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清廉荷花香

清廉荷花香

发布时间: 2022-09-25 22:55:12

① 能体现出清正廉洁的诗句(关于荷花

1,《咏同心芙蓉》隋代: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白话文释义:鲜艳明亮的荷花代表着祥瑞,亭亭玉立站在水中。一根花茎引出翠绿之色,两个花朵分用一片鲜红。花颜好像拿走了歌伎的面色,香气迷乱好像舞动衣服引起的微风。这样的莲花必然会互相思念,更何况它们的心是在一起的。

2,《子夜四时歌十六首 夏歌四首 其五》南北朝: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白话文释义:江南的莲花开了,莲花的红光照耀在碧绿的湖水上,颜色都成了一样,莲藕的心也是一样的。

3,《古风·其五十九》唐代: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白话文释义: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

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颓色。

4,《赠荷花》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话文释义: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5,《曲池荷》唐代: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白话文释义: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

② 关于荷花清廉的诗句四句

1. 描写荷花“廉洁”的古诗句有哪些
1、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释义:心地的圣洁就象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
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释义: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唐.李商隐《赠荷花》
释义: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4、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唐.李白《古风·其十九》
释义:西上华山的莲花峰,远远地就看见了明星玉女。
5、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唐.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释义: 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五月。
(2)清廉荷花香扩展阅读: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荷花花语: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2. 有哪些赞扬荷花清廉的词语
洁身自好,亭亭玉立,清香袭人,风姿绰约,冰清玉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风亮节,高洁,清廉,皎洁无暇。
1.洁身自好
[jié shēn zì hào]
[释义]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示例]
他以作家、教授的身份、地位,~,有所不为,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臧克家《老舍永在》
[出处]
《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2.冰清玉洁
[bīng qīng yù jié]
[释义]
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示例]
我这一去~,干事回还,管着你们喝采他。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
[出处]
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3.冰清玉润
[bīng qīng yù rùn]
[释义]
润:滋润。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示例]
他是~,怎便肯随波逐尘。明·高濂《玉簪记》第三十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
4.出淤泥而不染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释义]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处]
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5.亭亭玉立
[tíng tíng yù lì]
[释义]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示例]
花型小,比起~的荷花远逊。郭沫若《百花齐放·睡莲》
[出处]
明·张岱《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③ 荷花香烟多少钱

款烟是专供的,两会”前只生产了400条,而且直供北京地区,就连石家庄地区都没有货。两会后就没有再生产,虽然从内部传出价格是300元左右,但是需要很严格的手续和签字才能买得到!300元,可能是避免被公众当成”腐败烟“才这样传说。而且这款烟的烟盒上印有”一品青莲“(一品清廉),这四个字的含义很耐人寻味,在南方一些城市已炒到1000多,-

④ 什么颜色的荷花代表廉洁

当然是.
宋朝时的周敦颐就写过一篇名曰:<爱莲说>来表达自己对荷花正直品格的喜爱.其中他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独爱莲花的出淤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是贯通的但外形却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的;香气传到远处使人更加觉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这不仅是廉洁诚信的代表,更是一个正人君子的代表.正所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正因如此荷花被文人喻为"净友".为品德高洁之意.(桂为仙友,莲为净友,梅为清友,菊为逸友,海棠名友,荼蘼韵友,瑞香殊友,芝兰芳友,腊梅奇友,栀子禅友)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几乎所有的老板办公室里都高挂一幅牡丹图来展现富贵,看来还是修养不够.商人追求利益本也无可厚非,但商人最容易被金钱扭了曲人格,办公室里应该多挂上一幅荷花图来提醒自己:君子爱才,取之有道.

⑤ 莲花比喻廉洁的诗句

1. 关于莲花廉洁的著名诗句(描写荷花廉洁的古诗句有哪些)

2. 关于莲花与廉洁的诗句

3. 关于莲花廉洁的著名诗句
关于莲花廉洁的著名诗句(描写荷花廉洁的古诗句有哪些) 1.描写荷花“廉洁”的古诗句有哪些
1、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释义:心地的圣洁就象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

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释义: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唐.李商隐《赠荷花》

释义: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4、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唐.李白《古风·其十九》

释义:西上华山的莲花峰,远远地就看见了明星玉女。

5、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唐.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释义: 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五月。

