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种荷花
『壹』 大的陶罐种花需要打孔吗
我觉得其实用陶罐种花的话,其实是应该打孔的,这样打了孔才可以把多余的水给漏出去,不至于让花的根,因为长期泡在水里烂掉。可是有的花盆的话不打孔应该也没事,自己注意浇水的量。
『贰』 碗莲的种植方法水培
1.品种选择
碗莲的品种很多,不同品种的色泽、色泽都有一定的差异。常见的有厦门万联、鱼湾、粉岭龙、满江红等。爱花者除了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品种外,还应该选择种植后容易开花、开花量大的品种。
2、早春播种
掌握碗莲种植方法的第一步是确定碗莲的播种时间。碗莲的种子虽然没有休眠期,一般情况下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但到了春天,种子会更加发芽。速度快,温度也适合碗莲的发芽生长。春季播种后约1个月发芽,秋季可能需要2~3个月发芽。
3. 去籽
碗莲的种壳比较硬。播种前,需要借用工具将种子尖端的皮削掉一点,或者在水泥地上用力搓一下,去掉一层皮,露出果肉。小心不要伤到里面。任。去皮的目的是让种子的仁吸水后膨胀发芽。
4. 浸泡种子
莲子去壳后,需要对种子进行浸泡,以达到加速发芽的目的。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碗莲的种子是什么时候种的,但是过了发芽期就没有发芽的迹象了。温度和发芽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想快速阅读关于发芽的内容,你可以去掉壳,直接把种子洗干净,然后放在保温杯里。一般来说,荷花会在3到5天内发芽。
5. 发芽和移栽
最后一步是将发芽的碗莲种子移植到没有底孔的花盆中。陶罐中加入半盆园土或塘泥,然后种在盆中,浇水时不要淹没莲叶。
二、盆莲播种后注意事项
播种前,需要将碗莲的种子打碎。一般情况下,碗莲的破壳部位不宜过多,不能直接去籽壳。这样,碗莲胚就没有壳了。保护,它很容易腐烂。
三、水培碗莲子的保养要点
1. 浇水
无论是纯水种的碗莲,还是土种的碗莲,都不能缺水,尤其是夏天,碗莲一定不能缺水。掌握如何在夏季种植碗莲是碗莲开花的关键。一般在夏季,碗莲每天应浇水2~3次。入秋后,碗莲将逐渐进入休眠期。这时,只需在锅中保留少量水即可。
2、施肥要点
如果选择开花量大的荷花品种,则需要多施复合肥。荷花虽然喜肥,但请不要施肥太厚。一般用塘泥种植的荷花是不需要施肥的。但是,如果开花后叶子变黄,则是养分不足的表面,可适当复配。肥料补充营养。
3、照度要求
万莲喜欢有充足的阳光,但夏天也要注意遮荫。碗中的莲花每天需要6小时以上的光照。花期可移入室内,但必须适当照明。
『叁』 残荷 雪小禅 急急急~~~
残 荷
雪小禅
你,看过残荷么?
如果是深秋或者初冬。寒冷的风中,有一片残荷,几乎是枝零飘落,几乎是失去了所有取悦的颜色。
完全是一副惨落的表情。那荷叶凋零的七零八落了,以枯萎的姿势倒在池塘里。那莲蓬也不那么饱满了,怕冷似的,小小的骨朵。依然的骄傲,依然的桀骜。
没有了夏天的热烈,荷正盛开时,有一种凌驾的气势——但不自知。自以为低调,却跋扈到清凉。自以为薄凉,却还是烈的艳的——那盛开的荷着实有些炫耀,当然,她也必有炫耀的资本。可是看久了,会厌,会腻,会生出反感。
你以为她会骄傲一世么?
