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梦和
Ⅰ 梦中的兰花花和高天上的流云怎么那么像
梦中的兰花花和高天上流水,真是很漂亮。我们都喜欢这样的景色。
Ⅱ 中国有什么好看的名著,适合中少年的
毛泽东给儿子开出的书单。
在延安时,毛泽东曾两次寄书给正在苏联上中学的儿子岸英和岸青。1939年寄去的一批书,途中丢失了。1941年1月寄出第二批书时,他写信说:“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少年集团,泛指和岸英、岸青一起读书的中国学生。
这是一批什么书呢?毛泽东随信附了一张书单,并注明了册数。上面写道:“精忠岳传2、官场现形4、子不语正续3、三国志4、高中外国史3、高中本国史2、中国经济地理1、大众哲学1、中国历史教程1、兰花梦奇传1、峨嵋剑侠传4、小五义6、续小五义6、聊斋志异4、水浒4、薛刚反唐1、儒林外史2、何典1、清史演义2、洪秀全2、侠义江湖6。”
细看这份书单,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高中外国史》、《高中本国史》、《中国经济地理》和《中国历史教程》,大概都是当时的中国教科书,可用来补充岸英他们只读苏联教科书的不足。《大众哲学》是书单中唯一的一本政治类书,毛泽东对艾思奇的这本著作曾反复读过,并和作者当面讨论过,认为写得通俗易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这些都在意料之中。
古典文学和历史小说在这份书单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毛泽东自己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十分喜爱读这些书。这里的《三国志》恐怕不是陈寿写的记传体史著,而是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1950年中华书局还曾以《三国志》为名出版。《精忠岳传》即清人钱彩编著的《说岳全传》。“洪秀全”即清末黄小配写的《洪秀全演义》,章太炎写有序。《清史演义》,当时流行有三种:陆士锷《清史演义》、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许啸天《清宫十三朝演义》。毛泽东寄出的,很可能是蔡东藩的。1936年,毛泽东致电在西安的李克农:“请购整套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演义)。”就是指蔡东藩写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何典》是清乾嘉年间上海才子张南庄用英语方言写的讽刺滑稽小说,通篇描绘了阴曹地府里的形形色色的鬼。刘半农于1926年获得47年前的印本后,标点刊印,一年之内居然印发了两版。
毛泽东向儿子推荐这种带有“野狐禅”味道的书,似乎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岸英他们毕竟还是中学生嘛。但更令人意外的是,毛泽东居然寄出了好几部武侠小说。确实,青少年读一些武侠小说,有利于开发思维能力。试看那些剑侠,上天入地,修身寻道,仗义除恶,既是江湖社会的折射,又突破了时空界限和人力界限,跟西方当代影视作品中的“超人”、“魔幻”形象异曲同工,极具幻想力。而思维幻想力是思维创造力的基础。剑侠使出种种剑光斗武,或紫金色,或青白色,岂不就是激光武器?那些邪恶的剑侠,往往采集毒物用作武器,岂非就是细菌化学武器?
(摘自《中华读书报》)
Ⅲ 兰花妙梦和妙笔生花讲的是什么故事
兰花妙梦
春秋时期的郑文公有个小妾叫燕姞的,晚上梦见一个仙女送给她一朵美丽芳香的兰花,对她说:这是给你的儿子。燕姞醒来后,依稀还觉得那兰花的芳香沁腹绕体。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十月辛劳,终于生下一个儿子,就取名为"兰".他后来当上了郑国的国君,史称郑穆公。从此以后,"梦兰"就成了妇女怀孕有喜(而且是男孩)的代名词。尽管后来还有不少梦见太阳、月亮而生下的儿子长大后当了皇帝的传说,但都比不上这兰花梦的曼妙可爱。
妙笔生花
李白少年时代,有一天晚上读书作文之后,酣然入梦。他正在梦中奋笔疾书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笔头上开出一朵洁白的莲花,正诧异之时,一张张白纸又从天而至,落到他的眼前。李白高兴极了,立即抓起毛笔在上面飞快地写了起来,没想到落在纸上却是一朵朵的莲花。于是,李白捧起一堆莲花,扬手把她洒向屋外的池塘中。只见莲花入水即生出茎叶,竞相绽放。微风吹来,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李白十分欢喜,刚要伸手去摸,忽然醒了过来。此梦之后,李白才思突飞猛进,文采斐然,千古名篇、丽句一挥而就。成语典故"梦笔生花"即由此得名而来。
Ⅳ 梦和兰能组成什么成语
