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威荷花
❶ “喝高了”是喝多了的意思吗为什么这样说
这里的高是,高于自己酒量的意思,喝高了就是超过了自己的酒量,自然就醉了。
读音:[ hē gāo le ]
释义:喝多了。
引证:韩略《说青春》:是什么,我想多打听打听,老石有明显是喝高了,前言不搭后语,完全不知所云。
汉字笔画:
(1)立威荷花扩展阅读
近义词:喝醉、醉酒
一、喝醉
读音:[ hē zuì ]
释义:处于由喝酒引起的各种官能的控制作用被削弱、抑制,最后趋向或达到不省人事的状态。
引证:海立威《春日》:爸爸每次喝醉了酒都语无伦次,精神恍惚,没少折腾我和妈妈。
二、醉酒
读音:[ zuì jiǔ ]
释义:喝醉了酒的状态,老年人们在贫民窟中以睡眠消除醉酒。
引证:李记《荷花池》:酒取走醉酒智者的智慧,使圣贤之士嬉戏,使不苟言笑之人微笑。
❷ 龅牙兔荷花啤酒怎么样
对于这个问题,我作为资格酒粉和对龅牙兔荷花啤酒的详细了解可以跟大家说说我的感受了:
荷花啤酒给我的感觉是可以为你打破荷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定义
酒标的新奇有趣使得每一瓶酒都有其特色,单独来看也能自成作品。荷花啤酒可不止颜值高,在口味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入口时令人惊喜,清爽顺滑的口感,适合搭配油腻的食物。
酿酒师们常常会脑洞大开地用些你没想过的东西来酿酒,一开始您可能就是奔着酒标上写的荷花选的这款啤酒,刚入口就能尝到麦芽和酒花的香味,这种酒味炸裂的奇妙体验过后,会有淡淡的荷香停留在口腔里,风味的变化很有层次。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种复得返自然的归隐田居生活相信在都市里忙碌的人们都很向往。希望荷花啤酒能够在繁忙迷茫的城市里给心理一个清凉的藉慰,仿佛一个年轻的男子,在细雨中逢着一个宛如荷花般的女子,她是有荷花一般的颜色,荷花一般的芬芳……盛世荷花,清爽一夏。愿在这个夏季你可以有荷花啤酒相伴enjoy the whole summer.
❸ 立威荷花啤酒会涉及侵权吗
商标是不属于侵权的,这个商标是有被人家申请注册保护过的
❹ 妾本惊华 第一百零一次逃婚 1056178507 谢谢
书名:《妾本惊华》
作者:西子情
类别:穿越
字数:2138535
内容介绍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00章 楔子 未嫁先休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01章 精心围杀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02章 灵魂穿越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03章 来的正好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04章 拿她开刀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05章 关门打狗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06章 往死里打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07章 一场好戏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08章 两颗黑心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09章 演戏成精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10章 璃王上门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11章 紫衣滟华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12章 累累伤痕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13章 天价条件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14章 第一公子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15章 立字为据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16章 三日之约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17章 翠羽烟云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18章 云族至宝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19章 是他无福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20章 好好算账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21章 三声脆响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22章 将功赎罪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23章 回来看戏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24章 全盘接收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25章 招架不住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26章 无聊要求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27章 没事就滚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28章 给你洗脑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29章 惊异发现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30章 又见璃王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31章 不知礼数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32章 互不相让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33章 给她陪葬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34章 在此立誓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35章 没有如果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36章 千年灵芝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37章 如此情深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38章 调教礼仪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39章 很是重要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40章 两难抉择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41章 事与愿违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42章 他在青楼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43章 马车楼上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44章 不虚此行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45章 我找云锦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46章 硬闯搜查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47章 一顾风流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48章 不准反悔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49章 言听计从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50章 纯属误会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51章 有求必应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52章 严密注视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53章 击掌立约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54章 锦瑟来信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55章 换的代价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56章 让他等着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57章 各方涌动
第一卷 有凤来仪 第58章 一举争锋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01章 就是她了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02章 聚凤凰楼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03章 不得不救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04章 太子玉痕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05章 棋局对弈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06章 夺权立威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07章 美色祸人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08章 倾国聘礼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09章 改天换地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10章 当殿拒婚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11章 疯狂之吻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12章 幸好不晚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13章 好戏来了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14章 赐婚侧妃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15章 让你爱上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16章 如此礼单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17章 君临相府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18章 血色威慑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19章 一娶一嫁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20章 蓝澈进京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21章 刻意刁难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22章 女人而已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23章 两相交换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24章 强买强卖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25章 玉痕进京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26章 强求割爱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27章 拜帖封赏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28章 势在必行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29章 为爱争夺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30章 势不两立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31章 夙夜疗伤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32章 强行进宫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33章 请旨赐婚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34章 雷霆大怒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35章 两道圣旨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36章 宣旨休夫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37章 锦瑟杀机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38章 实在不忍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39章 谁更无赖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40章 应邀游湖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41章 人多热闹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42章 你想娶我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43章 今生只娶你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44章 冤家路窄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45章 再次交锋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46章 决心击杀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47章 雕虫小技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48章 繁华盛宴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49章 展示才艺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50章 冠盖满惊华
第二卷 冠盖满京华 第51章 拒婚不娶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01章 错爱非人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02章 为他着想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03章 好不撩人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04章 下作之事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05章 有好戏看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06章 愿意迎娶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07章 只准想我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08章 难分彼此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09章 天下棋局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10章 各具心思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11章 静观其变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12章 深不可测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13章 一念之差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14章 有意无意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15章 秘密交换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16章 玉石俱焚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17章 血色杀戮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18章 破除封印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19章 风波亭之约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20章 达成协议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21章 风光大聘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22章 待嫁风波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23章 大婚出嫁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24章 劫婚交战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25章 纠缠深吻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26章 我只谋你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27章 这就带你走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28章 情动交心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29章 刺杀相救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30章 以儆效尤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31章 如此深爱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32章 互许忠诚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33章 好大阵势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34章 给他留着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35章 转送云族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36章 二人联手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37章 刀剑相争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38章 简单的幸福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39章 齐聚一堂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40章 更加热闹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41章 命在堪舆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42章 她必须死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43章 如何能不爱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44章 原来是一人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45章 守候的爱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46章 自甘下堂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47章 圣旨大婚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48章 如此期待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49章 大婚之礼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50章 文定终身
