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桂泽兰花园

桂泽兰花园

发布时间: 2022-04-30 16:17:59

⑴ 离骚中有哪些香草名

1、艾草

战国屈原《离骚》原文: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译文:无知的人们,他们户户都将艾草挂满腰间,却说幽香的兰草不可佩在身边。

艾草,别名:香艾、灸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2、琼枝

战国屈原《离骚》原文: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译文:兴冲冲地游园春神宫旁,折玉树,插几枝环于佩上。

琼枝,别称:石华、草珊瑚,是一种藻类生物。生长于低潮线附近碎珊瑚上。琼枝在古文中亦有许多不同的含义,如玉树、贤才、美女等。

3、扶桑

战国屈原《离骚》原文:饮余马於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译文:早上我饮马在那咸池边啊,又把马系在太阳升起的扶桑。

扶桑,木槿属植物,一般指朱槿。又名佛槿、中国蔷薇。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所以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花期全年。它在古代就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植物,花大色艳,四季常开,主供园林观用。

4、秋菊

战国屈原《离骚》原文:夕餐秋菊之落英。

译文: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秋菊,又名菊花、别名九华、黄花、帝女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约在明末清初传入欧洲。中国人极爱菊花,在古代曾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

5、木兰

战国屈原《离骚》原文:朝搴阰之木兰兮。

译文: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

木兰,又叫木兰花,紫玉兰,辛夷,木笔。落叶小乔木,木质有香气。从用途角度,紫玉兰是中国著名的珍贵观赏植物,在寺院中常有种植,或者在深色背景前成片种植,园林效果极佳。木兰的花蕾可入药,用作药材时别称“辛夷”。木兰花瓣拖面糊之后可以炸着吃,据说很好吃。

⑵ 什么叫生态入侵它对物种引进有什么启示

【基本概念】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入侵案例】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德国小蠊,原产于德国,故称“德国小蠊”。因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在商品流通运输的过程中输入我国,由于其体态与蟑螂极为相似,个体的大小如一般蟑螂成虫的四分之一,属蟑螂的一个品种。
小蠊的繁殖速度比一般蟑螂要快数千倍,经半个月左右其幼卵即可长成成虫,群体数量比一般蟑螂多几倍乃至几千倍。小蠊的生活习性与一般蟑螂相似,喜在宾馆、酒店的中西厨房、酒巴、餐厅、包房等场所活动。它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与蟑螂类似,主要是它们在活动其间将许多有害物质及病菌等传播到人们的食品及用具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德国小蠊在室内蟑螂中最小的一种,体长在15毫米以下。成虫为棕黄色。在前胸背板上有两条平行的褐色纵纹。
德国小蠊一年能经历4-5个世代。
德国小蠊卵鞘一直拖在雌虫的尾端,直至孵出若虫才脱落。若虫因此随母体到处扩散。
若虫经5—7次蜕皮后成为成虫,若虫期为30-56天。
德国小蠊正式大规模入驻中国有近二十年的时间,已经从开始的少数大城市蔓延到几乎中小城市甚至小集镇和农村地区,据国家疾控中心相关资料显示,一只雌性德国小蠊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万只后代。随着防治用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德国小蠊已经具备了极强的抗药性,多数杀虫剂对其无效。因德国小蠊的存在和难以防治,导致目前蟑螂已取代老鼠成为四害之首!
摘自《蟑螂防治网》http://www.zhanglangw.com
随着国家、地区间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密切,随着全球环境不稳定因素的不断增多,一切没有硝烟的生态战争——“生物入侵”正在全世界范围悄悄打响,其造成的生态灾难正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及全球的生态安全。

被喻为“紫色恶魔”的凤眼莲(Bichhornia crassipes即中国人俗称的“水葫芦”)在全世界水域的肆虐繁殖即是外来物种入侵最典型的一个例子。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风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

此外,澳大利亚的“兔灾”,地中海的“毒藻”,美国五大湖的“斑马贻贝”,夏威夷的“蛙声”以及入侵我国的“茎泽兰”、“大米草”、“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克氏螯虾”、“美国白蛾”等等外来物种入侵的事例举不胜举。由于缺少自然天敌的制约,这些外来入侵者不仅破坏食物链,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而且还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外来物种入侵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

【入侵起因】

外来物种引进是与生物入侵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任何生物物种,总是先形成于某一特定地点,随后通过迁移或引入,逐渐适应迁移地或引入地的自然生存环境并逐渐扩大其生存范围,这一过程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引进(简称引种)。

毋庸置疑,正确的行种会增加引种地区生物的多样性,也会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如美国于20世纪初从我国引种大豆,其种植面积从600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亿多亩,目前,美国已成为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出口国。就我国而言,早在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后,我国历史便揭开了引进外来物种的一页,苜蓿、葡萄、蚕豆、胡萝卜、豌豆、石榴、核桃等物种便开始源源不断地沿着丝蚕之路被引进到了中原地区,而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芒果、槟榔、无花果、番木瓜、夹竹桃、油棕、桉树等物种也非我国原产,也是历经好几百年陆续被引入我国的重要物种。
相反,不适当的引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一国的生态安全。此种意义上的物种引进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入侵”。由此,这种对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即被称为“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
我们不难看出,“入侵种”不同于“外来物种”,它特指的是有害的外来物种,如前面提到的“凤眼莲”“松材线虫”“大米草”等,其范畴小于“外来物种”;而“外来物种入侵”也不同于“外来物种引进”,它特指的是入侵种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从原生地传播到入侵地,并损害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及生存灾难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某些在引进后相对一段时期内不具有危害性的物种有可能逐渐会转认为“入侵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外来种引进的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见性。这也使得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工作显得更加复杂、棘手。

【入侵渠道】

总体来看,生物入侵的渠道包括以下三种:

▲(一)自然入侵
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
如紫茎泽兰,微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我国的。

▲(二)无意引进
这种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
如“松材线虫”就是我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随着木材制的包装箱带进来的。航行在世界海域的海轮,其数百万吨的压舱水的释放也成为水生生物无意引进的一种主要渠道。此外,入境旅客携带的果蔬肉类甚至旅客的鞋底,可能都会成为外来生物无意入侵的渠道。

