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大黎荷花

大黎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3-15 23:43:42

① 这是什么花啊

大花蕙兰

大花蕙兰,常绿多年生附生 草本。是兰科兰属中大花附生种类的总称。假 鳞茎粗壮,长椭圆形,稍扁;上面生有6枚~8 枚带形叶片,长70厘米~110厘米,宽2厘米~3厘米。花茎近直立或稍弯曲,长60厘米~90厘米,有花6朵~12朵或更多。花葶40至150厘米不等,叶色浅绿至深绿,标准花茎每盆3至5支,每支着花6至20朵花。其中绿色品种多带香味。
花大型,直径 6厘米~10厘米,花色有白、黄、绿、紫红或带有紫褐色斑纹。是栽培十分广泛的中国兰之一,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用分株法繁殖。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用蕨根、苔藓、树 皮块等盆栽。要求根际透气和排水特别好,秋 季形成花芽后需有一段冷凉时期,春季才能开花。冬季夜间温度10℃左右。

流行品种

常见栽培的有:独占、 黄蝉兰、碧玉兰、西藏虎头兰和大量杂交种的优良品种。原大花蕙兰商品栽培品种主要来自日本和韩国,国内最近几年也开始有很多公司在研究品种选育、组培技术、栽培技术等。
目前主要的流行品种有以下几类:粉色系列:‘贵妃’、‘粉梦露’、‘楠茜’、‘梦幻’绿色系列:‘碧玉’、‘幻影’(浓香)、‘华尔兹’(清香)、‘玉禅’
黄色系列:‘夕阳’(清香)、‘明月’、‘UFO’
白色系列:‘冰川’(垂吊)、‘黎明’

花色品种

蕙兰在传统上通常按花茎和鞘的颜色分成赤壳、绿壳、赤绿壳、白绿壳等;在花形上也和春兰一样,分成荷瓣、梅瓣和水仙瓣等;花上无其它颜色,色泽一致的也称为"素心"。
蕙兰的品赏自瓣型说出现之后特别注重花朵的瓣型,以梅瓣、水仙瓣为贵,捧舌以圆紧质厚为好,外三瓣(萼片)以宽圆糯质为佳,其名品多为此类瓣型。蕙兰的荷瓣甚少,近年发现有类荷瓣的,也甚受欢迎。蕙兰之一般竹叶瓣者多如蒿草,除少数亮丽的色花外,少受赞赏。近年出现的蕙兰蝶瓣、奇花类,色彩斑斓,光辉夺目,尤以瓣舌多而色彩艳者更受追崇,叫价甚高。素心类也多受喜爱。物以稀为贵,因蕙兰多为黄绿色花,如一旦出现红花、紫花、黑花、乳白花的蕙兰,也甚受器重,色艳者更佳。花瓣萼瓣质厚、糯、玉质化者也常为佳品。蕙兰花枝粗大,花朵多,因之品赏时也应该注意整枝花中各花朵间的布局是否错落有致,香气是否醇美。其叶艺秀丽者也为佳品,偶见叶艺、花艺、瓣型皆具者,则备受青睐。

传统名品

蕙兰的传统名品有老八种:大一品、程梅、上海梅、关顶、元字、染字、潘绿、荡字;传统新八种有:楼梅、翠萼、极品、庆华梅、江南新极品、端梅、崔梅、荣梅。新品种的名品有:天娇牡丹、四喜牡丹、绿云牡丹、远东奇蝶、陆壹奇蝶、楼台蝶、英蝶、步步高、群英荟萃、仙荷极品、鉴湖之美、泉州梅、翠桃献寿、狮蝶、岭南白鹤、金铃、蕙兰水晶花、紫鹃、越王梅、聚花素、朵云、浙顶、端蕙梅、端秀梅、叠翠、春蕙千手观音等等。

