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花荷花
Ⅰ 古代著名画荷名家有哪些
黄居寀 933-993 五代
郭索图
黄居寀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黄筌季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入宋仍任翰林待诏,尤得太宗看重,授光禄丞,委以搜访名画,鉴定品目,一时侪辈莫不敛袵。居寀与其父画格均富丽浓艳,适合宫廷需要,故黄氏在画院居于主持地位,其他画家要入画院,一时俱以黄氏画风为优劣取舍标准。淳化四年(993)出使成都府,时年六十一,在圣兴寺画有《龙水》《天台山》《水石》等壁画。《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有《春山图》《春岸飞花图》《桃花山鹧图》等332件。传世作品有《竹石锦鸠图》册页,《山鹧棘雀图》轴,绢本,设色,纵99厘米,横53.6厘米,上方有宋赵佶题“黄居寀山鹧棘雀图”8字,横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其兄居实、居宝都有画名,但英年早逝,名声不及居寀大。
南宋
图
无款,绢本设色 纵23.8厘米,横25.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绘出水荷花一朵,淡红色晕染,花下亲以绿叶,叶下荷梗三枝。作者用俯视特写手法,描绘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质。全图笔法精工,设色艳丽,不见墨笔勾痕,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画面无款印,传为吴炳作。《虚齐名画录》著录。》
李安忠 12世纪 南宋沙鸟图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宋徽宗宣和(1119-1125)时为画院祗候,历官成忠郎。南渡后绍兴(1131-1162)间复职画院,赐金带。工画花鸟、走兽,尤长于“捉勒”(鹰鹘之类),《画继补遗》谓其“工画捉勒,得其鸷攫及畏避之状”。亦间作山水。马臻题其《雪岸寒鸦图》诗云:“北风万里吹石裂,古树槎桠摧朽铁,群乌哑哑如苦饥,倦飞还向空林歇。孤村荒寒得食远,日暮沙边啄残雪,回情诉意各有态,羡杀画师心更切。我尝记得天随诗,至今读之心激越,妇女衣襟便佞态,始得金笼日提挈。老乌,老乌,尔身毛羽黑离离,况复人间厌尔啼,何不飞鸣丈人屋,丈人屋头春柳绿。”画迹有《牧羊图》,著录于《书画记》;《宜春苑训狮图》著录于《绘事备考》。传世作品有《晴春蝶戏图》,现藏故宫博物院《野菊秋鹑图》册页,绢本,设色,纵24.1厘米,横40.5厘米,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鹑图》团扇相传为其所绘,藏日本东京根津美术馆。
沈周 1427-1509 明
明代杰出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人称江南“吴门画派”的班首,在画史上影响深远。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沈周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视恶浊的政治现实,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他学识渊博,富于收藏。交游甚广,极受众望,平时平和近人,要书求画者“屦满户外”,“贩夫牧竖”向他求画,从不拒绝。甚至有人作他的赝品,求为题款,他也欣然应允。沈周的书画流传很广,真伪混杂,较难分辨。文征明因此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重要作品有《仿董巨山水图》轴(作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沧州趣图》卷、《卒夷图》、《墨菜图》(这两幅原为册页,后合装成卷)、《卧游图》等。
陈淳 1483-1544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陈淳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他能诗文,擅书法,尤精绘画。陈淳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陈氏少年作画工细,中年后笔法放纵,自立门户。陈淳从师文徵明,在其门下声誉最高。擅长写意花卉,其作品虽表现一花半叶,却淋漓疏爽,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他是继沈周、唐寅之后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画家。陈淳中年以后间作山水,技法学米友仁、高克恭,多以江南风景为题材,手法简练,极具文人生活情趣,文徵明曾微笑着说:“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存世作品有《红梨诗画图》、《山茶水仙图》、《葵石图》、《罨画图》等。其子陈括继承父风、擅花卉。秋江清光图,立轴,设色,纸本,纵157.8厘米,横43.5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此图紧扣“秋江”二字,撷取枯荷、芙蓉、芦苇等具有季节特征的折枝花草为主要题材,辅以翠鸟、家鸭,写出一派秋天的气象。荷叶用藤黄带墨点拓,表现枯的质感;芙蓉用花青点叶,淡墨写枝,花用淡墨双钩填以淡红;鸭子用破笔皴擦,毛羽蓬松。笔法秀劲,色调清淡,构图疏朗,深得秋天的神韵。
徐渭 1521—1593
图
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徐文长曾说:“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这大概是文人惯用的诡计,即把自己最受人重视的艺术放在最末的位置,以抬高其它。其实,他是我国大写意画的宗师,影响及于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直至吴昌硕、齐白石,在美术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他最擅长花卉画,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格刚健而风韵妩媚,具有诗一般的抒情性和韵律感,极为人们所珍视。其书法则长于行草,徐文长虽自列为第一,但成就似乎逊于绘画。
陈栝 明代
字子正,号沱江,江苏苏州人。陈淳的儿子。善画花卉,笔似其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作《海棠图》,二十八年作《湖山明丽图》,三十二年(1553年)作《墨笔花鸟图卷》,由此可知其生活年代。作品有《为肯山作山水图轴》,《花石图轴》。
陈洪绶 1598—1652
绶莲石图册页
字章侯,号老莲,别号老迟。他少年是便有奇才,能诗善书,尤爱绘画。4岁时就曾作过八九尺长的《关壮(关羽)像》壁画。陈洪绶12岁是便在街市卖画。但是陈洪绶虽少负奇才,却屡试不中。陈洪绶对明末政治腐败深怀不满,明亡后他心情十分沉痛,常常纵酒狂呼。因心怀有亡国之痛,改号“悔迟”。当清军攻入浙江时,曾逼他作画,把刀搁在他的头上,他仍坚决不动笔。《荷花鸳鸯图》是陈洪绶中年的作品。画中,几茎荷叶,或侧或正;几夺荷花,或怒放或含苞。一块形状奇古的太湖石,立在荷花叶丛中。叶的姿态多姿,花的娇艳欲滴,与石的瘦硬层叠构成鲜明对比,而有结合得十分自然。两只彩蝶,一只正从画的左上方向被莲叶遮挡了一半的一朵荷花飞去,而另一只,早已停留在花心。一动一静,互为呼应。水面上的两只鸳鸯,没有画成通常并排而卧的样子,而是左右相向。一只在石与叶的中间休息,另一只则在戏水,但是它的头侧向爱侣,眼中更像有脉脉的情意。正幅画的构图十分完美,用色也非常协调。
八大山人 1626-1705
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石涛 1630一1724
图
明末清初的“清初四僧”之一。中国清代画家。僧人。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他是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原籍广西桂林,为广西全州人。其生年有明崇祯九年、十四年、十五年(1636、1641、1642年)诸说,卒年有清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九年、约五十七年(1705、1710、约1718年)诸说。明亡后,朱亨嘉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出家,法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性喜漫游,曾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及南京、扬州等地,晚年居扬州。他既有国破家亡之痛,又两次跪迎康熙皇帝,并与清王朝上层人物多有往来,内心充满矛盾。
Ⅱ 关于荷花的优美句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Ⅲ 赞美荷花诗句经典名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4、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6、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___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9、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____李商隐《赠荷花》
10、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____苏轼《江神子·江景》
11、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____秦观《纳凉》