▲(三)有意引进
应当说,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如20世纪初,新西兰从我国引种猕猴桃,美国从我国引种大豆等。但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如大米草、水花生、福寿螺等。这些入侵种由于被改变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全世界大多数的有害生物都是通过这种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国的。
(四)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合作及他国的立法实践
外来物种入侵作为一种全球范围的生态家现象已逐渐成为导致牺牲多样性丧失、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根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球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共有10954种,全球鱼类的1/3,哺乳类的、鸟类的、爬行类的1/4,都已高度濒危,如果照此速度发展到2100年,地球上1/3到2/3的植物、动物以及其他有机体将消失,这些物种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和6500万年前恐龙的消亡差不多。[6]
如此严峻的形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意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外来物种的肆意入侵,而积极的国际合作才能更有效地解除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危胁。

【严重后果】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具体而言,其导致的恶果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生物的多样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和它们的遗传信息和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系统。[2]虽然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但任何一个国家莫不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尽力维护本国生物的多样性。而外来物种入侵却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第二,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如引自澳大利亚而入侵我国海南岛和 雷州半岛许多林场的外来物种薇甘菊,由于这种植物能大量吸收土壤水分从而造成土壤极其干燥,对水土保持十分不利。此外,薇甘菊还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曾一度严重影响整个林场的生产与发展。

■第三,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如起源于东亚的“荷兰榆树病”曾入侵欧洲,并于1910年和1970年两次引起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榆树死亡。又如40年前传入我国的豚草,其花粉导致的“枯草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每到花粉飘散的7—9月,体质过敏者便会发生哮喘,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甚至由于导致其它并发症的产生而死亡。

■第四,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想要彻底根治已入侵成功的外来物种是相当困难的,实际上,仅仅是用于控制其蔓延的治理费用就相当昂贵。在英国,为了控制12种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在1989—1992年,光除草剂就花费了3.44亿美元,而美国每年为控制“凤眼莲”的繁殖蔓延就要花掉300万美元,同样,我国每年因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就多达5—10亿元,由于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接近100亿元。
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显示,这三个国家每年受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50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0多亿美元。[4]而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报告,外来物种在非洲蔓延迅速,已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发展,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数十亿美元,且报告的起草人霍华德认为,目前所了解到的外来物种给非洲造成的破坏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其对非洲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要比估计的大得多。

【国际法规】
目前,外来物种入侵作为全球性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国际组织已制定了关于如何引进外来物种、如何预防、消除、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等各方面的指南等技术性文件。而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先后建立了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各种技术准则及指南,并进行了相应的立法,努力加强本国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御能力及综合治理能力。

1982年—1988年,众多科学家开始在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的组织下就外来物种入侵的本质开展讨论。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各国签署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包括中国),这是有关生物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全球性公约。对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公约》第8条明确规定:“必须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公约》还要求每一缔约国应直接或要求其管辖下提供《公约》所规定生物体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将该缔约国在处理这种生物体方面有关使用和安全的任何现有资料以及有关该生物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任何现有资料,提供给将要引进这些生物的缔约国。
此外,与控制外来物种密切相关的两个国际规则:SPS协议(即《关于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以及TBT协议(即《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也都明确规定,在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为保护生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可以设置一些技术壁垒,以阻止有害生物的入侵。
事实上,对于抵御海洋外来生物的入侵早在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里已明确规定,各国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由于故意或偶然在海洋环境某一特定部分引进外来的新的物种致使海洋环境可能发生重大和有害的变化。
总的来看,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目前已通过了40多项国际公约、协议和指南,且有许多协议正在制定中。虽然许多公约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约束力,虽然各国在检疫标准的制定上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矛盾,但这些文件仍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国际海事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正在更加积极致力于加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合作。
放眼世界各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举措值得借鉴。
作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早在90年代初期就展开了相应的立法工作。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非本地物种法》,旨在对美国航运实践进行研究以帮助掌握如何引进外来物种以及如何防止有害物种的引进。当1999年1月首届海洋生物入侵国际会议在美国马萨诸塞特理工学院如期举行后,总统克林顿签发总统命令,成立由各部门代表组成的入侵种理事会,该理事会必须与联邦、州、有关科学家、大学、航运业、环境机构和农场组织等不同单位共同合作,相互协助,开展工作,抵御外来入侵种。
澳大利亚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防治对农业、林业造成严重影响的220多种有害杂草;二是如何解除通过轮船压舱水携带的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基于此,1996年,澳大利亚首先从总体上制定了《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策略》,旨在通过制定各种环境影响评价计划以及建立防治有害外来物种的生物学和其他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小外来物种引进的风险。
1997年《国家杂草策略》(1999年最新修订)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境与保护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农业与资源管理委员会以及澳大利亚林业部共同发布。《国家杂草策略》主要规定了外来杂草管理的3个目标,并明确了政府、社区、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各自的义务、责任,最终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此外,针对杂草的引进,澳大利亚还建立了一套杂草风险评价系统(WRA),通过问题和评分标准的制定,对将有意引进的外来植物进行风险评价。
为了防治海洋有害物种的入侵,澳大利亚检疫与检验局在1991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强制执行的有关压舱水的规范性文件——《压舱水指南》(1999年最新修订),要求对所有进入澳大利亚水域的船只必须服从强制的压舱水管理。此外,关于压舱水的排放、报告和检疫方面的问题在此文件中也行出了详细规定。

【中国对策】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栖息地类型繁多,生态系统多样,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很容易在我国找到适宜的生长繁殖地,这也使得我国较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
由于长期以来对外来物种的入侵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系统的调查研究,至今我国仍不能提供较为权威的反映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的目录资料,虽然国家环保总局曾公布了首批16种“外来物入侵物种” [7]但实际入侵动植物的数量却远不止这些。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知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包括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其中水葫芦、水花生、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等8种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等。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16种有害外来物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这些外来入侵生物,目前已然成为我国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头号敌人。
一方面它给我国农业、林业、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估算,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种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多达500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它使得我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更加艰巨。据调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破坏力最强的外来入侵物种中,约有一半侵入了我国。与此相一致的是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有156个均在我国。因此,维护生物多样性,全力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我国防治生物入侵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
目前来看,我国尚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外来物种管理法规,更没有建立外来物种引进的风险评估机制、综合治理机制及跟踪监测机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立法分散,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与外来物种防治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环保法》、《海洋保护法》、《农业法》、《渔业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之中,不仅过于分散,不成体系,而且其规定过于原则,针对性和操作性均不强。
如《环保法》虽然涉及到了环境生物的保护,但却并未明确提出外来物入侵及其防治的问题。又如,经修订并于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业法》在64条第一款中加入“从境外引进生物物种资源应当依法进行登记或审批,并采取相应安全控制措施”,但时至今日,我国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外来物种档案分类管理制度及定期调查的跟踪监测制度,如何进行“安全控制”?

