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根腐病
㈠ 兰花根部发黑,腐烂要怎么办
兰花根部发黑,腐烂要立即换盆,腐烂部位剪去。
伤口要防菌——换盆或分株时回,根部有伤口答,要先用杀菌剂涂抹伤口,防止病菌侵入。
盆子勿太大——小株栽大盆,植料用量多,容易导致通气不良,浇水也不易控制。若浇水吸水太多,植料不易干燥,细菌侵入引起烂根。
㈡ 兰花根腐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由病菌引起1 用甲基托布津喷雾或根施。2 剔除病株的根部和根状茎所有的腐烂部分,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浸泡,然后切口涂以木炭粉,换盆换土或盆、土沏底消毒后,再行定植。
㈢ 兰花患上了根腐病怎么办
当兰花患上了根腐病来后,达大减少了吸自收、输送水分和养分的作用,而且病原菌还会沿着疏导组织扩散到整个植株体,阻碍了应用生长和生殖生长,甚至还会导致植株死亡。对于兰花的根腐病的治疗应着重于预防,具体操作如下: 1.种苗严格消毒,栽培介质要比较粗并要消毒,上盆要规范,栽培容器筒要高、孔要多。 2.适时适量浇水、施肥;适时有效的保温防冻、降温保湿,保持空气流通;适时合理的供给营养。 3.增强免疫力。在每年的春、夏、秋三季,用阿司匹林1000-1500倍溶液喷洒一次。 4.及时治疗。发现叶面上有黑腐病、软腐病、白绢病、青枯病等病时,及时喷施和根部浇退菌特、多菌灵、敌克松、可杀得、链霉素、乙磷铝、氯霉素、青霉素等杀菌剂,每周一次,浓度为700-1000倍液;乙磷铝氯霉素和青霉素的浓度为3000倍液。
㈣ 兰花的根烂了是什么原因
兰花烂根,俗称败根。其主要原因无非是浇水不当、雨水过多,或盆土的结构不合理,排水不良所致,有时病菌的侵害也会导致烂根。
一是及早换盆。发现兰花烂根,便要重新换土上盆上植料,植料要注意质量和排吸水性能,以火烧土或干燥的土、炭等植料为好,也可在根芦部适当掺盖些粗砂,效果较好。
二是控制日照。换盆之后一段时间,不能烈日暴晒,要置于蔽日、空气流通的地方,但应注意风不宜太大以免受影响。
三是注重换盆栽植方法。除了保证盆土通水之外,芦头下部到接近根部外的植料要密实,芦头要适当栽深一些,既起到保护作用,又防芦头晃动或浮离土面。烂根和萎缩发黄的叶要剪除,以减少养份损耗,使芦头的营养得到贮存,以维持根系发育。
四合理浇水。在栽培管理中,要严格调节用水,盆土要以半湿见干为佳,既不能盆土见白干燥,又不能明显太湿。如遇雨天,应迁至遮雨之处,尽量掌握好盆土湿度,以保证其正常开根。
处理及时得当的话,还是会发的。
㈤ 如何识别防治兰花根腐病
兰花根腐病主要危害幼苗,但也见于成熟的植株,特别是兜兰。病原是立枯丝核回菌(Rhizoctonia solanii)。病株出答现叶干枯,色泽灰淡,边缘向内卷。此时检查根部常可看到褐色腐烂部分,多少带白色或褐色附着物(真菌)。根的腐烂会引起整个植株死亡,幼苗尤甚,故应及时控制。减少浇水次数和排水是防止根腐病的重要措施。病株可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溶液(2.5g加1L水)浸泡或淋洗,并更换培养土。此外,香果兰(Vanilla)根腐病是由兰镰孢(Fusurium batatatis var.vanillae)感染引起的,使根变黄色至褐色而后 干枯腐烂,由地下根向气生根扩展,最终使茎变为软弱而后枯萎。防治方法除剪去病叶外,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其他杀真菌药物喷洒。
㈥ 请养兰大师帮救兰花,好像根腐病,怎么
防治兰花根腐病,由于杀菌药大多不具备双向疏导作用,采用叶面喷施对根腐病毫无效果,利用药剂灌根防治是唯一途径,病害发作期初用50%托布津800倍或70%敌克松1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灌根时,待盆土稍干时进行,更有利于药效充分发挥。每7至10天1次,连灌2至3次,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同时对养兰场所用石灰水和高锰酸钾消毒。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
对肉质根已腐烂但地上部分尚未枯死的病株,唯一的办法就是起苗倒盆,采取急救措施:先将病株取出,自来水冲干净。用利刀把腐烂部分彻底削除,然后将兰株浸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30分钟,取出后在伤口处涂抹草木灰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药粉以防腐败感染,之后置于通风处稍晾干,栽培介质用不含肥分的植金石,兰石等清养。
另外,炎热季节注意通风降温,防止盆土过湿,根部停止施肥等也是预防根腐病的必要措施。
㈦ 怎么防治兰花根腐病
根腐病(Rootrot):主要发生于亚洲南部,特别是泰国。病原是立枯丝核菌(版Phizoctonissolanii),主要为害兜兰权属(Paphiopedilum)植物及其他兰花幼苗。兰株感染后地上部分表现出叶片干枯,色泽灰淡,边缘向内反卷;地下的根部部分腐烂,上有褐色或白色真菌。根腐病可导致兰株死亡。在管理中注意排水,发病后可用80%代森锌或代森锰或50%退菌特500倍液喷洒或淋洗。