第三卷 十里锦红·嫁 第51章 真是好筹谋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01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02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03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04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05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06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07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08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09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10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11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12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13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14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15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16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17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18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19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20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21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22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23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24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25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26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27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28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29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30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31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32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33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34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35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36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37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38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39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40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41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42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43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44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45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46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47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48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49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50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51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52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53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54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55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56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57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58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59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60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61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62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63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64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65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66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67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68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69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70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71章
第四卷 倾尽天下·娶 第72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01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02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03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04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05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06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07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08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09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10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11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12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13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14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15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16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17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18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19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20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21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22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23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24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25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26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27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28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29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30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31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32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33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34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35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36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37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38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39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40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41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42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43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44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45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46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47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48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49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50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51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52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53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54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55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56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57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58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59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60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61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62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63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64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65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66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67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68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69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70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71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72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73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74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75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76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77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78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79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80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81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82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83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84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85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86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87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88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89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90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91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92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93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94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95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96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97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98章
第五卷 江山如画 第99章 完美大结局
番外 第001章
小剧场 第001篇 换媳妇
小剧场 第002篇 抛绣球
小剧场 第003篇 行酒令
作品相关 第01章 推荐子情新文《纨绔世子妃》!
作品相关 第02章 情的完结文 夫君太坏谁的错
作品相关 第03章 情的完结文 妻子太忙不是错
作品相关 第04章 情的完结文 红尘醉挽柔情
作品相关 第05章 推荐亲亲好友北藤《天才儿子腹黑娘亲
作品相关 第06章 推荐好友简红装《刁一妾
作品相关 第07章 推荐陌上柳絮《娘子,到我怀中来
作品相关 第08章 无
作品相关 第09章 推荐出云《凤隐天下
作品相关 第10章 好友远月《血嫁之笑看云舒
作品相关 第11章 《妾本惊华》出版公告!
作品相关 第12章 8月2日抽奖活动,上部团购的亲们表错过!
