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八甲村荷花

八甲村荷花

发布时间: 2022-03-10 16:06:00

❶ 喜爱莲花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呢

1、理学鼻祖周敦颐

周敦颐(1017.5.5~1073) 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2、特科状元吴必达

吴必达,字村卿,宋宁宗、理宗年间(1195年—1264年)在世,今道县梅花镇石下渡村人。吴必达自幼天资颖悟,勤奋好学,凡经史百家之书,读后过目不忘。苍天不负苦心人,嘉定三年(1210年)考中进士,淳佑元年(1240年)殿试又力挫群英,大魁天下,考中特科状元。中国历史上文人中状元后,轰动京师,往往万人空巷,到御街争看风流才子,皇帝还要赐宴赋诗。吴必达中状元后,当时皇帝的御诗已失传,却保留了吴必达自己写的《及第谢恩诗》:“圣朝耕化广搜贤,丹陛遥瞻穆穆天。历数万年垂正统,精微一理得心传。输忠敢罄刘贲胆,擢第应同李邰肩。四海尚期王德洽,小臣稽首颂周篇。”后来授建康府教授(职能是掌管京师学校科举),淳佑七年提升为奉仪郎尚书、礼部架阁兼给事中,佩紫金鱼袋。他办事严正,公私分明,在当时很有声望。告老归乡后寄情山水,病逝后葬在白马渡附近。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科举出类拔萃的人物,把州学之后耸立的“元峰”取名状元山,并在山旁兴建了一座状元亭。状元亭比状元山还高,八角双层,小巧玲珑,登临上层,远吞山光,平挹江濑。是个清静幽雅所在。可惜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军一把火烧的荡然无存。1999年,县委招待所新僻“怡园”,并在状元山旁重建了状元亭,以此纪念吴必达。

3、一代名臣何凌汉

何凌汉,字云门,号仙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八月出生道州东门村。如果仅以功名和官职来衡量,他算得上道州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人。

清嘉庆十年,他考中乙丑科殿试一甲三名进士(俗称探花),授编修之职,大考二等,提拔为司业,后来升为右庶子,主持广东、福建乡试,留任福建学政。道光六年,授顺天府尹。顺天府尹是正三品,掌管京师治安等重要职能,在当时是一个显赫的官职。后来历任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督察院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兼署礼部左侍郎、典浙江乡试并留督学政、吏部尚书、户部尚书。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职逝世,被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文安。道江镇在解放前名文安镇,取义于此。

何凌汉功名显赫,是从基层(七品小京官)一步步脚踏实地地累积而到朝中一品大员。对封建王朝,可谓尽心职事,政绩卓著,深得最高统治者青睐。当时,为少数以南方汉人背景居于要津的先驱。

何凌汉仕宦之余,以书法见长。史称“遇诰册重大字多出其手,以书法重海内,故朝廷文字之役,络绎无间。”《皇清书史》中有“何凌汉,书法重海内,所书碑版,学者珍习之”之语。他的书法蕴含严谨秀俊之气,有欧(欧阳洵)褚(褚遂良)笔意,在当时名重四海。

4、晚清书法家何绍基

今故宫博物院书法陈列馆陈列了我国四大书法流派的作品,道州何绍基的作品,是四大流派之一。

何绍基(1790年—1873年)字子贞,号 叟,又号东洲居士,道州东门村人,与其弟绍业为孪生。童年时代,和弟弟随母在州西小坪村生活。他舅父廖先瑞对两兄弟视如己出,送他们读私塾,对他幼年影响很大。八岁时随母入都,在父亲和名师孙镜塘的教诲下勤奋攻读。十八岁应京兆试,取眷录。道光十一年取优贡生,道光十五年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授职编修,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提调等职。先后出任福建、贵州和广东等省乡试正、副主考官。咸丰二年,曾两次受到皇帝的召见,出任四川学政。
参考资料:道县新闻网+网络+原创

❷ 山东登州府海阳县八甲六社是现在的哪里,我祖上是那里的,民国时迁居东北

应该是今山东省海阳市行村(乡.镇)八甲村六社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廷批准载大嵩卫设海阳县,县城建于今凤城。因县地处黄海之北,故名“海阳”。1996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海阳县,设县级市--海阳市。[你可以联系海阳市行村乡的民政部门,他们有记载相关的变迁,他们很愿意协助你核实的]。 望以上回答满意

❸ 杜牧描写荷花的诗

秋日偶题

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
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
绿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
叹息是游子,少年还白头。

