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老山东

兰花老山东

发布时间: 2022-02-21 01:17:28

❶ 这是什么兰花

是大花蕙兰
参照图内:容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4%F3%BB%A8%DE%A5%C0%BC&in=14252&cl=2&cm=1&sc=0&lm=-1&pn=1&rn=1&di=2374163892&ln=1017

❷ 在淄博附近的山I有兰花吗

应该没有,淄博的气候比较寒冷,干燥,而兰花一般都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南方山区里,我们出去爬山的时候没有见到过

❸ 写兰花的词

1.柳腰斜舞,杏靥含娇,明媚春光好。绿窗清悄,香径软,百卉迎花如笑。版从兰独巧,忽并权蒂四花连绕。想从来一根苗,两样英少。
陋室俨如蓬岛,似仙娥群聚,弄晴春晓。花客窈窕,湘帘下素影参差回抱。香魂缥缈,又浑似一群娇鸟。乘东风齐上琼枝,带绿烟轻袅。
2.冰姿何必争时宠,丽质天生淡淡香
最是教人相思处,摇风独秀自芬芳
秋雁回空,秋江停波。兰独不然。芬芳弥多。秋兮秋兮,将如兰何!
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
3.兰
净化多少心灵?
纯洁多少生命?
淡淡一缕清香,
送来一帘幽梦。

《诗词三百首》,作者:白玉

❹ 关于兰花的诗句

关于兰花的诗句有:

1、《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秋霜雨雪打着翠叶红花,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若无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

2、《种兰》 宋·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译文: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3、《题杨次公春兰》 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4、《咏兰》南朝·萧詧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译文:连同茎叶折来的兰花聊可佩带,置入室中自然飘香,开花却不与其他花比赛拔髙枝节,含蕴着秀美的姿色在微霜里衰残。

5、《饮酒·幽兰生前庭》 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译文: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芳香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

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❺ 兰花的历史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艺兰研究的一大成就。

艺兰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艺兰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哪一点适合你,你自己挑吧!

❻ 在我们山东有一种叶子像兰花根部像茭头,谐音“地道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叫什么

就是金不换
别名臭苏、香菜仔等,属唇形科相思子属的一年生直立草本,主要版分布在江苏、安徽、福建、权广西、浙江、广东等省区。金不换为运动医学要药,能破旧血生新血、治内伤、吐血及有行血止血功能,凡属血症均可择用,在山粉团(BASIL)的众多品种中,于2001年更进一步研究推出采用新品种,注册命名黑金砂,其意义为──天然食材,物超所值,比黄金还贵,所以叫金不换。
全体芳香,高20-70厘米。茎四方形,上部多分枝,表面通常紫绿色,被柔毛。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或全缘,轮伞花序顶生,呈间断的总状排列,每轮生花6朵,或更多。

❼ 兰花适合在什么环境生长

中国兰花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①春兰、蕙兰耐寒力较强,越冬温度内5℃左右,对其花芽发容育有利。如温度超过10℃,秋季形成的花芽易在土面下枯死,或花梗不伸长,开花不正常。建兰、墨兰、寒兰冬季需较高的温度。②要求遮阴70%~90%,忌高温、干燥和强光直射,畏碱土和积水。生长适温3~9月为18~24℃。其叶面积小,且多革质,同时又是肉质根,因此土壤积水则易烂根,甚至死亡,所以有“干兰湿菊”之说。③兰花宜通风、忌污染。兰叶周围保持新鲜空气,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若空气不流通,则兰花柔弱,且易遭受病虫为害。养护场所若受到二氧化硫、氟化氢、粉尘等有害物质污染,则兰花生长不良。

❽ 求关于兰花的诗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朱载震《建兰》
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掉头忘闽海,倾心向京洛。
轻思昼回芳,清泉晚宜瀹。
玉轸一再弹,天际如可作。

华 岩《兰》
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
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披风坐,北窗凉,老奴消受太清狂。

黄 任《题画兰》 (三首)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磁斗养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了 亮 《写兰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李方膺《兰花册页》 (三首)
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楚畹清风涌笔端,廿年作客与盘桓。
自怜不唱猗兰曲,万叶千花供世看。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汪士慎《兰》
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空谷清音图册页》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李鳝《水墨兰蕙》
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幽谷芳菲》
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
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金农《画兰》
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
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缪公恩《露兰》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沈彤《幽兰为仪封先生作》
幽兰发空谷,蔚为王者香。
香风满四野,素姿凝清光。
脉脉含深情,独立遗众芳。
何堪萧与艾,结交当道傍。
萧艾滋露华,幽兰罹严霜。
光风一以转,采采充佩裳。