作品相关 第13章 推荐好友简红装《妾美不及妻
作品相关 第14章 《卿本惊华》完美终结篇出版上市
❺ 潘玉奴的经历“步步生莲花”,的由来
大美女潘玉奴以及三寸金莲的由来
“六朝金粉”“金陵粉黛”,可概见当年的纸醉金迷。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连续定都于此,统称六朝。潘玉儿是六朝金粉中较为出色的一个。
中国过去有一项国粹就是所谓“三寸金莲”,看一个女人就以她的脚来评定,只要脚能做到小、尖、软、巧,就是皮肤象蛤蟆,嘴里长狼牙都是美的,这一病态的审美使妇女饱尝痛苦,爰及弱龄就开始缠足。缠足的陋习开始于五代,但“金莲”一说却从潘玉儿开始,潘玉儿以一双柔弱无骨,状似春笋般的美足而名传干古。
潘玉儿是齐少帝肖宝卷的爱妃。齐政权是南朝四国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享国仅二十四年。齐开国皇帝肖道成原籍兰陵,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峄县,在晋室东渡的时候,萧家就已卓著勋绩,到宋武帝刘裕开国,萧家更为显赫,萧道成由右将军、中领军而尉,而相国,而齐王,终于逼宋顺帝诏禅位,改国号为齐。萧道成就是齐高祖,深沉有大量,博学能文,性情清俭,曾说:“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可惜他只当了四年皇帝便崩逝了,太子萧颐继位而为齐武帝,留心吏治,政绩突出,形成了一个小康的安定局面,史称“永明之治”。齐武帝在位也只十一年,他崩逝时太子萧长懋已死,就由皇长孙萧昭业继位,不久又由萧始文继位,两个小皇帝在位均不及一年,便被他们野心勃勃叔祖肖鸾所篡,自即帝位而为齐明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肖鸾大事屠杀宗室诸王,在齐高武两帝时所封的宗室诸王,虽能保全,但也管制厉。当时各王多在外担任刺史,镇守一方。齐明帝不放心就由朝廷另设一“典签”来管理州政,并监视诸王,以至各州只听说有签帅,而不知有刺史。齐明帝于此处心积虑,也只不过享国五年就一眠不起,长子长期患有废疾难当大任,次子肖宝卷就成了少帝。
肖宝卷继位后狎匿群小,荒嬉无度,后宫佳丽多达万人,其中他却特别宠爱潘玉儿,形影不离地天天和她腻在一起。
潘妃皮肤美,就叫她“玉儿”或者“玉奴”,潘妃更有一双妙足,就特地为她修一座“玉寿殿”,壁嵌金珠,地铺白玉,又凿地为莲花,用粉红色美玉装饰,让潘妃赤裸脚踝在上面珊娜而行,婀娜多姿,萧宝卷眯起双眼,恍惚看到一个绰约的仙女,香风过处,遍地莲花绽放,因而大发感叹:“仙子下凡,步步生莲”。据说美足能撩人情兴,较之酥胸更能令人魂飞魄荡,因为美足不但能够产生触觉的快感,而且还可以由其他缩及弹动,而产生强烈的挑逗作用,因此便远较酥乳来得灵活而多彩多姿。对美足的赞美由来已久。诗经上早就有:“美目扬兮,巧趋跄兮。”把女性的美眸与纤足相提并论。古乐府中有双行缠曲:“新罗绣行缠,足跌如春妍;他人不言好,我独知可怜。”曹植的洛神赋中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陶渊明的闲情赋中有:“愿在丝而为履,同素足以周旋。”谢灵运的诗有:“可怜谁家妇,临流洗素足。”都是赞叹女性足部的美,而真正能够入目三分地欣赏美足的,要数汉成帝。
我们在妓女传中曾谈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的关系。实际上汉成帝与赵飞燕妹妹赵合德之间还有一部分属于“足恋”。
据说赵合德也生有一双柔软白净的美足,汉成帝每次握住她的美足便情兴勃发,而赵合德却每每躲开或缩起,使得汉成帝大费周折。服侍赵合德的樊姬曾大惑不解地问赵合德:“上饵方士大丹,求旺盛而不能得,然持贵人之足而辄畅动,此天与贵人大福,宁转侧拒帝应耶?”其实,赵合德的做法完全正确,是故意“吊起来卖”,一方面可以使对方觉得“得之不易”,另一方面也不至于产生厌倦。这是一种女人的“媚术”,更是“心理的掌握”,樊姬那里懂得其中的奥妙。