蕙兰名品介绍

1.大一品:瓣型:绿壳类大荷花形水仙瓣历史:按《兰言述略》载,清乾隆时由浙江嘉善胡少梅选出;另据《兰蕙同心录》载,为嘉庆初年由胡少梅选出。特征:五瓣分窠,色翠绿,瓣挺质糯,大软蚕蛾捧,大如意舌。被推崇为蕙兰中荷形水仙瓣之冠,被列入传统蕙兰老八种之首位。
2.解佩梅: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历史: 民国初由上海张姓选出。特征: 三瓣翠绿,紧边短脚圆头,白玉捧心,大如意舌,花葶细长。花蕾刚舒瓣时花形稍小,渐后越放越大,花姿挺劲,叶细狭,呈弓形,繁殖快,健花。
3.端蕙梅:瓣型:赤壳类绿花梅瓣历史:由浙江绍兴诸长生选出。特征:外三瓣头圆,紧边,长脚收根,肩平,半硬捧,大如意舌,花型端正,花葶细长。叶半垂。
4.仙 绿:瓣型: 绿壳梅瓣历史: 民国初年由宜兴艺兰者选出。别名宜兴梅,因花形酷似老上海梅,故亦称后上海梅。特征: 三瓣圆头、狭长,分窠,羊角兜捧心,舌长不卷。有人常以此种混充老上海梅出售。苞叶绿色。常有梅形水仙瓣开出。
5.老极品:瓣型: 绿壳类绿花梅瓣历史: 清朝光绪辛丑年由杭州公诚花园冯长金选出。特征: 三瓣圆头、长脚收根,分窠,硬兜捧心(有时偶有分头合背式),龙吞大舌,肩平。苞叶绿色。被列入蕙兰新八种。
6.关 顶:瓣型: 赤壳类梅瓣历史: 清乾隆时由江苏浒关万和酒店店主选出,故一名万和。特征: 五瓣短圆,豆壳捧,分窠,大圆舌,肩平。叶阔。为老八种赤蕙之一。
7.元 字: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历史: 清朝道光年间由浒关艺兰者选出。特征: 三瓣头圆长脚,紧边,色绿,分窠半硬捧心,肩平,执圭舌,花葶粗壮高大,为老八种赤蕙之一。
8.老染字:瓣型: 赤壳类梅瓣历史: 清朝道光时由浙江嘉善阮姓选出。亦名阮字。特征: 三瓣短窄深,肩平,分窠大观音兜捧心,大圆舌,有时花朵癃放;唇瓣尖部被嵌窄不舒、上翘或歪斜,故俗称为秤钩头老染字。花葶细长。为蕙兰中老八种之一。
9.崔 梅: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历史: 抗战前,杭州崔怡庭选出。特征: 外三瓣头圆且大,细收根,瓣肉厚糯,半硬捧心,分窠或分头合背,龙吞舌。色绿,肩平。被列入新八种之一,亦为蕙兰中名品。
10.程 梅:瓣型: 赤壳类梅瓣历史: 清乾隆年间由江苏常熟程姓选出。特征: 三瓣紧边短圆,分头合背或分窠捧,龙舌,花葶粗壮高大,叶阔呈弓形。为老八种赤蕙之首。
11.郑孝荷:瓣型:绿壳类荷瓣历史:抗战前浙江选出。特征:外三瓣长脚,放角收根,蚌壳捧,刘海舌,色绿。
12.庆华梅:瓣型: 绿壳类梅瓣历史: 1911年由浙江绍兴兰农车庆选出,售予杭州吴恩元,栽培六年后复花,时值推翻满清皇朝,为庆贺起见,念及车庆在华兴旅馆发现此花,故联系其人、其地,遂命名庆华。特征: 三瓣短脚圆头、紧边,瓣厚,分窠蚕蛾捧心,大如意舌,一字肩。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13.老上海梅:瓣型: 绿壳类梅瓣历史: 清嘉庆初李良宾选出。一称老上海梅。又称前上海梅。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半合硬捧,穿腮小如意舌,花色翠绿,一字肩。盛开后,副瓣偶有后翻状。叶半垂。花葶细长。苞叶绿色。被列入老八种之一。
14.江南新极品:瓣型: 赤壳类梅瓣历史: 1915年由绍兴钱阿禄带至无锡杨干卿家,当时杨氏托荣文卿先生鉴审花蕾,确定日后必出好花品,其后由杨干卿买下。特征: 花形与老极品相仿。三瓣圆头收根,分窠半硬兜微合,龙吞大舌,肩平,细长花葶,风韵气色甚佳,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15.素十八:产于武当山脉,由上海戴仙禽、沈心宝等于1996年购得,并请吴应祥命名.
16.明州梅:又名“天王汇”宁波兰友沈庆发于2000年春节去咸祥山区访友时在一山农家中统草里发现选出。该花草高约45公分,宽约1,2-1。5公分,叶钝尖承露状,形态伟岸。花梗粉底带青,圆润挺拔粗约4-5毫米,高约50公分大出架。小花柄和内包衣紫红色不带绿彩,蜈蚣钳头形,花为大型,径可达6公分。外三瓣短阔、收根、紧边、瓣端浑圆形成拱抱。正一字肩也略带飞意,软硬棒久开不拆架,棒瓣下侧能棒住舌(根),舌瓣形如刘海、吐而不反,长度不出捧瓣,舌的背而无红块。鼻小如同火柴梗,无论俯视正视直至花谢仍不见鼻芯。该品种着花朵数一般不多,几次复花均为7--9朵,但总体布局极有章法,朵与朵之间间距疏朗、均分,花的朝向四面可观足可入画,整体气势雄又不失端庄.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古人说“兰生阴,蕙生阳”,因此家庭莳养蕙兰,要重视解决光照问题,为它设置一个类似的生态环境。把兰盆放在朝东南面向阳的位置上,使它常年享受到充足的阳光。除了夏季、初秋要用遮阳网遮去中午前后的烈日曝晒外,其余季节都可以让阳光直晒,以利增强光合作用,加速养料制造,促进植株生长。

