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根从荷花

根从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8-27 10:22:22

荷花的根、茎、叶、花、果实这几部分在生长中各有什么作用

根:吸收水分和养料。

茎:输送水分和养料(部分露在上面绿色的茎还会进行光内合作用)。

叶:光合作用和呼容吸作用,主要是光合作用(任何一个活细胞都会进行呼吸作用)。

花:吸引昆虫传粉。

果实:储存养分。

❷ 荷花的根属于什么根

荷花的根属于茎根 ,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

根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两种,播种所出的由种子的胚根所形成的主根不发达,发挥功能作用的是不定根。荷花的茎就是藕,是荷花的地下根状茎,是荷花储藏养分和供繁殖的器官。

莲的茎有明显的分节现象,地下茎节长满须根。这些都是单子叶植物的特征。荷花的芽为混合芽,人们所见的莲芽,是藕的顶芽以及各节腋芽的位置。

(2)根从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是最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之一,荷花具有3、4层花被,外轮萼片状,内轮花瓣状,雄蕊多数,雌蕊离生,花粉粒为单沟舟形。

在山水园林中作为主题水景植物:俗话说,“园无山不壮,山无水不丽”,用荷花布置水景,在中国园林中极为普通。

江南一带名园,多设有欣赏荷花风景的建筑,扬州的瘦西湖在堤上建有“荷花桥”,桥上玉亭高低错落,造型古朴淡雅,精美别致,与湖中荷花相映成趣,是瘦西湖的风景最佳处。

❸ 谁能告诉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谁的判词

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对香菱的判词。

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五回。

根并荷花一茎香”这一句暗指“香菱”的名字,她还曾名为英莲。“平生遭际实堪伤”这一句说的是她的悲惨际遇,从小就失散了家人,又两易其主,遇上了一个土霸王薜蟠,其中种种遭遇令人扼腕叹惜不已。

“自从两地生孤木”这一句中的“两地生孤木”暗带一个“桂”字,意指“夏金桂”,自从夏金桂嫁给薜蟠,香菱就整天无宁日,过得生活苦不堪言,度日如年,终于被折磨致死。所以高鄂本的红楼梦里香菱的结局是有误的,是与曹雪芹的本意相违背的。

(3)根从荷花扩展阅读:

赏析:

首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根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自从两地生孤木”的“两地生孤木”寓一个“桂”字,点出夏金桂的名字。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落入四大家族的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也抨击血淋淋的妻妾制度的残酷,从而揭示封建“末世”女子的悲惨命运。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

出身于破落的中小地主阶级家族,后被拐骗、贩卖,沦落为婢妾。她既要受薛蟠的玩弄和蹂躏,又要受薛蟠正妻夏金桂的残酷虐待,最后被活活折磨而死,这就是她的“平生曹际”。

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落入四大家族的统治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兼并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但高鹗的续书却写成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成了大团圆的结局,宣传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老思想。

违背了曹雪芹原来的“水涸泥干,莲枯藕败”的悲剧性结局的创作意图,损害了香菱的艺术形象,降低了《红楼梦》的思想意义。

❹ 解释“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诗词鉴赏】

这一首说的是香菱。

宝玉看又副册判词不解,又去翻副册,见上面“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接着便是这首判词。

香菱是薛家的丫头,是奴婢,进不了“正册”;可她原是甄士隐家的贵小姐,也不能进“又副册”,所以作者就把她安排在介于主奴之间的“副册”里。

第一句是说,“香菱”原来就是“英莲”;英莲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卖给薛蟠,给这个花花太岁作了侍妾。后来薛蟠娶了个搅家不贤的泼妇夏金桂,又贪又嫉,又狠又毒,香菱受尽他们的凌辱虐待,含恨而死。关于香菱的结局,这首判词说得很明确。高鄂的续书写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当了正夫人,是显然不符曹雪芹的意图的。

如果说甄家的小荣枯映衬着贾家的大荣枯,那么香菱的命运也是对大观园群芳命运的一个暗示。谁能想象得到娇生惯养的甄家的掌上明珠,会成为一个让人作践的奴才呢?谁能容忍那么聪明俊秀的姑娘,配给一个只会作“哼哼韵儿”的蠢材呢?有人说过这是“玉碗金盆贮以狗矢(屎)”(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实在令人惋惜。英莲就是“应怜”,从作者宿命的观点看来,这是不可解的,命运是无情的。

❺ 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个人说的是谁

这是说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这句可以和她的名字联系起来,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是说她会因夏金桂而死

