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花品种
A. 蝴蝶兰哪个品种最好看
兰花素来代表着高贵典雅的气质,兰花也是中国的四大名花。其实兰花不仅在中国名贵,国际上很多兰花品种也是价值连城的。今天就分享给大家十种名贵的兰花品种。
石斛兰原本是一味中草药,是一种新的观赏植物,它的开发依托于产业化的花卉市场操作。石斛兰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散热益精方面。
蝴蝶兰
顾名思义蝴蝶兰正是因为所开出的花像极了飞舞的蝴蝶,因为外形美丽深受养花者们的喜爱。还被冠以“洋兰王后”美誉。
莲瓣兰
莲瓣兰是非常贵的一种兰花,单株价值将近200多万,所开的兰花花容姿态万千,色彩艳丽,在视觉方面赢得了一众花友的喜爱。花中有碟蝶恋花,便是对蝴蝶兰最好的赞誉。
B. 兰花花蝴蝶是属于春兰还是其它品种
花蝴蝶:春兰,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Rchb. f.):为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又名朵兰、扑地兰、幽兰、朵内朵香、草兰,是中容国兰花中栽培历史最为悠久、人们最为喜欢的种类之一。植株一般较小,假鳞茎较小,卵球形。 叶带形,边缘无齿或具细齿。花多单朵或两朵,不出架;花色以绿色、淡褐黄色居多,花幽香。蒴果狭椭圆形,花期1-3月。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中国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生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南端等。广义的春兰还包括豆瓣兰、莲瓣兰、春剑,它们的主产地多在大西南各省区,植株花朵各有特色。
C. 珍稀蝴蝶品种有哪些(配图)
有什么美丽蝴蝶?
在全世界的蝴蝶种类中,美丽的蝴蝶太多了!在这里只能说出一个有特别的蝴蝶告诉你,光明女神蝶,是世界公认的最漂亮的蝴蝶,详细资料你可以网络一下;塞浦路斯闪蝶、夜明珠闪蝶和尖尖蓝闪蝶同光明女神蝶并称为世界四大美蝶!还有亚历山大鸟翼蝶,袖蝶等都是很漂亮的蝴蝶。在我国的蝴蝶中,鹤顶粉蝶,金裳凤蝶,红液翠蛱蝶,巴黎翠凤蝶,红锯蛱蝶,金斑喙凤蝶等等都是很漂亮的蝴蝶。
稀有的蝴蝶?
实质上,由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制定的红色名录等级都算是稀有的蝴蝶。这类蝴蝶比较多,上面说的几种闪蝶都是其中的稀有蝴蝶品种。在这里说几个我们国的稀有品种吧。金斑喙凤蝶(很稀有,特别珍贵),中华虎凤蝶,金裳凤蝶,阿波罗绢蝶,红基美凤蝶,麝凤蝶,长尾麝凤蝶等等都是稀有种的蝴蝶。我这里说的都是比较少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到书店上买一本《世界珍稀蝴蝶》看看~~
D. 兰花金蝴蝶是什么品种
金蝴蝶是墨兰中的名贵品种,它的花朵和其他兰花不同,有着其他兰花所不能比似的美观效果。
花样别致的花朵,多彩缤纷,娇艳靓丽,让人看一眼就会爱不择手,摆放在室内,美化、观赏效果优加,真正达到了叶美花更美的境界。
此兰花虽为名贵品种,但一棵也就十几元,一盆3―5棵才几十元。
E. 蝴蝶种类大全
蝴蝶的种类繁多,根据有关文献显示,全世界现已记录的蝴蝶达一万四千多种。为了方便人们的分类记忆,昆虫学家依据它们的形态结构、进化发展及血缘关系等条件,把种类繁多的蝴蝶分为十六科,每一科下又分为若干个属。
在这十六科当中,有四科仅分布于南美洲,因此在我国只有十二科。广东省地处亚热带,而且本省的山地海拔并不高,全省最高的山峰“石坑硿”其海拔高度也仅有1902米。因而,那些适应高海拔及低温生活的绢蝶科蝴蝶本省也不产,所以本省只有十一科蝴蝶。
这里分别列出这十一科蝴蝶的主要分类特征,供各位蝴蝶爱好者参考。
注:各科翅脉图均摘自周尧的《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
凤蝶科
Papilionidae
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
多数凤蝶成虫下唇须退化(喙凤蝶属例外);触角端部逐渐加粗。前足胫节内侧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对称的爪1对。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4与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大多数种类具有基横脉(cu-a),A脉有2条(2A及3A)。后翅肩区具钩状肩横脉(h);外缘呈波纹状;内缘收缩,静止时侧面明显露出腹部,A脉只有1条(2A);多数种类M3脉延伸为尾突,部分种类有2条以上尾突或者无尾突。
粉蝶科
Pier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白、黄色为基调,饰有黑、红、黄等色彩的斑纹,多数种类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状。
粉蝶科成虫的前足端部两爪间具有一个中垫(吸盘),因此它们能够停留在竖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体表面。
前后翅近似隋圆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3至5分支,多数种类前翅的R2与R3常合并,部分种类的R4与R5也有合并;M1与R脉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具有肩横脉(h);两翅外缘较钝圆;静止时侧面看不见腹部,后翅内缘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斑蝶科
Danaidae
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白色为基调,饰有红、白、黑、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色金属光泽。
