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海棠阁
㈠ 介绍广州历史
1、镇海楼(广州博物馆)
又名望海楼,俗称五层楼。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园)小蟠龙冈上,为广州城市标志之一。现是专门收藏、展览关于广州历史文物和史料的场所。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候朱亮祖扩建广州城,将宋三城(子城、东、西两城)合并,并开拓北城800余丈,城墙横跨越秀山,在上面建一座五层高楼以壮观瞻。建筑有雄镇海疆之意,故名镇海楼。
广州城的历史上,除了镇海楼,没有哪座建筑能够在漫长的6个世纪中都稳居“城标”的宝座。广州博物馆馆藏的《十三行油画》,画面描绘了清代广州十三行商船云集的繁荣景象,商馆右后方不远处的一座红色五层高楼格外显眼,这就是镇海楼。藏品中还有一张外国明信片,图片的主体就是清代的镇海楼。
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镇海楼就是外国人眼中“广州”的象征,进一步引申,也就是“中国”的象征。自明代起,漂洋过海的外国商船,一过狮子洋,经虎门北上,沿途可见莲花塔、琶洲塔、赤岗塔。驶近广州城外,望到高耸在越秀山上的镇海楼,便知到了广州。
600多年间,镇海楼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初尚可喜兵抵广州城下,300守城将士坚守镇海楼十个昼夜,不眠不休,最后弹尽粮绝,无一生还。如今镇海楼的旁边仍存放有一批大炮,是明清时期广州城防大炮。
1883年,正逢中法交战之时,兵部尚书彭玉麟奉命到广东督师抗法,以五层楼为海陆两军指挥部。1885年,朝廷议和之声甚嚣尘上之际,彭玉麟上书朝廷,力争抵抗。但清政府最终选择了妥协,郁闷中的彭玉麟举目广州城,撰下了一副广东最有名的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候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对于这副对联,有评论解读说,联中“故侯”指朱亮祖,镇海楼是他建的,如今人亡楼存,可证历史沧桑。“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则是有感而发,当年彭玉麟因中法战争率兵至广东办理防务。他是主战派,反对和议,但最终只得“泪洒英雄”了。此联先咏楼,后写人,意境磅礴,不失为一幅佳联。
据《镇海楼名联话旧》一文作者陈叔垣先生说,少时他曾随其父登镇海楼,亲见三楼悬挂木雕对联,下款署为“宫保雪琴彭玉麟”(宫保是官衔,雪琴是彭的字)等字,五楼则悬挂两广总督瑞麟书写的“镇海楼”三字。
就是说,这副对联当时悬挂在三楼,是彭玉麟本人书写的。彭的手迹后来遗失,改由叶恭绰、沈演公、吴子夏等书法家“补书”。现在这副对联悬挂于五楼,且用两种字体,由两位书法家书写。
清光绪年间,广东几个陈姓族人,倡议在广州筹建一座全省性的陈氏合族祠堂,各地陈氏热烈响应,纷纷慷慨捐资。
1892年,京城传来喜报:一名陈姓子弟被钦点探花郎。这对在建的祠堂而言,可谓锦上添花。族人惊诧四起,喜不自禁:建祠的功效竟然如此灵验!于是更大规模的筹资活动开始。
1894年,宏伟而精致的陈氏祠堂宣告竣工。这座祠堂,就是闻名至今的陈家祠;而那名高中探花的陈姓子弟,叫陈伯陶,东莞市中堂镇凤涌人,他也是修建陈家祠的几个倡议者之一。
陈伯陶五岁就读,六岁师从广东历史上有名的大学者陈澧。他少年勤学,生性聪慧,十岁便能背诵五经。某日,父亲的两位朋友方文炳(东莞报功祠四君子之一)与方应锡来访,夜饮,见伯陶夜读,就出上联为“半夜读书灯火细”的对联叫伯陶应对。伯陶应声说“三更饮酒月轮高”。听后,方文炳对方应锡说“此佳婿也”。方应锡即与陈家订立婚姻,把次女许配给陈伯陶。
21岁,陈伯陶中了秀才,25岁时获乡试第一名。老师陈澧更以对联赠送给陈伯陶,勉励他“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可惜,此话并未“一语成谶”,光绪十八年陈伯陶复出应试,在殿试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状元。然而在试卷中,他将“宣抚司”写成了“宣慰司”,因此被压在第十名之外。所幸得到咸丰朝状元、户部尚书翁同和为他据理力争,谓此积学之士,故改列第三名,成为了东莞历史上唯一的文探花。
在这之后,38岁的探花郎陈伯陶,历任云南、贵州、山东乡试副考官,文渊阁校理,武英殿纂修,国史馆总纂,宪政编查馆一等谘议等职。虽没高官厚爵,而对于生性不善逢迎的陈伯陶而言,也称得上青云直立。即便在甲午战败、戊戌变法等事件冲击下,陈伯陶也是不为所动、坐怀不乱。
庚子乱起,八国联军攻陷京师,光绪和慈禧仓惶出逃。陈伯陶仍不为时势所动,早在1898年,他便亲自见证了李鸿章代表中国与英方签署《拓展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及香港地区235个岛屿99年的耻辱之事。两宫返京后,陈伯陶入职南书房,后被派往日本考察学务,归国后出任江宁提学使。陈伯陶重视国学,曾四处奔走,游说劝谕国内外华人华资办学以振兴中华。
1906年,陈伯陶协助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在六朝古都南京创办国内首个培养侨生的学堂,目的是培养华侨学生的国文及国语等,并由陈伯陶命名―――暨南学堂,也就是今天广州暨南大学的前身。陈伯陶更以提学使身份,兼任暨南学堂监督,亲自制定办学章程和经费预算。他与中国教育的深厚渊源,由此可见一斑。
凤凰网—清代兵部尚书青睐镇海楼?
人民网—中国庙立着“黑脸番鬼”?
网络—赵眜
网络—南越文王墓
网络—陈伯陶
㈡ 颐和园的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㈢ 广州白云区有哪些小区
摘要 共有的小区177个,分别是同德花园 侨苑新村 明德苑 又一居花园
㈣ 北京哪条大街最值得一去
当然王府井大街了.
