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秋日之荷花

秋日之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9-02 13:17:56

A. 写秋日的荷花的诗词

一、抄《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二、《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三、《曲池荷》

唐代: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四、《得胜乐·夏》

元代:白朴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

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五、《曲池荷》

唐代: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B. 描写秋天荷塘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 穿梭在荷塘中的小道上,空气清新.两旁荷叶微微摇动,像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 因为是要出莲藕的缘故,塘里大部分都是白色的荷花,有些荷花挺立在荷叶上方,亭亭玉立,清新,脱俗,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有些藏在荷叶下,开得妖艳,妩媚,像风情万种的贵妃.

  • 在塘心点缀似的种了一小点睡莲,红红的睡莲花儿开在绿叶和白色荷花下,显得是那么的俏皮,活泼.

  • 白天的荷塘是那么美,可是却没有月色.也许待到十五,月儿如玉盘般挂在天上,银色月光映照在荷塘时,那一朵朵荷花在月光下。

  • 远处荷叶绿了一大片,白色和红色的荷花点缀其中.各色雨伞在绿色中游动,又添一道景色.正是景色如画,人在画中游.

  • 秋日的荷塘,早已没有了盛夏时的蝉吟蛙鸣,没有了盛开的荷花,风儿寂寂,鸟儿寂寂。只有红色的蜻蜓振翅飞来,立在荷梗上。偶有人走过,安静极了。

  • 往日的挤挤的荷叶、灿若繁星的荷花,已经不见了,虽然已经暮秋,荷叶还挺拔地相互簇拥在荷塘的中央,荷叶周边已经泛黄,但有的已经变成褐色,筋脉暴露,弯了腰,断了梗,甚至扑倒在池塘里。

C.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名句介绍

荷花是夏天花的代表,别名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等等。以其外形特征命名的有荷花、芙蓉、菡萏;以其生长习性命名的有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的有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荷花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之句,《离骚》中也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可见先秦时期,荷就有象征美丽、高洁的意义。南朝时,关于采莲的民歌盛行,如乐府长诗《西洲曲》中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之句,因“莲子”谐音“怜子”有爱怜之意。真正把莲的地位提升到君子的应该是宋代大学者、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他认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花之君子者也”。后多以荷花比喻清高脱俗,不与世俗同流的君子。

关于描写荷花的诗词有很多,最为人们熟知的当推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句,它把荷花的美写到极致,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他的另一首《小池》也别有风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通俗质朴,清新自然,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一首《暮热游荷池上》,描写的是夏日荷花。“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夏天的闷热,很容易让人抓狂,好像被一个巨大的东西蒙蔽着,感觉不到一丝凉风,连空气也仿佛凝滞起来。已经到了傍晚,天气还没有转凉的迹象,连那荷花都开始忧愁了,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把头深深地藏在荷叶中。这两句写夏天的闷热,但流露出来的却是诗人的欣喜之情。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笔调轻快,表达了诗人对夏季傍晚美景的喜爱之情。另一首《咏荷雨》也写得饶有趣味,“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荷叶上的雨如珍珠一般,晶莹透亮,不断地跳动。雨初落在荷叶上,就碎成小粒的珍珠,一瞬间又聚成一颗大的,如此反复。荷叶此时成了一只硕大的绿杯,它的每一次晃动都使得珍珠滚动聚合,等到雨水积聚多了,荷叶便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微微一倾,水珠便像水银一般泻入池中。

北宋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中对荷的描写最为王国维称道。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词却清新自然,如出水芙蓉,特别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评为“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神理”应指精神、神韵,是把荷所具有的风神韵致准确地传达出来了。荷叶上残留的雨珠,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很快消失了。水面上的荷叶如撑起的一个个圆圆的伞盖,在晨风的吹拂下,不断地“招摇”呢,又如一位位采莲的江南女子,身着绿罗裙翩翩起舞,真是可爱之至。词句炼一“举”字,画面感极强,将荷叶擎出水面的样子形象地描摹出来,玲珑可爱,意趣横生。

