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泉源荷花池

泉源荷花池

发布时间: 2022-03-19 19:40:46

① 趵突泉——的最著名景点叫什么(三()迸发)

首先,您到济南。再以济南为中心,前往泰安的泰山和位于曲阜的孔府、孔庙和孔林景区。目前,大明湖15元、趵突泉15元、千佛山15元、泰山102元、孔府32元、孔庙52元和孔林22元。

具体的线路和景点,建议您如下安排:
D1行程 到达济南
由火车站去大明湖,乘11路公交可至公园西南门、南门;乘31、36、37路公交车可达公园东门;乘6路可到达北门;乘坐41、66路旅游公交车可达大明湖西南门。
趵突泉公园位于市中心,在大明湖以南一公里处,与泉城广场隔路为邻,距最繁华的商业街泉城路也仅一华里左右,交通方便。乘坐K51、K52、K54、66、72、82、85、101、102、103、104路公交车均可直达。
千佛山公园在趵突泉以南二公里,可乘2、16、31、48、62、79、K51、K54、K56路公交车到千佛山站。
出租车:起步价6元,外加1元钱油费。3公里后1.5元/公里。
济南公交车一律自动投币,不找零钱。普通车1元,K系列空调车2元,注意备好零钱。
济南美食:黄河鲤鱼、宫保鸡丁、九转大肠、黄家烤肉。明湖三美:蒲菜、茭白、白莲藕等。

趵突泉公园 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

趵突泉 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号称是"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泺源堂之前,趵突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近据专家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迄今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趵突泉曰:"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历城县志》中对的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 一"。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平方米/日,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 ,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 ,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著名的旅 游胜地。

周边揽胜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该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形制考究,为历代文人称颂。宋代大文学家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齐洲掌书记,对济南名胜古迹咏吟甚多,其中咏《槛泉亭》一诗犹为著称。

槛泉亭和孔教授武仲韵

[宋]苏辙

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滓秽未能妨洁净,孤高每到一依然。

(《栾城集》)

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李清照纪念堂之南,漱玉泉东侧,属于"趵突泉泉群"。据《(乾隆)历城县志》卷八"山水考·三"转引旧《志》记载,曰:"柳絮泉,在今线泉东南角,泉沫纷繁,如絮飞舞",故名"柳絮"。往昔,泉四周垂柳成荫。春日,岸上柳絮扬扬飞舞,水中泉沫翻动如絮,泉水与垂柳相映成趣,令人陶醉。明晏璧曾赋诗曰:"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冷冷.。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诗中正是对此景色的赞咏。该泉现泉池系於1956年新砌而成。泉池呈长方形,长3·5m,宽2·3米,深1·5米,池于1980年题写。泉边柳树成荫,池水清澈见底,长流不竭。水中游鱼可数。夏日乘凉观景,可谓佳境。

老金线泉,即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 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泉"之一的"金线泉"。它位于趵突泉东北侧,尚志堂与鱼展馆之间。泉池呈长方形,原长4 丈,宽2丈。由于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波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濠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明清时期,金线尚能清晰地见到,后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坏,水面亦随之缩小,水势减弱,金线则从此消失。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在原金线泉东约20米处一所石砌雕刻的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于是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并将清同治九年(1870)江苏吴兴丁彦臣题写的"金线泉"三字石刻移嵌在这泉的东壁上。而将原金线泉改称"老金线泉",由济南书法家李仲余新题"老金线泉"(隶书)四字嵌刻于池壁。

金线泉,泉池东西长2米,南北宽1米,池深1·2米,池壁及池周围栏杆均用精细的大理石砌成。

金代《 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南侧,属"趵突泉泉群"。"漱玉"一词源于《世说新语·排调》中的"漱石枕流"。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 4·8米,宽3·1米,深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层叠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声,注入螺丝泉池中。明代诗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的赞语。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传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

位于趵突泉公园东门口,其高7·5米,,柱间总宽9·2米,两侧悬挑各1·5米,造型为"四柱三间冲天挑担式"。颜额磨光花岗石上刻有"趵突胜景"、"观澜知源"八个凹形鎏金大字,有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蒋维崧题书。

离开马跑泉及其附近的浅井泉,南向徐行,便看到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太湖石迎面矗立。这座太湖石,名叫龟石,这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北园的别墅---云庄的遗物。拒考,当时云庄中有秀石10块,称为"十友",其中,龙、风、龟、麟四大灵石尤为著名。到了明代以后分移到济南城中的皇亭、孔庙及趵突泉等地。趵突泉原来还有一座麟石,"七七事变"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炸毁了。四座灵石现在仅存的只有这一龟石。它是一座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太湖石,高近4米,重约8吨。该石挺拔露骨,多空窍,筋络明显,多凹凸,具有石品中的"邹、瘦、透、漏"的特点。

