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中华秋海棠叶

中华秋海棠叶

发布时间: 2022-05-06 00:25:13

『壹』 秋海棠的主要变种

单翅秋海棠Begonia grandisDry subsp.grandisvar.unialataIsmsch.
蒴果单个翅特大,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长15-17毫米,中部宽6-7毫米,顶端微急尖,上方之边呈平的,下方之边从上向下斜,其余2翅极退化呈窄檐状或几消失。花期9月,果期10月。
产四川(会理、雅安)、云南(中甸)、甘肃(文县)。生于林下潮湿处,海拔22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雅安。 中华秋海棠(原变种)(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珠芽秋海棠(云南植物名录)Begonia grandisDry subsp.sinensis(A. DC.) Irmsch. var.sinensis
中型草本。茎高20-40(-70)厘米,几无分枝,外形似金字塔形。叶较小,椭圆状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5-12(-20)厘米,宽3.5-9(-13)厘米,先端渐尖,下面色淡,偶带红色,基部心形,宽侧下延呈圆形,长0.5-4厘米,宽1.8-7厘米。花序较短,呈伞房状至圆锥状二歧聚伞花序;花小,雄蕊多数,短于2毫米,整体呈球状;花柱基部合生或微合生,有分枝,柱头呈螺旋状扭曲,稀呈U字形。蒴果具3不等大之翅。
产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甘肃(南部)、陕西、四川(东部)、贵州、广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福建。昆明一带有栽培。生于山谷阴湿岩石上、滴水的石灰岩边、疏林阴处、荒坡阴湿处以及山坡林下,海拔300-2900米。模式标本采自北京西山。
刺毛中华秋海棠(变种)Begonia grandisDry subsp.sinensis(A. DC.) Irmsch. var.puberulaIrmsch.
叶片上面被两型毛,密被极短小刺毛,毛长约0.3毫米和散生较长硬毛,毛长0.8-0.9毫米。
产湖北、四川(巫山)。生于阴湿地方,海拔12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 柔毛中华秋海棠(变种)Begonia grandisDry subsp.sinensis(A. DC.) Irmsch. var.villosaKu
叶片上面仅被柔毛,毛有时微卷。
产四川(雷波)。生于水边阴处潮湿地,海拔1200米。模式标本采自雷波。 全柱秋海棠(亚种)Begonia grandisDry subsp.holostylaIrmsch.草本。茎高(12-)20-40(-60)厘米,细弱,常不分枝。叶片三角状卵形,长度变化较大,长3-13厘米,宽2-10厘米,先端稍长渐尖,基部宽侧下延呈圆形,长0.8-3.5厘米,宽1.3-6厘米。花序呈短伞房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基部有明显膜质大苞片,下部通常有小珠芽,花较小,雄蕊较少,(15)20(-30),雄蕊柱长0.3-0.8(-1)毫米。蒴果顶端有短粗之喙,花柱不分枝,柱头头状,稀呈肾状。花期7-8月,果期9-10月。产云南(东川、富民、嵩明、中甸和丽江)、四川(木里)。生于灌丛阴湿处石上、阴湿处石灰岩石缝中、山坡常绿阔叶林下和潮湿的岩石边,海拔2200-2800米。模式标本采自木里和丽江。

『贰』 中华秋海棠的形态特征

茎高20-40厘米,肉质,少分枝。叶片宽卵形,薄纸质,长5-12厘米,宽3.5-9厘米,先端渐尖,常呈尾状;基部心形,偏斜,边缘呈尖波状,有细尖牙齿,下面淡绿色,叶柄细长,长可达10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聚伞花序腋生;花粉红色,直径1.5-2.5厘米;雄花被片4,雄蕊多数,雄蕊柱短于2毫米;雌花被片5。蒴果有3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叁』 中华秋海棠

中华秋海棠 Begonia sinensis A. DC.

秋海棠科 Begoniaceae

中华秋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块茎球版形,直径1-2厘米。茎直立权,红色,高20-60厘米。叶互生,斜卵形,长5-12厘米,宽3.5-9厘米,基部偏心形,边缘有尖齿,背面和叶柄带红色。8-9月开花,花粉红色,数朵呈腋生聚伞花序;雄花的花被片4,2枚大,2枚较小;雌花的外层花被片3,向内逐渐变小。蒴果倒卵形,长1.5-2厘米,具3翅。

生于海拔800-1800米的山谷、河岸和岩旁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以及山东、河北。分布于林州石板岩太行大峡谷和其他山区。