李商隐对荷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于荷花最为著名的诗句应是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情感悲到极致,意境却美到极致。“残荷”是红莲的故衣,经历了夏与秋的变换,越发的沧桑,雨打残荷的声音想必也不会那么悦耳。只是,在这样的一个秋夜,除了萧萧风雨声,最动听的恐怕就剩下雨打残荷声了吧。一声声,点点滴滴,错落有致,总算胜过一个人孤独地度过这漫漫长夜。一个“留”字,足见得诗人的欣喜之情,还好没有错过,还好就这么不期而遇。他还说,“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在这里,荷叶荷花的相配是完美无缺的,荷叶之卷舒,荷花之开合,相互映衬,自然而然,美丽无比。荷花盛开之前,荷叶已浮在水面上,清润圆正,渐渐扩大而成伞盖擎在水面。这时荷花才缓缓而来,如娇羞的美人,隐藏在荷叶间,二者相映成趣,和谐自然,彼此的美才得以展现。当然,诗人写的不仅仅是花与叶关系的问题,而是有深意的。诗人将荷叶荷花相配的特殊美与其他花卉对比,其实是说他们二人琴瑟和谐,佳偶天成。后来,荷叶却代表了他心中的遗恨,“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连用两个“荷叶”,说明荷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之重。这两句把无情的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生、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这两句无论从语气、字句、修辞、写法诸方面无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悼亡的沉痛之情。

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中也有两句描写荷花的精彩词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他不过写的是荷的衰败乃至自然界万物的凋零,可王国维却从中看出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菡萏香销翠叶残”就是说荷花香气已经消减了,花瓣已经零落了,连青翠的荷叶都已经凋残了。荷花的凋残不同于桃李,桃李往往一下子落尽,是“风飘万点正愁人”,让人一刹那就把所有的悲伤都释放出来。而荷花却不是这样,它一瓣瓣地零落,一天天地老去,荷叶一片片地残破干枯,直到最后还留在水面。它的老去像极了人生,那是一种可怕的憔悴,让人不紧不慢地看它由盛转衰,让人从中也看到了自己的生命轨迹。

李清照著名的《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当然她着重写的不是荷花,凋残的荷花在这里只是引起她情感波动的触媒而已。花开花落,既是寻常自然现象,又是人间悲欢离合的象征。花谢有再开之日,而人的每一次离别都不能确定是否还能重聚,因此“相见时难别亦难”。“玉簟秋”是说竹席发凉,既是触觉,也是词人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如果心是孤独悲凉的,就算是厚厚的锦衾也应该是冰凉的吧。可是那种闲愁无法排遣,“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袭了一身,这浓浓的秋意,不过是浓浓的闲愁。她青春年少时也与荷花有一次充满趣味的邂逅。“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终于到了日暮时分,作者得以畅览溪亭精致,于是驾着小船回家,不料却闯入了荷花深处,结果“惊起一滩鸥鹭”。“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从藕长出来的,所以在诗词中也常叫藕花,这里是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而用藕花。这两句虽为记事,却勾画出一幅美妙灵动的荷间少女图。田田的荷叶间,点缀着盛放的荷花,忽然一阵骚动,荷叶、荷花都摆动起来,原来是一位少女泛舟闯入,她正胡乱地划动小船寻找归路。还有一首秋日游湖之作,“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这时虽然荷叶荷花都已经残败,可是莲子却成熟了,一朵朵莲蓬挺立在湖面,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之感。湖边的苹花和岸上的小草并没有萧条的起色,反而像被清莹的露水洗过一样青翠欲滴。这两句写深秋之景,“莲子已成”是对“秋已暮”的呼应,更是“红稀香少”的具体呈现,虽有“老”字,却无衰败颓唐之意;虽然不再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情致,也一样使人愉悦,那饱满的莲房蕴藏的不正是希望吗?况且再加上绿油油的苹花汀草、沙中睡眠的鸥鹭,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机,显示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

孟浩然有一首《夏日南亭怀辛大》诗,其中有两句涉及到荷花,虽然只是一带而过,却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香气幽微清淡,在凉爽的夏风中夹杂着,若有若无,一阵阵袭来。竹叶上的露珠时不时滴下,发出清脆的声音,如珍珠落玉盘般圆润悦耳。关于这两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说“一时叹为清绝”,除了景色本身给人以美的感受以外,同它们的音乐美也大有关系。诗句中的.去声字“送”铿锵有力,加强诗句的抑扬顿挫之美;“滴”字音韵和谐舒畅,本身就有一种清脆的声响。这种嗅觉、触觉的美妙,仅凭朗读就能感同身受,更何况诗人还身临其境呢?