12、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____李商隐《赠荷花》
1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4、山有扶苏,隰有荷华。____佚名《山有扶苏》
15、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6、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____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7、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____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8、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____苏轼《阮郎归·初夏》
19、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____佚名《西洲曲》
20、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____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21、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____李白《西施 / 咏苎萝山》
22、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____李白《妾薄命》
23、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____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4、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____李白《渌水曲》
25、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____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26、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____杜甫《为农》
27、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____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28、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____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29、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____王维《山居即事》
30、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____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31、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____白居易《采莲曲》
32、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____李白《采莲曲》
33、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____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34、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____李白《古风·其十九》
35、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__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36、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7、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____石涛《荷花》
38、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____杜甫《狂夫》
39、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____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40、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____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41、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____杜甫《宿赞公房》
42、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____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43、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____李白《折荷有赠》
44、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____王维《临湖亭》
45、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____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46、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____杨万里《秋凉晚步》
47、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____皇甫松《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48、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____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49、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____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50、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____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51、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____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52、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____薛昂夫《西湖杂咏·秋》
53、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____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54、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____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55、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____白朴《得胜乐·夏》
56、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____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57、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____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58、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____陈霆《踏莎行·晚景》
59、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____萧纲《采莲曲》
60、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____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61、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____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62、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____沈约《咏新荷应诏》
