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生长习性
❶ 兰花的特征和特点
兰花的特征和特点?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栽培管理方法上,春兰、蕙兰与其他植物有所不同。我们对这种不同特点的讨论,对研究兰蕙的栽培管理是有好处的。 兰花是单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假球茎和肉质肥大的丛生根,带形或线形叶从假球茎抽生,假球茎有多个(7-8)不定根的生长点,呈圆形、椭圆或长椭圆形,上面还有不定数的薄鳞片,故有假鳞茎之称。这些鳞片腋间有七八枚不定芽。新苗就是从这些不定芽中抽出的。
兰的根,粗壮肥大,肉质分校少,偶有生出支根的,无根毛。外层为根皮组织,内层为皮层组织,皮层组织细胞较发达,有根菌共生,故兰花又称为菌根植物。菌根是营养植株使之生长的主要器官,是兰花生育、开花、生存、繁殖等生命循环的依靠。可以说,没有菌根就没有我们种的春兰和夏兰。“交人交心,浇花浇根”,在这里用来说明菌根的重要性是恰当的。我们讨论兰花载培管理,首先应该弄清菌根发育的基本过程。 在兰根的表皮及皮层组织中有共生兰菌,并含有大量的水和空气。
❷ 兰草花的习性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
野生兰花生长在背来阴、通风、源不积水的山地,因此栽培基质要求:通气、松软、漏水性好,呈微酸性。室外栽培最常用的是泥花土。
兰花泥是指山上附在岩石凹处的泥土,由植物叶子经风吹雨淋日晒腐烂而成,土质松软、通气、呈微酸性。我国江南一带习惯在绍兴会稽山、余姚燕窝岭、富阳石牛山,杭州保山,宜兴铜管山,南通军山、常熟虞山等地的采挖兰泥。解放前即有"一担花泥一担米"之称。
兰花在空气相对湿度60--70%时生长良好,过干或过湿都易引发兰病。因此,室外栽培要创造一个适于兰花生长的逐部湿度小气候,室内安装喷雾器和湿度计。
(2)兰花的生长习性扩展阅读
兰草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3片成一束。兰的叶终年常绿,它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姿态端秀、别具神韵。
中国自古以来对兰草就有看叶胜看花之说。它的花素而不艳,亭亭玉立。蔌果三角形,种极小。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❸ 兰花的习性是什么
兰花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不同种类对栽培条件差异较大,春兰、蕙兰、邱北冬蕙兰、莲瓣兰耐寒力较强,春兰、蕙兰越冬需要5℃的低温,花芽才能发育,花梗才能伸长,春天才能开出正常的花,若温度10℃以上,秋季形成的花芽在土面下枯死,或花梗不伸长,开花不正常。建兰、墨兰、寒兰、套叶兰冬季需要较高的温度。春兰生长的适温3~9月为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6~18℃。
中国兰花生长在湿润山谷地疏林下,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腐殖质十分丰富,土质疏松,透水通气良好,保水持肥力强,适于兰花菌根的生长。生长季要求遮荫度70%~90%,冬季光线宜增强,兰花的pH以5.5~6.5为宜,以疏松、肥沃酸性的腐叶土为好。北方用腐叶土和泥炭土,南方用塘泥块、火烧土、风化石碎块,也可用苔藓加碎砖块,利于通气与吸水。兰花叶小带革质,肉质根,忌积水,故有“干兰湿菊”之说。兰花的习性是爱朝阳,避夕阳,喜南暖,畏北寒,忌煤烟。
