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雨中海棠

雨中海棠

发布时间: 2022-09-15 03:17:52

㈠ 三四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面对风雨飘摇的山河,心怀家国之痛的诗人此时的心境可用一个“怯”字来形容,“怯”的是风雨侵袭的阴冷天气,春寒砭骨,那些含苞待放的花儿怕也是萎靡萧索了吧。就像是人在乱世,流离飘零,备受磨难,心忧未来。

然而,一枝雨中坦然怒放的海棠花却给寂寞伤感的诗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鼓舞。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的意思是:庭院中、短篱旁,一枝铁梗海棠毫不吝惜娇艳的花朵,在寒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笑靥绽放。诗人用“不惜”、“独立”展示了雨中海棠风姿卓然、品格孤傲的神韵。
作者从中受到鼓舞,表现诗人不畏艰苦,风姿卓然、品格孤傲的精神。

如果有帮到您 请给予好评 谢谢拉#^_^#祝您愉快

㈡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

春雨绵绵不绝,洒落在倚栏的海棠花上,红似胭脂的海棠花上雨滴轻轻落下,好像流下不尽的伤春泪水。此情此景,叫人心醉,这几句摹写雨中海棠,自然、贴切,不仅烘托出海棠花开时“斜风细雨”的氛围,又深得雨中海棠的神致,且同时又十分强烈地渲染出全词的感伤情调。

㈢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的作品赏析

刘辰翁的这阕词是咏物词,描写物象贴切、逼真,不只局限于咏物,而且以借物以抒情,因此这阕词是一佳作。
“命薄佳人,情钟我辈。”没有直接描写海棠的形态、色泽,却独辟蹊径从词人的观感下笔。这二句和盘托出作者在雨中观海棠的情况,落笔伊始便见出所咏题意,起到了笼罩全词的艺术效果。自古佳人多薄命。“情钟”句,语出《世说新语·伤逝》,这两个成语、典故,都本来与海棠花无关,此词仅取其字面意义,以薄命佳人比喻风吹雨淋下的海棠花,表达词人此时的惋惜伤感之情。“海棠开后心如碎”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扣题面,引出以下词句:“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春雨绵绵不绝,洒落在倚栏的海棠花上,红似胭脂的海棠花上雨滴轻轻落下,好像流下不尽的伤春泪水。此情此景,叫人心醉,这几句摹写雨中海棠,自然、贴切,不仅烘托出海棠花开时“斜风细雨”的氛围,又深得雨中海棠的神致,且同时又十分强烈地渲染出全词的感伤情调。
接下来,词人没有继写海棠风貌,而是发起别意。
“恨不能开”一语,表明词人爱看绚丽的海棠花,希望她早日开放,却碰上阴雨天,所以又说“开时又背”。阴霾连日,春寒料峭,房栊紧闭,赏花人绝迹,海棠花徒然盛开,令人遗憾。“春寒只了房栊闭”与上片“海棠开后心如碎”遥相呼应,写出海棠不幸遭雨,流露出词人伤惋的心情。至此,词人陡然转笔,写出“待他晴后得君来”句。等到日风和日丽,赏花人再来之时,海棠却已饱受风雨的摧残,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残叶低垂,花容失色,“憔悴”不堪。结句“无言掩帐羞憔悴”,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海棠花无穷的惆怅与哀伤,在羞涩无言的神态之中,意味正浓意犹未尽。它和上片的结句,互为因果,“羞憔悴”,它们又和起句密合,“命薄佳人”是总领,上下片的结句是分承,着意描写“命薄”的具体内容。可见,须溪写咏物词,十分讲究“收纵联密”笔法的巧妙运用,使全词词意浑然一体,又了然于目。
这词意蕴深远,能引发起读者的无限遐思。词人借着“海棠”,特别是“雨中”的“海棠”,又能引发起读者怎样的联想呢?沈祥龙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须溪处宋季,南宋小朝廷长期受到蒙元侵扰,国势衰颓,岌岌可危。词人在“观海棠”的过程中,爱花、惜花的情感之中交织着家国之忧,凭藉雨中海棠花容艺术意境,表达出自己对美好事物备受摧残的感叹之情,描摹出自己的期待、失望、叹惋、感伤的复杂心境的内心感受。词人并未说破托息,而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通过曲折深邃的意境,与词人产生共鸣,共同去感受忧伤与期盼之情。这阕词在词风方面也与作者的轻灵婉丽之作不同,而是别具一格。