2、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机构,涉及的部门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林业部等。由于受各自职责所限,在外来物种入侵前的防范及入侵后的应对工作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令人痛心的是,一些本来可以被拒之门外的入侵种或可以在入侵初期被彻底根治的入侵种,却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最终肆意扩散和猖獗蔓延,而管理部门也错失了一次又一次预防和扼制其生长繁殖的大好时机。

3、相关规定仍显单薄,多项法律制度仍需建立或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外来物种防治的内容都仅仅集中在对病虫害及疫种的检疫上,对于风险评估制度、跟踪监测制度及综合治理制度都鲜有涉及;对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目标、程序、手段等也均未涉及。

·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完善

1、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做法值得借鉴。在1999年以前,美国也没有设立专门机构领导防治外来物种的入侵工作,但日益严重的入侵危机和坚决的反入侵的决心促成了美国入侵物种理事会的诞生,而此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则是与不同级别、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各个部门、机构、单位进行积极协作,并对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
具体到我国,应成立包括检疫、环保、海洋、农业、林业、贸易、科研机构等各部门在内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此机构应从国家利益,而不是部门利益出发,全面综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在外来物种引进之前,应由农业或林业或海洋管理部门会同科研机构进行引进风险评估,由环保部门作出环境评价,再由检疫部门进行严格的口岸把关,多方协调行动共同高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

2、完善风险评估制度
要阻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首要的工作就是防御,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就是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区将危害性较大的生物坚决拒之门外。
澳大利亚建立的杂草风险评价系统值得学习。该评价系统根据待引进物种的有关信息、生物学特征、繁殖和传播方式以及气候参数等情况,设计49个问题,通过问卷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再对每一问题的回答给出得分,将所有问题的得分相加,根据最终的得分与标准值的比较来决定是否引进该物种。一般包括三种结果:
一是允许该物种进口;二是不允许该物种进口;三是需要对这一植物进行更多的评价。
通过这样一种杂草风险评价系统可以表明生态系统受引进物种影响的可能性的大小,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危害生态系统的杂草被引进。
我国长期以来对于有意引进的外来物种仅仅是由检疫部门根据检疫目录进行病虫害及疫种的一般性检疫,如果外来物中本身没有病虫害,或本身不是疫虫、疫草,则一般却可以安全过关。因此,对于首次引进或短期内不能发现其危害性的有害生物,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导致一大批有害生物堂而皇之地被引进我国。值得庆幸的是,这个问题已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2000年12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进境植物和植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2003年2月1日施行)设专章规定了“风险评估”制度,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采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结合的立法开展风险评估制度。此项制度的建立无疑是我国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的一项重大的制度进步,但依笔者看来,仍存在两项不足:
第一,风险评估的主体仅限于检疫部门,缺乏与其他生产部门及科研机构的协调合作。毋庸置疑,科学的风险评估应当建立在对该项物种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传播能力,亲缘关系各方信息全面掌握的基础之上,而各部门各科研机构的合作是获取充分信息的重要途径:
因此,有关风险评估主体的规定不尽合理,应扩大合作范围。
第二,缺少评估具体指标的规定,仅仅规定了一些评估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操作性不强。
笔者认为应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指数评估体系,即根据其遗传特性、繁殖和扩散能力及其生物学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设置不同的问题,根据回答问题的得分来量化其风险程度的大小,从而使风险评估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建立跟踪监测制度
某一外来生物品种被引进后,如果不继续跟踪监测,则一旦此种生物被事实证明为有害生物或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而逐渐转化为有害生物后,对一国来讲,就等与放弃了在其蔓延初期就将其彻底根除的机会,面临的很可能就是一场严重的生态灾害。
由此,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首先应建立引进物种的档案分类制度,对其进入我国的时间、地点都作详细登记;其次应定期对其生长繁殖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其生存发展动态,建立对外来物种的跟踪监测制度。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及时解决。既不会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威胁,也无须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治理。

4、建立综合治理制度
对于已经入侵的有害物种,要通过综合治理制度,确保可持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外来有害物种一旦侵入,要彻底根治难度很大。因此,必须通过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发挥各种治理方法的优势,达到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最佳治理效果。

5、加强检疫工作力度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报告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
一方面,检疫部门应加强检疫,严厉打击走私动植物和逃避检疫事件;在外来入侵物种最易集中进入的地区,加强人员配合,加强检疫力量。
另一方面,加强科研和信息交流,建立起省、市、县级的多层次的外来物种疫情的报告和分析系统,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的查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帮助农户或饲养户掌握病害情况,尽量减少风险。

【情况总结】
不同生态系统不同物种的引进给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各国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应对机制,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工作必将会取得更大成效,尽管这一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生物入侵也许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并没有充足可信的证据表明存在有“入侵种危机”。他们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化的,一直都有一些新物种进入某一个生态系统,而其结果也不一定就是有害的——例如某些地方的生物多样性会随着入侵种的介入而增加。

【注解注释】

①:“外来物种每年给非洲造成数十亿美元”〔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4):101
②: 蒋有绪.“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入世后的对策”〔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10):1
③: 张润志、桑卫国、孙江华、薛大勇、康乐.“生物入侵与外来入侵物种的控制”〔J〕.前沿,56卷6期:12
④: 陈赛.“外来物种入侵及其环境法律调控准则”〔J〕.新疆环境保护,2002,24(4):32
⑤:“外来物种每年给非洲造成数十亿美元”〔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4):101
⑥:蔡守秋.“论生物安全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4
⑦: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16种有害外来物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⑧:David Theodoropoulos,'Invasion Biology: Critique of a Pseudoscience'

⑶ 甘草 清半夏 党参 肉桂 麦冬 当归 川芎 制吴茱萸 地黄 冬瓜皮 泽兰 茯苓治什么病

甘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党参:补中益气,生津;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引血下行;
麦冬: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川芎: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冬瓜皮:利水消肿;
泽兰: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⑷ 桂菜的主要烹饪方法

