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鲁尔山

兰花鲁尔山

发布时间: 2022-08-09 17:12:59

『壹』 何为红山文化,它的由来

红山文化是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6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松岭山脉及努鲁尔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一、分布范围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前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 二、文化特征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在石器中烟叶形、草履形的石耜、桂叶形双孔石刀是富有特征的农耕工具,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细石器工具发达,细石器中的刮削器、石刃、石镞等器物,小巧玲珑,工艺精湛。
——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陶器中的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的盆、钵、罐、瓮等各有自身的装饰纹样,而横“之”字形纹和直线纹是红山文化具有特征的纹饰。
——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
——玉雕工艺水平较高,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据考古统计,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
——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分为大型与小型。
—— 三、历史价值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玉器,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随着七十年代这批玉器被识别出来,考古学家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发现了红山文化大型玉龙。
——1971年,红山文化碧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
—— 四、文化源流
红山文化源流的研究,是建国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学术界大致有五种意见:
——(1)、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系统的原始文化,或是仰韶文化的变体;
——(2)、红山文化继承了河北磁山文化;
——(3)、红山文化很可能是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相互影响之后产生的新文化,含有细石器和仰韶文化两种因素;
——(4)、红山文化是这个地区独具特征的一种新石器文化。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受到其它文化影响;
——(5)、红山文化很可能是河姆渡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转折点。
——目前以上五说并存,各持己见,后者的认识比较符合实际,考古学揭示泥质陶、彩陶、压印“之”字纹夹砂陶、石器、细石器共存,是红山文化独具的特点,龙题材是红山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一“族徽”性的花纹图案从红山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它的晚期。

『贰』 红山文化发源地在哪里

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

红山文化位于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衔接地带,分布范围包括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长城地带,主要集中于西辽河上游的潢水和土河的流域,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

重要遗址有赤峰红山后、赤峰蜘蛛山、赤峰西水泉、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林西沙窝子、巴林右旗那斯台、巴林左旗城郊、围场下伙房、敖汉下洼、奈曼旗、锦西沙锅屯、阜新胡头沟、阜新福兴地、喀左东山嘴、喀左新营子、牛梁河、朝阳十二台营子、北票白石水库、康平城郊、小河沿等。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4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

并对松岭山脉及努鲁尔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赤峰市与朝阳市共同签署了《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备忘录》宣布将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

历史

红山文化(公元前4700~2900)之前是兴隆洼文化(公元前6200~5400)、新乐文化(公元前5300~4800)以及赵宝沟文化(公元前4500~4000),红山文化之后是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公元前2000~1000)。

红山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距今6500~6000年左右,是红山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期;中期距今6000~5500年左右,红山文化进入繁荣期;晚期距今5500~5000年,红山文化进入鼎盛期。

其中,公元前3300~前3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晚段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的聚落形态、经济形态、埋葬习俗、原始宗教信仰、手工业分化及技术水平、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步入了初级文明社会。

『叁』 红山文化以什么玉为主

红山文化玉器采用的玉料主要是努鲁尔虎山山玉。许多人误以为是“类似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深绿色玉,被称为“老岫玉”的宽甸玉以及岫岩玉。”实际上红山文化玉材具有多样性,按器形和用途选用玉材的颜色和种类。任何用从山体深处开采出来的材料制的玉器,肯定是赝品,所以说和常见到的几种玉材不沾边。根据各种情况分析,红山文化玉材只能是采集于该文化所处的努鲁尔虎山脉地表和河滩 。巧的是,努鲁尔虎山(燕山东段)在蒙语里也是“红山”的意思,和赤峰那个小“红山”一致。

『肆』 内蒙古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01、内蒙古自治区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境内,总面积8000多公顷。1980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发[1988]30号)。主要保护对象为干旱地区珍贵阔叶林。

大青沟地处西辽河流域南部的科尔沁沙地中,沟内保存着珍贵的阔叶树种混交林,沟上为沙丘草原和疏林地,与周围浩瀚无垠的沙坨景观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区内植物区系组成比较复杂,高等植物就有700多种,其中树木有水曲柳、黄波罗、紫椴、椿树、五角枫、蒙古栎等122种;可入药的植物有贯众、天麻、防风等261种。这里仅兽类和禽类如狐狸、金雕鸟、黑枕黄鹂、棕头鸫鸟等就达38种;昆虫有乌凤蝶、黑蜻蜒等132种;菌类有马勃等15种。