每朵荷都自己未知的前程。她们努力盛开,虽是自身光芒,却也是为了索取。
索取那眼前必要的夸奖和虚荣。
你看你看,这荷开得多妖多灿。
——是掩饰不住灼灼锋芒的。太过外露的东西消逝得快。荷最茂盛时带着不顾一切的表情,看着羞涩其实是疯狂了。开呀开呀,开得没了边,也没了际,没了未来,也没了过去。
但是,盛开的莲花太肆意。
她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任群芳妒的开着。要多妖娆有多妖娆,要多华丽有多华丽。
然后,秋来了。
然后,她一步步的在冷风中受伤了凄冷、伤害,她的心,是一点点凉下去了。
先是形变了。
不再是盛大的开放模样。
那荷叶小了很多,那莲蓬不再圆鼓鼓了,呈现出一种枯萎的样子。
又一场冷风。
又一场苦雨。
……
已经不是秋了。到了冬。
残荷,呈现出一片残落的鬼魅。历经了这些风霜、打击和伤害,她看似寥落了,其实却有了铮铮的骨。有骨骼了。那有了骨骼的神经,远比一朵盛开的莲花更有味道。
她盛开时,只是妖媚和跋扈,她枯萎时,才真正有了风骨和气象。
残荷,以一种不让人怜悯却让人心生敬意的姿态出现在画家笔下。
如果一个画家只会画盛开的荷,而不能画残荷,那只能是一个心灵地貌还不丰满的画家。或者说,他的审美还没有到凋零的状态,而人生的时光,还太光耀太丰满。那样的人生,也是寡味的。
就像这朵曾经不忧亦不惧的莲,假如她没有受过冷雨凄风,假如她还是一直粉艳艳的盛开的,纯洁而无知的开着,她只是宫庭画中那无趣而带着稚气的一朵傻荷。
现在,她老了,她枯了。
味道和气象却出来了。
年轻时,只顾着一味的盛开盛开。那饱满的大荷花呀,看着是纯洁是壮丽,可是,不会对她有敬畏,她太单纯的纯粹。那样的纯粹,有什么味道呢?
老了,生出孤独的美感与凄清的味道。守着一杯清茶,一盏孤灯,几本闲书,几本书法孤贴……足够了。人生要的太多也是缺失,太过完美也了无趣味。
那稍显残缺的人生便是这冬日雪天的残荷。
一个人独钓寒江。
这山河是她的山河。
这岁月亦是她的岁月。
把酒言欢,可以醉,可以不醉——陶罐中是采来的残荷与枯萎的莲蓬,暗淡的灯光下,老条屏上有飞鸟、莲花、腊梅……散发出紫檀木特有的暗香。
把自己活成一朵残荷,不为懂得,只为慈悲。
当人生远离了那些浮华喧嚣热烈。远离了人群的热闹、名利、趋炎附势,人生,是往回收的。
收的姿势当然不会如盛开一样夺目。
甚至,无人在意。
可是,荷,抽筋扒骨了。没有了灼灼夺人之姿,却有了硕硕风骨之态。
那《锁麟囊》中落了难的富家女薛湘灵怎么唱: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早悟兰因……
翻看杨绛、张爱玲、杜拉斯、陆小曼晚年的照片……这一朵朵残荷,有了隐忍却更为让人心动的风骨,那是光阴赠予她们的味道——历经岁月摧残,饱经了人世的风霜,脸上的光芒,却更加灼灼。
有友为我画荷。
我只要残荷。
那盛开凌厉的强势之莲花,不属于我。
那有了风骨的荷或事物,才是我的——它们在时间并不光滑的隧道里与我一一相认,我看着它们,它们看着我,找到最本质的共同属性:清醒自知、坚韧饱满、铮铮傲骨、自在淡然。
『肆』 陶罐的优点是什么
陶罐的优点是外表比较的光滑、美观,而且陶罐的隔热性比较好,不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物品放在陶罐内的储存期也是比较的长。陶罐的缺点是易碎,而且比较的厚重。所以,在拿的
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
陶罐是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来盛液体或食品的陶制容器,陶罐是陶瓷制造的一种
盛液体或食品的陶制容器。该陶罐是在距地面大约1.5米深的土层中挖出的。而且出土的文物
中有任城陶罐等。任城陶罐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价值。
古陶罐高约110厘米,口径宽而阔,直
径大约40厘米,最粗处直径有50多厘米,其底部尖而锥,直径大约只有15厘米。从外观看,
通体白色略现淡红,罐口挖掘时被铲损的部位呈灰色,整个罐身有突起的细密花纹图案。
彩绘陶罐:
陶罐一直是中国古代饮食活动中最常用的盛贮器。但自龙山时代开始以至于夏商,对作为食器的陶罐进行彩绘装饰的作法已极为罕见,因此,发现于塞北的相当于夏代的这种陶罐便有点特立独行了。
这件作为随葬品的小罐在内蒙古赤峰大甸子遗址出土,有稍矮的直领,宽宽的肩,扁球形的腹,下面是小平底。
口与底大小相若,上下对称,造形饱满匀称,罐身上在黑色底衬上用红白二色绘出二方连续的多单元繁缛几何纹,这在中原地区同时代的陶器中是绝难见到的。
