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梅兰花
① 江浙的春兰“四大天王”分别是啥
万字万字:清同治年间(1862--1874)杭州万家花园培养,故名万字。又因发现于浙江嘉兴鸳湖,又名鸳湖第一梅。中短叶,立叶姿,质厚,沟深,富光泽。三瓣圆头、厚肉、紧边、收根放角,花开平肩或飞肩,蚕蛾兜捧心,捧端有红点,小如意舌,梗长,赤梗绿柄。为春兰梅瓣极品,旧称春兰四大天王之一。龙字龙字:花外三瓣为大荷形水仙瓣,一字肩,色翠绿,观音额捧心,大铺舌,品字形红点鲜明,花梗长,易起花,为春兰水仙瓣极品,亦为四大天王之一 。集圆集圆,又称十圆、老十圆、十圆梅,为春兰“四大天王”之一。相传是清朝威丰初年(1850年)由浙江余姚县艺兰家张圣林发现,其后又有杭州高骏甫寻得。因其花萼片着根处为圆球形,故命名为集圆。集圆的叶与花均和宋梅相似,阔叶微垂,夹杂细垂叶,但花较小。花为梅瓣,萼片和花瓣分窠,花瓣鲜艳,花色略带黄绿色,唇瓣小而圆,侧萼片呈一字平伸;鞘低,与苞片绿中带微红;花草高20-25cm。花有时开梅形水仙花瓣,侧萼片稍长圆。花容端正、硕挺,花期长。集圆生长势强健,栽培较易,繁殖快,容易开花,故是春兰中流传最广泛的品种之一。 集圆原产余姚、绍兴,现江、浙一带的兰圃及兰花爱好者栽培较普遍。宋梅宋梅为200年前清朝乾隆年间(即1736至1795),出自浙江绍兴县平水镇王化宋家店,由绍兴人宋锦旋家栽培所发现,故称“宋锦旋梅”,简称“宋梅”。据说,发现初期花型是一种荷形的水仙花瓣,后经过多人的栽培,才逐渐变为梅瓣,并成为春兰类梅瓣型中杰出、典型的名种。日本人将宋梅、集圆、龙字、汪字列为春兰之“四大天王”,而宋梅则被誉为“国兰四天王第一”。 宋梅,叶片呈绿色,厚而细长,叶幅较宽,叶长15至27厘米,宽0.7至1厘米,有光泽,先端尖;老叶多呈弧形微下垂,极为优美,嫩叶浓绿色。花大、浓香,花直径约4厘米,有绒毛般的光泽,颜色为稍带蓝色系的淡翠绿色;萼片轮廓十分清晰,圆厚,但四周较薄,稍向内卷,茎部紧缩,顶尖微突,淡绿色,两侧萼平伸或稍落肩;花瓣嫩白色,卷曲如蚕蛾,质厚而柔软,合抱于蕊柱之上;唇瓣紧贴蕊柱,端正,不会下垂,通常有1至2个或多个红点;新芽鞘鲜紫色,苞片淡红色;花葶高出叶面或几与叶面等高,淡紫红色。 宋梅生长势较强,虽是高贵品种,但栽培较易成功;容易开花,通常一葶一朵,若开梅瓣型时,三瓣萼片特别紧圆,有时也能开荷形水仙瓣或梅形水仙瓣,如植株健壮,生长旺盛时,也有偶开一葶并蒂的双花。 宋梅原产浙江绍兴,现绍兴县兰花圃及*渚、棠棣、绍兴城区一带的兰花专业户中均有栽培,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都有引种培育。
② 宋梅是什么兰
春兰
[编辑本段]宋 梅(春兰名品)
瓣型:梅瓣
历史:清乾隆年间由绍兴宋锦旋选出,故又名宋锦旋梅。
特征:花因种植芽变之差异,能开荷型水仙和梅型水仙。外三瓣特别紧圆,花瓣厚,周边薄,微微内卷,似镶边一般。瓣基严紧,瓣端微微突出。蚕蛾捧,刘海舌,舌上有不规则的红点,苞叶淡红色,兰草强壮时常开双花,花葶高,叶深绿,半垂,叶尖钝,叶幅较宽,叶面有光泽,叶姿之美难以喻,为春兰梅瓣中杰出名种。与万字、龙字、集圆一起列为春兰“四大天王”,并被推为“四大天王”之首。
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绍兴人宋锦选出,取名宋锦旋梅,惯称“宋梅”,距今已有二百五、六十年历史了新芽紫红色。叶长约为20-30厘米(最长见过45厘米),宽约1厘米左右(最宽见过14毫米)。叶缘有锯齿,叶质厚,柔中有刚。叶尖较钝。新叶富有光泽,老叶呈弓形,叶姿曲线优美,然返销草已多成半立叶,且叶色较浅。花葶细长,高达12-15厘米,花开出架。苞片粉底淡紫色。主瓣中正圆整,副瓣平肩头圆,宛如梅花花瓣,紧边似镶白边,色泽青绿,收根放角,五瓣分窠。中宫圆整,花容端正。花葶高昂,时可高出叶面。花瓣为蚕蛾捧,合抱着散发幽香的蕊柱。唇瓣短而圆正,微朝上仰,舌尖微起兜,犹如童子之刘海,故被喻为刘海舌。舌面常有2-3个红点,但偶有白舌现象,据介绍乃长期人工培育,引发芽变,出现红色斑块后移至“颈脖”(蕊柱下部)的现象,即常说的“白舌”,但并非素心。