郡斋独酌 黄州作。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
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穷四海,四万到洛阳。
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
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
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
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
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
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
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
我爱李侍中,摽摽七尺强。
白羽八札弓,髀压绿檀枪。
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傍。
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
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球场。
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
旌竿幖幖旗(火霍)(火霍),意气横鞭归故乡。
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
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
尚可活乡里,岂惟满囷仓。
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
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
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
伯姊子欲归,彼亦有壶浆。
西阡下柳坞,东陌绕荷塘。
姻亲骨肉舍,烟火遥相望。
太守政如水,长官贪似狼。
征输一云毕,任尔自存亡。
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
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
出语无近俗,尧舜禹武汤。
问今天子少,谁人为栋梁。
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
联兵数十万,附海正诛沧。
谓言大义不小义,取易卷席如探囊。
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芒。
岂知三载凡百战,钩车不得望其墙。
答云此山外,有事同胡羌。
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
溪南重回首,一径出修篁。
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
往往自抚己,泪下神苍茫。
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
阙下谏官业,拜疏无文章。
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
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
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
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
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忆游朱坡四韵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鵁鶄

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
日翅闲张锦,风池去罥罗。
静眠依翠荇,暖戏折高荷。
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

送王十至褒中因寄尚书

阙下经年别,人间两地情。
坛场新汉将,烟月古隋城。
雁去梁山远,云高楚岫明。
君家荷藕好,缄恨寄遥程。

华清宫

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
行云不下朝元阁,一曲《淋铃》泪数行。

张好好诗并序

牧太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
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
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述师,以双
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
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著作尝任集贤校理。]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书情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媚发轻垂额,香衫软着身。
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飞鹊徒来往,平阳公主亲。

秋夕有怀

念远坐西阁,华池涵月凉。
书回秋欲尽,酒醒夜初长。
露白莲衣浅,风清蕙带香。
前年此佳景,兰棹醉横塘。

秋夜与友人宿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
蒹葭露白莲塘浅,砧杵夜清河汉凉。
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歧路客愁长。
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❹ 湘乡市莲花乡历史沿革

因境内西山得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云南府下设昆明、昆阳等11个州县。昆明县乡村设置25里,其中的黑林里、沙浪里、班庄里、利一里、普坪里、石鼻里、高峣里等是今区域(指2004年区划调整前的西山区,下同)。清末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897年),改里为堡,昆明县辖43堡,其中大渔堡、海源堡、西华堡、沙朗堡、厂口堡、土堆堡、大西堡、张家堡、高峣堡,明朗堡、多依堡、乐亩堡,头村堡,范竹堡、桃园堡等15堡为今西山区域。民国初期,乡村区划沿袭清制。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昆明县改堡为乡,设8区6镇39乡,今区境为第五区的范竹乡及莲花乡、北仓乡部分地;第六区的沙朗乡、厂口乡、龙庆乡、桃园乡;第七区的西马乡、西华乡、土堆乡、张家乡、云林乡、海源乡、碧鸡乡及大渔镇;第八区的多依乡、明朗乡、乐亩乡、永靖乡等4区1镇18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政府推行保甲制度,昆明县设10乡6镇,区内为大渔镇、灵源乡、北新乡、玉案乡、西碧乡及范的乡部分地,一直沿袭到1953年市县合并撤销昆明县建制。

❺ 关于荷花的习俗有哪些

首先说下“莲”的寓意:莲又叫荷花、水芙蓉、芙蓉、水华、水芸、水旦等等。 莲花是佛教的标志,我想这个大家都知道;同时它又被誉为“花中君子”,用以赞美“出淤泥不染”的君子品格;《群芳谱》也有说过“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即自然界中的花唯独莲的果实与花同在,加之莲谐
音“廉”(洁)、“连”(生),民俗便有有“一品清廉”,“连生贵子”等谐音取意;莲有一蒂二花者,称并蒂莲,以象男女好合,所以又比喻夫妻恩爱等等。

莲有关的文化习俗与莲的寓意是分不开的,有如下一些:

1、采莲习俗
江南有旧俗就是采莲、爱莲、赏莲,这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提及:“到了采莲季节,青年男女打扮得整整齐齐,泛着一叶叶小舟,在湖面边采边唱,这也是情人约会,谈情说爱的大好时机,那又是一个多么热闹的场面!这可以从梁元帝《采莲赋》中得到印证。”当然,这儿的“江南”在六朝或是更早远的时期指的是长江以南,尤其指“两湖”地区,后来在江浙之地也有此风俗。

