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莲子赞
Ⅰ 赞美荷花诗句古诗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cī
cī)绿,
移槛(jiàn)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
雨中留得盖鸳鸯.
莲
宋·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
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
露为风味月为香.
3、离骚(节选)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自译诗意:
剪裁绿荷做时装,缝纫白莲制衣裳.
君非知臣此中意,忠情如花有清芳.
4、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6、采莲曲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7、采莲曲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8、咏同心芙蓉诗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9、秋池一株莲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曲池荷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1、乐府三首唐.孟郊
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
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
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
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
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
12、渌水曲唐.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13、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Ⅱ 吟咏赞美荷花的诗句~有人赞美莲子~荷藕~荷花的香气能~藕节能~
荷红袅娜碧叶丛,
绿裙轻舞愁水动。
玉身青骨丝相连,
可怜只身秽泥中。
外一首:
芙蕖本是瑶池物
落尘缘为群娥妒
不信君往紫竹林
犹见观音坐莲藕
------巫山短笛原创。
Ⅲ 爱藕说里的“爱皎皎荷花者有之,咏田田莲叶者有之,赞点点莲子者有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我觉得出彩的地方时用了一些文学典故,显得典雅风流,至于修辞的话它三句句式一样,是排比吧。
Ⅳ 莲花象征什么人
品性高洁的人 出淤泥而不染。,纯洁,高雅。
象征有着双重性格的人,表面上盛开怒放,内回心却有着黑暗。
清廉的象征:盖“青莲”者,谐音“清廉”也。象答征爱情:盖莲花别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芙蓉”,“夫容”也。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
(4)荷花莲子赞扩展阅读:
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水芙蓉”之“蓉”谐音“荣”。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莲花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
牡丹、莲花和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莲花也能谐音“连”。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象征纯净、纯洁。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佛教中的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
Ⅳ 关于荷花古诗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释义: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2、《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释义: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3、《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释义: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4、《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原文: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白话文释义: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5、《子夜吴歌·夏歌》
唐代:李白
原文: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白话文释义: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Ⅵ 莲花为什么出淤泥而不染
莲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具有自洁功能,其表面非常细致,细致程度即使放大千百倍也看不到细孔,表面结构与粗糙度皆为纳米的尺寸使得表面达到不沾水的状态,所以灰尘、泥巴都无法吸附在表面上,污垢会自然随水滴从表面滑落。
莲花上面长满绒毛,在其凹陷部份满布空气,在叶面上形成一层极薄的纳米空气层,当泥垢、灰尘、雨水等降落在叶面后,由于气层作用,水珠形成球状,水球在滚动中卷起泥垢。
莲花神奇的“自洁功能”,被科学家灵活的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生产出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这是一项用途广泛的新技术,它使人们不再为建筑物顶部和表面的清洁问题发愁,也不必再为汽车、飞机和各种运输工具的清洁问题大伤脑筋,同时也能极大的从根本上降低使用费用。
(6)荷花莲子赞扩展阅读: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出自宋代周敦颐《爱莲说》。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释义: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莲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Ⅶ 描写荷花的400字作文
难忘的一次赏花
暑假里的一天下午,我与爸妈,爷爷奶奶还有大爸一家一起去圆明园赏荷花,到了圆明园赏荷花区,着美丽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我。
到了大门口。我怀着好奇心走进荷塘。荷花的清香就扑鼻而来,往里没走几步,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就映入我的眼帘。我赶忙向荷花池奔去。此时,我的心情很是兴奋。椭圆的荷叶,大小不同,叶子挨挨挤挤的,微风中,它们好像在和游人们亲切地点头,叶子上的水珠也随着微风摇着。绽开的荷花是粉红色的,它们是那么娇嫩,那么可爱,那么美丽,像一盏盏宝莲灯,隐藏在“绿毯中”。未开的荷花含苞欲放,挺拔向上,就像我们美好的童年。“咔嚓咔嚓”旁边照影机的声音,使我禁不住也拿起照影机;把我最喜爱的荷花拍下来。
荷花有水中芙蓉的美誉。昔人还对荷花赞不钳口:“接天连叶无限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到池塘的另一边,看着这么多荷花,粉的似霞,白的似雪,一片一片的铺在湖上,真是千姿百态。看那池中雅洁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像个害臊的小密斯,有的像火把一样高高伸出,像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在葱茏的荷叶的衬托下,显得越发斑斓,可爱了。荷叶像一个个葱茏年夜圆盘。一阵轻风拂过,几朵荷花还写意洋洋的摆布扭捏起来,犹如一位位穿戴绿色裙子的仙女正在翩翩起舞。看着这么多荷花,这么斑斓的景遇便是绘画各人也画不出这么惟妙惟肖的画面。
荷花对人们的用处非凡,荷花凋落了,暴露了内里的小莲蓬,莲子诟谇常可口的营养品,对我们的身材非凡很是有益,还能入药。妈妈说:“荷叶泡水还可以减肥。”长在污泥中的莲藕,可当作蔬菜,也可制成藕粉,都是人们喜好的食物。荷花生在污泥中,娇艳而不俗。古人曰:荷花出自淤泥而不染。我爱荷花的美丽,更敬佩荷花的根——藕。它虽总是埋在淤泥里,却能抵抗细菌和害虫的侵蚀,默默无闻的把营养供给荷花.荷叶和莲子,使它们茁壮成长,而从不炫耀自己。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显现出它的心灵是多么崇高啊!我爱荷花!