生物学特性

大花蕙兰原产我国西南部,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气候,喜高湿强光,生长适温为10℃至25℃。夜间温度以10℃左右为宜,尤其是开花期将温度维持在5℃以上,15℃以下可以延长花期到4至5个月。花期依品种不同可从10月份开到第二年4月份。工厂化栽培从组培苗到开花需要3年时间。大花蕙兰有母球,子球,孙球之分,其中,孙球长速最快。
大花蕙兰喜强光,能耐50000至70000勒克斯的强光照。大花蕙兰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性喜凉爽高湿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0-25℃,冬季应放在低温温室内管护,当夜间在10℃左右时长势良好,花茎正常伸长,多在2—3月开花。在冬季温度低于5℃时,叶片略呈黄色且花期推迟,花茎短。但越冬温度在15℃左右时,则植株叶片虽绿且有光泽,但花茎会突然伸长,开花提前到1-2月,且花茎软而不能直立,须竖以支柱支撑。
分级标准:品种不同,性状不同,分级标准也不同,但是总体上都遵循以下的分级标准:
A级:株高80至120厘米,4至5个花箭,每支箭15至20朵花。
B级:株高60至80厘米,3至4个花箭,每支箭10至14朵花。
C级:株高40至50厘米,1至2个花箭,每支箭6至9朵花。
也可依据花径的大小不同分成大花系列(花径8至10厘米)、中花系列(6至8厘米)、小花系列(4至5厘米)。
[编辑本段]繁殖栽培
通常用分株法繁殖。分株时间多于植株开花后,新芽尚未长大之前,这一短暂的休眠期内进行。分株前应适当干燥,根略发白、绵软时操作。生长健壮者通常2-3年分株一次,分切后的每丛兰苗应带有2-3枚假鳞茎,其中1枚必须是前一年新形成的。为避免伤口感染,可涂以硫磺粉或炭粉。放干燥处1-2日再单独盆栽,即成新株。分栽后放半阴处,不可立即浇水,发现过干可向叶面及盆面少量喷水,以防叶片干枯、脱落和假鳞茎严重干缩。待新芽基部长出新根后才可浇水。
大花蕙兰可用蕨根2份、炭类藓1份或直径1.5-2厘米 的树皮块作盆栽基质,亦可添加部分碎砖、木炭等粒状物。花盆宜选择直径15-20厘米的高筒花盆,每盆2-4苗。大花蕙兰喜较高的空气湿度,春夏秋三季,在给予根部充足水分的同时,应经常叶而喷水。但在早春开花后,大花蕙兰的短暂休眠期内,必须少浇水,待新芽生长出较大的新根时才能多浇水。
大花蕙兰植株大,生长繁茂,需要肥料比一般国兰明显多,故生长季节应加强施肥。一般可将发酵过的饼肥等与1/3粘土混合,再加水做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球,晒干备用。于春季放在盆面,离开新芽有一定的距离,肥料可缓慢放出养分供兰花生长。每年可施用两次,每盆数粒,也可施用发酵好的液体农家肥,每1-2周一次,还可用喷雾器向叶片及盆面喷洒1:1:1的氮磷钾复合肥,浓度应在3-5%,每周1-2次。秋末停肥。
大花蕙兰抗病虫害能力强于一般中国兰花,但在生长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为此加强预防乃是养好洋兰的重要措施,一般每隔10天交替用“百菌清”或“多菌灵”稀释1000倍液喷洒兰叶两面。

栽培要点

一、栽培周期
通常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需3至4年时间,其生长周期标准如下:
组培苗出瓶后放入50孔或66孔穴盘,基质采用水苔,培养2个月。
8×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培养5个月。
12×12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7个月。
15×1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5至7个月。
18×22硬质塑料盆,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12至15个月。
二、栽培条件
1.温度:生长适温为10℃至30℃,但耐高温能力高于蝴蝶兰,昼夜温差最好在8℃以上。
2.光照:生长最适光强在15000至40000勒克斯,最大光强最好小于70000勒克斯。
3.空气湿度:非常喜湿,但要注意通风,否则易得炭疽病,小苗湿度应在80%至90%,中大苗湿度应在60%至85%。
4.肥水:(1)施肥生长期氮、磷、钾比例为1:1:1,催花期比例为1:2:2至3,肥液pH值为5.8至6.2。
一般而言,小苗施肥浓度为3500至4000倍,中大苗为2000至3500倍,夏季1至2次/天(水肥交替施用),其他季节通常3天施一次肥。
有机肥: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前都要每月施一次有机肥,生长期豆饼:骨粉的比率为2:1,催花期施用纯骨粉。有机肥不能施于根上,且不能高于营养钵口。骨粉如含盐量太大可先用水冲洗后再施用。冬季最好停止施用有机肥。不同时期施用量如下:
50孔/66孔:0.5克/穴8厘米×8厘米营养钵:1至2克/盆
12厘米×12厘米营养钵:7至9克/盆
15厘米×18厘米营养钵:12至15克/盆
18厘米×22厘米花盆:15至20克/盆
长效缓释肥:长效缓释肥在大花蕙兰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通常采用N:P:K=13:11:13的型号,有效期为3个月或6个月。缓施肥在施入1个月以后才开始释放养分,所以在这1个月内要保证有肥料供应,长效缓释肥的用量一般为小苗2至3克、中苗6克、大苗18克不等。
(2)浇水5月和9月每天浇一次水,7至8月份一天浇2次水,10月至次年4月每2至3天浇一次水。浇水应在中午进行,浇水次数视苗大小和天气状况随时调整。
5.病虫害:(1)真菌性炭疽病:多发生于叶片顶端,病斑边缘黑褐色,中间灰白,多由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引起,病斑应及时剪除,并配合喷药。常用药剂有1000倍代森锰锌、1000倍可杀得。
其他真菌性病害常用以下药剂防治:1000倍百菌清、800倍瑞毒霉、800倍甲霜灵。
(2)细菌性病害:常用药剂有60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300ppm农用链霉素、800倍井冈霉素。重茬、长期栽培时,软腐病会发病严重。在小苗期,此病不会发生,一般到第三年,花芽达到20至30厘米高度时,发现球茎突然都会烂掉,在山上也会发生。这时只能全部销毁,否则容易导致病害传染给健康植株。如果及时处理周围环境卫生及进行药物防治会对病害起到抑制作用。
(3)虫害:主要虫害有蛞蝓、叶螨,常用药剂:蛞克星(诱杀)、三氯杀虫螨。在6至9月通风不良时,蛞蝓发生严重,多在叶片背部隐藏,同时危害根系,防治时可在砖缝中撒石灰,然后喷水,可杀死大量成虫,同时可用长寿花叶及颗粒蛞克星诱杀。叶螨在叶子背面发生,因此打药时要从叶的背面开始打起。
防治其他虫害的常用药剂有:2000倍克螨特、6000倍福星、2000倍乐果、3000倍爱福丁。
备注: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通常可以将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农药配合起来应用,具体混合情况可参考下列组合:
1200倍三锉铜+1300倍效力增+6000农用硫酸链霉素(针对真菌和细菌性病害防治)
500倍多菌灵+800倍井冈霉素+2000倍克螨特(小苗用,针对真菌、细菌和螨虫)
1000倍可杀得(针对细菌性病害,对真菌也有效)
300ppm农用链霉素+8000倍福星(针对细菌和虫害)
800倍百菌清+2000倍水合霉素(针对真菌和细菌)
4000倍万兴+800倍井冈霉素(针对蛞蝓和细菌)
1200倍水合霉素+800倍甲基托布津(针对细菌和真菌)
800倍甲基托布津+300ppm农用链霉素(针对真菌和细菌)
800倍易保(针对真菌、细菌)
1000倍百菌清+1000倍可杀得(针对真菌性病害)
500倍多菌灵+800倍甲霜灵(小苗用,针对真菌性病害)
800倍甲霜灵+1600倍苯菌灵+1300倍敌杀死(针对真菌和蛞蝓)
6000倍福星(针对杀虫)8000倍福星+800倍百菌清(针对虫害及真菌性病害)
800倍瑞毒霉+800倍甲基托布津+2000倍吡虫啉(针对病毒、真菌和螨虫)
300倍多抗霉素+1875倍斑潜净(小苗用,针对细菌性病害和潜叶蝇)
2000倍敌杀死+800倍甲霜灵(针对蛞蝓和真菌性病害)
100ppm赤霉素(促进生长)800倍甲霜灵+800倍锰克菌(用于刀片消毒)
1500倍敌杀死+2000倍敌敌畏+2000倍乐果(防治蛞蝓)
3000倍爱福丁(防治灰飞虱、螨虫,有效成分为阿维菌素)
磷酸三钠(防治病毒有效)
6.矮化剂应用技术:大花蕙兰的叶片在50至60厘米长时最为适宜,若不用矮化剂则叶长为70至80厘米。在日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面积,一般采用浇灌多效唑(PP333)的方式来使叶片长度变短。具体浇灌方法:当叶片长到30至40厘米时,开始应用矮化技术,效果最好。应在2至3月份,用10ppm至30ppm的多效唑浇灌,特殊品种可能要处理2次,多数品种处理1次即可。应用该方法可抑制叶片生长10厘米左右,花高于叶片10至20厘米,花茎也会相应降低,会感觉花的比重大,平衡感强,观赏效果更佳。
7.催花条件:肥料、光照、温度为催花的关键因素,催花时间为第三年的6至10月。有机肥应施用纯骨粉,并在无机肥中增加钾肥比例。光照强度要大于15000勒克斯,昼夜温差要大于10℃。