(5)清廉荷花香扩展阅读: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荷花花语: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2.描写莲花的著名诗句
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3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4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5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南朝民歌《西洲曲》)6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贾宝玉《紫菱洲歌》)7娃撑小船,偷采白莲回——杜甫8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8咏芙蓉南朝,梁 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9采莲南朝梁 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10夏歌南朝,梁 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11.咏荷诗 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12咏同心芙蓉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13采莲曲隋 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14秋池一株莲隋 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15古风(其二十六)唐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16采莲曲南朝梁 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17折荷有赠唐 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18子夜吴歌(其二)唐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19咏江南可采莲南朝梁 刘缓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20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 祖孙登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桂舟轼不定,菱歌引更长.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21越女唐 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22东林寺白莲唐 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23京兆府栽莲唐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24荷花媚荷花 宋苏轼 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25采芙蓉 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波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擎凫有乳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栋鸟还密树,泛流归建章.还有很多、在网上一搜就有很多的。
3.赞美莲花高洁的诗句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白话译文: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荷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宋 周敦颐《爱莲说》

白话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可以远远地观赏,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白话译文: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4、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唐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白话译文: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木的翠影映在禅院之中。义公看到座前的青莲,才知道心体本是清净。

5、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唐 温庭筠《莲花》

白话译文: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4.关于莲花的诗句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芙蕖》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采菱诗》南北朝·江淹

秋日心容与,淡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气丽广川。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

《采莲曲》梁元帝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夏歌》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关于莲花与廉洁的诗句 1.描写荷花“廉洁”的古诗句有哪些
1、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释义:心地的圣洁就象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

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释义: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唐.李商隐《赠荷花》

释义: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4、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唐.李白《古风·其十九》

释义:西上华山的莲花峰,远远地就看见了明星玉女。

5、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唐.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释义: 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五月。

(5)清廉荷花香扩展阅读: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荷花花语: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关于莲花廉洁的著名诗句 1.描写荷花“廉洁”的古诗句有哪些
1、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释义:心地的圣洁就象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

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释义: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唐.李商隐《赠荷花》

释义: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4、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唐.李白《古风·其十九》

释义:西上华山的莲花峰,远远地就看见了明星玉女。

5、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唐.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释义: 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五月。

(5)清廉荷花香扩展阅读: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荷花花语: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2.有关莲花的著名诗句
(1)诗经?豳风?七月》里面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的诗句。。史鱼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它是卫国的大夫,也是著名的史官。史鱼为人正直,看不得朝中的丑恶现象,这也正和他史官的。荷花又称莲花

(2)“并蒂莲花开,好事自然来”,读着有关莲花的诗句

(3)在丝绸之路上,许多诗人留下了歌咏大漠边塞的诗章,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岑参。。“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限未见。……回据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旋风”(《田使君美人如莲花北延歌》)等诗句,生动地记述了边疆各族人民。

(4)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唐代诗人李商隐亦有诗句赞美荷花: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做尘,唯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

(6))《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季和夏季景色的诗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7)而莲多用来誉爱情,在所有的诗词里,表达哀怨忧愁的尤多,此中见长的诗句我独好:“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一朵水莲花,不胜秋风的娇羞……

(8)有时偶会看见了荷花深处的鱼儿跃起,就会想起了汉代乐府民歌中的清新优美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在荷塘边,莲花旁,偶轻轻漫步,是真正的漫步者。身旁就是随风飘舞的垂柳,塘里就是隐约入耳的蛙鸣,空间就是来来往往。

(9)在《离骚》中,他写道:“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在诗句里屈原的志趣不仅与淖。“皎洁火中玉,芬芳泥里莲。”
3.有关于莲花的著名成语、诗句、故事
一、莲与宗教文化

当人们走进寺庙,抬头看见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佛经说,这是释迦佛祖修道成佛后向信徒们讲经说佛 的姿态。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双手仰掌足上,掌中托着一个莲台,似乎在指引众生往通西方佛国净土;以大慈大悲闻名的观音, 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导引信徒脱离尘世,到达荷花盛开的佛国净土。

在翻读佛经书籍时,人们又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至于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莲子串成。佛经说,用莲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综上所述,莲华已与佛教结下了亲密的因缘,成了佛国的象征与圣花。

二、莲与诗词文化

炎炎夏日,荷花开放,亭亭玉立,妩媚多姿,清香飘逸,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莲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爱物。早在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隰有荷花"、"彼泽之陂,工蒲菡萏"等诗句。此后,历代诗人咏莲之作,更是不可胜数。仅宋代杨万里一人,就留下咏莲诗数十首。清代《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中,收集的咏莲诗词达400余首之多。

