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仙家

荷花仙家

发布时间: 2022-05-13 08:07:50

『壹』 莲花仙子是道家吗

花神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百花之神。据《淮南子》所言,统领群花,司天和以长百卉的花神。十二月花神是根据社会风俗与岁时花信的自然规律,按每年十二个月冠以花名而成的。

从明朝时期,道家就有"百花神"之说,但那时没有用人物去代表花名。至清代中期,杨柳青年画开始出现"花神"组画,以唐宋传奇人物和历史人物确定花神名称,代表各月的花神。遗憾的是这组年画已经失传,仅俄罗斯存有部分"花神"年画。本报发表的这一组"花神"画作是画家王宝铭先生根据流传下来的文字说明,重新构图创作的新的"十二月花神"组画。

中文名称
花神
外文名称
The Queen of the Flower
拼音
huāshén
类别
社会风俗
生日
花朝节
百花神12花神花仙十二月花神小说大全荷花神浪姐总导演秒删牡丹荷花花瓣
中国文学
朱熹(1130-1200)诗《次秀野韵》曰"便赋新诗留野客,更倾芳酒酹花神"。高启(1336-1374)《梅花》诗曰"几看疏影低回处,只道花神夜出游"。另,《红楼梦》有芒种时节祭祀花神的情节。

百花花神谱
司曼陀罗花仙子:赵飞燕

司虞美人花仙子:朱淑真

司洛如花仙子:蔡文姬

司青囊花仙子:黄硕(即黄月英,诸葛亮妻)

司疗愁花仙子:莫愁

司灵芝花仙子:谢道韫

玫瑰花仙子:李师师

司瑞圣花仙子:无盐(齐宣王后)

司珍珠花仙子:柳如是

司合欢花仙子:卓文君

司百花仙子:花蕊夫人

司牡丹花仙子:武则天

司木笔花仙子:貂蝉

司洛阳花仙子:苏蕙(窦滔妻)

兰花仙子:苏小小

司菊花仙子:李清照

司琼花仙子:王昭君

司莲花仙子:西施

司梅花仙子:寿阳公主

海棠花仙子:上官婉儿

司桂花仙子:徐惠(唐太宗妃)

司杏花仙子:杨玉环

司芍药花仙子:陈圆圆

茉莉花仙子:香妃(清高宗妃)

司芙蓉花仙子:薛涛

司笑靥花仙子:褒姒

司紫薇花仙子:唐婉(陆游妻)

司含笑花仙子:董小婉

杜鹃花仙子:郭爱

『贰』 八仙过海荷花仙子排行第几

八仙过海荷花仙子就是何仙姑排行第五
《东游记》里“上洞八仙”排定的八仙顺次:一、铁拐李,二、钟离权,三、蓝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

『叁』 给仙家上香着出莲花好不好

亲,这没啥意思,纯属偶然。你提到的这类现象,是迷信,统称为“看香头”,即根据烧香的香呈现的不同形态来判断吉凶,或者在上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状况,实际上是不准的,香烧的长短,跟香的质量、材料、紧密程度、所在处是否有风、氧气分布均匀度、点火的时间前后等都有关系,但并不昭示什么,神仙也不会通过这么低级的方式来启示你(因为既然是神仙,必然是神通广大;若是常人去世,其灵魂的强度顶多只能托梦,而不能改变香燃烧的长短)。切记,信仰和迷信、民俗完全是两码事。
——当然,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也避免有人说俺是外行,也把香谱贴在后面,你自己可以查的,知道这就是民俗扯淡的就好了,不要当真:

香谱
1.靠右的香头高于左手边和中间的香头,且左手和中间位置的香头持平,这个称为:天地香;
2、靠左的香头高于右手边和中间的香头,且右手和中间持平,这个称为:消灾香;
3、左右都低于中间,但左右持平,这个称为小天真香(意为有佛祖降临);
4、中间香最高、右手次之、左手最低的,称为增财香;
5、从左到右呈阶梯型增高的为功德香(有神灵保佑);
6、左手低,中间和右手高(而且高出左手1半),称为催丹香(意:身体健康、愚人增智);
7、左手比中间和右手低(低一个香头),但是低得有限,称为催供香(三天内会有祖宗来,须准备供品);
8、左手和中间持平,高于右手(高出4分之一),称为:增福香(十日内有吉祥如意祝福降临);
9、从左到右,呈阶梯型降低的,称为:极乐香(有喜庆之事即将来临);
10、左手最高,右手低于左手(低于左手3分之一),中间最低,称为恶事香(俗称“得恶香”);
11、左手高于中和右(高一个香头),中右持平,称为成林香(做任何事情都有守护神在你左右护卫着你);
12、左右持平,高于中间3分之一,称为献瑞香(意:三日内有吉祥之兆);
13、左比右高半个香头,但左右又都低于中间,称为禄香(意:官禄将会出现忽高忽低得情况);
14、左手低于中间1个香头、右手低于中间1半的,称为贼盗香(意:近日将有小偷或强盗入门);
15、左右持平,中间低1个香头,称为大莲花香(意:七天内有喜事和财运);
16、左、中、右无论如何燃烧始终保持香头平行的,平安香;
17、左中持平,低于右手1个香头,称为:寿香;
18、左中持平,低于右手4分之一,称为:长生香;
19、左右高于中间1个香头为小莲花香(3天内有吉事);
20、左右持平,低于中间3分之一,称大天真(神仙降临);