广西,在桂东桂南是以粤菜系为主,在桂北桂西是以 湘菜 系为主,没有一个统一的菜系,所以,中国的八大菜系里没有广西。文化要酝酿的,要沉积的,需要大量的时间。
广西分4个派系,百色河池偏云南贵州菜,桂东梧州偏 正宗粤菜 ,桂东南就是名副其实的粤西菜系,桂林菜属于广西菜系即桂菜系。

⑸ 党参 麦冬 五味子 桂枝 炙甘草 枸杞 柴胡 当归 白芍 淫羊藿 沙苑子 肉苁蓉 丹参 泽兰 续断

病情分析:
你说的情况考虑是治疗肾虚的药物
指导意见:
主要是治疗阳虚的药物,还是要遵医嘱治疗,不要乱用药物治疗

⑹ 求司马相如《子虚赋》原文及翻译

子虚赋

楚使子虚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安,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畋,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云梦之事也。”曰:“可得闻乎?”子虚曰:“可”。

王车架千乘,选徒万乘,畋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网弥山。掩兔辚鹿,射麋脚麟。鹜于盐浦,割鲜染轮。射中获多,矜而自功。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方其外泽乎?’齐王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而言之。’仆对曰:‘唯唯’。‘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郁,隆崇,岑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昆吾,玄厉,石。其乐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菖浦,江蓠蘼芜,诸柘巴苴。其南侧有平原广泽:登降靡,案衍坛曼,缘似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则生葳菥苞荔,薛莎青;其埤湿则生藏茛蒹葭,东雕胡。莲藕觚卢,闾轩于。众物居之,不可胜图。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其中则有神色蛟鼍,玳瑁。其北则有阴林:其树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梨栗,橘柚芬芬;其上则有孔弯,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曼蜓犴。

于是乎乃使专诸之伦,手格此兽。楚王乃驾驯交之驷,乘雕玉之舆,靡鱼段之桡旃,明月之珠旗,建于将之雄戟,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阳子骖乘,阿为御,案节未舒,即陵狡兽;蹴蛩蛩,辚距虚。轶野马,惠陶余,乘遗风,射游骐。倏目倩利,雷动犬至,星流霆击,弓不虚发,中心决眦,洞胸达掖,绝乎心系。获若雨兽,把草蔽地。于是楚王乃弭节徘徊,翱翔容与,览乎阴林,观壮士之暴怒,与猛兽之恐惧。徼郄受诎,殚睹众兽之变态。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揄缟,杂纤罗,垂专利号,襞积褰绉,郁桡溪谷。纷纷排排,扬施戌削,蜚垂。扶舆猗靡,翕呷萃蔡;下靡兰蕙,上指羽盖;错翡翠之威庭,缪绕玉绥。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于是乃相与獠于蕙圃,般姗勃,上乎金提。把翡翠,射鹱义,微曾出,缴施。弋白鹄,加鸟鹅,双仓下,玄鹤加。怠而后发,游于清池。浮文益,扬旌世,张翠帷,建羽盖。罔玳瑁,钓紫见。从金鼓,吹鸣籁。榜人歌,声流喝。水虫骇,波鸿沸,涌泉起,奔扬会。田石相击,良良嗑嗑,若雷霆之声,闻平数百里之外。将息獠者,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从,丽乎淫淫,般乎裔裔。于是楚王乃登云阳之台,怕乎无为,詹乎自持,勺药之和具,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终日驰骋,曾不下舆,月割轮粹,自以为娱。臣窃观之,齐殆不如。于是齐王无以应仆也。

乌有先生曰:“是何言之过也!足下不远千里,来贶剂国:王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与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获,以娱左右,何名为夸哉?问楚也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余论也。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国之美也;无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彰君恶,伤私义,二者无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矣!且齐东者钜海,南有琅邪,观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解,游孟诸。旁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叔傥瑰玮,异方殊类,珍怪鸟兽,万端鳞卒,充物其中,不可胜记,禹不能名,离不能计。然在诸侯之位,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不复,何为无以应哉?

简注与简介]
畋(tián):打猎。过姹(chà):访问。罘(fú)网:捕兔之网。辚(lín)鹿:用车辗鹿。脚麟(lín);抓住大牡鹿。鹜(wù)于盐浦:在海滩上奔驰。割鲜染轮:杀食猎物、染红车轮。唯唯:是,好。

2 司马相如文选-子虚赋
盘纡(yū) (fú)郁:迂回曲折。隆崇 (lǜ zú):高耸险危。岑 (cén yín)参差(cēn cī):高峻不平。罢池陂陀(pí tuó):山坡宽广。下属(zhǔ)江河:与河相连。丹青赭垩(zhě è):朱砂、青土、红土、白土。雌黄白(fù):黄土、灰土。琳珉(lín mín)昆吾:玉石、矿石。 (jiān lè)玄厉:次玉石、磨刀石。 (ruǎn)石 (wǔ fū):美石、白纹石、蘅(héng)兰芷(zhǐ)若:杜蘅、泽兰、白芷、杜若。芎 (qiōng qóng)、菖蒲:两种香草名。江蓠(lí)、蘼芜(mí wú):香草名。诸柘(zhè)巴苴(jū):甘蔗、芭蕉。(yǐ)靡:斜(xiē)坡。(zhēn)菥(xī)苞荔(lì):马蓝、菥草、苞草。莎(suō)、 (fān):两种野草。藏莨(zāng làng)、蒹葭(jiān jiā):荻草、芦苇。觚(gū)卢:葫芦。 (ān lǘ)、轩芋(xuān yú):两种水草。鼍(tuó):扬子鳄。鼋(yuán):大 。(piòn nān):树、楠树。檗(bò)离:黄檗、山梨。 (zhā)梨 (yǐng)栗:山楂、黑枣。 (yuān chú),孔鸾(luán):凤凰、孔雀。腾远射(yè)干:猿猴、小狐。蜓(wàn yán):似狸而长的兽。犴(chū àn):比狸大的猛兽。
(tuán)诸:勇士名。靡(fēi):挥动。桡 (náo zhān):曲柚旗。(xiān)阿:驾车名师。蹴(cù):踩倒。蛩蛩(qióng):一种巨兽。轶(yì):超过。 (wèi):用车头撞。 (táo tú):良马。倏 (shū shùn)倩 (qiàn lì):迅速奔驰。(biāo):狂风。眦(zì):开裂。 (yǎn):掩盖。徼郄(yāo jù)受诎(qū):拦住并收拾疲乏绝路之野兽。
被阿锡(xì):披薄绸。揄 缟(yú zhù gǎo):拖着麻绢裙。 (hù):轻纱。襞(bì)积褰(qiān)绉:裙褶衣皱。(pán)姗 (bèi sù):慢慢行走。鹱 (jùn yí):锦鸡。微 (zēng):短箭。 缴:箭上细绳。 (chuāng):敲。 (lèi)石:众石。
詹(dàn):保持。 (luán)割轮粹(cuì):切小块肉在车轮旁烤吃。 (kuàng):赐教。 (xiè):尧之贤臣契。