栽培技术

1.介质:50孔穴盘中采用水苔,需用800至1000倍甲基托布津、甲福硫或多菌灵浸2至4小时,旧水苔爆晒1至2个中午后浸药也可用。组培生根苗:带瓶在温室锻炼1至3天,夏天须放在阴凉地方炼苗,包苗前从组培瓶中取出苗,去除培养基,清水洗净,随后在800倍多菌灵溶液中清洗,并将苗分成大中小三个等级包苗,采用50孔穴盘,上穴盘后半个月可叶面喷肥,EC值0.8至0.9,上穴盘后15天内需要经常喷雾,并经常补水,叶面肥以NPK 20:20:20即可,组培苗生长一年达到中苗标准,在这一年内要维持单芽(也称母球)。穴盘苗培养2至3个月,即可上8×8营养钵,此时即可采用细树皮作为基质,树皮应用标准:幼苗时用2至5毫米的树皮,中苗时用5至10毫米的树皮,大苗时用8至18毫米的树皮。树皮一定要购买含盐量低的,如果树皮带有很多的盐分,会造成大花蕙兰很多症状:从叶的尖端逐渐往上变黄,主要是氯化钠的表现,不过肥料过浓也是同样症状。
2.疏芽:在8×8和12×12营养钵中,只留春芽,不留秋芽(9月至12月份为最佳疏芽时间),用疏枝剪刀疏芽,疏芽2个子球/盆,对称留效果最佳,当芽长到5厘米进行疏芽最为合适。侧芽在15厘米长以前无根,15厘米以后开始发根,不同品种用不同的留芽方式。
3.成株苗:15厘米×18厘米和18厘米×22厘米的营养钵,这个阶段的苗子每月施有机肥15克/盆,随着苗子长大,每月18至20克/盆,换盆12个月后只施骨粉,并在10月份前不断疏芽,11月份至1月份要决定开花球数量,大型花:可培养中间茎1枚,开花茎2枚;中型花:可培养中间茎2枚,开花茎3枚。
4.开花株培养:(第三年)1至6月夜温为15℃至20℃,日温为23℃至25℃,以氮为主,钾为辅。6至10月夜温为10℃至15℃,日温为20℃至25℃;11月以后夜温为10℃至15℃,日温为20℃。2至4月份每月施有机肥10克/盆(豆饼:骨粉2:1),4月以后每次施有机肥14克/盆。6至10月加大温差,主要施骨粉,每盆15克左右,花芽出现后,立即停有机肥,11月后花穗形成,花箭确定后抹去所有新发生芽,大部分品种9至10月底可见花芽,如果氮肥营养过多会长出叶芽应折断,花箭用直径5毫米包皮铁丝作支柱,当花芽长到15厘米时竖起。绑花箭的最低部位为10厘米,间隔6至8厘米,一般选择80厘米和100厘米长、粗0.45厘米的包皮铁丝。
5.花期调空技术:
(1)温度:6至10月,白天20℃至25℃,夜间10℃至15℃,高温不利于花芽分化,但可短暂高温,必须昼夜温差大。
(2)光照:较强光照可提高开花率,但太强会导致幼嫩花芽的枯死。
(3)控水:花芽发育期间适当控水能促进花芽分化和花序的形成。
(4)C/N比:全年抹芽并提高P、K比例。
(5)选择性施肥:1至6月,N P、K平衡肥;6至10增加P、K比例
(6)大花蕙兰的花:开花期养分不足或高温或温差大于10℃易造成落花落雷。深色花喜强光,弱光下容易出现垂叶现象。
(7)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催花:越夏的保护措施(如雨水)基本用不着,露天栽培即可,只需一层遮阳网,高温下,大花蕙兰需水量大,要有充足的水源。
6.大花蕙兰的开花机理:
(1)生长与开花习性:鳞茎基部1至2节无腋芽,花茎一般在鳞茎的2至4节抽出,芽的萌动主要受温度支配,通常新芽萌发到假鳞茎肥大结束需8至12个月。长日照、高温、高光强、多肥可促进新芽生长,但在高温、多肥时,影响鳞茎膨大,6月份以后,株高伸长慢慢停止,花芽开始形成,花序由腋芽顶端肥大开始,2个月可完成花序分化,花序分化完成后若温度控制在15度左右则发育顺利,直至花茎伸长开花,早生品种9至11月开花,中生品种12月至次年1月开花,晚生品种1至4月开花。
(2)花芽形成与光照条件的相关性:在新茎生长不良的短日条件下不形成花序,光照强:叶短,鳞茎大而充实,花芽数多。但在花芽分化期及花的品质方面,不受光照强度影响。
(3)花芽分化形成和开花与温度条件的相关性:白天20℃至25℃,夜间10℃至15℃为花芽分化与形成的最佳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则花粉形成受阻,整个花序枯死,一般花茎伸长和开花的温度在15℃左右。如白天大于30℃,夜间大于20℃,则花序形成受到影响,接受60天的高温,花序发育全部终止,3厘米以上的花序比3厘米以下的花序更易受高温影响,花芽分化早晚取决于新芽的叶停长早晚及鳞茎肥大早晚。