㈣ 关于秋季火锅的诗句

1.关于火锅的诗句有哪些

1、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

出处:严辰吟《无题》

解释:欢呼的地方是大家在围着炉子吃饭,各种味道都消融在这个锅中。

2、洗锅吹火煮油葱。

出处:陈藻《仲秋过卢北山子俞尝新酝作》

解释:洗锅之后生活,然后放上油和葱。

3、譬如那冷了火的锅底两番烧。

出处:贾凫西 《木皮散人鼓词》

解释:就好比火锅的锅底冷后又热啦两会。

4、各取腹所需,各吃口所长。

出处:佚名《无题》

解释:各自挑选食用自己需要的和喜欢的。

5、熊熊烈火烧出天下美味,滚滚沸水煮尽人间佳肴。

出处:严辰吟《无题》

解释:大火烧出啦天下的美味,沸腾的水煮出啦人间美食。

2.秋天吃火锅的句子

1、下雪天吃火锅,吃得大汗淋漓,那叫一个苏胡。

2、你在南方的艳阳里,风和日丽,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冰天雪地;如果感冒之前来得及,我要穿上那厚秋裤,展腰攉水,再吃上顿火锅。

3、心情不好时,闭上眼,告诉自己,这是幻觉。最好的冬天,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吃火锅。

4、火锅吃没够,鲜活好牛肉。

5、惦记了好久的咖喱火锅终于吃到了,想到明天周末心情大大的好。

6、选择冬天吃火锅,吃的是温饱;选择夏天吃火锅,吃的是腔调;选择夏天到泰国吃火锅,吃的**四射。学会改变,就像这里老虎不吃猪。

7、大裤衩吃火锅,扯着嗓子唱情歌。

8、下雪天跟火锅很配哦,晚上吃火锅。

9、下雪天在家和朋友吃火锅。在适合不过了。

10、能一起吃火锅的人,一定是一个世界的。

11、火锅可以一个人吃,电影也可以一个人看,但是,挂科这件事儿绝对不能一个人扛。

12、是香喷喷的大米饭,热腾腾的涮火锅,火辣辣的二锅头。又馋了吧,元旦喝一盅吧!

13、今天在小团儿家吃了一下午火锅,撑坏啦。大家一起看了我的少女时代,一部很好看得电影。男主角有点柯震东的样子。

14、下雪天真心适合吃火锅,只要别像我这样把自己撑的睡不着就行。

15、今天吃火锅的时候,发现一个秘密:芝麻酱+耗辣椒油(兑汤底)做蘸酱,酱会越拌越稠,稠到搅不动。

3.关于火锅的古诗句

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出处: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2、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出处:清·黄宗羲《山居杂咏》

释义:二十两棉花装成的薄薄的破棉被来遮盖睡眠,三根松木架着空空的锅子,无物可煮。

3、白秫新收酿得红,洗锅吹火煮油葱。

出处:宋·陈藻《仲秋过卢北山子俞尝新酝作》

释义:新收的白糯米酿造出红酒,洗干净锅,吹燃炉火,煮起油葱。

4、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出处:宋·苏轼《寒食雨二首》

释义: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

5、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出处:宋·苏轼《新城道中二首》

释义: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4)雨中海棠扩展阅读:

三五好友,围炉而坐,烫着小酒,聊着天,这似乎成为中国人朋友相聚时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的传统饮食方式,火锅虽已历经千年演变,器皿材质、食材等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仍有一共同点,即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

史书《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坐在鼎四周,将牛羊肉等放入鼎钟煮熟分食,学界大多以此作为火锅的萌芽。

火锅在明清时期已经进入了兴盛期。《清代档案史料从编》中记载:“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而到1796年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使用1550个火锅用来承办筵席。”

参考资料:

新华网-火锅博物馆馆主告诉你:关于火锅的N个故事

新华网-两千年前青铜火锅出土

4.关于火锅诗词

1、《寒食雨二首》

寒食雨二首

宋代: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译文: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

