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疏水罩
『壹』 蕙兰的用具
栽培盆具:1.兰花专用塑料盆:适用于大面积、大规模养兰。2.紫砂盆:适合栽种名品。新盆用前应用水浸泡一天以上。3.瓦盆:适合栽植下山兰及一般品种。新盆用前应用水浸泡一天以上。
栽培工具:3目、6目筛子;喷水壶;喷雾器;水泵;风扇;水容器;喷淋头;量杯;剪刀;标签(必要时);其他:包括疏水罩、温湿计、光度计、pH计、EC计等。
『贰』 兰花疏水罩怎么用
兰花清幽淡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闲时养几株兰花,会给家庭中平添几分文化气息,更能表现出主人的高雅气质。不过兰花并不是那么好养,有时候越精心照顾它反而越萎蔫,最后甚至直接死掉。其实这主要是我们在养兰的时候没有用对方法,结果只能是越养越糟糕。
兰花高洁、典雅,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花卉,开花的时候更是非常的惹人喜欢,忍不住在家里养一盆,但养兰花的时候要注意的就是“气”,兰花想要长的好,补气是非常重要的,老花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兰花增加透气性的方法,特别的好用,让兰花蹭蹭长。
做透气罩的好处
可以让盆土的孔不至于被植料阻断,让根系更好的呼吸,让兰花根系更透气,从而达到养根的目的,才会让根生长的更粗壮,从而更好的生长。
『叁』 兰花盘的铁罩是什么
疏水罩,也叫滤水罩。
其实就是用来沥水,防止盆内积水。通常是放置在兰花盆内部,帮助盆内滤水用,让盆内不至于积水,还能有良好的透气效果。
『肆』 兰花如何养龙根苗,才能长得快
答:
龙根弱苗生命力十分脆弱,养护要求比较高,养时稍有不当,即会发生倒苗。因其芦头尚未生长健壮,一但倒苗就基本上已无回天之力了。
一、严格消毒
将兰苗从原盆中取出,弃去原土,仔细清洗根系。用灼烧灭菌的剪刀剪去残根、枯根、腐根,然后再用0.5%的甲基托布津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沥水阴干,如此反复进行两到三次,以彻底杀灭病原体。注意浸根消毒时以刚能浸没假鳞茎为度,不要使叶心积水。与此同时,可将上述药液稀释5倍后对叶片进行喷雾消毒。
二、改换盆钵
种植养护病弱兰花以瓦盆和紫砂盆为首选。最好换用未经使用的新盆,因为旧盆中必然残留着一些引起兰花病害的真菌和细菌。若要使用旧盆,宜清洗干净后曝晒数日或以开水浇淋后再行使用较为安全。盆底要使用盆垫,以透水通气。可购买专用的疏水罩,也可使用桃核、核桃壳等天然材料。垫盆高度应占盆高的1/3-1/2,盆钵的体积宜小不宜大。病弱兰花的根系较为脆弱,若盆体过大,容易造成积水,导致兰根腐烂。使用小盆,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三、挑选基质
病弱兰苗的适应性较差,栽培基质最好采用肥力中等,含脂肪少,通风透气性较好的颗粒性基质,如陶粒、发泡炼石、粗砂、碎砖粒、峨嵋仙土、碎石等。也可将兰株的根部和假鳞茎用水苔包裹后再种植到添加有上述基质的盆中,效果也不错。所有基质均需消毒后再使用。不宜采用腐殖土种植病弱兰苗。一是腐殖土采自林间,杂菌较多,难以彻底灭菌。二是腐殖土使用一段时间后易板结,通透性较差,不利兰根生长。
四、调控干湿和温度
种植病弱兰苗要稍深一些,以保护假鳞茎并保持湿润。盆内基质要保持在湿润状态,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兰苗复壮。冬眠期可适当增加基质,通常要盖过假鳞茎,以保持假鳞茎湿润,并起到防冻作用。翌年春天气温高于15℃时,应及时减去上一年冬天增加的基质,以利新芽的萌发。平时温度应保持在18-28℃。晚上通风,增加氧气含量,以帮助呼吸作用的进行,努力加大温差,减少呼吸作用消耗能量,以帮助有机质的储存,使兰草壮实,明显可以看到假鳞茎增大、草质厚实。在生长期,在不低于生长温度(一般15、6摄氏度)的情况下,温差越大越好;扣水促根。既然无根,那得多点水份才对,只是水份多起来,兰芽就不用急着从根系吸取养分了,发根也就慢了。想发根快,还得迫它,扣点水,兰要求生,要维持生长,这下它被迫长新根!