在采莲季节,古人还有泛舟游赏的习俗。采莲时还会唱采莲歌,大都是以莲比兴的情歌。因为莲和它的地下茎有诸多生态特征如“莲开并蒂,藕贯七心”,“藕断丝连”等,此外“莲”、“芙蓉”等名称又关顾着表示爱情的特定用语。
至今在泉州晋江安海一代还有端午节采莲的习俗。午后,阖家老幼穿新衣,上街游赏,登白塔。俗曰:“投悌”。各境扛木刻龙头,举大旗,提鲜花篮,敲锣鼓,奏管弦,唱采莲歌(俗名“苏鲁连”)。迎于各户。执旗者舞于各家厅堂,呼吉祥语,提篮者送户主鲜花,人家以红包劳之。是谓‘采莲’。

2、放莲花灯
这是端午的传统习俗。又叫“放河灯”。放了莲花灯,象征借着河神的力量,祈求当年风调雨顺,水陆平安。
此外在北京等地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有夜放河灯和点莲花灯的习俗,也是继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后,老北京的又一个传统灯节。
放河灯亦做放荷灯,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超度亡人的一种习俗。荷花灯都是用天然的荷叶插上点好的蜡烛做成荷花灯。那时也有用西瓜、南瓜和紫茄子等,将其中心掏空,当中插上点好的蜡烛,将这些灯往河里一送,排成一队“水灯”。
七月十五前后的晚上,各家的孩子均呼伴结群,游逛街市胡同,小孩们众口一词地喊道:“莲花灯、莲花灯,今儿个点了明儿个扔!”那时的孩子们要在夜晚相互比谁的灯更美更亮,当年谓此举为“斗灯会”。

3、挂“莲花灯”的习俗
元宵佳节,有挂“莲花灯”的习俗,元宵节挂‘莲花灯’寓意旺丁旺财。“莲藕代表‘财运连连不断’、莲蓬里面的莲子和茨菰寓意‘早生贵子’,而红白两色花代表男孩和女孩,刚好凑成一个‘好’字,代表儿孙满堂!”

4、年画、荷包
一些民间绘画中,一头龙首、狮尾、鹿身,身披鳞甲、马蹄细腿的麟麟,背上有的驮着一年轻女子,手中抱个胖娃娃,以示送子;有的背上骑个童子,怀抱莲蓬和笙,取“莲(连)笙(生)贵子”的谐音;画面的背景“天宫”隐约展现,以示天赐贵子。

刺绣荷包的纹样中常见有"莲(连)生贵子"、"莲里生子"、"鱼戏莲"、等。传说这其中"鱼"比喻男,"莲"比喻女。"莲"与"子"的关系就是母子关系。还有“连(莲)年有余(鱼)”等。

5、祈莲神
江西省广昌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白莲之乡”。该县赤水镇太和村一带素有“祈莲神”的民间习俗。
相传隋末唐初某年春,世代种莲的广昌县白水寨西溪村(今名赤水镇太和村)村民们正值抢季栽莲之际,却遇社会动乱,村民们被迫弃莲外逃,避难于山林。当避难村民贫病交困的之际,七莲童领王母之诣从天而降,几经酣战,除暴安良,解众生于劫难。此日正是六月二十四日。全体村民决定将这一难忘的经历以一种形式铭记下来,世代相传,以感戴七莲童恩德。于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莲花生日”(习惯简称为“莲花节” ),寓连生贵子之兆。
从此,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太和村的莲农们便举行“祈莲神”活动。

6、佛教习俗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另外,按照佛教的说法:莲花代表佛祖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吉祥物。
藏传佛教中更是有很多与莲有关的习俗。

7、“食荷”习俗
用荷配兑其它食物制作节日食品进餐,称之“食荷”。“食荷”的传统食谱为莲糕、莲子粥、荷蒸饭、花瓣酒。
鹤庆白族的荷花节,人们观莲花、唱莲歌、尝莲馔,堪算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花卉饮食文化。此外在南京也有“食荷”习俗,品种很多,荷花粥、荷叶粥、荷叶粉蒸肉等等、济南等地也有食荷花瓣的习俗。

8、“碧筒饮”
荷花在济南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济南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饮。

据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记载: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开之际,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边避暑,他们把湖中的大莲叶割下来,盛上美酒,然后用簪了将莲叶的中心部分刺开,使之与空心的荷茎相通。人们从荷茎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当时亲身体验过的文人的话说,就是“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这就是被唐宋文士传为美谈的“碧筒饮”。