八达岭长城
所有来北京的人都以游览万里长城为快,“不到长城非好汉”已经成为中外游人的一句豪言壮语。居庸关和八达岭居京畿之北的险关要隘,是长城的一个缩影,是游览长城中最主要的游览点之一。
八达岭在北京延庆县境内,距北京市60公里。它是关沟的第四道要关,也是居庸关之北,地势险要。现岭上尚留有“天险”两字。八达岭口有座小小关城,东西各建一座,东关门额“居庸外镇”,西门关额“北门琐钥”。东西两关相距64公里。是通往北京的咽喉,在古代是关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关口。长城从“北门琐钥””城楼左右两侧起,各向南北延伸,高低起伏,犹如一条巨龙,腾跃在群山的山脊线上,气势磅礴。
八达岭山势极为险峻,这段长城以巨石为基,上层用大型城砖砌成。依山而筑,高低不一,宽窄不同,其均高达7.8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进。
站在八达岭长城西望,便会看到附近小石岗上用土筑成的烽火台。关城西门外建有长城博物馆,馆内分四个展厅,其中一展厅为序厅,二厅展现明以前的长城,三厅展现明长城,四厅是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书画厅。在城东门外青龙车站旁有詹天佑铜像。
景点导游
前门、展览路等处每日晨有游览车直达;北京北站有火车直达。
白草畔
白草畔是百花山的主峰,海拔高度2161米,是北京第三高峰,北京西南第一高峰。百草畔自然风景区面积19.2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82%,海拔高度最低处也比城区高800多米。景区以百花争妍的高山草甸为特点,空气清新,环境幽美,气候凉爽宜人,夏季气温比北京城区低8-16度,是炎热的夏季旅游度假的佳处所在。
白草畔是北京地区唯一可乘汽车直达2000多米山顶的旅游景点,主要景点有山上八景和山下八景,还有观光农业、五千亩仁用杏基地、万亩松林、赏花园、采摘园等,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观光度假,热诚接待各类中小型会议、团体旅游和学生野外实习等。
乘车路线:风景区紧临108国道,距六里桥120公里,从天桥或六里桥乘917路汽车到房山,再转乘小公共汽车到四马台村即可。每星期六和星期日917路汽车直达四马台村。
五指峰是由五块矗天而立的巨岩组成,形如五指,故名五指峰,是白草畔最高的山峰。因其雄伟秀丽,定为山上八景之一 ----五指峰秀。
故宫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方米,有房间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建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原则,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延部分,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以太后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宁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和养心殿,其后为东西六宫。出于防御需要,这些宫殿周围间有高达10米的宫墙。
午门
是故宫的正门,游人可由天安门向北进入午门。午门平面呈凹形,正楼面阔九间,是皇帝宫殿的标志。午门是皇帝每年冬至颁发来年历书的地方。
太和殿
是故宫中最巍峨、最壮丽的建筑,面阔11间,进深5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有的最大木结构宫殿建筑。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贺赐筵。
太和殿内外摆设有大量特殊的陈设,殿前的月台上摆有铜鼎、铜龟、铜鹤等。三层汉白玉台基下每个栏杆下都有排水的龙头,用来显示皇威。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其珠为吉祥如意珠,双龙一个代表天帝,另一个代表帝王。双龙下面的山海图案象征江山永固。
中和殿
这里是皇帝亲临太和殿大典前休息和接受官员们行礼的地方。
保和殿
是册立皇后、皇太子等大典皇帝更衣的地方。清乾隆后,殿试也改在保和殿进行。游人在保和殿可看到很多御路石,其中以保和殿后面的一块最大、最宏伟,他是用整块艾叶青石雕成,重达200吨,九龙飞腾在大海和流云中,象征着真龙天子一统山河。
乾清门
是帝后寝宫以及皇子等居住的区域的正门。
乾清宫
是皇帝的寝宫,顺治、康熙年间也兼做听政、召见大臣之处。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阳、冬至、万寿等节日,皇帝在这里举行朝礼和赐筵。
交泰殿
是皇后在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节日接受大臣朝贺的地方,后来又在此存放皇帝行使权力的25方。此外,这里还有铜壶滴漏和清代制造的自鸣钟。
坤宁宫
在明朝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满族的习惯,将其改为祭祀神的场所。
御花园
出坤宁宫就是御花园,他有门与六宫相通。明朝这里供秋季大享和祭祀玄武大帝之用,清代改为寺庙。园东北有叠石名曰堆秀山。御花园是一座以建筑为主体的宫廷花园,游人都愿在此拍照留影。
东西六宫
这是供妃子们居住的地方,俗称“三宫六院”。现东六宫大都改为古代艺术品展览馆。西六宫基本上未动,仍按原貌布置。
养心殿
乾清门内的养心殿,从雍正到清末200年间,皇帝大都住于此。在同治、光绪年间,养心殿东暖阁是慈禧与慈安“垂帘听政”的地方。
虎峪自然风景区
虎峪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昌平县城西北9公里处,八达岭高速公路北侧,内有虎峪沟、百仙神洞、雀儿涧、体能拓展训练基地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虎峪自然风景区 美丽峡谷,一条通往原始森林的路,两侧由酷似虎皮斑纹形成的岩石沟峪,长12.5公里,宽1.5公里,峰峦叠嶂、水秀谷幽,内有自然景观36处,先睹“高山湖”,再攀“百级石阶”,穿过崎岖山道到达“通天池”越过“九潭瀑布”再闯“原始森林”。
千年古刹雀儿涧 这里山峦峻秀、气势恢宏,您可以先饮“金丝泉”水,再攀“一线天”,近观“云雾树显仙绰”影,远眺像形山“天狗望月”、奇花异草、如林古碑、庙宇遗址仙道悬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百仙神洞 香火不断、香烟缭绕,洞口常有雾霭升腾、洞内气温冬暖夏凉,深远莫测、洞深1200米宽窄不一,曲直相依、最高落差达90多米,著名的“滴水观音”堪称京华一大奇观,落差在83米高处从天而降的丝丝“神雨”一年四季滋润神灵,令您叫绝不止,告别“滴水观音”再步170级石阶便是百仙神洞的最高峰---倚天阁。您站在蓝瓦飞檐的“倚天阁”南望,淡淡清香扑面而来,无限风光在险峰。
马洪元根雕艺术馆 是北京市唯一一家根雕艺术馆,现有作品300余件,馆内名家政要题词挂于墙壁四周,格调古朴高雅。马先生的根雕作品不求形似。乃重骨气,抒发了艺术家内在情绪与意志,件件皆为艺术精品,价值不菲。根雕馆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及积极的教育意义。
侯康乙奇石馆 是北京虎峪自然风景区与著名赏石家、收藏家侯康乙先生合力创办的综合性奇石展览园地。集中展示了侯康乙先生多年来收藏的全国各地奇石数百件,为大家赏心悦目带来新的感受与快乐。
体能拓展训练基地:携手并进、牵引横渡、天梯、悬梯、高空抓杠、走钢丝等项目设施与设备
休闲、娱乐项目:划船、游泳、攀岩、飞降、垂钓、篝火、浮桥、山野卡拉OK、天梯
鹫峰山自然风景区
鹫峰山自然风景区座落在燕山山脉,比邻长城,距北京东南170公里的遵化市境内(北京至北戴河途中).