春兰在南京地区3月上旬开花,5月中旬开始长新芽,8月停止,8月下旬花芽出土至11月,11月下旬至2月气温低,花芽休眠。
蕙兰3月下旬开始芽的生长,4月中旬开花,7~9月新芽、新叶生长期,冬季休眠,花芽分化在3月初,花芽出土后没有休眠期。
❹ 兰花的生活习性和养护要点简洁
1、生活习性
兰花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耐热不耐寒,不同的品种抗寒抗热的能力不同,但大部分在5℃以下,35℃以上时兰花会生长缓慢。
甚至会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 适宜其生殖生长的温度为5-15℃左右,适宜其营养生长的温度为15-30℃,最佳生长温度为25℃左右。
野生兰花多生长在背阴的北面山坡,且该山坡需要多高大的乔木树种和植物,一般生长在松树林,栎树林的混交林地带或竹林。
这种地方腐殖质丰富,土壤通风透气,保温保湿,沥水肥沃,杂草荆棘丛生的灌木林少见,因为矮小的灌木萌发出叶片后。
会严重阻碍太阳光的漫反射,会导致土壤阴气过种,兰花缺少光照而营养不良,从而死亡。
2、养护
采用通风透气,沥水保湿的植料进行种植,冬季注意保温防冻,夏天注意降温通风,不然兰花长时间处于低于3度的环境中,不然有冻伤的风险,因为家养的兰花没有低温的保护。
耐寒能力很差,在高温高湿的季节能降温就降温,不能降温的优先保证通风,通风能有效降低兰花的病害,避免兰花的死亡。
(4)兰花的生长习性扩展阅读:
兰花生长对土壤的要求:
对土壤的要求
兰花原产疏林谷地,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我们家庭养兰一定要按照这一生长环境,用疏松透气,利水保肥,PH值在5.5—6.5左右微酸性的植料栽培,忌用碱性植料种植。
注:种植兰花的土专业术语叫兰花植料!可作为兰花植料的材料有很多,如:林中的腐叶土,河里的粗沙,家庭的煤渣。
以及易于采集的锯木、木炭末、塑料泡沫、朽树皮、碎砖块、碎瓦粒、谷壳、水苔,食用菌废料、市售的松栗王、植金石、蛇木、仙土、珍珠岩、草炭、陶粒等等。
每一种材料既有优势,又有缺陷,用其所长,补其所短,配制出适合自己种植兰花的理想植料,使用前最好进行晒或蒸、煮、炒及药物处理等方法,除虫灭菌,来减少病虫害。
❺ 兰花的生活习性
要养好兰花,首先我们要了解它的生长习性,只要是在山上采过兰花的人那都注意过周边的环境,那我们就可以了解那货的生长习性了。
古人对兰花的生长习性做了很准确的概括:
喜润而畏湿;喜光照而畏暴晒;喜温暖而畏炎热;喜通风而畏狂吹。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兰花生长是需要太阳光照射的,但是是散射光,不是直接暴晒,我们也不能那么做。冬季可接受全日照,夏季要遮阴,春秋季要半遮阴,不同品种的兰花,要求的遮阴度也不同。建兰为60~70%;春兰为为70~80%;蕙兰为70~80%;墨兰为85~85%。阳光过于强时,兰叶偏黄色,阳光不足时,兰叶呈墨绿色。
2、兰花在什么温度下生长迅速呢?春兰在温度为15到25摄氏度之间的时候,生长得非常快,建兰,25到30摄氏度,墨兰20到30摄氏度,温度过低或太高,兰花都可能停止生长,一般情况下,低于十度,高于40度兰花,停止生长。
3、兰花喜欢新鲜的空气,这是所有植物的共同特点,兰花又喜欢,,空气湿度很大。害怕干燥,最佳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85%,建兰、寒兰可稍偏干,墨兰春兰可稍微偏湿润一些
4、兰花喜欢植料,就是我们放盆里的东西,不干燥,但是怕积水,长期水泡着肯定容易出事,因此治疗应透气性能好,排水通顺畅,否则,你翻盆的时候,会发现,怎么?兰花根怎么坏掉了呢?