注意事项

1.大花蕙兰运输温度:保障在5℃以上,如果苞片和叶片发黄,可能是发生了冻害。
2.进口大花蕙兰标准:从日本、韩国进口的大花蕙兰,一般要求株高60至80厘米,每箭花朵数15至20朵,每盆花箭数3至5个,每箭开花度50%至80%,每盆间花箭高度差异不超过5厘米。
3.大花蕙兰花期养护:开花期最适温8℃至15℃,不能放于高温干燥的暖气旁边,花期3天浇水一次,长时间2℃至3℃的低温花则发生冻害,花苞变黄,不能开放,观赏期50至80天。

疾病处理

大花蕙兰出现黄叶焦边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浇水不当。大花蕙兰虽喜湿但由于其盆栽介质保湿性强,又是肉质根系,较耐轻度旱,所以建议不要浇水过多过勤,浇水以接近室温的清水即可,花期中不要浇肥水,待花期过后再浇施肥料,否则花期缩短,用肥不当还会出现肥害。可根据室温情况掌握浇水的间隔天数,浇水时要缓缓地慢浇,不要急倒。
2.盆栽基质有易腐熟的有机物。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花蕙兰等年霄花,都换上比较漂亮且高贵的瓷盆,但在换盆过程中,由于花盆大一些,有的商家又往盆里加入一些花土,可是有的花土并没有腐熟,待换到盆中销售出去后方到了有机物发酵释放热能时,给花卉造成的伤害。根系受到灼伤,出现烂根现象,造成植株黄叶或死亡。建议要将花卉盆土仔细检查一番,确保花卉生长健壮。
3.冷空气侵害。大花蕙兰虽然较耐寒,但较低的温度状态下,是不可承受的。在购买回家途中有可能受到冷空气的吹袭,造成叶片或花朵的伤害。当时并没表现出来,待到过几天后,症状才慢慢地出现。这种类型有受害花卉只能剪去黄化叶片,慢慢调理,但一般不会致死。
4.小环境不适。大花蕙兰是喜空气湿度比较大的一种花卉,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较低,气温又偏高,则很容易出现黄叶焦边现象。可以每天多几次喷水,增加小环境湿度。再者就是可能有空调直接吹袭或靠近暖气等易出现干燥小环境之中,也极易出现焦边黄叶。出现这种现象时只要调整一下就可以了。但已经黄了叶片只能剪去。
5.光照太差。大花蕙兰喜光但又怕强光直射,一般以散射光为佳,光线太弱也会造成其生长不良出现一些病症,一般室内欣赏都是以室内位置决定花卉的摆放位置,但此时还应注意花卉是否适应此位置的小环境。 海峡两岸同一中国兰蕙兰
[编辑本段]蕙兰文化

②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求解释 。

学佛应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往生极乐世界条件是信愿持名念佛,出生时是莲花化生,不像我们从污秽的胎生而来。

虽然在十万亿佛土之外,但承阿弥陀佛慈力加持刹那即到。应精进念佛实修,争取上品往生,花开见佛说法。

在极乐世界,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只要往生极乐世界,永不退转,直至成佛。南无阿弥陀佛。

九品莲花的说法源自净土三经之一的《观无量寿经》,这本经记录的是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的要求,在频婆娑罗宫为佛弟子说法的内容。

