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贸易
Ⅰ 兰花的价值如何又是怎么样区别各种兰花
花是棵草,还是个宝?应如何来理解名兰奇兰的价值? 兰花是一种植物。人类对植物的价值的认识最初是从食衣住行开始的。人类需要食物才能生存,植物中不少可供食用,有作食物的价值。其次可蔽体御寒,再次可构筑居室,制造舟车。兰花是一棵小草,其叶味苦涩,纤维极粗,其根据说有小毒,均不能作食物。其花偶见有记载可入菜肴者。清代有一个人今采兰花或浸蜜或渍盐以食之。但兰花毕竟数量少,不能果腹。衣、居、行之用更谈不上,所以没有食、衣、居、行、用之价值。据说神农氏尝百草,发现植物还有药用。屈原时代所说的兰,为菊科植物泽兰、佩兰类,多有理气、止痛、辟邪、开窍之药用,但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说,现在兰科观赏植物的兰不能误作泽兰、佩兰用,也没载其有何明显药效,可见其药用价值也甚微。 综上所述,兰花在人们的物质需要方面,可说没有多少价值。它的为人们所关注,开始时完全是由于它有观赏价值。观赏价值属于人们精神需要方面的价值。即或在这方面的价值,兰花之被发现也比其他许多名花为迟。菊有三千年以上的观赏栽培史,梅也有二千年以上的观赏栽培史,兰则只有千把年,,这也许是由于它在中国产地范围较窄,产量不多,植株又较小,所以在历史上,它的观赏价值才较迟被发现。 一般来说,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方面的东西比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方面的东西其价值要高些,有时甚至高出很多很多倍。有欣赏价值的时装与只为蔽体御寒之需的一般服装,虽用的是同一种布料,其价值就相去甚远。同一种木材,木雕的价值就比一般木制家具的价值要高得多。所以,兰花的价值之一被发现,就出现在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较高的价值的档次上。其发展到今天的有的名兰奇花价值连城的情况,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纯自然经济状况下的兰花的价值。这时人们采集栽培兰花一般只为自己观赏。最早把兰花作为观赏植物采回栽培的应是村夫野叟、处土和尚道士之类的人物。这在古代很多诗文中都有提到。他们自采自栽自赏,或有用来馈赠的,也是一种情感的表示。他们一般都认为兰花是高洁之物,不好用它来赚钱。 第二个阶段:某些地方出现了商品经济,兰花进入市场,出现商品价值。有二个因素可以促使兰花进入商品市场,出现商品价值。一个是兰花成为贡品,产兰区的官员为了取悦皇上,把兰列为贡品,为了征集贡品,有时就要出钱收购。第二个因素是兰花成为群众性的观赏爱好物,群众需要量大,光靠自采或馈赠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就出现了兰花市场。据史料记载,在宋代已有把兰花列为贡品的。明清时代把兰花列为贡品的就更多了。有些兰就是因被列为贡品而出名的,如“鱼”(也叫“玉”)、“银边大贡”、“金边大贡”等等。“鱼”这种名花在宋代人赵时庚所著《金漳兰谱》中已有记载,是一种传统的贡品。群众性的兰花市场至少在清代初期就已出现,郑板桥就曾非议过兰花被卖的“十字街头论担挑”的有伤兰花之风雅的现象。兰花既然成为一种商品,也就有远地贩售的现象。据历史记载清代就有江浙、福建的兰花进入广州贩售的情况。当然,兰花的商品价值出现之后,其自采自栽自赏、互相馈赠的非商品价值也依然存在。 第三个阶段:兰花中的极少数名兰奇花其价值辄升骤长,出现了超高价值的超商品价值,成为所谓有生物生命,有艺术生命,有文化生命的活的“股票”,就象名画、古董一样。一种东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自有其主、客观之条件。有的人说一株兰花价值成百万这是荒谬的,毫无道理的。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东西都是存在的。既然兰展上存在一株兰花成百万的现象,就有它的合理的成份在。我们不能用否定这个事实的存在的态度去对待它,我们只能分析这个事实出现的各种因素。有的人说物以稀为贵,这有一点点道理,但不尽然。天下稀有的东西多的是,并不是每一件都能成为价值昂贵的东西。臭虫现在就很稀少,但它怎么也贵不起来。极少数名兰奇花之所以会一再长价,我想是有如下的一些主、客观因素的。 从兰花本身来说,极少数的名兰奇花的确具有同某些高级艺术品一样的高度的观赏价值,每一次看到都能给人以新鲜感,有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魅力。更何况兰花是有生物生命的艺术品,每天都在生长,会出现季节性的变化,比起没有生命的艺术品来,自有其更为丰富的赏玩魅力。另外,名兰奇花还具有类似高级艺术品一样的不可复制或难以复制性。