在济南荷叶矗盛酒外,用它还可以做成许多独具风味的食品。如将鲜嫩碧绿的荷叶,用热水略烫一下,煮粥时盖在粥上,等煮好的粥凉后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叶粥”,是济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 做法,先切好猪肉,炒好米,拌上酱油,然后选用大明湖产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叶,洗净,一张荷叶包起一块猪肉和适量的炒米,摊放在碗里,再上蒸笼,蒸熟后即成“荷叶肉”。吃是连肉带荷叶一起吃,即有猪肉的美味,又有荷叶的清香,特别鲜美。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做成荷叶鸡、荷叶鱼等上等佳肴。此外,用荷叶包装食品,也是济南特有的风俗。以前食品店里卖的蒸包、锅贴、熟肉以及腌菜等,许多都是用荷叶包装,这样即不透油、透水,又别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们欢迎。

另外,过去济南人还有吃荷花瓣的习俗。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济南夏季特有的名菜。将新鲜、完整、干净的荷花瓣洗净之后,挂上一层薄薄的鸡蛋糊,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撒上白糖,吃到嘴里,清香可口,回味无穷,很为人们所喜爱。

8、“放河(荷)灯”

从上游向下游放荷灯
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节日,又叫情人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诗文中有此记载。

“牛郎织女天河配,水上荷花灯传情”

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说,游赏之风冠于西南,闻名天下。后蜀孟昶的花蕊夫人百首宫词中,有“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辰”记载,可见盛行中元节之早。“河灯亮,河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河灯一放三千里,妾身岁月甜如蜜”、“放河灯,今日放了明日扔”等民谣、竹枝词,可证习俗的久远。

❻ 我姓于,祖上是山东省登州府海阳县八甲杏村乡的,请问有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地方多谢了。

杏村乡应该是当时的行村乡,当时几户为一甲,几甲为一保⋯⋯,清未海阳县有4乡,45社815村,一个村子大概就会有几个甲,总之只记住八甲不知道是哪个社或村的是很难找的。另外当时的乳山乡邵村社有个八甲村,是张姓建村,为了纪念祖籍四川省的一个八甲村而取名,这个村在现在的威海乳山市。海阳留格庄镇有三个村子还保留着当时保甲制遗留的名字分别为三、六、八甲,但这三个村清末属乳山乡于疃社的。

❼ 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开的花及其形容词(成员)。 如:夏,超凡脱俗的荷花。