经中提到在极乐世界中的人的出生与娑婆世界不一样,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由父母所生,而极乐世界的人们都由莲花所生。

当娑婆世界的信众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时,在极乐世界的莲池中便有一朵莲花开始生长,这朵莲花是功德之花,根据个人修行和功德的不同。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后也分为九品,分别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直至下品下生,然而不论上品上生还是下品下生,他们都还只是凡夫,从知见的角度来说,他们刚出生时与在娑婆世界时并无区别。

(2)大黎荷花扩展阅读:

宗教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表示纯净和断灭的一个主要佛教象征。它代表一切活动的鼎盛阶段,而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完全避免堕入轮回之错误。佛菩萨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他们的神圣本源。

佛菩萨被想象成是洁白无瑕、极尽善美的,其身、语、意是绝对清净的。佛菩萨显现在轮回之中,但他们绝没有受到不洁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佛教

已知的最早与莲有关的艺术品,也是把莲与神结合在一起的,是一尊头上戴着莲花的裸体女神像,在印度的恒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遗物。文献中有关印度莲花女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印度的吠陀文献,说莲神生于莲花,站在莲花上,戴着莲花的花环。

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

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

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莲能反应修行程度,认为高僧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或退惰,则其花萎落。

又相信:“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

莲随着佛教,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泰国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大庙里。

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巴厘岛的葬蓝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莲的图画,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其中的“叭弥”的意思便是莲花。

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备受人们敬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

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也称“莲界”。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架裟称“莲衣”等等。莲花图案也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

莲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宝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

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

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院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③ 关于荷花的来历有什么传说

传说: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

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3)大黎荷花扩展阅读

花语

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诗词:

《江南》汉乐府 .

《小池》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爱莲说》宋·周敦颐。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

《采莲曲》唐·王勃 。

④ 送莲花象征什么

除实用价值外,莲是最常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和太阳。花中君子,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 莲花
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廉的象征:盖“青莲”者,谐音“清廉”也。象征爱情:盖莲花别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芙蓉”,“夫容”也。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水芙蓉”之“蓉”谐音“荣”。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莲花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牡丹、莲花和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莲花也能谐音“连”。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象征纯净、纯洁。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佛教中的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主要宗教意义
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表示纯净和断灭的一个主要佛教象征。它代表一切活动的鼎盛阶段,而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完全避免堕入轮回之错误。神灵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他们的神圣本源。这些神灵被想象成是洁白无瑕、极尽善美的,其身、语、意是绝对清净的。神灵显现在轮回之中,但他们绝没有受到不洁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从埃及到日本的众多世界伟大文明都把莲花视为神圣的象征,并将其广泛低融入它们自己的艺术和建筑之中。莲花随太阳花开花落,在古埃及,人们认为黎明时太阳从东边的莲花中升起,日落时,它落入西边的莲花之中。同样,吠陀教太阳神 的每只手都持有一朵莲花,象征着太阳掠过天际的路径。吠陀教的创生之神梵天诞生在一朵金色莲花里,而这朵莲花是从毗湿奴 肚脐里长出来的,宛如从脐状茎长出的一朵莲花。密教大师莲花生 将佛教传入西藏,他同样被神化为生于一朵奇异的莲花上,开放在印度的乌仗那 王国的丹纳阔沙湖 上。在印度教和佛教经文中,莲花被性隐喻为神圣子宫或阴道。莲花是梵文女性“阴道”的同义词,女性阴道柔软,呈粉红色且有开口。同样,金刚 是男性“阴茎”的同义词,它既坚挺又能插入。金刚和莲花的结合是色 与空 或方便与智慧结合的性象征。在内在的层面上,这种结合象征着气渗入人体内主脉并升腾,它会穿透并开启脉轮中的莲花或轮 。 莲花是西方红色阿弥陀佛,即“莲花部怙主”的象征。阿弥陀佛的特质代表着火的红色、生命体液、黄昏暮光、夏季及将慈爱化作觉识。阿弥陀佛之伴偶般吒罗 的手持器物是一朵红色莲花。阿弥陀佛麾下的菩萨是莲花手观音 (即大慈菩萨)。 佛教中的莲花被描述为四瓣、八瓣、十六瓣、二十四瓣、三十二瓣、六十四瓣、百瓣、千瓣。这些数字既象征性地符合令人费解的人体内的莲花数量,也与坛城的各个组成部分相符。作为手持器物,莲花通常呈粉色和浅红色,共有八个或十六个莲瓣。盛开的莲花也可以是白色、黄色、金黄色、蓝色和黑色。白色莲花 是尸弃佛 的象征,而白度母手持的是十六瓣白莲花。黄色莲花 和金黄色莲花 一般被称作“白玛”(莲花),而红色或粉色莲花更为常见。梵文词汇“utpala”专指蓝色或黑色的“夜莲花”,但直译的藏文同义词“ut-pa-la”可以用于各种颜色的莲花。

⑤ 莲花象征什么人

  1. 品性高洁的人 出淤泥而不染。,纯洁,高雅。

  2. 象征有着双重性格的人,表面上盛开怒放,内回心却有着黑暗。

  3. 清廉的象征:盖“青莲”者,谐音“清廉”也。象答征爱情:盖莲花别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芙蓉”,“夫容”也。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

(5)大黎荷花扩展阅读:

  1. 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水芙蓉”之“蓉”谐音“荣”。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莲花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

  2. 牡丹、莲花和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莲花也能谐音“连”。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象征纯净、纯洁。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佛教中的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3.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

