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大观园海棠诗

大观园海棠诗

发布时间: 2022-06-20 03:26:36

海棠诗的创作背景

清代复文学作品《红楼梦》中制,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共同作诗。这是大观园众姊妺结成“海棠诗社”后首次吟咏。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诗成后,大家认为黛玉的最好,李纨却评宝钗为第一,探春表示赞同,宝玉则为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云到来,又和了两首,众人看了称赞不已。这些诗作统称为《海棠诗》,又名《咏白海棠》。

❷ 海棠诗的内容

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所作的诗。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庚辰双行夹批: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荡之词、绮靡秾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 淡极始知花更艳,【庚辰双行夹批: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愁多焉得玉无痕?【庚辰双行夹批:看他讽刺林宝二人着手。】 欲偿白帝凭清洁,【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收到自己身上来,是何等身份。】不语婷婷日又昏。 赏析: 这是《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宝钗所作的一首咏白海棠的七言律诗。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描述了对白海棠的珍爱,闭门护理,新手灌水莳弄,十分精心。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赞美白海棠的洁白素雅,洗净了胭脂的艳色,以冰雪为灵魂。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正因为淡雅所极,所以才更显骄艳,如果多愁善感,便难免留下斑痕了。尾联“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为报答秋神使白海棠这样雅洁,因此默默无语站立在那里直到日落黄昏。宝钗是按自己的性格来咏白海棠的,她十分自尊自重,“不爱花儿粉儿的”,“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所谓“珍重芳姿”玉洁冰清。 另 咏白海棠·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咏白海棠·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庚辰双行夹批:这句直是自己一生心事。】宿雨还添泪一痕。【庚辰双行夹批:妙在终不忘黛玉。】 独倚画栏如有意,【庚辰双行夹批:宝玉再细心作,只怕还有好的。只是一心挂着黛玉,故手妥不警也。】 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庚辰双行夹批: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碾冰为土玉为盆。【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料定他自与别人不同。】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庚辰双行夹批: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咏白海棠·史湘云(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庚辰双行夹批:落想便新奇,不落彼四套。】种得蓝田玉一盆。【庚辰双行夹批:好!"盆"字押得更稳,不落彼四套。】 自是霜娥偏爱冷,【庚辰双行夹批: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压倒群芳在此一句。】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庚辰双行夹批:真好!】 咏白海棠·史湘云(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庚辰双行夹批:更好!】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庚辰双行夹批:二首真可压卷。诗是好诗,文是奇奇怪怪之文,总令人想不到忽有二首来压卷。】 其他赏析: [说明] 这是大观园众姊妺结成“海棠诗社”后首次吟咏。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诗成后,大家认为黛玉的最好,李纨却评宝钗为第一,探春表示赞同,宝玉则为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云到来,又和了两首,众人看了称赞不已。 其一(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鼻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注释]1.寒草——秋草。2.苔翠——青翠的苔色。3.“玉是”二句——以玉和冰雪喻白色的花。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又韵》诗:“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同时,这又是以花拟人,把它比作仙女,因为《庄子.逍遥游》曾说美丽的神人“肌肤若冰雪”。销魂,使人迷恋陶醉。4.倩影——美好的身姿。月有痕——月有影。这里的“痕”不是泪痕。李商隐《杏花》诗:“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全句说:深夜的月亮照出了白海棠美丽的身影。5.“莫道”二句——不要说白衣仙女会升天飞去,她正多情地伴我在黄昏中吟咏呢。缟(音搞),古时一种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白衣。以“缟仙”说花,承前“雪为肌鼻”来。道家称成仙或飞升叫“羽化”,意思是如化为飞鸟,可以上天。末句用唐代刘兼《海棠花》诗意:“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其二(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1.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2.“胭脂”二句——诗的一种修辞句法,意即白海棠咏洗尽了胭脂的浮华,招来了冰雪的纯净,所以能在秋阶、露砌之上尽显自己高洁的身影和灵魂。”。3.“愁多”句——花儿愁多怎能没有痕迹。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4.“欲偿”句——白帝,西方之神,管辖秋事。