02、内蒙古自治区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境内,总面积74万公顷。1986年,经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0年,升为自治区(省)级;1992年10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2]166号);1997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2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和以鸟类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保护区内由达赉湖(呼伦湖)、贝尔湖(中国部分)、新达赉湖、乌兰诺尔、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入湖口等河流和大小型湖泊以及湖河岸漫滩组成的湿地面积为325300公顷;草原面积为408300公顷;沙地面积6400公顷。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珍禽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功能区划分为乌兰诺尔核心区、嘎拉达白辛核心区、呼伦沟核心区、贝尔湖核心区、小河口旅游区和成吉思汗拴马桩旅游区。区内有600多种高等植物,包括丹顶鹤大鸨等世界级濒危物种的303种鸟,蒙古高原特有种黄羊等35种兽和30种鱼按照自然界生态位规律生息繁衍。其中,被列入国家Ⅰ、Ⅱ级保护名录的就有55种,我国分布的8种鹤,6种是该保护区的候鸟和旅鸟。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她成为澳洲-东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也是亚洲水禽的重要繁殖地。

保护区网站:http://www.dalailake.com/

03、内蒙古自治区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境内,总面积67710公顷。1992年,建立自治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0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2]166号)。主要保护对象为干旱、半干旱区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地处贺兰山西坡,为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最高峰海拔3556米,相对高差达2000米。区内植被垂直变化明显,森林植被以油杉林、青海云杉林为主,高等植物有511种,其中有沙冬青、羽叶丁香等国家保护植物10多种,模式标本产于该地的植物有32种,贺兰山西坡特有植物种或变种8种。本区的动物区系也十分复杂,具有华北和蒙新区两方面的代表,已发现的高等动物有177种(鸟类占11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马鹿、麝、兰马鸡等18种。

04、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总面积126987公顷。1985年,经兴安盟公署批准建立;1994年,升为自治区(省)级;1995年1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5]108号)。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珍禽及典型的科尔沁草原自然景观。

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低山丘陵与科尔沁沙地的过渡带上,属中温型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内林、灌、草及河流、湖泊、沼泽等湿地天然镶嵌组合,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区内共有种子植物65科239属448种。其中,有麻黄、西伯利亚杏、甘草等野生药用植物约112种;有饲用植物近200种。保护区主要自然植被类型有大果榆疏林、大果榆-西伯利亚杏灌丛、五角枫-大果榆疏林、西伯利亚杏-大针茅灌丛化草原和盐湿草甸、芦苇沼泽等。使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也比较丰富,经初步调查统计,现已发现种子植物65科239属448种(包括变种)。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脊椎动物有254种,其中,兽类有6目12科37种,鸟类16目54科173种,两栖类1目4科6种,爬行类4目5科10种,鱼类8目10科28种。属于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猞猁1种。保护区有鸟类16目43科173种。在173种鸟类中,夏候鸟为101种,留鸟38种,旅鸟31种,冬候鸟3种。该区鸟类区系组成古北界绝大多数。在繁殖鸟类中,古北界鸟类有110种,广布种为25种。保护区鸟类区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夏候鸟和留鸟构成了区系的主体。共计有139种。鸟类区系的另一个特征是游禽和涉禽种类最多。据查明游禽、涉禽占13科,其中,以鸭科和鹬科为最多,分别为20种和13种。此外,猛禽的种类也比较多,在鹰科中就有14种,并且绝大部分为留鸟。保护区鸟类中列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种类的有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白头鹤、大鸨、金雕、虎头海雕9种;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的有白琵鹭、灰鹤、蓑羽鹤、大天鹅、白额雁、小鸥、雀鹰、苍鹭、秃鹫、鸢、普通鵟、灰脸鵟鹰、乌雕、白尾鹞、鹊鹞、白头鹞、白腹鹞、燕隼、灰背隼、红脚隼、雕鸮、长耳鸮、短耳鸮、鬼鸮、纵纹小鸮25种。保护区兽类物种偏少。有蹄类仅有1科1种,翼手目1科3种。啮齿目种类较多有4科17种,由此说明该区域鼠类较多,同时也说明科尔沁自然保护区具有沙地草原的特点。区内鸟类物种较为丰富。鸟类资源中湿地鸟类最为丰富,次之灌丛草原鸟类。由此可见保护区属草原类型及湿地较为集中的保护区。鸟类当中的猛禽种类较多,这与当地啮齿动物多和鸟类的繁殖有着直接的关系。