⑥ 佛教为什么用莲花

【莲花】:代表佛的舌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至清至纯。藏传佛教认为莲花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表示纯净和断灭的一个主要佛教象征。它代表一切活动的鼎盛阶段,而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完全避免堕入轮回之错误。佛菩萨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他们的神圣本源。

佛菩萨被想象成是洁白无瑕、极尽善美的,其身、语、意是绝对清净的。佛菩萨显现在轮回之中,但他们绝没有受到不洁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从埃及到印度的众多世界伟大文明都把莲花视为神圣的象征,并将其广泛的融入它们自己的艺术和建筑之中。莲花随太阳花开花落,在古埃及,人们认为黎明时太阳从东边的莲花中升起,日落时,它落入西边的莲花之中。

同样,吠陀教太阳神 的每只手都持有一朵莲花,象征着太阳掠过天际的路径。吠陀教的创生之神梵天诞生在一朵金色莲花里,而这朵莲花是从毗湿奴 肚脐里长出来的,宛如从脐状茎长出的一朵莲花。

密教大师莲花生 将佛教传入西藏,他同样被神化为生于一朵奇异的莲花上,开放在印度的乌仗那 王国的丹纳阔沙湖上。在印度教和佛教经文中,莲花被性隐喻为神圣子宫或阴道。莲花是梵文女性“阴道”的同义词,女性阴道柔软,呈粉红色且有开口。

同样,金刚是男性“阴茎”的同义词。金刚和莲花的结合是色 与空 或方便与智慧结合的性象征。在内在的层面上,这种结合象征着气渗入人体内主脉并升腾,它会穿透并开启脉轮中的莲花或轮 。

莲花是西方红色阿弥陀佛,即“莲花部怙主”的象征。阿弥陀佛的特质代表着火的红色、生命体液、黄昏暮光、夏季及将慈爱化作觉识。阿弥陀佛之伴偶般吒罗 的手持器物是一朵红色莲花。阿弥陀佛麾下的菩萨是莲花手观音 (即大慈菩萨)。

(6)大黎荷花扩展阅读

已知的最早与莲有关的艺术品,也是把莲与神结合在一起的,是一尊头上戴着莲花的裸体女神像,在印度的恒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遗物。文献中有关印度莲花女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印度的吠陀文献,说莲神生于莲花,站在莲花上,戴着莲花的花环。

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

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莲能反应修行程度,认为高僧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或退惰,则其花萎落。又相信:“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

莲随着佛教,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泰国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大庙里,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巴厘岛的葬蓝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莲的图画,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其中的“叭弥”的意思便是莲花。

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备受人们敬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也称“莲界”。

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架裟称“莲衣”等等。莲花图案也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

莲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宝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

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

寺院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八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莲花

⑦ 有关荷花的故事

1、荷花和杨柳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湖边有一对青年男女痴心相爱,男的叫杨柳,女的名荷花。小伙子英俊潇洒,姑娘如花似玉。杨柳诚实勤劳,荷花美丽聪慧。她们自小便在一起游戏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以后,便互生爱慕之情,且情深意笃,曾互指湖水为誓:非君不娶,非君不嫁。

两家的家长也待筹备妥当之后,择日为他们完婚,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湖畔有一官宦人家的恶少,垂涎荷花的美貌,生出歹心。一日趁荷花家中无人,带人抢走了荷花,欲行不轨。杨柳闻讯,追来救人。恶少指使家丁对杨柳动武,杀死了杨柳,他含恨倒在了明湖畔。荷花见状,悲痛欲绝,挣开众人之后,纵身跳入湖中,殉情自尽了。

他们死后,湖畔杨柳被害的地方,长出了茁壮的柳林;湖中荷花自尽的地方,生出了艳丽的红荷。柳枝拂水,向着荷花点头,红荷挺立,朝着柳枝传情。湖民们说:这是杨柳和荷花的化身,她们活着不能在一起,死后要日日厮守相聚。

2、玉姬化身传说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当初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

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传说她做了荷花神,住在一个小岛上,每年采莲节,就能在湖边采莲的女孩当中看到她。

3、荷花报养育之恩

很早以前,有个姓张的老汉以打鱼为生。没有老伴,拾了个儿子养着,有一岁了。这天老汉又来打鱼,忽见河水直往上冒花,不多会冒出个竹筒来,里面传出了小孩的哭声。张老汉忙扔下鱼网,把竹筒子捞上来,他小心地凿开竹筒,见里面有一个很小的女婴,甚是可爱。他拾了个儿子,又拣了个女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从此东家大嫂给抱抱,西家二婶给喂奶,不觉两个孩子就长大了。到了十七、八岁,兄妹俩长得那个好哎! 特别是小妹,小脸如出水的荷花,甜润的嗓子唱出歌来,百灵鸟也比不上她。 原来这女婴是荷花仙子,因为她做错了事,玉皇大帝罚到人间重新下生。有一天,荷花仙子突然对张老汉说:“爹啊,我就要离开您了。哥啊,你要好好照顾咱爹。”那爷俩不知她为何说这话。

等到半夜时辰,有天兵天将下来催促,手里都拿着闪闪的刀枪。荷花不忍心惊动爹和哥哥,悄悄地出了屋。来到门前的清水池里边,洗了把脸就离去了。她想起张老汉的养育之恩,不觉泪流满面,那泪水滴到水里,随即长出一片荷花来。她咬破手指,在手绢上写下几个字,抛下就随天兵天将离去了。

