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兜兰花
Ⅰ 兜兰怎么养花友谈兜兰养护
兜兰又名拖鞋兰,是世界上栽培最早最普及的兰花之一。兜兰的大多数种为地生兰,植株矮小花大奇特,最适宜盆栽。兜兰是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林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腐殖土上,少数为附生种。全属约65个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脉至亚洲的西部和印尼群岛的广大地区。我国约有野生种十多个,大部分已经作为育种亲本,并传入欧美。
兜兰的花比较雅致,色彩比较庄重,有白、浅绿、黄、粉红、紫红、褐色及带有不规则斑点或条纹。花瓣较厚,花朵开放期比较长。兜兰的唇瓣呈拖鞋(兜)状,因而得名。
兜兰植料
可用单一性植料或混合性植料,以混合性植料较比适合其生长。兜兰按其习性可分为石灰岩质和酸性沙质岩两种。国内品种中的杏黄兜,硬叶兜,麻粟坡兜,亨利兜等的则属于石灰岩质;而带叶兜,长瓣兜,飘带兜,香港兜,美丽兜等的绿叶类兜则多数属于酸性沙质岩。石灰岩山地的品种可用腐叶土一份,木炭或碎砖一份,碎蛋壳一份或直接用海浮石粒
兜兰栽植
而属于酸性砂岩山地的则可用腐叶土一份,木炭或碎砖一份或直接用树蕨根栽植。南方多用蕨根,树皮作用盆栽材料,而北方适宜用腐叶土,泥炭土比较保湿。盆底1/4的部分填充碎砖等的粒状物,以利于排水,透气,上面再用腐叶土等栽植。华南等南方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气候应用蕨根,苔藓,树皮等作用盆栽植料,也可用国兰栽培植料(兰石),这样根部才能排水好,透气好,根系不易腐烂。
兜兰管理
兜兰喜半阴,春夏秋应遮去70%的阳光,冬季遮去50%左右,所以在有树荫下的环境最适宜,如是棚内或温室栽培只要一张阴网就办到了。兜兰抗燥能力不如其他有着粗壮气生根的兰属般好,应保持盆土的湿润。在干燥季节应经常向花盆四周洒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
湿度
开花以后可保持偏干些。在生长季节新芽萌发以后,可2~3周施一次稀薄的液体肥料。有机肥不能施到叶面上,否则易引起叶面腐烂。多数种类的兜兰不耐寒,冬季室温夜间应在5度以后上,白天高于夜间5~10度,一般来说,叶的正面和背面有各种紫红色大理石样花纹的种类需要较高的温度,在高温多湿的夏季,注意通风。许多产于低纬度高海拨的品种十分怕热,高浊潮湿易引起软腐病,幼叶和嫩芽变黑而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出现这种现象时必须停止叶面喷水,加强通风,降低温度,并可喷洒抗苗剂。
兜兰观赏
兜兰一般株形较小,绿叶类的四季长青,斑叶类的奇特吸引,而且对于光照要求不高,叶形圆头阔身的,类似国兰中的矮种,所以十分适合室内盆栽,或置于书桌案头,卧室窗台,漱间浴室,大型的品种可置于厅中,入口玄头。兜兰花期较长,每朵开放的时间短的3~4周,长的5~8周,如是一杆多花的品种开花时间更长。
兜兰因品种不同,开放时间不同,多数种类冬春开花,也有夏秋开花的品种。如果栽培得当,一年四季均有花看。兰棚内种植宜用轻身盆,如黑色胶袋盆,如植株株形矮小的可用国兰高腰盆种栽,可一架摆放多盆,一些高档些的品种可用套盆,里层的透明盆可观赏根的生长,也可保持较好的湿度。
室内摆放可选用古式(陶器,枯木盆,国兰盆,铜器),现代简约式(木框,竹筒,铁器,藤器,树蕨盆)。在盆面加些水苔可保持一定的湿度,叶面更为光亮。
Ⅱ 兜兰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兜兰又名拖鞋兰。花姿十分奇特,各花瓣均具条纹或斑点,唇瓣变异成圆兜状,版酷似拖鞋的前端,故得此名。权兜兰多数为地生兰,少数为附生兰。兜兰花色丰富,花朵寿命较长,并有四季开花的种类。国产兜兰有10余种。
硬叶兜兰:花单朵,唇瓣呈口袋状的兜,粉红色或近白色,每朵花可开放2~3周。花期2~3月。
带叶兜兰:花单朵,直径约10厘米,色彩较丰富,基色为深绿黄色,上面生有紫色斑点或花纹,每朵花可开1个月。花期春季。
美丽兜兰:花通常单朵,大型,直径可达13厘米。兜大,黄绿色,具紫红色斑块或斑纹,每朵花可开放4~6周。花期冬、春季。
飘带兜兰:花茎粗壮,呈拱形,长可达60厘米,着花4~6朵,花瓣呈线形,长达10~12厘米,黄绿色,有紫褐色的斑纹。花期夏季。
卷萼兜兰:花茎直立,长可达50厘米。花单生,紫褐色。花瓣内外均有若干个黑色疣点,唇瓣呈深兜状,每朵花可开放两个多月。花期3~5月。
黄花兜兰:每花茎上着花1~3朵,浅黄色,外侧布满紫褐色斑点,唇瓣呈卵状的兜,每朵花可开放6~8周。花期4~6月。
紫点兜兰:每花茎上着花1~2朵,偶有3朵。花浅黄色,外侧面布满紫红或褐色的斑点,每朵花可开放4周。花期春、秋季。