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也应使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5.婷婷——美好的样子。 其三(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注释]1.秋容——指花的容貌。2.攒——簇聚。“七节攒成”是说花在枝上层层而生,开得很繁。雪,喻花。3.出浴太真——杨贵妃,字玉环,号太真,为唐玄宗所宠,曾赐浴华清池。白居易《长恨歌》中写到她肤如“凝脂”、“娇无力”,所以借以说海棠花,又兼以玄宗在沉香亭召贵妃事为出典。玄宗曾笑其“鬓乱钗横,不能再拜”的醉态说:“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见宋人释惠洪《冷斋夜话》。4.捧心西子——参见《赞林黛玉》注。宋人赋海棠词中时有以杨妃、西施并举的,如辛弃疾《贺新郎》、马庄父《水龙吟》等皆是。5.愁千点——指花如含愁,因花繁而用“千点”。6.宿雨——经夜之雨。7.独倚画栏——指花。参见宝玉《怡红快绿》诗注。8.清砧怨笛——砧,捣衣石。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怨笛也与悲感有关。 其四(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释]1.湘帘——湘竹制成的门帘。这句说看花人,“半卷”、“半掩”与末联的娇羞倦态相呼应。2.“碾冰”句——因花的高洁白净而想象到栽培它的也不该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洁来侧面烘染。3.“偷来”二句——意即白净如同梨花,风韵可比梅花。但说得巧妙别致。宋代卢梅坡《雪梅》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又雪芹之祖曹寅有“轻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莲花一线香”的诗句,可能都为这一联所借鉴。4.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袂,衣袖,亦指代衣服。苏轼曾用“缟袂”喻花,有《梅花》诗说:“月黑林间逢缟袂”。这里借喻白海棠,并改“逢”为“缝”,另藏深意。 白海棠和韵二首(史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那虚廊月色昏。 [注释]1.都门——本指都城中的里门,后通称京都为都门。这里即是通称,因小说中大观园在“帝城西”。2.蓝田——县名,古时以产美玉著名,在今陕西省渭河平原南缘,秦岭北麓,渭河支流灞河上游。3.自是——本是。霜娥——青霄玉女,主管霜雪的女神,亦称青女。这一句出唐代李商隐《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4.“非关”句——事出唐代陈玄祐《离魂记》传奇。故事说:张镒的幼女倩娘与王宙相爱,张镒将她另许他家,王宙愤恨而诀别远行,途中倩娘忽然追至,两人就一起遁去。他们在外地共居五年,回家看父母,家人都惊讶不已。这时,从房中跑出倩娘,与回家的倩娘相抱,合成一体。原来当时倩娘怨忿成病,卧床数年不起,跟王宙外逃的只不过是她的魂魄。这是一个不满包办婚姻的幻想故事。5.秋阴——秋天的阴云。南朝颜延之《陶征士诔》:“晨烟暮霭,春煦秋阴。”云阴与雨雪相连,但秋天无雪,所以要用“何方”二字。“捧出”,将秋阴拟人化,也写出了花的形状。6.肯——岂肯。7.蘅芷——蘅芜、清芷,都是香花芳草。萝薜,藤萝、薜荔,都是蔓生植物(皆见之于第十七回)。为下句写海棠种植随处适宜而先写环境。8.断魂——形容极度悲愁。9.“玉烛”句——白玉色的蜡烛,烛芯烧完、蜡泪滴干时剩下的是一堆凝脂,以喻花。10.“晶帘”句——晶帘即水精帘,从帘内可见帘外景物,唯白色的东西不明显。所以唐代韦庄《白樱桃》诗说:“王母阶前种几株,水精帘外看如无。”这里说月中花的姿影被“晶帘隔破”,即韦庄诗意,亦从颜色来写。11.幽情——隐藏在心中的怨恨。嫦娥,神话人物,本是羿之妻,羿从西王母处带回不死之药,嫦娥偷服后飞向月宫。后在诗词中多以嫦娥写女子的寂寞孤单。这里花向嫦娥所诉的“幽情”亦与“难寻偶”等语有关。12.无那——无奈。 [鉴赏]结社、赏花、吟咏唱和是清代都门特别盛行的社会风气,是古时贵族人家的闲情逸致的表现,大观园的公子小姐们当然不会例外。这些诗和有关情节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这种生活的画面。如果从这一角度看,诗本身的价值是不大的,但作为塑造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种手段,它仍有艺术上的效用。李纨评黛玉的诗“风流别致”,宝钗的诗“含蓄浑厚”,可见风格上绝不相混。李纨、探春推崇宝钗,独宝玉偏爱黛玉,评诗的分歧也都表现各自立场、爱好和思想性格的不同。湘云的诗写得跌宕潇洒,也与她的个性一致。这是作者高明之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多半都“寄兴寓情”,各言志趣。作者甚至把人物的未来归宿也借他们的诗隐约地透露给读者了。探春的诗中“芳心一点娇无力”句,使人联想到她风筝谜中“游丝一断浑无力”,她后来应是江边离别、孤帆远去的(参见其“册子题咏”)。“缟仙”、“羽化”之喻很像与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写自己扁舟江上所见所感有纠葛。宝钗的诗深意尤为明显,“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宝钗的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带有一种高人隐者讽时骂世,又洁身自好的意味。。“淡极始知花更艳”,是指宝钗的人格魅力,脂砚斋即批云: 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庚辰本第37回双行夹批) 。“愁多焉得玉无痕”,脂砚斋即批云:看他讽刺林、宝二人,省手。(庚辰本第37回双行夹批) 这里的“高情巨眼”、“讽刺林、宝”八字,可谓是正好道出了作者企图以一种大彻悟的精神来冲销、匡正自己胸中悒悒不平之气的意愿!《老子》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宝钗“淡极始知花更艳”的信念,亦出于同样的哲学原理。那么,从“宗庄”、“宗禅”,通过放弃肉体欲念,以获得精神永恒的角度上看,宝钗“您与俺眼向云霞”、“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忠告,又无疑是作者自身“出世”理念的夫子自道。——毕竟,曹雪芹除了作为世俗人的一面之外,他还有作为解悟者的一面! 湘云诗“自是霜娥偏爱冷”一句,脂评也已告诉我们“不脱自己将来形景”。所谓“将来形景”,就是说她后来与丈夫卫若兰婚后不久就分离了(续书所写不同)。在第二首中,如“难寻偶”、“烛泪”、“嫦娥”等,皆暗示她和她丈夫后来成了牛郎织女那样的“白首双星”。作者还写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则“也宜墙角也宜盆”的隐义是说她无论是在史家绮罗丛中受到娇养,还是投靠贾府寄人篱下,都能处处顺合环境,随地而宜。其实,这正说明她缺乏黛王那种叛逆性格。称之为“阔大宽宏”,是作者的偏爱。凡此种种,要使每一首诗都多方关合、左右逢源,若非作者惨澹经营、匠心独运,是很难臻于完美境地的。

