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红芍药
① 海棠花有什么寓意..代表什么情感..
表意义:游子思乡、离愁别绪、温和、美丽、快乐。秋海棠象征苦恋。当人们爱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古人称它为断肠花,借花抒发男女离别的悲伤情感。花语就便有“苦恋”了。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 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玉棠富贵”的意境。
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1)海棠红芍药扩展阅读
海棠的品种:西府海棠、楸子、河南海棠、三叶海棠
1、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学名:Malus micromalus),为木兰纲、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小乔木,高达2.5-5米,树枝直立性强,为中国的特有植物。西府海棠在北方干燥地带生长良好,是绿化工程中较受欢迎的产品。
在中国果品名称中,海棠的品种极为复杂,尚待研究统一。在植物分类中,暂以西府海棠M.micromalus Makino一名概括之,不再分列为多种,以免引起混乱。
海棠的主要栽培品种有河北怀来的“八棱海棠”、昌黎的“平顶热花红”、“冷花红”,陕西的“果红”、“果黄”,云南的“海棠”和“青刺海棠”。
2、楸子
楸子(学名:Malus prunifolia(Willd.) Borkh.)是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小乔木,高达3-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柄长1-5厘米,嫩时密被柔毛,老时脱落。
花4-10朵,近似伞形花序。果实卵形,直径2-2.5厘米,红色。果梗细长。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辽宁、内蒙古等省区野生或栽培。生长于海拔50-1300米的山坡、平地或山谷梯田边。
3、河南海棠
河南海棠(学名:Malus honanensisRehder)是蔷薇科苹果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7米;小枝细弱,圆柱形,嫩时被稀疏绒毛,不久脱落,老枝红褐色,无毛,具稀疏褐色皮孔。
叶片宽卵形至长椭卵形,长4-7厘米,宽3.5-6厘米。伞形总状花序,具花5-10朵,花梗细,长1.5-3厘米,嫩时被柔毛。果实近球形,黄红色,萼片宿存。花期5月,果期8-9月。
4、三叶海棠
产辽宁、山东、陕西、甘肃、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生山坡杂木林或灌木丛中,海拔150-2000米。分布日本、朝鲜等地。
② "帘卷海棠红"出自哪首诗词啊
一、可找到的说法有二:
1、出自古词:《虞美人》
黄昏有约君知否,
对月频呼酒.
纤纤帘卷海棠红,
旧梦难寻只影卧花丛.
清风作伴香尘路,
空把佳期误.
青春虽美不多时,
多少红颜垂泪病相思.
但这一词查不到作者。
2、出自朱自清散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这个比较可考。
二、朱自清《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简介:1924年,马孟容执教今温州中学,与当时逃兵乱来温的散文家朱自清,又同事又好友。马孟容先生精心制作一幅 尺多宽的《月夜八哥海棠图》赠送朱自清先生。朱先生爱不释手,细细品味,整整看了两天,并回赠《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见朱自清散文集《温州的踪迹》首篇)散文一 篇,恭敬地说:“以文换画,自是文雅之事,只是你的画是传神妙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写的仅得其万一,贻笑大方了。”一时成为文界艺坛的美谈。
三、《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原文: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枣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清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铃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枣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 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已足沦肌浃髓而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1924年2月1日,温州作。
③ 季羡林的《海棠花》中的海棠花起什么作用
16、(4分)来A C
17、(7分)
①并非无缘源。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与海棠花无缘,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相思,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终结点。
18、(4分)
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铺垫。
④ 请问海棠花、芍药都是那个月份开的
海棠花期:4—5月
芍药花期:4月下旬到5月
一般海棠比芍药早一点时间,但也有个体差异.
⑤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出自谁的笔下
一、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出处
大部分人熟知这句话源自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其实原出处应该是下面几首词。
这应该是原始出处:《虞美人》黄昏有约君知否,
对月频呼酒.
纤纤帘卷海棠红,
旧梦难寻只影卧花丛.
清风作伴香尘路,
空把佳期误.
青春虽美不多时,
多少红颜垂泪病相思.