『伍』 从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上看,民国底部带有寿字的陶罐子有何价值
一是美观,二是象征着当时人们的美好寓意,物品被赋予吉祥,价值自然上涨。青花云气纹碗,青花福字纹碗。此期民窑器质量很差,极粗,但有此写意瓷画的画笔简洁潇洒,如高士图,水莲纹,草书“福”、“寿”字等。 青料。全部为国产料,发色灰暗,少数呈褐色。
有的碗带涩圈,发现有涩圈上有黑字的情况,钴料若不罩釉,烧成后即成黑色。由涩圈可看出当时有一种碗摞碗的叠烧工艺。见有花瓣形款,太极图款。典型器为青花寿字纹碗,南京博物院藏群仙献寿纹大罐。 青料、纹饰。均用国产料,发色较灰暗,也有小铁锈斑,但不及官窑的大、深。纹饰布局同官窑。绘画多实笔。
『陆』 成都地区室内陶罐种花需要打孔吗
肯定是需要打孔才能种植好植物的,但是如果没有条件的话,不打孔平时少浇一些水也是可以的。有条件肯定还是打个孔好一些。
『柒』 山西遗址内发现一个“陶罐”,10年后才搞清用途,为何专家赞叹为高科技
1959年,考古学家在东庄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些保存相当完好的来自新石器时期的文物。由于当时的技术还不够完善,因此考古学家没有办法辨别出部分文物,也不知道它们具体的功能用法是什么。
在堵住两个孔洞后,过了一会,瓦罐中的煤炭已经熄灭了,他尝试的对着孔洞吹了口气,发现煤块又重新燃烧了起来,这再次证明了他的猜想。根据瓦罐的功能,他将瓦罐命名为火种器,这也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火炉。
能有效保存火种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进步,算得上是一次小“工业革命”。
随着不断的进行考古发掘,考古学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类似于火种器的文物,表明了当时社会火种器的普及度很高,人们也已经掌握了成熟的保存火种的方法,这体现了人类的高超智慧。
『捌』 我想知道菊花的品种
菊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古人将梅、兰、竹、菊合称为花中“四君子”,赋予它们很深的文化内涵:梅花独步早春,不染世尘;兰花清心似水,高雅脱俗;青竹挺拔刚健,有节有气;菊花凌霜不凋,气韵高洁,菊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当之无愧。在人们心目中,菊花又是吉祥、健康和长寿的象征。
菊花原产于我国,它经历了由野生到食用栽培又到观赏栽培的漫长岁月。晋代以前的菊花作为记节令、食用、药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菊花的观赏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11世纪初,我国菊花经朝鲜传入日本,12世纪传入英伦三岛,17世纪遍及欧洲,19世纪传到美洲,如今已成为世界名花。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生长有菊花,但是最有名的还要数开封的菊花,所谓“黄花遍国中,汴菊最为名”。开封古称“汴梁”、“汴京”和“汴州”,所以开封的菊花又称作“汴菊”。
作家学者屈春山:菊花是中国传统的花卉之一,距离现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开封菊花在唐、宋的时候,已经在全国都非常有名气了。象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曾经有诗这样写道:“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他说这个“梁园”就是开封。在唐代的时候,开封家家都有养菊的习惯。“梁园独如霜”当然这个菊花它主要是黄色和白色,是主要常见的色彩。宋代孟元老他写的《东京梦华录》,这里面对开封的菊花也有详细的记载,里面就写道:“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在宋代的时候开封菊花已经有很多品种了,比方他里面提到的有“万铃菊”、“桃花菊”、“木香菊”、“金铃菊”,还有“喜容菊”等等。而且还说是“无处无之”,也就是说到处都有。