保护区网站:http://krqin.com/

05、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根河市境内,总面积107348公顷。199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11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6]113号)。主要保护对象为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及栖息于保护区中的野生动植物。

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部西坡,东与黑龙江省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以大兴安岭山脉的主脊为界;南近呼伦贝尔大草原,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其地质、地貌、气候、森林、植物、土壤等方面均具有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典型特征。区内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比较明显,森林仍保持着原始状态,为典型的寒温带苔原山地明亮针叶林,并发育有高纬度的多年冻土和沼泽植物群落。保护区植物有88科222属468种。其中,地衣植物6科7属14种,蕨类植物有8科9属16种,苔藓植物17科18属24种,裸子植物2科4属5种,双子叶植物43科139属342种,单子叶植物12科35属67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即钻天柳、黄芪、草苁蓉、大花勺兰。区内有脊椎动物174种。其中,鱼类5目8科26种,两栖类2目4科6种,爬行类2目3科6种,鸟类12目28科106种,兽类6目12科30种。在106种鸟类中,古北界种97种,广布种8种,东洋界种1种;有留鸟32种,夏候鸟71种,冬候鸟3种。在30种兽类中,古北界种类24种,广布种5种,东洋界1种。保护区的动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具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4种,有鸟类中的细嘴松鸡和兽类中的紫貂、原麝、貂熊;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有小天鹅、鸢、苍鹰、灰脸鹰、燕隼、红隼、花尾榛鸡等鸟类,以及棕熊、猞猁、马鹿、驼鹿、雪兔等兽类。汗马保护区与大兴安岭东坡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两者合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兴安岭原始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网站:http://hm.nre.cn/

06、内蒙古自治区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境内,总面积119413公顷。1987年,经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7〕109号)。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大鸨等珍稀鸟类及内陆湿地生态系统。

保护区集湖泊、湿地、草原、沙地、残丘山地等多种生态系统为一体,由北向南形成了玄武岩台地、湖积平原、湖盆低地、风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观格局。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内蒙古高原上著名的内陆湖泊生太系统,境内有大小湖泊22个,其中最大的达来诺尔湖面积22833公顷。众多的湖泊、河流、沼泽及湿草甸等构成了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因而被列为亚洲重要湿地。

保护区内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据调查,种子植物有434种;脊椎动物中有鱼类21种,鸟类133种,哺乳类15种。基中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白鹳、黑鹳、丹顶鹤、大鸨、玉带海雕等5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白枕鹤、灰鹤等18种。本区是丹顶鹤、大鸨、大天鹅等珍稀鸟类的繁殖地和南北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丹顶鹤繁殖的最西界,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

保护区网站:http://www.chifeng.net/da-li-hu/

07、内蒙古自治区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西部和乌海市境内。199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7〕109号)。主要保护对象为四合木、半日花等古老残遗濒危植物和荒漠生态系统。

保护区总面积为474688公顷。其中,核心区115717公顷,缓冲区53479公顷,实验区305492公顷(环发[2007]65号)。保护区地处亚非荒漠东部边缘,为西鄂尔多斯荒漠化草原和东阿拉善草原化荒漠的过渡地区,是古地中海孑遗植物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革包菊、蒙古扁桃、胡杨等集中分布的地方。区内现已查明高等植物335种,其中特有古老残遗种及其它濒危植物有72种,占全部植物种数21.79%,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7种。特别是四合木和半日花仅分布于保护区的小面积范围之内,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此外,保护区还保存着极其珍贵的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化古十分丰富,山地地层剖面明显,是非常珍贵的天然史书。