郑燮《题半盆兰蕊图》
盆是半藏,花是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题来兰》
两盆兰草,一晚一早。
先后得花,春末夏晓。

《题兰》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峤壁兰》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兰》
留得根棵大,何怨叶短稀。
春雷潜夜发,香气入云飞。

《兰》
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
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题兰》 (五首)
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
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
任他风雷雨,终久不凋残。

一笔与两笔,其中皆妙隙。
何难信手挥,不顾前人迹。

有根不在地,有花四季开。
怪哉一参透,天机信笔来。

《丛兰荆棘》
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
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小幅、并白丁墨兰共一卷》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客焦山袁梅府送兰》
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
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题盆兰倚蕙图》
春兰未了夏兰开,画里分明唤阿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题破盆兰花图》
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题峤壁兰花图》
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
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画芝兰棘剌图寄蔡太史》
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
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兰》 (四首)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秋兰谱压风骚。
如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
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
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

《画兰寄呈紫琼崖道人》
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
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破盆兰花》
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画盆兰送范县杨典史谢病归杭州》
兰花不合到山东,谁识幽芳动远空。
画个盆儿载回去,栽他南北两高峰。
后被好事者攫去,杨甚愠之。又十余年,余过杭,而杨公已下世久矣。其子孙述故,乞更画一幅补之。既题前作,又系一诗曰相思无计托花魂,飘入西湖叩墓门。为道老夫重展笔,依然兰子又兰孙。

《折枝兰》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为侣松上人画荆棘兰花》
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
门径有芳还有秽,始知佛法浩漫漫。

《折枝兰》
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
好似杨妃新浴罢,薄罗裙系怯君看。

《八畹兰》
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
世间万事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幽兰》
转过青山又一山,幽兰藏躲路回环。
众香国里谁能到,容我书呆屋半间。

《兰》
世间盆盎空栽植,唯有青山是我家。
画入悬崖孤绝处,兰花竹叶两相遮。

《盆兰》
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
画里不知还得似,故乡风露未全干。

《山兰》
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
可恨世人薄幸眼,只因高低两样看。

《幽兰》
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无兰。
市廛不是高人住,欲访幽宗定在山。

《盆兰》
买块兰花要整根,神完力足长儿孙。
莫嫌今岁花犹少,请看明年花满盆。

《兰》 (八首)
素心兰与赤心兰,总把芳心与客看。
岂是春风能酿得,曾经霜雪十分寒。

乱草荒蓬著处理,兰花无地可安排。
想因赋质多灵秀,定要移根上苑栽。

九畹兰花自千古,兰花不足蕙花补。
何事荆棘夹杂生,君子容之更何忤。

不红不紫不深黄,碧绿沉沉叶几章。
惟有西风偏称意,惯催石上扫秋霜。

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
惟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他卉可同栽。

一峰过去一峰遥,路人三峰近斗杓。
兰蕊愈高香欲远,洞庭草青满湖飘。

兰花与竹本相关,总在青山绿水间。
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

半边修竹半边兰,碧叶清芬满近山。
总是一团春夏意,略无秋气杂其间。

《兰》
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蕙》
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

《题兰》 (十首)
味自清闲气自芳,如何沦落暗神伤。
游人莫谓飘零甚,转眼春风满谷香。

不减群芳作色鲜,生成石径力犹坚。
却缘冢草休为伍,寂寞空山只自怜。

八畹兰花七畹开,天花一畹也须栽。
明年定与春光发,只待天门响震雷。

为买春风二月天,苏松宿草种成田。
隔江相望无多路,一到扬州便值钱。

一种幽兰信笔栽,不沾雨露四时开。
根繁叶密春常在,可惜无香蝶不来。

水殿风濒翠幄凉,丛兰九畹飘芬芳。
离骚纫作幽人佩,今日方称王者香。

林下佳人迥异常,临风无语淡生香。
凭谁写作灵均赋,为尔招魂到楚湘。

谁向山中挖得来,长枝短叶几花开。
先生好把瓯盆买,点石铺苔细细栽。

若有香从笔论过,墨如金玉水如珠。
欲将孤竹幽兰比,只是夷齐屈大夫。

浓处清幽淡处香,花开楚畹久各扬。
暖风意入高人手,移得金盆上玉堂。

《题兰》
四块兰花三块开,中间一块且迟回。
世间万事从容好,直待春闺兰复来。

李调元《芷塘同年斋中秋兰秀茂异常属余作诗》
契阔今素心,忽动伊人怀。
入室座未安,馨芳盈庭阶。
此种秉幽趣,高寄白云隅。
一为香所误,遂与诸草偕。
其芳终不言,自分溷尘埃。
今充君子佩,永得邀栽培。
月夜静相对,如与人忘骸。
愿言托孤根,岁宴两无猜。