扣水促芽
所谓扣水就是在兰花发芽前期令盆土干燥,时间3-5天,一般1-2次。扣水使兰花处于一种生存危机,迫使其生长繁殖,因此对多发苗效果明显。
干养:根据“干促根,湿长芽”的前辈养兰经验,在兰花最佳生长季节,即春暖来时适当增加盆土的湿度,促使兰草萌芽,待新芽生长到一定高度时,新芽的进一步生长就如新生儿断奶一样,以少浇水偏干些来促使新根的生长,使新苗脱离老草靠自身独立成长。
五、适当阴养
在适当阴养的情况下表现(一级苗多株连体)此等级连体植株适当阴养肯定是多发芽已是不争的事实,“多阳则花茂、多阴则芽盛”。艺兰家掌握这一特点在高档名品的栽培中,这也是采取的有效办法之一,以此达到增殖的目的。
兰苗应置于可见散射光的地方莳养,避开强光直射。可在兰盆四周添置一些水盆、水槽,以增加环境湿度。
同一个植物种类,荫生根系少,阳生根系旺,这几乎是铁定的规律。
正常的弱苗,苗小、芦头细小,萌芽力极弱,根系也不发达,生命力十分弱小。在养护时就要注意使用方法正确了。因其根系不发达,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差,这就要求首先要养好根,根强苗才壮。为避免发生烂根,基质以颗粒植料为好。颗粒植料的大小以黄豆大小的为宜,因其大小适中,透气又保湿,既可以防止烂根,又不怕浇水太多。种植时可以先用一些水苔将龙根包住。再将配好的植料填入小盆内,植料略低于芦头顶部即可。种植后浇透兰根水,放置于兰架阴棚下进行阴养,切不可让阳光直接照射在兰叶上,并且浇水时切忌浇入叶心,防止烂心倒苗。种下后头2个月不宜用肥,2个月后可施极薄的淡肥,以助其生长。
『伍』 这种兰花名
莲瓣兰,莲瓣兰可采用播种、组织培养和分株等方式进行繁殖。播种和组织培养方式因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周期长,生产中应用不多。分株是莲瓣兰繁殖的主要方式,通常在早春植株尚未恢复生长或秋季当年新株长成时进行,原则上要求分株工作期间白天温度低于25℃,夜间温度高于5℃。莲瓣兰植株基部假鳞茎紧密相连,分株时需用锐利的剪刀或手术刀片从假鳞茎连接点分开,分株伤口要尽量小,一般切分为2-3株1丛。名贵品种常将成年植株分开成单株上盆栽培,可促进多萌发新苗,但管护不当容易长成弱苗。[6]
分株完成后需要整理植株,剪除残花、枯死叶鞘、空根,干枯叶片或叶尖病死部分也需剪去,然后全株浸泡入50%多菌灵800倍+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混合溶液中消毒15-30分钟,捞出后根向上,叶向下倒置在阴凉处稍晾干,最后植株伤口涂抹多菌灵、代森锰锌、硫磺粉或甲基硫菌灵类果树伤口保护剂,即可尽快上盆种植。分株后新芽萌发到长成成年植株约需半年时间。[6]
栽培技术
栽培设施
夏季最高气温不高于35℃,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5℃的地区,普通连栋温室内部覆盖一层遮阳率约70%的遮阳网即可进行莲瓣兰设施栽培。在夏季酷热地区,需在温室外增加外遮阳系统,并在温室内加装湿帘降温系统,使设施内夏季昼夜温度控制在莲瓣兰适宜生长的范围。在冬季严寒地区,可考虑使用日光温室或采用多层膜覆盖的方式进行保温,因莲瓣兰冬季进入休眠期,花芽需经过一个低温过程才能正常开花,所以一般冬季夜间温度控制在0-5℃即可。[6]
设施栽培莲瓣兰基本上采用盆栽方式,因此设施内部需要建设苗床,如果采用营养钵栽培,可采用移动式或固定式苗床网,苗床宽度1.5-1.8米,高度0.7米;如果用硬塑料盆栽培,可用镀锌钢管或方管制作栽培架,宽度1.5-2米,高度0.6-0.8米,每隔3米设1支撑架,钢管或方管可做成固定或活动式,活动式的便于根据兰花盆径进行调节。浇水一般采用人工浇水或配套微喷灌系统。[6]
上盆种植