年年爱惜春光想将它挽留,春天自管自归去不容人惋惜。

今年又苦于连连阴雨,绵延两个月气候萧瑟一如秋季。

独卧在床听得雨打海棠,胭脂样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

造物主把艳丽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

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时双鬓斑白已然老去。

春江暴涨仿佛要冲进门户,雨势凶猛袭来似乎没有穷已。

我的小屋宛如一叶渔舟,笼罩在濛濛水云里。

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

哪还知道这一天竟然是寒食,却看见乌鸦衔来烧剩的纸币。

天子的宫门有九重,深远难以归去,祖上的坟茔遥隔万里不能吊祭。

我只想学阮籍作穷途痛哭,心头却似死灰并不想重新燃起。

2、《山居杂咏》

山居杂咏

清代:黄宗羲

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译文:

枪刀剑戟,牢笼囚禁,我都从容地经历过,仍然不能使我停止弹琴放歌。

即便遭遇到死的威胁,我尚且不会屈膝求全,贫穷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二十两棉花的破被盖在身上,用三根松木烹煮着空空的铁锅。

就算是严冬我也堂堂正正地过,怎能相信人间胜算多呢?

3、《新城道中二首》

新城道中二首

宋代: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译文: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

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

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

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漫漫人生旅途就同我脚下悠悠的路,马行溪边,放下缰绳缓缓走着,听那潺潺溪水声。

那朝廷上的党争,即便是难用之材也怕搜林之斧,疲惫的战马希望听到收兵的号令。

下够了的细雨,带给茶农喜悦,在这乱山深处还有我的清官好友。

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吧。

4、《问刘十九》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5、《仲秋过卢北山子俞尝新酝作》

仲秋过卢北山子俞尝新酝作

【作者】陈藻 【朝代】宋

白秫新收酿得红,洗锅吹火煮油葱。

莫嫌倾出清和浊,胜是尝来辣且浓。

译文:

新收的白糯米酿造出红酒,洗干净锅,吹燃炉火,煮起油葱。

不要嫌弃倒出来的看起来很是污浊,其实尝到嘴里的会特别的辣且味道浓厚。

㈤ 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

《虞美人·梳楼》,由南宋词人蒋捷创作。

原文:

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蒙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
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栏杆。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幅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 “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也喻指丝丝愁绪。词的起句尽管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
下面转入伤怀的心理描写:“楼儿忒小不藏愁”,南宋末年,国事江河日下。词人对前途感到无穷忧虑。心中的愁苦郁积,遇感而发。乡愁在文人眼里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古人写之多样,蒋捷此句则以“楼儿忒小”藏不下作喻。“藏”字,表现了隐忍、按捺已久。但以其愁太多,楼儿忒小,因而这“愁”摆脱小楼的羁绊。“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了。“几度”一词,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然而幻想只能是使暂时的避难所,只能徒增忧愁。
急切盼归却不成之后,词人只好“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天怜”,点明题旨,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但“天”怜则怜矣,只能“借与花消遣”。“借”指客居他乡,花非我有,也只能“借”之而已!一“怜”一“借”中,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孑然之苦,愁苦难消的复杂心理活动。
“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又晚风寒。”承“花消遣”而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细雨中的海棠,颜色自非一般。词人在这里写的是雨中海棠。词人羁旅已久,韶华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然而目触之处却是竞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增添心中伤愁。貌似红绿眼的场景,实际上却暗含了凄凉之意。何况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呢。
这是一首词景交融的佳作。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词中匠心独运,写 “愁”多,用“楼”小作衬托。写哀愁,用海棠反衬。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词中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艺术之最大特色。

㈥ 雨中海棠象征什么

秋海棠
象征苦恋。当人们爱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古人称它为断肠花,借花抒发男女离别的悲伤情感。

㈦ 海棠花的诗七绝有哪些

1、《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2、《春寒》

宋代: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译文: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叫人担心害怕!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3、《寒食雨二首》其一

宋代: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译文: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年年爱惜春光想将它挽留,春天自管自归去不容人惋惜。今年又苦于连连阴雨,绵延两个月气候萧瑟一如秋季。

独卧在床听得雨打海棠,胭脂样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造物主把艳丽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时双鬓斑白已然老去。

4、《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代: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5、《咏白海棠》