【兰梦之征】兰梦:相传春秋时郑文公妾燕姑梦天使赐兰,生子,取名为兰,因专以比喻妇女怀孕。比喻妇属人怀孕的征兆。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4e59180140125815
【燕姞梦兰】
春秋时代郑国文公的贱妾燕姞,梦见郑国先君化为天使赐予兰花。后得文公宠幸,侍寝而怀孕生穆公。见《左传 .宣公三年》。后遂以燕姞梦兰比喻受宠或怀孕生子的吉兆。
http://www.sj2es.tnc.e.tw/lan/art02.htm
只找到这两个,好像都不常用,在很多成语辞典里都没找到
Ⅳ 兰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兰花来的特点是花色自淡雅,香气浓郁,清而不浊,所谓一盆在室,芳香四溢,兰花象征高洁典雅。
兰花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兰花花色淡雅,香气浓郁,清而不浊,所谓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兰花喜欢阴凉的环境,怕阳光直射。养护尽量放在半阴处,有散射光即可。
兰花喜欢湿润的环境,忌干燥,平时要经常通风。
肥沃的土壤可以让兰花生长的更加健壮,选用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拓展资料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Ⅵ 良宵的作者是谁
刘天华(1895~1932)字寿椿,江阴城内西横街人。杰出的民族音乐家。父刘宝珊是个寒士。系刘半农之弟,刘北茂之兄。幼时就读于翰墨林小学,酷爱音乐。家近涌塔庵、孔庙,每逢僧家佛事或春秋丁祭,好静听钟鼓、管弦之声,乐而忘返、清宣统元年(1909),考取常州府中学堂,参加校内军乐队,吹小号、军笛。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学堂停办,辍学回家。时江阴光复,他参加维持地方治安的青年团,掌军号。民国元年(1912)随刘半农去上海,进开明剧社乐队工作,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学习,掌握多种西洋管弦乐器演奏艺术,并萌生改进国乐的想法。2年剧社解散,失业回澄。先后在华士澄华小学和城区澄西小学任音乐教员。曾以顾山丝竹高手周少梅为师,学习二胡、琵琶演奏技艺。4年春,父丧,又失业,贫病交迫,每日拉二胡,抒发内心的忧愤,形成《病中吟》初稿。4年秋,受聘常州母校担任音乐教员,后利用暑假外出寻师学艺和采风,向崇明派琵琶演奏家沈肇洲学瀛洲古调,去河南开封学古琴。10年暑假返回江阴,约音乐爱好者组织国乐研究会,切磋江南丝竹和吹打乐。并邀周少梅、黄致君、澈尘和尚等国乐名家数十人公开演奏,极一时之盛。11年去北京,先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执教。为沟通中西乐理,丰富演奏艺术,发扬祖国民族音乐的特长,于17年创办国乐改进社,主编《音乐杂志》。以二胡为中心,开展演奏、创作、教学研究活动。广泛搜集民间乐曲,京昆小曲,请街头杂耍艺人到院中一起吹奏,记下曲调,谱作新声,改进民族器乐二胡、琵琶。借鉴欧洲小提琴的教学方法,创作一批二胡和琵琶练习曲,使二胡、琵琶的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并对我国传统的工尺谱作了比较科学的改进。18年,曾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记录唱腔曲谱,翻成五线谱,写出《梅兰芳歌曲谱》,开创京剧唱腔固定成谱的先河。19年12月,刘天华在北京饭店大厅举行音乐会,把中国民族音乐介绍给中外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演奏代表作二胡曲《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和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每当一曲终了,全场掌声雷动。21年5月31日,去北京天桥听写锣鼓经,不幸染上猩红热,治疗无效,于6月8日去世。
Ⅶ 求好看的女扮男装古代gl小说!不要女变男! 谢谢~~
不知道楼主喜不喜欢古文的或者半白话文或者长诗的,这方面我看的比较多。
比如《再生缘》《兰花梦》《子虚记》《笔生花》,女主女扮男装的,不过都是古代的,不知道你要不要看。
有个现代的《再生缘断》是根据《再生缘》改编的,挺唯美的,不过是悲剧,而且思路和其他网文不一样,推荐楼主看看。
Ⅷ 《兰花梦》中对射字才身不高即矮有何解释
摘要 这是射的异体字, (䠶) 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谓用弓弩发矢于身而中于远也。诗、礼记以射为猒斁之斁。从矢。从身。会意。食夜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