『肆』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仙是哪八仙各位神仙的表志代表物是什么

何仙姑(荷花) 韩湘子(竹笛) 曹国舅(玉板) 蓝采和(花篮) 汉钟离(蒲扇) 李鉄拐(葫芦) 吕洞宾(宝剑) 张果老(鱼鼓)
八仙分别代表男女老幼 贫贱富贵八种不同的人群

『伍』 中国神话中掌管花的神仙叫什么,介绍和故事

望采纳: (一)
花神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百花之神。据《淮南子》所言,统领群花,司天和以长百卉的花神叫女夷,也叫花姑。

明人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云:“女夷为花神,乃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为花神。”这里说到了汉族民间信奉的两位花神,颇有点来历。女夷本是神话中主宰春夏万物生长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云:“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高诱注:“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也。”在后代的流传中,女夷不知为何成了道教女仙魏夫人的弟子,做了专司百花的女神,与其“主春夏长养”的神职终归还是关系密切,只不过权限缩小了许多,仅只为花神一职。

据《中国民间俗神》一书记载:花姑本是一个种花的女子,因崇道奉祀魏夫人,一跃而为花神。《月令广义·春令》又云:“春圃祀花姑。《花木录》:魏夫人弟子,善种花,号花姑。”花姑在种花上有所建树,被以种花为业的花农奉为花神。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说花姑名叫黄令微,临川人,是个女道士,年逾八十,形貌却仍像个处女。她曾把魏夫人在抚州并山的静室、临川的坛宇这两处已经荒芜了的胜迹整修一新,魏夫人闻知后,托梦给她,详加教诲,花姑得魏夫人教授传道,便得道成仙。《太平寰宇记》亦有详细记载。
女夷、花姑两人,一神一人,都与花有关联,而被奉为花神,至于说两人为魏夫人的弟子,则为后世附会之说。花神掌管世间的花开花谢,还是百花的保护神。唐代就有花神的故事,《太平广记·神仙·殷天祥》引《续仙传》载,唐代阔州鹤林寺院内有一株一丈多高的杜鹃花,每年春末都聚花满树,烂漫如锦。这株杜鹃花,据传是一百年前由外国僧人从天台山移植到鹤林寺的。寺僧对其爱护有加,围上栏杆,又将院内锁闭,时常有人从门缝窥见三位红裳艳丽的女子在花树下游玩。有人偶尔进院折枝摘花,就会受到那三个女子的惩罚,俗传女子为花神。节度使周宝准备重阳节去鹤林寺,对道士殷天祥说:“鹤林之花,天下奇绝。道人能使它重阳节开花吗?”殷天祥回答说能,便在重阳节前二天住进鹤林寺,半夜有女子来敲门说:“你想要杜鹃花开是吗?”殷天祥问其何人,女子说:“我乃上天派来保护此花的花神。此花在人间已逾百年,就要返回天宫阆苑,现在,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让花开一次。”说完,女子忽然不见。来日晨起,杜鹃树上已绽出花蕾,重阳节那天,满树鲜花烂漫如春。消息传开,周宝和全城人都惊讶万分,纷纷前往观赏。没过几天,花一下全消失了,地上亦无落花。明人冯梦龙《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说“惜花致福,损花折寿”,花农秋先爱花若痴,常常祭祀花神。所以当他受到宦家子弟张委的欺侮时,花神便以张委“损花害人,奏闻上帝”,上帝“夺其算”。而秋先在花神度化下登云成了仙,做了专管人间百花的护花使者。