萧宝卷不知道是自悟还是从别人处学得的经验,反正他对女人的美足有一份特殊的嗜好就是了。他发现潘妃的足美是他自己在后宫中调查研究挖掘出来的,更因此封她为“贵妃”,得空便握住她的足踝,搓之,揉之,捏之,闻之,甚至吻之,啮之。偶而咬痛了潘玉儿的足趾,潘玉儿便毫不客气地用杖怒击其背;萧宝卷反而愈觉刺激,如此看来,这位末代皇帝还有一份浓烈的“自虐”倾向。
萧宝卷为了讨好潘玉儿,在内延之中,时常以奴仆自居,小心翼翼地来侍候他的“太上皇妃”,端茶送水,捏脚捶背部都做得心甘情愿,赏心悦目。每当外出总使潘玉儿坐卧轿中,自己则骑马相随,朝臣们以为不成体统,萧宝卷却始终习以为常。
为了进一步博取爱妃的欢心,肖宝卷先后大兴土木,建造了“仙华”、“神仙”、“玉寿”三座华丽坞的宫殿,穷极奢侈。据南齐书记载:“玉寿殿刻画雕彩,居香涂壁,锦馒珠帘,穷极绔丽。”潘玉儿常在这里飞舞玉足,把萧宝卷这小皇帝差一点乐死。但肖宝卷还不满足,又在“阅武堂”的两侧建造“芳乐苑”,亭台楼谢,工巧绝伦,山石都涂上五彩,各处墙壁尽画上男女私亵的像。还有最不成体统而又莫名其妙的事,要算是在宫苑之中设立集市了。
潘玉儿原是商贩的女儿,对于市衢买卖之事,时常心向往之,为了使她重温旧梦,萧宝卷特地命人在御花园中搭建了一条小型街道,仿照民间市集模样,由宫人分别设置日用杂货及酒肉等店铺,所有六宫的日常用品都在此处购买,潘玉儿担任“市令”,萧宝卷自任“市魁”,如果发现市场里有人不守规矩,或发生争执,就由“市魁”派人拘束听侯“市令”发落,具体再由“阿市魁”执行,居然进行得有模有样。但毕竟是十分荒唐的事情,宫人们不胜其苦,大臣们更是群情哗然,老百姓听到后,尤为不满。
萧宝卷原本是一个醉心于骑马射箭,外出狩猎,奇装异服,招摇过市的人物,自从得到潘玉儿后,一下子抛开了其他嗜好,为了宠爱潘王儿,整天在宫中闹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于是国破家亡的危难,加紧向他通来。
齐少帝肖宝卷永无二年,崔慧景称兵废萧宝卷的帝位,改为吴王。萧懿为豫州刺史闻讯率军入援,崔慧景兵败,逃到江边被渔人所杀。萧懿因功出任尚书令,但为嬖臣茹清珍所忌,终于糊里糊涂地被萧宝卷毒死。萧懿的弟弟,任雍州刺史的萧衍立即拥戴萧宝卷的弟弟萧宝融为齐和帝在江陵称帝,接着统率大军,直逼都城建康。齐少帝萧宝卷拥兵十万,固守建康,萧衍大军将建康团团围住,城中粮尽,萧宝卷欲杀大臣以立威,将军王珍国恐怕大祸临头,密遣心腹送明镜给萧衍,以明心迹。萧衍以断金回赠,意思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于是王珍国打开城门,萧衍大军直入建康,萧宝卷被废为东昏侯。不久萧衍正式称帝,齐灭,萧衍称梁武帝,即历史上有名的“和尚皇帝”,三次出家,三次还俗,在侯景之乱中活活饿死。
萧宝卷只当了两年皇帝,便把大好江山断送,而自己也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南齐亡后,梁武帝将潘玉儿赐给了有功的将军田安启,田将军不解风情,而潘玉儿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于是自缢而死,结束了她的一生。
❻ 明珠的一生是怎样的
明珠(1635年~1708年),康熙朝前期大学士,满族首辅。姓纳喇氏,字端范。
一
明珠本是海西女真叶赫贝勒金台石之孙,清太祖努尔哈赤攻灭叶赫的时候,他的父亲尼雅哈投降康正黄旗,授住领之职,多次从征有功。顺治帝定鼎北京,又予骑都尉世职,明珠为其次子。卒后,明珠的哥哥振库袭爵。明珠年轻时入宫充侍卫,累迁銮仪卫治仪正,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1664年),又擢升为内务府总管,掌内府之政令、供御。五年(1666年)授弘文院学士,后充任纂修清世祖实录副总裁,渐预朝政。