鹫峰山自然风景区平均海拔500米,主峰鹫峰山889米.景区地势巍峨峻峭,怪石林立,生物资源丰富,山中生长着几百种珍贵药材,栖息着两百多种野生动物,这里气候宜人,自然风景别致,与长城狩猎场(东十公里),汤泉皇家旅游度假区(西三十公里),皇家陵寝—清东陵(西四十五公里),桃花沟(南三十五公里),共同构成”百里长城黄金旅游线”.是周末全家旅游的好去处.
濂泉响谷自然风景区
濂泉响谷自然风景区距北京70公里,西通延庆八达岭,南与神堂峪、雁栖湖,东与青龙峡、幽谷神潭相毗邻,交通极为便利。
景区以谷取景,以山造势,以水得趣,以人生情。谷中流水飞泻,瀑布从天而降,四季泉水潺潺,回声不绝,故名濂泉响谷。
濂泉响谷是集青山绿水、险峰峡谷、灵泉飞瀑、密林幽洞、奇山怪石于一地的自然风景区,常年气温比市区低3-5℃。
景区内有5000米曲径,可见天宫洞、猫头山、三潭二瀑、神马场、五月冰川、寿龟负重、雁栖源头、原始次生林、问天台等多处景观。这里山回路转,步步有景,处处见景。
景区背依黑坨山。黑坨山主峰海拔1895米,临顶南眺,可一览北京全貌。
景区内设有四合院、蒙古包、小木屋、 餐厅、商品部、泉水浴、歌厅等服务设施,游客可春赏山野花草、夏观自然风景、秋看满山红叶、冬瞧天然冰瀑,还可垂钓红鳟鱼、野炊、烧烤或举行篝火晚会。
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天安门西南十五公里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联拱大石桥,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象这样雄伟古桥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建成。初名"广利桥",后改称"卢沟桥"。在国外也称"马可波罗桥",桥全长260米,宽9.30米,十个桥墩,十一孔。中心桥孔间距21.35米,东西两岸间距16.49米。桥墩呈船形,进水一面有分水尖,每个尖上安置一根26厘米边长三角铁柱以迎击洪水和冰块,保护桥墩和桥身。出水一面砌成流线型,状如船尾,减少水流对桥孔压力。经试验:这座古桥有较大的承载能力,曾通过429吨大型平板车而无恙。"卢沟晓月"是著名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两边有望柱和栏板,望柱281根,每个望柱上都有一石狮,石狮头上、背上、腹部、爪下都藏有小石狮,形态各异。据古书《从海记》中说:"桥柱刻狮凡六百二十有七",现在共有大小石狮501个。
明十三陵
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县境内的天寿山南麓,距北京市50公里。陵区为一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南面蟒山、虎峪山相持而立,中有曲水环抱,山清水秀。
众陵以长陵为中心,有一公共神道自南端陵门直达长陵。在长达7公里的主神道上有石牌坊、大宫门、碑亭、华表、石像生、龙凤门等建筑。十三陵中以长陵建筑最为宏伟,它和定陵一起,同为主要参观对象。
长陵
是明成祖的陵寝建筑,献陵为长陵的主要建筑,是举行祭祀的重要场所。建于1427年,十分雄伟壮观,耸立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1956平方米,殿内有32根金丝楠柱,。梁、柱、掾、斗拱等构件,皆由楠木制作,虽历时五百余年,仍牢固如旧,香气袭人。它是我国最大的一座楠木殿堂。
定陵
是明神宗的陵寝。陵园规制仿制长陵。定陵地宫于1956年发现,现已修建成为定陵地下博物馆。地下宫殿由前、中、后及左、右五座高大的殿堂相连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建筑。共有石门七座,石门设计非常科学,虽重达4吨,但开启十分灵活轻巧。 地宫的布局基本上采用“前朝后寝”的制度。前殿没有任何摆设,中殿内有三个汉白玉雕成的“宝座”,座前各有一座黄色琉璃“五供”,即香、烛、花、还有青花云纹大瓷缸各一口,中盛有香油,专供长明灯使用。后殿相当于寝宫,称为“玄堂”,是地宫的主要部分,为放置棺木的地方。棺床中央放有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棺木,三具棺木周围放有多件陪葬物品。
在定陵出土的随葬品中,皇冠和凤冠最引人注目。万历皇帝的金冠用极细的金丝编结而成,上嵌有二龙戏珠。在精美的首饰中,万历皇帝的金簪可谓稀世珍宝。
景区导游
前门、崇文门、展览路等处有游览专车;北郊市场乘长途汽车。
慕田峪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怀柔县境内。据文献考证,慕田峪长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造而成。慕田峪长城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景区。
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这里敌楼密集,关隘险要。城两侧均有垛口。东南面有3座敌楼并矗一台的正关台。为长城之罕见;西北面有建在海拔1000多米,名曰“牛犄角边”和建在刀削一般山峰上,称为“箭扣”及“鹰飞倒仰”的长城,其势险峥嵘。整段长城依山就势,起伏连绵,如巨龙飞腾,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慕田峪长城旅游区群山环抱,风景优美。春季,群芳射蕊、争奇斗妍;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果实累累、红叶满山;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
慕田峪长城设有世界一流的登城缆车,旅游区又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了中华梦石城、鹿鸣动物游乐园、施必得滑道三个新景点,形成了长城文化、石文化和体育娱乐有机的结合,使来慕田峪长城旅游区的游客,可一日数游。
从北京城区到慕田峪长城的旅游专线有游6路、游1路、游2路,早晨从前门、宣武门、东四十条、北京站直达,东直门长途汽车站有916路公共汽车也可直达。另有郊游专列,由北京站、北京北站至北宅站,景区有专车接送。
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门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数量众多,自然环景极为优美。
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北京城里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是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解放初期将部分年久失修的殿堂拆除,并新建了一些房舍,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多种多样。寺外有上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宛如捧月的众星,散布其间,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点众多,形式多样,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观丰富,而且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异,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经名扬京华。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潭柘寺在晋代时名叫嘉福寺,唐代时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其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为“潭柘寺”。