❻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根并荷花一茎香”指“名字”。
“平身遭遇实堪伤”指“命运,身世”。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指“最终结局”。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对香菱的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这一句暗指“香菱”的名字,她还曾名为英莲。“平生遭际实堪伤”这一句说的是她的悲惨际遇,从小就失散了家人,又两易其主,遇上了一个土霸王薜蟠,其中种种遭遇令人扼腕叹惜不已。
“自从两地生孤木”这一句中的“两地生孤木”暗带一个“桂”字,意指“夏金桂”,自从夏金桂嫁给薜蟠,香菱就整天无宁日,过得生活苦不堪言,度日如年,终于被折磨致死。所以高鄂本的红楼梦里香菱的结局是有误的,是与曹雪芹的本意相违背的。

副册,宝玉只看了一页,这页上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的判词正是这句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但高鹗写后来夏金桂死了,香菱被升格为正妻,显然完全违背了这幅画和这个判词显示的预言。

❼ 荷花根是不是藕

荷花的根不是藕,藕只是荷花的一种茎,虽然是由根发育而来,但不是根,荷花生长在较为温暖的环境中,在养护荷花时需要为其提供适当的光照,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同时也需要为植株提供适当的养分,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

荷花根是藕吗

1、不是藕

荷花适合生长在通风性较好的环境中,特别是在荷花开花期间,所以在花期养护荷花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剪,剪去植株生长过密的叶片以及过多的花苞,以免植株在养护过程中因为通风性差而无法正常的开花。

❽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说的是谁

说的是香菱,这是《金陵十二钗副册》对香菱的判词。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这首判词暗示了她悲惨的人生。

副册判词

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注释:

(1)桂:意指夏金桂。

(2)莲藕:意指香菱。

(3)遭际:遭遇。

(4)堪伤:照应香菱原名甄英莲的谐音“真应怜”。

(5)返故乡:即死亡。画面和判词均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的结局,出自作者后期构思。

“根并荷花一茎香”,暗点其名。香菱本名英莲,莲就是荷,菱与荷同生池中,所以说根在一起。荷花的清香源自根茎,暗喻香菱出身不凡。

“自从”二句,是说自从薛蟠娶夏金桂为妻之后,香菱就被迫害而死了。“两地生孤木”,两个“土”字加上一个“木”字,是金桂的“桂”字。

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落入四大家族的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也抨击血淋淋的妻妾制度的残酷,从而揭示封建“末世”女子的悲惨命运。

(8)根从荷花扩展阅读

苦命女香菱悲惨的一生

香菱是红楼梦最先出场的一个女子,但她一出场,就被一僧给下了命运的谶语: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丝丝;好防元宵佳节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从这时起,香菱一生的悲剧命运已经开始了。

1、被拐

有一年元霄佳节,“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这个情节正应了那僧的谶语,这时候英莲也就四五岁左右,毫无疑问,自然是被拐走了。霍启,正暗喻了“祸起”。

原文第四回,那门子说到当时社会上的一种拐子时说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英莲在那年元宵节上,因为霍启的粗心,结果被拐子盯上,转眼之间已被拐走,何处去寻?

2、被卖

英莲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拐子就开始想办法把她卖出去,恰好被颇有些资财的富二代冯渊看到,就一眼相中英莲,准备娶回家,这算是英莲命运的转折点。

这冯渊是一个小乡绅之子,自幼父母双亡,本来是喜好男风,生活有些糜烂的,但遇到英莲后,似乎是一见钟情,原文说冯渊“便一眼看上了这丫头,立意买来作妾,立誓再不交结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了,所以三日后方过门。”

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也许英莲会有一个不错的结局,她知道自己被卖给冯渊后,也曾叹道:“我今日罪孽可满了!”后来又想那冯渊是“是个绝风流人品,家里颇过得,素习又最厌恶堂客。”既然愿意花大价钱买她,且发誓不再娶第二个,自然是非常看中她。

3、被夺

冯渊付了银子,定下三日之后过门,但没想到贪财的拐子不守信义,偷偷地又把英莲卖给了第二家,而这第二家不是别家,正是四大家族之薛家,因此英莲成了一件可以被随意买卖争夺的物品,命运再次陷入巨大的漩涡之中。

最终的结果是薛家仗着财势和背景,把冯渊打死,这彻底粉碎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幻想。薛家最后又借助贾雨村的乱判葫芦案,呆霸王薛蟠硬是把英莲抢夺了过去。这薛蟠,是个典型的败家子,“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

英莲落入这样草菅人命的恶棍手里,她一生的命运可想而知。也正是因遇到了薛蟠,香菱一生最悲惨的命运才真正开始。

4、被占

虽然被呆霸王看上,好在呆霸王后面还有个薛姨妈,英莲被买入薛家后,薛姨妈并没有把她立马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留在自己身边做丫鬟。宝钗把英莲的名字改为香菱,香菱就跟着薛家三口一起进京,最后进了贾府。

