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荡大村

荷花荡大村

发布时间: 2022-02-19 22:37:32

❶ 韩信故里主要景点有哪些啊

韩信故里位于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境内。这里古迹甚多,历史上寺庙达81处之多。

韩候故里,韩信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位于淮安市楚州区内。古淮阴指代的就是今天的楚州区及其周边地区。淮安市自古名人辈出,素有“九省通衢”“入京孔道”之称。

韩信纪念馆。景区占地10万平方米,是古代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既再现秦风汉韵,又展示韩信文化遗迹。

在古运河楚州区段的堤岸上有一座高耸的牌坊,上面镌刻着“韩侯钓台”几个鎏金大字。牌坊下有一亭,亭左侧是漂母祠,下首就是韩侯钓台。韩侯钓台为一砖砌亭,前竖书“韩侯钓台”。

漂母祠为一民房式四合院。正屋面南三间,硬山隔扇直棂窗。正堂供奉漂母塑像。左右联书写着:“人间岂少真男子,千古无如此妇人。”门前的楹联更是工整:一饭食韩信,巾帼丝巾早把黄金轻粪土;千秋拜遗庙,淮流堤旁有谁青眼识英雄?

在镇淮楼的东北方,座北朝南,原为三进花园式建筑,在正殿上,有韩信坐像,两侧有侍童分立左右。殿内悬挂着“乃白精心”、“国士无双”、“兴汉三杰”等牌匾,两面山墙上镶嵌有韩信事迹和明人题刻。后渐湮废。
1982 年,当时的淮安县人民政府拨款对尚存的后殿进行了大修。重建了围墙、门楼。门楼上首镌刻着“汉韩侯祠”的隶书大字,重建的正殿为单檐硬山隔扇,仿汉建筑风格,显得古朴庄重。殿内重塑了韩信像,修复和添置了一批文人题刻。院内广植花草,栽种青松翠竹。

漂母墓对韩信有一饭之恩的漂母,其坟墓仍存于今淮阴区码头镇境内,俗称泰山墩,历史文献中常称之为漂母墓。后经考证,此墓为清代墓葬。
北魏郦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经注.淮水》中写道:“淮阴故城东西两冢(冢:坟墓),西者漂母冢也,周回数百步,高十余丈。”

码头镇,改革开放以来,逐步仿建了关于韩信的历史文化胜迹。仿韩信故里公园内建有仿淮阴侯庙、仿韩信钓鱼台、仿胯下桥、仿漂母岸、仿千金亭等。

相传在公园前191年汉惠帝大赦天下,即令射阳侯刘缠(即项伯)为韩信建祠,后圮废于宋末元初。今淮阴侯庙重建于2002年5月,位于韩信湖南岸,背对湖水,寓意韩信背水列阵,用兵出神入化。其建筑为典型的汉代风格。

2002年仿建韩信钓鱼台。亭额“伪韩侯钓台”五字。两侧亭柱楹联:“枵腹待机,反秦猛士能藏志;急流垂钓,命世雄才只赚龙。”“岁月无情,消逝几多渔利客;清淮有幸,流传千古占鳌钩。”钓鱼台临水面的楹柱上亦有楹联:“千秋共钓,怀瑾握瑜双国士;异代同逢,扶周兴汉两鱼竿。”楹联把兴周名将姜子牙与韩信一起颂扬,强调韩信在建立汉王朝中无出其右的功勋。

胯下桥《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韩信衣锦还乡后,以德报怨,仍给屠中少年授职。后乡人立胯下桥纪念此事。旧志对胯下桥多有记载,1993年,码头镇政府仿修胯下桥券门。

千金亭位于韩信湖东岸。韩信少时垂钓湖边常受漂母施食,信曾对漂母表示:“我将来一定要重重报答您老人家。”漂母说:“我是同情你不能养活自己,哪里是指望你报答呢!”韩信衣锦还乡后,赠漂母以千金。码头镇旧有千金亭毁于水患,今千金亭为2003年复建,亭呈正方形,亭额上有“千金亭”三字,亭柱悬有两副楹联:“爱心本无价,然诺足千金。”“宏慈博爱千金难买,至信精诚一诺弗移。”


❷ 白洋淀纪事荷花荡主要内容100

这篇复文章的主角并不制是一位大家都熟知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无名无姓、普普通通的划船老人。他的工作既平凡又重要:运送食物、接送干部和伤病员到村里,全靠这只破旧的小船。一次,老人护送两名女孩儿到村里去,谁知,其中的一名女孩被日本鬼子击中了,老人痛苦地自责。他要完成自己对那个女孩的承诺,他们打伤了你,留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第二天,他立刻将十几个日本兵引到芦花荡去,与他们斗智斗勇,最终把日本兵全部歼 灭。

❸ 苏轼和杨万里描写西湖的诗句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一》

作者:宋代-杨万里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译文:

清晨走出西湖时天上还挂着残月,我陪友人穿过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在这样的红花遍地、清凉阴阴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