由于诗人的心境不同,志趣不同,审美角度不同,咏莲诗也就千姿百态,各具风韵。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制芰荷发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用以表达它的坚贞。李白在《折荷有赠》中以荷花表达爱情。"唐初四杰"之一王勃以莲喻人:"牵花共连蒂,折藕爱莲丝。"寓意藕断丝连。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以莲自喻,赞君子之品质,被人千古传颂。清代万婉仪以白莲居士为荣,甚至把自己的生日改为传说中的荷花生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并赋诗云:"淤泥不染清清水,我与荷花同生日。"诗人们为美丽的荷花动容,也为荷叶脆藕倾心。郑伯琛的《荷叶咏》赞道:"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这是多么可贵的献身精神。杨万里的《藕》诗中写道:"外面看来真璞玉,胸中雕出许玲珑。"唐代孟郊诗云:"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后来,"藕断丝连"便成了一句成语。我国江南有悠久的采莲的风俗,因此,流传了不少歌咏采莲的诗。

大正藏》经典说,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其实许多花都柔软、乾净、充满香气,只是莲花有一特殊的生态是其他植物没有的,因此承担了佛教的象徵使命。

世间花卉先开花后结实,莲花则在开花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明朝详述各种植物的书籍《群芳谱》就特别强调莲花“华实齐生”的特质。莲花因此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

佛法平等,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天地万物时空,方位大小多少,人与人,如此如彼,穷富贵贱皆平等。极乐净土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具有超时空相貌的莲花,独享“福报”,成为净土世界的花朵。

莲花还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质,表示诸佛菩萨既和光同尘,又在尘不染尘的修德。
4.关于莲花的诗句有哪些
最低0.27元/天开通网络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私人会会

赞美莲花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1、《诗经.国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自译诗意:山上小树纵横,沼泽荷花开盛。未见美男子都,却遇轻薄狂人。2、《诗经.国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自译诗意:在那沼泽水边,蒲草荷花并茂。那里有一美男,我将如何撒娇。长夜耿耿无眠,眼泪鼻涕双抛。《诗经》中已有荷花出现。虽是借景,亦为历代荷花诗词滥觞。故选入。3、《离骚》(节选)先秦.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自译诗意:剪裁绿荷做时装,缝纫白莲制衣裳。君非知臣此中意,忠情如花有清芳。4、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5、青阳渡 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6、采莲曲梁·萧纲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7、采莲曲梁.吴均锦带杂

⑥ 关于莲花廉洁的著名诗句(描写荷花廉洁的古诗句有哪些)

1.描写荷花“廉洁”的古诗句有哪些

1、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释义:心地的圣洁就象莲花般出污泥而不染

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释义: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唐.李商隐《赠荷花》

释义: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4、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 唐.李白《古风·其十九》

释义:西上华山的莲花峰,远远地就看见了明星玉女。

5、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唐.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释义: 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五月。

(6)清廉荷花香扩展阅读: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荷花花语: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2.描写莲花的著名诗句

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3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4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5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南朝民歌《西洲曲》)6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贾宝玉《紫菱洲歌》)7娃撑小船,偷采白莲回——杜甫8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8咏芙蓉南朝,梁 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9采莲南朝梁 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10夏歌南朝,梁 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11.咏荷诗 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12咏同心芙蓉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13采莲曲隋 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14秋池一株莲隋 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15古风(其二十六)唐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16采莲曲南朝梁 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17折荷有赠唐 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18子夜吴歌(其二)唐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19咏江南可采莲南朝梁 刘缓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20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 祖孙登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桂舟轼不定,菱歌引更长.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21越女唐 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22东林寺白莲唐 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23京兆府栽莲唐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24荷花媚荷花 宋苏轼 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25采芙蓉 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波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擎凫有乳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栋鸟还密树,泛流归建章.还有很多、在网上一搜就有很多的。

3.赞美莲花高洁的诗句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白话译文: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荷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宋 周敦颐《爱莲说》

白话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可以远远地观赏,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白话译文: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4、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唐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白话译文: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木的翠影映在禅院之中。义公看到座前的青莲,才知道心体本是清净。

5、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唐 温庭筠《莲花》

白话译文: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4.关于莲花的诗句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芙蕖》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采菱诗》南北朝·江淹

秋日心容与,淡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气丽广川。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

《采莲曲》梁元帝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夏歌》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⑦ 走马塘古村落的寒窗落破走马塘