中华秋海棠块茎药用,有活血散瘀、清热、止血、止痛之效。

中华秋海棠做观赏植物用,叶形美观,叶色翠绿;花色鲜艳;适宜盆栽或做花坛材料。

『肆』 中华秋海棠的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常用与国内外引种、品种改良和规模性商品生产。主要优点是繁殖系数高和培育新品种。播种繁殖均可在室内或温室内进行,播种常规引种以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为宜。因种子特别细小,播种时需谨慎操作。
播种方法:通常用浅瓦盆或播种箱,以高温消毒的腐叶土、培养土和细沙均匀拌和的土壤最好。播种容器要求干净清洁,常用新盆。先以瓦片把盆地垫好,均匀装上疏松、肥沃的播种土,再用园木板轻轻压平后,将种子均匀撒上,播种后不必覆土,用木板在轻压一下即可或撒上一层石英砂,用浇水会冲散种子,常从盆地浸水,湿润后取出。同时盆口盖上半透明玻璃,以保持盆内有较高湿度,并放室温18-22℃的半荫处,早晚喷雾。一般播后7-30天发芽。 扦插可采用茎插、叶插和根茎插。茎插:茎插繁殖在室温条件下,全年皆可进行,但以4-5月效果最好,生根快,成活率高。常选取健壮的茎部顶端做插穗,长10-15厘米,带2-3个芽,如插穗上生有花芽,对生根不利,往往插后容易开花,反而延迟生根,最好不用带花芽的顶茎做插穗。插壤用疏松、排水号的细河沙、珍珠岩或糠灰,扦插时插穗不宜埋得太深,以插穗的一半为宜,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20-22℃室温。插后一般在9-27天愈合生根。
叶插:叶插繁殖以夏、秋季节效果最好。室温栽培,冬季也可进行,但生根缓慢。叶插材料应选择充分发育的成熟叶片,太嫩或老化的叶片,愈合生根慢,成苗率也低。叶片比较大的种类可采用平插法,将叶片平放在沙床上,在叶中央主脉处用刀片划1厘米切口,每片叶可划4-5个切口,然后用“n”铁丝把叶片扣紧于沙面上,也可用直径1.5-2厘米的卵石压在叶片切口周围,即能从叶脉切口长处小植物体。如扦插过程,插壤温度低于15℃,生根则要延迟,低于10℃时就难于生根。
根茎插:适用于根茎密集的秋海棠,春、秋季将低下根茎剪成3-5厘米一节,斜插或平放于沙床,保持室温20-22℃。和较高的室内湿度,使之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一般插后15-20天长出不定根,30-40天萌发出不定芽,待形成几片小叶时即可移入小盆养护。

『伍』 中华秋海棠的介绍

中华秋海抄棠(学名:袭Begonia grandis Dry subsp. sinensis (A. DC.) Irmsch.)中国的特有植物。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长圆柱状,叶均基生,叶片两侧极不相等,轮廓斜宽卵形至斜近圆形,基部偏斜,深心形,窄侧呈圆形,上面深绿色,散生短硬毛,下面呈紫褐色;被长卷曲硬柔毛,花葶有棱,密被长卷曲毛;花聚伞状8-10朵,分枝和花梗密被带紫色长硬毛;苞片膜质,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花丝离生,花药长圆形,子房长圆形,蒴果下垂,种子多数,浅褐色长圆形,4月结果。分布于中国广西、云南等地,生于密林下石上。有人工引种栽培。[1] 该花形,叶色柔媚。盆栽秋海棠常用来点缀客厅、橱窗或装点家庭窗台、阳台、茶几等地方。(概述图参考:中国自然标本馆 1)

『陆』 花叶秋海棠的介绍

花叶秋海棠,别名:中华秋海棠、山海棠、公鸡酸苔、华秋海棠,拉丁文名:Begonia cathayana Hemsl.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具茎草本,根状茎伸长,圆柱状,扭曲,节处生出多数纤维状之根。茎常有分枝,有棱,被较短的褐色开展之毛。基生叶未见,茎生叶互生,具长柄;叶片两侧极不相等,轮廓极斜,卵形至宽卵形,蒴果下垂,有纵棱,无毛,轮廓倒卵长圆形,疏被毛或近无毛,大的呈宽舌状或长圆形,有纵纹,无毛,呈斜三角形;种子多数,小,长圆形,淡褐色,光滑。1图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柒』 中华秋海棠叶归于一统解释是什么

中华秋海棠叶归于一统指的是我们国家和平统一,共同发展的景象,因为我们的疆域版图之前是长得像秋海棠叶,所以用秋海棠叶归于一统形象的表达了统一,也表达了我们的美好向往。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

中华历史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由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从产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时期称之为"史前时代"。中国历史中有传说"伏羲创造八卦",黄帝时期的"仓颉发明文字"等等,但都无证可考。