这些为我们科学养兰花提供了依据,但在实践中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兰花品种,灵活把握。
❻ 兰花的习性
兰花的植株一般来说是由叶-花-茎-根-果组成的。
1:兰花的绿叶是兰花的营养器官,叶分为叶片和苞叶二种。从假鳞茎上簇生出的叶称为叶片,叶芽展开时就能清楚的看清株叶是多少片,叶片有细锯齿,平行脉,常绿硬革质,叶面大多为暗绿色,叶梢尖锐或圆钝。春兰叶幅阔约0.4-0.8厘米,长约20多厘米;建兰、寒兰较宽长;报岁兰更宽,约在1.5厘米以上。春兰一般有4片叶,蕙兰每株应有7-8片叶,送春稍多些。对春兰叶型,结合花瓣瓣型总结经验认为,凡叶尖起沟,基部细为佳,梅瓣的叶性较硬,新芽顶端大多都有白色小点,水仙瓣之叶性糯。凡叶质肥阔厚实,叶尖钝圆的春兰,绝大多数出荷瓣或阔瓣花。另一种叶,就是包在花茎上的苞叶,由于退化变成膜质鳞片状,基部为鞘形,俗称为壳,在植物学上称为苞叶,它主要起着保护花蕾作用。苞叶基部最外两张有硬角质,内部几张呈现软膜状,我国艺兰家常根据它的颜色和上面筋纹、沙晕,作为辨识花蕾演变中花瓣瓣型分类的依据。春兰苞叶有五层,盛放时花序顶端的一枚苞片有的耸出花朵,有的低于花朵;蕙兰等一茎多花的苞叶有7~9层,且每朵花的花柄基部都有一片短狭软膜包叶。春兰和蕙兰的苞叶的大小、宽窄、色彩都与瓣型有关。
2:花为兰株的生殖器官,生在长花茎上,春兰一般每莛1-2朵,惠兰5-15朵排列成总状花序。莲瓣兰每莛2-4朵,建兰5-9朵,寒兰7-13朵,墨兰每莛花开得最多。就兰花的构造来讲,有六瓣一蕊(柱蕊),分为三轮。最外面一轮是形状相似的三片萼片,艺兰术语称为外三瓣。中间一轮三片俗称内三瓣,其上侧二片纵生平行,比外三瓣略短,俗称捧瓣;下侧一片俗称唇瓣或舌呈绒毛状,上面散布红色或紫红色点块,具有这种颜色者称为荤瓣花,如舌上呈纯绿、白、微黄色称为素瓣花。最里层,为雌雄蕊所组成的和蕊柱,俗称鼻或香子,它是蕴藏香气的部分。柱蕊顶端为雄蕊,外有花粉盖,内有花粉室,含有花粉块,花药无柄,花粉块的下部有伸长的粉柄块,即胚茎,其基部有胶粘盘。在柱蕊的顶端微向前的下面有一凹洞,内有粘液,这粘液常被昆虫作为传粉时的媒物。
3:地生兰没有明显的茎,只有根茎与花茎之别。在根、叶相接处有一肥大的假鳞球茎,其形式有梭形、卵形、球形和扁球形,犹如洋葱的茎,都向上着生,野生的兰花球茎全露或微露在泥面上,所以在栽种时不应将它全部埋没泥中。甲鳞茎是储藏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叶芽和花芽都着生于他的基部。健壮的假球茎外面全由绿色叶甲包覆着,至衰老后,叶片枯萎缩。裸露的假球茎呈黄色或黄绿色,这时假球茎上残留着枯老纤细的丝状叶痕物。假球茎按我国艺兰中俗称芦头、蒲头、龙头等,一般能有三、五年生命,一般养殖技术好的话黄霉至盛夏或初秋时季,从假球茎基部滋生出叶芽和花芽。另一种茎是花茎(即花葶、花梗),外面包覆着数层苞叶。
4:中国兰花的根是丛生的肉质根,无根毛,乳白色或淡黄色,根如筷子粗,根尖晶亮,长短不一,径约0.4厘米左右,蕙兰径约0.5厘米,而建兰、秋兰、寒兰、报岁兰根较上述稍粗长。兰根内贮丰富的水分和养料,按根的结构可分为内、中、外三部分,最外层为包围全根的根皮组织,主要起着吸收和保护水分的作用,所以,对兰花浇水不宜过勤,否则,土壤过湿,容易引起根部腐烂。根皮之内为皮层组织,皮层细胞都是活细胞,有的含有针状结晶,有的含有共生的根菌。当肉质根折裂时,其中有一粗约0.1厘米的黄白色纤维梗,称为中心梗,不易折断。培养多年的伏盆兰根,在干燥时,健壮的根呈亚白色,幼根衍生时多为嫩白色,如裸露在盆面或泥外,因受湿气关系,呈青绿色或暗灰色。兰根有兰菌与它共生,借此得到更多养料,促使繁茂,所以我国传统采移兰花必须带些宿土,且忌用利器挖掘,也就是这个道理。
5:兰花花朵内的和蕊柱一经受精后,花瓣逐渐凋萎,而子房逐渐膨大成绿色棍棒状,,果皮由黄绿色转成褐色,即为蒴果。果实需经近一年的时间发育才能成熟。春兰种果较短矮,一般高约3-4厘米,蕙兰等稍为长大,粗壮些。秋兰与寒兰、蕙兰的种果相似。寒兰与报岁兰相似。兰花种子极为微小,细如灰尘,用肉眼几乎辨认不清,,它没有胚乳,只有一个简单的胚,外面包着疏松、透明、不易透水的种皮,种皮上有许多增厚的木质化的条纹,胚内含有很少的养分,绝大部分为脂肪类的含物。由于兰花种子微小,数量多(每一蒴果内含有种子约一万粒左右),同时种皮有很大的浮力和具有特别抗水湿能力,所以当种子外溅后,随水流传播亦无影响。兰花发芽率甚低,又不易保存,当果实成熟时,每一果瓣平面中央的果脊柱自蒴果顶端弹开,果瓣便会自然开裂,使种子从裂口溅出随风飘扬。
如何养兰花
