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花图片
『壹』 马兰花属于兰花吗怎样养殖
马兰花不属于兰花,属于百合目。
马蔺(学名:Iris lactea Pall. var.chinensis (Fisch.) Koidz.);别称马莲、马兰、马兰花、旱版蒲、马韭等,是鸢权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是白花马蔺的变种,多年生密丛草本。
马蔺喜阳光、稍耐阴,华北地区冬季地上茎叶枯萎。耐高温、干旱、水涝、盐碱,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地被花卉。
马蔺既可用种子繁殖也可进行无性繁殖,但直播种子出苗率相对较低,用成熟的马蔺进行分株移栽繁殖成活率较高。
(1)陈兰花图片扩展阅读
马蔺是一种极具抗虫害能力的植株,一般也不会发生虫害。但是有一种俗称小地老虎的虫子会危害马蔺。
小地老虎的虫害其实在衡水地区比较常见,小地老虎一年就可以发生3代,所以繁殖很多也很快。
地老虎的小幼虫会将马蔺的叶子啃食成孔洞状、使叶子缺损,而大一些的幼虫会在白天的时候潜伏到根部的土里面,傍晚以后会啃食并切断地面的根茎部位,从而影响马蔺的生长,会使植株的叶子变得干枯,发黄,甚至掉落。
『贰』 区别白兰花和黄兰花怎么区别
黄兰的结果期是9月至10月,结果也非常的容易。而白兰则很难结出果实。这也是它们较为明显的区别。具体区别有以下几点:
1、产地
白兰花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现广植于东南亚。中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栽培极盛,长江流域各省区多盆栽。
黄兰花产于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及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有栽培;长江流域各地盆栽,在温室越冬。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也有分布。
2、繁殖
白兰花常用压条和嫁接繁殖。
黄兰花繁殖以播种为主,也可嫁接。种子刚开裂而出现红色时应及时采收,采后沙藏至翌年春播。
3、作用
白兰花为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多栽为行道树。白兰花除了可以供人观赏,还含有芳香性挥发油、抗氧化剂和杀菌素等物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香化居室。从白兰花中提取出的香精油与干燥香料物质,还能够用于美容、沐浴等。
黄兰花,树形美丽,为著名的观赏树种,对有毒气体抗性较强。。木材轻软,材质优良,为造船,家具的珍贵用材。可为华南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
4、花期
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在南方可露地庭院栽培,是南方园林中的骨干树种,北方盆栽,可布置庭院、厅堂、会议室,中小型植株可陈设于客厅、书房,因其惧怕烟熏,应放在空气流通处。
黄兰一般是在每年的夏季,它的花期在6-7月这个时间段,有两个月时间。这种植物的花色素雅,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看起来十分的舒服,同时它本身还带有淡淡的花香,闻起来也是清香扑鼻。
『叁』 这个兰花叫什么
碧玉兰(学名:Cymbidium lowianum(Rchb. f.) Rchb. f.):附生植物;假鳞茎狭椭圆形,略压扁,长6-13厘米,宽2-5厘米,包藏于叶基之内。叶5-7枚,带形,长65-80厘米,宽2-3.6厘米。花葶从假鳞茎基部穿鞘而出,近直立;总状花序具10-20朵或更多的花;萼片和花瓣苹果绿色或黄绿色,有红褐色纵脉,唇瓣淡黄色;花瓣狭倒卵状长圆形。花期4-5月。
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分布于中国、缅甸和泰国。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形态特征
碧玉兰(4张)
碧玉兰是附生植物;假鳞茎狭椭圆形,略压扁,长6-13厘米,宽2-5厘米,包藏于叶基之内。叶5-7枚,带形,长65-80厘米,宽2-3.6厘米,先端短渐尖或近急尖,关节位于距基部6-9厘米处。
花葶从假鳞茎基部穿鞘而出,近直立、平展或外弯,长60-80厘米;总状花序具10-20朵或更多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约3毫米;花梗和子房长3-4厘米;花直径7-9厘米,无香气;萼片和花瓣苹果绿色或黄绿色,有红褐色纵脉,唇瓣淡黄色,中裂片上有深红色的锚形斑(或V形斑及1条中线);萼片狭倒卵状长圆形,长4-5厘米,宽1.4-1.6厘米。