斑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前足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胸部侧面常具有多数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缩的长毛撮。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短柄;前翅A脉基部呈分叉状(3A并入2A)。后翅圆三角形,肩区具短小肩横脉(h);A脉有2条(2A及3A);部分种类的雄蝶有香鳞斑或突出的香鳞囊。
环蝶科
Amathusiidae
本科蝴蝶多属中型至大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黄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环蝶成虫触角较短,末端部分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两翅面积较大,虫体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后角向外突出;前翅R脉4至5分支,R2至R5共长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开式;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很发达,A脉有2条(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环状斑纹。
眼蝶科
Satyridae
本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眼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前翅呈圆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前翅Sc脉基部常膨大,部分种类的Cu脉及A脉的基部也有膨大;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眼状的环形斑纹。
蛱蝶科
Nymphalidae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色彩丰富,形态各异。
蛱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粗壮;触角端部明显加粗;部分种类的中胸特别粗壮发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本科蝴蝶的翅形丰富多变,属间的差别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种类边缘呈锯齿状;中室开式或闭式;肩区具有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珍蝶科
Acraeidae
本科从蛱蝶科分出,成虫近似斑蝶科种类,因此又称班蛱蝶科。成虫属中小型蝶种。呈褐色或红色,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珍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5跗节,爪全退化,中后足的爪不对称;雌性交尾后,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
成虫前翅呈窄长卵圆形,明显长于后翅;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卵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肩横脉(h);M1与Rs共短柄;内缘臀区的A脉有2条(2A及3A)。
喙蝶科
Libytheidae
本科蝴蝶的种类较少,全世界只有十种。属中小型的蝶种,是至今发现在地球出现最早的蝶种。
喙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长,达头长的两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
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为弱的横脉封闭;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M2脉明显突出,超过顶角;A脉基部有分叉(3A并入2A)。后翅呈多边形;中室端部为弱横脉封闭;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蚬蝶科
Riodin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以红、褐、黑色为主,饰有白色斑纹,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对应相似。
蚬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分叉(3A并入2A)。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灰蝶科
Lycaen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部分种类两翅表面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绿等色的金属光泽,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截然不同,反面的颜色丰富多采,斑纹变化也很多样。