千百年以来,潭柘寺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优美的风景,神奇的传说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从金代熙宗皇帝之后,各个朝代都有皇帝到潭柘寺来进香礼佛,游山玩水,并且拨出款项,整修和扩建寺院。王公大臣、后妃公主们也纷纷捐出己资,大加布施,民间的善男信女与潭柘寺结有善缘的更是成千上万,他们长年向潭柘寺布施、斋僧,并且自发地组织了数十个民间香会,集资购买土地田产,捐献给寺院,成为潭柘寺维持日常巨大开支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到了清代,潭柘寺在寺院规模、土地财产、宗教地位、政治影响等方面都达到了鼎盛时代,特别是康熙皇帝把潭柘寺定为“敕建”,使其成为了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潭柘寺在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从金代开始,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乘佛教禅宗中临济宗的领袖,并且名僧辈出,历代的高僧大德们,为了研究佛学宗诣,为了弘扬佛法,为了潭柘寺的扩建和修茸,为了繁盛寺院的香火,作出了呕心沥血的贡献,而在《高僧传》上标名,名传千古。由于潭柘寺在政治上具有强大的势力,在经济上拥有庞大的庙产,在佛门有着崇高的地位,再加上寺院庞大的规模,故而享有“京都第一寺”的美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把潭柘寺开辟为森林古迹公园,成为了一处游览胜地,1957年10月28日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北京市政府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大规模整修,于1980年8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并于1997年初经有关部门批准,僧团进驻,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
2001年6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潭柘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坛、室各具特色,楼、阁、亭、斋景色超凡,古树名木、鲜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叠翠,曲水流觞相映成趣,红墙碧瓦、飞檐翘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齐,庄严宏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写联赞曰:“气摄太行半,地辟幽州先。”今天的潭柘寺不仅以古迹众多,风景优美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游客,而且还修建有现代化的旅游服务设施,实行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的一条龙服务,是京郊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
天池峡谷风景区
天池峡谷风景区林木繁茂,鸟语花香,奇峰林立,怪石迭出,景色秀美。高山中1000多平方米的“天池”水面,清澈明净,水中倒映岸边的百丈悬崖绝壁,景色之奇妙独特令人赞绝。闻涛谷、情人谷,树木遮天避日,在谷中漫游,使人心旷神怡,享尽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展示出一处处造型别致的景观:“八戒背娇娘”、“莲藕双生”、“福从天降”、“神驼峰”、“双狮会”……如人、如兽、如花……自然天成,形神毕肖。
天池峡谷娱乐区设施独特,服务周到。两百多米长的休闲洞,四季恒温,冬暖夏凉,内设棋牌室、茶座,别有一番洞天福地的情趣;攀岩(团体)、速降娱乐活动,惊险刺激、安全可靠。
景区备有餐饮、住宿设施。餐饮以虹鳟鱼烧烤、农家饭菜为主,住宿区设施齐全、清洁卫生、幽静舒适,大众化消费,是您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香山
在北京海淀区,东南距市中心20余公 里。为北京西郊西山山岭之一。此地 重峦叠嶂,清泉潺潺,花木漫山,景 色清幽。清乾隆十年(1745年)在此 大兴土木,兴建亭台楼阁,共成二十 八景,如勤政殿、翠微亭、栖云楼、 香山寺、森玉芴等,并加筑围墙,名 “静宜园”。“西山晴雪”为燕京八 景之一。园中名胜遍布,风光旖旎, 秋来黄栌换装,漫山红遍,如火如荼,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景,为中外 旅游者所向往。
颐和园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颐和园的前身乃北京三山五园中的清漪园,后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遭严重破坏,光绪十四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复此园,改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慈禧从西安回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
颐和园规模宏大,总面积达294公顷,主要由万寿山何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颐和园是一个兼具“宫”、“苑”双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园林。
宫殿区
入东门就是宫殿区,这里是慈禧和光绪坐朝听政的地方,殿内有皇帝的宝座和屏风。由于慈禧迷恋长寿,将此殿命名为仁寿殿,把宝座后的屏风一改雕刻九龙的旧制,而现26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宫中还有很不常见的“九桃熏炉”,炉外刻有九只蝙蝠,意为万寿万福的意思。
生活居住区
仁寿殿后面,以乐寿堂、玉澜堂、宜云馆组成封建帝后的居住区。乐寿堂是慈禧的寝宫,玉澜堂相传为慈禧囚禁光绪的地方。仁寿殿北的德和园内有三层大戏台,专供慈禧看戏之用,耗资160万两银子。
风景游览区
乐寿堂往西就是风景游览区。乐寿堂西边的邀月门是颐和园长廊的起点,长廊长达728米,沿昆明湖北岸,通向昆明湖西北的石舫。长廊里刻有精美的彩画8000多幅。
入游览区,首先应去湖东岸的知春亭,它据岛临湖,万寿山的全貌历历在目。连接南湖的十七孔桥是颐和园最大的桥,桥栏望柱上雕有500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桥畔还有铜牛和廓如亭。这十七孔和铜牛都有一定的含义。十七乃九重天的意思。桥畔的铜牛湖对岸的“织女图”相对应,慈禧把牛郎织女间的昆明湖比作天河,万寿山中轴线及两侧的建筑比作天宫,宫中坐的就是王母娘娘—慈禧太后。
万寿山的中轴线上自上而下建有云辉玉宇坊、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等建筑。两侧建还建有很多亭台楼阁,如湖山真意楼、听鹂馆、景福阁等。山之东还有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谐趣园,此乃园中之园。山之后还有很多宗教建筑群,以象征日月环绕须弥山,以红、绿、黑、白四座喇嘛塔,象征佛界。
圆明园
圆明园四十景以儒学治世思想为主旨,营造一处听政、宁神的离宫园,它几乎包含了儒学的哲学、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等全部内容,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三种主要意境,即治世境界,神仙境界和自然境界。
赤峰:离北京最近的草原风光
赤峰是著名的内蒙古风景区,距北京只有50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大草原,五一出行最为合适,现在就是热点.