花瓣狭倒卵状长圆形,与萼片近等长,宽8-10毫米;唇瓣近宽卵形,长3.5-4厘米,3裂,基部与蕊柱合生达3-4毫米;侧裂片上被毛,尤其在前部密生短毛;中裂片上在锚形斑区密生短毛,边缘啮蚀状并稍呈波状;唇盘上2条纵褶片肥厚,从距基部7-9毫米处延伸到中裂片基部下方,上面生有细毛;蕊柱长2.7-3厘米,向前弯曲,两侧具翅,腹面基部有乳突或短毛;花粉团2个,三角形。花期4-5月。
产地生境
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产中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盈江、龙陵、沧源、绿春、勐腊、勐海、景洪、金平)。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缅甸。[2]
生长习性
兰花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杂木林阴下。或有遮阴,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
兰花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
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繁殖方式
分株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于。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播种
兰花种子极细,种子内仅有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发芽力很低,加之种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规方法播种不能萌发,故需要用兰菌或人工培养基来供给养分,才能萌发。播种最好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表面用75%的酒精灭菌后,取出种子,用10%次氯酸钠浸泡5-10分钟,取出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即可播于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然后置暗培养室中,温度保持25C左右,萌动后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茎。从播种到移植,需时半年到一年。组织培养已获成功,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栽培技术
兰棚
兰棚及兰房应选择背西朝东方向的场所,东南方向空旷,西背方向有高墙或大树。既能见初阳、又能挡烈日。周围小环境空气清洁,有一定湿度保证的院落。注意透风、受露、避烈日、忌烟等。若建在屋顶或楼层阳台,除上面遮荫外,靠西北方向主要张挂帘子以防午后落日斜照灼伤草叶。兰棚下面最好用泥地或下设清水池,以保持兰棚周围空气潮湿。并注意地面清洁,防止病虫害滋生。当室外气温降至0℃左右,须将兰盆移入室内,以防冻伤兰根。
冬季如天气晴好,兰房中的温度可以超过15℃,仅是阴雨风雪天气室温下降,此时应加温、加光照使室温保持15℃。夜间无需加温,保持5℃即可。加温可以在深秋和初冬进行,目的是促使当年新株充分成熟。而在12月中旬以后至1月底则不用加温,保持室温不低于5℃即可,任其营养生长处于十分缓慢状态。从2月份开始,加湿、加温、充分光照,使兰花提前进入生长期。加温后新芽提前萌发,一般加温45天新芽出土。再经90天即可成株。到6月中旬第二次新芽又出土,从而取得一年长二批新苗的效果。冬季加温时应注意必须加光照,然而切不可24小时不断地加温以致无温差。另外,加温不宜过高,超过25℃则有害而无益。
装盆
上盆(或翻盆)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为佳。新从山上挖来的野生苗需理植于瓦盆(泥盆)中,这样兰花泥易干,通气性好.容易发根;2-3年后方可换人紫砂盆或瓷盆。兰花种植(在盆中)的方法与一般花卉不同,尤其是名种兰花,翻种移盆必须洗根。方法足将根浸入清水中,用旧牙刷或毛笔轻轻洗刷,切勿用力过大伤根;用剪刀将残叶、黄叶、断裂根、发黑腐烂根剪去,注意勿伤幼芽。然后将处理好的植株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待根部发白并显细小皱纹柔软时,再植入盆中。[3]
方法一