❸ 《红楼梦》中大观园儿女去“海棠诗社”,薛宝钗、林黛玉是如何作诗的

第三十七回,大观园儿女去“海棠诗社”,薛宝钗、林黛玉都写了诗。薛宝钗的《咏白海棠》写道: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脂胭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的《咏白海棠》写道: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❹ 红楼人物一百问之五十九:大观园的海棠诗社都有哪些人参加(第三十七回)

贾府的众姐妹和贾宝玉住进大观园以后,他们集体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成立了海棠诗社。发起人是贾探春。她的几个花笺立即把住在大观园的人招了来。贾宝玉赶到秋爽斋时,薛宝钗、林黛玉、贾迎春、贾惜春已经在那里等候了。李纨得知后也赶了来。宝玉的反应是:“可惜迟了,早该起个社的。”李纨虽说是“槁木死灰”,这次却十分活跃,一进屋就说:“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做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得。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 诗社成立时,就是他们七个人。李纨自荐做了社长,同时推荐贾迎春、贾惜春做副社长,一个负责出题限韵,一个负责誊录监场。李纨的理由是,她们三个人都不会做诗。实际上,是她们“谦虚”了。她们对做诗可能不擅长、不喜欢,但不是没有做过。我们还记得,元妃省亲时,她们同另外四个人一起都奉命做了吟咏大观园的诗。既做诗翁,就要有个雅致的称呼。在林黛玉的建议下,大家都起了别号。李纨是“稻香老农”,贾探春是“蕉下客”,林黛玉是“潇湘妃子”,薛宝钗是“蘅芜君”,贾迎春是“菱洲”,贾惜春是“藕榭”,贾宝玉是“绛洞花王”,也叫“怡红公子”。他们的第一次活动,是吟咏白海棠。这是因贾芸送给贾宝玉两盆白海棠花引起的。诗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后来又有一些人陆续参加。史湘云是第一个。诗社成立的第二天,她就被接到贾府,成了诗社的第八个成员,而且补做了两首海棠诗。当晚,她还与薛宝钗一起商议了举办第二次活动的计划。在薛宝钗的帮助下,由她做东,在藕香榭摆设了螃蟹宴,贾母和王夫人、薛姨妈等都去了,然后诗社的成员共做了十二首菊花诗,宝玉、黛玉、宝钗三人还兴致勃勃地各做了一首螃蟹咏。第二个参加的是王熙凤。她是被拉进社里来的。李纨挑头要她做监社御史,王熙凤一眼就看穿了:“我又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王熙凤还想推脱,李纨她们哪里肯依。王熙凤不得已,只得答应:“明儿一早就到任,下马拜了印,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的作会社东道。”第三个是香菱,她也是被拉进社里来的。因薛蟠外出做买卖,薛宝钗要她住大观园给自己作伴,香菱得了闲,就拜林黛玉为师学习做诗。贾探春看她认真,就说:“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香菱学写诗入了魔,终于有了长进,成为诗社名副其实的一员。就在香菱写诗有了长进的时候,贾府一下子来了一大批客人,他们由于各种原因都临时住了下来。其中李纨的堂妹李纹、李绮,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据了解都会做诗,少不了要请她们入社。这样,一下子又增加了四个人。她们参加的第一次活动,也是诗社的第三次活动,是下雪天在芦雪庵“即景联句”。至此,海棠诗社共有十四个成员。这正是贾探春说的:“咱们的诗社可兴旺了。”顺便说一下,海棠诗社的诗由于贾宝玉的外传,还获得一次出版的机会。那些舞文弄墨的相公,听说大观园起了诗社,便索要诗稿看。贾宝玉写了几首,他们都真心叹服,于是就抄了刻去了。这也算是诗社的一个成果吧。 事情总有起伏,诗社有一年多没有活动。林黛玉写在初春时节的一首《桃花行》,又点燃了他们诗歌创作的旺火。史湘云很积极,她提议将海棠社改为桃花社,借万物逢春,把诗社办得更发达。于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薛宝琴、贾探春一起找到李纨,议定第二天就起新社,推林黛玉为社主。桃花社的第一次活动是在暮春之际,因史湘云偶填了一首柳絮词,大家便以柳絮为题在潇湘馆填词,林黛玉、薛宝琴、薛宝钗各填了一首,贾探春、贾宝玉合写了一首。很可惜,桃花社的第一次活动,也是它的最后一次活动。他们的春天太短暂了。