开封在当时是北宋的首都,所以每到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而且在宫庭里面也争插菊花枝,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茶,饮菊花酒,所以有这个习惯。在唐宋时代开封菊花已经是很盛行了,到了明清时代,开封的养菊就更盛了,所以现在在开封的“禹王台”公园里面,有一座乾隆御碑,御碑现在还有这样两句诗句,“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也就是说在“禹王台”这个地方,里面有很多菊花。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在已经成为全国菊花发展的中心和栽培基地之一,菊花经过历代的培育,目前开封的菊花已经达到一千多个品种。每当深秋来临的时候,万紫千红的菊花喷放吐艳,绚丽多姿,整个开封城就变成了一个花团锦簇的一个菊花世界,所以,开封作为“菊城”来说,我觉得是当之无愧的。
菊花栽培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那么,菊花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呢?
<<礼记、月令>>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它的意思就是说,菊花开放开的时间是每年秋天的秋末,九月份,所以菊花也叫“秋花”。菊花的“菊”字,在古代它是作“穷”字讲,它的意思就是说,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结束,这个菊花它的名字就是按照菊花的花期来确定这个名字。因为九月是阳,所以菊花表示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个意思,后来“重阳节”赏菊这个习惯由此而产生的。
菊花不仅可以供人们观赏,美化环境,而且它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菊花的花和茎含有挥发油,腺嘌呤及微量元素、维生素B1等,所以可入药,“为清凉性发散风热药,功能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主治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等”。在《本草纲目》和《中华药典》等书藉中对菊花的药用都作了较详尽的说明,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总结的疗效有:“明目,治头风,安肠胃,……久服轻身延年”。
食用菊花,主要是食用菊花新鲜的花瓣,嫩叶,嫩头。叶和花瓣可炒菜,也可做汤羹和菊花火锅;洗净的鲜花用开水烫一下,配上佐料,就成为可口的凉拌菊花;还可以做成菊花馅饺子,包子、锅贴等面点;用菊花可以做成各种美味佳肴组成菊花宴,菊花席。色、香、味俱全。酒足饭饱之后再品一杯菊花茶,真可谓“菊花如有士,过时有余香”。
菊花素有“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所以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菊花更是情有独钟。
在中国画中形成了“四君子”画,就是梅、兰、竹、菊,所以菊花列入“四君子”这样的题材之一。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就是在宋代那时候出现了画菊。那时候画菊是用工笔重彩这样的技法来画菊,它基本是写实的,你一看到那幅画,就可以在野地里找到这个品种的菊花。在画家笔下,觉得这些观赏菊,直接画在画里面,似乎画意太差,因为它独立欣赏价值太强了。他认为菊花之美,最主要不在于外在,而是一种内在气质的美。
这是宋代画家所作的工笔重彩画,它的特点,是他从大自然中间直接吸取自己绘画的题材、形象,用很工细的手法如实地来描绘自然的景观。但它并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有自己审美的角度。
工笔画菊花这样绘画主流技法,到了元代以后,逐渐让位给写意画,写意画它用笔并不是那么周到,但是正象唐代画派所讲“笔不周、而意周”,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很周到的,恰恰用写意技法所表现的野菊花,它那种潇洒的气质,傲霜的性格,似乎比工笔画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明代有著名的写意画家徐文长、陈伯阳,他们都善画菊花。再往以后,所有的文人花卉画家,几乎无人不画菊花。菊花看起来造型很简单,但是你要能把它的真正的姿致和性格画出来,能够得到观众们的承认,那还是不容易的。