曾经的小家碧玉,时隔十年之后,成了薛家的丫鬟,连王熙凤、贾琏、周瑞家的等都替她惋惜,尤其薛蟠在不久之后,还是向母亲讨了香菱做妾,贾琏有些醋意地说“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故此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与他作了妾。

5、被弃

薛蟠是个喜新厌旧的富家浪荡子,且有龙阳之好,进了贾府之后,在贾府学堂,专门用银钱结交一些契弟,比如金荣、香怜、玉爱等,且大多都是热一阵子就丢开了。

香菱做了薛蟠的妾之后,一样没有逃过被弃的命运。原文说薛蟠对香菱的感情是“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一般了。”王熙凤都她可惜,也就是说,还没有半个月,不过十来天的功夫,薛蟠就腻味了,虽然没有被休,但薛蟠再怎么搭理她,这与抛弃没什么两样。

6、被打

虽然香菱被弃,但在呆霸王薛蟠娶夏金桂进门之前,他应该没怎么打过香菱,至少还有他的母亲震慑着,但在娶进夏金桂之后,香菱自然要服侍正经奶奶,因此她被夏金桂使计陷害,挨了不少薛蟠的棍棒。

单纯善良的香菱被夏金桂使着回房去取手帕,结果撞破了薛蟠和宝蟾之事,于是薛蟠先是接着洗脚水烫脚,“便说香菱有意害他,赤条精光赶着香菱踢打了两下。”香菱明知道不是自己的错,也只好自悲自怨地忍着。

这还没完,歹毒的夏金桂又生一计,诬陷香菱做小鬼害她,结果薛蟠不问青红皂白,“顺手抓起一根门闩来,一径抢步找着香菱,不容分说便劈头劈面打起来,一口咬定是香菱所施。”回目说是“美香菱屈受贪夫棒”,一个如此柔弱的女子,被丈夫拿着一根门闩一顿棒打,结果可想而知。

7、被辱

除了被薛蟠打,可怜的香菱,还被夏金桂想尽办法折磨,首先便是替香菱改了名字,先从名字下手,给了香菱和宝钗母女一个下马威,作为妾,香菱只能接受。接着就是前面说的两次陷害香菱,再就是故意让薛蟠和宝蟾在香菱房中成亲,命香菱过来陪自己先睡。

香菱一开始自然是不肯的,但自己只是个不得宠的妾,且夏金桂又借着薛蟠压制香菱,“香菱无奈,只得抱了铺盖来。”。不仅如此,从自己房里被赶出的香菱,从此再没有容身落脚之处,夏金桂让她直接睡在地上。又如“香菱刚睡下,便叫倒茶,一时又叫捶腿,如是一夜七八次,总不使其安逸稳卧片时。”

虽然前八十回里没有明写香菱死亡的情形,但其判词中却早已交代。香菱因为身体原因,没有生下个一男半女,加之被薛蟠夏金桂一通打骂侮辱,于是就病倒了,且这病吃药不见好转,属于病死了,死后魂归故里。

综上,香菱短暂的一生,从被拐卖开始,到被争夺,被占有,被抛弃,被殴打,被折辱,一直到最后死亡,她的一生充满悲剧和坎坷,命运凄惨程度,远甚于十二钗,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几岁,她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她是红楼梦里第一个出场的女子,却也是命运最为悲惨的一个。

❾ 水培荷花怎样插根

水培荷花插根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插根时间,一般可以选择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插根处理,同时在插根时需要将植株根部生长过密的根须剪去,然后对根部进行生根处理后才能对其进行插根处理,并且在插根后还需要为植株提供适当的养分和光照。

水培荷花如何插根

1、插根时间

在插根之后的养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最好可以将植株放在通风阴凉的环境中养护,防治植株生长的环境通风性差而滋生细菌,同时也需要定期为植株喷洒灭菌剂和杀虫剂,防治害虫靠近植株,使其生长的更加茂盛。

热点内容
梅花图片高清壁纸手机 发布:2025-07-22 15:12:15 浏览:532
水彩花卉名家 发布:2025-07-22 15:12:09 浏览:627
兰花颂诗歌 发布:2025-07-22 15:12:06 浏览:250
赵青泉盆景 发布:2025-07-22 15:12:02 浏览:74
盆栽草本植物 发布:2025-07-22 15:07:07 浏览:426
绍兴兰花苑 发布:2025-07-22 15:06:44 浏览:831
前任跟我说情人节快乐 发布:2025-07-22 15:05:34 浏览:569
金石滩玫瑰园 发布:2025-07-22 15:00:55 浏览:738
水粉画花卉教程 发布:2025-07-22 14:50:39 浏览:595
海棠之星一号 发布:2025-07-22 14:46:25 浏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