准备好兰盆及植料后,将兰株倒拿(根在上,叶在下)放于水龙头下以慢水冲洗,但水压切忌过强,以免伤兰根及叶子。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兰头,小指抵住盆缘,用竹筷将根固定,当放入盆内时,尽量不要让根接触到盆壁。将豆粒大的混合石砾倒入盆底至三分之一处。然后倒入中粒植料至五分之四处,填实和尽量不要留下空间。将竹筷拔出,并摇实盆中植料。填实植料后,再用大粒植料埴入至距盆缘1.5厘米处。最后再倒入豆粒大植料,以将假鳞茎全部埋入土中为度,然后充分摇实。用压土工具轻压植料,并将表面弄平。种植完毕后,植料在盆中以中央稍高为好。[3]
方法二
要注意盆底排水,泥盆用碎瓦填,紫砂盆必须用穿孔尼龙纱罩住盆底。植前先在盆内铺上粗石子,占盆深2/5左右,粗石培养土,厚3-5厘米,然后放入兰草。上盆时注意根部要自展,不能卷曲。种植名种兰草时一定要将老草靠边,新草放在中心,这样再发新草就有余地。种植时,左手握持兰草,右手加泥(要防止泥土贯入叶心),再将兰株稍稍提起,使根自然舒展。然后边加土边摇盆,使土与根紧密接触。再用手将茎部四周的泥土按紧,最后使盆面略显馒头状(即中间四周略低)。上面铺覆一层青苔或细石子,这样盆土不易板结并可减少水分蒸发。上完盆,立即浇水。第一次浇水水量要充足。最后将兰盆放置阴处。一个月内不宜直接晒太阳,并控制浇水,不宜太湿,以后放置地点宣选择在半阴半阳、通风透气,早上照到太阳的地方。[3]
浇水
浇水在兰花生长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则盆兰生长不良,兰花需八分干、二分湿。浇水应本着“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的原则。浇水必须浇透,不可浇半截水。浇水次数可视盆兰的植料而定。如火山石、红砖粒、浮水石等硬质疏水植料,每天可供水1次;塘泥、腐殖土等吸水性强的植料,则可两三天供水1次。浇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 行,切忌在中午浇水和当头倾注。应以清洁无污染、微酸性水(pH值5.5-6.5)为好。兰花烂根,叶面出现黑点,叶芽腐烂等病态,多与供水不当有关。
花卉植物栽种后,第一次浇水被称为“定根水”。定根水必须浇足浇透。一般上盆后要连续浇水两次,第一次浇水,见水从盆底孔流出后,再重浇一次。选择适宜的浇水方法。通常采用喷浇法,既能增加空气湿度,又能冲洗叶面灰尘。但对于叶片有绒毛或正在开花的花卉,不宜喷浇,而应将整个花盆放在水盆里,做到水不淹盆口,利用盆底孔渗水,使盆土湿润。注意水温。如果水温与土壤温度相差较大(超过6℃),冬季先将水放置在室内一段时间,或稍加温水,使水温升到15℃左右再浇花;夏季应避免在烈日暴晒下和中午高温时浇水。浇水时间。在春、秋、冬三季,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以后是浇花的最适宜时间。
施肥
农家肥是很好的有机肥,但一定要堆放腐熟一年以上才能施用。可用这种肥液对水10-20倍浇施,尽量施在盆沿处,不接触根部,不沾兰叶。施用化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平衡,并严格控制浓度,叶艺苗要控制叶绿素的合成,不宜施氮肥,也不可施含锰、镁的肥料(如钙镁磷肥等),因为锰、镁元素能加速叶绿素的合成对花艺兰,如果培育大瓣型花,可适量增施氮肥。
以叶面喷肥为主,叶面喷肥既可通过兰叶吸收补充兰株的营养,又不会使肥接触根部引起肥害,对兰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施肥方式。只要在生长发育期,坚持10天左右进行一次叶面喷肥,完全可以养好兰花,不需要往盆里施肥。可用1∶1000的磷酸二氢钾和1∶1000的硼肥,也可用芦荟液。因为芦荟中含有大量的多糖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并含有二十多种矿物质,可满足兰花所需要的养分,且芦荟里含有遥芦荟酊几乎可杀死所有的病菌和病毒,施用后无需再施农药防病。
施肥要勤施薄施,少吃多餐:兰花在发育生长期需要的肥料不多,对生长旺盛的健壮兰株,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以天然有机物为主。天然有机肥营养元素比较全面,不必再施其他肥料,且性情平和,对植物没有副作用,而化肥容易使基质板结,且化肥大多为酸性,长期施用,会造成基质过酸,引起病害。
病虫防治
白绢病
多发生于霉雨季节。初发病时、叶基布满白色茵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严重的病株要烧毁。
炭疽病
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撅,而以建兰感染尤多。病斑先从叶尖向根茎处延伸,初为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许多干黑点,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积极改菩环境条件外,在发病期内,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3-5次。