在趵突泉东北,为原尚志书院的一个院落。尚志书院,系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山东巡抚丁宝桢创办,就学者除学习儒学外,还学习天文、地舆、算数。该堂曾刊刻《十三经注疏》、《石徂徕来先生集》、王渔洋诗文著作等书籍,称尚志堂版,在国内享有盛誉。

位于风景秀丽的万竹园白云泉畔,石因泉而命名。该石高4.2米,宽1.8米,厚1.5米。盖石体态高大浑厚,石身纹理交错,窍孔通透,与泉溪、亭桥、翠竹、丛林浑然相融。

此堂在趵突泉北岸,最早为娥英祠。这一组三进的建筑群,原是古代娥姜祠的旧址,原来奉祀的是大舜的妻子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大约在金元以后改为吕祖庙,曾供奉着宋代以后逐渐流行的道教新神吕洞宾。著名文学家曾巩在北宋熙宁年间(1072━1073),在泺水建二堂,南堂临泺水之源,故称"泺源堂"。北堂南对历山,曰"历山堂"。后来,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成"吕公祠"。明朝,盐运使司张奎光、济南知府樊时英、历城县令吕黄钟又改祠为阁。此后,恢复原名"泺源堂",至今。泺源堂,三间两层,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一组较大的明清建筑。1979年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堂前悬楹联,是选取赵孟頫咏趵突泉七律中的颈联:

云雾润蒸华不住,

波涛声震大明湖。

这当然是从杜甫的"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的名句中脱化而来,但由于赵孟頫是人们喜爱的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济南人还是很珍重他这首诗的。此联为济南回族书法家金棻近年所写。

在泺源堂三进院落的墙壁上嵌着明清以来的文人的石刻,其中有理学大师、阳明学派的开创者王守仁的手迹。摩挲欣赏,也可以增加游兴。

位于娥英祠后殿,因纪念尧舜禹三圣帝而称三圣殿,是明代建筑。

此桥原为木桥,南北纵向,在趵突泉池东岸,望鹤亭西南侧。系由明万历年间历城知府张鹤鸣始建,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重修,清顺治年间监察史程公再次重修。均为木质,后改为平板石桥。1964年扩建趵突泉公园时,更换了石板。1975年,在桥体两侧设置雕花石栏。

也称"来鹤坊"。在趵突泉东侧来鹤桥南端。为明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所建。是两柱一楼式,丹柱青瓦,斗拱承托,上饰吻兽。南北各悬"洞天福地"、"蓬莱旧迹"匾额。

在趵突泉西侧,位于娥英祠、通泺园之间。桥宽3米,长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风格建造,东西构架。因在桥上能观赏趵突泉水,故称观澜桥。

在观澜桥北面约30米处。,此桥在明刘敕《历乘》、《(崇祯)历城县志》均有记载。桥南墙壁上嵌同治四年的《重修广会桥碑记》,文中有"济南一名大板桥。桥南数千米为趵突泉。清山之泉均与北水会,每值夏秋之交,山水涨发,奔腾澎湃。

据元代于钦《齐乘》记载:"概胜楼在趵突泉西。金人建楼,亦壮丽。近亦为水所坏。"

胜概搂诗

[元]赵梦頫

楼下寒泉雪浪惊,楼前山色翠屏横。登临何必非吾土,啸傲聊因得此生。

檐外白云来讬寄,梁间紫燕语关情。济南胜概天下少,试倚阑干眼自明。

《松 雪集》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后 。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

在趵突泉北岸。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为"吕公祠"。清顺治观察何启图改历山堂为阁,上层祀文昌,下层祀钟离,同时将阁后李公祠改祀斗母,称"斗母宫"。后来三殿统称吕祖庙。

吕公祠

[明]王象春

回老犹能恋此乡,远时相约近时忘,

黄梁未熟人生醒,可是泉香是米香。

金元遗山在太原,有道人尝邀同食。且曰:"吾家在济南趵突泉上,甚可乐也。子能从吾游乎?"元曰:"有待。"数年后,遗山过济,已忘前约矣。游泉上,倦卧泺源堂,忽梦前道 人揖之曰:"久约不相忆耶?何咫尺不相顾?"醒而始悟,因起过北岸入祠中,俨然座上矣。因为重建此祠 。

(《齐音》)

位于趵突泉的东南侧,为纪念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所建。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并写了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世人称为"三百年绝调"。著有《沧溟先生文集》。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攀龙辞去陕西按察副使职东归,在历城王舍人庄之东鲍山下建楼,曰"白雪楼"。李攀龙晚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又建一楼,亦曰"白雪楼"。明万历年间,山东右布政使叶梦熊因敬仰李攀龙,出资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楼。1956年趵突泉扩建公园时,该楼因破烂不堪被拆除。1996年予以重建。