妙笔生花 落花时节 葵花向日 耳热眼花
耳聋眼花 粘花惹草 异草奇花 叶瘦花残
眼花心乱 眼花雀乱 眼花撩乱 眼花耳热
羞花闭月 团花簇锦 头晕眼花 柳啼花怨
火烛银花 花枝招颭 花枝招颤 花攒锦聚
花攒锦簇 花样新翻 花天锦地 花衢柳陌
花貎蓬心 花明柳媚 花锦世界 花街柳市
花街柳陌 花阶柳市 花堆锦簇 花簇锦攒
花晨月夕 花辰月夕 簇锦团花 春暖花香
走花溜冰 招花惹草 沾花惹草 月坠花折
月圆花好 月夜花朝 月夕花晨 月缺花残
月貌花容 玉软花柔 玉貌花容 玉惨花愁
油嘴花唇 油渍麻花 尤花殢雪 咏月嘲花
吟花咏柳 银花火树 驿使梅花 异木奇花
驿路梅花 一花独放 瑶草琪花 瑶草奇花
杨花心性 杨花水性 烟花风月 寻花觅柳
雪月风花 萱花椿树 杏花春雨 心花怒发
闲花野草 五花杀马 五花大绑 问柳寻花
问柳评花 问官答花 头昏眼花 铁树花开
桃花人面 桃花流水 水月镜花 水流花谢
水流花落 树上开花 如花似月 如花似朵
惹草沾花 巧语花言 墙花路柳 墙花路草
琪花玉树 奇花异卉 琪花瑶草 跑马观花
攀花问柳 攀花折柳 鸟啼花怨 鸟啼花落
拈花摘艳 拈花弄月 拈花弄柳 年登花甲
眠花醉柳 眠花藉柳 乱坠天花 柳营花阵
柳莺花燕 柳营花市 柳腰花态 柳巷花街
柳圣花神 柳弱花娇 柳衢花市 柳暖花春
柳陌花衢 柳陌花街 柳陌花丛 柳街花巷
柳娇花媚 柳昏花螟 柳亸花娇 柳宠花迷
柳暗花遮 柳暗花明又一村 恋酒贪花 浪蕊浮花
口坠天花 开花结实 酒地花天 镜里采花
锦阵花营 锦营花阵 锦团花簇 锦簇花团
火树琪花 花遮柳掩 花朝月夜 花信年华
花明柳暗 过时黄花 风花雪夜 分花约柳
分花拂柳 春花秋实 吹花嚼蕊 穿花纳锦
宠柳娇花 波罗奢花 笔头生花 朽木生花
满舌生花 枯木生花 走马观花 走马看花
走花溜水 月下花前 月夕花朝 移花接木
驿寄梅花 寻花问柳 眼花缭乱 野草闲花
绣花枕头 香花供养 下马看花 雾里看花
五花八门 闲花野草 心花怒放 先花后果
晚节黄花 天花乱坠 无可奈何花落去 铁树开花
水性杨花 昙花一现 桃花潭水 耍花腔
天女散花 生花妙笔 生花之笔 如花似玉
如花似锦 惹草拈花 人面桃花 秋月春花
奇花异草 披红戴花 拈花微笑 鸟语花香
路柳墙花 明日黄花 美女簪花 拈花惹草
落花无言 落花流水 流水桃花 梦笔生花
流水落花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柳暗花明 开花结果
梨花带雨 枯树生花 镜里观花 镜花水月
羯鼓催花 口吻生花 花甲之年 花天酒地
花花太岁 花好月圆 火树银花 花残月缺
花街柳巷 花颜月貌 花下晒裈 花前月下
花花公子 花遮柳隐 花言巧语 花团锦簇
花里胡哨 寒花晚节 花容月貌 花样翻新
花枝招展 花说柳说 花香鸟语 花花世界
浮花浪蕊 风花雪月 繁花似锦 洞房花烛
翠竹黄花 春暖花开 春花秋月 粲花之论
残花败柳 步步莲花 遍地开花 闭月羞花
笔下生花 傍花随柳 败柳残花 百花生日
百花齐放 眠花卧柳 眠花宿柳 拈花一笑
迷花沾草 眉花眼笑 马上看花 柳折花残
柳影花阴 柳烟花雾 柳市花街 柳泣花啼
柳绿花红 柳户花门 恋酒迷花 枯树开花
酒病花愁 锦上添花 借花献佛 槛花笼鹤
黄花晚节 花花绿绿 花红柳绿 花朝月夕
彩笔生花 步步生莲花 百花争艳 百花争妍

❽ 鄞州云龙乡有几个营经村

宁波市下属只有一个鄞州区,鄞州区只有一个云龙镇,云龙镇下设:王夹岙村、荻江村、云龙村、双桥村、前后陈村、姚家浦村、园馋村、前徐村、冠英村、顿岙村、陈黄村、甲村村、任新村、徐东埭村、石桥村、荷花桥村、上李家村、云龙居民会、甲村渔业队和云龙渔业队。并没有查询到营经村。

❾ 关于荷花的资料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凌波仙子、水宫仙子、君子花等。

荷花为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

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9)八甲村荷花扩展阅读:

荷的起源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

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

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我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❿ ( )面荷花( )面柳,( )城山色( )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是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祀明人铁铉)的楹联,作者不详。一说是刘凤诰的对联。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附:
“江西才子”刘凤诰
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大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幅楹联将济南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幅楹联的作者就是被誉为“江西才子”的刘凤诰。

刘凤诰(1760?1830),字丞牧,号金门,是萍乡市上栗县赤山乡石观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后,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其后历任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兵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其间先后任过广西、山东、浙江等省的学政,充当过湖北、山东、江南等省的乡试正考官。乾隆皇帝很赏识他,称他为“江西大器”。

热点内容
茶花煮的水 发布:2025-09-24 20:20:52 浏览:954
兰花诗对联 发布:2025-09-24 20:15:57 浏览:250
梅花园出租房 发布:2025-09-24 20:14:20 浏览:218
小天使绿植土 发布:2025-09-24 19:44:37 浏览:408
一盆白海棠 发布:2025-09-24 19:38:31 浏览:477
梅花暖帘 发布:2025-09-24 19:36:26 浏览:884
费列罗纸折玫瑰花 发布:2025-09-24 19:29:51 浏览:224
白兰花树苗 发布:2025-09-24 18:49:23 浏览:240
土烟花海棠 发布:2025-09-24 18:31:39 浏览:957
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 发布:2025-09-24 18:23:38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