介壳虫
俗称“兰虱”。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可于孵化期内用1%氧化乐果或1500倍50%马拉硫磺喷治。如盆数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植物文化
兰花是中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3]
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兰花的形象和气质久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剧以“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把真挚的友谊叫做“兰交”,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 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拆”。兰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
『肆』 兰花的花瓣颜色、气味、形状;花朵大小、气味;花萼、雄蕊、雌蕊数目
兰花花葶侧生来或发自假鳞茎基部源,直立、外弯或下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较少减退为单花;花苞片长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较大或中等大;萼片与花瓣离生,多少相似。
兰花唇瓣3裂,基部有时与蕊柱合生达3-6毫米;侧裂片直立,常多少围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通常从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时末端膨大或中部断开,较少合而为一。
兰花蕊柱较长,常多少向前弯曲,两侧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时具短毛,花粉团2个,有深裂隙,或4个而形成不等大的2对,蜡质,以很短的、弹性的花粉团柄连接于近三角形的粘盘上。
(4)陈兰花图片扩展阅读:
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兰花喜阴,怕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伍』 世界上最贵的兰花是什么
现在最贵的都怀疑是被科技了,没人搭理,所以高价草只是过去特定年代疯狂炒作的结果。
『陆』 这是什么品种的兰花
是金边吊兰金边吊兰,吊兰的一种,种植方法和其它吊兰一样。 吊兰,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片呈宽线形,嫩绿色,着生于短茎上,具有肥大的圆柱状肉质根。总状花序长30-60厘米,弯曲下垂,小花白色;常在花茎上生出数丛由株芽形成的带根的小植株,十分有趣。它生长快,栽培容易,在较明亮的房间内可常年栽培欣赏。是悬吊或摆放在橱顶或花架上最适宜的种类之一。常见栽培的品种有:金边吊兰叶色金黄,金心吊兰叶中心呈黄色纵向条纹,银边吊兰叶边缘为白色,银心吊兰叶中心呈白色纵向条纹。 温度:喜温暖的环境,适应性强;越冬最低温度10℃左右。光线:喜明亮光线,忌夏季阳光直射,遮光50%左右,冬季不遮光。水分:常年喜盆土中有充足的水分,但有一定的抗干旱能力;忌盆中积水。空气湿度:在干旱季节和夏季高温时期,经常向植株周围及叶面喷水。换盆:根据需要,可于春季换盆。繁殖:吊兰可采用扦插、分株、播种等方法进行繁殖。扦插和分株繁殖,从春季到秋季可随时进行。吊兰适应性强,成活率高,一般很容易繁殖。扦插时,只要取长有新芽的匍匐茎5-10厘米插入土中,约一个星期即可生根,20天左右可移栽上盆,浇透水放荫凉处养护。分株时,可将吊兰植株从盆内托出,除去陈土和朽根,将老根切开,使分割开的植株上均留有三个茎,然后分别移栽培养。也可剪取吊兰匍匐茎上的簇生茎叶(实际上就是一棵新植株幼体,上有叶,下有气根),直接将其栽入花盆内培植即可。吊兰的种子繁殖可于每年3月进行。因其种子颗粒不大,播下种子后上面的覆土不宜厚, 一般0.5厘米即可。在气温15℃情况下,种子约2周可萌芽,待苗棵成形后移栽培养。这种有着灰白的叶子的植物喜欢生活在恒温环境中。 被放置在浴室、窗台或者搁架这些狭小的空间里的吊兰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它细长、优美的枝叶可以有效地吸收窗帘甚至卫生绵纸释放出的甲醛,并充分净化空气。吊兰自然下垂的枝叶非常美观,枝繁叶茂时,它还会偶尔微微转动。而且照顾它一点也不复杂。
『柒』 谁知道这是什么兰花每年7月开,为什么每次只开三朵
建兰大凤素。