泺源白雪楼

白雪楼旧有二处,今皆凋落。士人不忍,因于第一泉畔另起杰阁。要之,非实。(《齐音》)

趵突泉白雪楼

[明]光庐

人去楼空济水头,栏杆倚遍忆风流。白云黄鹤杳何处,山色溪声共一楼。

长夜漫漫知古恨,知音落落到今愁。岭南大雅关同调,春鸟喂喂自可来 。

D2行程:济南——曲阜 您可以选择乘汽车前往,也可以选择乘K51次由北京——日照西方向去的火车。济南站开车时间:04:44 到达曲阜站时间:次日07:34。出了曲阜火车站,车站广场前出口处,有唯一一趟中巴车,可以直接到达孔庙(门票:52元)。另外,孔府与孔庙仅仅一墙之隔,孔府门票:32元,游览完孔府,出了孔府可以在鼓楼吃饭,附近有很多的餐馆。价位高低适中,然后,搭乘当地人的人力三轮车,可以直接到达孔林。并住宿在曲阜。

曲阜位于山东中部。公元前11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乡,他曾在此著书讲学。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孔庙的总体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前为神道,两侧栽植桧柏,创造出庄严肃穆 的气氛,培养谒庙者崇敬的情绪;庙的主体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左有对称,布局严谨。前后九进院落,前三进是引导性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较小的门坊,院内 遍植成行的松柏,浓荫蔽日,创造出使人清心涤念的环境,而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 奥。座座门坊高揭的额匾,极力赞颂孔子的功绩,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人敬仰之情不觉油然而生。第四进以后庭院,建筑雄伟,黄瓦、红墙、绿树,交相辉映, 既喻示出孔于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丰功伟绩,而供奉儒家贤达的东 西两民,分别长166米,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

孔庙共有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古建面积约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金 元碑亭、明代奎文阁、杏坛、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寝殿等。金牌亭大木做法具有不少宋式特点,斗栱疏朗,瓜子栱、令栱、慢拱长度依次递增,六铺作里跳减二铺,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外观相同等。正殿庭采用廊庑围绕的组合方式是宋金时期常用的封闭式祠庙形制少见的遗例。大成殿、寝殿、奎文阉、杏坛、大成门等建筑采用木石混合结构,也是比较少见的形式。斗栱布置和细部做法灵活,根据需要,每间平身科多少不一,疏密不一,栱长不一,甚至为了弥补视觉上的空缺感,将厢栱、万栱、瓜栱加长,使同一建筑物相邻两间斗栱的栱长不一,同一柱头科两边栱长悬殊,这是孔庙建筑的独特做法。

孔庙保存汉代以来历代碑刻1044块,有封建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 建孔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谒庙的诗文题记,文字有汉文、蒙文、八思巴文、满文,书体有真草隶篆,是研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碑刻中有汉碑和汉代刻字二十余块,是中国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方。乙瑛碑、礼器碑、孔器碑、史晨碑是汉隶的代表作,张猛龙碑、贾使君碑是魏体的楷模。此外还有孙师范、米芾、党怀英、赵孟 、张起岩、李东阳、董其昌、翁方钢等人的法书,元好问、郭子敬等人的题名,孔继涑五百八十四石的大型书法丛帖玉虹楼法帖等。孔庙碑刻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孔庙著名的石刻艺术品有汉画像石、明清雕镌石柱和明刻圣迹图等。汉画像石有90余块,题材丰富广泛,既有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录,也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反映。雕刻技法多样,有线刻、有浮雕,线刻有减地,有剔地,有素地,有线地;浮雕有深有浅,有光面,有糙面。风格或严谨精细,或豪放粗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明清雕镑石柱共七十四根,其中减地平镌五十六根,高浮雕十八根。减地平镌图案多为小幅云龙、凤凰牡丹,清雍正帝七年刻,崇圣祠刻牡丹、石榴、荷花花卉,构图优美,是明弘治十七年的遗物。石雕的精品是浮雕龙柱;大成殴前檐十柱,每柱高达六米,最为高大,崇圣祠二柱龙姿矫健,云形活泼,水平最高。另外圣时门、大成门、大成殿的浅浮雕云龙石陛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圣迹因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据孔庙宋金木刻增补而成,由曲阜儒学生员毛凤翼汇校、扬州杨芝作画、苏州石工章草上石,共一百二十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迹,是我国较早的大型连环画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两千多年来,曲阜孔庙旋毁旋修,从未废弃,在国家的保护下,由孔于的一座私人住宅发展成为规模形制与帝王宫殿相埒的庞大建筑群,延时之久,记载之丰,可以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孤例。

