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道县荷花塘

道县荷花塘

发布时间: 2022-09-24 01:43:58

①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全诗是什么作者是谁

不是出自诗,而是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爱莲说》,原文为: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1)道县荷花塘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

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 号元公,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

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

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②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自哪里怎么解释这句话

出自:《爱莲说》

解释:只能远远的观看,而不能轻易地玩弄。

  1.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译文:

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人,与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众多了!

3.背景: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

4.赏析: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作者:

周敦颐(1017~1073) 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汉族,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周敦颐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世称濂溪先生。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

    ③ 《慈仁寺·荷花池》

    慈仁寺荷花池抄

    (清)何绍基袭

    坐看倒影浸天河,①风过栏干水不波。②
    想见夜深人散后,③满湖萤火比星多。④

    【注释】

    ①倒影浸天河:这里是天河的影子倒映在荷花池中的意思。天河:银河。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是由许
    多恒星构成,通称天河。
    ②水不波:水面上没吹起波纹。
    ③想见:由推想而知道。这里含有想象得到的意思。
    ④萤火:指萤火虫的亮光。萤火虫:昆虫名,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
    能发带绿色的光。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季夜晚慈仁寺荷花池上景色的诗。夏天夜晚,人们坐在
    荷花池边,看到天空的银河和池塘内荷花的影子,全都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
    看上去又好像荷花的倒影浸在银河里一般。微风吹过池边的栏杆,池塘里的
    水也没兴起波纹。可以想象,夜深人们散去以后,水面上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它们的萤光映入水中,可能会比星星还要多。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虚实兼写,以动衬静。前两句写眼前之景,后两句
    写想象之景。实景写静,而想象中的虚景,却以萤火飞动,映入水中,以动
    写静,动与静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④ 爱莲说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谥号元公,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他生前官位不高,学术地位也不显赫,在他死后,弟子程颢、程颐成名,他的才识才被认可,经过后来朱熹的推崇,学术地位最终确定,被人称为程朱理学的开山祖。
    中国哲学史上的宋代“濂(湖南周敦颐)、洛(洛阳张载)、关(关中程颢、程颐)、闽(福建朱熹)四大学派”,就是以周敦颐为首。

    小时候就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地方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广泛地阅读,使他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一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为他而后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十五岁时,他和母亲一同上到京城,投奔舅父郑向,他是当时宋仁宗朝中的龙图阁大学士。这位舅父对周敦颐母子十分眷顾。
    二十岁时,舅父向皇帝保奏,为他谋到了一个监主薄的职位。周敦颐在任职期间尽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周敦颐开始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的重要着作《太极回·易说》。它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论的体系。
    公元1071年(宋熙宁四年),在他55岁时,任南康知军。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公元1072年,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创办了濂溪书院,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

    朱熹在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
    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

    周敦颐就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宋元公案》中对于周敦颐的地位有这样的论述: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
    这里所称的元公,就是周敦颐,谥号元公原是他的谥号。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周敦颐作为北宋理学开山之祖的地位,他常常和高僧、道人游山玩水,弹琴吟诗。
    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程颐、程灏两兄弟。
    程颐在后来回忆说,他年少时就是因为听周敦颐讲道,因而厌倦了科举仕途。立志要学习和探索儒家的如何为圣王的道。
    周敦颐死后,随着程颐、程濒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
    而周敦颐生前的确也以他的实际行动,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风范,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仰。
    周敦颐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是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说”是古代文体之一。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甚蕃。晋陶渊明/ 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 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十分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泥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莲花,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http://ke..com/view/16550.htm
    http://ke..com/view/121681.htm

    ⑤ 爱莲说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1、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对高洁的追求。
    2、《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盛爱 一作:甚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注释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4、创作背景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

    ⑥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自哪里怎么解释这句话

    出自:宋·周敦颐《爱莲说》

    意思是:(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释义: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6)道县荷花塘扩展阅读

    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 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的高贵品质。

    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 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凛然不可侵犯。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第二段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全文以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⑦ 湖南的小县道县有2400多年的历史,为何却埋没在大山里

    走进湖南,会发现很多隐秘在大山深处的一些古老村落,湖南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每走到一个地方都能带给你一些新奇的事情。此次就走进了一个埋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县城,道县。


    道县,一个隐藏在大山深处,却不为太多人所熟知的地方,一个隐蔽却不失历史的风水福地。虽然现在有些落寞,但是在道县30万人民不懈的努力之下,相信未来的道县一定会越来越美好,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⑧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怎么写推荐一个好地方

    推荐一个好地方

    秋风姑娘慢慢向我们走来,秋风姑娘把菊花染黄了。你把炎热的夏天给赶走了,你把叶子变得金灿灿的,也把树上的叶子吹落下来。

    一走进碧江公园,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香中带甜,那香味令人陶醉。我想那香味也是秋姑娘送给人们的礼物吧!香味就像导游一样,把我带到了他的面前。原来那是菊花,怪不得那么香。菊花穿上了一件黄色的衣服,它的根细细的,和绳子差不多。但是他的头可大了,花瓣都绽放出来。圆圆的菊花被风一吹,随风飘动,显得格外美丽。这时树上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仰着头望上去,原来是小鸟在学飞翔。鸟妈妈就像老师,叽叽喳喳地在教导着。瞧!那只鸟儿努力地扇动翅膀,慢慢的飞向蓝天。妈妈也扑棱着翅膀跟在他的身旁。不一会儿,他的身影便消失在我的眼前。

    忽然,一处美景在我眼前浮现。竟然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是满塘的荷花。荷叶圆圆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盘子。美丽的荷花正向人们绽放出它们可爱的笑脸。荷花的花瓣有的全展开了,有的像一个害羞的小孩,只展开两三片花瓣,有极少数的荷花还是花骨朵儿。荷花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红蜻蜓突然在我周围飞舞飞来,好像在提醒我:“不要闯入我们的地盘。”我顿时想到一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碧江公园真美啊,有散发出清香的菊花,有学飞翔的鸟儿,还有那美丽的荷花。啊!碧江公园真是个好地方。

    ⑨ 周敦颐很资料记载是桂岭人、(爱莲说)是在那里写的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在星子县(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任南康知军。周敦颐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

    热点内容
    梅花浪仙鹤 发布:2025-07-02 04:27:44 浏览:162
    二胡梅花梦 发布:2025-07-02 04:21:52 浏览:715
    厄尔多瓜玫瑰花简介 发布:2025-07-02 04:14:37 浏览:30
    怎么修兰花 发布:2025-07-02 04:12:55 浏览:974
    奖励一朵小红花图片 发布:2025-07-02 04:12:53 浏览:708
    梅花火车站 发布:2025-07-02 04:08:40 浏览:834
    梅花易排盘 发布:2025-07-02 04:08:06 浏览:725
    绿植租赁报价表大全 发布:2025-07-02 04:08:06 浏览:10
    羊马玫瑰园 发布:2025-07-02 04:07:24 浏览:489
    休息花语 发布:2025-07-02 03:52:37 浏览: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