大凤素的叶片比较大,它的形态就像大公鸡的羽毛一样,有着它独特的观赏价值,开出来的花朵和大多数形态差不多,它的花色是雪白色或者是青绿色,白色中带有一些绿晕,因为其花色是跟光照还有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大凤素一年可以多次开花,所以要勤施肥补充养分。施肥注意多用磷钾肥,具体操作时可选用腐熟的饼肥,腐熟的动物粪便,混合磷钾肥,不但营养均衡而且可以促花,施肥原则是应薄肥多施,切忌浓肥。
『捌』 兰花的种类与品种有多少
兰科植物种类繁多,兰花是一个泛称,以生态习性不同,可分地生兰和附生兰,我国传统栽培的兰花属于兰属的地生兰,又称“中国兰花”,日本人称“东洋兰”,附生兰称为“西洋兰”。
中国兰花主要有下列种和变种:
1.春兰
(C. goeringii)
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一花等。假鳞茎稍呈球形,叶4~6片,簇生于假鳞茎上,狭带形,边缘细锯齿。花莛直立,一杆一花,少数两朵,直径4~5厘米,浅黄绿色,花瓣上有紫褐色条纹或斑块,花芳香或不香,花期2~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较耐寒。按花瓣形状可分:①梅瓣类:宋梅、西神梅、方字、逸品、天章梅、集圆梅、蔡梅素第一圆、玉梅素、绿英梅、吉字、天兴梅、翠云、贺神梅、翠文、元吉梅等。②水仙瓣类:龙字,翠一品、春一品、蔡仙素、后集圆、宜春仙。③荷瓣类:郑同荷、绿云、张荷素、翠盖荷、宪荷等。花瓣和萼片,全为淡绿或黄绿色称为“素心”,花形特殊称“奇种”,花色鲜艳称“色花”,叶上产生白色、黄色条纹或斑块的称为“叶艺兰”。春兰获奖品种有红喙剑、春奇百变。
2.线叶春兰
(C. G. var serratum)
春兰变种,叶特窄,产四川、云南省。
3.春剑(C. g. var longibracteatum)
叶较春兰直立性强,花茎直立,高25~35厘米,有花2~5朵,有时7朵。产云南、四川。
4.蕙兰
(C. faberi)
又称九子兰、九节兰、夏兰、一茎九花。假鳞茎不明显,叶片5~7枚,长25~80厘米,宽0.6~1.4厘米,直立性强,基部对褶,横切面呈“V”形,边缘有较粗锯齿,花茎直立,高30~80厘米,有花6~12朵,花浅黄绿色,上有紫红色斑点,芳香,花期3~5月,较耐寒,分布在秦岭以南,南岭北及西南各地。常见品种有极品、庆华梅、解佩梅、上海梅、端梅、江南新极品、程梅、荷顶、大一品、荡字、和字、大绿荷、温州素,大陈字、华字、仙绿、培仙和迭翠等。
5.春送
(C. f. var szechuanicum)
蕙兰的变种,叶8~13枚,丛生,近2列,薄革质,弯曲下垂,有整齐细锯齿,花茎稍弯曲,高30~50厘米,有花5~9朵,芳香,花期3~4月。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6.墨兰
(C. sinense)
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假鳞茎椭圆形,生有叶4~5片,叶剑形,长60~80厘米,宽2.7~4.2厘米,深绿色有光,花茎粗壮,直立,高出叶面,野生状态高达80~100厘米,有花7~18朵,花色较深,黄褐色至紫褐色,花期1~3月,少数秋季开花。墨兰在日本、我国台湾省发展甚盛。以观花为主的品种有富贵名兰、玉桃、大屯麒麟、国香牡丹、吉福龙梅、奇花绿云、桃姬、十八娇等。以赏叶为主的叶艺兰有达摩、闪电、爱国、端玉等。
7.建兰
(C. ensifolium)
又称雄兰、骏河兰、四季兰、秋蕙、秋红、剑叶兰。假鳞茎椭圆形,较小,生有2~6枚叶,叶长30~50厘米,宽1.2~1.7厘米,叶光滑有光。花茎直立,高25~35厘米,有花5~9朵,浅黄绿色,有紫红色斑点,直径4~6厘米,芳香,花期7~10月。常见品种有四季兰、银边兰、永安兰。名贵品种为素心类,例如金丝马尾、金边仁化白、大凤尾素、小凤尾素、大荷花素、上杭素、十八学士、龙岩素、软叶仁化白、十三太保、鱼鱿大贡、铁骨素、厦门素和尤溪素等。
8.寒兰
(C. kanran)
叶3~7枚丛生于较小的假鳞茎上,叶特直立,叶尖有细锯齿,长35~100厘米,宽1~1.7厘米,略有光。花茎直立,细而坚挺,花8~12朵,花黄绿色有紫斑点,萼片、花瓣窄而长,花茎细,花期11至翌年2月。寒兰按花色分绿、紫、红、白、桃红、黄和群色7类。日本的品种有银铃、山姥、紫泰山、宫云城锦、佐夜姬、白凤、鸣皋、桃源、桃司冠、黎明、群鹏及雨情等。
此外,还有套叶兰、多花兰、台兰、邱蕙兰(新种)及莲瓣兰。
『玖』 叶子宽大圆实且叶子厚的是什么兰花
寒兰的叶子最厚。
寒兰因在冷清的寒冬开花而得名,俗称冬兰。虽然她开花姗姗来迟,但因其叶姿优雅伟岸、花葶直立出架、花形复杂多变、花色丰富多彩、花香清雅奇特而备受兰友珍爱。笔者家乡盛产寒兰,涉足兰界后就对寒兰偏爱有加,经过数年来对寒兰的采集、驯养及平日的细心观察和体验,发现寒兰与其它国兰相比有“六最”,现一一道来,供兰友们共赏,希望引起共鸣,不妥之处,也请行家名师指正。