大诗人李白也偏爱荷花,它说“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壮美的荷花图。柳永说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李白张口就是三百里的荷花,所望之处皆是荷花荷叶,令人眼花缭乱,陶醉不已。不仅如此,他还请来美人西施继续为镜湖锦上添花,西施采莲,美得不可方物,以至前来观看之人阻塞了若耶溪。李白的《渌水曲》也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小诗,它把人与荷花融为一体,极富情味。“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荷花亭亭玉立,像一位妙龄少女,清新而妩媚,它半开半闭像是要开口说话一样,又带些许的羞涩,十分动人。见此美景,采苹女突然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此诗中最精彩的一句是“荷花娇欲语”。荷花纯洁无暇正像一位纯真的少女,她欲言又止,无限羞涩。“欲语”二字尤为传神,运用拟人手法,刻画出荷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同时也暗喻诗中的采苹女情窦初开的娇羞面容。大概正因为采苹女见荷花如见自己,而触动了心中的情事,以至“愁杀荡舟人”。还有一首《折荷有赠》诗里写到“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女子攀折了一枝荷叶,见硕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水珠不圆自然有客观因素,作者这样说当然是别有寓意,它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聚合成双之意;“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暗寓了女子由对爱情的向往转为些许的失望这种心理过程。也有一首送别诗,其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两句描写江南水乡的景物。翠竹本生于岸边,并非水中,诗人不说竹色绿,却说“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竹子的倒影;荷花原生在水面,作者不说荷花香,却说“镜中香”,同样说的也是倒影。荷花水中的倒影,是不会香的,作者想象力超群,一句“镜中香”颇具禅意,看似有违常理,其实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实在是妙绝。

贺铸的《踏莎行?杨柳回塘》写的是荷花的命运,同时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这两句是荷花的心事,它终于还是向诗人倾诉了。当然这是作者的想象,因词中的荷花既是人,人与花合二为一,所以诗人才发此感慨。荷花开在夏季,而夏天却不是百花争妍的春天。春天万紫千红,百花最终选择“嫁与”春风,就连飘落都是风风光光的。可是荷花却不懂也不屑如此,她开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于回塘、别浦中开放,她不愿与群花争艳争宠,那种孤芳自赏的个性与梅花相仿。这是写荷花的性格,也是写作者的品格修养,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的高雅志趣。但反过来讲,正是由于荷花当年不解嫁春风,才落得“红衣脱尽芳心苦”的凄凉晚景,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于性格与社会风习相冲突,以致仕路坎坷,沉沦下僚的感叹,流露出美人迟暮的悲叹对自己早年过于孤高自傲的一种悔恨。

荷花因是夏天之花,夏天又是多雨的季节,因此,古诗词中的荷花常会与雨珠连在一起,如元好问的“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很多情况下,荷花都是作为景物中的一个组成成分而出现,如描写江南水乡的“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句,描写池塘的“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之句,描写夏日的“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等等。

D. 秋日荷花诗句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朝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荷花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