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江苏兴化等地水灾惨重。明珠奉命视察淮、扬河工,提出修复兴化县白驹场的旧闸,于黄河北岸凿引河以备蓄泄的建议,此议对解除水患,保护运道畅通具有积极作用,颇合康熙之意。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上疏请求归养辽东,而以其子封主留镇广东。康熙不同意,命其撤藩还驻辽东。七月,平西王吴三桂、嗣靖南王耿精忠也要求撤藩。康熙帝命廷议,大多数大臣惧“三藩”的势力,认为不可撤,只有明珠与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主张撤藩。这一次,他又称了康熙之意。康熙认为,“吴三桂蓄谋已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坚决主张撤藩。果然,撤藩令下,“三藩”皆反。那些不同意撤藩的大臣如索额图等人请求诛杀明珠等人,以抚慰“三藩”。康熙不肯:“这是朕的意思,别人有什么罪过。”由此,更加重用明珠,让他参与对“三藩”作战的指挥、调度工作,明珠为平定“三藩”之乱运筹帷幄,颇费心机。十四年(1675年)明珠调任吏部尚书。十六年(1677年)七月,授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屡次充任《实录》、《平定三逆方略》、《大清全典》、《大清一统志》、《明史》的总裁官。书成,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享受到皇思龙眷。“三藩”之乱平定以后,康熙亲自书写条幅,以酬他的赞襄之功。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见解决台湾与大陆统一问题时机已成熟,决议进军攻占台湾。在这一问题上,明珠一开始持怀疑态度,后见康熙态度已决,便进一步指出当时形势:“郑经已死,贼无渠魁,势必衰微”,建议命一人领兵进剿,以免掣肘。八月,延议同意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独自率师进取台湾。攻下台湾后,明珠代表议政王大臣上奏:“已得之地,设兵防守为宜,郑克爽、刘国轩、冯锡范、陈允华等头目及近族家,不便安置在外省,应带来编入旗下。”还上奏:施琅进军台湾,功劳实大,应加封为侯,授为将军,其属下官兵亦应加等议叙。这些意见,康熙表示同意,依议而行,这使他在朝中的地位愈加突出。
康熙大力支持明珠,还有一层意思,是让他牵制另一位权臣索额图。索额图出身豪门贵戚,时任保和殿大学士,在内院、内阁已连续供职八年,作风专横,任久权重。果然,明珠入阁后,很快与索额图各自结党,互相倾轧。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索额图因病辞大学士职,仍于内大臣处上朝,接着又授议政大臣。他们之间的斗争稍有缓和,明珠由此在政治上、人事上才拥有了更大发言权。明珠外表谦和,以招徕新进及海内名士。凡大臣受康熙称誉的,他就说,“这是我全力举荐的”;如果是康熙不满的,他又说,“皇上不高兴,幸有我尽力挽救”。以此在朝中布恩立威,要结群心,挟取货贿。左都御史、户部尚书佛伦,内阁大学士余国柱等与他结为死党,在朝臣会议之时,阴为操纵,使附己意。内阁中的文件也由他一人包办,轻重任意,同官无人敢于驳正,以至于他在内延奏事,满、汉部院诸臣则在中左门外拱立以待,明珠与他们密语多时,宣露康熙之旨。对于那些不附己者,则以阴谋施以陷害打击。一次,陕西道御史陈紫芝参劾湖广巡抚张沂居官贪秽,欺压百姓,要求严处。张沂乃明珠私党,无人敢说。明珠掩盖包庇,在内阁文件中不提此事。后陈紫芝被明珠所害。明珠为人阴险狡猾,他见日讲起居注官、掌院学士德格勒将被大用,便派人送去千两白银。德格勒拒不接受,并借占卜求雨之机,在康熙面前揭露其树党擅政,贪赃纳贿。明珠怀恨在心,唆使私党告发德格勒私抹起居注,将其论死。德格勒虽被赦免,但终没有再被起用。对于各级负责监察的“言官”,明珠惟恐他们疏劾自己,便要挟他们订约,凡有奏章必须先行向他请示,所以,言官多受其牵制。御史李兴谦屡奏称旨,吴震方颇有参劾,皆遭明珠一党排挤陷害。御史笪重光巡抚江西,因与明珠意见不合,亦被罢官。余者不复敢言。