叶姿最优美。寒兰叶质细腻,叶面油亮。按叶色有深绿和碧绿之分;按叶的大小有阔叶与细叶之别;按叶的弯垂程度分有直立刚劲的剑形叶、有锋芒初露的斜立叶,也有形似镰刀的半弯垂叶;按叶的高矮程度分有高大魁伟的“兰中巨人”,叶宽似墨兰,株高可达一米左右,号称“寒大将军”,也有“兰界侏儒”之称的寒兰矮种,总高度不足10厘米的龙根线艺苗。但不管何种兰叶,其基本特征是高挑修长(矮种除外),文雅得体,矫健秀美。寒兰叶中脉稍突,使叶子的刚性增强。叶片数较蕙兰、春兰要少,故无密而拥挤的感觉。因有以上这些特征,所以寒兰叶姿就显得更加挺拔、伟岸、纤秀和疏朗。寒兰的株型比春兰更有气度;比蕙兰更加碧润;比四季兰更精神;比报岁兰更清秀。总之,寒兰的叶姿有其他国兰无可比拟的优点和美感,而无其他国兰叶姿的欠缺(兰界名家丁永康先生语)。正如《中国兰花》主编刘清涌教授总结的“寒兰株型修长轩秀,可谓领尽兰花秀美幽雅之风骚”、“其叶姿极为秀美、大度,极尽君子之风,山高水长之韵致”。
花形最多变。寒兰虽不能按春兰的标准选出梅、荷、水仙等瓣形花,但她有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奇特多变。没有那一种兰花有像寒兰那样多的变化。除正常花外,一般的内蝶、外蝶、硬棒、多瓣、聚顶暂且不提。也不说她的各种开品,如三角开、朝天开、反卷开、绣球开、拥抱开、飞举开等,仅寒兰中出现的新瓣形花、像形花、奇态花、意形花就足让你感到新奇。寒兰中有一种花,主瓣尖自然弯折,形似尖长的鹤嘴,中部稍大反转如鹤颈,双棒自然交*,极似鸟的翅膀,巨大质白的唇瓣在双棒下正好比仙鹤的身子。一箭寒兰盛开就宛如一群美丽的仙鹤立于绿叶丛中,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前人以花拟花创立了梅瓣、荷瓣、水仙瓣的瓣形学说,为何不能创新、发展、完善,将以象征长寿意义仙鹤来拟花,称其为鹤瓣花呢?(其实兰界早有此说),另外,还有其他的象形花,象猫似乌如人若兽,奇者拟奇,怪者见怪。形形式式,层出不穷。有像鱼跳龙门、金鸡独立、彩燕归巢、雄鹰展翅;也有如长寿老人、白脸书生、含羞少女、转世观音;还有似星空月夜、碧波海浪、群山延绵、金铃串串。寒兰的奇态花有多种多样,限于篇幅,仅以笔者选育的下山寒兰新品“冰上芭蕾”为例。此花主萼片端正前弯,半扣于棒顶,宛若人首。侧萼片自然卷合成圆柱状并交*下挂,极像芭蕾舞演员起舞时的双腿舞姿。两棒呈半管状环抱蕊柱,仿若舞者的双臂胸前紧抱。大圆舌质白绿条黄苔缀鲜红点,恰似穿艳丽超短裙的舞女身躯。整朵花犹如冰上芭蕾演员在翩翩起舞。面对如此奇态花,怎能不让你领略到大自然艺术天成之神奇;又怎能不激发你对寒兰这花中娇子的钟爱之情呢?
花色最丰富。一般国兰花色以绿、白、红、黄为主。寒兰除暂未发现纯蓝的花外,其他只要你能想象或调配出来的颜色都能在寒兰花中表现出来。如红色就有紫红、深红、大红、水红、桃红、赤红、橘红、胭脂红、朱砂红等。在复色花中,往往一朵花就存在有七、八种颜色,真可谓五颜六色,艳丽多彩。如寒兰精品“复色红荷”,紫红色的花杆,橘红色的花萼镶嵌明显的白覆轮,含深红色的缟线,伴有水红色的斑纹,萼瓣基部浅绿、深黄、朱红相间,双捧红、黄、白三色搭配,大圆舌质白苔黄泛绿晕、上缀鲜红斑点,色彩可谓够丰富的了。再如“七彩虹”、 “五彩”、 “彩霞”等均由数种对比度明显的颜色互相搭配组合,构成五彩缤纷、艳丽无比的斑斓世界。不管何种颜色的寒兰花多数带有白覆轮,质感好。且正反面色彩基本一致,色区过渡自然明朗,看上去晶莹剔透,五彩斑斓。故寒兰花色在所有国兰中属最丰富、最艳丽的一个种群。
花香最奇特。一般兰界称兰香有幽香、清香、浓香、甜香、微香之别,各种兰花因其种属、栽培条件、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不同,使之产生不同的兰香。寒兰香除了具有其他国兰共有的兰香特征外,另有“三香”值得一提。一是“冷香”。寒兰在低温时香味更佳,且有“越冷越香”的说法。笔者认为寒兰的最低耐受极限温度是O℃,据本人数年的观察记录和比较发现,5℃.10℃时寒兰花香味最好,高于15℃时香味要淡,25℃以上温度时开的寒兰花多数闻不到香味或香味极淡(夏寒兰原生种除外),这可能是寒兰一般在寒冷的初冬开花,又要引诱昆虫前来授粉这一特定因素所决定的吧。二是“遗香”。其他国兰有的在花蕾初绽时就开始放香,有的开花数日后才放香,但授粉后及凋谢后是绝对无香的,惟独寒兰,子房膨大后清香犹存,未受精的在花谢干枯后仍存香味。有的寒兰花开一、二个月至完全凋谢,只要蕊柱和舌基完好便能天天放香,这就是寒兰特有的“遗香”。另一种香叫“常香”。一般兰花有的白天放香,有的夜间香味好,有的清晨或傍晚才香,有的在阳光下温度高时香味佳,基本上不能终日放香。寒兰则不然,只要符合上述的温度条件,她不管白天黑夜,有光无光均能终日自然连续放香,这就是寒兰的“常香”。寒兰之香属于幽香、清香之列,若有若无,缥缈久远,时而香飘数十米,时而近在咫尺,正是“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自有蝶飞来”。如此高雅奇特的香味,闻后让人提神醒脑,益寿延年,这可能是大自然之神奇造化给爱兰人特有的恩赐吧!