E. 求描写秋天的荷花的文章!

一片碧绿立水中,秋日荷花依旧红。单人独步探不同,方知莲头已成空。

F. 描写秋日莲花的诗词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G. 非常全面的写意荷花画法,值得收藏!

用写意方法画荷花,是对真实荷花的提炼、夸张和概括。画荷花,必须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态大方,飘然若仙的精神表现出来,可双勾,可厾笔,可勾厾并用。画好的关键在于运笔和章法(构图),尤其是运笔是画好荷花的根本。画花时要用锋得当,水分适度,起落有度,快慢相宜。双勾通常用中锋或裹锋,力求浑厚挺拔,厾笔要轻重有姿,力求滋润有力。画叶时要注意锋势走向,水分饱满,快慢配合,笔意连接,力求整体有韵。画柄时要注意用锋速度,通常以使用中、裹、逆、拖锋为宜,力求圆润挺拔。章法是作品的框架,把荷花和小叶卸任为点,柄看作为线,荷花看作为面,通过点、线、面在画面上的开合、阻引、紧松、错落的组合和切割以及流露出的浓淡、枯湿、前后的搭配,使画面产生丰富的韵律效果,从而体现出荷花的多姿多彩。关键问题解决了,成功就有了把握,同时还须在笔墨、章法、诗文、书款、印章等方面作合理的安排及巧妙的组合,才会产生出一幅好的作品来。

技法演示

画荷花要注意用笔和水分的控制,要体现出笔在纸面上行走的轻重、快慢和顿挫。荷叶的筋脉似鸡爪,要画得有弹性。荷柄上的点要连贯,须疏密错落。

画双勾荷花和中锋运笔,注意提按,尾笔要收得住,转折要向相,整朵花画完后可在花瓣尖上加浓墨复笔。

双勾荷花开放的形状,中锋运笔,水分不宜多,行笔中要有顿挫并注意快慢。

厾笔荷花要侧锋运笔,注意顿挫提按,笔尖、笔肚、笔根都要用好,要向相,事朵花画完后可以在花瓣尖上添以深色。

厾笔荷花开放的形状,运笔要有提按顿挫。墨分五色,不拖腻。

画重瓣荷花可侧锋、中锋兼用,注意花瓣的势向,中间的和边上的瓣形要有变化,整个花的中间部分可画得模糊一点,边上可画得清楚一些,如此,可使花朵的整体效果更好。

重瓣荷花开放的几个形态。

荷花开放的几个形态。

荷花开放的几个形态。

荷叶的几个形态,画时要注意运笔的快慢,可侧、中锋并用,须墨分五色。勾叶筋时不能让叶筋跳出叶子,要溶在叶里,须做到枯湿相间,有力有势。

荷叶的搭配要注意大小、疏密、错落与前后的关系。

莲藕的画法

章法构图

1.荷花在左上位置的章法

2.荷花在右上位置的章法

3.荷花在左下位置的章法

4.荷花在右下位置的章法

1.荷花在中上位置的章法。荷花画在中上位有庄重感和神圣感,荷叶的大小搭配要处理好,不要呆板了。

2.荷花在中下位置的章法

3.荷花在中间位置的章法,荷叶的补白要灵活

4.荷花在左中位置的章法

1.荷花在右中位置的章法

2.荷花在右下位置交叉的章法,要撑得住,注意疏密,不要画乱了

3.荷花在右上位置交叉的章法

4.荷花在左上位置的章法

1.荷花在左下位置的章法

2.两朵荷花的章法。画多花头的作品,要注意花和花、花和叶之间的关系及大小、疏密的分配。

3.三朵荷花的章法

4.两朵荷花的章法

三朵荷花的章法。运用花柄的疏密排列,画面有向上的张力。

白荷花的章法

技法演示

夏荷

夏荷是荷花的盛花期,表现这一时期的荷花应着重在繁茂与活力方面做文章,可多花多叶,以此体现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审美意境。

秋荷

与夏荷不同的是,秋日的荷花已经开始调谢,其特征为花瓣脱落,荷叶亦出现破碎。创作时布局要空灵,须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区别于夏荷的繁密茂盛,画出秋荷的特点。

冬荷

冬日的荷塘也是一景,荷花虽已残败却也别有特色,枯萎的荷叶可用破笔焦墨表现,荷花已成莲蓬,可用深墨勾勒,渲染赭色,表现萧瑟的景象。

风荷

画特定环境中的荷花,要把握环境给荷花造成的影响,如风荷,因风力的作用,荷花荷叶均应向同一方向倾斜,荷叶有侧卷翻转的现象,荷花亦有侧倾的现象,要画出动感,方能表现出环境造成的特征。