63、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____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64、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____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65、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____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66、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____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67、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____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68、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____李白《湖边采莲妇》
69、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____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70、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诉。____吴文英《过秦楼·黄钟商芙蓉》
71、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____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Ⅳ 如何在团扇上画工笔画
1、工笔画的开头用铅笔轻轻地在空白团扇上起稿。形态要舒展自然,切记不要弄脏画面。
(4)团扇花荷花扩展阅读: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工笔画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工笔画。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Ⅳ 荷花的花语及诗句
莲花的花语是:清白、坚贞纯洁、忠贞、孤傲、冰清玉洁和自由脱俗。
1)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__李白《妾薄命》
3)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__李商隐《赠荷花》
4)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__李白《古风·其十九》
5)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__皇甫松《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6)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 __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7)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__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8)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9)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__李白《湖边采莲妇》
10)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__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11)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 __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12) 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__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13)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__萧纲《采莲曲》
14)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__陈霆《踏莎行·晚景》
15) 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 __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16)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__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17)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__杨万里《秋凉晚步》
18)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__石涛《荷花》
19)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 __薛昂夫《西湖杂咏·秋》
20) 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诉。 __吴文英《过秦楼·黄钟商芙蓉》
21)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 __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22) 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 __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23) 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 __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24)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__沈约《咏新荷应诏》
25) 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 __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26)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__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Ⅵ 关于荷花200字美文摘抄
炎炎夏日,繁花消失,然而荷花却在万绿丛中绽露笑脸,傲然怒放,芳菲四溢,自然天成。
清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一池荷花竞相绽放。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金光洒过,夸大厚实的荷叶上,水珠在闪光、在滚动,继而随风飞落湖面;绽放的花蕾,在绿叶清水的衬托下,娇艳欲滴。
烈日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团扇般飘浮在池塘的荷叶,直染得满塘碧绿,水面之上,俏然伫立的荷花,怒放着娇艳的容颜,高洁而娴静。那一朵朵浓浓的粉、淡淡的红,红蜻蜓俏立荷花的倩影,绿叶相托,池水荡漾,装点着夏日的风情。
映日荷花红,荷塘月色美。清风送爽,荷花飘香,如丝如缕,沁人心脾。荷香淡淡,清香远溢,抒发清闲、散淡情怀。
我喜欢荷花,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她的濯清涟而不妖,喜欢她的柔情似水……篇一:
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她出污泥而洁白无暇,洒清香而天然独秀,极玲珑又纯洁谦虚,亭亭玉立,惹人喜爱。
走近荷花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色的海洋。有的荷叶才只冒出一点嫩尖,可爱极了;有的已经长成手掌般大了,微风吹来,随风摇曳,高高挺立;有的已经长成“大玉盘”了,生机勃勃。一片片荷叶挨埃挤挤,好象是一群兄弟姐妹,心连着心,亲密无间。这时,吹来一阵风,“绿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荷叶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美丽极了。风停了,“绿的海洋”又平静下来了。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真是“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
篇二:
今天,干姥姥带我在铁塔公园里游玩,看到了好多的荷花,可漂亮了!当我走近荷塘边时就会闻到一阵阵花香。
再仔细一看,只见荷叶层层叠叠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圆盘上有许多晶莹透亮的露珠,在微风的吹拂下滚来滚去,像个顽皮的孩子。荷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花瓣全张开了,小莲蓬也露出来了;有的半开半闭着,好像还有点儿难为情;还有的花苞仍包得很紧,就像插在池塘里的画笔。妈妈说荷花全身都是宝,它的荷叶、种子、根茎都可以做药。
它的藕和莲子还可以吃。看那一朵一朵的小荷花,把全身都献给了我们,这是多么伟大啊!我爱荷花,更爱有荷花精神的人!