Ⅷ 莲的5种以上别称
荷花
据说莲藕原产印度,是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莲藕移栽到我中、南部,究竟已有多长的历史了?尙不得而知。但是,在2至3千年以前,湘中已种植莲藕,这似乎是有根据的。战国时期有,著名爱国诗人,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曾写道:“帛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这大概可以算作文字依据了。但因莲花历史
悠久,历朝历代文人雅士,各地各方对莲花俗名雅称不胜枚举,我们穷经古籍,皓首杂史,将莲名凡例98种辑录如下以飨网友。
荷 即莲花。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夏日开花,有红、白等色。《尔雅》:“荷 ,芙蕖,别名芙蓉,江东呼荷。”释文云:“荷之言何也,负荷言其叶大。”
芙蓉 1、莲花的别称。《尔雅》:“荷,芙蕖,别名芙蓉,亦作夫容。”《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未为夫容。”李时珍《本草纲目 》:“芙蓉,敷布容艳之意。”2、指拒霜花。南朝陈·江总《南越木 槿赋》:“千株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燃。”宋代苏轼《和陈述古 拒霜花》:“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为有别于莲花亦称芙蓉,又称木 芙蓉、地芙蓉、木槿花。
芙蕖 荷花的别称。《尔雅·释草》:“荷、芙 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疏:“皆分别莲茎、叶、华、实之名。芙蕖,未发为菡萏。”汉王褒《九怀·尊嘉》:“抽蒲兮陈坐,援芙蕖为盖。”魏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绿波。”晋潘岳《莲花赋》:“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刘宋傅亮《芙蓉赋》:“考庶卉之珍丽,实总美于芙蕖。” 莲 原指莲子结实之子和莲蓬。《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实莲,莲谓房也。”《说文》云:“夫蕖之实也。”郭云“莲谓房者,房即其壳,此户相连,莲之犹连也。”《本草纲目》:“莲者,连也,花灾相连而出也。”《古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乐府·采莲曲》:“采莲者,窈窕舞佳人。”都是指的莲子与莲蓬。到南北朝时便开始指莲花及其全株。如梁武帝萧衍《子夜夏歌 》:“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梁元帝萧绎《折杨柳》:“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藕花 即荷花。谓由藕所发之花。唐张籍《送从弟之苏州》诗:“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宋曹勋《八音谐·赏荷花》:“望处藕花密,映烟汀沙渚。”宋陆游《同何元立赏荷 花追忆镜湖旧游》:“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
水芙蓉 即荷花。《群芳谱》:“荷花亦称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称,为明其区别,故又称荷花为水芙蓉。称拒霜花为木芙蓉。
草芙蓉 莲花。《广群芳谱》“荷 花:荷 花芙蕖花,一名水 芙蓉。”注云:“杜诗注云:产于陆者曰木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水花 即莲花。亦作水华,华古通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莲花”释名:“芙蓉、芙蕖、水华。”宋朱熹《圭父为彦集置酒白莲沼上,彦集有诗,因次其韵呈座上诸友》诗:“共怜的白乐”水花净,并倚离 披风盖凉。”
水芝 莲之别称。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华,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纲目》:“《本经》谓莲子为'水芝丹'。”金元好问《泛舟大明湖》:“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鉴湖女侠秋瑾《独对 次清明韵》诗:“喜散奁资夸任侠,好吟词赋作书痴。浊流纵处身原洁,合把前生拟水芝。”
泽 芝 莲之别称。《类聚》82引晋郭璞《尔雅图赞 ·芙蓉赞 》云:“芙蓉丽草,一曰泽芝,……”《古今注》亦载莲别名泽芝。刘宋鲍照《芙蓉赋》:“访群英之艳绝,标高名于泽芝。”刘宋颜延之《碧芙蓉颂》:“泽芝芳艳,擅奇水属。”梁江淹《莲华赋》:“若其华璞各名,根叶异辞,即号芙蕖,亦名泽芝。” 灵草 莲花之别称。魏曹植《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吴闵鸿《芙蓉赋并序》:“乃有芙蓉灵草,栽育中川。”故有“灵草”之称。
