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江南明珠荷花

江南明珠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8-19 19:36:53

⑴ 描写西湖荷花的诗句

小池荷叶雨声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
游西湖
年代:【明】 作者:【张复亨】
山翠湖光昼染扉,珠宫缥缈晚钟微。
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
桥影乱分公子棹,荷花轻著美人衣。
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
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
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
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
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二首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荷花有感
年代:【宋】 作者:【于石】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无数。
谁家画舫倚红妆,笑声逈入花深处。
笙歌凄咽水云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
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
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
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娇泣露。
湖光花气满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雾。
恍然人在蕊珠宫,便欲移家临水住。
回首落日低黄尘,十年不到湖山路。
花开花落几秋风,湖上青山自如故。
西湖四景
年代:【宋】 作者:【程安仁】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
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芙蓉秋晓传清香,西施初洗匀新妆。
中秋月魄两相照,玉壶皎洁无纤芒。
严冬凛凛霜雪天,银山玉树相钩连。
薄雪远草相掩映,似无似有虚无间。
百年人事有尽处,四时景物无穷年。
忆与唐公游西湖
年代:【宋】 作者:【宋祁】
荷花深处放舟行,棹触荷珠碎又成。
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认得采莲声。

写林和靖梅花诗后
年代:【宋】 作者:【萧澥】
西湖幽处卧烟霞,湖里荷花匝四涯。
何事先生得佳句,荷花却不似梅花。

西湖旧梦
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南高峰对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
烟雨楼台僧占了,西湖风月属吾侬。

泖滨见荷花(二首)
年代:【元】 作者:【邵亨贞】
每爱西湖六月凉,水花风动画船香。
碧筒行酒从容醉,红锦游帷次第张。
月殿承恩沾沆瀣,星槎流影下陂塘。
江南秋冷红衣落,离立西风旧恨长。

夜泛西湖五绝
年代:【宋】 作者:【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西湖二首
年代:【宋】 作者:【曾巩】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白莲池
年代:【宋】 作者:【王炎】
处士幽居安在,荷花十里西湖。
无谓一池褊小,以人为重何殊。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分袂悠悠尔许年,莫嗔蓬鬓两萧然。
酒槽不奈青春老,经笥空供白昼眠。
暗绿千章新活计,软红三尺旧尘缘。
相逢且作西湖客,山绕荷花舣画船。

至杭都洲湖上
年代:【宋】 作者:【方恬】
春闱试罢且徘徊,十里荷花浑未开。
笑指西湖且归去,闲时应待我重来。
登吴王郊台作
年代:【明】 作者:【唐寅】
昔人筑此不论程,今日牛羊向上行。
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
南山含雨眉俱润,西湖映日掌同平。
本由万感销非易,讵言哀乐过群情。
西湖
年代:【宋】 作者:【林洪】
烟生杨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数点秋。
此景此时摹不尽,画船归去有渔舟。
荷花
年代:【宋】 作者:【吴龙翰】
花列千行彩袖,叶收万斛明珠。
可惜坡仙不在,风情绝胜西湖。
采莲曲
年代:【宋】 作者:【俞桂】
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儿娇歌。
道旁骏马金叵罗,欲住不住横秋。
放船却入花深处,临流照妆噤不语。
南山起云山山雨,折得荷花不归去。
弄波惊起鸳鸯双,水珠溅湿芙蓉裳。
恨无飞羽致汝旁,朔洄从之云路长。
东坡守杭
年代:【宋】 作者:【秦观】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
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
西湖荷花
年代:【宋】 作者:【文同】
红苞绿叶共低昂,满眼寒波映碧光。
应是西风拘管得,是人须与一襟香。
荷花
年代:【宋】 作者:【杨巽斋】
翠盖红幢耀日鲜,西湖佳丽会群仙。
波平十里铺云锦,风度清香趁画船。

西湖绝句戏题
年代:【宋】 作者:【韩元吉】
人道西湖一曲屏,只应真色画难成。
柳堤竹坞无穷意,更著荷花百媚生。
题张埧夫腴庄图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百里青山十里溪,荷花万顷照红衣。
临平山下西湖上,总被腴庄拨取归。

⑵ 江南采莲的诗词有哪

江南采莲的诗词有云散青天挂玉钩,石城艇子近新秋。风鬟雾鬓归来晚,忘却荷花记得愁。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

雨洒横塘,芙蕖朵朵娇含露。轻衫窄袖上兰舟,摇荡花深处。翠盖相牵休住。听歌声、更寻前路。风生柳下,日落溪头,红妆徐步。撩乱心情,对花攀折都成误。碧天新月动波光,恰似催归去。手把碧筒四顾。酒须沽、酒家难遇。船头斜转,拨剌一声,鸳鸯飞过。

