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春不出
1. 什么叫“春不出”与“冬不入”
全部的说法是 :“春不出,夏不晒,秋不干,冬不湿” ,是古代兰花园艺家们总结出的养兰经验。
“春不出”是指春天仍有霜雪(就是少有或没有霜雪的地区,也会有偶然性的“倒春寒”),冬季移入室内,保温防冻的兰株,还不能移至室外莳养,以防冻害。这自然是要依各地气候的情况而定。如在温暖地区可搬出室外,多让兰株沐浴和煦的日照以提高生长力;但晚上仍然要移入室内,可就地保温防冻。
“夏不日”是指夏日骄阳似火,不能将兰株放在全日照的环境中,应有过半遮荫,以防日灼害。
“秋不干”是指秋初新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仍处于生长期或仍是生长旺盛期。这时正好可利用白昼光照尚强,温度尚高的自然条件让兰株充分光合作用,多制造些光合产物;趁秋夜凉爽,兰株呼吸作用减缓、消耗少,光合产物可多转化成为养分积累下来,为翌年的发芽与开花打下物质基础。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如果供水不足,光合作用缺少了主要的原料,光合产物当然就少了。这样会使翌年的发芽和开花受到影响。因此,秋季仍然要及时供水和保证其在旺盛生长期的空气湿度。
“冬不湿”是指冬季光照弱、气温低,兰株处于休眠期,需要的水分减少过半。有生长期的1/3~1/4水分便可以安然休眠。如果冬季供水量过半,空气湿度过大,不仅会产生冻害,而且会干扰兰株的休眠。 ”
2. 兰草的养殖方法及兰草怎么养
兰草全部茎叶两面光滑,无毛无腺点,羽状脉,边缘有粗齿或不规则的细齿,全株及花揉之有香味,似薰衣草。
要养好兰草,首先要从土壤做起,养殖时用含腐殖质的土壤最合适生长,可将河沙,腐叶土,珍珠岩和堆肥混合起来配制,能确保排水性,且更加肥沃,松软,对生长更有利。
其次就是光照,兰草比较耐阴,养护时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应摆放在散光处,每天的见光时间保证在六到八小时,注意避开直射光,冬季温度低,光照温和,可接受全天的直射光。
第三就是温度,养护时提供16度到24度之间的温度最适合生长,冬季要注意御寒保暖,确保温度在10度以上,夏季要降温处理,放在通风避光处,温度不可超过30度。
第四就是浇水,养护时浇水要注意不可过量也不可缺水,土壤稍微湿润最好,大概5到7天浇水一次,具体的次数要随着天气变化而变化,做到润却不湿,干却不燥的状态。
最后就是施肥,施肥时要用低浓度的,且施加前要先用清水稀释,不可用浓肥或者是生肥,容易烧伤根系,影响生长发育,生长旺盛期肥料用腐熟的饼肥水,花期前后用草木灰或者是磷酸二氢钾肥液即可。
3. 兰花怎么养(新手学习篇) 兰花常见问题解答
光照水分
上面提过”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这是兰花需要遵循的养殖原则。即春季由于气温关系,出房容易受冷而影响长势,因此出房在4月比较妥当。夏季在荫棚上,切忌阳光直射,可以适当遮阴。秋季则为兰花发芽拔箭期,湿度的保持就尤其重要。冬季则需要控制浇水,因其需水量少,水分过多容易引发根叶疾病。
修 剪
兰花养殖过程中要进行植株修剪,譬如老叶枯黄时都需要进行修剪,即利于其他叶片生长,也可以通风。而对那种有病害的叶片更需要及时修剪,预防传染。此外,剪刀也需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感染。
4. 如何养殖春兰花余蝴蝶好养吗
不是特别难养,养殖方法和春兰一样
我国古人通过长期育兰实践为我们总结出一条养兰“四戒”经验。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所谓春不出:兰花喜湿润,春季多风干燥,气温较低,为避免遭受寒风侵害,春季兰花不出室,可放在室内半光处养护。但春兰及蕙兰需放在靠近窗台的向阳处。所谓夏不日:兰花性喜荫蔽、凉爽,忌阳光直射,尤其怕烈日暴晒。因此夏季需放在冷凉、通风良好的半阴处培养。兰花耐阴程度以墨兰为甚,建兰次之,而春兰及蕙兰则需阳光较多。所谓秋不干:兰花,特别是建兰,秋季正是孕蕾期,最喜欢湿润凉爽的环境,如果盆土或空气干燥,则不利其生长发育,叶子易枯黄,同时也会落花蕾,并影响翌年开花。所以秋天浇水量应适当增多,并经常向叶面上喷雾。秋分前后也需适当多施些腐熟的稀薄液肥。花期时可向根部施一些草木灰水,对促进兰根、茎、花的发育均很有育。所谓冬不湿:冬季兰花处于休眠状态,需节制浇水,一般以保持盆土见干见湿为宜。若浇水量多,易烂根。惟墨兰冬季开花,浇水量应多些。兰花的栽培应注意:
(1)选盆用土:栽培春兰宜在秋末进行。栽植前宜选用清水浸洗数小时的新瓦盆,如用紫砂盆或塑料盆时需注意排水,盆的大小以花根能在盆内舒展为宜。培养土以兰花泥最为理想,或用腐叶土(即针叶土是最为理想的腐殖土)和沙壤土混匀使用。切忌用碱性土。
(2)上盆:先在盆底排水孔(最好能有3个排水孔)上垫好瓦片,再垫上碎石子、碎木块等物,约占盘的1/5,其上铺一层粗沙,多面手放入培养土,最后将兰苗放入盆中,把根理直,让其自然舒展,填土至一半时,轻提兰苗,同时摇动花盆,使兰根与盆土紧密结合,继续填土至盆面和压紧,距离沿口约3厘米,以使施肥与浇水。
(3)遮荫:上盆后浇透水放荫蔽处。早春与冬季放室内养护,其余时间放室外荫棚下(最好放在树底下)夏天早晨8点至下午6点遮光,春兰在夏季遮光荫蔽度宜在90%左右,春、秋季为70%至80%左右即可。
(4)浇水:兰花叶片有较厚的角质层和下陷的气孔,比较耐旱,因此需水分不多,以经常保持兰土“七分干、三分湿”为好。春天,2天至3天浇水1次,花后宜保持盆土稍干一些,夏天气温高,可每天浇水1次,秋季则见干见湿,冬季少浇水。
春兰在花后宜保持盆土稍干一些。但也不能过湿,干旱和炎热季节,傍晚应向花盆周围地面喷雾,增加空气湿度。
(5)施肥:一般从4月起至立秋止,每隔15天至20天施1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
前人养兰经验有:“受朝阳,避夕阳、喜南暖、畏北寒、忌煤烟”。
5. 新手如何正确养兰花
兰花花朵朴实无华,叶色四季常青,叶质柔中有刚,形态优美,秀丽多姿,即便是不再开花期。也是一盆很漂亮的绿植。一旦开花后又会是满室幽香,而且香味优雅,沁人心腑,所以深受花友们的喜爱。因此即便是兰花比较不容易养,还会有很多花友喜欢养殖。那么新手养兰花需要注意哪些,才能把兰花养的苗壮开花多呢?
兰花是一种又高贵又漂亮的花卉,开花的时候满室幽香,因此,即便是不容易养殖,还是有很多花友都喜欢养。我们新手养兰花,只要做好以上5点,就可以让兰花苗壮开花多。关于养殖兰花,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6. 冯达锋国兰:兰花开花的问题,为什么不开花
兰花,一般按生态习性主要分为:地生兰、气生兰、腐生兰三大类。由于地生兰回大部份品种原产中答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国兰。国兰,都属地生兰类,约有数百个品种。
一般新兰上盆,若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可以开花;因此,需待兰花逐渐适应新环境后,就可以正常开花。
7. 兰花怎么养
选择好用盆和培养土一般家庭养兰,盆的选择还是以泥盆为好。如为装饰效果增加美感,可在泥盆外面套个彩釉的瓷盆。盆的大小以兰根能在盆内完全舒展开为宜。盆土最好用兰花泥。也可自行调制。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6份、沙土3份、饼肥1份,或用腐叶土5份、堆肥土3份、粗沙2份混匀配制。上盆方法参见:兰花的选购常识和栽培技术。浇水要适量兰花的浇水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兰花栽培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兰花的盆土要经常保持湿润,但忌含水量过多。在栽培中应根据季节的不同和兰花生长阶段的不同决定浇水量。一般从春季开始,随温度的上升,兰花转入旺盛生长期,应逐渐增加浇水量,每隔1~2天浇1次水;夏季气温高,又是兰花生长旺期,通常宜于清晨和傍晚各浇一次水,切忌中午浇水。雨季来临,要根据雨水的多少和盆土的潮湿程度灵活掌握浇水量,切忌盆土积水而引起根系腐烂;秋末,气温开始下降,应逐渐减少浇水量,每隔2~3天浇1次即可;冬季温度低,大多数兰花进入休眠期,此时要控制浇水,可每隔5~7天浇1次水,惟冬季开花的墨兰和寒兰浇水量应适当多些。薄肥要巧施给兰花施肥要施薄肥,切忌施浓肥,有“清兰花,浊茉莉”之说。新栽的兰株,第一年不宜施肥;从第二年清明以后开始施肥,直到立秋为止。可每月施1~2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由于兰花系肉质根,切勿施未经腐熟的肥料,以免烂根。每次施肥前要控水1~2天,待盆土稍干些再施。施后第二天早晨要浇一次水,以防肥液中有不洁之物污染根系使兰根受害。施液肥时要注意避免溅污叶片。对于经过几年培养已到花龄的兰株来说,前期以施氮肥为主,以促进新芽萌发并快速生长;后期以施磷钾肥为主,有利假鳞茎增大,叶宽厚,并为花芽分化提供足够的养分。