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无菌
㈠ 什么是兰花的无菌播种繁殖法
1.兰花的果实和种子
兰花果实为蒴果,形状各异,卡特兰卵圆形,石斛为回梨形,蝴蝶兰为长形,凤兰为圆形答。兰花种子非常细小,一个蒴果中红门兰约有种子6200粒,卡特兰50万~75万粒,呈粉状,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有黄色、白色、乳白色和棕褐色。种子胚具有未分化的特点,自然条件下很难发芽,在开花后3~4天进行人工授粉,种子随采随播。
2.播种
将未开裂的蒴果,放在10%~1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15分钟,取出种子,将种子放在10%次氯酸钠水溶液浸泡5~10分钟,再用无菌水洗净。培养基一般用MS培养基或K.C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10%~20%椰乳或香蕉汁150~200克/升。播种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用镊子将种子移入培养基上,为使种子在培养基表面分布均匀,可加数滴无菌水。
3.管理
接种后放在20~25℃温度,40瓦日光灯下(高15~20厘米),每日10~12小时。洋兰接种后1~2周明显长大,4~6周变绿,2~3个月第一枚叶片长出,2~3片叶时长出第一条根,9~10月后可移到小盆中。
㈡ 兰花组培和原种有什么区别
1, 如果组培苗分过株而且没有一代苗的话,从成株的外观看,兰花的组培苗和原种没有任何区别。
2, 从整株来看,个别组培苗的一代苗和二代苗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株型、艺等方面,但经过养植数年并分株之后,则无法区分组培苗和老种。
3,组培苗是运用现代植物学的科学技术,利用植物的种子、芽或植物的其他组织,在特定的条件进行植物的复制,复制出的苗称为组织培养苗,一般称为组培苗、克隆苗,因组培苗通常在试管内繁殖所以又称试管苗。组培苗在某个植物的大量繁殖、选种、脱毒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农业、花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
(2)兰花无菌扩展阅读:
1,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2, 兰花的组培主要是通过二个途径:一是利用兰花的种子进行繁殖,即利用兰花成熟朔果内的种子繁殖;二是实验室切取兰花的芽点进行繁殖。
㈢ 兰花无菌播种怎么播种
也称种子无菌培养。就是以种子为外植体,采用微型繁殖(Micropropagation)的技术把消毒后的种子接种到人工配制的无菌培养基上进行萌发的方法。大量的研究和繁殖实践证明,兰花的种子播种在无菌而含有一定配比的矿物营养、维生素、激素、有机营养等的培养基上能萌发形成小植株。无菌播种的过程与植物的微型繁殖相同,即适宜播种培养基的选择和配制→种子消毒和处理→接种(播种)→种子萌发→幼芽的生长发育→无菌苗的扩大繁殖→生根诱导和壮苗培育→练苗和出瓶移栽等。适宜播种繁殖的培养基种类比较多,如:VW培养基、White培养基、MS培养基等都可用于兰花的播种繁殖。
无菌播种法还可用于未分化的种胚培养和杂交后发育异常的种子的播种,这样可以促其提早形成开花植株。对于那些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兰花品种,采用此法可以得到大批量的幼苗供生产或品种选育研究。
㈣ 兰花种子在无菌条件下多久开花
兰花种子在无菌条件下,播于适当的培养基上即可萌发,并可在试管中获得幼苗,移植于大瓶中,经5~6年可开花,此法一直沿用至今。以后法国Morel(1960)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兰花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了无性繁殖系并诱导分化了植株。据统计,已有约66个属的兰科植物可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其中有的是结合育种应用种子无菌发芽法,有的兰属应用茎尖培养诱导原球茎发生,建立无性繁殖系,有些兰属用无菌扦插繁殖。
㈤ 养兰花怎样才能有兰花菌
兰花与某些菌抄类是共生袭的,兰花植株本身都带有一定的菌量,在养护中,使用杀菌药物防病治病时,有些药物在杀灭致病性菌类时也会同时杀灭一部分有益的菌类,可以通过施用一些益兰菌、兰菌王之类的东西补充菌群,但是不要与杀菌类药物同时使用,而应在杀菌药物作用期结束后使用,很多网店和花店都有此类商品。
㈥ 请教一下,兰花种子用于组培时怎么灭菌
先用75%酒精浸泡30秒,再用0.1%升汞浸泡5~8分钟,之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4~5遍即可。
㈦ 兰花种子无菌培育瓶里都什么植料
里面首先是营养土和生根粉两种东西,在土壤里头才可以让兰花种子生长,而且要适当的条件,不要暴晒,比较通风的环境下,更容易产生种子的发芽
㈧ 兰花组织培养怎么做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人工控制的环境里培养成完整植株的一门生物学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植物细胞全能性.
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在适宜条件下,任何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一植物组织培养一些的概念
外植体(explant):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从植物体上被分离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供培养用的原生质体,细胞,组织,器官等成为外植体.
愈伤组织(callus):植物受伤后的伤口处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切口处不断增殖产生的一团不定形的薄壁组织.愈伤组织可使伤口愈合,使表面细胞呈木栓化而起到保护作用;植物扦插时,愈伤组织可形成不定根;植物嫁接时,愈伤组织可使接穗和砧木愈合;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常可形成不定芽.
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指已分化的组织又恢复到无分化的状态.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将已经分化的茎,叶,花等外植体进行培养,令其形成愈伤组织,回到没有分化的状态,称为脱分化.
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对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诱导其形成新的植物体的过程.
植株再生(plant regeneration):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试管苗(test-tube plantlet):指在无菌条件下的人工培养基上,对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培养所获得的再生植株.