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宋徽宗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帝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帝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英文名称: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12)。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l]宋徽l]

D3行程:一早在曲阜汽车站乘汽车去往泰安,两地之间的公路交通往来十分方便。班车每半小时两地对开。汽车到达泰安汽车站,位于泰山火车站旁,在广场乘坐3路车,走财源大街——青年街到达泰山红宫门。步行爬泰山。泰山幽区是指中路旅游区,是最富盛名的登山线路,自登山盘路的起始点一天门经中天门至南天门,全长5.5公里,几乎全部为盘路.共有6290级台阶。

考虑到体力的问题,也可以,泰山风景旅游区包括幽区、旷区、奥区、妙区、秀区、丽区六大风景区。那么除了传统登山线路的泰山幽区,即自登山盘路的起始点一天门经中天门至南天门外,其他泰山风景区属于泰山后山的范围。主要有两种线路:
1、从火车站乘游览车至桃花峪,然后乘车或步行至桃花源,从桃花源乘索道或步行至岱顶。
2、从火车站乘游览车至后石坞,然后乘索道或步行至岱顶。

② 泉、水、流、荷、花,可以怎么组词

泉流,泉来水,泉下,泉自眼,泉源
水案,水案儿,水坝,水霸,水泵,水笔,水表,水产,水车
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
荷包,荷包蛋,荷尔蒙,荷花,荷兰,荷马,荷钱
花木。花草。花匠。花事

③ 济南有哪些泉水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拥有“七十二名泉”。

2004年新评选名录如下:

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漱玉泉、马跑泉、无忧泉、石湾泉、湛露泉、满井泉、登州泉、杜康泉、望水泉、珍珠泉、散水泉、溪亭泉、濋泉、黑虎泉、琵琶泉、玛瑙泉、白石泉、九女泉、五龙潭、古温泉、贤清泉、天镜泉、月牙泉、西蜜脂泉、官家池、回马泉、虬溪泉。

玉泉、濂泉、百脉泉、东麻湾、墨泉、梅花泉、濯缨泉、玉环泉、芙蓉泉、舜井、腾蛟泉、双忠泉、华泉、浆水泉、砚池、甘露泉、林汲泉、斗母泉、无影潭、白泉、涌泉、苦苣泉、避暑泉、突泉、泥淤泉、大泉、圣水泉、缎华泉、玉河泉、西麻湾、净明泉、袈裟泉、卓锡泉、清泠泉、檀抱泉、晓露泉、洪范池、书院泉(又名东流泉)、扈泉、日月泉 )

(3)泉源荷花池扩展阅读:

济南市是山东省省会,素以“泉城”盛誉闻名天下,驰名天下的天下第一泉5A级风景旅游区,素有“泉都”美誉。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济南位于山东中部,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沿海城市与内地联系的交通枢纽。泉城济南,美丽潇洒。

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之滨、泰山之阴。自古以来,济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拥有众多泉水,泉水之多、涌量之大、形态之美、水质之优,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城市可与之媲美。

网络-七十二名泉

④ 趵突泉和大明湖的资料

一、趵突泉又名槛泉,旧称泺,为泺水的源头。三股泉水成一线紧密排列,齐声迸发,声势浩大,因此被乾隆皇帝称为“第一泉”,是泉城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同时也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趵突泉位于济南旧城的西南角,南护城河的最西边。趵突泉公园位于现在的泉城广场正西,五龙潭公园正南,公园北门面对商业街“泉城路”,护城河与公园内各泉泉水汇集。为有三股泉水在同一泉池中央。泉池西岸有观澜亭,北岸有舜妃娥英庙。

趵突泉是地理上典型的自流井。成因也大致与此相同。形成自喷井的条件是山谷地形,地下水沿着岩层向低处流动,在低处的岩石裂缝上升并在较高的水压下产生自喷。

济南地下深层是由变质岩花岗岩构成的底床,上层是石灰质沉积岩。沉积岩容易透水,花岗岩防止地下水继续向下渗透。济南南部是泰山山脉的最北部,北部则是著名的地上河黄河。这就形成了市区相对较低的盆地结构。降水从南部山区经过渗透进入地下河,在市区下面汇集产生水压。各大泉群就是泉水外泄的出口。

二、大明湖在山东省省会济南旧城北部,现在的市区中心,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另外两处名胜为趵突泉、千佛山。其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湖水面积约46万平方米,约占旧城的三分之一。大明湖公园大门有郭沫若手书“大明湖”匾额,门首一副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历史悠久的大明湖的人文景观也是极为著名。多处建筑景观是为纪念古人政绩、行踪而修建,如历下亭、月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