具体地讲,每年秋季花芽分化前宜连续施两次以磷钾肥为主的液肥;孕蕾期于晴天傍晚先用清水洗净叶片,待干后再用小喷雾器把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在叶面及叶背,或根施草木灰水。这时的根外施肥对促进兰花的根、茎、花的发育均有益。阴雨天勿施肥,冬季休眠期也要停止施肥。花谢以后20天左右再施两次以氮肥为主的液肥或复合化肥,可促进植株生长。光照要适宜兰花性喜荫蔽、凉爽环境,忌阳光直射。故北方4~5月上旬上午9时前可适当多见些阳光,5月中旬以后需要遮荫,此时需放至凉爽通风处培养,冬季放在南窗附近,接受较多的光照,以增强其生命力,促进花芽分化。尤其对冬季开花的墨兰、寒兰更应在冬季放室内向阳处,没有光照是开不好花的。[1]总之,养兰应做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意思是春忌寒风侵袭,不要移出室外;夏季怕阳光直射,应放置在凉爽通风处;秋忌盆土干燥,此时正是兰花孕蕾期,应适当增加浇水量;冬季处于休眠状态,水多易烂根,以间干间湿为原则。
8. 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兰花在春季出室不要太早,夏季不要烈日暴晒,秋季盆土,环境不要过于干燥,冬季里盆土不要过湿。
明朝的高濂在《兰谱》附录中《培兰四戒》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这十二字诀确是养兰之经验也。
“春不出”是指春天仍有霜雪,冬季移入室内,保温防冻的兰株,还不能移至室外莳养,以防冻害。
“夏不日”是指夏日骄阳似火,不能将兰株放在全日照的环境中,应有过半遮荫,以防日灼害。
“秋不干”是指秋初新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仍处于生长期或仍是生长旺盛期。秋季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如果供水不足,光合作用缺少了主要的原料,光合产物当然就少。这样会使翌年的发芽和开花受到影响。因此,秋季仍然要及时供水和保证其在
旺盛生长期的空气湿度。
“冬不湿”是指冬季光照弱、气温低,兰株处于休眠期,需要的水分减少过半。如果冬季供水量过半,空气湿度过大,不仅会产生冻害,而且会干扰兰株的休眠。
这里的春、夏、秋、冬是针对四季分明的地区而言的,长暖无冬寒的地区,或是冬季开花的种类应当别论,不可教条地照搬。
(8)兰花春不出扩展阅读
兰花多为地生草本植物,不同于热带兰花,中国的兰花多以白,纯白,淡黄,黄绿等颜色为主,且花朵以总状花序分布,与热带兰花娇艳,硕大的花朵相比,这种含蓄内敛的气质十分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中国兰花栽培文化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越王勾践时期,便有在浙江绍兴种植兰花的记录。魏晋时期,兰花开始作为装饰花卉点缀庭院。
自唐代起,兰花逐渐被用于宫廷栽培,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代药物学家兰茂在其著名文献《滇南本草》中还曾介绍到兰花具有很好的药效。李时珍老先生在本草纲目中就曾写道,“兰,全草皆可入药,对妇科及肺病等疑难杂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与此同时,关于兰的诗歌画册也在同步的发展着,诸如李白,赵孟坚等名家也多次为兰吟诗作画。甚至还有一些专门讲解兰花栽培技术的研究书籍,《金漳兰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描述兰花的专业性书籍,是由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主要是对紫兰和白兰的30多个品种进行区分和特征描述。
之后,又有诸如《王氏兰谱》《兰谱奥法》《兰蕙小史》《养兰说》等等,均是对兰花的品种和养兰的栽培方法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直到近现代时期,诸如《厦门兰谱》《中国兰花》等兰艺专业性书籍依然还很受欢迎,由此可见,兰花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9. 种兰花要做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燥,冬不湿是什么意思