花开最长久。春兰、春剑、莲瓣1至3月开花,送春花期在春兰之后,惠兰3-4月吐芳,报岁在岁末献瑞,四季兰花期较长,6至11月均可见其芳容。寒兰花期最长,春有春寒兰,夏有夏寒兰,秋末冬初有秋寒兰和冬寒兰,真可谓四季有花香,月月吐芬芳,日日可品赏,时时能闻香。除此之外,原生种冬寒兰因花期在冬季,气温较低,植物新陈代谢相对较慢,再加上害虫、细菌及真菌的危害少,故花开持续期特长,一般可持续三周至一月,个别厚瓣花,硬棒花可开一个半至二个月,另有一种花杆特细且硬,花瓣特厚,花色较深的小叶寒兰,其花容端正,久开不变形,花开持续期可长达近三个月之久。如春夏秋冬寒兰各种数盆,让其四季开花,终年飘香,岂不美哉!
综上所述,寒兰叶姿优美、花形多变、色彩艳丽、花香清雅。寒兰之美是神奇的,又是自然的。相信随着人们对寒兰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 “栽培寒兰,康乐常在,拥有寒兰,美神相伴”即将成为人们的共识。寒兰的鼎盛时代就要到来。
四川脉蕴含着丰富的兰花资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兰花的特殊品质,这里的野生寒兰,由于主花期长,且混生于春兰、春剑兰、春蕙兰、建兰、台兰等兰种之中,花期重叠,经风媒、虫媒的传播,生产杂交品种较多。仅保留寒兰特质的变种就有:春、夏、秋等三大寒兰品系。
自笔者短文“四川寒兰惊四方”在中国兰花专刊上发表后,各地兰花同好不断来信、来电咨询,想对四川兰花有更细致的了解。笔者虽爱兰至深,但终是学识有限;虽特别努力地探研四川兰花,但也仅能一知半解。在此,笔者不揣冒昧,试将自己对四川兰花的粗浅认识,作个粗浅的论述,仅供同好们参考。
四川寒兰的基本特征是假鳞茎明显,叶质较厚硬、香气浓郁、悠长。根据其生长环境的不同,叶浅黄绿至深绿色、3至7枚丛生、叶柄环高、叶柄细硬、叶缘有锯齿、叶甲长大、矮叶及环垂叶种花多出架、高叶种花不出架或平架。花蔬生,有花3至18朵,最多曾见21朵。萼片长3至5厘米。花被有淡绿白或黄绿色、青绿色、紫红色、紫筋脉纹覆色等,且多有粗细不等的白色覆轮边。特别是近年显出的花被呈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花,质感晶莹欲透,强光照下似流川冰河,扣人心魄。
四川寒兰少有不香的品种,有些特殊品种甚至在-50C时,仍有冰雪般的寒香,其香气可直透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嗅之,使人顿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其香气绝非素馨寒兰香气可比。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尚无有关寒兰的鉴赏标准。这对素有兰中之王的寒兰来说,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这里,笔者就自己对四川寒兰的鉴赏认识,做一抛砖引玉的叙述,不思高屋建瓴,只望能广泛引起同好们,特别是对寒兰多有研究的、资深学者与专家共同探讨,以期在不久的将来,能制订一份寒兰的鉴赏标准。
『拾』 这是什么兰花啊
兰花又名中国兰花、地生兰、兰草,为兰科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原产我国其中云、贵、川、藏分布较广,是我国传统名贵花卉,也是世界名花。
人们历来把兰花看作是高贵、典雅的的象征,并与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兰以清香淡雅与菊、水仙、菖蒲并称“花草四雅”,而兰花居四雅之首。兰花朴实无华,叶色常绿,叶质柔中有刚,花幽香清远,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陈列客厅、居室或点缀书房、门厅之珍品,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兰花怎么养:
1.兰花养殖的土壤选择
兰花用土应以腐殖质为主,主要采用腐叶土或山林腐殖土。在南方用原产地的腐殖土,俗称兰花泥;也可用腐叶土、蛭石、珍珠岩等,人工配制成疏松、通气、透水的培养土。一般采用腐叶土8份、河沙2份混合成培养土,或腐叶土7份、珍珠岩2份、河沙1份混合茂培养土,或腐叶土(草炭土)6份、堆肥土3份、河沙1份混匀的培养土。以上所配制培养土均呈微酸性。
2.兰花养殖的施肥方法
兰花施肥,一是在培养土中施入基肥,二是生长期追肥。追肥多用采法特液肥或叶面肥,浓度应比其他花淡。兰花每年换一次培养土,生长期间可少施追肥,并要注意适时。一般在生长季节,可追施充分腐熟的15%左右的稀薄饼肥水,或0.1%尿素肥水加0.2%磷酸二氢钾肥水,每15~20天施1次;开花前至开花期可向叶面喷施2~3次O.2%的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水,以促进根、茎、花的发育。兰花系肉质根,不可施未经腐熟的肥料,以免烂根。
3.养殖的浇水方法
对兰花浇水,要根据种类、生长情况和当地的气候而定,要做到润而不湿,干而不燥;浇水不能过多了或过少了,掌握秋不干、冬不湿的原则。冬季气温低,植株则处于休眠的状态,应控制浇水,一般可每隔5~7天浇1次水,但冬季开花的墨兰,则需要浇较多的水;
春、秋两季每隔2~3天浇1次水;夏季气温高,又是兰花生长旺盛期,平均每天浇1到2次水。浇水时要注意防止水点溅在叶片上,以免出现黑色斑点,影响观赏效果。在兰花生育期间,应经常向叶片上喷水,夏季还需向花盆周围地面上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促进兰花的生长发育。浇灌兰花的水,以雨水、雪水最好,如用自来水,应存放2~3天后使用。
4.兰花养殖的温度要求
北方盆栽兰花,应于霜降节前后气温降到5℃时移入室内,入室初期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冬季室温保持10℃左右为宜。谷雨以后搬到室外养护。兰花生长适宜温度为16~24℃,冬季室内温度一般要求比较低,白天在10~12℃,夜问5~10℃为宜,温度、湿度不能太高;夏季温度不超过30℃。
(3)冬季要注意防寒,地生兰抗寒性强,洋兰类则要求越冬温度较高,应及早移入室内或用塑料棚防寒,以免受冻,室温最好保持在10~15℃,室内养护应注意通风。入春气候逐渐转暖,呵逐步将兰花移至庭院或阳台。
(4)家庭栽培兰花以天然雨水、溪水、井水、河水最好,如用自来水,要先用缸贮藏,经太阳暴晒除去漂白粉后使用,如长期用自来水浇花,会使栽培基质逐渐碱化。可隔一段时间施一次硫酸亚铁以增加土壤酸度,另外,用发酵的淘米水浇兰花,也可使上壤保持微酸性状态。
8.兰花养殖的繁殖方法
兰花多采用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培育品种采用播种法。
(1)分株繁殖:分株在春、秋两季进行,因种类不同而异。冬、春季节开花的种类宜在秋末分株;夏、秋季节开花的种类应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一般每隔2~3年分株1次。分株前要减少浇水,使盆土适当干燥;分株时用手握住盆,轻轻将母株从盆内磕出,除去泥土,剪掉腐败的根叶,然后用清水洗净,放在阴处晾3~5小时,待浮水消失根发白变软略有皱缩时,再用利刀从假鳞茎中间切开,在切口处涂草木灰防腐,阴干后立即栽植。分株操作时要细心,防止碰伤叶芽和肉质根。上盆后放于阴处,待恢复生长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2)组培快繁:近年来,我国已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进行兰花生产。除繁殖兰花外,蝴蝶兰、大花蕙兰、石斛兰等洋兰的繁殖也多应用组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