"三分栽,七分养",这是古人的养兰经验。养护好坏关系到兰花是否繁茂和能否开花,所以前人对此十分重视是有道理的。下面具体介绍养护和管理兰花的方法。
一、 场所
兰花放置的场所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兰花的生长发育。兰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荫蔽处),冬季则放在室内。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旷,空气湿润。室内要有充足的光线,最好朝南。这样,有利兰花生长。兰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荫
兰花多属于半阴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阳光促进其生长。4月下旬以后要适当遮荫。夏兰、秋兰中直立性叶的品种最好放在荫蔽处的南面,使其适当多受阳光;垂叶性的秋兰和春兰,每天以受两小时的光照为好。从6月开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荫,如用芦帘可以用密帘或两层稀帘。10月以后天气转凉,阳光较弱,可推迟蔽菜,但中午前后仍需注意做好蔽荫工作。
三、 防雨
兰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在霉雨季节,特别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阵雨。如下雨时间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应多浇水,使盆内热气排出,否则会使兰花损伤,甚至烂根枯死。如果阵雨后接着又出太阳,需及时蔽荫,以免地上热气上升影响兰花生长。
雨水多的季节,正值兰花抽生叶芽的阶段,如盆土太温会引起叶芽生长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时,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调节盆土湿度。
四、 浇水
花谚说:"干兰湿菊",这话有一定道理。一般说,兰花以八分干,二份湿为最好。如果过湿,容易使花烂根而死。浇水的原则应是: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具体掌握时,一般应注意:在生长期(5-6月底)应适当多浇水,抽生叶芽期(约3-4月)和开花期(约3-4月)应适当少浇水,休眠期(冬季),则更应少浇水或不浇水。花盆大而兰花植株小的应少浇水,盆小植株大的应多浇水。气候炎热干旱时应适当多浇水,冷凉潮湿时(如霉雨季节等)应少浇或不浇水。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断根较多,要少浇水,使盆土干一点,这样不致烂根,有利于抽生新叶。
古人说的:"秋不干,冬不湿"的经验,是对春兰、夏兰怎样浇水的很好总结。但在北方一些地区,由于冬季、春初气候过于干燥,也不有使兰花过于干燥。
浇水时间:夏秋两季以在日落后浇水,使兰花叶面在入夜前干燥为宜,也可在清晨浇水;冬春两季以在日出前后浇水为好。不可在太阳的灼晒后骤用冷水浇灌,以免土温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干扰生理平衡。浇水量不可过大,以利抑制病害发生。
浇水方法:浇水要从盆笾浇入,不可浇入花蕾内,以免引起腐烂。
前人对兰花浇水,有很好的经验总结,例如于照在《都门艺兰记》中根据一年内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浇水方法,兹节录如下,供参考。但需注意两点:一是《都门艺兰记》是以北京的气候为标准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农历而不是公历,如"正月"实际上是公历的二月。
1、 立春、雨水,春兰已着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笾微微润湿;秋兰盆如未干至底,不浇。
2、 惊蛰,春兰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实)时,可以润水,惟不宜多,秋兰同前。
3、 春分,春兰已花谢,忌潮湿,盆半干时可润水。
4、 清明、谷雨,盆土勿使过干,每5天润水。
5、 立夏,兰开始出房,宜浇透水一次。