玉环 莲花之别称。《本草经》载:“荷花又名玉芝。”
君子花 即莲花。北宋周敦颐著《爱莲说》,谓莲为花中之君子,故 莲又称“君子花”。黄宅中《希濂堂留诗》:“是时夏六月,莲沼吐 芳 芬,我爱君子花,遗花如甘棠。”清湖南宝庆知府李益阳《爱莲池》诗:“劫后亭斯在,花闲犹是莲,此花号君子,其人 斯在焉。”清释敬安《咏莲》:“濂溪一赏后,君子德弥芳。”清蒲松龄《锦边莲》:“花中表之为君子,羞被六郎步后尘。” 六月花 即莲花。莲花盛天在六月,民间将名月最盛之名花按月排列,莲花为六月花。如湘潭民歌《十二月花》:“……三月桃花朵朵红,四月石榴在园中,五月栀子配绿叶,六月荷 花塘中歇……”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红粉 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金赵沣《荷花》:“谁离玉滥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
水宫仙子 莲之别称。因莲生水中,莲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好似仙女飘然而行,故名。宋张耒《鸡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轻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潜波踏明镜。”
净友 莲花之别称,又称净客。莲花洁净不染,因此人们称其为净友。明都印《三余赘笔》载:宋代曾端伯择十种花为友,并各赋以雅号,称为花友。荼蘼为韵友,茉莉为雅友,瑞香为殊友,荷花为净友,岩桂为仙友,海棠为名支,菊花为佳 友,芍药为艳友,梅花为清友,栀子为禅友。后有人以兰花为芳友,蜡梅为奇友,蒲桃为禅友,而无茉莉、芍药、栀子。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禅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宋代陈亮《新荷叶》词:“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研。”宋代刘过《贺新郎》词:“水浴芙蓉净。”王十朋《点绛唇·清香莲》:“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 子莲 1、指以结子为主要用途之莲花。莲之用途分类,大类分为子莲、藕莲、花莲三类。子莲结子为主,适宜于湖泊浅处、农田中栽种。全国以湖南 湘 莲、福建建莲、浙江宣莲称为中国三大莲子。其中又以湘 莲中的湘 潭寸三莲最优。有“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湘”之誉。
2、指小莲花。清代吴仪《徐园秋花谱·子莲》中,“子莲”指用莲子所种,茎叶花朵细小的莲花,即今所称之缸莲、盆莲、碗莲。
藕莲 以产藕为主要用途的莲种。藕莲中又有以脆嫩见长的水果藕和含粉量多的制粉藕,脆粉适中的菜藕。藕莲在钱国分布面积很广,各地均有自己长期栽培的传 统品种。较有名的有:湖南汉寿的毛节、玉臂莲;杭州近郊出产的白花藕(又称三家村)菜藕;湖北孝感出产的泡子;武汉沙湖出产的青毛节;安徽庆市潜出县城内雪湖出产的雪湖贡藕;苏州市 郊出产的苏州塘藕;广东出产的海南州藕。
花莲 莲共分类之一种。花色艳丽多样,有 粉红、桃红、紫红、白、淡绿、淡黄、金黄、黄绿等多种颜色。花形多姿,有单瓣、重瓣、并蒂、三蒂、四面等,有植株细小的盆莲、缸莲、碗莲。多不结子或结子少,莲子质量低,藕质亦劣,主要以花卉供观赏,故称花莲。现我国已有花莲品种160多种。传统品种有千叶、重台、并蒂、品字、四面观音、碧莲、锦边、金莲等。在培育的品种中有中国科学院武汉16片左右的“黄飞舞”等。
盆莲、缸莲 可在花盆、花缸中栽种的植株较小的莲花。此品种我国晋时已培育出。东晋王羲之《柬书堂帖》载:“……敝宇 今岁植得(莲花)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绝,今已开十十余 枝矣。” 这是我国最早盆栽莲花的记载。因缸栽、盆栽莲花能够搬动,适宜造景,故成为近全国荷花展览中的主要品种,现我国已有160多个品种,花径12—14厘米,花瓣有数十,数百乃至二、三千不等。其中较突出的有“西子争妍”、“波焰”、“春晖”、“飞红”、“红千叶”、“绮丽”等。 碗莲 花株小,可在小盆或碗中栽种的莲花。碗莲的品种在现代科技栽培下,日益增多,有锦碗、红碗莲、菊红、绛莲、小夜菊、贵妃、绯碗、娇容、艳阳浮酒、佳蕾、小天使、圆舞曲、皎洁、花神如意、玉碗、厦门碗莲、小舞妃等数十种。花径一般8—12厘米,花瓣多为复瓣,从15—17瓣(小舞妃)或110瓣(红碗莲)和125瓣(玉碗)不等。
百叶莲 即重瓣莲花,古为奇异品种。晋崔豹《古今注》载:“芙蓉,一名荷华,华中最 秀异者也。大者华百叶。”现在我国花瓣超过百叶者达数十种。如“绮丽”,红色,花瓣126片左右;“丹焰托珠,”红色,花瓣135片左右;“红台莲”,花红色,花瓣在200片左吉;“扬州碗莲”,花粉红色,瓣在143片 左右;“白雪公主”,花白色,花瓣在145片左右。