其中包括唐朝的李白,宋代的曾巩、苏轼,金元时期的元好问、张养浩,明代的李攀龙、王象春,清代的王士祯、蒲松龄等。 大明湖公园内的古建筑是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4)泉源荷花池扩展阅读:

大明湖的四大谜,由来已久。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就曾经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后该文又被清朝人收录在《历城县志》中,应该是较早对明湖四怪提出的文字记载。

这也就是济南的人家喻户晓的大明湖里“四怪”——青蛙不鸣,蛇踪难寻,久旱不落,久雨不涨。

1、青蛙不鸣:所谓“青蛙不鸣”,时至今日仍无人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2、蛇踪难寻:所谓“蛇踪难寻”,是因为大明湖内的水鸟众多,使得蛇类很难在其中生存下去。

3、久旱不落:所谓“久旱不落”,是因为大明湖的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源源不断流注湖中的泉水不能下泄。

4、久雨不涨:所谓“久雨不涨”,是因为大明湖的出水口众多,当水涨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流了出去。



⑤ 华清池有什么玩的

华清池可玩的很多,有:华清宫芙蓉园,华清池温泉,唐御汤遗址,梨园。

1、华清宫芙蓉园

华清宫遗址芙蓉园恢复项目是陕西省温泉旅游重点项目,于 2000 年立项,2003 年6 月一期工程正式动华清池( 老图) 工。工程分二期,一期工程规划总地面积32 亩总投资近亿元,增添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盟誓”的“长生殿”、温泉神女亭、芙蓉湖、得宝楼、果老药堂、御茗轩等十余处新景观。

⑥ 杜甫的诗(四句)

江南逢李龟年①

杜甫

岐王②宅里寻常见,
崔九③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①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②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③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简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⑦ 西安华清池的介绍

华清池
位于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温泉水与日月同流不盈,不虚。每天都有很多游人在这里洗温泉澡。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经历代战争,原来的建筑都已毁塌。现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历史记载的布局于1959年重建的。自古以来,华清池为游览胜地。华清池温泉共有4处泉源,在一石券洞内,现有的圆形水池,半径约1米,水清见底,蒸汽徐升,脚下暗道潺潺有声,温泉出水量每小时达112吨,水无色透明,水温常年稳定在43度左右。四处水源眼中的一处发现于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前771年时代,其中三处是解放后开发的。总流量每小时为100多吨,水温43℃。水内含多种矿物质和有机物质,有石灰、碳酸钠、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钠、硫磺、硫酸钠等多种矿物质。骊山温泉、千古涌流,不赢不虚。温泉水不仅适于洗澡淋浴,同时对关节炎、皮肤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浴池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华清池有各类浴池一百多间,一次可容纳近400人洗浴。
这里作为古代帝王的离宫和游览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以资游幸。冬天温泉喷水,在寒冷的空气中,水汽凝成无数个美丽的霜蝶,故名飞霜殿。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建离官。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年终返回。唐天宝六年(747)扩建后,唐朝第七个皇帝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飞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杨贵妃的卧室。白居易《长恨歌》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便是九龙湖,湖面平如明镜,亭台倒影, 垂柳拂岸,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霜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 殿东西相对,西岸是九曲回廊。由北向南过龙石舫,再经晨旭亭、九龙桥、晚霞亭,便到了仿唐“贵妃池”建筑群。“莲花汤”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汤”池形如海棠,供贵妃享用;“尚食汤”是供大臣们沐浴之处;“星辰汤”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故名。在星辰汤后面还有温泉古源。出了贵妃池向前行便进望湖楼,先见荷花池然后经飞霞阁,传说此阁是贵妃浴后观景及凉发之处。 现在的九龙汤是唐玄宗洗浴的池名, 贵妃池是杨贵妃沐浴的地方。接着来到五间亭,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过。后面骊山的半腰间虎斑石处还有一座“兵谏亭”,高4米,宽2.5米,水泥钢筋结构,兵谏亭匾额是用贵重的蓝田玉制成。走出望湖楼,向右可沿着一条砖砌的台阶上行,直登苍翠葱绿、美如锦绣的骊山游览。经近年来考古发掘,在唐华清宫保护范围内发现了唐梨园遗址,清理出“莲花汤”(御汤)、“海棠汤”(贵妃池)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及大量建筑材料。同时在唐、汉文化层下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夹砂泥质陶片,为研究华清池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里,这次事件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中国抗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西安事变”的遗址在华清池风景区,内有五间厅和兵谏亭等。
今天的华清池,名山胜水更显奇葩,自然景区一分为三,:东部为沐浴场所,设有尚食汤,少阳汤,长汤,冲浪浴等高档保健沐浴场所,西部为园林游览区,主体建筑飞霜殿殿宇轩昂,宜春殿左右相称。园林南部为文物保护区,千古流芳的骊山温泉就在于此。
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形势的发展,华清池内又新添了中外书法碑林、梨园及其它艺术展馆。构成了集旅游、文物、园林、沐浴、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物游览场所。堪称北方皇家园林之典范。
2007年5月8日,西安市华清池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⑧ 西安华清池简介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以3000年的皇家园林史和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而享誉海内外。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更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而驰名中外。