方婉仪《题马守贞双钩兰花卷》
楚畹幽兰冠从芳,双钧画法异寻常。
国香流落空留赏,太息金陵马四娘。

爱新觉罗.书诚《题幻翁墨兰》
北人爱兰不易致,画兰直作真兰视。
吾叔立意恐雷同,一以粉糅蕴精粹。
天地古人皆非师,神全故坐形支离。
快笔如锥划纸碎,破花断叶含清恩。
閟阁时闻豹囊鼓,轻扬茶烟供香祖。
世间沈麝敢同焚,笔墨闻薰长不腐。
虚室题诗得数观,似同君子久盘桓。
薄劣虽惭谢车骑,愿将心事托芝兰。

高 朋《题画兰为郑板桥作》
芳菲香气动吟毫,疑是湘君下汉皋。
争奈幽芳多惹怨,于今不忍读离骚。

姚 范《记赠折枝兰花》
屈原已死潇湘空,蕙兰不生芳草丛。
揭来南阮萧斋中,美人不见相思瘦。
一枝折赠秋风后,夜雨西堂落红豆。
我昔曾谱猗兰篇,空山鼓之谁与传。
烦君更乞冰丝弦。

鲍倚云《兰语篇》
幽芳不知春,春赴桃蹊水。
回波忆旧雨,冥蒙晓烟里。
畴昔子慕予,窈窕竟奚似。
目成山之南,清川渌如此。
萧萧秋雨恶,檐端孕花蕊。
酷腊酿奇寒,土乾未滋蚁。

引领期人房,吹衣北风起。
根发暗已朽,处堂昧生理。
怨长交不终,媒劳复谁倚。
酾酒与花盟,花光去若驶。
荪兮独自愁,何人信予美。

王文治《可韵上人墨兰卷子》 (四首)
谁将淡墨染春痕,瘦叶疏花倚石根。
一院古苔青不扫,重帘着地月黄昏。

春眠初觉鸟声忙,临罢黄庭日渐长。
待与高僧参鼻观,绝无香处是真香。

小池雨过看濡毫,更酌红楼读楚骚。
为与幽兰多夙契,建牙犹得近湘皋。

南核春蕊发华滋,视膳萱庭日景迟。
手擘倭笺如水碧,花前闲补广微诗。

《兰》
女侠金陵马四娘,吮毫犹带口脂香。
临风故写湘江怨,牵引骚人一带肠。

罗 聘《秋兰文石》
今年九月偏无菊,欲纫秋菊笑可拈。
画毕自看还自悔,笔花端合让江淹。

孔继涵《从侄柞索兰》 (二首)
幽兰似佳人,不以色自炫。
忽漫度微风,芳馨袭庭院。
缅怀湘中君,含情发深眷。

乞君九畹英,足我三益友。
睛窗午梦醒,疏香暗消受。
保以伴蹇修,一卷离骚有。

高 鹗《幽兰有赠》
九畹仙人竟体芳,托根只合傍沅湘。
一江水泛灵妃瑟,八月天寒楚客裳。
谁使当门逢忌讳,更教采佩太馨香。
愁深漫展离骚读,天问从来最渺茫。

张士元《种兰》
兰生杂众草,偃仰衢路旁。
草盛占雨露,兰孤无容光。
我行适见之,小立还彷徨。
不恨草色满,恨兰不善藏。
移兰种堂下,茎叶日以长。
闭门幽香发,众草将安伤。

张纶英《兰草》
幽兰有高致,质弱苦易零。
芳香不可留,滋树徒劳形。
小草时作花,嫣红间葱青。
闲阶濯新雨,绰态何娉娉。
悦目非不怡,所嗟乏奇馨。
采之聊把玩,慨彼服媚情。
一笑谢东皇,荣枯无定形。