千年古村走马塘已经在心中存在了很长时间。据说村中明清古建筑众多,民风淳朴,文物古迹也很多,按记载:自北宋至明清千年以来,这里陈氏家族中前后出过进士76名,任职地方官吏161人,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这对于任何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自然有特有的引力——更不要说除了读书,还爱游山玩水与寻幽探古的我了,我希望能在那里找到进士的精神与动力。
走马塘村位于宁波鄞州区茅山镇,地处鄞南平原,依傍奉化江支流东江,离市区说起来也不过20公里。五一节期间的一天上午,我与妻从江东兴宁桥桥洞下坐约半个多小时的开往茅山的中巴,再坐几分钟的三轮车就到走马塘村了。
走马塘村四周为护村河,成长方形格局,通过平桥与外界联系。穿过气派巍峨矗立于村口公路边的“中国进士第一村”的新建牌坊,步行不远就到达了走马塘村东南侧的紫来桥。紫来桥取“紫气东来”之意,已经颇有些年月了,桥下多块刻字的条石与石块在无言叙述着它久远的过去,但桥面也已经是现代的水泥路面,如同一个只穿了蹩脚西服上衣的古人。从桥头向村中远眺,我没有看到很出色的绵延老房,眼前却多是粗糙的水泥路与一些近年所建设的不甚豪华而普通的农宅。自古推陈出新,但此时我倒不觉得是周围崛起的一大批新居而使老宅相形见绌,恰恰相反,我觉得在显得朴实和厚重的老宅周围,新的住宅实在是丑陋粗糙,鲜有美感可言,使得整个村子就象一个本该朴素的农家女子却意外的涂上了劣质的口红。也许是还未开发的原因,也许是岁月沧桑的本然,第一印象之下的古村在我心中不由地产生了一些落差。
带着淡淡的失望从紫来桥进入村内,首先看到的是浙江大学将这里列为中国古代史研究基地的石碑,旁边茅草与垃圾环簇,表明这里确实蕴涵着不少的历史沉淀,但又似乎已经被遗忘。自紫来桥沿南街穿行不远就到老街了。老街并不长,大约有二、三十米的样子,为沿街木质二层楼,可以看出这里过去是商业所在。但与其他具有区域历史商业中心地位的古镇商街不同,规模小而没有什么老字号,估计当时也只是为村中解决日常所需而已。在老街的木墙板上,一些文革期间的毛主席的语录还依稀可见。这让我感到村中会有很多旧迹原味保存的同时,也显出了与其他市郊村庄发展的停滞与落后,令人有点难以置信这会是在今天日新月异的宁波。老街东面就是“遗忠堂”,门口坐了很多闲聊的村民,而两件明代雕造的石鼓也成了休闲的座椅,由此我推测这里就是所谓的“擂鼓墙门”。院内很是杂乱,放了很多农家的器具杂物,堂上的匾额陈旧却也古朴,但不知道是这里文脉已经断裂,还是如今村里也已经没有什么秀才与老先生的原因,在堂前所挂的76名进士名录的书法很是毛糙,实在不能恭维。进士之村不应该没有书法功底深的老人呀!不知道是许久没有游人来访了,还是司空见惯了,村民对我的好奇与探幽只是以“没有什么好看的”简单做答。“遗忠堂”前街道北有小水漕旁一位大嫂正在洗衣、淘菜。水漕面积不大,但有一块“公禁”污物入池的古碑很值得揣思,我不禁想起了“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的诗句,做人如此,保护环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没有“源头活水来”的地方,只有保护才能让一方水保持清净,否则只能是“挖了填,填了再挖”的徒劳。
走出“遗忠堂”继续向西就到了位于村子西南角临河面水的新陈氏祠堂。祠堂相对就大一些了,墨墙高耸,“福”字顶悬,门柱上是 “直声振赵宋,忠节耀朱明”对先人赞誉的楹联。只是门锁紧闭,让我无从瞻仰其中。祠堂前面是一片相对开阔的平地。正南不远是进士桥,破旧不堪、乱石杂草覆盖下已为时光所废弃,但是我依然觉得这才是古桥,这远比现在经过改造过的紫来桥显得有古韵。祠堂西南墙楼相连为一东向两层老房,为过去村码头所在。房子有两根柱子已经被现在的红砖所替代,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此处境界颇为和谐静谧: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垠,几条废弃的水泥船侧沉岸边,一块块镂空的拴船石上刻满了时间的印记,树荫下洗衣的村妇一声声击打着石板,几只悠闲觅食的草鸡在踱来踱去,偶尔若干小鸟飞停于树枝头或屋檐坡顶,还有杂草、苔藓……,一切都写意素描出了一个无为的古村头的农意韵味,只是几根电线杆子似乎是田园感觉的败笔。根据水系的连接,从这里悬帆启航可直达杭甬运河以及更远处,为过去村民进出外面世界的港湾,更是那些进士跳出农门后的起点所在。面对静止不前的河水,我不禁感慨:“昔日在此人行远,求得功名盼早还。如今码头已无帆,河畔沧桑沉旧船”。