形容莲花美的好词好句

荷花池里的水真绿啊,好像是荷叶映绿的,在池里欢快地流动着,无一点杂色;荷花池里的水真净啊,净得没有一点瑕疵,仿佛是一块美丽无瑕的碧玉。池里的小金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互相追逐嬉戏,时而吐出一串串水泡,时而用尾巴拍打着池面,发出“啪啪”的响声。

几只活泼的小鱼从荷叶下游过,生怕打破静谧的画面。蜻蜓飞过来,仿佛在诉说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缓缓游来,似乎在讲述昨夜做的好梦。

而那可爱的小雨露,犹如蔚蓝天穹里渺茫的明星,又似那碧海里的点点明珠。在这个无聊的假期里,总算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荷花开了!开满了池塘,也开满了我的心头!不知道已经领略过它的绝世美丽,等到秋风萧瑟的时候,我能不能忍心看它颓废、败落成一池污泥的样子呢。

⑶ 如何描写荷花

看着用 1. 以其外形特征命名: 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芙蓉:亦称“夫蓉”。汉辞典《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2. 以其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为“水”字起头。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3.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 4.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我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从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郑州市北部大河村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糊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有野生的荷花。古植物学家徐仁教授,曾于40年前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叶化石,距今至少有1000万年。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郑州市距今5000系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两粒炭化莲子。西周初期(公元前ll世纪),古人食用蔬菜约 40余种,藕是其中之一。《峪经》中有"腮有荷华"之句,意指祖国大地上凡有沼泽水 域的地方,都生长着荷花。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莲花最多的国家。 在我国的艺术绘画史中,荷花的艺术精品更是丰富多彩。最著名的是南宋画院吴炳的《出水芙蓉》,生动细腻的刻画了荷花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还有明末画家张子政的《芙蓉鸳鸯图》;清陈书画《荷花》;清任伯年《荷花鸳鸯图》;民国谢稚柳《荷雀图》;宋马兴祖《疏荷沙鸟图》;宋扇面画《晚荷郭索图》;宋人画《荷蟹图》;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传宋人《子孙和合图 》。

⑷ 描写荷花的好段

《荷塘月色·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袅娜的”或“羞涩的”,“如明珠”,“如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一开始便用了丰富的比喻的手法和拟人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荷叶、荷花进行了形象地描绘。总体上给人一种清新高贵的感觉。“微风过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非常形象地从嗅觉引起听觉的、联想。

⑸ 描写西湖荷花的诗句 急~~~~

小池荷叶雨声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

游西湖
年代:【明】 作者:【张复亨】
山翠湖光昼染扉,珠宫缥缈晚钟微。
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
桥影乱分公子棹,荷花轻著美人衣。
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

采桑子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
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
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
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归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二首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荷花有感
年代:【宋】 作者:【于石】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无数。
谁家画舫倚红妆,笑声逈入花深处。
笙歌凄咽水云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静月明中,方识荷花有真趣。
水天倒浸碧琉璃,净质芳姿澹相顾。
亭亭翠盖拥群仙,轻风微颤凌波步。
酒晕潮红浅渥唇,肤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娇泣露。
湖光花气满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雾。
恍然人在蕊珠宫,便欲移家临水住。
回首落日低黄尘,十年不到湖山路。
花开花落几秋风,湖上青山自如故。

西湖四景
年代:【宋】 作者:【程安仁】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
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
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芙蓉秋晓传清香,西施初洗匀新妆。
中秋月魄两相照,玉壶皎洁无纤芒。
严冬凛凛霜雪天,银山玉树相钩连。
薄雪远草相掩映,似无似有虚无间。
百年人事有尽处,四时景物无穷年。

忆与唐公游西湖
年代:【宋】 作者:【宋祁】
荷花深处放舟行,棹触荷珠碎又成。
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认得采莲声。

写林和靖梅花诗后
年代:【宋】 作者:【萧澥】
西湖幽处卧烟霞,湖里荷花匝四涯。
何事先生得佳句,荷花却不似梅花。

西湖旧梦
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南高峰对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
烟雨楼台僧占了,西湖风月属吾侬。

泖滨见荷花(二首)
年代:【元】 作者:【邵亨贞】
每爱西湖六月凉,水花风动画船香。
碧筒行酒从容醉,红锦游帷次第张。
月殿承恩沾沆瀣,星槎流影下陂塘。
江南秋冷红衣落,离立西风旧恨长。

夜泛西湖五绝
年代:【宋】 作者:【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西湖二首
年代:【宋】 作者:【曾巩】
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白莲池
年代:【宋】 作者:【王炎】
处士幽居安在,荷花十里西湖。
无谓一池褊小,以人为重何殊。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分袂悠悠尔许年,莫嗔蓬鬓两萧然。
酒槽不奈青春老,经笥空供白昼眠。
暗绿千章新活计,软红三尺旧尘缘。
相逢且作西湖客,山绕荷花舣画船。