梵高的名画之所以一再长价,就是由于这种艺术品的不可复制性,只此一幅,人无我有,价值就贵了。君子兰之所以只热一阵子,就温度骤降,就是由于它的易复制性。君子兰的种子繁殖问题很易解决,其种性的变异也不大,很容易就可大量生产,所以其价值就很快地跌了下来。国兰为兰科植物,兰科植物是植物中的最进化者,也是最易变异者,其种子繁殖周期很长(一般要十年左右才能开花)靠分株繁殖的速度也很慢,无性繁殖的问题也未完全解决,且由于其多变异,同一株植物的种子或细胞繁殖出来的植株不一定能保证具有原来植物的一切具有高度观赏价值的性征。所以说难以“复制”。再者,是国兰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其栽培观赏的历史悠久,是众所周知的名花。其深远的文化渊源也使它具有同古董一样的超商品价值的文化价值。这是存在于兰花本身的因素。 单有主体因素还不行,还要有客观条件。其主要的客观条件是社会上出现梯级经济现象,社会各阶层的人的经济情况出现了梯级分布的状况,也就是说,有的人的钱特别多,多到用不出去,这些人或者为了满足心理上的猎奇,或者为了精神刺激的特别需要,或者为了炫耀财富、地位和权力的需要,或者为了满足其一种特殊的癖好,或者确是为了一种崇高的审美追求,或者是为了筹办一件特殊的礼品,或者是为了进行一次经济活动,等等,就找到兰花这种东西来花钱。多少钱都买,只要能满足需要,反正有的是钱,更何况有时这种非常具刺激性的做法往往能提高一个人、一个公司的知名度、信用度,知名度、信用度高也是一个赚钱的必要条件,到头来,买兰花的钱还是可以从其他地方赚回来的。日本一家财团高价购买梵高的画就是为了追求这种效应。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兰花从商品市场一跃而进人类股票市场,即持有名兰奇花者就象持有股票一样,可“炒”,今天以一百万元购进,说不定明天就可以一百一十万元售出,一两天就可赚一二十万元,何乐而不为,这是一种市场经济畸形发展的产物。既然出现了,它就存在着,只要其主体本身的条件和客观的条件仍存在,它就还会继续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即或如此,在一般人中,兰花的传统的自栽自赏,或互相礼赠的本来价值却还是广泛地存在着。 对于兰花的这种市场现象,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保护正当贸易,反对把兰花当作投机商品,当作“股票”来炒,坚决揭露打击兰贩子的兰骗行为,及其走私活动,打击兰偷者的偷兰活动,坚决制止破坏兰花资源的滥采行为,引导广大的兰花爱好者开展健康的赏兰、育兰、对兰花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同时,我们也可利用港澳台和国际上兰花贸易出现的新特点,利用国兰的有利优势,开展对外贸易,搞活兰农经济。各种宣传报道也要注意正确的导向,既要注意教导兰花爱好者善于发现奇兰、栽培奇兰,也要防止助长人们的侥幸心理,引起人们放弃正当的职业,纷纷上山寻找奇兰,以为只要找到一株奇兰就能大发横财。须知,这种想法同想在开荒时挖出一枚大金刚钻,在搞基建时挖出一大块黄金一样,往往只是一种梦想,到头来损失的还是自己。 正确认识兰花的价值,普及育兰知识,把赏兰活动引向健康的方向去,这才有益于社会。
Ⅱ 湖南省纳兰花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怎么样
湖南省纳兰花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2016-08-15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回人投资或控股答),注册地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解放西路华远华中心3号楼5002-2房。
湖南省纳兰花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0105MA4L5YGF8A,企业法人谭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湖南省纳兰花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贸易咨询服务;贸易代理;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限分支机构);化妆品生产(限分支机构);食品生产(限分支机构);包装服务;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建设;医药及医疗器材、百货的零售;化妆品及卫生用品、食品的销售;中医药、化妆品、保健食品、保健品的研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湖南省纳兰花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湖南省纳兰花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Ⅲ 请问 在海口在哪里买兰花
