妹倪凤娥、倪素娥以及串客老艺人崔定甫、包炳荣、王宝荣等人在月岛演出。所演多是《三县并审》等甬剧,只偶尔演几只《拔兰花》、《还披风》等串客时代的节目。

⑨ 宁波剧是什么剧

该剧的起源有二说,一是认为系由宁波地区田头山歌、马灯调融合盲人“唱新闻”发展而来,另一说是一些甬剧老艺人认为“串客”与宁波乱弹的合流。 甬剧是最早进入上海演唱的外来戏曲剧种之一。清光绪六年(1880年)宁波串客艺人(业余从艺出身)邬拾来、杜通尧等受茶馆老板马德芳、王章才之邀来上海,在小东门“凤凰台”、“白鹤台”等茶楼演唱。因为早在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已有大量宁波籍人来上海经商。嘉庆三年(1798年)宁波旅沪同乡会已在上海城厢北门外购了30多亩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 甬剧
“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当时的上海知县蓝蔚雯是宁波定海人,宁波人在沪势力与日俱增,而这正是甬剧较早进入上海的背景。
编辑本段发展
串客进入上海后,随着演唱艺术的丰富与发展,经历了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新甬剧几个阶段,形成了能适应广大观众审美要求,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 早期所演剧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戏,如《借披风》、《绣荷包》、《拔兰花》、《卖馄饨》、《秋香送茶》、《双落发》等,大抵为表现男女爱情故事。伴奏比较简单,以一锣一板为主。随着观众欣赏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场竞争激烈,宁波滩簧在演出剧目、唱腔及伴 甬剧
奏、舞台美术及化妆,都有一定丰富与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区的女艺人筱爱春、筱凤春等来沪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吕月红等女艺人先后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乐场演出,宁波滩簧实行了男女合演,行当也进一步丰富。这个阶段滩簧班社发展很快,最多时达20个。 宁波滩簧在上海演出期间,因编演内容触及时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满,下令禁演。后经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戏”、“甬江古曲”。但在进入30年代后,国民党政府又以“四明文戏内容淫秽,有伤风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艺协会将“四明文戏”改名为“改良甬剧”。之后,部分甬剧艺人受兄弟剧种进行艺术改良的影响,为使甬剧剧目题材扩大,曲调丰富,竞相聘用文明戏演员当编导,编演时装大戏。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戏编导叶峨樵为编剧,在中南饭店演出根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并使用布景和灯光,获得成功。嗣后又从文明戏移植了不少大戏,如《啼笑因缘》、《三县并审》、《杨乃武》等,以及重新编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与剧目题材扩大的同时,曲调也有了丰富与发展,经常演唱的声腔除滩簧调为基本曲调外,还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满江红】、【四大景】等。民国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艺人贺显民在恒雅剧场参加“改良甬剧”演出后,自编、自导、自演《华姐》等新戏,开创了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的先端。并与徐凤仙等一起,探索甬剧音乐的改革,加强甬剧唱腔的旋律性,将原来26定弦的【老基本调】改为52定弦的【新基本调】,使甬剧音乐更具抒情性,受到广大甬剧艺人欢迎与广泛应用,也为后来创造甬剧“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础。 但是,由于“改良甬剧”在剧目内容上没有大的突破,加之戏班自身的艺术素质的局限,在抗日胜利以后,甬剧日趋衰落。
编辑本段当代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广大甬剧艺人以强烈的翻身感,积极投入到戏曲事业的新天地。张秀英、王宝云、周廷黻、邱志政等主要演员与编导参加了由市文化主管机关主办的戏曲学习班,学习中共中央制订的戏曲工作方针政策。同年10月,张秀英将自己的张家班正式改名为立群甬剧团。 甬剧
这是上海甬剧界第一个民间职业剧团。 翌年4月,甬剧改进协会成立。10月,协会创办了正风甬剧研究社,集中培训了24名演员,扩充了甬剧队伍。1951年8月,堇风甬剧团(1950年成立)重新编演全本《金生弟》,唱腔以【新基本调】为主,伴奏上增加部分西洋乐器,增强表现力,受到观众欢迎。之后数年,演出团体时有重组、合并。1955年,徐凤仙、贺显民退出“凤笙”加入堇风甬剧团,使堇风的演出力量有所加强。 1958年上海整顿文艺队伍,甬剧团体有较大的调整,部分剧团支持外省,留沪艺术力量经过调整,充实堇风甬剧团。由于艺术力量有了加强,陆续上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如《半把剪刀》、《双玉蝉》、《天要落雨娘要嫁》等,现代戏有《高尚的人》、《东风吹春》等。 堇风甬剧团很重视剧团的素质建设,除在各剧场演出外,每年坚持2~3个月深入工厂、农村、部队送戏上门;1958年下半年,剧团赴浙东地区巡回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与好评,上海《文汇报》还为此发表题为《浙东三月》长文,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1960年,该团被评为上海市文教群英会先进集体,主要演员、团长贺显民也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 1962年3月,剧团被邀首次进北京陆续演出了《半》、《双》、《天》三剧,引起首都文艺界的注目,演出期间,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全国剧协等的领导周扬、夏衍、徐平羽及马彦祥、刘厚生等先后观看演出,戏剧评论家相继发表赞评,三个剧目被称为“三大悲剧”。上海《文汇报》发表社论《好好学习“堇风”的榜样》。 堇风很重视培养接班人。1960年,在静安区戏曲学校内设甬剧班,由副团长张秀英任班主任,一批主要演员亲自上课授艺。 这个阶段不仅是堇风甬剧团的黄金时期,也是甬剧近二百年发展史 甬剧
上的高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主要演职人员被“批判”,贺显民被迫害致死。剧团于1972年1月被解散,从业人员分别转业。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后,贺显民等人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昭雪,但是剧团在“文革”中受到沉重摧残,终因演员行当不齐、人员老化等等原因,恢复无力。尽管如此,甬剧各艺人的敬业精神不减当年。1980年徐凤仙、张秀英等组织业余甬剧团在黄浦区文化馆演出《半把剪刀》等传统戏;是年,徐凤仙、范素琴等赴浙江宁波,培养甬剧新人,为宁波甬剧团恢复作了贡献,1983年3月,徐凤仙等参加“两省一市滩簧戏研讨会”,1987年徐凤仙赴香港演出;1991年10月,柳中心、范素琴在静安区文化系统老年节演出《生日蛋糕》,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⑩ 甬剧是何处地方的剧种