正月梅花花神-----据说是北宋诗人林逋,他隐居于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一说是明代戏曲牡丹亭中柳梦梅,在梦中,他在梅花树下遇见为情而死的杜丽娘,其后杜丽娘还魂与柳梦相结合,成就一段曲折姻缘。二月杏花花神-----据说是键人氏,他教人取枣杏之火煮食。一说为杨玉环,安禄山之乱平息后,玄宗欲移葬贵妃,但见马鬼坡下一林杏花,故后人以杨玉环为杏花花神。三月桃花花神-----据说是北宋杨家将之一的杨延昭,他守边二十年,屡破契丹军。可能是他抵紧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驱逐凶祸一样,故获封为桃花花神。一说为唐朝诗人崔革,因为他曾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名句。四月牡丹花神-----据说为曾写下多首牡丹诗的唐代诗仙李白。五月石榴花神-----据说为从西域取回石榴的张春。一说为钟馗,因石榴花开时正籍端午,每家多贴钟馗以辟邪,于是石榴花和钟馗拉上关系。六月荷花花神-----据说为西施曾在苏州锦帆径留下采莲的故迹。七月玉簪花神-----据说是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因为她平时常插一朵玉簪花于鬓旁。八月桂花花神-----据说是五代的窦禹钧。他教子有方,五个儿子皆为达官显臣,放他们父子被誉为“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说为西晋荆州史石崇的爱妻绿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赵正司马伦的同党孙秀曾想夺绿珠为妻,致石崇为赵王所杀,绿珠堕楼殉情。人们以桂花之散落喻绿珠,并封她为桂花花神。九月菊花花神-----据说为陶渊明,这位东晋田园诗人以菊花为友,曾写下很多咏菊的诗句。以这位高节的隐士作为花之隐逸者的代表,最是恰当不过。十月兰花花神-----据说为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曾以兰蕙自喻。他深爱国家,但见朝政腐败而自己的政治理想又无法实现而投泪罗江自尽。十一月水仙花花神--据说指洛神。由于水仙花生于水边,其姿态飘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们以洛神为水仙花花神。十二月腊梅花神---据说是宋代的苏东坡及黄庭坚。因为他们倡议将黄梅改称为腊梅。 (二)
正月梅花傲雪出(花神寿阳公主)
“一树开来冰雪香,谁家新拭岁寒妆?时人不识恒伊曲,信指花神是寿阳。”
雪花飘飘,岁寒早春时,梅花疏影横斜的天地,当真宛如仙境。梅花是农历正月的代表花,其冰清玉洁、一身傲骨为世人所钟爱。梅花的花神相传是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寿阳公主天生丽质、清纯脱俗,最爱赏梅。某年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到宫里梅花林赏梅,一时困倦,便在殿檐下小睡,伴随一阵香艳春风,梅花缤纷而下,正巧有朵梅花轻轻落在她的额中央,留下五片淡红色的痕迹。寿阳公主醒后,宫女都觉得原本就清丽可人的公主又平添几分迷人的风姿。于是纷纷仿效,以梅花印在额头上,称为“梅花妆”。大家都说公主一定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此寿阳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二月杏花展娇媚(花神杨贵妃)
“柔似浅云初照水,娇如粉蝶扑流霞。一从雨露承恩后,管领春风独此花。 ”
杏花属木本蔷薇科落叶树,花朵娇小可爱,而成片的杏花林。景色更是奇丽。农历而月又称杏月,正是杏花初放之时,朵朵美若天仙,柔媚动人。
杏花的花神相传是杨贵妃。杨贵妃虽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乱时,马兵变,玄宗不得及应军士之求杀了杨贵妃。当时,众人将杨贵妃的尸体悬挂在佛堂前的杏树上。平乱之后,玄宗派人取会尸骨移葬时,只见一片雪百的杏花迎风而舞。玄宗回宫后,命道士寻找杨贵妃的魂魄,此时的杨贵妃已在仙山上。司职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三月桃花笑春风(花神息夫人)
“粉面凝妆翠黛颦,无言有泪不禁春。花开未是息亡日,偏累纤腰薄命身。”
同属木本蔷薇科的桃花盛开与农历三月,一般又称为桃月。桃花姿态优美,花朵丰腴,色彩艳丽,长被誉为美人,盛开时明媚如画,犹如仙境,乃有所谓的“世外桃源”。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机偷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伺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