千叶莲 又名千瓣莲,指花瓣多的莲花。佛教以此作为宝莲。《楞严经》:“光中生出千叶宝莲。”唐李群玉《题金山寺石塘》诗:“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千叶莲品种我国晋时已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柬书堂帖》载:“……敝宇今岁植得(荷 花)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 绝。”我国夏天时所谓的千叶莲,并非莲瓣实达到片,而是指花瓣很多的重瓣莲花。如名为“红千叶”的莲花,花瓣132片左右;“粉千吉”花瓣116片左右;“白千叶”花瓣118片左右。花瓣实数超过千叶者,只今江苏昆山培育的“千瓣莲”,花红色,杯状,花瓣达2000至3000片,花径18至21厘米。
五种天华 佛教对各种莲花的总称。佛教中的莲花含义是广义的,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佛经上对莲花的颜色,分为白、青、红、紫、黄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为尊贵。并说片五种莲花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坐,佛经说:
东方福智虚空藏,坐青莲花,乘银牛;
南方能满虚空藏,坐赤莲花,乘金象;
西方施顾虚空藏,坐白莲花,乘琉璃马;
北方无垢虚空藏,坐紫莲花,乘狮子;
中央解脱虚空藏,坐黄金莲花,乘水晶龟。
七宝莲花 汉译佛经中对七种莲花的总称。印度梵文及巴利文佛典中莲花的含义是广义的,对今天的科学分类 不同,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实际上“七宝莲华”中只有两种现在分类的莲花,即红莲与白莲,其余五种指睡莲。莲花与睡莲的显著区别是:莲花的花与叶高出水面,睡莲的花与叶浮在水面。
人华 佛教中以花瓣多少所分的莲花品种,此指花瓣仅十余瓣的莲花。
天华 佛教中指花瓣达数百片的莲花。
菩萨华 佛教中指花瓣多达数千的莲花。这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莲花,即所谓佛国莲华,也就是佛的象征。
优钵罗 梵语音译莲花的佛教名称,简称优钵,作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刺。意译为青莲花、黛华、红莲花,又为龙王之一。
千叶白莲 即多瓣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数百,又名“百叶华”。佛经说:此花生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 称“稀有之花”。佛祖释迦牟尼称它为“人中好华”。佛经中说:释迦牟尼的舌根中闪出千道金光,每道金交化作一朵千叶白莲花,每朵白莲花坐着一位盘脚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所以千叶白莲便是佛的象征。宋苏辙《千叶白莲花》诗:“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清泉养芳洁,为我三日住。蔫然落宝床,应返梵天去。”现在我国花瓣超过百叶的白莲花,有“白千叶”、“白雪公主”、“云蕾”、“玉碗”等多种。
青莲花 莲花品种之一,因色青而得名。梵文音译为'优 体罗',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形似眼睛,佛教以其象征菩萨佛眼,故称佛与菩萨的眼睛为“莲眼”。梁简文帝《佛像铭》:“满月为面,青莲在眸。”即是以青莲喻佛眼。佛教又以其作僧和寺的代称,唐代陈子昂《酬晖上人夏日林泉》诗云:“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即是以青莲喻佛寺。唐杨巨源《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诗:“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便是以青莲喻僧人。青莲花在我国唐代已经出现。唐柳宗元《礼部贺白龙并青莲花合欢莲子黄瓜等表》言:“伏见今月日内出……又出西内定礼池中青莲花。”
碧莲 莲花品种之一。《长物志校注》卷37“藕花”注7:“碧莲—碧莲花,为荷花品种之一,花被呈白绿色。”《花镜》:“碧莲花千瓣丛生,香浓而藕胜。”此品种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刘宋颜延之《碧芙蓉颂》:“泽芝芳艳,擅奇水属。”现在所见碧莲品种中有“嵊县碧功”,花重瓣,白色,碗状,花瓣103片左右,内轮花瓣之尖绿色,花径16至20厘米,能结实,但结实率低。
红莲 红色莲花。我国文字记载最早,品种最多,诗家吟咏也最多。《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金莲花 花名,又名金芙蓉、旱地莲。始见于辽。《辽史·营卫志中》:“道宗每岁先幸黑山,拜圣宗、兴宗陵,赏金莲,乃幸子河避暑。”清《帝京岁时纪盛》载:“六月六日,避者山庄金莲映日处,广庭数亩,金莲万本,天下无二。”《广群芳谱》载:出山 西五台山,塞外尤多,花色金黄,七瓣两层,花心亦黄色,碎蕊,平正有尖,小长狭,黄瓣 环绕其心,一茎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烂然,至秋花干不落,结子如粟米而黑,其叶绿色,瘦小而长,五尖或七尖。《五台山志》:“山 有旱金莲,如真金,挺生陆地,相传 是文殊圣迹。”查慎行《人海记》:“旱金莲花五台山,瓣如池莲较小,色如真金,曝干可致远,骨分饷者以点茶,一瓯置 一朵,花开沸扬中,新鲜可爱,后扈从出古北口外,塞外多有之,开花在五六月间,一入秋茎株俱萎矣。”