孙原湘《兰》(二首)
宛然清露被江皋,叶叶灵芬出素豪。
一种离披烟雨态,剩泥残壁画离骚。

写得灵根九畹芳,玉叉高展看潇湘。
春风吹过闲蝴蝶,画里业寻画外香。

张问陶《兰》 (二首)
偶检丛兰画几枝,各标神韵肯参差。
高花飞舞低花笑,同倚春风自不知。

偶检离骚写数行,便思乘兴画潇湘。
可怜百种沿江草,不及幽兰一箭香。

褚 华《兰花咏》
苍烟漠漠松篁径,万朵瑶花破春冷。
月明老鹤飞上天,美人下山踏花影。
晓露洗,东风吹,香雾湿衣君不知。
心含幽怨立许久,修蛾绿过湘江湄。

沈 彩《题自写兰》
入春十日雨兼风,兰叶香迟未破丛。
差喜砚田初解冻,墨花色发翠毫中。

盛大士《顾南雅侍读画兰歌》
湘江帝子弹瑶瑟,恍惚神游众香国。
画手东吴擅顾雍,妙写兰心与兰质。
仙姿亭亭俗艳空,有意无意天然工。
真珠帘卷玉钩堕,千花一笑羞群戏。
嫩芽细拨银钩小,麝墨螺烟自萦绕。
映带争看取势妍,纵横会得忘言巧。
翻思昨夜醉停樽,露台独立吟黄昏。
翩其仙袂御风去,花气为我留诗魂。
画兰人本兰台史,品格幽兰足相似。
滇池草色绿蘼芜,远驾星轺采芳芷。
秋江梦君水一方,碧城杳霭云苍茫。
嫣然花容隔香雾,爱心不见心旁皇。
燕台高吟夕阳暮,闲情别有沧州趣。
君还翰墨兴飞腾,我已容华迥非故。
惠我清风拂素笺,蘅皋幽思倩君传。
好与美人搴作佩,墨华如醉泼湘烟。

王贞仪《题素心兰画幅》 (二首)
谢庭幽种托根殊,似此孤标绝世无。
素质宜陈青玉案,东风初启碧纱?。
萧骚帝子三闾赋,零落王孙九畹图。
一自江皋遗佩后,年年烟雨怨啼鸪。

看花作画亦精神,传得双钩楚泽春。
燕尾鱼鈂差后乘,光风霁月认前身。
交从至淡方称契,品到无瑕始见真。
裁我瑶笺惭报语,不教青眼误埃尘。

何绍基《素心兰》
深心太素绝声闻,悔托灵根压众芬。
万古贞风怀屈子,一江白月吊湘君。
香逾淡处偏成蜜,色到真时欲化云。
园榭秋光都占尽,故应冰雪有奇文。

陶 澍《题墨兰赠尹月三》
虎头画法古无比,今之画者恍惚似。
烟墨数点出新意,勃勃清香生绢底。
根荄故与众卉殊,不俗之气如吾子。
持归张向画屏前,秋来好梦湘江水。

龚自珍《题盆中兰花》 (四首)
忆昨幽居绝壁下,漠漠春山罕樵者。
薜荔常为苦竹衣,鵁鶄误僦鼫鼯舍。
天荣此魄不用媒,可怜位置费君才。
珍重不从今日始,出山时节千徘徊。

华堂四宦下红罗,谢家明月何其多。
郁金帐中闻夜语,谢娘新病能诗魔。
二月奇寒折万木,严霜夜夜雕明烛。
小屏风下是何人,剪辑云鬟换新绿。

谥汝合欢者谁子,一寸春心红到死。
旁人误作淡妆看,持问燕姬何所似。
吾琴未碎百不忧,佳名入手还千秋。
合欢人来梦中去,安能伴卿哦四愁。

燕山楚楚云不娇,灵药几堆春未苗。
菖蒲茸生恰相似,女儿甘逊神仙骄。
宣州纸工渲染薄,画师黄金何处索。
一别春风小景空,磁盆倚石成零落。

汪 端《兰》
春在娟娟绿玉枝,潇湘烟淡月明时。
千秋独抱离骚意,未许江篱杜若知。
《王韵香画兰长卷》 (四首)
清梵鱼山夜月寒,松花如雨落仙坛。
倚窗初试金壶墨,写罢灵飞更画兰。

瑶笙吹彻羽衣凉,瑟瑟微波梦碧湘。
解为幽花写秋景,玉人原是杜兰香。

眉黛文殊晕浅颦,拈花一笑悟兰因。
夫容湖上琳宫静,忆尔空山听雨人。

碧杜红蘅俪楚骚,花歌叶舞在冰绡。
婵娟我识黄昏令,明月扬州忆玉箫。

祁嶲藻《幽兰》
空山四无人,知有幽兰花。
花开不可见,香气清且嘉。
飞流下危磴,时有横风遮。
香久亦不闻,山深愁路赊。
众草何青青,吐艳明朝霞。
如何咫尺间,渺若天一涯。
援琴坐白石,日暮三叹嗟。

魏 源《新罗山人醉笔墨兰歌》
昨夜醉肠花怒开,墨池起蛰惊春雷。
枯者游戏为根荄,乱者屈曲为蓓蕾。
横披乱放无端涯,有时画兰兼画梅。
暗香斜影窗前阶,便疑草书乱僧杯。
酒气兰香拂拂来,张颠濡发青莲杯。
神乎鬼乎仙乎哉,请匹灵均呵壁才。