四月牡丹添富贵(花神李白)
“春风摇荡羽衣开,未肯瑶池一处栽。皇令欺时花不发,去留谁夺百花魁? ”
牡丹,开于农历四月,唐代人以起香浓色艳,有富贵之枝,而对牡丹为“花王”,直到今日,世人仍爱其国色天香。
牡丹的花神传说众多,或说貂婵,或说丽娟(汉武帝的宠妃),但是以李百最为知名。有一回,唐玄宗偕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一时兴起,与李白进宫写三章《清平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五月石榴艳如燃(花神钟馗)
“烈日烧成一树彤,万花攒动火玲珑。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
俗称农历五月是榴月,五月盛开的石榴花,艳红似火,有着火一般的光辉,因此许多女子都喜欢榴花戴在云鬓上,增添娇艳。
石榴花的花神传说是锺道,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于是,民间传说的“鬼王”锺道,便成为人们信仰的主要对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锺道,死后更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恶如仇的火样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刚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锺道视为石榴花的花神。

六月荷花亭亭立(花神西施)
“凌波一舞碧罗舒,落月纷纷过眼虚。摇曳芳魂云水畔,莲歌飞入五湖居。 ”
农历六月俗称荷月,荷花既莲花。莲花生于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称,且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因此自古即深受人们喜爱。
莲花的花神相传是绝代美女西施。传说中。西施在助越灭吴之前,是卖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开时,西施常到镜湖采莲,也许因为西施曾是六月时节的采莲女,她美丽的身影无人能比,于是就自然成为莲花的花神了。

七月蜀葵昨日愁(花神李夫人)
“自惜倾城倾国身,幽姿独立汉家门。金风甫动即归去,懒共寒蝉泣晓昏。 ”
蜀葵,植株修长而挺立,开于夏末秋初,花朵大而娇媚,颜色五彩斑斓,其中,黄蜀葵又称为秋葵,在诗经中就餐曾提及“七月菱葵叔”,葵指的就是黄菱葵。秋葵是一种朝开暮落的花,一般人说的“昨日黄花”,就是以秋葵为写照。
菱葵花的花神相传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李夫人的兄长李延年曾为他写一极其动人的歌,即:“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由于李夫人极早逝,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人们就以她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八月桂花人团圆(花神徐惠)
“纤云照影夜流丹,无那清风点粟盘。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宫飞去不须看。 ”
丹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好生于岩领间,花族开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香气极浓。八月桂花香,因此农历八月又称为桂月。
桂花的花神相传的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生与湖州长城,自小就聪慧过人,五月大就会说话,四岁就能读论语,八岁能写诗文。因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招入宫中,封为才人。太宗死后,徐惠哀伤成疾,二十四岁就以身殉情。后世就封这位才情不凡的女子为桂花的花神。

九月菊花闲情致(花神陶渊明)
“本无流蝶逐蜂心,自有清霜明月襟。纵使狂风直吹折,黄花休作落花吟。”
农历九月的深秋时分,正是菊花开得最艳的时候,因此又称为菊月。
在菊花这个璀灿的香国里,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风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有的洁白赛霜雪,相当迷人。
菊花的花神相传是陶渊明,菊花的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洁,在群芳中备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喜爱,更为菊花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菊花的花神自然非他莫属了。

十月芙蓉如梦醉(花神石曼卿)
“清姿直欲挽春归,自著花中三色衣。愁怅未因霜月冷,人间终是负芳菲。 ”
木芙蓉又名木莲,因花“艳如荷花”而得名,另有一种花色朝白暮红的叫做醉芙蓉。木芙蓉属落叶灌木,开在霜降之后,农历十月就可以在江水边,看到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与潇洒脱俗的仙姿。
木芙蓉的花神相传是宋真宗的大学士石曼卿。宋代盛传在虚无缥缈的仙乡,有一个开满红花的芙蓉城。据说在石曼卿死后,仍然有人遇到他,在这场恍然若梦的相遇中,石曼卿说他已经成为芙蓉城的城主。因为在众多传闻中,以石曼卿的故事流传最广,后人就以石曼卿为十月芙蓉的花神。
乐曲以笙吹奏出缥缈的乐音,引人进入芙蓉仙乡中。中阮优美的旋律,写出芙蓉城内朵朵湛放的娇面的芙蓉,花光映波,绚丽非常。