甬剧,早期曾名“串客”,宁波滩簧。它是源于浙江宁波地区、流行于浙江东部和上海市的戏曲剧种,与浙江的姚剧、湖剧一样,同属滩簧腔系。

该剧的起源有二说,一是认为系由宁波地区田头山歌、马灯调融合盲人“唱新闻”发展而来,另一说是一些甬剧老艺人认为“串客”与宁波乱弹的合流。

甬剧是最早进入上海演唱的外来戏曲剧种之一。清光绪六年(1880年)宁波串客艺人(业余从艺出身)邬拾来、杜通尧等受茶馆老板马德芳、王章才之邀来上海,在小东门“凤凰台”、“白鹤台”等茶楼演唱。因为早在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已有大量宁波籍人来上海经商。嘉庆三年(1798年)宁波旅沪同乡会已在上海城厢北门外购了30多亩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当时的上海知县蓝蔚雯是宁波定海人,宁波人在沪势力与日俱增,而这正是甬剧较早进入上海的背景。

串客进入上海后,随着演唱艺术的丰富与发展,经历了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新甬剧几个阶段,形成了能适应广大观众审美要求,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

早期所演剧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戏,如《借披风》、《绣荷包》、《拔兰花》、《卖馄饨》、《秋香送茶》、《双落发》等,大抵为表现男女爱情故事。伴奏比较简单,以一锣一板为主。随着观众欣赏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场竞争激烈,宁波滩簧在演出剧目、唱腔及伴奏、舞台美术及化妆,都有一定丰富与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区的女艺人筱爱春、筱凤春等来沪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傅彩霞、吕月红等女艺人先后在新新、永安、福安等游乐场演出,宁波滩簧实行了男女合演,行当也进一步丰富。这个阶段滩簧班社发展很快,最多时达20个。

宁波滩簧在上海演出期间,因编演内容触及时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满,下令禁演。后经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戏”、“甬江古曲”。但在进入30年代后,国民党政府又以“四明文戏内容淫秽,有伤风化”,被上海市教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艺协会将“四明文戏”改名为“改良甬剧”。之后,部分甬剧艺人受兄弟剧种进行艺术改良的影响,为使甬剧剧目题材扩大,曲调丰富,竞相聘用文明戏演员当编导,编演时装大戏。1939年,金翠香特邀文明戏编导叶峨樵为编剧,在中南饭店演出根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天打张继宝》,并使用布景和灯光,获得成功。嗣后又从文明戏移植了不少大戏,如《啼笑因缘》、《三县并审》、《杨乃武》等,以及重新编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热点内容
鲜花销售电话 发布:2024-04-19 18:56:07 浏览:728
尧化门花卉市场在哪里 发布:2024-04-19 18:51:41 浏览:567
七夕之歌下载 发布:2024-04-19 18:48:06 浏览:341
50只梅花鹿 发布:2024-04-19 18:42:56 浏览:69
昆明鲜花快递 发布:2024-04-19 18:42:55 浏览:302
本瓜海棠介绍 发布:2024-04-19 18:21:13 浏览:333
简单荷花画 发布:2024-04-19 17:58:48 浏览:56
七夕节酸话 发布:2024-04-19 17:55:38 浏览:987
玄武定鲜花 发布:2024-04-19 17:38:06 浏览:690
给盆栽套绳 发布:2024-04-19 17:21:19 浏览: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