赤峰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现有各类文化遗址680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7处。赤峰的秦燕汉长城、喀喇沁亲王府、百岔河——阴河岩画等景观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赤峰的另一特色是草原、沙漠、湖泊、森林、山峰、冰臼、溶洞各种资源俱全,第四纪冰川遗迹——冰臼群属国内外罕见。
感受亚洲的瑞士风光喀纳斯
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接壤的喀纳斯是近年新开发的旅游风景区,既有北国风光,又有江南秀色,春天到来,山花烂漫,草原和森林青翠欲滴,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是绝少污染的清洁之境,被著名学者钱伟长赞为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因此喀纳斯的生态旅游远近驰名。
喀纳斯旅游可分为3日、4日、5日行程,内容为漂流、登冰川、马背项目、淘金等,充满神秘色彩。同时可以感受蒙古族、哈萨克族等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
我记得去年4月份去的时候,那时天也是挺热的,我们头天爬长城,逛西单,很累啊!脚底还起了泡,你要去时,记得带一双大一点的鞋,因为走路时间长了,脚会肿起来的.
祝你一路顺风,玩个好心情!
㈤ 颐和园里每个景物的资料,越全越好!!!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
颐和园风景 (28张)
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5]
政治区
仁寿殿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在乾隆与光绪两个历史时期均为皇帝临朝理政之所,其陈设主体布局大致相同,均为皇家宫殿特定的陈设形式。但陈设的物品各异,颐和园时期较清漪园时期陈设豪华很多。现殿内陈设中心部分沿续了光绪时期的原样,其余陈设略有变化,原殿内的文物、图书、家具,除在殿内展出外,大部分收入文物库房保存。[6]
生活区
乐寿堂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重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7]
玉澜堂
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绪皇帝的寝宫。[8]
宜芸馆
宜芸馆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清漪园时为乾隆皇帝的书库,陈设精雅,颐和园时为光绪皇后隆裕的寝宫,由于建筑功能和主人身份的不同,陈设的布置有了很大变化。1979年,古建维修后,室内仅陈放家具。1992年,根据清漪园时的陈设档案布置陈设,整组院内陈列文物百余件。[9]
游览区
万寿山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与中央建筑群的纵向轴线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前山其余地段的建筑体量较小。
后山的景观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街”遗址。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摹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成的一座园中园。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10]
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
东宫门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11]
大戏楼
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12]
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13]
排云殿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14]
智慧海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15]
长廊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清晏舫
清晏舫俗称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16]
画中游
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景点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15]
听鹂馆
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咸丰十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改建。听鹂馆饭庄是著名的宫廷菜系饭庄。[17]
宝云阁
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18]
文昌阁
文昌院位于文昌阁之东,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文昌阁在颐和国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清漪园的园门之移动图片一。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现存城楼为光绪时(1875-1908)重建。城头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字形,中间为三层楼阁。中层供奉文昌帝君铜铸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铜骡一个。[19]
谐趣园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15]
苏州街
苏州街又称“买卖街”。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1986年重建。[20]
后山后湖
后山后湖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有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5]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位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为镇压水患而设。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21]
铜牛与织女图
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三山五园”,颐和园里的耕织图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题的“耕织图”石碑。解放后耕织图被划出了颐和园大墙之外,成为生产与生活混杂的大杂院。1998年底才被颐和园收回,并逐步按照原貌恢复建设,突出了“耕”与“织”的景题寓意。[22]
园藏文物
编辑
清漪园时期,乾隆皇帝对文玩多有搜罗,商周铜器、唐宋元明瓷玉及书画很多,当时著录的陈设达四万余件,清廷内务府专门设立《陈设清册》,建档管理。
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朝国力转衰,清漪园陈设有所裁撤,至咸丰五年(1855)时实有陈设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三件。咸丰千年(1860),包括清漪园在内的北京西北郊的五座大型皇家园林,皆遭英法联军野蛮焚掠。据英法联军劫掠后的清册载,清漪园各处陈设物品只剩有五百三十件,而且多残破不整。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浩劫,园藏文物又被毁掠一空。1902年,慈禧再次修复颐和园并大力充实园内陈设。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园藏文物计有四万余件,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并有不少外国文物;从价值上看,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牺尊、缂丝长轴佛像图等国宝级珍品。[23]
公园管理
编辑
科研科技
截至2005年,颐和园参与局级、中心级课题多项,其中7项获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皇家园林建筑装饰纹样的研究(包括砖雕纹样、彩画纹样、石雕、木雕、木装修)》课题,砖雕纹样1999年获园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课题成果出版图书《颐和园砖雕艺术》,《颐和园建筑彩画历史信息的研究与保护》课题成果出版图书《颐和园建筑彩画艺术》。[24]
课题名称 主持单位 课题名称 主持单位
颐和园建筑彩画历史信息的研究与保护 颐和园设计室 中关村海淀科学城建设中的世界遗产——颐和园保护问题研究 颐和园供配电及煤改电工程
城市绿地地被植物开发应用 颐和园管理处 古柳新型树体保护和修补技术 颐和园园林部
特殊条件下大规格苗木栽植及养护技术的探讨 颐和园园林部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保护的研究 颐和园文物部
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与听鹂馆戏台声学测量及分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颐和园文物部 皇家园林建筑装饰纹样的研究 颐和园