此赋通过楚国之子虚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奇花名草、珍禽异兽,说在期间。乌有先生不服,便以齐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总的来看都是张扬本国风采、帝王气象,虽不乏雄伟壮丽的场面,然终觉是虚张声势的描述,尽管作为汉大赋代表作具有特殊价值,但终因年代久远、词语生疏,今人读后恐难再产生汉帝阅读时的赞美,而大约只会留下虚构的子虚乌有印象而已。

3 回复:司马相如文选-子虚赋
[译文]

楚王派子虚出使齐国,齐王调遣境内所有的士卒,准备了众多的车马,与使者一同出外打猎。打猎完毕,子虚前去拜访乌有先生,并向他夸耀此事,恰巧无是公也在场。大家落座后,乌有先生向子虚问道:“今天打猎快乐吗?”子虚说:“快乐”。“猎物很多吧?”子虚回答道:“很少。”“既然如此,那么乐从何来?”子虚回答说:“我高兴的是齐王本想向我夸耀他的车马众多,而我却用楚王在云梦泽打猎的盛况来回答他。”乌有先生说道:“可以说出来听听吗?”

子虚说:“可以。齐王指挥千辆兵车,选拔上万名骑手,到东海之滨打猎。士卒排满草泽,捕兽的罗网布满山岗,兽网罩住野兔,车轮辗死大鹿,射中麋鹿,抓住麟的小腿。车骑驰骋在海边的盐滩,宰杀禽兽的鲜血染红车轮。射中禽兽,猎获物很多,齐王便骄傲地夸耀自己的功劳。他回头看着我说:‘楚国也有供游玩打猎的平原广泽,可以使人这样富于乐趣吗?楚王游猎与我相比,谁更壮观?’我下车回答说:‘小臣我只不过是楚国一个见识鄙陋的人,但侥幸在楚宫中担任了十余年的侍卫,常随楚王出猎,猎场就在王宫的后苑,可以顺便观赏周围的景色,但还不能遍览全部盛况,又哪有足够的条件谈论远离王都的大泽盛景呢?’齐王说:‘虽然如此,还是请大略地谈谈你的所见所闻吧!’

“我回答说:‘是,是。臣听说楚国有七个大泽,我曾经见过一个,其余的没见过。我所看到的这个,只是七个大泽中最小的一个,名叫云梦。云梦方圆九百里,其中有山。山势盘旋,迂回曲折,高耸险要,山峰峭拔,参差不齐;日月或被完全遮蔽,或者遮掩一半;群山错落,重叠无序,直上青云;山坡倾斜连绵,下连江河。那土壤里有朱砂、石青、赤土、白垩、雌黄、石灰、锡矿、碧玉、黄金、白银、种种色彩,光辉夺目,像龙鳞般地灿烂照耀。那里的石料有赤色的玉石、玫瑰宝石、琳、珉、琨珸、瑊玏、磨刀的黑石、半白半赤的石头、红地白文的石头。东面有蕙草的花圃,其中生长着杜衡、兰草、白芷、杜若、射干、芎䓖、菖蒲、茳蓠、蘼芜、甘蔗、芭蕉。南面有平原大泽,地势高低不平,倾斜绵延,低洼的土地,广阔平坦,沿着大江延伸,直到巫山为界。那高峻干燥的地方,生长着马蓝、形似燕麦的草、还有苞草、荔草、艾蒿、莎草及青薠。那低湿之地,生长着狗尾巴草、芦苇、东蔷、菰米、莲花、荷藕、葫芦、庵

⑺ 赞颂植物的诗歌

很多首,你想要哪一首都行。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咏兰
徐 渭《墨兰》
醉抹醒涂总是春,
百花枝上缀精神。
自从画取湘兰后,
更不闲题与别人。

周 易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屈 原《九歌》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离骚》
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张 衡《怨 篇》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云远,我劳如何。
释无可《咏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李德裕《花药栏》(花药四时相续,常可留玩)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陈 陶《种兰》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
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邻桃花岛,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
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
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答风雨,愿献兰一筐。
杜 牧《蕲州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温庭筠《兰》
芃余昔自西滨,得兰数本,移热于庭,亦既愈岁,而芃然蕃殖。自余游者,未始以芳草为遇矣,因悲夫物有厌常而返,不若混然者有之焉,遂寄情于此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
吾常有疏浅,外物无重轻。
各言艺幽深,彼美香素茎。
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
易地无赤株,丽土亦同荣。
赏际林壑近,泛馀烟露清。
余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
妍媸苟不信,宠辱何为惊。
真隐谅无迹,激时犹简名。
幽丛霭绿畹,岂必怀归耕。
唐彦谦《兰》(二首)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黄 滔 《芳草》
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
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张友正《春草凝露》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已赖阳和长,仍渐润泽频。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
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将行愁浥迳,欲采畏濡身。
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崔 涂《幽兰》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韩 偓《偶题》
俟时轻进固相妨,实行丹心仗彼苍。
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

孙 顾《清露被皋兰》
九皋兰叶茂,八月露华清。
稍与秋阴合,还将晓色并。
向空罗细影,临水泫微明。
的砾添幽兴,芊绵动远情。
夕芳人未采,初降鹤先惊。
为感生成蕙,心同葵藿倾。

赵元淑《闻杨炯幽兰之歌作》
昔闻兰叶据龙图,复道兰林引凤雏。
鸿归燕去紫茎歇,露往霜来绿叶枯。
贯休《书陈处士屋壁》
有叟傲尧日,发白肌肤红。
妻子亦读书,种兰清溪东。
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风。
那应迎鹤书,肯羡于洞洪。