08、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总面积107.86万公顷。198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7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7〕109号)。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生态系统。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境内最有代表性的丛生禾草和根茎禾草(针茅、羊草)温性真草原,也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亚洲东部草原亚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类型独特,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并能全面反映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过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包括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和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在保护区的中部还有横贯东西的一条沙带,是内蒙古第四大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的一部分。在沙地内分布有杨桦林生态系统、榆树疏林生态系统与沙地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区建立的阿布都尔图山杨白桦-沙地云杉林核心区就代表了这一类型;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是指保护区内的锡林河、扎格斯台淖尔等河流湖泊、溪水及其周边地区的沼泽湿地。保护区境内不但具有复杂多样的各类生态系统,而且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现已查明保护区境内共有种子植物658种,分属299属、74科;苔藓植物74种。多年生草本种类在草原植被中占优势。植物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包括15类型,以达乌里-蒙古成分为主要组成的草原成分,其中优良牧草116种,药用植物426种。保护区野生动物反映了蒙中高原的区系特点。区内有兽类33种,隶属6目15科;有鸟类129种,隶属13目33科。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猞猁、黄羊、遗鸥、大天鹅、草原雕、大鸨等。区内沙地云杉林、杨桦林、海漫滩、沼泽草甸十分发达。

保护区网站:http://www.xklq.com/

09、内蒙古自治区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北部,保护区北、东及南部三面被白音敖包林场包围,西距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60公里。保护区总面积为13862公顷。1979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办发[2000]30号)。主要保护对象为沙地云杉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地处蒙古高原东南边缘,浑善达克沙地东北部的草原上,位于我国东北,华北和大兴安岭植物分布交错地带,区内地貌类型主要为沙地、低山丘陵和河谷等,海拔高度在1300-1500米,植物以蒙古系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共有高等植物68科239属460种。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天然沙地云杉林,被学术界称为“在内蒙古高原草原区残存的唯一的一个暗针叶林天然生物基因库”。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还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栖息繁衍和停歇场所,形成了较为复杂的野生动物种群,境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鸨、灰鹤、天鹅、蓑羽鹤、马鹿、猞猁等。

10、内蒙古自治区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总面积100400公顷。1997年,经巴林右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8年,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办发[2000]30号);200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

保护区地处中国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是草原向森林、东亚阔叶林向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双重交汇的过渡地带。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段,也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景观的缩影。区内有6个植被型,36个群系;有野生高等真菌52种,地衣62种,苔鲜植物176种,其中10种为珍稀濒危种;野生维管束植物700种,其中具有国家级保护价值的植物9种;鸟类17目46科148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9种,世界受胁鸟3种;有哺乳动物6目14科37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哺乳动物3种。有4种哺乳动物和25种鸟类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此外还有大量的两栖类、爬行类、藻类等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鸨、大天鹅、鸳鸯、黑琴鸡、蓑羽鹤、马鹿、猞猁、斑羚等28种,尤以马鹿、斑羚的种群数量较大,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

保护区网站:http://www.nmshwl.com/

11、内蒙古自治区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东南部,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中东部。2001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办发[2001]45号)。主要保护对象为草原、森林多种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西辽河水源涵养地。

保护区总面积5709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238.4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763.4公顷。实验区面积为45094.2公顷。保护区内有5个植被类型,14个群系,主要有草原植被、森林植被、灌丛植被、半灌丛植被、草甸植被。保护区内有鸟类16目41科81属14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金雕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鸢、雀鹰、红脚隼、黄爪隼等21种,其中黄爪隼为国际受胁鸟;哺乳动物6目13科29种,其中黄羊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昆虫类7目30属158种;野生维管束植物82科301属600余种,此外还有两栖类、爬行类动物以及大量的真菌、苔藓,生物多样性十分显著。保护区生物复杂多样,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特有性和脆弱性,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全球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12、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的巴音杭盖苏木、宝音图苏木、格日勒图敖登苏木和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2001年6月,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办发[2001]45号)。主要保护对象为梭梭林及蒙古野驴。
保护区总面积131800公顷。距乌拉特后旗赛乌素镇103公里,距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124公里,北界以中蒙边界线为界,东西分别以敖仑毛德高勒和阿布日和音高勒两条季节性河流为界。东西横跨140公里,南北纵深22公里。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梭梭木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建立的。保护区是我国梭梭林天然分布最东缘,也是我国现存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北山羊,Ⅱ级保护动物鹅喉羚、盘羊等分布的最北界和最东界。2000年8月,由蒙古国境内迁移过来2万余头只蒙古野驴,为了让回家的蒙古野驴得到有效的保护,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

『伍』 辽宁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沈阳:

昭陵(北陵),航空博物馆,福陵(东陵),丁香湖,机车博物馆,故宫,大帅府,
郊区:国家森林公园,怪坡棋盘山,世博园,康平的湿地,法库郊外的山,陨石山,白清寨滑雪场。