“先生塘隐先生柳,君子河开君子花”。绕过祠堂就到了西面护村河——君子河畔。君子河说起来也是一段普通的南北向水塘,只是因为名字而显得与其他三方的护村河而特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想这里一定隐含着陈姓祖先对后代读书作人的期盼——即“凡从这里走出的陈氏子孙一定要成为堂堂正正的君子”。看岸边基本上还都是老宅子,于是我们就从小巷走了进去。小径通幽,曲曲折折,里面很多老房子已经破旧不堪,倾斜而存,有的已经不成样子,框架岌岌可危。寻觅中,邂逅了很少的住家很少的人,但也幸得他们指点,在这里,也就是祠堂北面一处住宅的东墙,我们看到了走马塘最为精美也最具代表的石窗。在高大的马头墙下面:石窗雕花镂空,质地古朴,研磨精细,咋一看决不认为是石而成,却似木窗涂了一石质感的涂料。现在石窗为了保护已经固定住而不能开启,上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了一条很明显的竖向的裂纹,让人遗憾。走马塘是以石花窗为建筑的亮点的,也是建筑的主要特色所在。在随后的行走中,我又不时的看到很多的不同的石窗,大都用青石、红石雕作而成,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石窗的图案大都为驱邪、保安、招财、祈福,但是损坏者甚多,一些窗中间的部分石纹已经残缺不全了,让人痛心。
君子河的中间是团桥,此桥不知道有什么来历,但是我想:也许就是四面被河包围的村中有才人的意思吧。沿河槽边中间道路向村里东走,就到了村子的中心所在——“蟹肝脐”。蟹肚脐不大,因形如螃蟹的肚脐得名。池水碧绿河岸弯曲如勺,东南岸边有一棵千年古树,郁郁苍苍,虬枝倾斜向北伸入池中,水中一石柱支持树干,形成了树附石的奇观,倒影相对如天地之间两树石相连。仔细前看:树身已经中空,长满了杂草与苔藓等植物。而更令人称奇的是树冠之中还有一侧枝迥然相异,叶子大小形状分明不同,老树之上不知何时又长出的新树,形成了罕见的子母树,如一老妪拄着拐杖而怀抱幼孙。这棵树虽是走马塘的一个代表,但树是不大的。古树,水塘,映衬着北面的青瓦黛墙、檐牙高挑的大宅院,我失落的心在这里稍有雀跃,感觉别有江南。只是蟹肚脐也已经被水泥磨平,埠头的感觉没了,而象个小晒场。为一时之便将村中的石板道路附上水泥,我觉得是一种伤害。说实在的,在任何一个古镇,我都很忌讳看到水泥和瓷砖。面对眼前的画面,我觉得这里的空旷对耕读人而言似乎有一种品性蕴涵其中,那就是“含蓄谦虚”——是追求腹中有华章的陈家前辈对于子孙做学问的暗暗忠告,而且这也一左一右,与并列于村东侧的荷花池所体现的“洁身自好”情操一起构成两大寓意深刻的品格训则。虽然村子里的大院大都是只有大门而没有锁的,但在池边一家理发店前,却有两块斑驳的大石锁,不知道已经在那里沉睡了多少年了。我无法推测其最初的功用,也许是为了系舟之用,也许是为了镇宅之用,也许……,但是我觉得其似乎更是为了锁定“含蓄谦虚”和“洁身自好”的读书做人的道理。也许这是我的多心,但在我看来这真的没有一点一丝的牵强。
从蟹肚脐左侧转门进入高大的大宅故院,很长的房廊,里面空荡荡的,一排近二十间上下两层的楼房,只有几户老人在留守。院子狭仄,几个大的水缸显得引人注目。也许这原本是厢房,只是后来才隔开的,因为这是东向的。窗户很旧了,有些已经腐烂,但是上面精致的木刻花纹还是很好看的。从此院走出,过一小巷,忽听得人声喧闹,在担心误闯人家的踌躇中眼前豁然开朗,两桌人正在觥筹交错,似乎正在举办家族的喜宴。定睛打量,原来这里就是“赡衮堂”——走马塘最有价值的文物“手绘祖像”就供奉在这里。在微笑与冒昧中我们轻步走进。堂内正中上方是“赡衮堂”的巨大匾额,下面据说是贴在壁中的斑驳报帖,但是被橱窗遮掩了,让我不得而见。十余幅明清时代的工笔画像分列左右。画像有的为一人,有的为二人,也有的是三人,或着红,或穿蓝,或披黄,人物没有什么特殊感,但是画面细致精美而古朴,感觉很传神。面对也许还不能称得上历史人物的前贤,耳闻后人酒席上的欢声笑语,我觉得他们一定是很欣慰的。能永远的俯视后人生活于幸福,这是一种多么伟大而又平凡的福分呀。芸芸众生经千古,几人世代面儿孙?
从“赡衮堂”另一侧出来,我们又到了蟹肚脐西侧的“贻谷堂”,曾是清末老中医陈松涛坐堂号脉之处,是宁波地区保存最完整的百年私人诊所。大门紧闭,穿缝隙而观,里面“涵碧庐”和栽植奇卉灵草的“百草苑”是一片荒寂,草木盎然,杂乱无章,已经完全荒废了。我不知道“医”在这里为什么没有得到传承与延续:论说中医是可以偏安一隅,而不怕巷子深的。也许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但这我无法得知。