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具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1982年,华清池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华清池景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5年1月,与“骊山”两大景区合并升级为“华清宫”。

2018年4月13日,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排名第二。

(8)泉源荷花池扩展阅读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区以东约30公里处,自古就是温泉沐浴胜地,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建离宫,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唐玄宗时改称华清池,是唐代皇家和王公大臣的洗浴地。其中“温泉水滑洗凝脂”就是当年杨贵妃在这里沐浴的写照(进入大门就能看到贵妃沐浴的雕像)。

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之上扩建而成。如今游客只能在景区内参观景点,如想在这里温泉洗浴,则必需入住景区内的温泉酒店。

华清池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此,华清池景区内完整地保留着当年蒋介石行辕旧址五间厅(位于景区南部),至今墙壁上还保留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后面骊山的半山腰虎斑石处,便是“兵谏亭”(原名:捉蒋亭,在骊山景区内,需要另外购买骊山门票才能进入)。

目前华清池景区内主要景点有: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唐梨园遗址博物馆,以及飞霜殿、昭阳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

其中的“御汤遗址博物馆”内有内有“莲花汤”和“海棠汤”遗址,是当年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御用汤池。“莲花汤”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汤”池形如海棠,供贵妃享用,目前只能看到两个石头砌成的大坑。

华清池景区在2007年推出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全场约90分钟。 2012年又推出的多媒体影像剧《玄境长生殿》,成为传统博物馆数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其中《长恨歌》的演出,只在4月1日-10月31日期间有,分为单场及双场演出。只有周五、周六及法定节假日为双场演出,其他时间为单场演出。演出无统一票价,按位置区域分价位售票。东西区票价258元,中区平日票价288元(节假日298元)。

景区大门处设有导游服务点和景区指示牌。景区内有温泉酒店,提供温泉洗浴和住宿服务。入住酒店后,凭酒店房卡,可免费游览景区。

华清池景区比邻骊山森林公园。在景区门口乘坐游5专线(306)公交车向东,一小时左右可以到达秦兵马俑。

⑨ 关于济南某一个景物的四季描写

济南的冬天文/老舍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象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象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的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什么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济南的秋天/老舍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末,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济南的春天

济南的春天是一个柳絮飞舞的春天,漫步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总会有洁白的柳絮轻盈扑面,如数不清的纤纤素手抚摸着你的脸宠。这个时候,你的心是痒痒的,你的脚步也是轻轻的,你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到,济南的春天是如此娇柔温馨,生机盎然,便禁不住心旷神怡了。

济南的春风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吹过来,好像在一夜之间,或者你刚刚打了一个小小的瞌睡,那暖暖的风就已经漫过南部绵延的群山,顺势而下,一路轻声细语,悄然吹临你的身旁。或许,你会不由自主地摇动着已经龟缩了一冬的腰板儿,伸手欲抓住这久违的温暖,而就在你张手的一瞬,你已经被这春风团团包围了。这个时候,你再放眼望去,你仿佛在刹那间已经置身于万木复苏,桃红柳绿的世界了。阳春三月飞柳絮,一夜随风化绿萍。呵,济南的春天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到来了。

济南人自然会喜欢济南的春天,这是因为,济南的春天是北国的春天,更是济南人自己的春天,漫天的柳絮,青翠的草坪,盛开的鲜花,婉转的鸟鸣,将济南人带入一个五彩缤纷又飞花点翠的人间仙境。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代学者刘风诰曾这样诵颂济南的秀丽风光,迷人景色,而这诗中的“三面柳”就足以让济南的春天绿色满园,别具风韵了。