清张同曾的这种画菊花的方法,是介于工笔画和写意画之间的一种画法,叫“没骨画”。他是直接用颜色点、染而成。效果是很工细的。是开始往写意在过渡。
清代初年八大山人作品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是以花为主,而是以它的残叶、残枝这种傲霜的姿态为体,而把残花放在一个次要的地位,整个画面形式感非常之强。这幅作品是八大山人的代表作之一,《瓶菊图》。在这样一种朴实的陶罐上面插着一枝野菊花,恰好把文人的野意的心胸表现出来。
吴昌硕是用篆书的笔法来画菊花,把菊花那种傲骨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这种用北派苍劲笔法来表现花卉,这样一种风格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大师齐白石。
这幅作品是近代我国著名的写意派大师齐白石的作品,上面画的菊、鹌,就是菊花鹌鹑,安居乐业,居之安。他的绘画直接继承了吴昌硕的传统,形成了中国写意画史上一个崭新的风格。
古人赞菊花最有名的诗句就是“菊残忧有傲霜枝”。王雪涛先生所画的白菊小品,就直接题了“傲霜枝”三个字。这幅画,章法奇俏简练,把菊花那种傲霜的姿势表现得非常清楚。
这幅作品是当代著名的写意画家李苦禅83岁的作品,他用的是写意画或者叫大写意画的技巧,用笔比较豪放甚至粗放,但是,也是“笔不周,而意周”,笔粗而意是很细的。
现在画菊花的人就更多了,工笔画菊花又已经在沉沦多年之后,又开始一种新的面貌出现了。
七朝古都的开封,人文荟萃,以菊花为题入诗入画每每皆是。28位书画家们在数十张桌面上,将37米长的宣纸缓缓展开,泼墨挥毫,联袂绘制一幅国画《汴梁百菊图》。细雨蒙蒙也挡不住画家们画菊的激情,千姿百态,色彩绚丽的菊花在画家们飞舞的笔触之下跃然于纸上。
历史上画菊花都是画一枝、一组。现在我们画菊花不止一枝、一组,一个花一个叶了,而是一大片,把整张的纸给它全部画满,要出来整个菊花的气势,跟它的动态。我们这些画花鸟画的画家,还得以画本地方特色的菊花为主,在画菊花当中,在生活当中再创造一些新的国画技法,新的国画技巧。另外,应该大胆的去用多种颜色,不怕它俗,画到最后这幅画,还应该雅俗共赏。
菊花品种繁多,远远超过了其它任何花卉,为花卉品种之冠。
菊花最早是单一的“黄花”品种,经过历代许多人对菊花的培育,使菊花的品种不断增加。在宋朝刘蒙泉的《菊谱》记载,有35种;经过若干年之后在沈竞的《菊谱》中已达到80多种,而到元朝杨维祯的《黄花传》记载中已有136种,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有900多种,千百年过去了,菊花在我国已有3000多个品种。光开封就有1200多个品种。
目前我国菊花分类比较趋于统一的有,可按菊花的花形大小进行分类,花茎6公分以下的称为小菊;6公分到10公分称为中型菊;10公分以上的可以称为型菊。根据花期可以分为早、中、晚期。早期的菊花在十月上旬可以开放;中期的菊花在十月下旬可以开放;晚期的菊花在十一月的上旬可以开放。可以根据花型进行分类,它有平瓣型,荷花型、芍药型、卷散型、园盘型、托桂型、丝发型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名种。菊花可以通过颜色进行分类,例如红色系,像这种“意大利小红”;紫色系,这种叫“紫十八”;还有粉色系,叫“西施图”;这种黄色系叫“金牡丹”;这种是复色系列,是“金背大红”;叶背叶面是两种颜色,一个是红色,一个是金黄色;再一个是白色系,“白莲”;这种是是紫色,“紫绣球”;还有绿色系列。菊花根据花心可分为露心的,不露心的和半露心的。为了使菊花得到更好的应用,对菊花进行了园林应用的分类,它分为优秀菊花品种,切花品种,花坛菊品种,大立菊品种和悬崖菊品种,案头菊品种,造型菊品种和传统菊花品种。
俗话说“三月芽,十月花”,只有很好的掌握菊花的特性才能培植出良好的品种。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的草本花卉,它有嫁接和扦插,还有分株的几种栽培形式。嫁接通常用于大立菊,造型菊和盆景菊等,案头菊通常用扦插的方法来进行。