大连:

老虎滩 海洋极地馆 发现王国 森林动物园 星海广场 星海公园 金沙滩 劳动公园 白玉山。

鞍山:

千山,玉佛苑,东山风景区,海城白云山,岫岩清凉山,药山,龙潭森林公园。

抚顺:

大伙房水库,元帅林,罗台山庄,海底世界,夏威夷冲浪馆,劳动公园,高尔山,红峡谷。

本溪:

本溪水洞、关门山、温泉、绿石谷、五女山、铁刹山。

『陆』 鲁尔山地址

努鲁儿虎山,蒙语:努鲁儿虎山,汉语意思“脊梁山” ,契丹时称“冷陉山”。系燕山山脉东段,绵延于 辽西地区。从辽宁省建平县进入敖汉旗,由西向东延伸到四家子、金厂沟梁镇和林家地,克力代、贝子府等乡,在敖汉旗境内山脉长约90公里,主峰有大黑山、大青山、平顶山等,海代、贝子府等乡,海拔均在千米以上。气势雄伟,资源丰富。为赤峰市敖汉旗与辽宁省朝阳,北票市的界山。[1]

『柒』 辽宁省内9月份适合老年人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年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的剑,皇太极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捌』 文明6前期奇观分析 前期抢哪些奇观比较好

巨石阵,首发宗教,让ai推迟创教,不过现在这版本不能砍树,除了嬴胖其他人很难抢到。
大金,建造者加一生产力,比较逆天,需要沙漠地形,一般是开个分城去抢,顺便抢佩特拉古城。
牛津大学,和鲁尔山谷并列,科技胜利的好帮手,在科研城造,一般能抢到,拿到了基本上就直奔200t飞天。
四个加政策槽奇观,集中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除了大本钟在工业,可以配合哥特式建筑政策卡抢一波,分别是阿汗拉布拉宫(红),大本钟(黄),布达拉宫(绿),紫禁城(紫)。
工业时代除了抢大本钟还有的就是鲁尔山谷,在产能最高的城市造,这个还需要一定的城市规划,提早规划好鲁尔的位置。
到了现代如果你还没做到各方面第一那你还是别想造奇观了,直接造兵造核弹核平世界算了,如果各方面第一那奇观就是随便抢的。
另:黑叔叔必抢圣米歇尔山,使徒往别人身上撞拿遗物。

『玖』 二战中英军对德国鲁尔水坝的轰炸,是不是确有其事

确实是跳弹 而不是简单的巨型航空炸弹 巨型航空炸弹是用来对付隐蔽在德国港口里的主力战舰的

之所以使用跳弹 是因为德国人事先在水坝上游布置了三道拦截网 当时只有两种轰炸的可能 直接轰炸 水坝的目标太小 另一种就是在水库释放航空鱼雷 然后从侧面冲向水坝 —— 而德国人的拦截网就是用来拦截航空鱼类的

跳弹是个圆柱体 在飞机上用马达加转 就像旋转的乒乓球 也像打水漂一样 在水面跳过拦截网 撞在水坝上 然后沉入水坝底部 接着起爆 将水坝炸开

这需要轰炸机超低空飞行 投弹 而德国人恰恰没有预料到这一情况 并没有布置防空气球 结果让盟军得逞 上演了一场人间惨剧 可以说 二战的欧洲战场 道义并非绝对站在哪一边 因为相比中国人当时所坚守的道德底线 欧洲人的道德在战略利益的诱惑下 太脆弱了

热点内容
通化牡丹江 发布:2025-08-17 11:46:32 浏览:395
荷花定淀派 发布:2025-08-17 11:39:43 浏览:516
茶花梨沙发 发布:2025-08-17 11:34:41 浏览:388
琴箫梅花三弄 发布:2025-08-17 11:28:08 浏览:429
描写花及花语 发布:2025-08-17 11:25:42 浏览:808
小资与玫瑰 发布:2025-08-17 11:21:37 浏览:755
篆刻玫瑰 发布:2025-08-17 11:03:47 浏览:64
室内盆栽种植方法 发布:2025-08-17 11:02:13 浏览:160
百合煮枸杞 发布:2025-08-17 10:58:53 浏览:435
深圳海棠果 发布:2025-08-17 10:54:49 浏览: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