❺ 林黛玉咏白海棠的全文翻译

译文:

梨花伸进庭院里,卷开竹帘,打开门,她把冰块当做泥土,把玉当版做盆。

她比梨权花还要白了三分,又有梅花的一点傲骨。

她像月宫中的嫦娥缝制的白色的舞衣,又像秋天闺房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泪痕。

她倦倚昏夜西风之中,娇羞默默,无处诉说自己的一片深情。

(5)大观园海棠诗扩展阅读

原文: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赏析:

黛玉此诗的特点是以人写花,新颖别致。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写照。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潇洒、机灵、高洁、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

❻ 关于海棠的古诗

海棠

作者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专红妆。

白话译文

袅袅的东属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6)大观园海棠诗扩展阅读

《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

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极富浪漫色彩。

❼ 带有“海棠”的诗句有哪些

李弥逊《虞美人》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这两句大意是:海棠花开后是什么花开呢?不论是什么花开,都会受到风雨的摧残。

李清照《如梦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意思是: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意思是:只担心海棠花在夜深时睡着了,所以特意点燃起高高的蜡烛,把她照亮,好欣赏她的美态呢。

陈与义《春寒》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意思是: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❽ 《红楼梦》中海棠诗社都有谁哪首诗是写的最出色的

《红楼梦》大观园的海棠诗社,由蕉下客探春在初秋季节发起的,因贾芸送了怡红公子宝玉两盆白海棠,故以海棠为社名,以其为题作诗。

菊花

所以到了第三十八回史湘云作东,薛宝钗赞助,拉王熙凤主持,咏菊诗便以黛玉三首为先,李纨说这次无论如何让她拿第一了。之所以第二次才让林黛玉拿冠军,为曹翁欲扬先抑之法。

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

而第五十回红梅花为题,以薛宝琴诗为上,但邢岫烟一句:"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也是相当贴合其人性情的,但不及黛玉的白海棠诗出色的。

❾ 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后,大家都取了怎样的别名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大观园成立了海棠诗社。

黛玉认为既然成内立诗社,就要把“容姐妹叔嫂”的称呼改了才不俗。

于是,宝玉取别名“怡红公子”,黛玉别称“潇湘妃子”,探春“蕉下客”,宝钗“蘅芜君”,迎春“菱洲”,惜春“藕榭”,史湘云“枕霞旧友”,李纨“稻香老农”。

热点内容
玫瑰纹身图稿 发布:2025-09-13 04:29:13 浏览:953
玉兰花怎么折 发布:2025-09-13 03:06:05 浏览:704
西晒的盆景 发布:2025-09-13 03:03:13 浏览:279
戴玉的花卉 发布:2025-09-13 02:58:04 浏览:260
樱花校园模拟王子公主 发布:2025-09-13 02:55:57 浏览:410
盆栽芽点多 发布:2025-09-13 02:38:18 浏览:445
盆栽向日葵的种植方法 发布:2025-09-13 02:31:03 浏览:24
盆栽花卉的栽培技术 发布:2025-09-13 02:12:04 浏览:759
兰花豆孕妇可以吃吗 发布:2025-09-13 02:07:12 浏览:407
荷花是莲科 发布:2025-09-13 01:52:56 浏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