清代:曹雪芹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译文:半卷湘妃竹帘半掩着门,啊,白海棠,你高洁白净,该是碾冰不土以玉为盆来栽培你。你偷来梨花花蕊的三分洁白,又借得傲雪梅花一缕香魂。你像月官中仙女缝制的白色舞衣,又像秋闺中哀怨的少女在擦试泪痕。娇羞怯怯默默无言衷肠无处诉,我倦倦倚在西风窗下不觉日已昏。

㈧ 春寒赏析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官至参知政事。其诗尊崇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自成一家。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颇多感怀时事之作,家国之痛、漂泊之苦,令他的诗风由清新明净趋向悲壮苍凉。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清新婉丽,时而豪放。有《简斋集》、《无住词》传世。
这是一首描写雨中海棠的咏物诗,写于建炎三年(1129)。建炎二年,诗人因躲避战乱辗转到了岳州,第二年正月,岳州发生大火,诗人就借住在郡守的“小园”,自号为“园公”。
这首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巴陵的早春二月,日日寒风,细雨飘零,春寒袭人,也侵凌着初春的花朵,怎不叫人担忧花蕾的命运。面对风雨飘摇的山河,心怀家国之痛的诗人此时的心境可用一个“怯”字来形容,“怯”的是风雨侵袭的阴冷天气,春寒砭骨,那些含苞待放的花儿怕也是萎靡萧索了吧,就像是人在乱世,流离飘零,备受磨难,心忧未来。然而,一枝雨中坦然怒放的海棠花却给寂寞伤感的诗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鼓舞。“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的意思是:庭院中、短篱旁,一枝铁梗海棠毫不吝惜娇艳的花朵,在寒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笑靥绽放。诗人用“不惜”、“独立”展示了雨中海棠风姿卓然、品格孤傲的神韵,没有“长条无风亦自动,柔艳着雨更相宜”(韩持国)、“艳丽最宜新着雨,妖娆全在欲开时”(郑谷)的娇艳,此种风骨、此种情操,与诗人的精神、人格相契合,令这首咏物诗不落俗套,别出新意。

㈨ 虞美人·梳楼原文及赏析

原文: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幅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也喻指丝丝愁绪。词的起句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

下面转入伤怀的心理描写:“楼儿忒小不藏愁”,南宋末年,国事江河日下。词人对前途感到无穷忧虑。心中的愁苦郁积,遇感而发。乡愁在文人眼里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古人写之多样,蒋捷此句则以“楼儿忒小”藏不下作喻。“藏”字,表现了隐忍、按捺已久。但以其愁太多,楼儿忒小,因而这“愁”摆脱小楼的羁绊。“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了。“几度”一词,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然而幻想只能是暂时的避难所,只能徒增忧愁。

急切盼归却不成之后,词人只好“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天怜”,点明题旨,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但“天”怜则怜矣,只能“借与花消遣”。“借”指客居他乡,花非我有,也只能“借”之而已!一“怜”一“借”中,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孑然之苦,愁苦难消的复杂心理活动。

“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又晚风寒。”承“花消遣”而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细雨中的海棠,颜色自非一般。词人在这里写的是雨中海棠。词人羁旅已久,韶华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然而目触之处却是竞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增添心中伤愁。貌似红绿眼的场景,实际上却暗含了凄凉之意。何况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呢。

这是一首词景交融的佳作。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词中匠心独运,写“愁”多,用“楼”小作衬托。写哀愁,用海棠反衬。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词中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艺术之最大特色。

然而,本词的主人公看成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女主人公形象更说得通!

㈩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表达了什么情感

造物主把艳丽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
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时双鬓斑白已然老去。

热点内容
芍药插花图片 发布:2025-07-08 04:27:51 浏览:269
七夕节注释 发布:2025-07-08 04:27:43 浏览:856
王丽坤白百合 发布:2025-07-08 04:26:43 浏览:262
2016年77情人节是什么时候 发布:2025-07-08 04:13:26 浏览:658
牡丹烟宝珠 发布:2025-07-08 04:03:17 浏览:591
新中式家里绿植的选择 发布:2025-07-08 04:01:05 浏览:831
插花作品春 发布:2025-07-08 04:00:55 浏览:606
丁香结生宁 发布:2025-07-08 04:00:15 浏览:400
七夕节杭州 发布:2025-07-08 03:57:15 浏览:697
七夕民政局结婚 发布:2025-07-08 03:35:19 浏览: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