没有人考究过柳树在济南生长了多长时间,《老残游记》里“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名句已经流传了上百年。无论是在名胜古迹,道边路旁,还是在居民大大小小的院落,总会有杨柳映入你的眼帘。柳枝依依,摩肩搭背,就像一个个笑容可掬的迎宾在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某种意义上,柳树成了济南的一种象征,这是因为,济南人是热情好客的,如这仪态万方的柳枝,济南人是心诚坦荡的,如这洁白似雪的柳絮,济南人更是坚韧刚正的,如这遒劲挺拔的柳干。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护城河岸,你常常会遇到正在背诵这些唐诗的小学生,稚嫩甜美的童音在柳枝上缠绕,伴随着柳絮悠然飞扬,飘至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构成了济南春天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济南的春天无疑是青年人的天堂,爱情在冬日里孕育生根,在春光里萌芽抽绿,在亭亭如盖的柳树下蓦然升华。他们欢欣鼓舞地倾巢而出,来到湖畔泉边,兴味盎然地绕柳嬉戏,欢歌笑语,尽情地享受着这如春光般的美好爱情,青翠的柳枝也为之陶醉,禁不住手舞足蹈,风姿婆娑了。

济南的老人们总愿在柳树下团团围坐,有柳枝搭肩,春风抚面,或品茶对棋,或抚今忆昔,幸福的目光透过雨帘般的柳枝投向远方,目睹着这座文明古城的变迁,在他们的心里,泉城济南的明天就如同这参天的杨柳,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济南人是不会错过这般美妙的春天的,城乡的各个角落有数不清的踏青人。两人成对,三五成行,或一家老小,或结伴出游,喜悦在脸上荡漾,其乐融融。

济南的春天是婀娜多姿的,也是激情四溢的,更是充满活力的。有这样的春天与济南人相伴,他们还会再奢望什么呢?

济南的春天

料峭了许久的寒意,终于一天天褪去。褪尽生活中最后的一丝冷色,幻化成枝头嫩嫩的绿和花朵片片的红。春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坠入人间,似精灵般可爱,而又充满了暧昧的暖意。

这就是我们印象深处的春的模样。然而济南的春天是与别处的春天不一样的。她太含蓄,不似别处的春那么张扬,那么铺张。她如天边的一片云,在时间的河流中倏然而过,似乎只是为了尽到连接冬天与夏天的职责。

济南的早春,冷而清淡,躲藏在冬的影子里久久徘徊,似乎总是不愿走出冬日凛冽的寒风和干燥的空气。记得昨天还要穿着厚厚的毛衣,而今天却得换上薄薄的T恤。眨眼间济南的春天已经从身边溜走了。约朋友一起去买春装,朋友开玩笑说,在济南这鬼地方又没有什么正经春天,还买什么春装啊,凑合着穿几天,就要换夏装了。这话的确有些夸张,不过,济南的春天的确是很短的,它似乎只能残留在记忆里去怀念。

济南的春天虽然短暂,但它也尽了一个春天的责任。
在寒冷的日子里,千佛山上的草绿了,那些亭亭观观在青翠树木的掩映下也显得青翠欲滴了。在美丽的黑虎泉,喷涌而出的泉水,尽情的挥洒着春的生机,珍珠泉、琵琶泉……点点滴滴,那七十二名泉在春光里,尽情地妩媚其独有的姿色,那么妖娆。春的济南,更有资格炫耀其泉城的本色。

在植物园,成顷的牡丹争奇斗艳。那姹紫嫣红在春风里尽述着一个个春天的故事。

春的脚步虽然匆忙,但无处不在。漫天飞舞的风筝,将春的思念播撒的比那牵挂的线还要遥远。

有的人期待永恒,但春却做不到,尤其是济南的春天。在稍纵即逝的岁月里,我们很多人选择了珍惜。在漫山遍野的春风里,那么多的人在苦苦寻找春天最后一缕气息。踏春,从感情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悼念,只是在春还在的时候。

春天走远的时候,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在大明湖最后一片波光中去凭吊,曾经的春意盎然。

济南的春天——济南的人们最向往的济南的季节。因为它的短,也因为她的出人亮丽。

“济南的春天很短。”澳洲友人来访时,我向他们介绍济南春天时的第一句话便为此,就象几位故友在一起东扯西谈的俏皮话:“春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是的,济南的春天很短。偌大一个冬天飘去之后,人们几乎在刚刚收好棉衣的时候,就在费心准备短袖T恤了。

春绿在不觉中被我们捕捉到了。芽儿般的嫩绿、草绿、新绿是我们的最爱,然而这类醉人的绿却只能维系几百个钟头,几百个钟头之后,它们就立即被驱逐,取而代之的便是那军装上的,绘图铅笔上的,浓重深沉的绿。

济南的春天是这样的短,而她又是这样的新亮清丽。

在通往初中母校的那条阳光路上,有这么一棵树,每年都是它绿得最早。每年的早春季节,我都在观察那棵树,直到它吐出新绿,直到它带给我一年中第一丝暖意,直到它告诉我春季里特有的清丽。