Ⅶ 描写夏天荷花的词语和诗句有哪些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6、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7、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9、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11、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13、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4、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15、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16、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
17、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1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19、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20、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21、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22、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
23、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24、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
25、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26、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27、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28、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29、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30、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31、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32、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33、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34、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35、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
36、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37、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38、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39、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40、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41、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42、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43、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44、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45、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46、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47、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
48、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49、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50、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51、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
5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53、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54、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55、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
56、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
57、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58、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
59、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60、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61、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62、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
63、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64、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
65、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66、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
67、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68、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
69、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70、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
Ⅷ PS如何把荷花制作成国画效果
1.新建一个空白文件,把需要的素材拖入画面。其中有牛皮纸效果的背景素材、专国画鲤鱼、荷花图片属,按照构思大概摆放出物体关系。
2.把荷花图层移动到最上一层,给荷花应用阴影线滤镜,并用钢笔扣除荷花轮廓,羽化+2,建立图层蒙版,把多余的背景覆盖。
3.把荷花和鲤鱼图层的叠加模式改成正片叠底,让牛皮纸做旧效果显得更自然。然后把牛皮纸背景添加椭圆形蒙版,看起来像古代的团扇,增加仿古效果。最后填上一首写荷花的古诗,就制作完成了。
Ⅸ 一份荷专题的手抄报 要有图的