莲瓣兰根系较粗长,设施栽培一般用兰花专用塑料盆种植,盆四周留有通气孔,盆底带疏水罩,便于排水。常用的有7寸(上口径19厘米、下口径11厘米、盆高23厘米),8寸(上口径21厘米、下口径12厘米、盆高25厘米),9寸(上口径23厘米、下口径13厘米、盆高27厘米)3种规格,根据植株、根系大小选用,以植株根系全部放进花盆后不显拥挤为原则。[6]
莲瓣兰栽培基质传统上多采用当地的腐叶土,设施栽培则采用有机+无机颗粒基质进行栽培,这样的基质干净卫生、不易滋生病虫害,便于统一管理。有机基质包括树皮块、花生壳、栎树叶等,均需腐熟,无机基质包括火山石、陶粒、公分石、植金石、珍珠岩等,除珍珠岩外,所有基质均需筛成1-2厘米规格的颗粒或片状,因地制宜取2种以上泡透并清洗干净,混合均匀才可用于莲瓣兰上盆。常用基质配方为树皮块:栎树叶:火山石:珍珠岩体积比为2:2:4:1。[6]
上盆时先把植株放入盆内,一手轻提植株基部,根系舒展开,假鳞茎上部略低于盆口,另一手添加基质,边加边轻轻摇晃兰盆,使基质与根系紧密接触,不可按压基质,以免影响通风或损伤兰根,基质添加至刚好盖住假鳞茎上部,并低于盆口1-2厘米。上盆完成后即可上栽培架并浇定根水,第1、2遍水需浇透,最好接上细眼喷头大水冲洗至盆底大量流水,盆内杂质及细小颗粒基本冲洗干净才算完成。[6]
光照管理
国兰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为5-50微摩尔/(平方米·秒),光饱和点为200-600微摩尔/(平方米·秒),不耐强光,莲瓣兰设施内需常年覆盖一层70%遮阳网,5-11月温度升高、光线过强时,可加盖1层50%遮阳网。莲瓣兰营养生长对温度较敏感,对光周期不敏感,而花芽分化及抽葶开花对光周期较敏感,夏至过后花芽加速分化并出土,冬至过后花葶伸长并开花。一般可通过秋冬季节人工增加温度和增加光照时间促进营养生长,提高发芽率,抑制花芽分化,这方面研究还比较粗浅,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6]
温度管理
采用颗粒基质栽培,盆内通风透气性较好,但对温度的缓冲作用也降低,冬季低温情况下莲瓣兰更容易冻伤,所以设施内温度冬季夜间要避免低于0℃,白天控制在20℃以内。莲瓣兰以苗论价,因此提高发苗率和增加一年内的发芽代数是实现莲瓣兰快速繁殖的有效方式,而温度管理是莲瓣兰设施高效栽培技术的核心。春夏秋三季,应尽量营造适宜莲瓣兰生长的温度环境,早春促进莲瓣兰尽早发芽,晚秋延长莲瓣兰的生长期,避免过早进入休眠期。为促进莲瓣兰生长,设施内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可以保证植株生长健壮,长势强。[6]
湿度管理
白天50-70%的空气湿度与夜间60-90%的空气湿度有利于莲瓣兰的生长,植株翠绿,油性十足,但通风不良或长期高温高湿容易导致莲瓣兰抵抗力降低,环境适应性差,稍不注意容易染病死亡,所以莲瓣兰设施栽培需要在适当通风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空气湿度。[6]
水肥管理
莲瓣兰虽然耐旱,但生长期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才能促进植株生长,颗粒基质沥水性好,需增加浇水频次。夏秋季节可每天浇水1-2次,冬春季节需要适当控水,3-7天浇1次即可。但要注意,浇水时水温、气温、土温要尽量接近,夏秋可在早晚浇,冬春宜在11:00前后浇,浇水后注意通风,避免叶心长时间积水。[6]
莲瓣兰设施栽培多采用缓释肥+追肥的施肥方式,春季植株上盆后20天,盆面施氮:磷:钾比例为14:13:13的“好康多”缓释肥或氮:磷:钾比例为14:14:14的“奥绿”缓释肥5-10克,在生长期,每隔15天随浇水喷施1次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总浓度控制在5‰以内,按春夏偏氮肥,秋偏磷钾肥的原则使用,冬季及早春可不追肥。另外,1个月叶面喷施1次氨基酸水溶肥,有利于植株生长。[6]