雨荷

画雨中的荷花,可先用矾水朝一个方向洒在纸上,待干后再画。雨中的荷花,因受雨势的影响,花、叶均作下垂状,因矾水的作用,画面上自然会产生雨点的感觉,两相结合,便产生了雨荷的效果。

雪荷

画雪中的荷花,可先用矾水或白粉点洒在纸上,待干后再画。画雪荷,方法与冬荷相近,只是画得更焦更干些,须表现出残败的感觉。烘染背景时,因矾水或白粉的作用,会有飞雪的感觉出现,在画面上补以鸟雀,一方面丰富了色彩,另一方面也给画面增添了活力。

示范解析

红莲接天

墨叶红荷,是表现荷花的常用方法,就色彩关系而言,红与黑的搭配是一种经典,尤其是在把握了相互之间的大小、疏密关系及穿插互衬关系后,所出的效果便会产生质的飞跃,读后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六月当红

是图所表现的是盛放期的荷花,红荷朵朵,欣欣向荣,荷叶浓淡互衬,体现的是滋润,而荷柄枯焦劲挺则是一种活力的展示。构图偏重左侧下端,为保持画面平衡,于右侧上方补以落款印章,并配以蜻蜓,章法完整,也很活跃。

荷塘清翠

作品的内容与作品的名称有时可以有一个巧妙的结合,荷塘清翠原本只是反映了荷花的绿翠,画面中补以翠鸟,便有了谐音的含义,作为意义的表达,更有了层次感,趣味性也得到了加强。

鸳鸯联莲

鸳鸯为吉祥鸟,象征着忠贞与美好,莲花亦有连连不断的含义,两者结合,便深层次地表达了一种心愿与期望,就表现方法而言,荷花荷叶可画得粗放些,鸳鸯则须画得细腻些,由此而产生的对比关系,可使画面效果更佳。

红运当头

一柄红荷于荷叶之间斜穿而过,悬于禽鸟的头部上方,谓之红运当头,这是典型的讨口彩的表现手法,深受我国民间大众的欢迎,就形式内容而言,不啻是审美与期望的绝佳结合。

一鹭莲生

谐音为一路连升,也是一种口彩,颇合民间传统的意识理念,莲为水生植物,鹭为水边涉禽,两者本来也相配,白莲白鹭以线勾之,背衬大片泼墨荷叶,黑白分明,对比大,效果佳。

莲塘金鱼

莲塘或有鱼,但很少见金鱼,作为创作理念,可不必拘泥于有或无,艺术原来是浪漫的,不悖常理即可。是图以粗荷细鱼的手法表现了荷塘一角,金鱼摆尾游,荷叶受风斜,有动感,却悠然。

蟾莲声馨

蟾与禅、财谐音,画名是讨口彩的,画面则兼得口彩与佳赏。红花墨叶,搭配相宜,自然大方。荷应为静态,却因风的作用有了动感,蟾应为动态,由于动作缓慢则产生了静的感觉,动与静的对比设计,非常得趣。

竹君莲生

此图寓意“祝君连升”,题材讨好,颇吉祥。莲竹相配,尤宜画面组合,竹为线,荷为面,自然的线面关系给创作带来了诸多使得,虽如此,亦须严谨构图,令主次分明,达到最佳效果。

红衣金秋

夏去秋至,荷花谢荷叶残,情境已萧瑟,却也不尽然,是图画秋荷,在残荷败叶间配以小雀双栖,不仅活跃了画面,也丰富了色彩,画中的禽鸟机灵敏捷,不仅起到了很好的点缀作用,也为残荷的来年重生做了铺垫,唱响的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芙蕖白头

在花鸟画中常有画白头翁的,且多为成双成对,皆因其寓意白头偕老之故也,画荷花也可配此鸟,或飞或栖均可,须注意鸟栖之处只可是荷柄,不可落在荷叶上。

四季春

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也是传统的表现方法。将不同季节的花卉合画于一幅,多种的样式与各异的色彩呈现的是一种饱满,是一种丰富,体现的是美好与吉祥。历代画家多有此种形式的表现,谓之“岁朝清供”。