Ⅲ 兜兰属的栽培方法
兜兰又称为拖鞋兰,是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原产的地生性洋兰。兜兰按分布区的不同,分别有耐寒力较强的高山种类,也有不耐寒的热带种类,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应有所区别。不管是高山种类或者是热带种类,喜半阴潮湿环境是它们的共有习性。热带兜兰的生长适温应维持在20~25℃才能生长壮旺,冬季最低越冬温度要在10℃以上,否则容易产生寒害或被冻死。而高山兜兰则需要在日夜温差大的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日间温度要达20~25℃,夜间温度要低至5~8℃,并要求稍干的环境。只有这样,才会有可能刺激花芽分化而促进开花。兜兰的生长期每天可浇水1~2次,冬季则要减少至3~4天1次,一些不耐寒的热带种类还要暂停浇水,以免又冷又湿造成冻害。此外,兜兰怕暴雨浇淋,如置于阳台栽培者就要避开雨水。
兜兰可用腐叶土、泥炭土、树蕨根、石砾、树皮等作植料盆栽。盆底应垫上一层碎砖瓦,以利排水和透气。施肥应每周1次,以稀释1000倍以上施用较安全。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期则不宜施肥,以利于高山种类和热带种类短暂的休眠,有助于花芽分化。兜兰无用于储水的假鳞茎,因此不适应空气干燥的环境,在浇水的同时应向花盆四周洒水,以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会更好。
Ⅳ 兜兰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吗
,全部兜兰属和所有兰科植物分别被列入CITES(华盛顿公约,正式名称是濒危野生动回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答的附录I和附录II,兜兰属各种植物被禁止出现在国际贸易的行列;在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兜兰属各种也被列入I级保护物种的行列
Ⅳ 如何种兜兰花
兜兰又称为拖鞋兰,是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原产的地生性洋兰。兜兰按分布版区的不同,分别有耐寒力较权强的高山种类,也有不耐寒的热带种类,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应有所区别。不管是高山种类或者是热带种类,喜半阴潮湿环境是它们的共有习性。热带兜兰的生长适温应维持在20~25℃才能生长壮旺,冬季最低越冬温度要在10℃以上,否则容易产生寒害或被冻死。而高山兜兰则需要在日夜温差大的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日间温度要达20~25℃,夜间温度要低至5~8℃,并要求稍干的环境。只有这样,才会有可能刺激花芽分化而促进开花。兜兰的生长期每天可浇水1~2次,冬季则要减少至3~4天1次,一些不耐寒的热带种类还要暂停浇水,以免又冷又湿造成冻害。此外,兜兰怕暴雨浇淋,如置于阳台栽培者就要避开雨水。
兜兰可用腐叶土、泥炭土、树蕨根、石砾、树皮等作植料盆栽。盆底应垫上一层碎砖瓦,以利排水和透气。施肥应每周1次,以稀释1000倍以上施用较安全。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期则不宜施肥,以利于高山种类和热带种类短暂的休眠,有助于花芽分化。兜兰无用于储水的假鳞茎,因此不适应空气干燥的环境,在浇水的同时应向花盆四周洒水,以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会更好。
Ⅵ 兜兰或拖鞋兰是怎样分类的
兜兰属的拉丁学名Paphiopedilum是由拉丁文Paphos(女神维纳斯所在的圣地地名)和pedilum(拖鞋)二词构成,意指其兜状唇瓣似女神维纳斯的拖鞋头,故在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通称为拖鞋兰。
不管兜兰或拖鞋兰,它们都是这类多年生地生或半附生兰科植物的通称。由于兜兰在国内广泛流行,故用兜兰作为这类洋兰的名称更通俗易记。
据统计,全世界有兜兰属原种约70多个,全部产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美洲、欧洲和非洲无野生兜兰分布。东南亚、南洋群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带的热带地区,那里有最多的野生原种。喜马拉雅地区和我国西南部是另一个分布集中地,其野生兜兰的种数仅次于东南亚地区而位居第2位。据文献记载,我国有野生兜兰20多种,种数最多的是云南省,共有约16种;其次为广西,有约10种;第3位为贵州,共有8种;最后为西藏、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分别有1~2种。驰名世界的金兜(杏黄兜兰)、银兜(硬叶兜兰)和玉兜(麻栗坡兜兰)就产自我国的云南、广西两地。