菊花适应性强,耐干旱,对气候和土壤要求不严,喜疏松肥沃含腐植质的酸、碱适度的沙质土壤,我国各地都可栽培。“三栽四插五打光,六月施肥菊苗壮,七月八月长流水,九月看菊满庭芳”。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在春夏长日照的季节里,只能进行营养性生长。立秋以后,随着天气转凉,日照时间的缩短,才开始花芽分化,孕育花蕾,迎霜开出艳丽的花朵。
人们喜爱菊花,不仅仅因为它花色艳丽,品种繁多,更主要是看重它的凛凛风骨和高贵的气节。所以古往今来,菊花被人们赋予了很深的文化内涵
最早提到菊花,我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里面就写到“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就是通过这两句诗,把屈原玉洁冰清的那种品质表现出来了。到东晋时候陶渊明,可以说是和菊花有不解之缘。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的诗,当然,最有名的像他的饮酒诗里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有“芳菊开林曜,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所以陶渊明就成了菊花的(好像)一种人格的化身,后来讲到菊花,几乎都要和陶渊明的典故联系起来。以后我们历代诗人里边咏菊的不胜枚举,像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李商隐、刘禹锡、杜牧等等,还有像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这些大家都有很多咏菊之作;一直到元、明、清这些作家,代不乏人。所以,人们把菊花定位成一种不从流俗,不媚世好,卓然独立这样一种高尚品格。当然在咏菊诗里边也有很多根据个人不同的经历,个人不同的情操,也有所发挥。比如说像唐代的诗人也是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他就赋予菊花一种抗争的精神、叛逆的精神: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还有一些诗人,通过咏菊表现一种对于世俗礼教的抗争精神,比如说南宋女词人朱淑贞,她的一生婚姻很不幸福,但是她敢于离经叛道,她咏菊诗里边就写到“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表现一种对于独立人格的追求。还有像南宋的郑思肖,他是有名的爱国的诗人和画家,他画的兰花没有土,就预示着国土沦丧这个意思。所以他写的咏菊诗里边也有这样两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那样,“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自从陶渊明对菊花给予了特别的关爱之后,历代文人便对菊花的高风亮节,高尚的情操给了更多的关注和赞誉。
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有很多写咏菊诗的,特别有代表性的毛主席的“采桑子 重阳里边中心的一句话,就是“战地黄花分外香”,其它各句诗都是围绕着“战地黄花”也就是菊花来写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到了重阳节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就是菊花盛开。毛主席把它置于一个战争的环境当中,“战地黄花分外香”,“分外香”三个字就把毛主席这个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得非常充分。“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个“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实际上也是来咏菊的,但是他的境界就更高,把这个菊花和表达自己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阴,一定要争取到革命的胜利和这种精神紧紧联系起来。
在中国自古就有赏菊的习俗,每当秋天来临,姹紫嫣红的菊花把秋天装扮得分外妖绕。