潘遵祁《题画兰》 (二首)
读罢离骚思惘然,夜凉清梦落琴边。
不知寂寞湘江上,可有幽人枕石眠。

绝代幽姿压丛芳,肯随红紫媚春阳。
饶他绮石黄磁斗,不及空山自在香。

宗 粲《谢婉生姐赠兰》
生平爱种梅与兰,梅花易种兰花难。
相思万斛消不得,惟馀清梦萦湘干。
凉风蓦地送香气,美人空谷来姗姗。
一枝新向胆瓶供,对之喜动双眉端。
名花本推国香首,赠花人更余相欢。
忆从古梅林下别,遥通音问惟青鸾。
芳踪相隔心不隔,贻我秋佩清芬攒。
见花如见玉人面,无言常向妆台看。

张 印《写 兰》
望望楚天云,月坠秋江冷。
帝子魂不来,为写一枝影。

秦树声《为人题画兰》 (三首)
浥露不掩骨,临风忽断肠。
王者久不作,知君为谁香。

有人亦自芳,岂必恋空谷。
弃置乃偶然,天命期无辱。

寒花有晚节,犹伤天地秋。
虽各一时秀,论心耻与俦。

王殿森《秋兰》
闲庭习幽静,清香透书帏。
起视盆中兰,娟娟开一枝。
秋光倏已晚,尔开何独迟。
风声撼林薄,霜痕沾鬓丝。
孤芳孰延赏,知音安可期。
我亦素心人,何时慰幽思。

蒋 兹《咏兰》
曲奏当年明月夜,美人心事水潺潺。
如何芳草迷归路,洒落香痕满世间。

谭嗣同《画兰》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帆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刘 灏《兰花》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张云龙《画兰》
此是幽贞第一花,不侪桃李只云霞。
采香或可通来径,更写春山一片遮。

释彻凡《题画兰》
彼美在空谷,离立今冰霜。
地幽作花早,春风生古香。
盈盈一涧水,孤客遥相望。
不采何忍舍,采之用无方。
愿得赠之子,佩以罗绮裳。
中道勿捐弃,千载留芬芳。

岳 莲《自题画兰》
十分珍重护芳丛,意在忘言淡荡中。
尘外天然见标格,肯随桃李嫁春风。

静 诺《咏秋兰》
长林众草入秋荒,独有幽姿逗晚香。
每向风前堪寄傲,几因霜后欲留芳。
名流赏鉴还堪佩,空谷知音品自扬。
一种孤怀千古在,湘江词赋奏清商。

金永爵《暮春幽兰小集》
岳下岚漪坐处深,韶光上纳养诗心。
春兰已觉千花乱,院寂自闻一鸟吟。
烟散茶炉鸣涧籁,云行画壁响山琴。
寻芳近日奚囊富,惟许高朋独赏音。

周诒蘩《兰》
迨腊青苞舒紫萼,开年晴雪泛崇光。
曾开眼媚乍奇梦,未许纫愁寄恨肠。
幽谷春风芳意被,空阶夜雨素心长。
不从绮石黄瓷畔,谁识人间有此香。

周诒端《咏兰》
桃李多华色,高于五尺松。
荫此径寸兰,绿中间紫茸。
雨雾濡不及,将为众草封。
牧童重刍茭,刀镛浸相从。
我行春涧滨,怜汝冰霜容。
移种当绮窗,佳气郁葱茏。
开花莫早谢,知心难再逢。

杨益生《兰》
幽香逸韵本天成,绿展参差四五茎。
淡泊自甘同小草,如何浪得美人名。

李慈铭《题子缜墨兰》
采采幽香远欲闻,郑公书带上缤纷。
虚堂客去风来候,绕壁寻诗总为君。

《题子缜画兰二绝句》

(其一)
唱断乔家碧玉词,一丛香草最相思。
不堪更着铢衣舞,风露先愁欲堕时。
(其二)
绰约丰肌分外妍,镜中倩影不胜怜。
娥眉曼绿分明在,孤负琴心已十年。

《题潘星丈庚戌分校礼闱画兰三绝》
(其一)
空体纷纷逞意裁,临风无语独徘徊。
分别二十三年恨,曾向空山写影来。
(其二)
隔帘逐队听琵琶,孤绝琴心海上槎。
千朵白莲香一瓣,铺堂谁向赵昌花。
(其三)
欲折殷勤不自持,蔚兰去外寄相思。
天寒日暮潇湘远,更灸戏炉写楚辞。