灰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前足退化,但仍能用于步行,雄性前足多为一跗节,一爪,极少分节;雌性前足为2至5跗节。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R脉3至4分支,R4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或无分叉(3A并入2A或无),。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肩区无肩横脉;内缘的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弄蝶科
Hesperiidae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成虫属于小型蝶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
弄蝶科成虫的触角端部呈尖钩状;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
成虫前翅呈窄长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行伸出;A脉有2条(2A及3A)。后翅多呈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M脉2至3条;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约有600种,台湾产约32种。
此科最具观赏价值,中大体型,
色彩鲜丽,大部份有尾状突起。
约有3500种,台湾产约73种。
其外型极具差异。
主食为动物尸液、树液、动物排泄等很少吸花蜜。
约有1000种,台湾产约33种。
一般为中型,以白、黄或澄色为主,
飞行时一副很纤弱的样子。
约有5500种,台湾产约100种。
体型非常小,但都很漂亮,
其习性、食性非常复杂。
约有450种,台湾产约18种。
本科全身和翅上有漂亮的斑点,
是一种警戒色,具有遏阻作用。
约有2500种,台湾产约41种。
成虫翅上有眼状纹,喜欢昏暗的环境,
吸食腐烂的果实、树液或尸液。
约有3000种,台湾产约56种。
此类最不像蝴蝶,体型短小肥胖,
飞翔快速,停留时的姿态也与一般蝴蝶不同。
中低海拔常见,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竹子为寄主,公母蝶的纹路差异较小
体型硕大,飞行缓慢,不易与其它蝶种搞混。
山区较容易见到,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沙楠子树及朴树为寄主,
又称天狗蝶,公母蝶相近,不易分辨。
F. 蝴蝶兰是什么植物
蝴蝶兰是热带兰、抄附生兰,亦称泽兰。
它是兰科植物中最活泼清爽的一属,是一种非常高雅靓丽的兰花,在兰花世界中,被誉为“兰花王后”,完全可以与卡特兰相媲美。蝴蝶兰的学名按希腊文的原意为“好像蝴蝶般的兰花”(MothOrchid)。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无匍匐茎,也无假球茎。每棵只长出数张活象汤匙般肥厚的阔叶,交互叠列在基部之上。白色粗大的气根则露在叶片周围,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极富天然野趣。到了新春时节,一枝长达盈尺的花梗就从叶腋抽出,然后一朵接一朵地开放。每花均有5瓣,中间嵌镶唇瓣。花色鲜艳夺目,既有纯白、鹅黄、绊红,也有淡紫、橙赤和蔚蓝。有不少品种兼备双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绣上图案的条纹,有的又有如喷了均匀的彩点,每枝开花七八朵,多的十二三朵,可连续观赏六七十天。
G. 蝴蝶兰花资料
蝴蝶兰是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蝴蝶兰目 蝴蝶兰(图1)兰科(Orchidaceae)舌唇兰属(Platanthera或Habenaria)植物,约100种。原产欧亚、北非、北美和中美。两个很有名的种:二叶舌唇兰(P. bifolia)开白花, 植株较小。绿花舌唇兰(P. chlorantha)花大,绿白色,株形也较大。两者均有 5∼15朵花,芳香,簇生成穗状花序。
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 亡面绿色,背面紫色, 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 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 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鳞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 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 绿色,纤细,长2.5—4.5厘米;花白色,美丽,花期长;中萼片近椭圆形,长2.5—3 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长2.6— 3.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具网状脉;花瓣 菱状圆形,长2.7—3.4厘米,宽2.4—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呈短爪,具网状 脉;唇瓣3裂,基部具长约7—9毫米的爪;侧裂片直立,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 形或锐尖,基部收狭,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具1 枚黄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长1.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渐狭并且具2 条长8—18毫米的卷须,基部楔形;蕊柱粗壮,长约1厘米,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 个,近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片。 花期4—6月。