清丽的春天里,人们着身自己最得意的羊毛短衫,牛仔套装,让它们在春的艳阳下舞弄身姿,跳跃光斑。

学生们在排山倒海之势的学习中,最需要的就是湛蓝的天空,亮丽的阳光,以及蓝色光亮所带给我们的分外心情。我们早已厌倦了冬天的阴沉郁闷,早已厌倦了电灯的微弱照明之光。我们所需要的是一轮火红的太阳,和它所赐予我们自然纯青的火焰。

春天带给我们无数的喜悦,我们迎着朝阳在白色圆圈的跑道上奔驰,去感受体育健将的荣誉心情;我们披着绿色去远离声尘的郊外踏青,去放松我们极度紧张的精神。春,总是带给我们无限的新奇。

济南的春天——济南的人们最爱的济南的季节,虽然它很短,但它的蓝,它的绿,它的清新亮丽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暖意,无限的欣喜,和无限不可比拟的愉悦心情。

济南的夏天

济南的夏天总是热烈奔放而又激情浪漫的,阳光明媚,繁花似锦,整个城市就像一座硕大无朋的大花园。夏天的济南离不开水,济南之美贵在泉水,在这座以泉水而闻名遐迩的都市里,水是灵魂,有了水,泉城之称才名符其实,济南的夏天也便是世界上是最美好的夏天了。

在泉城的市中心,有被人们称为济南大客厅的泉城广场。泉城广场集中体现了“山、泉、湖、城、河”的泉城特色,它西临趵突泉、南望千佛山、北靠护城河,游人身临其境,最能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几大景点尽收眼底。泉城广场是泉文化的代表,东部有荷花音乐喷泉,能变换出数种造型;西部的泉标下有四组喷泉,寓意济南的“四大名泉”,七十二个小涌泉,寓意“七十二名泉”,并立有济南“七十二名泉”的名牌,游人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泉城的“泉文化”。

夏日里的趵突泉无疑是游人的乐园,无论是老是少,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来到有天第一泉之称的趵突泉边,你都会变成一个喜欢戏水的孩子,那份欢愉与快乐是你终生难以忘怀的。

趵突泉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池西侧伸入水中的观澜亭建于明朝天顺五年,亭内设有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憩赏泉。趵突泉东池北岸,依水而筑,窗明几净的建筑就是有名的蓬莱社,又称望鹤亭茶社,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领略趵突泉的万般风韵,当品尝到趵突泉水后竟将南巡中携饮的北京玉泉水全部换成趵突泉水,故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之说,不饮趵突水,空负济南游之说。

趵突泉边戏水,品水,当是游人的一大乐事,而去大明湖里扬帆畅游更是妙不可言了。

大明湖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济南三大名胜。在济南的八景中,大明湖有三景,即明湖泛舟、历下秋风、汇波晚照。大明湖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满时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较固定的水位。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湖上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宜人。

如果说柳是济南春天的象征,那么荷花便是济南夏天的天使了。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一簇簇,一片片,似乎绵延没有尽头,乘船在湖中荡漾,鲜艳欲滴的荷花拥簇在你的周围,妩媚嫣润,香气四溢。这个时候,你是忘我的,好像什么不存在,只有这荷花在你的心里含苞待放了。

济南的夏天是泉水的世界,荷花的海洋,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曾为这景色所动,写下了“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常作济南人”的著名诗句。有道是,听景不如看景,亲爱的朋友们,你不妨到泉城一游,作几天幸福的济南人。

除了济南的冬天秋天是老舍先生写的,其他的都不是。希望能帮助你。

⑩ 济源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值得去

第一是黄河三峡,第二是王屋山,第三是济源黄河小浪底风景区,都值得去。

1、黄河三峡

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世界水利工程史上具有挑战性的杰作。黄河小浪底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南30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西起黄河八里胡同,东至坡头西滩,长50公里。按区位分为西滩景区、大坝景区、张岭半岛景区、黄河三峡景区。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即在此兴建。

热点内容
盆栽有青虫 发布:2025-09-23 21:13:34 浏览:765
盆景青枫 发布:2025-09-23 21:11:28 浏览:915
茶花英文名 发布:2025-09-23 21:11:22 浏览:958
山茶花送祝福 发布:2025-09-23 20:29:48 浏览:585
春野樱花漫画 发布:2025-09-23 20:29:46 浏览:622
百合台酒官网 发布:2025-09-23 20:05:23 浏览:91
樱花直播大 发布:2025-09-23 19:58:51 浏览:476
兰花开屏 发布:2025-09-23 19:56:24 浏览:930
兰花楼靠谱吗 发布:2025-09-23 19:54:03 浏览:487
荷花当帽子 发布:2025-09-23 19:43:55 浏览: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