《秋望寄王使君》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
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
只应刘越曰,清啸正相宜。

李世民《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赋得花庭雾》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上官仪《假作幽兰诗》
日月虽不照,馨香要自丰。
有怨生幽地,无由逐远风。
李 峤《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王 勃《春兰》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陈子昂《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张九龄《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
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
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
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
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
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
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
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

《咏 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李 白《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赠友人 三首其一》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于五松山赠南陵赞府》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贺兰进明《古意》
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
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
日暮徒盈抱,徘徊幽思深。
慨然纫杂佩,重奏丘中琴。

牟 融《山寺律僧画兰竹图》
偶来绝顶兴无穷,独有山僧笔最工。
绿径日长袁户在,紫荃秋晚谢庭空。
离花影度湘江月,遗佩香生洛浦风。
欲结岁寒盟不去,忘机相对画图中。

韩 愈《猗兰操》(一曰幽兰操 孔子伤不逢时作)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刘禹锡《令孤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
朱门虽易地,玉树有馀阴。
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
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
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白居易《问友》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亥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
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元 稹《春别》
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
河汉秋期远,关山世路难。
云屏留粉絮,风幌引香兰。
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
宋 朝

范成大《次韵温伯种兰》
灵均堕荒寒,采采纫兰手。
九畹不留客,高丘一回首。
峥嵘路孔棘,凄怆肘生柳。
逐令此粲者,永与穷愁友。
不如汤子远,情事只诗酒。
但知爱国香,此外付乌有。
栽培带苔藓,披拂护尘垢。
孤芳亦有遇,洒濯居座右。
君看深林下,埋没随藜莠。
朱 熹《秋兰已悴以其根归学古》
秋至百草晦,寂寞寒露滋。
兰皋一以悴,芜秽不能治。
端居念离索,无以遗所思。
愿言托孤根,岁晏以为期。
《咏 蕙》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兰 涧》
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兰》
去岁,蒙学古分惠兰花清赏,既歇复以根丛归之故畹,而学古预有今岁之约,近闻颇已著花,辄赋小诗以寻前约。
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
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
夕风生远思,晨露洒中林。
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兰》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
刘克庄《咏兰》
萧艾荣枯各有意,深藏芳洁欲奚为。
世间鼻孔无凭托,且伴幽窗读楚辞。
《兰》(二首)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孤高可把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
我拙扶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
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
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

赵以夫《咏兰》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
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事当时林下香。
王 柏《兰》
早受樵人贡,春兰访旧盟。
谢庭夸瑞物,楚泽撷芳名。
苍玉裁圭影,紫檀含露英。
奚奴培护巧,苔藓日菁菁。

方 岳《买兰》
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
却是樵夫生鼻孔,担头带得入城来。

赵孟坚《题兰》
六月衡湘署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

陈 旋《题画兰》
九畹光风转,重岩坠露香。
紫宫祠太乙,瑶席荐琼芳。

释道潜《吟兰》
阴崖月窟得芳丛,满屋归来夸所逢。
净扫幽径植藓墀,紫茎绿叶弄奇姿。
疏帘风暖日华薄,芳馥满怀君自知。

真山民《春日》
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莺。
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
心安诸妄息,身老万缘轻。
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

郑思肖《墨兰》
钟得至清气,精神欲照人。
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
空色微开晓,晴光淡弄春。
凄凉如怨望,今日有遗民。

周竹坡《兰》
艺兰当九畹,兰生香满路。
纫君身上衣,光明夺缣素。
孤芳一衰歇,凋零湿秋露。
佩服得君子,亦足慰迟暮。

张 咏《萧兰》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丁 谓《兰》
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梅尧臣《兰》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馨袭衣美。

文彦博《幽兰》
燕姞梦魂唯是见,谢家庭户本来多。
好将绿叶亲芳穗,莫把清芬借败荷。
避世已为骚客佩,绕梁还入郢人歌。
虽然九畹能香国,不奈三秋鹈鴂何。

王安石《朱朝议移法云兰》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杨 杰《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蕙 花》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词中。

王 令《蔬兰》
晓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
世无贤士纫为佩,犹有幽人日取餐。

苏 轼《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前四句为杨杰诗。

苏 辙《次韵答人幽兰》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幽兰花》(二首)
李径桃蹊次第开,穠香百和袭人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种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 更邻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阴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惠 洪《早春》
山中春尚浅,风物丽烟光。
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
浮根争附络,细叶正商量。
好在幽兰径,无人亦自芳。

朱淑真《乞兰》
幽芳别得化工栽,红紫纷纷莫与偕。
珍重故人培养厚,真香独许寄庭阶。
杨万里《咏兰》
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
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
《兰花》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陆 游《兰》
南岩路最近,饭已时散策。
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获。
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
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薛季宣《种兰》
兰生林樾间,清芬倍幽远。
野人坐官曹,兹意极不浅。
西窗蔽斜日,松钗架春晚。
墙阴莳花木,憔悴根日损。
植此山国香,坐与前事反。
扶疏可纫佩,心绪端有本。
芽生仅盈坛,高风成九畹。
群芳颜色好,祗自夸园苑。
何如淡嚼蜡,草莽曾谁混。
对我静无言,忘形如莽篿。

《刈兰》
东畹刈真香,静院参瓶水。
高远不胜情,时逐微风起。
和雨翦闲庭,谁作骚人语。
记得旧家山,香来无觅处。

明 朝
文 彭《兰竹卷》
西斋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
尘土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王谷祥《兰》
绿叶转光风,紫英泛清馥。
不受当门锄,托根在空谷。
文 嘉《蕙》
清风从东来,幽香忽西去。
欲以寄所思,所思在何处。
《兰》
幽兰奕奕吐奇芳,风度深大泛远香。
大似清真古君子,闭门高誉不能藏。
徐 渭《墨兰》
醉抹醒涂总是春,百花枝上缀精神。
自从画取湘兰后,更不闲题与别人。
《题兰竹》
兰与竹相并,非关调不同。
氤氲香不远,聊为引清风。
《题水仙兰花》
水仙开最晚,何事伴兰苕?
亦如摩诘叟,雪里画芭蕉。
《兰》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写兰与某子》(仙华其号也)
仙华学杜诗,其词拙而古。
如我写兰竹,无媚有清苦。
《兰谷歌》
句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
千年却有永和事,右军墨藻流修禊。
吾越兰谱本如此,只今春来稽山里,
兰花兰叶垂云紫。
近闻楚国之黄州,雄山绝谷通金牛,
苍苍元气秘不得,一夫大嗓鸣天球。
门人归来对我说,正是刘君称彦哲,
于世百物无所耽,谷里种兰盈百叶。
有时几案拂玉光,镇夜管毫僭蕊芒,
古来楚越本接疆,不待风吹两国香。
《兰》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景翩翩《紫兰》
碧玉参差簇紫英,当年剩有国香名。
风前漫结幽人佩,澧浦春深寄未成。