红菱多莲子

莲蓬是荷花的产物,莲蓬多莲子,传统观念中将其喻为多子,是兴旺发达的象征。学画荷花,也应学会画莲蓬,如秋荷、冬荷均可将其作为主要表现对象。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 秋天的荷花枯萎的词句

秋天的荷花枯萎的词:凋谢、凋零、枯槁、枯萎、消涸、眢谷、顽燥、委谢、萎谢、萎枯、萎缩、衰枯、
秋天的荷花枯萎的句子:
再看那湖水里的秋日残荷,繁花业已逝去,只空留下那一池宁静的水,依然波澜不惊地一动也不动着。那一坨坨荷花茎叶,就这样散落在秋风中。看着看着,突然一股颓败的味道涌上了心头,淡淡的,难以言表的渐渐散开来。紧接着,一股淡淡的萧杀之气也开始由远而近地拥来,那数九寒冬万物萧瑟的景况仿佛也已离此不远了。
秋天的荷花池,不像夏天那样繁盛,也不像冬天那样肃杀。只见它于一片绿中现出一点点颓败,于一阵凉意之中又现出一片片绿来。尽管有些枝叶已经开始落败、枯萎下来,但是大部分却还是在顽强地坚守着绿,乍一望去依然可人至极,只是少了那种欣欣向荣的味道,也不能再给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感觉。
也许就在一两个月前,这里还是繁花盛开,万紫千红的仪人世界。可如今,时光的风把它们通通都吹向了远方,只空留下这一堵堵绿意尤存的莲茎,轻轻地摇曳在秋风中。再过上一两个月,就是这些也要通通消逝而去。到那个时候,不再见有绿,只剩下一片枯枝败叶漂浮在湖上边,任那如刀般的寒风扯来扯去。
你看你看,那万片颓败之中的一点红是什么?原来在湖里面的荷叶群中,依然有几朵粉红色的荷花正在星星点点的盛开着。尽管绝大多数荷花早已落去,但是依然有着这么几朵不甘寂莫的荷花,顽强地迎着秋风盛开着。秋天看到荷花,难免让人感到有点惊奇,有点令人难忘。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夏天的荷花,夏天的荷花是一种夺人的艳,而秋天的荷花则是一种忧人的奇。

I. 荷花的寓意象征意义

荷花的寓意象征意义

荷花的寓意象征意义,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喜欢荷花,因为其青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由于它有着洁白,吉祥,富贵的寓意,那么你知道荷花的寓意象征意义是什么吗,一起看看吧。

荷花的寓意象征意义1

荷花象征意义1:高洁、圣洁

荷花历来被佛教尊为神圣净洁之花,并且极力宣传并倡导学习荷花的`这种清白、圣洁的精神。除此之外,周敦颐在名篇《爱莲说》中也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誉,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暗示人们学习莲花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另外,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表明荷花具有天然之美。

荷花象征意义2:清廉

荷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为官清正,不与人同流合污,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比如,有一幅由青莲和白鹭组成的名为“一路清廉”的图画,就被很多文人置于自己的书房中。

荷花象征意义3:吉祥、吉利

莲称荷,与“和”谐音。古代有以荷花、海棠、飞燕构成一幅“何(荷)清海宴(燕)”图,喻为天下太平。佛教的八宝吉祥,以莲花为首。古代以莲花和鱼剪成图纸张贴,称为“连年有余”,表明社会富足。另外,民间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执荷花为表征,象征其貌美并姓何,表示祥和吉利。

荷花象征意义4:爱情

我们都知道莲藕的丝很长,牵扯在一起,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人和某人藕断丝连”,其实就是说男女之间还有联系,也即我们所说的爱情。其实用荷花来象征爱情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采莲曲》中写到“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也即以并蒂莲和藕丝不断,表示男女爱情的缠绵。莲最适合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加之“藕”与“偶”谐音,藕断丝相连,“并蒂莲开”,都非常适合表示爱情的缠绵不断。