十一月山茶香万家(花神白居易)
“行来何处湿青衫?雨自飘零花自酣。沉醉东君呼不起,一枝红泪在江南。 ”
茶花开放在寒风细雨的农历十一月,花朵五彩缤纷,有大红,粉红,紫白,纯白等。百的色胜玉,红的如火燃烧淡赤。万紫千红,飘香吐艳,为寒冷的大地增添了几分愉悦的色彩。
山茶花的花神传说是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知名的诗人,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备受称赞而闻名于世。传闻中并没有说明为什么白居易是山茶的花神,或许是诗人不畏强权的性情,如同山茶的不畏寒风细雨吧。
乐曲在琵琶化成的点点寒风中,进入了云南的山水间。二胡缓缓而出,如微寒的细风轻轻吹拂着山茶绿叶。竹笛明亮的音色,仿佛山茶花自绿叶中吐蕊,朵朵艳丽。

腊月水仙凌波舞(花神娥皇女英)
“金盏银台碧玉茎,白云魂魄水仙名。灵根原在潇湘侧,梦逐苍梧月色清。 ”
水仙别名金盏银台。水仙开于蜡梅之后、江梅之前,为冬令时花,花如其名,绿裙、青带,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素洁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开,超尘脱俗,宛如水中仙子。
水仙的花神相传是娥皇与女英。据说,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二人同嫁给舜。姊姊为后,妹妹为妃,三人感情甚好,后来,舜在南巡崩驾,娥皇与女即双双殉情于湘江。上天怜悯二人的至情至爱,便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二人也成为蜡月水仙的花神了。
乐曲由木管吹奏出淡淡的和弦,如湘江粼粼波光。古筝的清雅旋律,形容出水仙犹如凌波仙子的仙姿。高胡柔细的音色,画出水仙的碧叶如带,芳花似杯。雅洁恬静的旋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一如娥皇女英的至情至爱,动人心怀。

『陆』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他们都有什么神通

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1、铁拐李,原名李玄,八仙之首,隋唐人士,终南山修道,一次元神出游,回来时肉身被毁,投身跛脚乞丐。他最厉害法宝是随身的葫芦,可大可小,装有仙药,八仙过海时就用葫芦变大做船。在神话中,八仙也对应八卦中的五行象,铁拐李属兑金之象。

2、汉钟离,原名钟离权,复姓钟离,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元时,金真道奉钟离权为“正阳祖师”。得意法宝芭蕉扇,据说这把扇煽火火灭,煽风风熄,煽邪邪死,变化无穷。八仙过海时芭蕉扇化船过海。钟离权性情猛悍,曾火烧龙宫,属离火之象。

3、张果老,原名张果,八仙中最年迈的仙翁。唐初道士,民间传说他背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度人。民间的名言“骑驴看唱本”就源于此。张果老的法宝是渔鼓,就是那个道情筒,频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张果老曾于月宫砍梭椤树,属震木之象。

4、吕洞宾,原名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纯阳祖师。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属他,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吕洞宾擅使一把纯阳剑,是一口能化青龙的飞剑,能飞取人头也能载人飞行。吕洞宾属于乾金之象。

5、何仙姑,原名何琼,也叫何秀姑,八仙中唯一的女性,13岁时入山,遇仙人吕洞宾,被赐予一桃,吃了以后能预知祸福之事,后来吕洞宾度其成仙。她的法宝是手中荷花,能化荷花台庇护她,载她过海。何仙姑属于坤土之象。

6、蓝采和,原名许坚,唐末人士,本为男子,却爱手提花篮,常穿破烂的蓝衣裳,行为怪僻,贪杯喜唱,是八仙中有名的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蓝采和手中的花篮在他成仙后变成他的法宝,花篮里包罗万象,神秘莫测,芳香袭人,能广通神明,驱除邪灵。蓝采和属于巽木之象。

7、韩湘子,字清夫,唐朝人,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传说他的叔父韩愈降官到潮阳,路经蓝关被冻埋雪中。湘子赶来相救,并指点度化。

韩愈最终感悟,也修道成仙。韩湘子的法宝是他手中的洞箫,据说是用南海紫竹林里的一株神竹做的,也叫紫金箫,可行云布雨,可使万物滋生。故他在民间大旱时,用此箫为百姓吹箫降雨。韩湘子属于坎水之象。

8、曹国舅,原名曹景休,宋朝宋仁宗皇后的长弟,曹彬之孙,他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后来耻于其弟骄纵不法,残害人命,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点化,修成仙道。因是皇族,故他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玉板。

他的法宝就是手中玉板,也叫阴阳板,能使四周万物静止,八仙渡海时,他就是凭手中玉板横渡东海。曹国舅属于艮土之象。

(6)荷花仙家扩展阅读

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

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八仙过海的传说是中国古代最动人的传说之一,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和典故。特别在民间,它的影响是很广泛的,由此引申出来的一些风俗习惯甚至流传到日本的沿海地区。