6、 小满,盆土勿过干和过湿,叶上生斑即为过湿,新芽枯尖即为过干,每4天浇水一升(约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湿润为宜。
7、 芒种,气候干燥,更宜注意勿过干过湿。
8、 夏至,盆土忌过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连朝阴雨需将盆移置通风处。
9、 小暑,此时空气过湿,盆土不可过湿,盆宜放于通风处,若燥热少雨,每2天浇水一升,大雨或大湿一次,必须俟干至盆土2/3,否则不宜再浇。
10、 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湿一次。
11、 立秋,兰于此时正需水分,每3天需浇水2升,并宜秒为避风。
12、 处署,每5天浇水一次,除连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 白露,秋兰较春兰尤需勤浇水,但水湿之后必须大干,始可再湿。
14、 秋分,秋兰若已出花,浇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浇水宜稍增加。
15、 寒露,秋兰宜浇透水,春兰则不宜透宜润。
16、 霜降,兰宜入房,浇水时间改为日中,浇后需置日中曝1-2小时。
17、 立冬,只宜润水,每5天约半升。
18、 小雪,花房忌暖,不宜过湿,若过潮湿可引起烂根、瘢叶以至枯萎,若盆不干至底,只需稍润土皮。
19、 大雪,秋兰不需水,春兰宜微润
20、 冬至,均不宜灌溉。
21、 小寒,均忌浇水。
22、 大寒,秋兰仍不需水,春兰可微润以水。
五、 施 肥
兰花施肥要看兰花生长情况来决定。凡是生长茂盛而无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长差的,则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新根未发前切忌用肥,需经1-2年的培养,待新根旺盛时才可施肥,否则易遭枯死。
一般说,在6-7月当兰花叶芽伸长约1.5厘米时,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温季节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种的兰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时间在傍晚进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浇一次清水。
区别兰花是否需要施肥,较简便的方法是看叶色的深浅。叶现黄而薄是缺肥,应追肥;叶呈黑而叶尖发焦是施肥过多,应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绍过的各种办法自制肥料。施用这些肥料时,需加水8-9倍稀释,切不可过浓。施肥时,要施入植株的根际,切不可施到叶面上。 兰花主要施肥次数及日期
次数 日期类别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备 注
春兰类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别稀薄
夏兰类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别稀薄
秋兰类 六月上旬 六月下旬 七月下旬 八月中旬 第四次要特别稀薄
六、 修 剪
在兰花培养中要不断进行修剪。在老叶枯黄时应及时剪去,以利通风,有些叶子的叶尖干枯也应剪除。尤其是有病虫为害的叶片需及时清除,以免传染。在剪除病毒病的叶子时,用的剪刀不要再来剪无病的叶子,以防病毒传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则需进行消毒。
名贵兰花花芽出土之后,如花芽太多,应留壮芽,将其余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为宜。如花芽太多,既会使年当的花开不好,又要过多消耗母本养分影响下年开花。一般兰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兰的花,约开半月,即需将花剪除;夏兰的花,到花序上最后一朵后开放一周时,也应将花序剪除。名贵的品种不应使其受粉结实,否则影响翌年开花。如果作为杂交育种的,则另需加意培养,使其果实饱满成熟。
七、 防 寒