至杭都洲湖上
年代:【宋】 作者:【方恬】
春闱试罢且徘徊,十里荷花浑未开。
笑指西湖且归去,闲时应待我重来。

登吴王郊台作
年代:【明】 作者:【唐寅】
昔人筑此不论程,今日牛羊向上行。
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
南山含雨眉俱润,西湖映日掌同平。
本由万感销非易,讵言哀乐过群情。

西湖
年代:【宋】 作者:【林洪】
烟生杨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数点秋。
此景此时摹不尽,画船归去有渔舟。

荷花
年代:【宋】 作者:【吴龙翰】
花列千行彩袖,叶收万斛明珠。
可惜坡仙不在,风情绝胜西湖。

采莲曲
年代:【宋】 作者:【俞桂】
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儿娇歌。
道旁骏马金叵罗,欲住不住横秋。
放船却入花深处,临流照妆噤不语。
南山起云山山雨,折得荷花不归去。
弄波惊起鸳鸯双,水珠溅湿芙蓉裳。
恨无飞羽致汝旁,朔洄从之云路长。

东坡守杭
年代:【宋】 作者:【秦观】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
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

西湖荷花
年代:【宋】 作者:【文同】
红苞绿叶共低昂,满眼寒波映碧光。
应是西风拘管得,是人须与一襟香。

荷花
年代:【宋】 作者:【杨巽斋】
翠盖红幢耀日鲜,西湖佳丽会群仙。
波平十里铺云锦,风度清香趁画船。

西湖绝句戏题
年代:【宋】 作者:【韩元吉】
人道西湖一曲屏,只应真色画难成。
柳堤竹坞无穷意,更著荷花百媚生。

题张埧夫腴庄图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百里青山十里溪,荷花万顷照红衣。
临平山下西湖上,总被腴庄拨取归。

⑹ 写天目湖的作文

哦,天目湖
天目湖与黄山或西湖相比,名气很小。它只能算是一个含蓄而温婉的江南小家碧玉,养在深宫人未尽识,但自有其清丽绝伦的一份美。你瞧,那团簇的山峦似黛眉含愁的蹙聚,清澈的湖水如眼波深情的顾盼。偶有小舟划破水面,恍似佳人浅浅的笑靥。
与天目湖的邂逅是在一个烟雨迷蒙的日子,雨喃喃地向湖诉说着私语,荷花在静静地绽放,除此以外就是寂静。偶有硕大的鲢鱼泼拉着跃出水面,惊醒了一湖的梦。赤脚踏上湿滑的林间小道,水从脚下的小道浸漫而下,冰凉透骨。青藤缠着大树,和着雨敲打叶片的节拍一起裙袂飞扬的舞蹈。满眼是一团浓得化不开的湿绿。森林的清冽贮满肺腑,陡觉耳聪目明。极目远望,群山如颗颗碧玉珠撒落在水晶盘里,在雨的滋润下更显珠圆玉润的美。薄薄的山岚给山们披上了一缕轻纱,透出别样的风韵。笑语嫣然的山溪送来一袭水袖,青山定当挥舞长袖,凌波起舞了。
如果说泰山日出算作绚烂的油画;水乡周庄好比淡雅的水彩;苏州园林像是精致的工笔细描。那么天目湖群山苍苍,湖水茫茫,再加上一片烟雨、几抹微云,恐怕只有水墨长卷才能体现出其神韵吧。
已是深秋,窗外正下着连绵的阴雨。不知青山隐隐,绿水迢迢的天目湖的草凋否?