八仙因为闹过海,沿海人们大都有“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理发业奉吕洞宾为祖师爷,相传阴历四月十四的所谓吕祖生日,各地理发业一般要热闹一番。民间祝寿要扮演八仙敬酒,渲染欢乐气氛。

『柒』 弃法宝换成了荷花,何仙姑避讳与哪位神仙炒绯闻

民间传说的八仙故事中,除了何仙姑一人是女神仙外,剩余的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蓝采和及曹国舅等7位,都是男神仙。虽然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修仙得道的神仙,绝大多数已经放弃了红尘情愫。但即使这样,女神何仙姑也是难做。民间传闻中的这些喜闻乐见的故事里,就多多少少传出来一些,何仙姑与蓝彩和、韩湘子等神仙之间的“绯闻”,这也曾让何仙姑烦恼不已。相传,民间传闻他与男神仙绯闻最多的,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何仙姑觉得铁拐李的办法很不错,既能表达自己的高贵清白,又可以用荷花的品格来不断警示自己。所以,后来她总是手执荷花,显得格外的清秀高洁。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看过八仙的来历,就会明白:不管是何仙故,还是吕洞宾,都是勤修“正善明德”仙人。

而能够得道成仙的人,要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忘却世间的红尘情事。

『捌』 除了榕树、凤凰木、菩提树,仙家四大树(好象又叫佛家四大树)第四种叫什么

佛教五树六花 五树: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高榕(Ficus altissima) 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ra) 槟榔(Areca catechu) 糖棕(Borassus flabillifer) 六花: 荷花(Nelumbo nucifera) 文殊兰(Crinum amabile) 黄姜花(Hedychium chrysoleucum) 鸡蛋花(Plumeria rubra) 缅桂花(Michelia champaca) 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 希望能帮 呵呵

『玖』 仙家能用莲花吗

摘要 莲花乃是佛教圣花,有清净、庄严之意。所以 佛祖菩萨外显大都以莲花为座。

『拾』 能治病的荷花是哪个神仙的

神话故事中的何仙姑。
故事中的何仙姑主要的吉祥物就是荷花。
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者,就一定对关于“八仙”得故事与传说不会陌生,“八仙”是: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他们都是,勤修“正善明德”,成就神仙职位者。八仙之中,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位列八仙。何仙姑是治世渡生得八仙之一,在华夏中国世界广有信众。西安建有八仙宫,在泰山王母池等处亦有香火。自唐宋以来,有关何仙姑与吕洞宾得事迹,载世颇多。何仙姑在“八仙”中,是富于人情得女仙。因此,庙会活动——"何仙姑诞",各地庆者甚重,广州得增城庆祝诞期,是太阴历:三月初七,西安八仙宫得庆祝诞期则以四月初九为准——因地点不同而庆祝日期略有差异。何仙姑得家乡与驻世来历,也有多地之说,有广东增城说,还有广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种说法。说法不一,大概是因为一直以来,各地庆祝何仙姑诞辰者甚多,人们出于敬礼之情,因此常常将何仙姑当作本地家乡,灵应一方得长者仙师。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安庆府志》《祁阳县志》《福建通志》《浙江通志》及《歙县志》等方志记载,在安徽桐城、祁门,福建武平,浙江昌化等地,都有"何仙姑"在当地治世渡生得灵迹仙踪。《浙江通志》与《歙县志》中记载何仙姑,曾经于北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驻世教化一方。《岫岩县志》记载,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韭菜沟千年圣地碧云山云霞古洞,也是上洞八仙何仙姑道场之一,当年何仙姑东游路过,仰慕美景,并在此采药炼丹修行济世渡人,取名云霞洞。

热点内容
正宗荷花烟 发布:2025-09-18 06:32:48 浏览:224
荷叶玫瑰茉莉 发布:2025-09-18 06:24:06 浏览:925
李白写梅花 发布:2025-09-18 06:17:57 浏览:913
一朵小红树 发布:2025-09-18 06:17:57 浏览:108
良友花艺书 发布:2025-09-18 06:07:48 浏览:422
盆栽苹果把 发布:2025-09-18 06:01:06 浏览:96
送女朋友什么盆栽好 发布:2025-09-18 05:51:59 浏览:886
樱花反物质 发布:2025-09-18 05:51:20 浏览:65
杂树盆景图片 发布:2025-09-18 05:50:30 浏览:744
墨红玫瑰真假 发布:2025-09-18 05:43:08 浏览: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