这些是有关的:
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晏几道《清平乐》
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张先《诉衷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 柳永《宣清》
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 贺铸《江城子》
二、朱自清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原文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枣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清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铃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枣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
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已足沦肌浃髓而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三、朱自清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赏析
全文仅七百字,三大段,可谓惜墨如金,脉络清晰明快,让人有临画亲赏之快感。
第一段交待了画幅 大小,作者其人,分别浓墨重彩地描述了画中绿色的帘子,一轮圆月 和月光之纯净与柔软平和,还有错落有致、红艳欲流的海棠,以及两只八哥的动态。细细品赏,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多么生动而细腻的画面,色调五彩缤纷,不但有帘的绿,钩弯双穗的石青色,还有月的朗,花的红,蕊的黄以及鸟的黑,这一切在朦胧的月色中如梦如幻,宁静而又生机勃勃,所有的美都在这夜色中时隐时现,让人浮想联翩而不能自禁。
最绝的是对两只八哥的描写,一高一低,背着月光,向着帘里,那高些的小眼儿似乎要闭上了,却又有点儿不舍,那低些的睡着,却别过脸对着另一只,颈还是缩着的。这些点墨成金的字句,让人看到了鸟的动态美、情态美,可谓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过目难忘,也为下文的抒发埋下了艺术的伏笔。
第二段完全是作者情感的升华,接二连三的问句,使画的艺术品位有了直接的表露,也是对画家构图主题的挖掘与猜测。圆月朦胧,月光如水,海棠花开着,枝叶扶疏,四周是静而又静的夜色,一对双栖的鸟夫妻却在各做各的梦。这一段的文字,是全文的精华,催生了读者丰富的联想。那只眼儿半睁半闭的八哥,看似即将睡去,却不想入梦,当然是帘儿的阻隔,使它们无法回到帘内的笼里。那末卷帘人为何不把帘儿卷起呢?是夜出未归,还是醉卧未醒?是有意让鸟儿赏月,还是忘之脑后?其实,看到这里,我也颇费思量,最后在朱自清说给马孟容的话中才知道,原来屋里还有“一个玉人”。怪不得文中有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的哟!朦胧的 岂 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的调侃与戏谑了。
第三段,则是朱自清对这幅画赞美之情的再次表达,也是对撰写此文的动因的表白。
文中所说的“以志这一段因缘”,源于与孟马容的一段交往。
1923年春,朱自清迫于生计,举家来到浙江省第十中学任教。遍找住处却无着落,最后终于在王宅住了下来。(2006年11月下旬,他的这一旧居迁建落成,其儿朱润生一身红装荣耀出席)。
马孟容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大师,也是朱自清在温州十中的同事与挚友。在温州任教一年,因时局动荡,朱自清只得离校赴宁波任教。临走前,朱自清请马孟容赠画。几天后,朱来到马家,正见马孟容挥毫作画,马孟容之弟马公愚笑着对朱说,其兄之作正是赠画,朱大喜,携画回家反复端详。
又过数日,朱自清带着写好的“月朦胧 鸟朦胧 帘卷海棠红”来到马家,并说出了画中的意韵,马孟君听罢笑而点头。马孟君欣赏了朱自清的文章,不禁为他的文笔深深折服,便免了题诗之请,成了一段“以文换画”的佳话。
这篇文章题目的出处,当是马的画题,似是从“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诗中套用而来,然整个标题打了引号,不免又想起南唐诗人李王景的名作:“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紫薇朱槿初残,斜阳却照栏杆。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我想,这幅画作的题目应该是引用此诗的最后一句了吧,若不是---那也只好由他了。
⑥ 海棠的花语是什么
海棠花花语是温和、美丽、快乐 ,也有人说是跟随他人的引导走。
海棠花(学名:回Malus spectabilis(Ait.)Borkh):乔木,高可达答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老时红褐色或紫褐色,无毛。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边缘有紧贴细锯齿,有时部分近于全缘,幼嫩时上下两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后脱落,老叶无毛。花序近伞形,有花4-6朵,花直径4-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有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全缘;花瓣卵形,长2-2.5厘米,宽1.5-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厘米,黄色。果期8-9月。
素有“国艳”之誉。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多生长在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平原和山地,可以人工引种栽培。
⑦ 谁知道“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原诗作的出处及作者
南唐 李王景(jing)
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紫薇朱槿初残,斜阳却照栏杆。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⑧ 玫瑰、芍药、海棠红有的话请发到[email protected]
满意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