就是春天不要放到外面,夏天不要被阳光直晒,秋天不要让他缺水,冬天的水不要浇太多
10. 种植兰花
简单介绍一下兰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养兰有四戒: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 肥宜稀忌浓,兰花多属于半阴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性喜洁净。不耐尘垢,在温暖湿润,朝南阳光比较多的半荫处,生长特别旺盛。兰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浇水的原则应是: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在兰花培养中要不断进行修剪。
选土:
栽植兰花可用黑山泥、泥炭土、田园土、松什土、苔鲜、蕨根、树皮块等。盆底徘水孔盖上瓦片,再铺一层碎砖瓦石粒,厚度为盆深的四分之一以增强透气排水性,然后果再铺一层培养土。将兰花扶正栽下,填充培养土,盖任鳞茎。土要压实,距益口2厘米处不填土,便于浇水。栽后浇足透水,置于凉爽的荫蔽处。半月后再移置到向阳通风的环境中莳养。为增加美观和保湿力,盆面可铺一层小碎白石。
光照水分:
养兰有四戒: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春季气温沿不稳定,过早出房易遭受风寒。就在4月初出房比较安全。夏季要置于荫棚下,避免阳光直射,采取散射光照莳养。秋季为兰花发芽拔箭期,要保持相应的湿度,避免干燥,兰花根为肉质,冬季休眠朗需水量不多,盆土赂湿即可,不可过多浇水,以免萌生根叶疾病。
施肥:
肥宜稀忌浓:在生长期.以腐熟的豆饼水、马蹄酱渣水每半月浇施一次。若加施适量的磷酸二氢钾则效果更好。炎夏不施肥。气温过高时(超过32℃),除每日浇水外,匝再喷水数次。以微酸性水为宜。经常以清水喷洗叶面,不仅使盆兰生长环境改善,且可保持叶片清洁,减少病虫害感染的机会。
修 剪:
在兰花培养中要不断进行修剪。在老叶枯黄时应及时剪去,以利通风,有些叶子的叶尖干枯也应剪除。尤其是有病虫为害的叶片需及时清除,以免传染。在剪除病毒病的叶子时,用的剪刀不要再来剪无病的叶子,以防病毒传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则需进行消毒。
名贵兰花花芽出土之后,如花芽太多,应留壮芽,将其余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为宜。如花芽太多,既会使年当的花开不好,又要过多消耗母本养分影响下年开花。一般兰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兰的花,约开半月,即需将花剪除;夏兰的花,到花序上最后一朵后开放一周时,也应将花序剪除。名贵的品种不应使其受粉结实,否则影响翌年开花。如果作为杂交育种的,则另需加意培养,使其果实饱满成熟。
病虫防护:
兰花易生介壳虫,可用敌敌畏乳油1000位液喷治。粉虱危害时,以溴氰菊配2000倍液喷杀。兰根带甜味,易招蚂蚁,可用肉骨头引而灭之。兰花易生炭疽病菌、黑斑病菌。发生病害后要及时清除病叶烧毁,并拉开盆株距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喷水,控制湿度.并配以多菌灵进行防治。要进行杀菌处理(在烈日下曝晒即可),以防病害发生。
兰花在多雨高温的季节最容易发生白绢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尔多液喷施预防。如发病严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释,每隔7-10天喷一次。虫害中以介壳虫发生最多,此虫附着在叶的基部,如发现介壳虫,应及时剔除。如要避免介壳虫侵袭,从4月份开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为了抑制兰花病害的发生,除平时对盆土的干湿度应作适当的控制外,还应在花盆的选上尽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别对生长差的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必须用泥盆栽种。这样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进兰花生长,减少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