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海棠
❶ 梨花初带夜月 海棠半含朝雨 什么意思 出自什么地方
梨花初带夜月 海棠半含朝雨,意思是梨花还染着夜月的银雾,海棠半含清内晨的雨露。出自北宋词人万俟容咏创作的《三台·清明应制》。
全诗(节选)如下: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
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译文如下:
梨花还染着夜月的银雾,海棠半含清晨的雨露,皇家宫苑关不住阳春,春光延伸到遥远的城门。御沟里涨满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细柳垂丝丝金缕,东风平和静穆。望壮丽宫阔高耸入云,那并不是烟雾霏霏的仙境。清平时代,朝中和民间多么欢悦。帝城条条大路,喧响着箫声鼓乐。
(1)清明时节海棠扩展阅读:
这首词使用赋法极力铺叙京都清明的节序风光。
第一片以写景为主,并总叙太平盛世景象。
第二片转入具体描写,写出莺歌燕舞、各色人物游冶欢乐的情形,间以景物点染,笔调明快。
第三片描绘清明时节宜人而往往阴晴不定的天气,极有情味,并化用韩翃《寒食》诗意,切合节令,归结到宫廷生活景象。铺叙勾勒,层次分明,语言雅洁富丽,修饰精工自然。
❷ 咏海棠的诗词
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更有“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的美称,人们把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明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并题诗云: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 棠 花
——唐·齐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斜谷邮亭玩海棠花
——唐·顾非熊
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
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
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
海棠花放简冯元咨
——宋·苏泂
游丝无赖小庭空,梦想君家合树红。
曾向西川亲画得,举家终日看屏风。
海 棠 花
——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
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海 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 棠 花
——宋·方回
锦城春色万人迷,饭颗无心着品题。
实不如华谩浓艳,秋霜谁觑海棠梨。
雨中惜海棠花
——宋·廖行之
东君何事妒花妍,不遣春风一笑嫣。
邀动芳心愁万缕,盈盈含恨雨中天。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春暮游小园
——宋·王淇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春 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踏莎行·雨中观海棠
——宋·张炎
命薄佳人,情钟我辈。
海棠开后心如碎。
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
恨不能开,开时又背。
春寒只了房栊闭。
❸ 清明节赏花的品种有哪些
每到寒食清明时节,真可谓是“春禽得意千般语,草卉无名百种香”。春风恰应时节,花开尽如人意。此种时节,正是人们游春赏花的大好季节。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杭州清明节赏花,无疑要胜于其他地方。
寒食清明节赏花的品种有数十种之多。其中主要品种有杏花、海棠花、牡丹花、梨花以及杜鹃花等。
杏是我国著名的观赏树木,其花色又红又白,胭脂万点,花繁姿娇,占尽春风。杏花可以配植于庭前、墙隅、道路旁、水边,也可群植、片植于山坡、水畔。杏树树龄长,可活到一百年以上,是春季主要的观赏树种。
在元代诗人刘炳的《寒食客秦淮》中就有关于杏花的诗句:
今年寒食客秦淮,杏花李花无数开。
海棠花开娇艳动人。由于花色艳丽,一般多栽培于庭园供绿化用。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有“玉棠富贵”的意境。海棠花常植于人行道两侧、亭台周围、丛林边缘以及水滨池畔等地方。明代僧人明秀《过孙山人故居》诗写道:
燕子归来寒食雨,春风开遍野棠花。
描述的就是寒食节时野棠花盛开的景象。
牡丹花是我国固有的特产花卉,被拥为花中之王,有关的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作为我国国花,牡丹花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诗人所称颂,因而素有“百花之王”的美誉。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文献多有记载。刘赛客的《嘉记录》说:“北齐杨子华有画莯丹”,牡丹既已入画,其作为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可见牡丹在我国至少已经栽培了1400年。
到了唐代,牡丹栽培开始繁盛。牡丹花大色艳,品种繁多。
宋人毛滂在《寒食初晴见牡丹作》中就有这样的佳句:
魏紫黄绿欲占春,不教桃杏见清明。
梨花,别名玉雨花、瀛洲玉雨,通常指梨树上盛开的纯白色的花,常见于古诗词中。梨既是一种著名果树,又是著名的观赏植物。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喜爱梨花,并对其赋予了许多诗情画意。
宋代诗人陆游有诗道: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是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在文人眼里,梨花最宜月下或雨后观赏。群植而远观效果则更好,梨树的树形亭亭玉立,花色淡雅,叶柄细长,春风过时,临风叶动,响声悦耳。
明代陈继儒《南都》诗道:
寒食斗鸡归去晚,院门新月印梨花。
这些诗句记述了当时古人在清明时节赏梨花的情景。