二
随着权力的不断上升,明珠的私欲也急剧膨胀,贪得无厌。每到年终岁末,朝野百官都要奔走其门,送礼的人在门前排成长龙,一直排到旁边的胡同里;外地来的人,则要在客栈中住下,等上十天八日,才能通报进去,送上礼物。但是,明珠仍不满足,还想方设法,贪贿纳赂。在这方面,他可称得上“生财有道”。比如,督抚藩桌等地方官职一旦出缺,他必伙同余国柱等人辗转征贿,谁出的价达到了他的要求,谁就能补缺出任。康熙十七年(1678年)间,江南左布政使法若真起复,拟补河南布政使,但因没有向明珠等行贿而未见用。
操守廉正、老成端谨的内阁学士汤斌,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被特简为江宁(即江苏)巡抚。康熙二十四年,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水灾,汤斌奏请得免当年租赋。余国柱派人对汤斌说,汤斌擢升巡抚以及获免赋税,都是明珠出的力,江苏人应有所报答,明索贿赂。操守廉正的汤斌及其属下不去送礼,这使明珠恨之入骨,于是明珠、余国柱等就无事生非,对汤斌进行陷害,多亏康熙的保护汤斌才幸免于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往各地遣派学道,明珠预先将出缺之位定好,然后让欲升任者皆来议价,出价高者补缺。逼得这些两袖清风、清高自持的学道们也多方取贿,一时士风颓败、文教扫地。那些以贿得官的大员们,到任后便大刮民财,以饱私囊,上行下效,层层勒索,使百姓们贫困不堪,无以为生。河工向来是肥差,为达私欲,所派治河官员均由明珠、余国柱指派,从而谋取河银。
由于明珠贪墨无厌,家中货贿山积,生活奢侈豪华,姬妾妇婢上千,吃穿器用皆仿江南豪门。他还大兴土木,广治园亭,在风廊水榭间,以白玉为百花镶嵌四壁。园中有湖广十亩,至冬则用五彩绫罗剪成荷花、菱角,使浮水中,又以羽毛编成野鸭子、大雁等放游湖中。明珠喜好书画,除收受贿送外,还有人替他专事搜罗。巨仆安图田贩盐,常出入扬州、天津等地,因此求买收集海内名画,并将大部分送于明珠。
三
对于明珠贪赃弄权,康熙早有耳闻,多次予以警告。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地震,康熙借此警告明珠等人,要他们洗涤肺肠,公忠自矢,如发现贪赃枉法之事,定要国法从事。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被康熙誉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去世。死时,身边仅有一竹箱及家常调味品。百姓为失去一清官而抱头痛哭,家家绘像祭祀。康熙便故意在明殊面前说:“现在像于成龙那样清廉之人非常少,十全十美的人的确难得,但如把《性理》之类修养人心的书看一些,就会感到惭愧。”希望明珠有所收敛。但明珠毫无悔改。
明珠多行不法,终于得到惩罚。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郭琇上《特参六大臣背公结党纳贿营私仰请乾断立赐严谴以清政本事》疏,弹劾明珠等种种不法行为,列其八大罪状,希望立加严谴,以清政本。康熙念其劳绩,不欲深究,特谕吏部,罢明珠大学士,交领侍卫内大臣酌用。不久,又授内大臣。此后二十余年,明珠未再柄权拥势。
明珠落职后,大量购置田产,使用奴仆劳动。他主张家长制理家务,奴仆有不从者,主人家可立毙杖下。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明珠因病去世,终年七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