金边 即金边莲。莲花品种之一。《长物志》“藕花”注八:“金边与锦边通。锦;这莲为荷花品种之一。花被边缘呈紫红色,而其它部分呈白色。”《群芳谱》:“金边莲周围一线色微黄。”《花镜》:“锦边白色,每边上有一线红晕或黄晕。”清蒲松龄《赞锦边莲》诗云:“雅淡妆成照 眼新,宿酲初解带余春。慵妆一线红生肉,画黛连 山绿效颦。”
低光荷 莲花品种之一。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前汉下》载:“昭帝始元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状如骈盖,日照则叶低荫根茎,若葵之卫足,名‘低光荷 ’。实如玄 珠。可以饰佩。花叶难萎,芬馥之气,彻十余里。食之令人口气常香,益脉饰佩。宫人贵之,每游宴出入,必皆含嚼。或剪以为衣,或折以蔽日,以为戏弄。” 夜舒荷 一种月出叶展的荷 花。晋王嘉《拾遗记》载:反汉灵 帝西园,“渠中植莲大如盖,长一丈,南国所献。其叶夜 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曰‘夜舒荷 ’。”又载晋武帝司马炎“太(泰)始十年,有浮支国献望舒草,其色红,叶如荷。近望则如卷荷,远望则如舒荷,团团似盖。亦云月出则荷舒,月没则叶卷。植于宫中,因穿池广百步,名曰‘望舒荷 池’。愍(晋愍帝司马邺)之末,移入湖,胡人将种还胡中,至今绝矣,池亦填塞。”
Ⅸ 荷花在中国诗歌中的形象
荷花,历来为中国的文人所偏爱,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荷花,又名藕花、芙蕖、芙蓉、菡萏、净友、芰荷、水芸、泽芒,原产印度,为多年水生草木。夏季开花,白色或粉红色,单瓣或重瓣。民俗以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历来象征着美好与高洁,周敦颐赞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象征意义,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高洁、坚贞、隐者的象征、祥瑞、爱情的象征、怀才不遇者的自况和美的象征等。荷花象征高洁,诗文中不胜枚举。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荷花又称荷、莲、莲花、芙蓉、菡萏等,在传统文学中,荷花具有多方面的品质和特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
1、以荷花喻高洁的品格。
如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以荷花的外表形态之美,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以此突出诗人“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生态度;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李渔《芙渠》)。
2、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纯洁无瑕的爱情。
荷花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由于“莲”与“怜”同音,“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又如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又如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3、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
如李白《西上莲花山》:“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借荷花写幻想中的超脱,写理想中的情趣,纯洁明净。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寄托着诗人的一种生活理想。
Ⅹ 佛教黑莲花代表什么
黑莲花泛指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坏人,实际上做的都是好事的好人。黑莲花和白莲版花相反,白莲花则是权指表面上努力维持好人形象的坏人。
作为网络流行语,黑莲花和白莲花所对应的词语,白莲花的潜意思是在暗讽那些,看上去纯洁,其实内心阴暗,思想糜烂,一味装纯洁、装清高的人。黑莲花一词被频频用到,多形容外表柔弱,内心腹黑、敢于斗争的女性。
(10)荷花莲子赞扩展阅读:
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