海南海卉景艺贸易有限公司
Ⅳ 中国兰花与洋兰的异同点
不管是洋兰还是国兰,它们均属于兰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具有回兰科植物的共有特征,例如假答鳞茎、质厚坚韧的叶片和具有唇瓣的两侧对称花等。所不同的是,洋兰通常开有色彩艳丽的较大花朵,而且大部分为气生的附生兰;而国兰则开有幽香的小型花朵,花色以素雅或淡色为主,花朵的外形变化多端,什么牡丹瓣、蝶瓣、荷瓣、梅瓣、水仙瓣、菊瓣都会出现在同一个种之内,形成了不同类别的花艺品种。除了形形色色的花艺品种外,国兰还有不少叶片出现黄、白色线艺的叶艺品种。以观赏的角度来看,洋兰代表了一种西方文化的现代美,而国兰则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古典美。故当今养兰人群也可大致分成喜欢艳丽的洋兰一族和喜欢幽雅芳香的国兰一族。
Ⅳ 哪里有兰花展或兰花交易中心
规模最大者当属08年初在大理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兰花博览会。这次展会旨在“以兰会友,促进交流。全国25个省区市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南非、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会。展品名兰荟萃有5000余盆,观众人流如潮达12万多人次,被认为是历届兰博会中种类最全、品位最高、数量最多的一次。会议展销结合花市兴旺,展馆内外交易活跃,总成交金额高达5000多万元,堪称一次大规模的品兰赏兰和商贸盛会。
兰博会的繁荣引起了世界对兰花经济的关注。中国悠久的“养兰”传统和以此诞生的“兰文化”,使兰花成为了一个拥有巨大潜在市场的产业。云南花卉业年产值可达34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0%)。而兰花仅从大理地区来看,其年度资源市场值可达约20亿元、交易额达6亿—8亿元。然而从整体上看,云南兰花产业化、管理和营销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要求。兰花业还多停留在庭院经济式的小生产和各户分散营销的初级水平。公司化生产和专业化集散贸易市场才刚具雏形,信息化滞后。据业内信息,全球兰花市场有约70亿美元的年贸易额(含洋兰)。近年我国每年兰花出口额是上亿美元,我国有形成世界最大兰花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一个可喜的信息是最近我省出台了“关于促进花卉产业生产发展的意见”。三月初“首届昆明国际花文化及产业发展论坛”活动又相继举办。适时地为花卉业的产业化发展确定了目标。在政府进行花卉产业宏观引导的同时,许多民营花卉企业也加入了促进兰产业发展的行列。兰业粗放型扩张对资源的掠夺性过度采挖必将使资源枯竭,为了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识之士对此已警醒并开展了抢救。大理民营企业“荡山洲兰园”率先成功申办了全国首家“国兰种质资源园”并已挂牌运营。因致力珍藏保护了云、贵、川、鄂等地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兰而受到业内关注和赞许。而在一直困扰世界的兰花人工栽培方面,为了兰花的科学种养和对兰产业进行宏观引导,为能批量产出高品位、新品种兰花以满足国内外兰市需求,目前,兰花栽培已有关于变异育种和快速繁殖的高端科研项目进入了国家863计划。一些有眼光和实力的企业已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带头起步实施了规模化、科学化的生产与管理。兰花生产一改“花匠式”传统产业旧貌。
兰花素有“绿色股票”之称。为了避免盲目炒作,业界有识之士也在呼吁,应加强对兰市及种兰、贩兰活动的宏观指导和规范,避免畸形发展。要在科普和行规宣传的基础上引导人们理性消费、理性投资诚信经商。要使松散型营销向集约型转化,即提倡公司加农户模式,并加强市场监管奖优罚劣。要以发展中低档产品为主致力于培育出一个巨大的国内终端消费市场。让大众喜爱和价格能接受的多品种兰花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一个集文化、生态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活色生香”的朝阳事业。
参考资料:http://www.yunnan.xinhua.org/ynnews/zt/2003/hhqs/wen/yn01.htm
最佳答案!