农历九月素有“菊月”之称。每逢菊月,开封的菊花铺满了大街小巷,人们徜徉在花的海洋之中,尽情地享受着菊香的熏陶。严冬之前赏菊别有意趣,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说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人们赏菊,不仅是由于她娇艳欲滴,清香四溢,也不仅是由于她天生丽质和端庄的风韵,更重要的是她的品格令人敬慕。秋菊烂漫傲霜怒放,而且名目之多,花形之妙,令人惊叹。
中国传统的菊花,我们欣赏它,主要是欣赏它的全株。比如说,第一眼看它的高度是不是合适,看到它很舒服。作为叶子从基部到上部,基本是很均匀的生长,叶片长得很舒展,没有皱,叶色是正常的绿。当然,最欣赏的是它的花型,花型是从花蕾开放到它开完以后,它有个最佳的欣赏时期,一般来讲一朵花可以开二十多天,开花的盛期,就是说,外边的花瓣都已经甩开了,中间的花心,还在往里头归拢,这个时候是它最佳的欣赏时期。没开开不好看,开过了也不好看。它最佳欣赏期希望大家能够抓住。另外,就是瓣型。菊花的花型这块是最主要欣赏的方面。当然,花色也很重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
菊花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品种和色彩上都在花样翻新。
菊花盆景是将菊花与盆景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菊城人的创新。
这个盆景它叫“菊花扶桩盆景”,它始创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在开封菊花的养植开始。它的特点是用菊花附在枯老的树桩上,它的造型也特别独特,看着也比较苍老,比较逼真,它补充了盆景花卉的一个品种。以前的盆景都是用枝叶来表现的,这种盆景它用菊花表现的,其特点很丰满,花色也比较鲜艳,这在盆景当中是一个首创。
利用菊花做插花,或制成壁挂式的菊挂画,以及置于掌上的微型菊,还有各种造型菊,使观赏者目不暇接。老人们品评着菊的风范,青年人赞叹着菊的品格,孩子们则举起手中的相机将美丽留在记忆中。
\开封的“汴菊”名不虚传,数年来在全国的菊花的评比中连连夺冠。
在“99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开封的菊花一举夺得了唯一的大奖,因此有“开封菊花甲天下”的美称。
这棵菊花叫“大立菊”,它是由一棵黄蒿嫁而成的,它不是通过很多棵在一块拼栽的,就是一棵。这个菊花嫁接,然后通过打头、分枝、整形而成的,这个菊花现在达到了5.5米,花朵是3080朵,这个在开封是第一次达到这么大的尺寸,在全国也是第一次。我们河南省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时候带去了一棵,也是开封栽培的,达到了4.65米,当时评了一个大奖,也是唯一的一个大奖。这次开封展出的这一棵,达到了5.5米,比那个要大了将近一米,这个尺寸可以说是全国之最,也可以称作世界之最。
菊花这么美好,如果您错过了赏菊的机会也不要后悔,正像大诗人孟浩然所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那就不要再错过了下一个重阳赏菊的机会了。
『玖』 陶罐里适合种什么花
陶罐里适合种多肉。
多肉植物的日常养护是相当简单的,比其他植物更加省心省力,但是由于许多人还是新接触多肉花卉这种有趣的种植方式,对多肉植物的养护难免有点心中没底,觉得比较神秘,现在我们就来谈一谈多肉植物的养护管理方法。
一、温度:
多肉植物适宜的生长温度在零上2度以上、45度以下。也就是说,它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但是最适合它生长的温度是5-30度之间,温差在10度左右最宜。
二、光线:
以散射光为主。 就是从窗户等地方射进来的自然光,在室内自然散射。一般植物的生长只要有适当的光亮就行,不一定非要晒到太阳,在夏天,还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9)陶罐种荷花扩展阅读:
多肉植物的作用
1、对人的身心健康来说可以减压、减少抑郁感、有幸福感、身心更健康。
2、多肉十分适合懒人养,不用太操心。
3、浇水少,不容易弄脏屋子,还可以净化空气释放氧气。
4、多肉的形态各式各样,变化多端,满足不同人的审美需求。
5、迷你小巧,适合做家居的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