你去搜索荷,然后找一些简单的画画,把那个画画描下来,然后去找诗词描写荷的,一首就可以了,再找一些很有夏天意境的文章,荷塘月色不错哦,最后是你自己像写作文一样,写一篇有关荷的文章。手抄报你最好是用彩色铅笔上色,尤其是你的主题,用淡绿为主色,荷是粉色的吧,你先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轻轻的用彩色铅笔涂一层,这样很淡雅,最后你可以用最浅的绿色吧空白的地方淡淡的扫一层,比如你在你写字的地方涂淡淡一层,再写字,感觉不错,我试过的!加油!
可以写一些关于荷的介绍,或者用一些写荷的诗词文章.
荷
荷(Neumbo nucifera Gaertn)
我国是世界荷花重要的原产地之一,荷花文化灿若星河,渊源流长。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心神相系,梦魂萦绕,于是或挥毫泼墨,或浅唱高歌,从而留下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诗书画文,其中不泛无价墨宝,千古绝唱。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郑风》中写道:“隰有荷花”。
南朝《西洲曲》中写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南唐中主、著名词人李璟《浣溪沙》中写道:“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唐朝大诗人杨万里曾有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大学者、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面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 ……。
荷花为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又名莲花、芙蓉、芙蕖、菡萏等。在中国,荷花有着丰富的含义。首先,荷花一向被人们视为圣洁的象征。荷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在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荷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之一,广泛种植。其次,荷花也被人们当作美丽的化身,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曾用“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来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容貌。“出水芙蓉”一词则直到今天都还被人们用来形容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最后,荷花还被人们用来比拟品行高洁,正直谦虚的君子,所以荷花也有“花中君子”的别名。
荷花全身都是宝。根状茎白色,称作藕,富含淀粉,横生泥中,长而肥厚,截面多孔;种子椭圆形,大小如花生米,称作莲子。藕和莲子均可食用,皆为营养品。叶片圆形,宽大,叶面绿色,叶背淡绿,既可代茶饮用,又是上乘的包装材料,在西双版纳,人们常用荷叶来包裹烤鱼、烧肉、糯米饭等食物,端午节时则用它来包裹糯米,蒸制四方形的粽子,称之为荷叶粽或枕头粽。荷花花朵硕大,花样多种,有常见的只开一朵的单只莲,有两朵并开的并头莲,也有三朵并开的品字莲,还有一花四面都有花心的四面莲等;花色多种,有深红、浅红、粉红、淡黄、纯白等色,极富观赏性。藕、藕节、叶、叶柄、莲蕊、莲房入药,能清热止血;莲心入药,能清除心火、强心降压;莲子入药,能补脾止泻、养心益肾等。
藕的横断面常常会有许多细长的丝彼此相连,所以中国人有一句成语叫作:“藕断丝连”,用以比喻爱情方面表面上好象已经割断了关系,但实际上仍然互相牵挂着。
荷花产于我国南北各省,自生或栽培在池塘或水田内。苏联、朝鲜、日本、印度、越南、亚洲南部和大洋洲等均有分布。
荷 #hé
【释义】植物名,莲:荷叶|荷花|荷塘。
【荷包】 #hébāo ①随身携带、装零钱和零碎东西的小包。②指衣服上的兜儿。
〖例句〗小明的荷包被零食塞得鼓鼓的。
【荷花】 #héhuā ①莲的花。②莲。
〖例句〗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高洁。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荷〈名〉
(形声。从艹,何声。本义:植物名。也称莲,别称芙蕖、芙蓉。地下茎称藕,子实称莲,花叶供观赏)
植物名。即莲
荷,芙蕖叶。――《说文》
隰有荷华。――《诗·郑风·山有扶苏》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荷叶之清香。――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荷月(指农历六月,以荷花盛开,故名荷月);荷衣(荷叶);荷芰(莲与菱);荷花(莲花。也作“莲华”、“荷华”);荷扇(荷叶形圆似团扇,故雅称为荷扇)
Ⅹ 林风眠作品价值
著名画家吴冠中借用京剧的腔来说明林风眠的艺术特色。他说,林风眠的腔是独特而鲜明的,他寓圆于方。他基本采用方形画面,追求最大的扩展与最严谨的紧缩,在胀与缩的矛盾搏斗中构成力的平衡。裸女、古装仕女、修女、缩颈的乌鸦、猫头鹰、莲花、浮萍、团扇、柠檬、秋叶等等弧曲之美的形象都谱入了林风眠的唱腔。但他又不仅仅局限于圆,在使用圆这个盾牌的同时,不断挥舞长矛:锋利的苇叶、漂拂的柳丝、横斜的枝叶、白鹭的腿、渔翁的竿……,形成既对照又和谐,统一在一幅画面之中。林风眠的这些特点对当代画家有深远的影响。林风眠作品的市场一是香港,二是纽约,三是北京,所售作品价格较高的是两类:一是仕女,二是芦雁一类的花鸟画。作为一代书画大师,其作品价值很高。
林风眠绘画拍卖中采取高定价的估价策略而获得成功的例子很多。比如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林风眠作于20世纪40、50年代的作品《爱丽斯》估价为200万~280万元,成交价275万元;2005年北京荣宝迎新拍卖会上,林风眠1987年的作品《蓝衣仕女》估价250万~350万元,成交价330万元;2005年上海崇源秋拍中,林风眠的水彩《白蛇传》(如图)估价150万元~200万元,成交价209万元;2006年北京嘉宝秋拍中,林风眠的油画《三美人图》估价220万~380万元,成交价528万元;2006年北京荣宝春拍中,林风眠的《荷花》估价200万~300万元,成交价396万元;2007年北京翰海夏拍中,林风眠的《荷花》估价250万~400万元,成交价313.6万元。上述作品的预估价较之当时林风眠的其他拍卖作品,同比高出4至10倍,撇开其他价格成因,这种高估价策略就极大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当然也获得了较好的拍卖效果。
低订价即低预估价。采取低预估价的策略,可以吸引更多金字塔底层的买家,大量买家参与竞争,尽可能地提高拍品的成交价格。拍卖公司在操作林风眠绘画市场时也往往会采取低定价的估价策略。比如200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林风眠的《南天门》,估价为37.1万~至42.2万港元,成交价161万余港元;2004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林风眠的《吐艳》估价为28万港元至35万港元,成交价143万余元;2004年上海保利拍卖林风眠的《松涛》,估价40万~50万元,成交价192.5万元;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林风眠1977年所作《京剧—芦花荡》(木板镜心)估价40万~至60万港元,成交价228万港元;2007年西泠拍卖林风眠1985年所作《风景》,估价50万~70万元,成交价201.6万元。林风眠的这些作品的估价与当时其他作品的估价特别是与作品本身的价值相比显然低了,但是成交价却是其估价的4至5倍,是其他作品成交价的2至3倍,很好地体现了其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