Ⅵ 春兰公司历史以及近些年的业绩
发展历史:春兰的前身是连年亏损的泰州制冷机厂,该厂的空调产销量在全国同行业几十家企业中居倒数第二,年产值仅1000万元。
1985年,陶建幸出任泰州冷气机厂厂长,时工厂年产值一千万元。1987年起逐步形成空调批量生产能力。
到1989年,春兰年产空调近10万台,产销量、利税均跃居全国空调业之首。 1990年,春兰制冷设备总公司成立。
1993年,春兰空调器厂�二分厂建成投产,主产挂壁式空调,该厂当年便收回全部投资并实现利润7200万元,春兰空调的年产量也由此上升为50万台。
到了1994年,春兰空调的年产量达到150万台,成为中国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世界空调七强之一。
1994年底,春兰在收购泰州本地一家制造摩托车的军工机械企业的基础上,投资20多亿元兴建了年产100万辆摩托车和100万辆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线。
1997年11月,春兰集团以7.2亿元入主南京东风汽车公司,组建了南京春兰汽车有限公司,进军中型卡车行业。经过长达3年的技术改造,
2001年3月,春兰豪华中型卡车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同年10月,春兰生产的中型载货汽车产销量直逼一汽、东风,跃居国内第三位。到2003年,春兰卡车首期投资已经全部收回。
2002年9月,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春兰高能动力镍氢电池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春兰成为国内首家具备生产系列化高能动力电池能力的企业,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十五”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专家预测,新兴的高能电池技术将催生新的电动汽车时代,美国通用、日本丰田、法国雪铁龙等世界著名公司都把开发电动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早在10多年前,春兰集团就将极其敏锐的目光投向高能电池领域,确立了以高能电池为首的12项跟踪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前瞻性技术,并相继投入了数亿元,旨在开创新的产业群。
目前,春兰已集制造、科研、投资、贸易于一体,主导产品包括空调、洗衣机、除湿机、卡车、电动车、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空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半导体、集成电路、高能动力镍氢电池等数十种,成为中国企业中产业跨度最大的多元化公司。
目前,春兰已经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即以家电为主的第一支柱产业,以卡车为主的第二支柱产业,第三是以镍氢电池为基础的新能源产业。
业绩:
公司主营空调器及洗涤机械开发,是我国白色家电的龙头企业,02、03连续排名中国家电制造综合实力第一,还获取“2003年度中国最具革新力企业”的殊荣。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春兰”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空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始终第一,洗衣机等产品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另外,在汽车产业上,春兰股份还进一步提速。
凭借着核心技术和良好品牌形象,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空调器方面,公司取得“3C”认证后推出以春兰“未来风”、“静博士”为代表的几十种静音、环保系列空调。最近,春兰新冷媒房间空调器开发项目还获得国家首次颁发的国家研发资金,能获此殊誉充分表明春兰股份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相当强大。在03年海内外空调市场取得优异战绩的基础上,春兰股份加大了04年的推新力度,一举推出五大系列近百余款空调新品。其中最受关注的“健康型”空调将在年内露脸。春兰股份还敏锐地捕捉市场信号,推出新生代隐形空调,隐形空调在国外相当流行,但我国的普及率还不足8%,专家预测,今后几年我国隐形空调将呈几何技术增长,市场容量高达500多亿元。洗涤机械方面,春兰股份通过开发全自动波轮洗衣机新品,丰富洗衣机的产品系列,针对国内不少地区存在的“电荒”现象,推出自动选择用电峰谷期进行“分时洗涤”的新款洗衣机;还推出具有织物识别功能的洗衣机;推出减皱洗衣机免除消费者衣服天天洗天天熨的烦恼。公司的洗衣机销量比去年增长了3.6倍。汽车产业方面,春兰股份推出一款在电流过载或车体负荷过大时,电机能得到有效保护的电动自行车,通过应用智能型电机保护器,让整车更加经久耐用,运行电耗还比一般电动车降低了18%;从今年2月份起,国内上百家主流汽车改装厂将全面开展春兰汽车改装业务;与日本日野牵菲亚特汽车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大型卡车,此举意味着春兰中型卡车战略正加速向重型卡车推进,正如春兰集团高级副总裁孙庆所说“在2~3年内,春兰卡车产销量有望达到6万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占领国内市场份额超过10%;预计在3~4年后,整个春兰集团的收入将会突破500亿元。”蓝图非常美好;另外,春兰股份在摩托车和高动力镍电池方面也保持着较高的起点,特别是镍电池的前景相当广阔。多元化经营的理念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中。