杜鹃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它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很广泛。杜鹃花盛开之时,恰值杜鹃鸟啼之时,古人留下许多诗句和优美、动人的传说,并有以花为节的习俗。
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
唐代成彦雄《杜鹃花》诗道: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唐代诗人曹松《寒食日题杜鹃花》道:
一朵复一朵,并开寒食时。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寒食节嗜好赏花之人。《花庵词客》一书中,介绍北宋词人仲珠,此人本是安州进士,因其妻以药毒之,仲珠食蜜解毒。
苏东坡念其大难不死,送其名为“蜜殊”。仲珠后出家为僧,每年禁烟赏花时,即置酒接待宾客,还美名曰“看花局”。仲殊一生填词甚多,以小令《诉衷情·寒食》为最。
据说,大文学家苏东坡在37岁时,有幸参加了杭州钱塘寺赏花会。两年后,清明节发生一场雨雹,病中的苏东坡担心花存无几,于是他写了《惜花》诗一首:
吉祥寺中锦千堆,前年赏花真盛哉。
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
打彻凉州花自开,沙河塘上插花回。
醉倒不觉吴儿咍,岂知如今双鬓催。
由此可见,寒食清明之花在古人的眼中持久绽放,并让后人在脑海中久久地回味。
❹ 求解雨洗海棠如雪。又是清明时节。燕子几时来,只了为花愁绝。枉与春风分说。
如梦令(海棠)
雨洗海棠如雪。
又是清明时节。
燕子几时来,只了为花愁绝。
愁绝。
愁绝。
枉与春风分说。
❺ 清明时节有什么花开
清明节即将来临,许多朋友想趁假期的休闲时刻出门赏花踏青,那么,目前物候回期的变化答情况如何?清明节期间哪些花正值最佳观赏期呢?
据专业气象台专家介绍,今年2月19日腊梅始花,比常年偏晚了12天;迎春和连翘的始花期也分别比常年偏晚了5天和7天。进入3月下旬,气温明显回升,3月下旬气温较常年偏高约4℃,物候期加快了变化步伐,但仍较常年偏晚。目前,玉兰、杏树、连翘以及部分向阳地块种植的单瓣榆叶梅等多种植物正值盛花期。
据气象台预测,4月2日清明节上午受冷空气影响,天气以阴为主,有小雨或零星小雨,气温将明显下降,2日午后到夜间有西北风5-6级,阵风可达7-8级;其他时间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回升。
据物候观测及气象因素综合分析,清明节期间,榆叶梅、玉兰、连翘、杏正值盛花期,垂丝海棠、美人梅处于始花期或含苞待放,均适合观赏;但梨始花预计将推迟到8日以后,想观赏梨花的朋友可适当调整观花行程及路线。
❻ 七绝清明一首诗描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这首诗前两句是什么
《清明》
唐 ·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宋 ·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鹊踏枝·清明》
五代 ·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清明》
宋 ·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即事》
唐 ·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夜》
唐 ·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三台·清明应制》
宋 · 万俟咏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
《清明二首》
唐 · 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❼ 晏殊 浣溪纱 我要原文
那首词不是《浣溪沙》,是《破阵子》。原文如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❽ 多地清明小长假迎来赏花季,清明花期有多长
清明节的花期是一个月左右。
这周结束之后我们马上就迎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清明节,迎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清明三天小假期。清明节我们又有很多的习俗,其中一个就是踏青。
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城市温度不同,气候不同,所以花的盛开起和维持期也就不同,但是差距也就是前后15天左右。也不是很久,就能看到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景。
❾ 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的意思
“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的意思是:梨花染着夜月的银雾,海棠半含着早晨的雨露。“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出自宋代文学家万俟咏的《三台·清明应制》,全文描绘了京城在清明时节的节序风光,表现了一幅莺歌燕舞、游冶欢乐的情形以及贵族宅院一派醉生梦死的承平景象。
《三台·清明应制》
万俟咏〔宋代〕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译文
梨花还染着夜月的银雾,海棠半含清晨的雨露,皇家宫苑关不住阳春,春光延伸到遥远的城门。御沟里涨满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细柳垂丝丝金缕,东风平和静穆。望壮丽宫阔高耸入云,那并不是烟雾霏霏的仙境。清平时代,朝中和民间多么欢悦。帝城条条大路,喧响着箫声鼓乐。
黄莺儿歌声断续,小燕子飞来飞去。绿水中倒映着岸边台榭,秋千影随水波荡漾不伍。一对对游女,聚集着做斗草游戏,踏青路上洋溢着卖糖的香气,到处是携酒野宴的人,你也许会幸运地认识那人面桃花相映的朱门。少年跨着雕鞍宝马,向晚时在一起欢聚,酣醉中,衣襟上沽惹着片片落红、点点飞絮。
正是轻寒轻暖宜人的长昼,云天半阴半晴的日暮,在这禁火时节,青年们已把新妆试著。岁华恰到最佳处,清明时看汉宫传送蜡烛,翠烟缕缕,飞进门前种槐的贵人府。兵卫全都撤除,皇宫敞开千门万户,不再听到传诏宣旨,停止了一切的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