沿路继续折折前行,就到了最为开阔的村东部中心荷花塘了。荷花塘面积约千余平方米,此时正荷叶田田,一涵碧绿,塘中央有二条石砌的独板桥,人行其中远看去就象是走在了荷花中间。据说陈氏以耕读传家,门风极正,取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与“刚直不阿”之喻,要求子弟以荷为做人的规范,故在家门前挖这二亩水塘,盛植荷花,我想这就是君子河畔的所谓“君子花”吧。荷塘边的民居,称之为“中新屋”,大多保留着青砖粉墙飞檐翘角的古典建筑风格,只是中间有一座现代的小楼多少显得不和谐。中新屋座南朝北正对荷花塘,占地近4000平方米,是走马堂目前最有古韵、规模最大、人气也相对旺的地方,数十户分享五个天井。也正因为人多的原因,这里有两个小烟杂店可以买点东西。荷花塘是妻子在整个村子中感觉最好的地方,在岸边还有几处石凳可供人休憩,我们背依老宅,面对荷花在这里停留了好长时间。
从荷花塘出来,妻已经有些疲惫了,但我依然意犹未尽,继续执着北上。在村子相对偏远的东北面,有一处临河住宅后门我觉得意境很好:石桥边,两门相依;一门在右,连着石板的小巷,转弯即可进入家门或出没于村落中;一门在东,下沿是一个石埠,可以行船到家门,拾阶而回归。石埠之上,一照壁孑立,上有石窗,虽然已经破了,但是古韵犹在。此门的显露结合与水陆一处的形式,让我不禁想起“轿自门前进,船从家中过”周庄的张厅,只不过那个是内外分离,而这个则是更直接的”一处两门双路连”了。另外还有一个慈荫堂也在这次返程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大宅院印象。虽然因为大门紧闭,我与妻没有进去,但是从其门前的树木花草以及建筑外围上众多的精致细部可以看出,这里是一个真正的大宅院。但令我失落的是:此处却不是哪个陈家的进士所修,而是一个上世纪在上海经商获利的的族人所建。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走马塘的很多老宅的门厅以及屋檐下有燕子栖息。这一方面让我感到了这里淳朴的民风,但是更给我的是一种对物是人非的社会变迁的感慨:进士世家已成过眼的烟云,此地只剩下了对生活也不甚满意、对当地政府不及时投资深度开发此处旅游资源略有微词抱怨的农民。这,我从现有走马塘人重复了很多次那不满的“这是个穷地方”的所言所感可以觉察到。面对如今的走马塘,我感觉实在是很破落与不起眼。可以说这里目前最气派的就是村口新修的“天下第一进士村”的牌坊,也正是这“天下第一进士村”的名声也才不时吸引人来,而其他则相对平常,对一般游人而言魅力也不是很大。说实在的,此前我还对今年五一期间宁波周边景点介绍中没有点出走马塘感觉奇怪,现在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以普通者的眼光看,这里目前确实不适合旅游,而今天这里除了我和妻两人,也确实没有别的游人。
天近中午,我们也已经走了大约2个小时,我与妻想找个饭店,特别是那个所谓的“进士饭店”,结果一无所获,我们只能以带来的休闲食品充饥。事后我想:这里的进士在成为进士之前,不过也是一介贫穷学子而已,不过也是粗茶淡饭,也许也要为一日三餐而读书发愁的,经常上饭店下馆子是很难进士的,也许这就是造就“寒门进士”的基本动力。因此可见:在人生的长河中,贫穷与落后也未必是坏事,富庶与繁华也未必一定是好事。至少走马塘正是因为落后,才可以保存了古旧;至少正是因为贫穷,才不断的进士辈出。
“大巧若拙、大匠无名”,名字是一个人一生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最珍惜的字词。就我的名字“春耘”而言,我不仅珍惜,我更作为一种人生过程来笃行实践。不知道是走马塘最出色的是窗的原因,还是我一贯喜欢说文解字,沉溺于文字游戏的原因。当走马塘的一切经历过我的脚步(根据村子的格局,我们的整个游走路线基本上是一个封口的“巳”字,出发点就是位于“钩”点的紫来桥位置,然后形成封闭回到了原点),当一切都了然与胸的时候,我心中突然觉得走马塘其实就是陈家最先来此定居的二祖陈轩的一个自我作品,一个自己给自己刻写的印章。因为我觉得:整个走马塘村其实就是一个“窗”字:四面的绕村河道是窗的四边框,而中间的宅院、街巷与河道、塘池等则勾勒出了中间的窗棂与花纹。而“轩”与“窗”是相通的。这是我的猜测,但我想这也是一个对文字有特殊情节文人的共鸣。因为我觉得就走马塘的上祖------原明州知府陈矜而言,之所以选择葬在鄞县的茅山,是名字的深意与他自觉的命理使然:“鄞”字有“陈”字一半,“茅”字有“矜”的一半,而且有“草”覆其上的,因此到此知府的陈矜一定认为这里就是自己的百年之地,于是没有叶落归根。父亲的心意儿子一定是知晓的,父子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传承。于是,陈轩在为父守陵、让父在异乡安命的岁月里,也深思熟虑为自己勾勒了一个命运之字,这个字就是可以代“轩”的“窗”。甚幸,依父墓茅山而南居,这里天造地设有走马塘可以让其选择。只是这么多年了,无人理解,无人洞悉其陈轩老人的想法而已。其实陈轩才是走马塘陈姓的开创者。而村子的格局决不是此前人们认为的是按照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思维而创意的。因此在这个角度上,我觉得,走马塘,最应当纪念的应当是规划与创建此村的陈轩,而不是后来居高官、也有好名声的陈禾等后人,尤其对于此村此姓而言。