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李日华《兰竹》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兰》
燕泥欲堕湿凝香,楚畹经过斗蝶忙。
如何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李肇亨《竹下倚兰》
翠织罘罳绿烟密,唇膏珠露香欲滴。
骖鸾舞鹄仙洞来,不与人间斗颜色。
《兰石》
蓦然香来我自知,山斋半雨半晴时。
却思摩诘黄磁斗,曾向春前发几枝。
胡应麟《猗兰操》
泛泛崇兰,在彼空谷。
以芬以芬,达于平陆。
大国之香,薄言掇之,以遗明王。
以遗明王,畴适逢自。
岁月行暮,芬芳将逝。
芬芳爰逝,羌不留神。
忡忡我心,曷维其忧。
《拟古》
采采丛兰花,美人隔江沚。
褰裳涉其波,舟楫谁为理。
回风动罗裳,日暮聊徙倚。
安得双鸳鸯,衔到箧中绮。
《寓怀》
崇兰处深谷,绿叶凌朝阳。
回风一披拂,百里传芬芳。
惜哉丛 林下,无人知国香。
烨烨桃李树,托根歧路傍。
飞花落闺闼,弄影临华堂。
讵以盛衰故,易此贞素常。
不见西山老,食薇终首阳。
《题画》
亭亭卧幽谷,冉冉回阳春。
日暮馨香发,持将赠远人。
《兰》
瑶琴月下弹,罗带风前解。
大似薛家娘,幽香匀素彩。
《滋兰室》
移将九畹芬,散植雕楹畔。
悠然丈室中,如坐潇湘岸。
《兰薄》
采采幽兰花,清香畏零落。
何处佳人来,含情坐林薄。
《题松茂兰馨图二十韵有序》
蔡启明先生,家大人同榜也,年七秩初度,称觞者四集而适,以是日举家孙姻友,咸传诧以为希遘;爰绘松茂兰馨图,而索余赋之。
霁日明松桧,光风毓蕙兰。
一弧悬海上,双舄堕云端。
殿宇金茎矗,庭阶玉树团。
丹膏凝琥珀,翠萼绽琅玕。
五粒垂山径,孤根翳石坛。
沅湘思楚客,泰岱觅秦官。
劲节回春意,幽芳袭岁寒。
亭亭标院落,冉冉拂栏杆。
突兀朝霞映,纷披夕露?。
当风旗猎猎,杂雨佩珊珊。
鸑鷟文犹贵,熊罴梦未阑。
燕台新骥足,渭渚旧渔竿。
象纬中天谪,波涛弱水残。
含饴呈极乐,设醴助清欢。
火枣频餐易,冰桃再得难。
后堂罗管龠,中路集衣冠。
北极催纶诰,南冥兆羽翰。
青云传上国,紫气接长安。
奕叶清芬播,茏葱瑞霭蟠。
云礽八千祀,绛阙下还丹。
朱 耷《兰石》
王孙书画出天姿,恸忆承平鬓欲丝。
长借墨花寄幽兴,至今叶叶向南吹。
《石涛画墨兰》
南北宗开无法说,画图一向泼云烟。
如何七十光年纪,梦得兰花淮水边。

释迁俊《题画兰》
绿叶微风际,清香小雨馀。
湘江春水阔,悉杀楚三闾。

杨文聪舟过虎丘,月生索余作兰卷,走笔图之,并题其后。诗中之画耶,画中之人耶,唯月生自参之。
枯毫开数亩,指指生春风。
参差各异状,花叶随西东。
淡者若苦禅,性定水石中。
狂者若名士,傲僻羞雷同。
亦者妩媚姿,美人临青铜。
蛾眉远于秋,素妆如书空。
性情等山理,盘礴图修容,
国得与国色,皆有千秋功。
方治尧《兰阴山》
纷纷游妓荐江苹,暗祝江神站水滨。
斗草撷兰应待伴,桃花留与踏歌人。

鲍宴和《和廷秀山人题兰》
绝谷穷源惠风和,幽兰灿发蕤丛苕。
山人所献置阑下,朝溉暮观精勤调。
娟娟净质世稀少,香逾梅花风味多。
诗出先生高胸臆,字珠词玉重金貂。
清姿妙态虽画得,泪溢寒窗濡轻绡。
欲写草书芬馥句,牧羊山少吴公樵。
深居非是求显达,岁晚山空甘寂寥。
根植紫泥素抱节。兰花映向不凌凋。
宋玄僖《兰谷 为王遁庵作》
中谷见芳草,令人忆沅湘。
沅湘不可往,极目烟尘黄。
独醒一何苦,佩服垂幽光。
怀人千载下,楚越远相望。
《兰室》
幽人种芳草,宛在书室前。
天香熏夕寝,琴曲人春弦。
耿耿同心友,飘飘遗世贤。
相逢曾解佩,山泽往来便。
《蕙花图》
香飘百亩正茵氲,作赋灵均岂厌闻。
我爱南风吹汝急,参差花叶总成文。
贝 琼《兰》
丛兰何青青,罗生满中泽。
阿那风叶翻,葳蕤露房拆。
芳洁终自持,光荣谅谁饰。
勿为时所化,岁晚同荆棘。