颐和园冷季型草坪建植管理模式研究 颐和园 关于恢复清漪园时期绿化布局的探讨 颐和园
关于古树濒危原因的初探 颐和园 颐和园计算机网络与图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颐和园办公室
北京地区桂花露地越冬的研究 颐和园园林部 以昆明湖底沉积物探讨北京西山地区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 中国地矿部、颐和园管理处
公园出版
截至2013年,《颐和园杂志》已推出第9期,推出的其余书籍主要介绍了颐和园的历史、文化等。[25]
《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颐和园志 》 《颐和园杂志》
《颐和园建园250周年纪念文集》
《颐和园排云殿佛香阁长廊大修实录》
《颐和园建筑彩画艺术》
《颐和园文物菁华》 《颐和园志》 《颐和园砖雕艺术》
《颐和园导览》 《名人情系颐和园》 《颐和园文化研究》 《明清家具》
《颐和园趣闻》 《颐和园研究论文集》 《无双风月—图鉴乾隆颐和园生活》
《颐和园古典园林夜景照明技术研究》
《清代皇帝咏万寿山清漪园风景诗》 《胡博华士绘慈禧油画像:历史与修复》 《仁和万寿—乾隆诞辰三百年颐和园珍宝展》
遗产保护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颐和园于1987年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颐和园如下: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18]
文化活动
编辑
●活动名称:清代古籍展
活动内容:共展出50部清代宫廷藏书,这些书籍曾藏于清代帝王办理朝政的仁寿殿的北配殿,为经籍史著、方舆图志、农医术数、诗文杂录、御制鸿章等五部分,从儒家经典、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农业、医学、天文、算术等科技书籍、文学艺术以及御用书籍为游客介绍皇家内院的宫廷藏书。
●活动名称:颐和园生态效益评价与低碳生活
活动内容:
1、爱护环境节能减排游客签名活动。
2、活动现场为游客演示碳排放测试
●活动名称:第三届两梅展
活动内容:宣传颐和园传统特色花卉,向广大游客展示树形优美的梅花、腊梅盆景,节日期间为游客增添文化活动场所。
●活动名称:“颐和秋韵”桂花文化展
相关内容:
1、菊花等新优品种特色花缸展示。
2、菊花及秋季特色盆景展示。
3、“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科技成果展示。
●活动名称:“庆演昌辰”慈禧与德和园演剧文物展
活动内容:展出来自故宫、颐和园、中央美院美术馆、国家图书馆、第一历史档案馆的128件精美展品,解读慈禧和德和园大戏楼为背景的国粹京剧发展史。展品主要包括升平署的木印、档案,伶人使用的衣箱、道具、腰牌、照门、戏服,德和园大戏楼的图纸、模型,京剧在宫廷中发展到高峰期的图册、剧本等。[26]
历史事件
编辑
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光绪十六年(1890),在颐和园东宫门外右侧建一小型发电厂,称“颐和园电灯公所”,供给颐和园电灯照明。该所与城内“西苑电灯公所”同为北京最早的发电设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苑、颐和园电灯公所两套发电机组及电灯设备均被毁坏。1902年,清政府筹银12.49万两重修西苑与颐和园两处电力设施。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苑电灯公所恢复发电;同年五月,电灯重新在颐和园亮了起来。[27]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八日(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仁寿殿召见康有为,命康在总署章京上行走,并许其专折奏事。自四月二十三日宣布变法后,光绪帝曾连赴颐和园12 次,召见维新派人士,筹划变法事宜。八月初四日(9月19 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两天后,她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杀害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失败。在变法期间(6月至9月间),慈禧一直住在颐和园。颐和园成为守旧派反对变法、准备政变的中枢。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经颐和园出逃。七月二十五日(8月19日),俄国军队首先侵占颐和园。以后,日、英、意军又相继占据。颐和园在被占期间,所存珍宝被侵略者抢掠一空,不少建筑再遭焚毁。
1914年,颐和园曾作为溥仪私产对外开放。
1927年6月2日,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28]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接收管理,成为国家公园正式对外开放。[29]
旅游信息
编辑
开放时间
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8:30——17:00
静园时间为:20:00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7:00——17: 00
园中园开放时间:9:00——16:00
静园时间为:19:00[30]
门票信息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有半价票。
颐和园联票:60元/张(旺季),50元/张(淡季),没有半价票。
颐和园联票包括颐和园门票和园中园门票(园中园包括文昌院、德和园、佛香阁和苏州街)。
旺季时间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时间: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31]
全景图去网络地图查看全景>>
拍摄日期: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三山五园
国家级旅游景区
北京市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1. 颐和园历史概况 .中国文物网[引用日期2014-04-2]
2. 北京十大中秋赏月胜地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引用日期2014-03-26]
3. 热点聚焦:解密颐和园佛头为何被斩首?【2】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03-26]
4. 颐和园焚毁经过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4-03-16]
5.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03-29]
6. 仁寿殿陈设 .颐和园官网[引用日期2014-05-4]
7. 颐和园景点推荐:乐寿堂 .新浪旅游[引用日期2014-03-29]
8. 玉澜堂陈设 .颐和园官网[引用日期2014-05-3]
9. 宜芸馆陈设 .颐和园官网[引用日期2014-05-4]
㈥ 2008年,广州二手房的均价多少钱~
天河区二手房价格为11270元/平方米。
荔湾区本月二手房挂牌均价8599元/平方米
越秀区二手房挂牌均价13053元/平方米。
广州中联地产各区域分行购房热线:
天河区
华景分行 85562626 85562856 13711629456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景路69号华景新城豪门阁1楼商铺
陶然分行 61001366 62865790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景北路145号华景新城陶然庭苑1楼商铺
历德分行 85541234 85541472 13570956058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西209号历德雅舍1楼101号铺
华景南分行 38788738 38663371 13710950873 地址:天河区华景路口33号之二(自编4-5幢)
天朗分行 38629968 38628336 1330239538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天朗明居S12栋5号商铺
骏景北苑分行 38204808 38204774 13728050102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骏景北苑骏逸轩104-A商铺
时尚明苑分行 82525399 82525311 13556043255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西时尚明苑一栋首层106号铺
天河广场东分行 62231488 62231487 13424056671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268号天河广场首层G99号铺
羊城花园分行 82599951 82599293 13824490518 地址:天河中山大道中浣溪街20号铺82599951
东圃广场分行 82584422 82583615 13724088862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西路24号东圃广场首层商铺
骏景南苑分行 38839993 38839581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骏景花园骏霖轩C座112号
天河广场分行 82525366 82525300 1582029144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路268号天河广场首层G63号铺
盈彩美居分行 32285800 32285817 地址:天河区东圃镇盈彩路盈紫街30号商铺
东璟分行 85540054 85553334 13710585836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二横路东璟花园A栋首层04铺
