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石头兰花
Ⅰ 郑板桥画的兰石图轴画的是兰花还是石头还是竹子
兰花石头呀,老师
Ⅱ 画国画中的兰草,根部需要遮住吗怎么处理好
没有定法
常见的兰草图,一般是不画根。因为通常兰花根植土中,不会暴露在地表。而且兰在传统文化是美好品德的象征。画家通过画兰花淡雅朴素的花和修长飘逸的叶来体现兰的典雅气质。画出根多少会破坏这种美感。一般的处理方法就是留白,或者用淡墨点胎、渲染,或者在根处画岩石和其他花草掩盖。
当然,也有例外。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擅长画兰。宋灭之后,元朝统治者慕名请他作画,结果竟被严词拒绝。此后他画的兰花,一直都是露根的,且不着地,旁人问其故,他答曰:“国土之不存,兰根焉能着地?”借以抒发其爱国之心与亡国之痛,传为千古佳话。
所以,艺术没有定法,临摹学习阶段要根据约定俗成的套路画,等到技法成熟,可以寄情丹青的时候,就不妨主观能动地作出创新,将刻画的对象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意象。
Ⅲ 请问哪位大师,床头能挂有石头的画吗,画里还有兰花的。
不能挂。从风水的角度,此类画宜挂书房,客厅。
Ⅳ 一幅有竹子,兰花和石头的国画题什么款
四时不谢之兰,万古不败之石,百节长青之竹,千秋不变之人
Ⅳ 栽兰花时为什么放石头
石头与兰花互相成景,提供观赏价值。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偏爱风姿专素雅的兰花,种兰、赏属兰、咏兰、画兰、写兰,有着挥之不去的兰花情节。在中国山水画中,一方宣纸,几茎疏叶,几笔皴石,便有了意境。
而当这一画面真实的呈现在你眼前时,你不经会又惊喜又坦然。惊喜的是兰花与奇石在一起竟然会这么默契,古朴厚实的奇石与俊挺秀雅的兰花相互交融,相映成趣。
坦然的是,会觉得兰花与奇石应该天生就是这样的,奇石因有了兰花的衬托,多了几分生机和灵气,兰花因有了古朴的奇石作为根基,多了几分厚重的风韵。
(5)画石头兰花扩展阅读:
分布范围
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植被类型多,因而兰花资源非常丰富,全国都有分布,但从数量分布上从南到北依次递减。兰花在中国分布种类最多的是云南、四川和台湾省。
中国除了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宁夏、青海、新疆之外,各个省区都有不同种类的兰属植物。一般来说,地生兰多生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江苏、安徽、河南等;
附生兰多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如广东、福建、台湾等。
Ⅵ 用石头养的兰花是什么品种
兰花都可以用石头养的,只要浇的水里加入植物需要的物质即可。
说白了就是无土栽培。
Ⅶ 怎样画兰花
因为不知道楼主想要用什么方法画,所以就先准备了国画法。
国画:用点的方法来画花瓣,先让毛笔喝饱水,在笔尖沾些颜料,直接点在宣纸上。精确步骤如下:
第一种
一、画凤眼
二、破凤眼
三、叶子、长短、浓淡、粗细的变化。
但是根一定要汇集在一块,成鲫头形。
第二种
一、白描。勾花和茎要用淡墨,线条细而柔。重墨勾叶,兰叶较长,勾线时要流畅,有弧度和转折的地方也应保持中锋用笔(见图一)。
二、上底色。用调稀的折色罩染花和茎,须染得薄而匀。用较重墨晕染正叶,淡墨染反叶。
三、细部刻画。芽绿色染花头,由花瓣尖向根部晕染。花苞和茎都用芽绿色罩染。绿色罩染叶子正面,淡绿染反叶(见图二)。
四、调整。用白色提染花瓣根部,染得薄一些。白色和黄色分别染花蕊