游天目湖
暑假,我随着旅游团来到天目湖。这一人间天堂给我的印象是:山清、水秀、物美。
素有“江南明珠”之称的天目湖位于江苏、浙江、安徽交界处的溧阳,东临太湖,西接南京,北望长江,南连天目山。总面积有320平方公里,共有水量3亿立方米,平均深度达10米。天目湖集太湖烟波浩渺之势、西湖浓妆淡抹之美、千岛湖星罗棋布之局于一体,甚是美丽。
我们的第一站是——状元阁。在去那儿的路上,两边树木葱茏,参天大树之间长满了树藤,不留一点空隙,就像遮天的绿伞,为大家遮去了酷暑。穿过一条狭长的小道,就到了状元阁。它矗立在一个小广场中间,古朴典雅,雕梁画栋,四周围树木丛生,绿得发亮。阁内详细地介绍着古代科举制、各朝代的状元名、状元的身世资料……下山后,我们又到水族馆里去参观海洋生物。那有可爱的小丑鱼,有可怕的狮子鱼,还有庞大的海龟!它们正热烈欢迎我们这些常熟客人。
玩了两个小时,肚子正发出“缺粮信号”呢!于是,我们到夕阳湾酒店去填饱肚子。刚开始上的各种家常菜虽好吃,但我并不兴奋,我期待的是三绝之一的沙锅鱼头。它的汤乳白色的,就像牛奶似的;,肉质白里透红、肥而不腻、嫩的就像豆腐一样,把鱼肉蘸一点汤,放进嘴里。那别提有多鲜美了。据导游说,这沙锅鱼头是采用天湖里的大灰鲢的鱼头,而汤是用天目湖甘甜的湖水。连周总理都曾经大声赞叹。
下午,我们乘坐游船来到龙兴岛。岛上的路都是由木板拼成的,蜿蜒曲折。刚上岛,阵阵水声就传入耳中,寻着响彻云霄的水声,穿过一片小树林,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色怔住了!竟然是一个瀑布,也许是历经了百年的冲刷,石壁显得格外光滑。缕缕水流宛若蚕丝织成的白练,还反射着阳光呢!珍珠似的水花在我欣赏美景之时,悄悄落在我脸上,带来丝丝清凉。继续纵深前进,只见到处是青翠欲滴的竹子这片片竹林如同一块块无瑕的翡翠。导游说这里生长的竹笋经加工,能制成天目湖特产多味竹笋。越往上走,树就越密,就像一座原始森林,清凉甘冽的山泉潺潺地流下,没有一丝杂质,滋润着花草,轻抚着树根。另外,这里还是一个天然氧吧,空气中氧含量极大,所以非但没有感到累,反而觉得神清气爽。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山顶,从山顶的亭台仰望天目湖,只觉得它变小了!水面波光粼粼,泛着片片银花,分外美丽。
美好的时光往往很短暂,这三天的旅程很快就结束了。回家睡觉时,我竟然仍梦见龙兴岛、花果山、山水田园岛……美丽的天目湖,我永远忘不了你!

⑺ 西湖荷花品种繁多,它们汇聚在西湖14处水域,形成了“(甲)”的盛大艳丽景观。

甲-A
乙-B
丙-E
丁-备选答案中没有李白咏荷的对应诗句.
李白咏荷有两首:
1. 古风 (其二十六)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2.折荷有赠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⑻ 杭州西湖哪里最好玩

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
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五个地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白堤两个景段的优美风光称著。
西湖景区是立体和全方位,不论从哪个角度多能看到她的风姿,具有"景在城中立,人在画里游"的感觉。历史上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等,最著名的是南宋时定名的"西湖十景"。1985年评出了"新西湖十景",2007年又评选出了西湖新新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 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秀美的西子正展现出她婀娜的芳姿迎接来自五湖的朋友,来自四海的嘉宾。
西湖的美既在于湖,也在于山。群山峻岭环绕着美丽的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星捧月一样,捧着西湖这颗江南明珠。山体的高度虽然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
1. 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基本围绕着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这十景各擅其长,组合在一起代表了古代西湖景观的精华,主要分布在西湖内湖地区和湖区中心。老十景或可称谓为内环景色。
2.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
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
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这十景基本分布在靠近西湖的周围群山之中,以山景为主,景点面积较广,视野开阔。仅阮墩环碧是西湖中的小岛景色。新十景或可称谓为中环景色。
3.2007年杭州人民和各地群众又评选出了西湖的新新十景:
灵隐禅踪、 六和听涛、岳墓栖霞、 湖滨晴雨、 钱祠表忠,
万松书缘、杨堤景行、 三台云水、 梅坞春早、 北街梦寻.
这十景主要分布在距离西湖较远的群山峻岭之中,山因水清,水因山绿山水相映辉。湖滨晴雨、北街梦寻靠近西湖岸堤。新新十景或可称谓为外环景色。
其它景点还有保俶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等,具体称谓有待商榷。
西湖不仅山水秀美,林壑幽深,更有大量的文物古迹,以及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景物、人文、历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她特有神韵的景观现象。

⑼ 6本文明明描写的是“荷塘月色”,文 尾引出来江南荷花又是有何用意

摘要 带着淡淡的愁绪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希望能够帮到您哦

热点内容
河清岛荷花 发布:2025-07-30 01:44:19 浏览:338
2013情人节方案 发布:2025-07-30 01:42:47 浏览:225
情人节哪一个月 发布:2025-07-30 01:22:24 浏览:363
嘉兴七夕节 发布:2025-07-30 01:21:47 浏览:525
樱花蛋糕做法 发布:2025-07-30 01:15:58 浏览:579
文艺风荷花 发布:2025-07-30 00:55:51 浏览:454
儿童花艺设计 发布:2025-07-30 00:55:44 浏览:130
奎因情人节皮肤露胖次 发布:2025-07-30 00:53:49 浏览:495
盆景的阳角 发布:2025-07-30 00:45:33 浏览:28
盆景园兰州 发布:2025-07-30 00:37:36 浏览: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