兜兰属的原种可按其花的形态特征分成6个亚属,即小萼亚属、短瓣亚属、多花亚属、兜兰亚属、卷萼亚属和蜗瓣亚属。而杂交品种则按其花朵数目,划分为单花系和多花系两大系列。单花系花序仅有1朵花,而多花系花序则有花2~5朵,这样很容易就可以把众多的兜兰品种准确归类,既易分又易记(图27、图28)。
图28 多花系兜兰品种富士绿
除原种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天然杂交种,全世界已发现的天然杂交兜兰已达20多个,典型的如产自我国云南的硬叶麻栗坡兜兰(Paphiopedilum×fanaticum)、泰国的红统兜兰(P.×angthong)和暹罗兜兰(P.×siamense)等,它们的植株和花的外形介于双亲之间,并且往往由于形态独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早期的兰花分类专家作为新种发表。直到以后发现其花形类同于某相同亲本产生的人工杂交品种时才知实为天然杂交种,并给予更正,将种名更改成天然杂交种的拉丁学名。
兜兰属植物通常有2~5片绿色或大理石状斑纹的革质叶片,花朵较大,色泽以紫红、金黄、绿白等色彩为主,单花或多花,大多数无香味,只有少数在晚上放香,如白花兜兰(P.emersonii)、麻栗坡兜兰(P.malipoense)、文山兜兰(P.jackii)、汉氏兜兰(P.hangianum)等几个种类,它们可作为未来香花兜兰品种的杂交亲本而潜力巨大。
全世界的野生兜兰发现并被人类利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由于过量采集或生境受破坏而导致许多原生种类处于濒危状态,如果不立法保护,相信日后一段时间内就会由于滥采滥挖而绝灭。因此,野生兜兰的种类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植物,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采集,否则要受到法律惩处。
Ⅶ 兜兰种类与品种有哪些
栽培的兜兰多分两类,一类为原生种,另一类是杂交种,杂交种花大,易开花,色泽鲜艳,国际栽培的主要是杂交种有:
1.卷萼兜兰
(P.appletonianum)
也叫海南兜兰。花期3~5月,花茎直立,花单生紫褐色,直径8~10厘米,花瓣外侧有13~14个黑色疣点,内侧有5~6个疣点,唇瓣呈深兜状,适于盆栽,是优良的亲本。
2.杏黄兜兰
(P.armeniacum)
香港称为“金兜”、“金童”,花期春季,花杏黄色,直径6~10厘米,唇瓣为椭圆形的兜,兜的先端边缘内卷部分很窄,形状奇特。
3.黄花兜兰
(P.concolor)
花期4~6月,花茎直立、上生1~3朵花,花淡黄色,外侧布满紫褐色斑点,唇瓣呈卵状的兜。
4.紫点兜兰(P.godefroyae)
花茎极短,茎上生1~2朵,花浅黄色,外侧有紫红或褐斑。
5.硬叶兜兰
(P.micranthum)
又名小花兜兰,香港称“玉女”,叶小坚硬,花期2~3月,花径7~8厘米,美丽,唇瓣椭圆形,粉红色或近白色,酷似彩蝶。
6.香港兜兰
(P.purpuratum)
植株较短,叶亮绿色,有紫红斑,花单生,7~9厘米,深紫红色。
7.美丽兜兰
(P.insigne)
花大,径10~13厘米,花以黄绿色为主,背萼粉红色,有紫红斑。单花期4~6周,花期10月至翌年3月。
8.带叶兜兰
(P.hirsutissimum)
花单生,直径10厘米,花基色深黄绿色,上有紫色斑点或花纹。此外还有紫毛兜兰、狭叶紫毛兜兰、飘带兜兰、长瓣兜兰、麻栗坡兜兰、白花兜兰与彩云兜兰。大部分生长在广西、云南、广东和海南省。
杂种兜兰品种较多,受欢迎的有:
1.P.Red Frige‘planar’1~2月开花,左右花瓣相当宽,是红色系中的优良品种,花茎短直,花瓣厚,花径10厘米。
2.P.Walnut Greek‘suwade’SM/JOGA2~3月开花,繁殖力强,花径大12厘米,花茎高,叶片不下垂,红色花系。
3.P.delrosi 3月份开花,每茎开花2朵,粉红色。
4.P.La Honda‘sacrament’HCC/AOS1~2月开花,为黄绿色的大朵花,叶稍细长,有光泽的袋状唇瓣,美丽。
Ⅷ 兜兰花的介绍
兜兰又称拖鞋兰,因它的花朵上唇瓣变异成兜状,就象拖鞋一样,故得此名。同时,内它的萼瓣也容与其它兰花不同,背萼片特别大,呈扁圆形或倒心脏形,侧萼片合成1枚,很小,着生在背萼片下方,唇瓣之后。兜兰花色艳丽,花形奇特,单花开放时间长,是一类高档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