秋 瑾《兰花》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与凡葩斗艳俦。
兰花诗十首

爱 兰

不是生来偏爱兰,缘于神姿自天然。

心逐碧草摇清风,嗅得幽香沁心田。

寻 兰

心仪兰花爱意浓,山中寻踪乐春风。

攀登危岩拨荆棘,一见芳姿露笑客。

采 兰

云遮雾罩溪水潺,登高攀崖觅幽兰。

采取奇草花悦目,忘尽饥饿和严寒。

养 兰

阳台莳兰数十丛,朝顾暮看日相逢。

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说我已发疯。

赏 兰

采回兰花盆中栽,馨香引得蝶飞来。

惹我夜半无睡意,灯照芳容细观测。

梦 兰

痴心兰花登山采,归来未歇数盆栽。

天姿仙影日三顾,多少次第梦中开。

画 兰

一方宣纸几笔墨,画出兰花迎春开。

不知墨香是花香,引得蝴蝶堂上来。

题 兰

阳台兰花巧安排,春夏秋冬轮回汗。

风送天香沁肺腑,自有狼毫抒胸怀。

读 兰

始自子称王者香,空谷幽兰天下芳。

莳养数盆显神韵,引我诗情读华章。

咏 兰

碧草生在幽谷中,沐日浴露姿从容。

天赐神香自悠远,引来蝴蝶弄清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❾ 铃兰,你认识吗这是一种兰花.