公司除在国内保持稳定提升的市场占有率外,其产品出口也保持着强劲增长。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各类产品纷纷走出国门,仅03年涉外大宗贸易就达上千笔,出口总量增长90%以上。空调、摩托车、洗衣机等出口量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外商纷纷感叹:春兰品牌,品质卓越。法国C.F.E国际公司法兰克甚至评论“与其说是我们买春兰的产品,不如说我们买的是高品质的春兰品牌”。至目前,春兰已形成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非洲等五大经营区域,在海外开设16家专卖店,并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1200多家海外经销商,国际竞争能力相当强大。
春兰股份业绩良好,03年三季度每股收益0.104元,每股净资产高达5.81元,主营业务收入94002万元,主营业务利润2133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79%,市净率仅1.12倍,显然,该股的市场价值需要重新定位。从公开信息看,申能集团和江苏百乐电器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流通股高达600万和592万,虽然套牢惨重(01年以增发价19元买入),但一直没有减仓的大动作,其长期投资态度,亦从侧面证明该股拥有良好的基本面,给人信心。
春兰股是自1997绩优股行情之后,调整最为惨烈的个股,在底部构成了复合头肩底形态后放量上扬,目前各技术指标已修复完毕,上涨空间巨大,
Ⅶ 中日鲜为人知的兰花外交是指什么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明代诗人张羽的五言绝句《咏兰花》确实抓住了兰花的特征:花朵不大,也不问是否有人赞赏,却默默地散发着幽香。正是由于兰花的这种特点,它一直被中日两国的文人墨客所钟爱。上世纪60年代,小小的兰花更是成了中日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次巧妙的“兰花外交”成功地促成了两国间的重要贸易,为日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日贸易遭遇难题,“兰花代表团”带着重要任务访日
1963年4月的一天深夜,中国对日工作负责人廖承志家里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当他拿起电话,话筒中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对方正是廖承志的大学校友、日本著名政治家松村谦三。松村在电话中寒暄了两句,突然提出他要以日本爱兰会会长的身份,邀请中国迅速派一个兰花代表团访问日本。这个请求顿时令廖承志感到有些奇怪。要知道,松村是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内三木─松村派的领袖之一,在政坛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他为何如此急促地要中国派兰花代表团访日呢?
放下电话后,廖承志立刻向周恩来总理报告了情况。两人经过分析,认为松村的请求与当时两国贸易面临的困境有很大关系。松村是日本国内力主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政治家。这位刚直坦荡的老人自幼沉浸于汉学研究,最喜爱兰花,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日本投降后,松村曾带头反对岸信介内阁的亲美反华政策。在1959年和1962年,松村不顾党内压力和美国的威胁,两次率团访华,与周恩来总理达成以渐进的方式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共识。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LT贸易备忘录》,同意在东京和北京互设常驻办事处并实现互派记者,开创了著名的“备忘录贸易”。
然而在落实备忘录贸易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困难。先是日本政府迟迟不肯批准向中国出口维尼纶成套设备,接着两国互设代表处也遇到了阻力,而来自美国和台湾方面的压力更让当时的池田勇人内阁对备忘录贸易产生了畏难情绪。形势的转变令松村焦急万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邀请中国派兰花代表团访日,与日本政府进行谈判,打破当前的僵局。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因为松村谦三爱兰花是众人皆知的,在访华期间他曾与朱德讨论过养兰心得,因此以交流兰花的名义邀请中国代表团访日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得知了松村的真意后,周总理和廖承志决定立刻派代表团赴日,商讨两国贸易和设立常设机构问题,并希望借机实现交换记者。
老政治家自掏腰包招待中国客人,政府高官冒辞职风险放行对华出口信贷