撇长叶、折叶难度更大些,主要在于要掌握好行笔的提按与腕力的灵活,要站着画,以腕运指,力来自臂、肘、腕然后到指,充分运用好腕力,行笔才能灵活。每一叶片无论长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笔断意连这在撇长叶中是经常遇到的,折笔既要体现兰叶的轻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刚。在叶的组合上,长短、粗细与疏密要有变化,穿插交错有致。对画一丛兰叶或分布在画面上下的多株兰叶,在墨色上要有浓淡层次变化,不可不分远近地一律黑色。在叶子的分布上切忌杂乱无章,漫无秩序,要宁少勿多。
画法如下:
花的画法:
兰有梅瓣、荷瓣和尖瓣之分。梅瓣,是说它的花片形圆近似于梅,点法上起笔也同于点梅瓣,行笔至末端向里出锋收笔;荷瓣,其形短肥而头尖近似荷花瓣,点法是用露锋笔尖朝上,先朝左点再向右折笔,后拖然后出锋;尖瓣,其形瘦长而尖,点法是露锋点入然后下按,再轻轻提笔至末端收笔出锋。
兰的结构是花五瓣,当中的两瓣较短朝内侧抱芯,另外三大瓣伸向外侧。花芯是由鼻和舌所构成,茎是由几片●叶包裹而成连接花蒂,兰的花芯实际是一个瓣。兰花也有兰开或全开的状态,舌上有的有红斑,有的没有红斑,没有红斑的称“素心”。
点花,一种是纯墨色的浓淡点法,另一种是草绿蘸淡花青或草绿蘸淡胭脂的色瓣点法。先点内瓣两笔,再点外侧瓣三笔,行笔起伏较大,要点得飘逸潇洒。要用行书的笔法,三笔间互有引带。兰花的美全在外侧这三瓣笔法的变化。茎部的●以浓草绿蘸胭脂左、右两笔下行,形成包裹的样子。用勾、写结合的方法画亦可,笔法要简洁。点斑用浓胭脂色,大的斑点一般两点比较明显,细碎的斑点有的露得不明显,可酌情适当地点入。
蕙一茎多花,五至十朵之间,花从下而上开。尖瓣居多,在一串花之中藏、露、含、放、俯、仰、●、侧颇具姿致。花六瓣,分内、外层,外层三大瓣是主瓣,内层三瓣,两瓣对称,当中一瓣向外翻卷。传统画法一般把这三瓣概括成两瓣,共五瓣,内层紧束,外层开张,先点内层瓣,再点外层瓣。花苞左右两笔相包。行笔要笔笔衔接贯气,笔断意连。具体笔法和用色与兰花相同,而在外侧三七瓣的点法上更需注意一串花之间造型上的变化,笔意上更需灵活多变。花芯用浓墨点在花瓣的相合处,花苞点在瓣的合缝间,半干时点入。花的三点呈草书的“●”字型或两点呈“●”字型,苞的两点上下连接呈“●”型。
叶的画法:
画叶称撇叶,意味其用笔同于楷书的“撇”法。撇叶一般用浓墨,与淡色花相互映衬,但有时考虑到层次也用淡墨。每株兰叶在五笔至七八笔之间,先从简单入手练习右撇式和左撇式。第一笔长,自下而上随行笔的提按间粗间细;第二笔仍朝右撇,较短;第三笔朝左撇,与第一笔相交呈“凤眼”状。另一种形式是第一笔长,粗细变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细若鼠尾;第二笔朝相反方向撇,与第一笔相交,亦成所谓的“交凤眼”;第三笔短,穿过第一、第二笔形成“破凤眼”。从一株进而两株、三株反复练习。
撇长叶、折叶难度更大些,主要在于要掌握好行笔的提按与腕力的灵活,要站着画,以腕运指,力来自臂、肘、腕然后到指,充分运用好腕力,行笔才能灵活。每一叶片无论长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笔断意连这在撇长叶中是经常遇到的,折笔既要体现兰叶的轻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刚。在叶的组合上,长短、粗细与疏密要有变化,穿插交错有致。对画一丛兰叶或分布在画面上下的多株兰叶,在墨色上要有浓淡层次变化,不可不分远近地一律黑色。在叶子的分布上切忌杂乱无章,漫无秩序,要宁少勿多。
Ⅷ 国画中兰花旁为什么会加石头
软硬结合,更能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
Ⅸ 郑板桥赞扬石头和兰花什么
他常常以兰、竹、石自喻,视兰花为君子,石为高洁不为世俗所屈的气节,为"竹石精神"
赞扬兰、竹、石的贞洁、坚强不屈的品格
Ⅹ 求一幅画~好像是水墨画滴,画的是石头和兰花,石头和兰花是在一起的·求这幅画的名字~
名字:《兰芳石坚》意思:如兰一般芬芳,如石一般坚实,喻高风亮节,宁折不弯。简称“兰石”。
希望对你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