铃兰 【拉丁名】Convallaria majalis L. 【别名】草玉玲、君影草、香水花、鹿铃、小芦铃、草寸香、糜子菜、扫帚糜子、芦藜花、lily of the valley(谷中百合)、lady-tears(圣母之泪)、ladder to heaven(天堂之梯) 【类别】百合科铃兰属,多年生球根花卉 【科名】百合科 【形态】铃兰的花为小型钟状花,生于花茎顶端呈总状花序偏向一侧。花朵乳白色悬垂若铃串,一茎着花6~10朵,莹洁高贵,精雅绝伦。香韵浓郁,盈盈浮动,幽沁肺腑,令人陶醉。 国内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浙江和湖南。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至欧洲、北美洲也很常见。 海拔:800-2500 铃兰有多分枝匍匐于地的根状茎。春天从根茎先端的顶芽长出2~3枚窄卵形或广披针形具弧状脉的叶片,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叶互抱,花茎从鞘状叶内抽出。入秋结圆球形深宝石红色浆果,有毒,内有种子4~6粒。是一种优良的盆栽观赏植物,通常用于花坛和小切花,亦可作地被植物,其叶常被利用做插花材料。花期一般都在初夏4~5月,果期于6月。 除了常见的白花外,变种有大花铃兰及红花铃兰。特别是大花铃兰,在四月间会从一对深绿色长椭圆形叶子上伸出弯曲优雅的花梗,绽开清香纯白的花朵。除单瓣,更有重瓣铃兰品种。有的园艺杂种呈现斑叶,称为斑叶铃兰。 【花语】如铃兰诞生的忧伤传说一样,铃兰的幸福会来得额外艰难,并且伴随着隐约的宿命的忧伤。铃兰的守候是风中星星若有若无的叹息,茫然而幽静,只有有心才能感应;铃兰的气质如同风中女子坚贞温婉的爱的信仰一般纯粹剔透,只有凝神才能浅尝。 如果你不能从夜风中捕捉轻如星星叹息的铃兰幽香,又如何能循香而至来到铃兰绽放的山谷?如果你不是倾心守护,怎能刚好在铃兰时光走到它身边?铃兰的守候只为最有心的人,铃兰随风轻扣的乐声只有最爱它的人才能听见。为了获得真爱,铃兰在寂寞山谷等待自己春天的到来……铃兰花只伴着五月的春风开放,她的花语是幸福再来(return of happiness)。 铃兰是芬兰、瑞典、南斯拉夫的国花,在法国的婚礼上常常可以看到。送这种花给新娘,是祝贺新人幸福的到来。大概是因为这种形状像小钟似的小花,令人联想到唤起幸福的小铃铛吧。在友情交往中,铃兰历来表示“幸福、纯洁、处女”的骄傲,“幸福赐予纯情的少女”等美好的祝愿。 【传说】在古老的苏塞克斯的传说中,勇士圣雷纳德(St. Leonard)决心为民除害,在森林中与邪恶的巨龙拼杀,最后精疲力竭与毒龙同归于尽。而他死后的土地上,长出了开白色小花犹如玉铃的散播芬芳的铃兰。那块冰冷土地上独自绽放的铃兰就是圣雷欧纳德的化身,凝聚了他的血液和精魂。根据这个传说,把铃兰花赠给亲朋好友,幸福之神就会降临到收花人。 乌克兰有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的姑娘,痴心等待远征的爱人,思念的泪水滴落在林间草地,变成那芳馨四溢的铃兰。也有人说那是白雪公主断了的珍珠项链洒落的珠子,还有人说那是7个小矮人的小小灯笼。还有一个传说是一个叫“琅得什”(俄文中铃兰的音)的少年,为了他的爱人“维丝娜”(俄文中春天的意思)离他而去而伤心欲绝,少年的泪水变成了白色的花朵,而少年破碎的心流出的鲜血变成了铃兰艳红的浆果。铃兰是古时候北欧神话传说中日出女神之花,是用来献给日出女神的鲜花。铃兰也是北美印地安人的圣花。浪漫的法国人还有一个专门的“铃兰节”,在五月的“铃兰节”那天法国人互赠铃兰小花,象征吉祥和好运。 【药用】铃兰全草入药。夏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晒干。 【性味归经】苦,温。有毒。 【化学成分】全草含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铃兰毒原甙、去葡萄糖墙花毒甙、3β,5β,11α,14β-四羟基-卡烯-20(22)内酯-3α-L-鼠李糖甙、萝藦甙元--3-o-α-L-鼠李糖甙、铃兰黄酮甙、3′,4′,5,7-四羟基黄酮醇-3-β-D-半乳糖甙、3′、4′,5,7-四羟基黄烷醇以及万年青皂甙元与异万年青皂甙元。 花含铃兰毒甙0.02%、铃兰毒醇甙、铃兰皂甙A、铃兰皂甙B、葡萄糖铃兰皂甙A、葡萄糖铃兰皂甙B、铃兰皂甙C、铃兰皂甙D、去葡萄糖墙花毒甙、白屈菜酸。 叶含铃兰毒甙0.037%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由高血压病及肾炎引起的左心衰竭。 【用法用量】全草每次0.3克,每日量为1.0克,水冲服。 【备注】本品应用过量,可出现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病人又无自觉不适,不易发现;故用本品时,应特别注意心律变化,每次用药前把观察心律及脉搏当作常规;其它与用一般强心剂相同。本品副作用较洋地黄小,仅个别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或有头昏、心悸难受现象发生,此时应注意观察。 【产地】铃兰原种分布遍及亚洲、欧洲及北美,特别是较高纬度,象我国东北林区和陕西秦岭都有野生。多生于深山幽谷及林缘草丛中。铃兰是一种名贵的香料植物,它的花可以提取高级芳香精油。 【习性】喜凉爽、湿润及散射光的环境,耐寒性强,忌炎热干燥。夏季休眠。 【栽培】以分割根状茎及根茎末端的小鳞茎繁殖,春秋季均可,以11月最好。其根茎上有大小不等的幼芽,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掘起根状茎,将每个顶芽带一段根茎剪切下来栽植,就能成一新株。肥大的芽分株后翌年春可开花,小的需隔1年后开花。秋季从红熟的浆果中洗出种子,可直接播在露地的苗床上,第二年春天发芽。 铃兰喜半阴、湿润、凉爽环境,耐寒冷,忌炎热。只要有适当的阴凉条件,就会以散布根茎的方式迅速繁殖。遮荫以及潮湿肥沃的土壤是栽好的重要条件,以含腐殖质及砂质土壤为理想,这类土壤既肥沃又疏水。近代工厂温室商品生产,都采用无污染栽培,以提高花卉质量和产量,避免偏施氮肥过多,并少用铵态氮肥,值得注意和重视。 常在春、秋两季切分根状茎或萌芽切成段另行栽培,即分株繁殖。种植地以深耕肥沃为好。3~4年后换地再栽,或与其他花卉轮作。栽植株行距25~30厘米,每丛2~3个芽,覆土深5~6厘米。生长期应经常保持土壤疏松湿润,早春和秋末各施一次充分发酵的追肥。开花前有适当阳光,花后较耐荫蔽,秋末落叶后,供促成栽培时,割取根冠,置2~3摄氏度室内,经2~3周低温处理,取出上盆置背风向阴处,于所需花期前5周移入12~14摄氏度温室中,适当浇水并置暗处,经10~15天后逐渐向光处,室温升至20摄氏度,底温22摄氏度,并增加浇水和追肥,经3周便可开花。促成栽培如不给低温和黑暗,常不萌发或虽萌发而花葶与叶生长不整齐,有碍观赏。 栽植覆土5厘米以上,栽后浇透水。春季萌发后,每15天追肥1次,天旱时注意浇水,花茎抽出后停止施肥;花凋谢后及时剪去花梗,再追肥1~2次。晚秋地上部枯萎后,覆盖腐叶、牛粪,保护根茎及其休眠芽露地越冬。地栽需每隔3~4年分栽一次。盆栽多选择肥装而硕大的根茎芽,每盆栽4~5个芽,需每年换盆一次。促成栽培:将低温处理过的根茎栽植,整个栽培期间温度维持在18~20℃左右,注意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约一个月可以开花。有褐斑病危害,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洒。 2至3年进行一次分株繁殖;晚秋,俟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掘起根状茎端的幼芽进行分株种植。大型幼芽分株后,翌春开花,小型者隔年后开花。铃兰地下根茎的顶端有花芽和叶芽,花芽钝圆锥形、肥短,第二年即可开花;叶芽长圆锥形、尖瘦,在第三年才可开花。第一分株最好留4—6只芽,其中既有花芽也有叶芽,种在深耕、肥沃地上为好。也可在秋后至来春3月上旬期间,将根状茎分割成几段,每段各带4至6只芽,伤口涂抹一些草木灰或硫磺粉,穴内盖土约5厘米。如育种或从远地引种时,可用种子繁殖,秋天下种,翌春发芽。 管理铃兰要施足基肥。春季萌芽后,每隔7—10天浇稀释的腐熟饼肥一次,当出现花梗、花谢及秋季后各施液肥一次。开花后宜及早剪掉茎枝,仰使养分集中供给根茎。露地在越冬时,可在地面盖草或细土以防寒冻。 如果盆栽可在11月掘出有芽的根茎放在3℃——5℃下贮藏14—21天,然后取出栽在盆钵内,但不使它见光,温度保持在12—14℃,待幼芽出土后才使它见光,此时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然后适当浇水和追肥。培育恰当的话,以后便可开花。如不事先给予低温和黑暗处理,常使叶片生长参差不齐、花草不得萌发。 铃兰生性强健,管理粗放,若春季萌芽后经常施用腐熟的饼肥,则开花茂盛,花葶抽出后停止施肥,花谢后恢复施肥1一2次能促其根状茎萌发新蘖。一般用分割根状茎进行繁殖。于秋季将母株带芽的根状茎切段栽种,精心养护即成活。亦可将根基部生出的萌蘖割下来进行分栽,但繁殖率较低。