兰草健壮时易起双苞并蒂花。兰叶长的特别健旺,开的花自然也大,但多为梅型水仙瓣;兰草矮壮,长20-25厘米,往往开出典型的梅瓣花;宋梅花艺超越春兰同类瓣型,却并无“娇气”,健壮苗出芽率高。
宋梅是具有人类奉献精神的“人格花”,流传二百多年深受兰友喜爱,连日本兰界也推崇为“四大天王”之首。
③ 兰花宋梅分辨方法
1、叶子形态不同: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兰草强壮时偶有并蒂花。老叶多呈弓形,苞叶淡红色,叶色浓绿,叶幅较宽,叶尖钝。
2、学史不同:传统铭品宋梅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绍兴宋锦旋氏选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了。中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3)宋锦梅兰花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宋梅的根对水份比较敏感,如果土里的水份过多,会影响根部呼吸,影响植株生长。因此在选择种植土的时候,要考虑土壤的排水性能,一定要足够的好。
2、很多植株的生长是离不开阳光的,宋梅也不例外,但是光照的时候要避开强光,只让它接受散光照射。并且照射的时间不能超过五个小时,超过极限光照时间它的枝叶会出现叶片耷拉的情况,对生长不利。
3、不耐寒不耐热,需要将养护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它才会长得好。冬季养护的时候要避免露地养护,室内养护的话要经常通风换气控制温度。
④ 兰花宋梅与庭梅的区别
宋梅,中国兰花的传统铭品,为梅瓣花的代表品种。又称宋锦璇梅,中国兰花的传统铭品,为梅瓣花的代表品种。此花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绍兴宋锦璇选出,花名以宋锦璇之姓与花之梅瓣结合命名而得。花型端庄大方,被列为春兰四大名种之首,与春兰龙字合称“国兰双璧”。历经二百余年历史,虽名兰迭出,然梅瓣花无出其右者,属梅瓣花之精典范本。
至于你说的庭梅,本人孤陋寡闻,未曾听说过。
⑤ 国兰四大天后是什么
国魂兰花、莲瓣兰、大花蕙兰、墨兰。
国魂兰花被誉为“四大天后”之首,此花花色红艳无比,花舌及中宫附近都很红;未成苗时球茎颜色深红,就像鸡血那样红,这是鉴别该品种的主要依据之一,成苗后红色就慢慢消退,因无花识别度较高,便于交易。
四大天王:宋梅、集圆、龙字、万字
集圆,集圆又称“十圆”、“老十圆”,梅瓣,传统名品。集圆被称为春兰中四大名花之一。
龙字,龙字,水仙瓣,又名姚一色、余姚第一仙,传统名品。与西神梅(无上神品 梅形水仙)、汪字(水仙瓣)同为本类代表品种。
万字,春兰万字,又名“鸳湖第一梅”,梅瓣,传统名品。
宋梅,又称宋锦璇梅,中国兰花的传统铭品,为梅瓣花的代表品种。此花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绍兴宋锦璇选出,花名以宋锦璇之姓与花之梅瓣结合命名而得。
⑥ 春剑兰花八大名品是什么
1、宋梅:全称宋锦旋梅,是中国春兰传统名品,为梅瓣花的代表品种。花开梅瓣型时,三瓣特别紧圆,蚕蛾捧,刘海舌;有时亦能开荷形水仙瓣或梅形水仙瓣;如兰草强壮时偶有并蒂花。老叶多呈弓形,苞叶淡红色,叶色浓绿,叶幅较宽,叶尖钝。为春兰梅瓣型中杰出名种。
⑦ 兰花花开富贵几月来花苞
兰花花开富贵,属于春兰。春兰的花期一般为每年的1-3月。花苞形成于头年的8月份左右,花型较小,气味芳香,瓣形美丽。