㈧ 兰花根部腐烂怎么治
1、控制日照
换盆之后一段时间,不能烈日暴晒,要置于蔽日、空气流通的地方,但应注意风不宜太大以免受影响。改善环境,保证适宜的湿度,如果一直烂根,生长状态不佳,大部分是因为环境过于干燥,尤其是夏季湿度不足造成的,所以一定要注意通风、光照与湿度的控制。
2、合理浇水
在栽培管理中,要严格调节用水,盆土要以半湿见干为佳,既不能盆土见白干燥,又不能明显太湿。如遇雨天,应迁至遮雨之处,尽量掌握好盆土湿度,以保证其正常开根。
3、停止施肥
兰花为肉质根,根中存储了大量的水分,没有办法吸收高浓度的肥料,尤其是在根部有伤口时,根部会遭受肥害,造成烂根。所以在施肥时,要薄肥勤施。另外在使用发酵的有机肥或长效肥时,不要过于贴近根部,以免烂根。
4、及早换盆
换小盆体,盆体大,易积水。发现兰花烂根,便要重新换土上盆上植料,植料要注意质量和排吸水性能,以火烧土或干燥的土、炭等植料为好,也可在根芦部适当掺盖些粗砂,效果较好。
5、注重栽植
除了保证盆土通水之外,芦头下部到接近根部外的植料要密实,芦头要适当栽深一些,既起到保护作用,又防芦头晃动或浮离土面。烂根和萎缩发黄的叶要剪除,以减少养份损耗,使芦头的营养得到贮存,以维持根系发育。
拓展资料:
兰花(学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兰花根部腐烂之因:
1、环境不适
光照不足:兰花的品种不同,所需要的光照时间也不同,但基本上都要保证4小时以上。光照不足或光线昏暗,兰株的光合作用较弱,并且盆土不易干,水分会长时间停留,影响根部的生长。
不通风或太通风:不通风,养护环境过于闷热,浇水不容易干,植株的蒸腾作用也减弱;通风过大,花盆中的水很快就会被吹干,若不及时补水,根部储藏的水分会慢慢耗尽,逐渐变干。
湿度不够:兰花喜欢相对湿润的环境,根部也需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若太热或者太干,都会导致兰花烂根。
2、浇水时间和方法不对
浇水的时间和方法会随着盆土的干湿情况、四季温度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浇水方法,可以保证盆土不至于太干或太湿。
所以夏天最好晚上浇水,到第二天水会滴光,盆土也不会太湿。其次浇水要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若生长不好,及时改变浇水方法及浇水量。另外温度过低(10℃以下)或温度太高(30℃以上),不要浇水,否则兰株会因冻伤或蒸伤尔烂根。
3、施肥不当
兰花为肉质根,根中存储了大量的水分,没有办法吸收高浓度的肥料,尤其是在根部有伤口时,根部会遭受肥害,造成烂根。所以在施肥时,要薄肥勤施。另外在使用发酵的有机肥或长效肥时,不要过于贴近根部,以免烂根。
㈨ 兰花根部全部腐烂后应该如何处理
1、将腐烂的根部全部剪掉,兰花就只剩下叶子和芦头了,如何处理也就变成了如何促进芦头尽快发根,已达到营养的供需。方法和网上大部分的也差不多,剪掉烂根,消毒,晾晒。
2、准备干净的软河沙。如果有沙堆,取底部潮湿的河沙,如果只有干河沙,河沙浸水使之潮湿状态即可。
3、兰花使用的花盆,底部先放一些树叶或苔藓之类,防止沙子流失也可以起到保湿的作用。
4、将兰花栽入盛有河沙的花盆中,表面再附着一些苔藓,同样起到保湿作用。
5、不用浇水,将兰花放置阴凉处,静候佳音,当兰花出现新芽的时候,兰花也就重新走上了新生。
(9)兰花根腐病扩展阅读
浇水也还要根据气候和环境季节不同:比如泥瓦盆等透气性较好的盆,每周浇透水1-2次,塑料盆等透气性不好的盆7-15天浇透水一次,冬季和阴雨天可以再延长几天,视情而定!
春夏天高温季节请在温度降下以后浇水,傍晚或早上太阳出来之前1-2小时左右浇水,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叶心里的水有充足的时间挥发;秋冬天选择在接近中午有太阳的时候浇水,防止结冰冻伤兰根。
注意通风。万物生长靠阳光,春秋冬尽量全光照,夏季根据不同的兰种遮阳。光照好才能让土里的肥效完全被兰花吸收,这样兰花的发芽率才会上升,苗体健康、抗病力强。
施肥:本身冯氏兰花营养土的营养成分比较均衡,肥料的选择:固体颗粒类:比如控制肥“好康多”;第二种液体类:比如兰花有益菌营养液,叶面肥和根肥。
“养好兰花,先养好菌”,那怎么养好菌呢,免不了合理的环境,科学化的手段。菌,就是有益菌,能和兰花宝宝们一起共生,一起玩耍的伙伴,当外敌来犯时一起抵挡的. 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环境对于花花草草的生长是很关键的,所以兰花有益菌营养液是当今养兰一个很好的科学手段。
具体的管理还要根据环境的通风、气候的变化、光照的运用等灵活掌握、科学管理。
㈩ 治疗兰花根腐病有哪些药
有经验的兰友们都知道,兰花不怕叶片有斑,就怕茎部腐化变软,一旦一个兰花叶片根茎部变黄变黑,那就意味着这苗兰花病变严重,若是不及时处理,那么可能波及整株兰花,造成整盆兰花全军覆灭,因而兰友们谈腐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