满意请采纳

❿ 全面介绍兰花!

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科属:兰科,兰属

别名:春兰、兰花、山花、草兰、朵朵香

兰花 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总状花序,花被2轮,肉质状,内轮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上具紫红色斑或无,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黄褐至浅黄,以不具褐色的纯颜色者为贵异。根簇生,肉质,圆柱形。萌果三角形,种极小。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
兰花通常分为中国兰和洋兰两种,兰花源产我国,故称中国兰。中国兰主要产于亚洲的亚热带,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山区、西南、华南和台湾各地亦有分布;洋兰大多产在热带和亚热带林区。

兰花是我国古老的花卉之一,栽培历史已有二千多年,约有一百多个品种。依开花的时间分,有春兰、夏兰、秋兰、寒兰、报岁兰。

兰花极具观赏价值,其朴实无华,叶色长青,叶质柔中有刚,花开幽香清远,发乎自然,居“花草四雅”之首。因此人们将兰花尊为“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兰花原生于深山幽谷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故有“花中君子”之誉。兰花,叶态优美,花姿娇媚,香馥幽异,是我国名贵花卉之一。所以,我国人民一直非常喜爱兰花,总结积累了不少养兰经验,如“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和《养兰中诀》。

兰花入药,药名草兰。叶治百日咳,根治扭伤,籽治目翳,花可治滞痢。

兰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 的一个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地生或腐生。兰科是有花植物中最 大的科之一,估计有800个属,3万~3.5万个原生种。另外,在英国《国际散氏兰花杂种登记目录》中正式登记的人工杂交种约有四万种以上,而且每年以1000种以上的数目增加。
我们常看到的国兰和洋兰,只是兰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有观赏价值的栽培种类,还有大量的野生兰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

国兰

中国兰花简称国兰,通常是指兰属 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假鳞茎较小,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至10余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绿色有紫红色斑点。种类不同叶和花形态及花期变化较大。产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用分株、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气排水好;喜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墨兰建兰和寒兰越冬温度10℃左右,另外几种5℃左右。

国兰的起源与历史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艺兰研究的一大成就。

艺兰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艺兰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热点内容
樱花种子剥壳 发布:2025-10-14 02:55:34 浏览:863
红山茶花品种 发布:2025-10-14 02:50:20 浏览:499
梅若老师画牡丹叶视频 发布:2025-10-14 02:50:14 浏览:29
气球造型玫瑰花视频 发布:2025-10-14 02:45:16 浏览:483
大鱼海棠的鱼怎么画 发布:2025-10-14 02:36:48 浏览:979
西安花卉博览 发布:2025-10-14 02:36:47 浏览:470
荷花青蛙水彩画 发布:2025-10-14 02:28:01 浏览:760
樱花椿 发布:2025-10-14 01:57:48 浏览:615
暗窃梅花 发布:2025-10-14 01:49:51 浏览:343
玫瑰花贺卡 发布:2025-10-14 01:29:50 浏览: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