蝴蝶兰的学名按希腊文的原意为“好像蝴蝶般的兰花”。它能吸收空气中的养分而生存,归入气生兰范畴,可说是热带兰花中的一个大族。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无匍匐茎,也无假球茎。每棵只长出数张活象汤匙般肥厚的阔叶,交互叠列在基部之上。白色粗大的气根则露在叶片周围,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极富天然野趣。到了新春时节,一枝长达盈尺的花梗就从叶腋抽出,然后一朵接一朵地开放。每花均有5暮,中间嵌镶唇瓣。花色鲜艳夺日,既有纯白、鹅黄。绊红、也有淡紫、橙赤和蔚蓝。有不少品种兼备双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绣上图案的条纹,有的又有如喷了均匀的彩点,每枝开花七八朵,多的十二三朵,可连续观赏六七十天。当全部盛开时,仿佛一群列队而出的蝴蝶正在轻轻飞翔,它那种飘逸的闲情,真令人产生一种如诗如画,似梦似幻的感觉。
蝴蝶兰(图2)蝴蝶兰属是著名的切花种类,全属50多种,蝴蝶兰是单茎性附生兰,茎短,叶大,花茎一至数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优美,颜色华丽,为热带兰中的珍品,有“兰中皇后”之美誉。
蝴蝶兰花姿婀娜,花色高雅,在世界各国广为栽培。它虽属气生兰,但却没有假珠茎,仅基部有极短的茎。叶宽而厚,长椭圆形,可达50厘米以上。有的品种在叶上有美丽的淡银色斑驳,下面为紫色。花梗由叶腋中抽出,稍弯曲,长短不一,开花数朵至数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长椭圆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开花一个月以上,国外多作切花,是洋兰中的高档品。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喜欢高气温、高湿度、通风透气的环境;不耐涝, 耐半阴环境,忌烈日直射,越冬温度不低于15度。
[编辑本段]产地分布
蝴蝶兰是在1750年发现的,迄今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自然分布于阿隆姆、缅甸、印度洋各岛、马来半岛、南洋群岛、菲律宾以至台湾等低纬度热带海岛。台东的武森永一带森林及绿岛所产的蝴蝶兰最著名。
H. 蝴蝶品种
蝴蝶
蝴蝶
butterfly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构成鳞翅目锤角亚目的某些身体细长在白天活动的昆虫,经常具有鲜明的颜色,有特殊型的双翅,腹部瘦长,吸食花蜜。种类很多,有的幼虫吃农作物,是害虫;有的幼虫吃蚜虫,是益虫。
蝴蝶 (Rhopalocera;butterflies)鳞翅目的1亚目,俗名蝴蝶。
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的鳞翅目昆虫。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蝶类白天活动。在鳞翅目158科中,蝶类有18科。蝶类成虫取食花粉、花蜜;幼虫为植食性,为害林木与庄稼。蝶类翅色绚丽多彩,人们往往作为观赏昆虫。 全球有记录的蝴蝶总数有17000种,中国约占1 300种。蝴蝶的数量以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出产最多,其次是东南亚一带。世界上最美丽、最有观赏价值的蝴蝶,也多出产于南美巴西、秘鲁等国。而受到国际保护的种类,多分布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在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湿湿度环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应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种群。中国的云南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在美洲“观蝶”迁徙和“观鸟”一样,成为一种的活动,吸引许多人参加。但是,有许多种类的蝴蝶是农业和果木的主要害虫。
根据蝴蝶的特征和进化的程度,全世界的蝴蝶可分为4总科、17科、分列如下: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
蛱蝶总科Nymphaloidea
凤蝶科 Papilionidae
珍蝶科 Acraeidae
绢蝶科 Parnassiidae
环蝶科 Amathusiidae
粉蝶科 Pieridae
斑蝶科 Danaidae
灰蝶总科Lycaenidea
袖蝶科 Heliconiidae
灰蝶科 Lycaenidae
绡蝶科 Ithomiidae
蚬蝶科 Riodinidae
喙蝶科 Libytheidae
弄蝶总科Hesperoidea
闪蝶科 Morphidae
缰弄蝶科Euschemonidae
蛱蝶科 Nymphalidae
弄蝶科 Hesperiidae
眼蝶科 Satyrldae
大弄蝶科Megathymidae
上述分类中、大弄蝶、绡蝶、闪蝶、袖蝶、缰弄蝶五科中国均无分布。凤蝶科和闪蝶科是最有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蝴蝶,其次为蛱蝶科、粉蝶科、绢蝶科、斑蝶科、环蝶科等。
按照生态环境来划分,还可将蝴蝶分为以下类型:森林蝶类、沼泽蝶类、森林草原蝶类、农业植物蝶类。
中国蝴蝶种类丰富,尤其是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科有:
凤蝶科 大型蝶类,色彩艳丽,后翅一般有尾带,更增娉妍。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食芸香科、繖形科植物。有时成害,如黄凤蝶、玉带凤蝶等。
粉蝶科 中等体型,一般为白、黄、橙等色。白粉蝶和Pieris napi均为害十字花科蔬菜,树粉蝶为害果树。