美林分行 85575566 85570180 13710585836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美林花园椰林路42号铺
上寓分行 85643699 85643601 15818873699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路184-192号东方都会广场首楼商铺
东晖花园分行 85611212 85612154 13423623965 地址:天河区天府路东晖南街3号首层
番禺区
吉祥道分行 34501811 34507839 15902065062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吉祥道12号铺
华进分行 34703889 34703955 13725109504 地址:番禺区洛溪新城如意道华进明苑11号铺
富丽家园分行 34892200 34892513 15820286874 地址:番禺区大石镇富丽家园百丰楼B座16号铺
大石分行 34892233 34892511 13002037817 地址:番禺区大石镇新城西路建丽楼2号铺
南华分行 84813588 84816653 13602296689 地址:番禺区桥南街南华路南华商贸城87、89号铺
丽江分行 34706626 34706610 13922330752 地址:番禺区南浦岛丽江花园丽茹楼A14号铺
海伦堡分行 84818199 13928810158 地址:番禺市桥南郊村南成路自编117号之14号商铺
海珠区
保利海棠分行 34011898 34175431 地址:海珠区江燕路保利海棠花园1栋首层113铺
燕子岗分行 34362108 34361907 13710610906 地址:海珠区江燕路202号晓燕湾1楼商铺
江南分行 84235189 84235151 13824468105 地址:海珠区江南大道中路187号102房
前进分行 89093839 89010900 13824468105 地址:海珠区前进路9号商铺
黄埔区
万科城市花园分行 82389399 82389833 15989003019 地址:黄埔区石化路万科城市花园122号铺
泰景花园 82399700 82399676 13794350011 地址:黄埔区大沙北路泰景中街9(北)号
信达分行分行 82379090 82379081 13710629641 地址:黄埔区丰乐中路信达大厦首层(纵轴2/C-F,0-4)轴号,(A-2/C,0-3)轴号
怡港花园分行 82595887 82595853 13711225900 地址:黄埔区丰乐南路459-461号铺
金碧世纪分行 32036466 32036052 13719042244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金碧世纪花园世纪南二街65号商铺
㈦ 北京颐和园有哪些值得玩的景点
颐和园九大景点,期中最有名的就是仁寿殿。仁寿殿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内,是宫廷区的主要建筑之一,乾隆清漪园时期称“勤政殿”,建于1750年,意为不忘勤理政务。
光绪年间改为今名,意为施仁政者长寿。仁寿殿坐西向东,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有南北九卿房。它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居住时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为园内最主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之一。
1898年光绪皇帝曾在此殿召见改良派领袖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准其专摺奏事,从而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但好景不长,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反对,“百日维新”终归失败。
㈧ 颐和园的资料
颐和园
网络名片
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目录
园林概况
设计初稿
传说故事
评价标准第一项
第二项
历史沿革
世界遗产
主要景区万寿山
昆明湖
东宫门
乐寿堂
玉澜堂
大戏楼
佛香阁
排云殿
智慧海
长廊
清晏舫
画中游
听鹂馆
十七孔桥
宝云阁
文昌阁
后山后湖
谐趣园
苏州街
旅游信息东宫门入园
北宫门入园
新宫门入园
开放时间
游船服务
公交路线
地铁线路
门票价格
园林概况
设计初稿
传说故事
评价标准 第一项
第二项
历史沿革
世界遗产
主要景区 万寿山
昆明湖
东宫门
乐寿堂
玉澜堂
大戏楼
佛香阁
排云殿
智慧海
长廊
清晏舫
画中游
听鹂馆
十七孔桥
宝云阁
文昌阁
后山后湖
谐趣园
苏州街
旅游信息 东宫门入园
北宫门入园
新宫门入园
开放时间
游船服务
公交路线
地铁线路
门票价格
展开 园林概况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
颐和园风景(15张)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1]
设计初稿
颐和园(旧称清漪园),清朝前历来是皇家名园。过去皇家所建造的东西,施工前必须先设计图样,而这种图样必须是平面而立体效果的,有基本的透视和明暗,看上去能一目了然,而负责设计描绘的人又必须是一流的宫廷画师,然后再制作“烫样”(立体模型) 核算等。 颐和园设计图初稿
这张“设计图”,是颐和园建造之初的设计图,出自宫廷画师、建筑设计师郎世宁之手,是清代难得的一幅颐和园总体建筑规划布局图。在当时没有高科技绘图技术的情况下,刻画得如此准确、精妙、建筑分布有条有理,各部份建筑物交代得一清二楚,一砖一瓦也毫不含糊,而且整体布局是符合中国传统的地理玄机的。此图对中国早期的皇家建筑设计、研究、地理环境学等各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传说故事
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三山五园”,颐和园里的耕织图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题的“耕织图”石碑。解放后耕织图被划出了颐和园大墙之外,成为生产与生活混杂的大杂院。1998年底才被颐和园收回,并逐步按照原貌恢复建设,突出了“耕”与“织”的景题寓意。这里景色优美,如仙境一般,已对外开放
评价标准
第一项
遗产项目如果要列入世界遗产,必须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比如说雅典的卫城,它代表着当时古代希腊最高的艺术成就,反映了希腊人的创造力,反映了他们的智慧。雅典卫城这个项目就符合世界遗产的第一项标准,特别是当中的这些神庙,是由希腊最著名的一些艺术家建造完成。
第二项
标准是讲遗产项目在一定的时期内或者在世界的某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内,它反映了建筑艺术或者这种纪念性建筑物的这样的一个艺术,包括城镇规划景观设计方面,所体现的这样的一种人类观念的转变。如果我们简单来概括它,可以说它是一个表达了人类观念的一个转变。那么像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像德国的一个遗产项目,叫做鲍豪斯学院,这是一个存在了仅仅十几年的一个艺术学校,但是在它存在的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当中,这个学校把古典的或者说传统的建筑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转化为一个现代主义的教育方式。它反映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人类思想观念、审美观念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化,所以尽管它只存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它的学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为它反映了在这样一个时期人类大的变革时期,人的观念的变化。
历史沿革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 静宜园、玉泉山 静明园、万寿山 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佛香阁、排云殿、石舫洋楼等建筑被焚毁,长廊被烧得只剩11间半,智慧海等耐火建筑内的珍宝佛像也被劫掠一空。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冲和”之义。关于挪用的海军军费,经专家考证,一共挪用了7年,每年30万两,占全部修复费用的1/3以上。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
颐和园建筑(12张)颐和园尽管大体上全面恢复了清漪园的景观,但很多质量上有所下降。许多高层建筑由于经费的关系被迫减矮,尺度也有所缩小。如文昌阁城楼从三层减为两层,乐寿堂从重檐改为单檐,不过也有加高的建筑,如大戏楼。苏州街被焚毁后再也没有恢复。由于慈禧偏爱苏式彩画,许多房屋亭廊的彩画也由和玺彩画变为苏式彩画,在细节上改变了清漪园的原貌。 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 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颐和园被后人称为最豪华的监狱。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世界遗产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文化建园 ”为宗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最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颐和园于1987年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 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 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