拓展资料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Rchb. f.)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目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其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南端和中国,生长于海拔300-2200米(在中国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的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性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稍耐寒,忌高温、干燥、强光直射。生长适温15-25℃,冬季6℃左右低温下能正常生长,短期的0℃也无碍花芽冬季休眠,10月至翌年2月,需10℃以下的低温处理,才能正常开花。夏季需遮荫,蔽荫度70%;冬季要求阳光充足。宜用腐殖质、疏松肥沃。透气保水、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栽培,pH为5.5-6.5为好。
春兰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品种甚多,按花被片的形态可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畸瓣和竹叶瓣5种瓣型。繁殖方法有分株、播种法及组织培养繁殖等。一般多用于盆栽,作为室内观赏用,开花时有特别幽雅的香气,为室内布置的佳品。其根、叶、花均可入药。可用于治神经衰弱、阴虚、肺结核咯血、久咳、尿血、跌打损伤、痛肿、妇女白带、劳累咳嗽、手足心发烧及乌发等。
目前春兰的品种有五种,分别为:绿云、天彭牡丹、春兰余蝴蝶、宋锦旋梅和小打梅。
(1)绿云:春兰奇花之首,叶短阔厚壮,长15-23厘米,宽1-1.2厘米;叶尖钝圆,叶脉深,有光泽,脚壳紧抱不散。叶束一般都成斜直性,但亦常有扭曲叶形
(2)天彭牡丹:花瓣黄绿间以紫色条纹,外瓣5-6片,内瓣舌头5片以上,内外瓣开足后都呈反卷状,朝天开放。蓬松绽放,花形大。幽香,春兰牡丹瓣新老种代表。
(3)春兰余蝴蝶:叶形中长,半弯垂形,叶色稍黄绿。花形硕大,香气浓烈。花期长在二十余日,有兰书称其为“无蕊柱多变多瓣奇种”。为春兰菊瓣奇花之首。
(4)宋锦旋梅:是中国春兰传统铭品,为梅瓣花的代表品种。花开梅瓣型时,三瓣特别紧圆,蚕蛾捧,刘海舌;因宋梅花品无可匹敌,在春兰中独占鳌头,所以被推选为春兰“四大天王”之首,并被人誉为“春兰之王”。
(5)小打梅:多产于温带,主要分布在中国。花瓣短脚圆头肩平,紧边半硬捧,圆舌,花茎细长。老叶微呈镰形,苞叶深红色。
⑧ 什么兰花品种好
宋梅可是兰花中的上品,价格也比较昂贵,好的大概能卖到150000左右呢。 宋梅,中国兰花的传统铭品,为梅瓣花的代表品种。此花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绍兴宋锦璇选出。花名以宋锦璇之姓与花之梅瓣结合命名而得。又称宋锦璇梅。 宋梅叶弓形,叶长一般25cm-30cm,叶宽0.5cm-1.5cm,叶尾钝尖。叶质中厚,叶色深绿,光泽度好,中骨硬挺,极具弹性,叶姿半垂,叶缘具细齿。 瓣型:梅瓣花因种植芽变之差异,能开荷型水仙和梅型水仙。外三瓣特别紧圆,宛如梅花花瓣,紧边似镶白边。色泽青绿,双捧起兜,形似蚕蛾,故称蚕蛾捧。舌瓣短而圆,微朝上。舌尖起微兜,尤如童子之流海,故称流海舌,舌上有不轨则红点。苞叶淡红色,兰草强壮时常开双花,花葶高,叶深绿,半垂,叶尖钝,叶幅较宽,叶面有光泽,叶姿之美难以喻,为春兰梅瓣中杰出名种。与万字、龙字、集圆一起列为春兰“四大天王”,并被推为“四大天王”之首。 外三瓣有时开荷形水仙,或梅形水仙。兰草健壮时易起双苞并蒂花。主瓣中正圆整,副瓣平肩,中宫圆整,花容十分端正。花葶高昂,有时可高出叶面。苞叶上有二到三片箨壳,花杆有白、白带微红两种,也是芽变所致。由于宋梅发现的时间正值中国兰花瓣形理论完善之际,因此,以宋梅为范本,确定了梅瓣的定义,规定了梅瓣花应具备的条件。宋梅是梅瓣花的典型、代表。无论是花容,还是神韵,几百年来,不管是那一类兰花,梅瓣花中没有一只能超过宋梅的。