天明了,张老汉起来,找不到女儿了。这下可把爷俩急坏了。他们急忙到门外去找,见清池里长满了荷花,水边放着块手绢。找人一念,才知道是荷花仙子下凡,表明了对张老汉的养育之恩日后相报,张老汉如果想念,就到门前看看荷花。

4、荷花仙子的项链

传说一年一度蟠桃盛宴开办,众仙纷纷来贺,热闹非凡,就在这时,王母娘娘突然发现,荷花仙子的珍珠项链不见了,遂问之原因,原来荷花仙子赴宴途中,路遇一地,发现当地洪水泛滥,民不聊生,不禁潸然泪下,便将珍珠项链撒入凡间,希望能解一方百姓之苦。

王母娘娘听后甚是感动,于是派荷花仙子下凡人间,解救万千百姓,荷花仙子下凡之后,将汪洋的洪水化作荷塘,自此,荷花争艳,鱼跃鸭栖,百姓安居乐业,处处鱼米之乡,之后,荷花仙子每隔一段时间,便会下凡人间造福百姓,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5、礼貌的荷花姑娘

小树林里有座清清的池塘。小池塘里住着荷花姑娘。你看!她擦着红胭脂,穿着绿裙子,站在水中央,多么漂亮。风儿一吹,她就摇着脑袋,拉着裙摆,轻轻地晃呀晃。

“好美的荷花姑娘!”太阳笑眯眯的说。

“谢谢你,太阳。”荷花姑娘对着太阳点点头。“我好喜欢你温暖的阳光。”

“好美的荷花姑娘!”小青蛙跳到一片荷叶上说。

“谢谢你,小青蛙。”荷花姑娘对青蛙笑一笑。“我好喜欢你动人的歌唱。”

“好美的荷花姑娘!”小鱼咕嘟咕嘟吐着泡泡说。

“谢谢你,小鱼。”荷花姑娘对着小鱼弯弯腰。“我好喜欢和你一起捉迷藏。”

“好美的荷花姑娘!”有个声音从远处传了过来。“是谁呀?”荷花姑娘看了看。

呀!原来是小妹妹,她穿着雪白的裙子,蹦蹦跳跳地走过来。

“谢谢你,小妹妹。”荷花姑娘对着小妹妹跳起了舞。“我好喜欢你啊,你也好漂亮!”



⑧ 荷花的象征意义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莲花在道教象征着修行者,于五浊恶世而不染卓,历练成就。

(8)大黎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也叫莲花,列入我国的十大名花,其名称繁多,被称为“活化石”。荷花不仅是我国古老而著名的食用植物,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为古时江南人偏爱,遂将每年农历六月廿十四日定为荷花的生日。

荷花:有去湿消暑、活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暑热烦温、咯血等,可治小儿中暑,外用浸涂可治天泡疮。

莲子:以湖南的“湘莲子”最为著名,具养心安神之效,用于虚烦,惊悸,失眠;炒莲子固涩作用增强,长于健脾止泻,补肾固涩。用于脾虚腹泻和肾虚遗精,带下。

莲子心:莲子心是莲子中央的青绿色胚芽,味苦,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的功效医学|教育网整理,可治疗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也用于治疗高血压、心悸和失眠。

荷叶: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各种出血症,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我国自古就把荷叶奉为瘦身的良药,因为荷花的根(藕)和叶有单纯利尿、通便的作用。

藕节:味涩收敛,既能收敛止血,又兼能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可用于各种出血之证,对吐血、咯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尤为多用。

此外,莲衣能补脾阴;莲房消瘀、止血、去湿;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

⑨ 荷花花期是多少

荷花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10月。 莲花是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 关于莲花的传说: 1.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成双成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是过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2.六月的荷花神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美女西施。这一年,西施的国家越国被吴国打败了,越王卧薪尝胆,派人四处搜寻美女,准备送给吴王,以涣散他的斗志。西施被万里挑一的选中了,三年后,她被训练成一名非常出色的美女。越王把西施送给吴王,吴王被西施的美艳惊倒,整日与西施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吴国越来越衰弱,最后被越国打败。被俘的吴王后悔至极,拔剑自杀了。越王把西施接回越国,但王后十分嫉妒西施的美貌,把西施抓到江边绑上巨石沉入江底。老百姓都不相信西施会死,传说她做了荷花神,住在一个小岛上,每年采莲节,就能在湖边采莲的女孩当中看到她。 3.从前,百里洪湖水患无常,民不聊生.一天,美丽的荷花姐妹驾着祥云,赶赴蟠桃盛会,路过此地,只见黎民饿殍遍野的惨境,不禁潸然泪下,毅然将胸前的珍珠项链撒了下来。蟠桃会上王母娘娘发现她们胸前的珍珠不见了,当问清缘由后,即将荷花姐妹派到人间拯救百姓两位仙子下凡后,一片汪洋的洪湖便变成荷花争艳,鱼跃鸭栖的鱼米之乡。

热点内容
花艺扇型 发布:2025-09-24 04:08:13 浏览:447
用花盆栽花 发布:2025-09-24 04:08:09 浏览:92
玫瑰糠疹能喝酒 发布:2025-09-24 03:44:21 浏览:424
花卉长出黏胶 发布:2025-09-24 03:37:53 浏览:888
米蒂花艺 发布:2025-09-24 03:08:55 浏览:21
长濑百合 发布:2025-09-24 02:56:43 浏览:267
画兰花技巧 发布:2025-09-24 02:31:16 浏览:743
茶花是死人 发布:2025-09-24 02:18:22 浏览:938
百合紫色 发布:2025-09-24 02:13:53 浏览:68
荷花的蓬 发布:2025-09-24 02:13:05 浏览: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