荷花象征意义5:美女

早在流传古今的《诗经》中,便有将莲花比作美女的记载。《国风·陈风·泽陂》中说:“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寝寐无为,涕泪滂沱。”描写一男子将莲花比作久已倾慕的美女,许久未能见到,伤心不已。不管是醒着还是睡着,眼泪和鼻涕如下雨般情不自禁地淌下来。

荷花象征意义6:友谊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由此可以看出荷花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纯洁友情。

荷花的特点

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在生长期内,因品种而异,或先叶后花,或花叶同出,或先花后叶,但花都是单花依此而出,边开花,边结实,蕾、花、莲子后生新藕。

荷花的寓意象征意义2

荷花一直都以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形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由于它有着洁白,吉祥,富贵的寓意,是诗人画家笔下常见之物,荷花在民间有许多的象征意义,通常很多人将其视为友谊的象征,也是一种对美好友情的憧憬。

一、荷花的寓意

1、洁白

荷花自古以来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誉,所以荷花的寓意象征意义是寓意纯真清白的意思,文人也常以荷花自喻,来表示自己的坚贞不渝,荷花本就白净不染污泥,洁白也是对荷花最好的寓意。

2、吉祥

荷花除了供人观赏,它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方面,最常见的便是佛教中的莲花坐和莲花台,荷花自古便是是吉祥的象征,许多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也是从荷花中出生的,更是增加了莲花吉祥的寓意。

3、富贵

荷花也有荣华富贵的寓意,古时候开始便经常出现在家中的茶几,餐桌上作为贴花,以此来为家中祈祷富贵,许多吉祥的'传说都是以荷花为模板的,也常说荷花与牡丹放在一起便是荣华富贵。

4、荷花的象征:友谊

荷花在古时便有“秋日采荷怀人”的说法,它象征着与友人之间坚贞的情谊,它是友谊的象征同时也是友谊的使者,很多人会将荷花送给朋友,来表达友谊长久,或者怀念故人。

荷花的寓意象征意义3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莲花在道教象征着修行者,于五浊恶世而不染卓,历练成就。

(9)秋日之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也叫莲花,列入我国的十大名花,其名称繁多,被称为“活化石”。荷花不仅是我国古老而著名的食用植物,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为古时江南人偏爱,遂将每年农历六月廿十四日定为荷花的生日。

荷花:有去湿消暑、活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暑热烦温、咯血等,可治小儿中暑,外用浸涂可治天泡疮。

莲子:以湖南的“湘莲子”最为著名,具养心安神之效,用于虚烦,惊悸,失眠;炒莲子固涩作用增强,长于健脾止泻,补肾固涩。用于脾虚腹泻和带下。

莲子心:莲子心是莲子中央的青绿色胚芽,味苦,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的功效,可治疗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也用于治疗高血压、心悸和失眠。

荷叶: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各种出血症,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我国自古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因为荷花的根(藕)和叶有单纯利尿、通便的作用。

藕节:味涩收敛,既能收敛止血,又兼能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可用于各种出血之证,对吐血、咯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尤为多用。

此外,莲衣能补脾阴;莲房消瘀、止血、去湿;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

J. 残荷峻毅。观赏秋日的荷花也引发了作者的感悟,作者由残荷感悟到了什么求回答

在繁华褪尽的萧索里,保持生命与生俱来的不屈和圣洁;在凄风冷雨的逆境中,保持灵魂的那份纯真与高贵。

热点内容
玫瑰花唇 发布:2025-07-18 21:08:29 浏览:346
广外樱花 发布:2025-07-18 21:03:53 浏览:514
山茶花瓶 发布:2025-07-18 20:46:05 浏览:484
红玫瑰张碧晨在线试听 发布:2025-07-18 19:43:41 浏览:552
姜荷花绿植 发布:2025-07-18 19:33:44 浏览:749
盆栽实景 发布:2025-07-18 19:27:51 浏览:987
牡丹江到鹤岗火车 发布:2025-07-18 19:25:33 浏览:194
金荷花池服装批发市场 发布:2025-07-18 19:25:33 浏览:637
荷花子怎么 发布:2025-07-18 19:12:30 浏览:237
大红色花艺 发布:2025-07-18 19:07:35 浏览: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