⑨ 宋梅的植物学史
传统铭品“宋梅”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绍兴宋锦旋氏选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了。当时取名“宋锦旋梅”,又名“锦旋”,现今兰界习惯称之为“宋梅”。古往今来,“宋梅”作为春兰梅瓣花艺的典型代表备受历代艺兰大家的推崇。它与“龙字”一道被誉为“国兰双璧”,与“集圆”、“龙字”、“汪字”一起被称为“春兰四大名种”,并被推为“四大名种”之首。在日本它还与“集圆”、“龙字”、“万字”一起被称之为“四大天王”。 1796年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中记有此种。可是书中收录的六种“兰上品”中却无此种。宋梅是梅瓣花的典型代表,又值瓣型学说创立的初始过程中,宋梅的出现理应得到艺兰界的重视,这在以后的理论与实践中己得到了证明。没有收录到《第一香笔记》中的原因可能有两种,其一,宋梅的出世为乾隆末期,也就是说在1796年《第一香笔记》成书前不久,朱克柔还没来得急将此品列进书中。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宋梅的选育时间应当接近1795年;其二,当时信息与交通的不畅。这种情况也容易导致品种出世与存世的记载发生偏颇,1811年的《兰蕙镜》、1816年-1865年之间吴传潭的《艺兰要诀》均末提及此种。最早记载“宋梅”的兰著应是1865年的《兰蕙同心录》。也就是说“宋梅”从出世到被载入兰艺史册其间经历至少在60年以上。
许霁楼在《兰蕙同心录》中将“宋梅”列进春兰第一品:“宋梅一名锦旋。五瓣紧边,极阔厚;翠嫩,头带尖锋。刘海舌,肩平,梗白,壳下稍紫,上三苞衣全绿色,贵种也。”以后的《兰言述略》中也收录此种。自《兰蕙同心录》到《兰蕙小史》,又从《兰蕙小史》到近代的兰著,几乎没有一部有关兰蕙书籍中不谈到这个“宋梅”的。历来兰家评价甚高,在瓣型理论中“宋梅”成其梅瓣花艺的代表种。然而这种楷模却是一个难能定格的范本。《兰蕙小史》中说:“开荷形水仙时居多;中草能开五瓣结圆梅。”。沈渊如父子《兰花》中虽将其定为“梅瓣”,但又说:“有时亦能开荷形水仙瓣或梅形水仙瓣。”《中国兰艺三百问》己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认为“宋梅可开五种花形,植株最强壮时开一梗上下两朵花,外三瓣收根放角而且十分紧圆,半硬蚕蛾捧,短圆如意舌。多株大苗可以开大圆梅瓣,外三瓣紧圆阔大,软蚕蛾捧心,刘海舌,舌上有鲜艳一红点,主瓣正中有一细红丝,俗称‘鹤顶红’。壮苗大草开梅形水仙。外三瓣呈长圆形,软蚕蛾捧心。放宕如意白舌,舌瓣正面净白,舌根部有红点。一般苗4-5株开外三瓣紧圆梅瓣,分窠半硬蚕蛾捧心,如意舌有红点2-3点。中苗开三瓣结圆梅,外瓣特别圆,紧硬蚕蛾捧心,舌圆而不放宕,花形小。《四明兰花网》贴出“宋梅”六种开品,《东方兰花网》贴出八种。
宋梅”贵而不娇,其抗逆性和繁殖能力极强,为此虽历经战乱,却能连绵相传至今。“宋梅”于1928年东渡日本,并在20世纪80年代成功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尔后中国有关单位也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宋梅”的“组培快繁”工作,至此“宋梅”的数量激增。圪今为止,“宋梅”在传统春兰铭品中是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品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