『捌』 中华秋海棠的病虫防治

细菌性病害由斑点病菌引起的叶斑病症状:秋海棠非常容易被该种菌所侵染,但是许多生产者对之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病症,因为叶片边缘坏死和叶片斑点是最常见的,几乎所有类型的秋海棠都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
控制方法:控制该病的最佳方法是在植物开始扦插繁殖之初就尽力避免感染病菌,发现病株后就及时集中销毁;此外要尽量减少采用植株顶部灌溉的方式,这样也会抑制病情的发生和扩散;稍微降料的浓度也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由漆斑菌引起的秋海棠叶斑病症状:病症一般出现在秋海棠叶片边缘、叶尖和破损叶片的叶脉上。坏死区域呈现黑褐色,然后是水渍状。诊断方法是下部的叶片经常会不规则形状的孢子群,中央呈黑色,但边缘为白色。
控制方法:喷洒杀真菌药剂、减少植株受伤和将肥料尽量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都可以减少该病生。 真菌病害,由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症状:秋海棠叶片灰霉病经常发植株的下部,尤其是根茎处与基质接触的地方更容易感染病菌,被水浸润的病斑很快会扩散到整个叶整个植株,受害区域呈现坏死斑点,逐渐由褐色转变为黑色。当夜间温度较低、白天温度较高而且湿高时,病原孢子生长加快,受害的叶片上会长出灰绿色的霉状物。
控制方法: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月份控制葡萄孢真菌的扩散成为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降低灰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叶片加快干燥、降低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由腐霉菌引起的秋海棠根腐病症状:感染这种病菌后,扦插苗的根系弱、叶片发黄。诊断方法是茎部和根系出现黑色的糊状物,从插条的基部可以一直蔓延到茎和叶片的部。根部和茎段的腐烂经常是成片发生,而通过栽植床,很容易将病菌传染给健康的插条。
控制方法:首先从源头上控制,即从繁殖之初就使用无菌材料,对上盆基质和栽植床进行消毒处在栽种前后用杀真菌药剂进行处理可以很好地防治由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另外尽量减少水的灌溉量以减少根腐病的发生,促进根的长势。 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猝倒病症状:发病后有褐色的霉状物附着在病上。霉状物可以从盆土延伸到植株上。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是由于植物根茎部长出的霉状物。立枯丝颜色常为红褐色,外形似蜘蛛网。
控制方法: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猝倒病可以用喷洒不同的杀菌剂来控制,大部分用土壤灌溉的方法。 由白绢病病菌引起的南方枯萎病症状:白绢病病菌可以侵染植株的一部分,但是在叶片和茎部最容易观察到。最初,茎段与介质接触的地方有水渍状病斑,另一个症状叶片表面或基质上长出扇圆形的霉状物,起初是白色的,以后随着发育变成黑褐色。尤其是在温暖的若植株受了感染,则很容易导致插条的腐烂。
控制方法:所有受到感染的植株及容器均应尽快移出种植区域并将植株销毁。现在还没有对白绢别有效的药剂。

『玖』 秋海棠有几种类型

秋海抄棠的栽培品种极多,有记载袭的就有1万多个。通常根据其地下部分及茎的形态分为3种类型:即须根类秋海棠、根茎类秋海棠和块茎类秋海棠。

须根类秋海棠包括四季秋海棠。

四季秋海棠

中华秋海棠

竹节秋海棠

银星秋海棠

等。根茎类秋海棠包括蟆叶秋海棠

蟆叶秋海棠

槭叶秋海棠

铁十字秋海棠

等。块茎类秋海棠包括球根秋海棠

球根秋海棠

丽格秋海棠

『拾』 中华,秋洲,坦雁各指什么

你听错了 是 中华秋海棠叶归于一统 因为中国地图加上外蒙古形状像秋海棠

热点内容
丁香路芳甸路 发布:2025-09-19 00:45:53 浏览:809
荷花淀时代 发布:2025-09-19 00:40:22 浏览:35
家庭盆景摆放 发布:2025-09-19 00:37:30 浏览:108
免费做盆景 发布:2025-09-19 00:24:18 浏览:517
茶花小五宝 发布:2025-09-19 00:04:25 浏览:475
茶花园邵东 发布:2025-09-18 23:55:13 浏览:589
君兰花会 发布:2025-09-18 23:54:12 浏览:16
情人节入选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2025-09-18 23:53:23 浏览:69
小学生护绿植绿活动 发布:2025-09-18 23:53:18 浏览:360
插花的轻重感 发布:2025-09-18 23:52:37 浏览: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