秋兰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气温在2-3℃时,即可搬入室内。寒兰生长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兰耐寒性较强,如有冰冻出现也要及时搬入室内。室温能保持1-2℃即可越冬。万一有严重寒流侵袭,室温降到零度以下时,需及时进行加温,一般能保持室内不结冰就好。
在室内,秋兰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兰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后,朝南和东南面要开窗通风(秋兰在摄氏1-2℃的阴天,不可开窗,以防冷风吹袭冻伤叶子)。秋兰冬季喜干一些,其余兰花盆土宜保持湿润。
八、 摘 花
对生长差的兰花,每丛叶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应进行摘花。对较好的品种,春兰可适当地摘去1-2个花苞,夏兰待花苞伸长时留1-2个花苞,其余的可摘掉,这样花可开久些,又可使新叶多抽,老叶也不易枯死。
名贵春兰花开3-5天应摘掉,使叶芽生长茁壮;夏兰的花开到顶上一朵时也可离盆面厘米处剪下。
九、 防 汛
栽培场所如四周空旷,地势较高,夏季遇有大风或台风过境时,需做好防风工作,以免夏兰或寒兰的叶子被折伤。
十、 喷 雾
干旱季节,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阳台上进行喷雾,主要使地面潮湿,增加空气湿度。兰花的盆面也要进行喷雾。喷雾时要向上喷,使雾点落下细匀,叶面湿润,这样可促使兰花生长良好,叶面富有光泽。
十二、病虫害防治
要进行杀菌处理(在烈日下曝晒即可),以防病害发生。兰花在多雨高温的季节最容易发生白绢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尔多液喷施预防。如发病严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释,每隔7-10天喷一次。虫害中以介壳虫发生最多,此虫附着在叶的基部,如发现介壳虫,应及时剔除。如要避免介壳虫侵袭,从4月份开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为了抑制兰花病害的发生,除平时对盆土的干湿度应作适当的控制外,还应在花盆的选上尽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别对生长差的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必须用泥盆栽种。这样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进兰花生长,减少发病
❼ 兰草花的习性
野生兰花生长在背阴、通风、不积水的山地,因此栽培基质要求:通气、松版软、漏权水性好,呈微酸性。室外栽培最常用的是泥花土。
兰花泥是指山上附在岩石凹处的泥土,由植物叶子经风吹雨淋日晒腐烂而成,土质松软、通气、呈微酸性。我国江南一带习惯在绍兴会稽山、余姚燕窝岭、富阳石牛山,杭州保山,宜兴铜管山,南通军山、常熟虞山等地的采挖兰泥。解放前即有"一担花泥一担米"之称。
兰花在空气相对湿度60--70%时生长良好,过干或过湿都易引发兰病。因此,室外栽培要创造一个适于兰花生长的逐部湿度小气候,室内安装喷雾器和湿度计。
❽ 兰花的习性
生态习性
兰花原产于我国。喜温暖湿润,特别以冬暖夏凉最为理想,切忌高温干燥。冬季要求以不结冰为好,保持3C~7C最宜,夏季以25C~28C为合适。在自然分布中,兰花产地傍有溪涧,常年承受雨露,且年降雨量要求在1000毫米以上。要求上层深厚、腐殖质丰富,呈黑褐色的疏松肥沃、透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5~PH6·5,忌积水。
兰花喜阴,要求日照时间短,在自然分布中表明,春兰要求树荫郁闭度在0.7~0.95;惠兰要求0.5~0.8,光照时间较春兰稍长;建兰、墨兰、寒兰也要求大的郁闭度庇荫。
兰属植物在原产地区有休眠的习性,这取决于雨季和旱季。通常旱季在冬天,是兰花的休眠期,雨季在春夏季,是兰花的生长期,能不断绽蕾开花。
兰花有一句俗话,“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这就说明了兰花的习性了。
晴天的中午在叶面上喷些水,到明年春天再换土,当年不可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