蛱蝶科 已知5000种以上,是蝶类中为数最多的一科。前足退化,无爪,翅叠于背上。易于识别。稻眼蝶幼虫为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纹,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
灰蝶科 小型蝶类。翅色有蓝、绿、青铜等色,带金属光泽。幼虫大都植食性,少数能捕食蚧或蚜。
绢蝶科 本科昆虫翅薄半透明,无尾,一般白色或带有花纹,极为娟丽,为山栖性,多在寒冷地区。
环蝶科 大型或中型的种类,翅展最小在50毫米以上最大达到200毫米触角短细,端部膨大不显著。须侧扁眼有毛。前足退化。色暗多呈黄色,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数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点。
闪蝶科 大型华丽的蝶种,翅膀宽大,翅展75——200毫米。触角细而短,腹部很短,翅膀多兰色,有金属光泽,也有黄褐色或灰白色,有条纹及成列的眼斑,眼睛裸出,无毛。后翅中室开式,雄种前足符节有长毛,白天活动飞翔敏捷,该科全世界有记载的约80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少数分布于墨西哥及北美洲南部。本科以其大形及闪光的色彩,为收藏家所喜爱,视为精品。图画中出现的兰色蝴蝶多以此科为原形,比较常见的是闪蝶属的塞浦路斯闪蝶,大蓝闪蝶,梦幻闪蝶,国王闪蝶。最具梦幻色彩的要数太阳闪蝶了。
斑蝶科 中型或大型的种类,体多黑色,头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点,翅膀多色彩艳丽有群栖习性。
I. 蝴蝶的品种有哪些
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比大熊猫珍稀得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一级保护物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
●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R级(最稀有的一级)
属鳞翅目凤蝶科。本种是世界上最名贵、极为罕见的蝴蝶,中国特有种。长期以来,一直被世界上的蝴蝶专家誉为“梦幻中的蝴蝶”。该蝶为中国特有种,珍贵而稀少(野外生存数量远远少于大熊猫),是唯一的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蝴蝶。很多专家提议作为中国的国蝶。
形态特征:翅展81~93 mm。雌雄异型。雄蝶体、翅呈翠绿色,底色黑褐色。前翅有一条黑色斜带,此带以内区域色浓,以外区域色淡。外缘有两条平行的黑带。后翅外缘齿状,有翠绿色月牙形斑纹,在月牙形斑纹内侧有相应的金黄色斑纹。此蝶即因此而得名,并闻名于世。
雌翅无金绿色,后翅五边形大斑色白,尾突细长。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西、福建、广东、海南。
1961年,我国邮电部准备发行一套20种中国蝴蝶的邮票,根据蝶类专家的意见,其中必须有一枚金斑喙凤蝶邮票。可是国内一时找不到这种蝴蝶标本,图案设计者不得不借助外国的资料。当时,在英国伦敦皇家自然博物馆的昆虫标本珍藏室里,讲解员骄傲地介绍说:“这漂亮名贵的蝴蝶,名叫“金斑喙凤蝶”。它的产地在中国武夷山,全世界只有我们博物馆里才有这种蝴蝶的标本。”
金斑喙凤蝶体长30毫米左右,两翅展开有110毫米以上,是一种大型凤蝶。它的翅上鳞粉闪烁着幽幽绿光。前翅上各有一条弧形金绿色的斑带;后翅中央有几块金黄色的斑块,后缘有月牙形的金黄斑,后翅的尾状突出细长,末端一小截颜色金黄。它常飞翔在林间的高空,也时而停在花丛间,其姿态优美,犹如华丽高贵、光彩照人的“贵妇人”,因此人们称它为“蝶中皇后”。70多年前,一名外国人从我国采集到了一只金斑喙凤蝶,标本被带往国外保存。1984年8月20日,中国东方标本公司采集队的同志,历尽艰难,连续几年上山采集,终于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捕获一只雄性金斑喙凤蝶。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研究室的同志在整理以往采集的昆虫标本时,发现了一只前几年采集到的金斑喙凤蝶标本,而且是一只雌的。消息传出后,引起生物界的重视,我国从事蝴蝶研究工作50余年的李传隆教授特地从北京赶往福建,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后激动地说:“金斑喙凤蝶的寻获,填补了中国昆虫学研究的一块空白。”
据悉,所罗门群岛上的大鸟翼蝶标本,曾在巴黎以1800美元一只,创下蝴蝶标本拍卖最高价的世界纪录,而一位港商却愿意出2万美元买下这对金斑喙凤蝶。由于某种原因,后来虽未成交 ,但由此可见金斑喙凤蝶的价值,真是“一蝶万金”!
由于金斑喙凤蝶极其稀少珍贵,因而被列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J. 蝴蝶花的种类有哪些
大花品种:
巨像:花色有红、粉、紫、蓝、黄和双色等。
笑脸:早花品种,花色丰富,有活泼斑点,生长整齐,适宜秋播,是著名的大花花脸型品种。
帝国系列:株高15-20厘米,早花品种,耐寒性好。
瑞士巨人:花径8~9厘米,矮生种,花色丰富,带斑点。
壮丽大花:花径10厘米,株高15厘米。
中大花品种:
和弦:花径6~7厘米,其中纯报春花黄色最珍贵。
水晶碗:花径5~6厘米。
三角洲:花径7厘米,早花种,为春季开花最早的品种。
洛可可:花径6厘米,花色有橙、黄、白、红、紫、蓝等,花瓣有深色脉纹。
谚语:花径6~7厘米,为抗热、抗寒品种。
国王:花径7.5厘米,矮生,早花种。
宇宙:叶片密集,早花种,有19种花色,花径5厘米。
眨眼:早花种,花径5~6厘米。
小花品种:
黑魔:花径5厘米,为真正的黑色花。
露西亚姑娘:花径3.5厘米,是真正迷你小花,株高10~12厘米,花天蓝色,花期长。
乔克无情之脸:株高15厘米,花径5.5厘米,深紫花边,橙色脸,耐寒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