“寒窗十年读书苦,书中自有黄金屋”,对于走马塘的衰落,我觉得是特殊的原因使然。这里应当说是出过很多高官的,可是却没有什么真正突出特别的黄金屋般的大宅院留下,不要说与远处的山西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比,就是与其他水乡古村周庄、西塘、同里等相比,也有相当的差距,这不得不让我思索他们的财力问题。我想这一定是此处进士全为清官的原因:陈家的荷花精神让陈家的进士没有象很多地方跳出农门进龙门的人敛财归乡,以光宗耀祖,奢侈张扬,而使村子中豪宅代出。可以试想:如果在七十多进士中只要有少数可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么这里也许就会出现不止一个象同里古镇因任兰生一样退而思过而构建的精巧绝伦的“退思园”了。另一方面,也许是其后人都似其上祖陈矜——总可以把异乡当故乡,走出去就一去不复返的缘故。但也许正是如此,陈姓人才能一直保持着一种农家的清贫,激励着后辈人不断的勤读、走出。一个又一个的人才成为进士而走出了,自然这里也就越来越破落了。之于今天,我认为这更具有社会的意义:一个出了这么多官的地方却远比那些出了几个富贾的地方要平常的多,要破落的多,这对今日许多为自己营建豪宅、甚至修造豪华坟墓的腐败官吏不更是一种有力的鞭挞与无言的指责吗?作人为官要有荷花的精神,如果能起到这样的昭示,我想走马塘也就在破落中不破落了。因为这种破落,我觉得更值得尊重与瞻仰。
走出村子,我与妻子站立于牌坊下,看着“中国进士第一村”下的“一清二正勋名振朝纲,四靖三清德望闻乡里”等赞誉的联句,不禁陷入了对走马塘的深思。走马塘是平常的,这里也许不应当作为“进士第一村”来定位,因为进士只是一个结果;这里应当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一个农家通过读书不断改变自己的村子;这里是陈姓进士萌发希望,奠定人生基础的地方。因此我对于别人称走马塘为“四明古郡,文献之邦,有江山之胜,水陆之饶”的说法是不认同的,我觉得这里说是“千年古村,一脉相承,世代耕读、田园而乐”似乎更为确切。此外,与一般的文化古镇相比,我在这里也没有发现什么孔庙或寺庙。我想当年这里的进士一定都是一代代靠自己在石窗之下勤读而成才的。这里只有祠堂,而且有几个,我想这里一定是记住了祖先前人的训导,而一辈一辈的自发努力的。因此,我觉得这从旅游的角度也多少显得尴尬,进士文化其实是成为进士的文化,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的进士也多少显的渺小了。而又于没有什么称道的读书故事流传,这使得教育的意义也苍白了很多,显得不够有力。如果这里也能象24孝一样,有76个,或者有几个进士刻苦读书而成才的典型传说就好了,也许有……,但是已经遗忘。
走马观花走马塘,进士世家进士庄。
代代有人读寒窗,成才为官在他乡。
清廉荷花淡淡香,寒窗落破祭祠堂。
进士如今都走光,千年古村已变荒。
从走马塘归来,我觉得作为一个经历过千年科举制度的古村,对于一个崇尚“学而优则仕”的家族,走马塘具有家族传承的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家族的精神与教育是很值得深思与研究的。但现在作为一个建筑旅游意义上的古村落-----我是失望的。因为我感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浮躁,今日的走马塘也许破落的不仅仅是老宅以及其上的石花窗,逐渐的在失去古香古色,而且也许更重的是在失去一种传统的精神,过去那种“寒窗苦读”的精神在岁月的洗礼下也已经在逐渐变得淡薄,再也难让人体会与感动。物是人非,有形的古窗的毁坏,固然令人可惜,但那个也许还可以修复,可是那寒窗的精神如果一旦消失,那么也许更令人痛心,更让人感到失落。不知道走马塘在什么时间会重新得到好的开发,但是我衷心的希望其不论怎样,不要忘了散布其间众多“刻”苦读书 的“寒窗”精神,不要忘了蟹肚脐的“含蓄谦虚”的品格,也不要忘了荷花池的“洁身自好”的操守,因为进士为官固然重要,但是君子河的不变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清香意远,隽永深邃而值得后人体会,而财富名利不论有多少,在历史过程中,对于个人永远只不过是“走马观花”的感觉而已,物质可以传承,但只有精神与思想才值得怀念。愿走马塘后人永远不要辜负先祖的用心用意,也愿更多的今人——尤其是经历过寒窗耕读而位居高官的曾经的农家子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感悟与启示。(张春耘写于宁波05年5月6——20日)