『陆』 兰花上盆的方法,我是如何给兰花上盆的
听说植物离不开土,所以我上盆总会在兰根处加一点保命土,就是腐叶土和硬植料细末,植料是中心偏细,四周偏粗,压面料去掉了,因为我的硬料本身保水力很强,加压面料十多天不干,闷根。
『柒』 刚挖回来的下山兰,怎么栽啊
盆要深筒高腰,最好是泥烧的通气好。土要十分疏松通气好的颗粒土,呈微酸性。最好是兰花原生地的土。盆能装下兰花的向下生长的根就行了。修剪掉空根、烂根,用疏水罩或者瓦片盖住盆底的孔,加土三分之一,尽量大颗粒,比蚕豆稍大。中间三分之一用大黄豆大小的土加到大半时,稍向上提兰株,边用手镇动花盆,用小黄豆大的土加满盆。用沙壤土或者风化石的土都行,统一标准是通气、沥水好。浇一次透水,并用水喷洒叶面,洗去尘土。放在15度左右的室内养护,不要施肥。10天后喷一次两千倍水的托布津或者多菌灵或者百菌清杀菌药。健壮没有病害的也可不喷药。
『捌』 兰花防漏网怎么用
兰花防漏网的网套一般都是白色的,其他颜色的少见,其主要用途是防止我们在日常浇水的过程中把植料冲出、风把植料吹跑、鸟和老鼠等动物把植料刨出,或者不小心把盆弄翻后植料全部倾倒而成。
兰花疏水罩用的时候是先将疏水罩放置在兰花盆底部的孔洞上面,让疏水罩保持在盆的最中间位置,再放入兰花,让兰株的中间位置与疏水罩的尖部在同一垂直线上,然后填充植料就可以了。
『玖』 蕙兰的步骤
清杂:用消过毒的剪刀剪除病根和烂根,清理兰根、叶甲和叶片。清理种植场地的杂草、杂质。 消毒:植料在阳光下曝晒3d以上消毒,也可用甲基托布津等杀菌杀虫药液浸泡消毒。兰苗用杀菌剂按使用比例浸泡20 min~30 min,将兰苗捞出晾干,待兰根柔软后即可上盆。 垫盆:疏水罩应预先放置盆底,用选配的粗植料垫在盆底,厚度以三分之一盆高为宜。 定植:梳理根群,将预先配制的中层植料慢慢填入盆中。将假鳞茎放低,随着植料填装将兰株缓缓提升,浅栽为宜。 铺面:待兰株定型后,用细植料将假鳞茎三分之二以下盖住即可。盆面可铺设翠云草或水苔,为兰株保湿保暖。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古代称之为“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蕙质兰心”意思是蕙兰的本质是中国兰花的中心。“蕙”为中国兰花的中心即:“蕙心”,蕙心就是“中国心”。爱兰者必爱“蕙”,“惠”指中国,“蕙”意思:中国的香草,“芷”人民的香草。“蕙芷”争荣压众芳被称为“国香”。
中国兰蕙兰是兰蕙同心的代表。中国兰花: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春剑、莲瓣兰等同称为兰蕙。
大诗人陆游诗句:“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芳兰即:蕙芷移取象征国家形象和标志。 中国蕙兰的历史文化蕙兰的“蕙”字,在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的《楚辞》中已出现。其辞曰:“既滋兰兮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蕙芷”就是指现今的蕙兰和白芷。
清初鲍薇省在《艺兰杂记》中对兰蕙瓣形的区分与阐释,为蕙兰花朵形式美审美开启了门径。直至改革开放年代大量蕙兰蝶花、奇花出现之前,近一二百年,蕙兰花朵的审美均特别重视瓣型,且影响甚广,成为蕙兰审美的一个传统观念。
『拾』 兰花盆的底部大家都是用什么堵的呀
一般有三种选择:一是疏水罩,店里买来专用的或者自制的;二是瓦片、砖粒或石头等;三是泡沫箱的小块。也有人铺碳块,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