1963年4月29日,由兰花专家、福建省委统战部长张兆汉为团长的中国兰花代表团动身访日,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廖承志的3位得力助手孙平化、王晓云和王晓贤成为代表团成员。孙平化等3人虽然对兰花了解不多,按他自己的话说“我连兰花和韭菜都分不清”,但他们却是代表团中最重要的人物。在东京羽田机场,中国代表团受到了松村谦三的秘书山本重男的热情接待。山本重男首先转达了松村的歉意,因为松村认为他每次访华都享受国宾级待遇,由中国政府领导人出面迎接,可是在日本他却无法用同样的方式报答,觉得很对不起中国客人,于是叮嘱山本重男一定要用最大的热情接待中国代表团。并不富裕的松村还打算自掏腰包支付中国代表团访日的所有费用。
中国兰花代表团访日期间,与日本兰花爱好者进行了交流,但这并不是访问的重点。很快,中国兰花代表团结束访问回国了,孙平化等三人则留在了日本,他们开始了此次访问最重要的日程。
经备忘录贸易日方主要负责人河和良一的秘密安排,孙平化等3人会见了通产省官员渡边弥荣司,就日本向中国出口成套设备使用日方出口信贷问题,试探日本政府的态度。渡边犹豫再三,说明此事很难办,因为当时两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采取出口信贷的方式是不可能的,而且许多日本政客认为这样做对日本政府没有任何好处。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支持备忘录贸易,因为这对中日关系的未来有利。
后来,渡边在2000年对中国记者透露了当时他下决心帮助中国的原因:“1963年,我45岁,是日本通产省官房长官,那是我第一次与孙平化见面。我直觉认为,他是个好人,是个可以一生交往的朋友。当时,我所能做的,就是背着通产大臣,利用我的权力,批准这套设备出口,因为通产大臣知道了会禁止的。我当时拿定了主意,要是被查出来了,我就辞官,当老百姓!”在渡边签署文件三个星期后,日本通产大臣终于发觉了此事,根据渡边的回忆:“他(通产大臣)像看到家里着了火一样着急,可根据国际惯例,这个文件已经生效了,但是通产大臣并没有让我交辞呈,他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
中国密使会见日政坛实力派,“兰花外交”开创中日沟通渠道
首战告捷后,孙平化等人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与日本政坛的一些重量级人物相继会面,展开了新一轮的秘密外交,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日本政治家宇都宫德马在他家的大草坪上专门为中国客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酒会,特意邀请日本通产省负责成套设备审批的通商课长谷敷宽出席,他还精心安排孙平化在酒会进行期间,到楼上一个小房间与谷敷宽磋商中日贸易问题。
接着,后来成为日本外相的园田直又安排孙平化与池田内阁里支持改善中日关系的实力派人物、建设大臣河野一郎,在一家日本餐馆会面。当时,河野一郎是自民党的领袖之一,他在与孙平化详谈之后表示:“池田首相理解中国的立场,对开展日中贸易也是有决心的,不会因为别国(指美国)施加压力就不干。”
此后,孙平化等人又委托自民党议员高崎达之助,与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就中日贸易问题进行了沟通。高碕秘密会见池田首相后,请孙平化转告中国方面,池田首相一定履行诺言,日本政府已基本上下决心批准向中国出口维尼纶成套设备。
1963年6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订了引进日本维尼纶成套设备的合同,总金额为73.58亿日元。第一个成套设备贸易成交,使日本厂商大大增强了发展日中贸易的信心,中日“兰花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在以后的日子里,美日右翼和台湾当局不停地出来捣乱,声称日本出口成套设备并提供政府贷款,是对中共的援助,有的甚至胡说让解放军穿上维尼纶军服,就是加强中共军事力量,企图阻挠日本政府履行合同。但经过“兰花外交”,中国方面与日本政府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双方共同打破了美日右翼和台湾方面的阻挠,使维尼纶工厂顺利地落户北京。
这次意不在兰的兰花代表团访日,对中日关系后来的发展可谓意味深长。维尼纶成套设备成功引进,对帮助当时的中国解决老百姓穿衣难的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代表团所接触的日本政治家后来都成为了日本政坛的重量级人物,如园田直后来当过官房长官、外交大臣;河野一郎当过众议院议长,他们在促使日本政府最终作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决定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兰花代表团的成功访问,还让中国方面看到,即使在两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困难情况下,日本仍有大量有识之士为发展两国关系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中日友好关系向前发展的前景广阔。令人遗憾的是,一手促成“兰花外交”的松村谦三先生并没有看到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他于1971年因病逝世,享年88岁,但他对中日友好关系的贡献将永远载入两国史册。
Ⅷ 最近有周边朋友问我兰花国际这个公司,是干什么的网上报道其并购猎人国际属实吗
我知抄道你说的这个兰花国际袭公司,你所说的这个应该是最近刚成立不久的吧?据我的一些同行说该公司正在快速筹备、发展中,和钰诚集团也有些关联。至于兰花国际是做什么的,现在我知晓的只有安防和猎聘相关,其他的就不清楚了。还有你说的网报并购事件,这是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