⑧ 廉洁的画为什么要画荷花

荷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为官清正,不与人同流合污。

⑨ 能体现出清正廉洁的诗句(关于荷花)

爱莲说
宋代 ·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赏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⑩ 师傅为我儿子上了一主香,烧出来的是莲花香,我不知道什么是莲花香

哈哈哈。楼主,这是吉兆,按民间所传的香谱,莲花香分为大莲花与小莲花,既:版
小莲花:三日之内权必有人来,吉事相望。
大莲花:七日之内来财喜

楼主,这是吉兆啊·!好事·!所谓莲花朝钱嘛~!

又从网上替楼主搜了个莲花的象征,楼主不妨看看,祝你的儿子万事大吉·!

莲花的象征:莲是最常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和太阳。
象征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象征清廉:盖“青莲”者,谐音“清廉”也。
象征爱情:盖莲花别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芙蓉”,“夫容”也。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
莲花也能谐音“连”。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
象征纯净、纯洁。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佛教中的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热点内容
莲蓬对荷花 发布:2025-07-01 11:26:02 浏览:496
荷花怎么编诗 发布:2025-07-01 11:25:59 浏览:115
七夕青蛙啥梗 发布:2025-07-01 10:57:54 浏览:324
徐湛牡丹作 发布:2025-07-01 10:56:12 浏览:543
翁牛特旗大兴荷花池 发布:2025-07-01 10:45:28 浏览:116
龙岩梅花山虎园门票 发布:2025-07-01 10:30:04 浏览:774
聚宝盆花卉 发布:2025-07-01 10:29:21 浏览:860
花语缬草花 发布:2025-07-01 10:28:26 浏览:278
盆栽名片制作 发布:2025-07-01 10:13:29 浏览:796
樱花功漫网 发布:2025-07-01 10:13:29 浏览: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