初代培养(primary culture):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最初建立的外植体无菌培养阶段.由于首批外植体来源复杂,携带较多细菌,要对培养条件进行适应,因此,初代培养一般比较困难.
继代培养(subculture):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当外植体被接种一段时间后,将已经形成愈伤组织或已经分化根,茎,叶,花等的培养物重新切割,转接到其它培养基上以进一步扩大培养的过程称为继代培养.
运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在比较简单易观察的条件下研究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繁殖,生长和分化,以及各种外界因素对它们的影响,从而为解决农业生产和药物生产中的某些问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已有若干重要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一为营养繁殖系的快速繁殖,如以甘蔗为例;原来每亩要用蔗种0.5~1吨,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幼苗进行栽培可节省大量蔗种.又如贝母繁殖率非常低,而用组织培养分化出的三个月左右的鳞茎,其大小就相当于用种子繁殖二年生的鳞茎.
另一为药物和生物制品的工业生产,探索天然药物生产工业化的途径是当前药物生产的一个新方向,有可能用组织培养法来代替全植物提取有效成分.组织培养应用在药学方面的工作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很迅速,它具有如下一些优点:
1.利用组织培养代替原植物的栽培以获得所需的有效成分,达到产量高,成本低的目的,还可节约土地.
2.除了应用于产生次生物质外,还可应用于生物转化.例如烟草组织培养中蒂巴因去甲基后可能生成吗啡.
目前中国已成功地将麦角菌,灵芝,猴头菇等真菌进行工业化生产,高等植物组织培养在工业化中的应用也正在研究.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这一新技术在中草药方面应用的前途是无限广阔的,它不仅有利于探讨和阐明药用植物生理,遗传和成分生物合成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而且一旦工业化生产问题得到解决,将可以为防病治病做出很大的贡献.
一,培养基的组成和配制法
1 培养基的成分
(1)无机营养物
(2)有机物质
(3)植物生长刺激物质
(4)其它 附加物
(5)其它对生长有益的未知复合成分:如椰子汁,酵母提取液,麦芽浸出液等.
培养基中如加入0.5~1%的琼脂即为静止培养的固体培养基,否则为悬浮培养的液体培养基.不同植物材料常需要改变配方,如维持生长和诱导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培养基配方就不同,因此配方的种类很多,目前以Ms (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配方为最常用的一种基本培养基,它利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快速生长.
2 培养基的种类
MS培养基,B5培养基,White培养基,N6培养基等等.
3 培养基的配制
(1)混和培养基中的各成分
(2)融化琼脂
(3)调整pH为5.8
(4)分装
(5)灭菌
(6)放置备用
二组织培养操作的一般流程
1 器皿的洗涤
2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3 接种室及用具消毒
4 材料灭菌:70%酒精,氯化汞
5 接种
6 无菌培养
三,选材和灭菌方法
从低等的藻类到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高等植物的各类,各部分都可采用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一般裸子植物多采用幼苗,芽,韧皮部细胞,被子植物采用胚,胚乳,子叶,幼苗,茎尖,根,茎,叶,花药,花粉,子房和胚珠等各个部分.
由于植物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常被霉菌和细菌污染,故材料必须进行灭菌处理.一般用漂白粉溶液(1~10%),次氯酸钠溶液(0.5~10%),升汞溶液(0.01%),乙醇(70%)或过氧化氢(3~10%)等处理后,再用无菌水反复冲洗至净,然后在无菌室内,将所取的组织迅速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受伤组织切口表面不久即能长出一种脱分化的组织堆块,称为愈伤组织(Callus).
四,培养条件
(一)温度: 对大多数植物组织20~28℃即可满足生长所需,其中26~27℃最适合.
(二)光: 组织培养通常在散射光线下进行.光的影响可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些植物组织在暗处生长较好,而另一些植物组织在光亮处生长较好,但由愈伤组织分化成器官时,则每日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光照才能形成芽和根.有些次生物质的形成,光是决定三因素.
(三)渗透压: 渗透压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很有关系.在培养基中添加食盐,蔗糖,甘露醇和乙二醇等物质可以调整渗透压.通常1~2个大气压可促进植物组织生长,2个大气压以上时,出现生长障碍,6个大气压时植物组织即无法生存.
(四)酸碱度: 一般植物组织生长的最适宜pH为5~6.5.在培养过程中pH可发生变化,加进磷酸氢盐或二氢盐,可起稳定作用.
(五)通气: 悬浮培养中细胞的旺盛生长必须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小量悬浮培养时巨常转动或振荡,可起通气和搅拌作用.大量培养中可采用专门的通气和搅拌装置.
番茄无菌苗愈伤组织培养
1 培养基配制
2 接种和培养
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过菌的材料,经适当切割,转移到培养基上.
㈨ 兰花种子在无菌条件下可以生长吗
兰花种子在无菌条件下,播于适当的培养基上即可萌发,并可在试管中获得幼苗,移植于大瓶中,经5~6年可开花,此法一直沿用至今。以后法国Morel(1960)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兰花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了无性繁殖系并诱导分化了植株。据统计,已有约66个属的兰科植物可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其中有的是结合育种应用种子无菌发芽法,有的兰属应用茎尖培养诱导原球茎发生,建立无性繁殖系,有些兰属用无菌扦插繁殖。总之,自1960年Morel进行兰花的试管繁殖成功以来,兰花的栽培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导致今日“兰花工业”的兴起,实现了兰花生产的工厂化与商品化。兰花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已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其中一些在国际花卉市场上有相当高的地位,但在栽培技术上至今仍只是沿用古老的分株繁殖法。
㈩ 兰花怎样无菌栽培
基本上达不到无菌栽培 如果你自己有温棚 可以多注意喷洒杀菌药 也可以上中国兰花网看看 那上面有很多栽培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