朱 右《题画兰》
九畹香清雾气寒,三湘月落泪痕乾。
楚天空阔秋无际,谁复行吟泽畔看。

宋 濂《兰花篇》
延佑戊午年赋,时予始九岁。屡焚旧诗,而此特以幼作存,今复录之。
阳和煦九畹,晴芬溢青兰。
潜姿发玄麝,幽葩凝紫檀。
绿萝托芳邻,白谷挹高寒。
玄圣未成调,湘累久长叹。
绿蔎虽外蔽,贞洁终能完。
岂知生平心,卒获君子观。
杂以青瑶芝,承以白玉盘。
灵风晓方荐,清露夜初溥。
此时不见知,骈罗混荒菅。
春风桃杏华,烂若霞绮攒。
徒媚夸毗子,千金买歌欢。
弃之不彼即,要使中心安。
愿结美人佩,把玩日忘餐。

释宗泐《题兰》
溪寺曾栽数十丛,紫茎绿叶领春风。
年来萧艾过三尺,白首看图似梦中。
叶子奇《塘上闻兰香》
大谷空无人,芝兰花自香。
寻根竟不见,茅草如人长。
高 启《题王翰林所藏画兰》
春到怀王旧渚宫,沙棠舟去水烟空。
孤丛不有幽香发,应没江边百草中。

刘 溥《兰竹画》
湘江雨晴白云湿,湘妃愁抱香兰泣。
望望夫君去不还,佩珠落尽无人拾。
碧天秋冷明月多,千里洞庭横白波。
请君莫唱竹枝曲,水远山长其奈何。

朱瞻基《漪兰操》
昔孔子自卫反鲁,隐居谷中,见兰之茂与众草为伍,自伤不逢时而托为此操。予虑在野之贤有未出者,故拟作篇。
兰生幽谷兮,晔晔其芳。
贤人在野兮,其道则光。
嗟兰之茂兮,众草为伍。
於乎贤人兮,汝其予辅。

史 鉴《子昂兰》
国香零落佩纕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李东阳《观画兰有感》
春风吹香出芳林,丛兰开傍西岩阴。
几回欲采意不适,路转溪回山更深。
虚堂披图对幽襟,忽如揽衣度崎坎。
杏坛尼父去已远,湘江屈原空独沉。
我方挥弦坐微吟,微吟未成日将晚。
冰箱欲来侵九畹,兰兮兰兮竟谁管。

文徵明《兰》(二首)
叶?东风翠带斜,白云根底茁红芽。
山中谁得称君子,满地无名野草花。
纤纤小雨作轻寒,最好疏篁带雨看。
正似美人无俗韵,清风徐洒碧琅玕。
《建兰》
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吹香玉两丛。
和露纫为湘水佩,临风如到蕊珠宫。
谁言别有幽贞在,我已相忘臭味中。
老去相如才思减,临窗欲赋不能工。

《泽兰图》
草堂安得有琳琅,傍案漪兰奕叶光。
千里故人来解佩,一窗幽意自生香。
梦回凉月瓯江远,思入风云楚畹长。
渐觉不闻馀馥在,始知身境两相忘。

陈道复《幽兰》
翠带何飘遥,紫茎多馥郁。
佳人千里心,日暮倚空谷。

《墨兰》
楚畹兰芽茁,分来结好盟。
茶杯轻渥处,觉有暗香生。

余同麓《咏兰》 (三首)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百草千花日夜新,此君竹下始知春。
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

何处幽香扑酒樽,洲中杜若畹中荪。
纫来为佩裁为服,不许瓷施挂荜门。
杨 慎《采兰引》
秋风众草歇,丛兰杨其香。
绿叶与紫茎,猗猗山之阳。
结根不当户,无人自芬芳。
密林交翳翳,鸣泉何汤汤。
欲采往无路,局步愁褰裳。
美人驰目成,要予以昏黄。
山谷岁复晚,修佩为谁长。
采芳者何人,荪芷共升堂。
徒令楚老惜,坐使宣尼伤。
感此兴中怀,弦琴不成章。

陆 治《丫兰图》(八首)
尝闻东海仙崖种,若个分携西畹香。
细数花枝参造化,却因奇偶辨阴阳。

不与秋兰并九英,仙葩二八自天成。
只缘无力禁香重,幻作髌支驾玉茎。

新栽鲁缟袗秋衣,肌骨冰清酒晕微。
独立嫣然风自举,低回翻学舞容玑。

亭亭浴露立西清,澹薄秋容幻态轻。
独有檀心禁不得,一庭香思动蜂樱。

玉戟棱棱应节分,枝枝柔玉纫香云,
凝妆拟待三更月,露染生绡六幅裙。

方空轻叶窃青黄,制得霓裳称淡妆。
香抱幽怀娇不语,含情浑欲待迎将。

琼干凉叉蕊玉容,湘枝香魂引玲珑。
分明月下归环佩,恍似罗浮梦里逢。

三尺丰标高髻妆,两行钗玉一奁香。
朝朝拟待烟屏展,徐揽轻罗上画堂。

⑻ 熟附子炮姜生姜灸甘草党参肉桂泽兰苍术白术菖蒲甘松砂仁三七不留行这些中药有什么作用

这些药的组合作用是温经散寒

⑼ 茯苓24桂枝10白术12猪苓10泽泻12泽兰6甘草3这个方子是治疗什么的万分感谢,知道的朋友详细说明下...

小便难,湿症明显的时候用, 当然小腿肿如果由于是水湿引起的,也会有用。

⑽ 西洋参能与泽兰 皂角刺 肉桂的中成药一起吃么

这4中药可以配伍应用,方中泽兰、皂刺。肉桂活血通经,止痛作用。且肉桂有温中补阳的作用。
西洋参主要功效,益气养阴,清火生津,本药易伤阴,同肉桂相配伍有相脯相成的作用。
两药相配益阴不伤阳,温阳不伤阴。

热点内容
盆景竹叶发黄 发布:2025-09-19 10:01:42 浏览:929
木球盆景 发布:2025-09-19 09:50:13 浏览:970
海棠扮演则 发布:2025-09-19 09:50:12 浏览:325
情人节给糖 发布:2025-09-19 09:48:00 浏览:38
毛海棠的种类 发布:2025-09-19 09:47:05 浏览:140
搬运花卉 发布:2025-09-19 09:29:13 浏览:173
七夕诗祖咏 发布:2025-09-19 09:28:55 浏览:343
插花制作简报 发布:2025-09-19 09:21:56 浏览:700
陶宝盆栽花 发布:2025-09-19 09:16:19 浏览:406
七辛海棠 发布:2025-09-19 09:08:24 浏览: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