主要景区
万寿山
万寿山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昆明湖,湖山联属,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前山接近园的正门和帝、后的寝宫,游览往返比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从湖岸直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后者就其体量而言是园内最大的建筑物,阁高约40米,雄踞于石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攒尖顶的形象在园内园外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轩昂,凌驾群伦,成为整个前山和昆明湖的总绾全局的构图中心。与中央建筑群的纵向轴线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前山其余地段的建筑体量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镶嵌在葱茏的苍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庄、典丽的中央建筑群。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后湖的河道蜿蜒于万寿山北坡即后山的山麓,造园匠师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与宫墙的局促环境,在北岸堆筑假山障隔宫墙,并与南岸的真山脉络相配合而造成两山夹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宽有窄,时收时放,泛舟后湖给人以山复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为园内一处出色的幽静水景。 后山的景观与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林木蓊郁,山道弯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它们或踞山头,或倚山坡,或临水面,均能随地貌而灵活布置。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街”遗址。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摹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成的一座园中园。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厅、堂、楼、榭、亭、轩等建筑,曲廊连接,间植垂柳修竹。池北岸叠石为假山,从后湖引来活水经玉琴峡沿山石叠落而下注于池中。流水叮咚,以声入景,更增加这座小园林的诗情画意。
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昆明湖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东宫门
仁寿殿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乐寿堂
乐寿堂
乐寿堂 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玉澜堂
玉澜堂
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绪皇帝的寝宫。
大戏楼
大戏楼
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也可从“地”而出,还可引水上台。
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 佛香阁
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排云殿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 排云殿
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智慧海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长廊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 长廊
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清晏舫
清晏舫俗称石舫 清晏舫
,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画中游
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重要景点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建筑形式丰富多彩,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酷似一幅中国山水画。
听鹂馆
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看戏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因古人常借黄 听鹂馆
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咸丰十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改建。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现在听鹂馆已成为专营宫廷菜式的餐厅,先后接待服务过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听鹂馆饭庄是著名的宫廷菜系饭庄。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 铜牛与十七孔桥
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宝云阁
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文昌阁
文昌阁
文昌阁在颐和国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清漪园的园门之一。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现存城楼为光绪时(1875-1908)重建。城头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字形,中间为三层楼阁。中层供奉文昌帝君铜铸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铜骡一个,极富特色。 文昌院位于文昌阁之东,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 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书画、古籍、珐琅、钟表、杂项等,类。由于颐和园特定的皇家环境,这些艺术品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平,许多珍品在当时即为国之重器;馆中还陈展了部分清代宫廷生活用品。
后山后湖
后山后湖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
谐趣园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 谐趣园
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
苏州街
又称“买卖街”。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㈨ 广州白云区住宅区(小区)目录
共有的小区177个(详情打开下面“广州小区网”的链接)
同德花园 侨苑新村 明德苑 又一居花园
云景花园 白云花园 时代玫瑰园 祥景花园
春兰花园 康盈雅园 东方明珠花园 华园新村
颐和山庄 御鹿华轩 骏景花园 金碧新城
元邦航空家园 竹韵山庄 中意花苑 紫来居
泽德花园 中唱流星花园 云逸苑 依云小镇
瑶台苑 粤溪苑 雅图居 瑶台花园
雅图花园 云天翠庭 颐年园 云山锦绣家园
云山诗意人家 倚绿山庄 源林花园 远景新苑
御景花园 逸景居 云景名都 雅骏花园
盈富居 云东小区 雅怡花园 云东花园
雍翠园 盈翠华庭 新景花苑 新市花园
星汇晴轩 祥华阁 西城苑 晓翠花苑
同逸苑 万方园 万科蓝山 万科园
体育花园 田心花园 托斯卡纳 桐林美墅馆
同德上步花园 棠岗楼 腾龙阁 松云雅苑
山水庭苑 山畔雍庭 松南阁 时代花园
四季花城 擎山苑 侨德花园 南湖山庄
梅苑小区 南国家园 南湖半岛花园 南湖半山豪廷
名人苑 美景苑 岭南新世界 岭南花园
绿景花园 朗骏苑 隆康花园 荔富居
乐得花园 罗冲围住宅楼 景云居 康盈阁
康雅花园 佳通苑 景泰名苑 景松苑
江南世家 聚景雅居 金鹿山庄 金满花园
锦满楼 嘉景园 京华雅居 佳地新都小区
金德苑 嘉德园 晋福阁 金碧雅苑
金碧绿洲 华秀苑 金碧海岸花园 嘉柏居
荷塘月色 海棠居 和润花园 汇侨新城
汇美苑 和馨雅居 宏华楼 宏航苑
恒骏花园 汇怡苑 汇鑫阁 恒德苑
广信金兰花园 白天鹅花园 富力城 海德花园
广信春兰花园 广信白兰花园 广和花园 榕溪花园
枫溪苑 怡心苑 芸映居 怡新花园
濂泉居 富力阳光美居 富力桃园 富力碧涛湾
富林居 富景居 富和花园 德心花园
东方明珠花苑 城西花园 翠逸家园 德宝花园
春庭花园 春晖闲庭 翠福居 白云尚城
翠岛居 白云高尔夫花园 百事佳新村 百顺台花岸
白云堡豪苑 白云半山花园 百荣园 贝丽花园
保利白云山庄 京溪村 蓝天花园 丽康居
圣地摩坊 领地海纳天河花园 中强雅苑 新恒基御品
时代糖果 万科金域蓝湾 顺丰翠园 保利西子湾
元凤华庭 尚山佳境 圣雅堡 怡富尚苑
恒大御景半岛 云裳丽影 合一国际(鋆林花园) 保利紫薇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