作者: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作者:宋代-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译文: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5、《夜泛西湖五绝-其五》

作者:宋代-苏轼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译文:月落之后的湖光,给人以变幻多端、神秘莫测之感;风平浪静之时,湖光清晰可见;随着船行,湖光如同也在移动,然后跟着进入了寺中;船来到寺庙之下,却根本看不见刚才仿佛“两两入寺”的湖光。

❹ 孙犁的《荷花荡》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抄妇女,又以水生嫂为核心。她热爱劳动,有娴熟的劳动技能;她体贴丈夫,温柔细 心;她开明稳重,刚毅勇敢;她关心国家兴亡,最终投身抗日洪流。她不愧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魅力 的典型人物。她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性格有相同之处:热爱劳动,勇于反抗;但又有很大不同:乐观开朗,积 极向上。加之生活在抗日根据地,这使她与祥林嫂的命运大相径庭。与赵树理笔下的小芹相比,虽然生活在同 一时代的同一环境,但水生嫂已不再是为争取个人婚姻自主抗争,而是跻身抗日的行伍,勇敢地肩负起民族存 亡的重荷。即使在孙犁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她也堪称典型。至于文中另外的四位妇女,她们的性格也各具特点 ,这集中反映在“寻夫”部分的对话描写上。
居于次要地位的男人系列,也有主次之分。水生居主导地位。他与父亲有相同之处:思想豁达开通。大敌 当前,没有过多地“惦记”家事,而以国事为重,毅然决然地去干“光荣事情”;他又有别于小队长:幽默感 不强。但内心深处却非常热爱自己的妻儿老小,荷花淀中即使责怪了妻子,也要“把(内装饼干的)纸盒顺手 丢在女人们船上”。好文章!!!!!!!!!!!!

❺ 金湖荷花荡的景点风光

荷花荡内已建成荷花仙子广场、仿古牌楼、曲桥观荷、百荷观赏园、风车木屋、咏荷碑廊、葡萄长廊、燕来居宾馆、水上餐厅、观荷通道、赏荷桥、观湖楼、青山寺、西安寺等景点。
万亩荷花,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景区大门是高大、典雅的牌楼,上面的“荷花荡”三个大字是金湖籍在荷花荡“西安寺”出家、现任新加坡佛教协会会长曹常恒大师亲笔题写的。过了牌楼,沿路前行就是高邮湖湖堤,走在高邮湖湖堤上,右边停泊着很多鱼船的是避风港,左边是连绵成片的荷花塘。
这里地处高邮湖西北侧,地理位置偏僻而幽静,在火红的战天斗地年代,横桥人民肩挑手推,将万亩的湖荡浅滩联圩而成种植水田。近年来在这片广阔的湖荡中种植了品种多样的荷藕,每到夏季,风卷荷叶,绿坡阵阵,荷花出水,清香四溢,形成一处绝妙的自然风景区。
荷花荡的中心广场耸立着一尊汉白玉“荷花仙子”雕塑,这里有着一段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在隋代,高邮湖西有一位姓何的老秀才,不惑之年添了个女儿,起名“荷花”,爱如掌上明珠。一晃17年过去,荷花出落成为一位相貌出众的姑娘。求亲说媒的几乎踏破了门坎,但荷花姑娘总是不肯应允。原来荷花心中已经有了如意郎君,叫“秦廷”。两人情投意合,早已私定终身,老秀才见他俩郎才女貌倒也十分般配,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并准备筹办婚事。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此时隋炀帝到扬州看琼花,见这一带女子长得特别漂亮,于是就下令广征美女,充实后宫。这荷花恰在应征之列。临别之时荷花与秦廷抱头痛哭,难舍难分。荷花赠他丝带,秦廷赠她玉笙,以此作为信物,誓不相负。入宫之后,隋炀帝见荷花天姿国色、美貌绝伦,龙颜大悦,册封她为“芙蕖贵妃”,还特地为她修建一座宫殿,取名“莲藕宫”。可荷花姑娘天生高洁,不愿享受荣华富贵,更不肯攀龙附凤,整日里以泪洗面,郁郁寡欢,只是想念秦廷。 御幸之日眼看就要到来,荷花无计可施,决心以死相拼。想到这里心情倒平静下来,朦朦胧胧的睡着了。梦中好像见到一位老婆婆对她说:“芙蕖贵妃,我送你一件衣衫,你穿上之后,那昏君就不敢靠身了。”荷花醒来一看,身边果然有一件绿色衣衫。她穿在身上正好合身。原来送衣衫给她的那位老婆婆就是观音菩萨。当晚隋炀帝御幸莲藕宫,见美人躺在床上,十分欣喜,连忙扑上去宽衣解带。谁料想荷花浑身长满针刺,扎得昏君嗷嗷直叫,龙颜震怒,立刻将荷花打入冷宫。荷花被打入冷宫后受尽折磨。再说这一年秦廷借赶考的机会,进京来探望荷花。听人说荷花身上长刺,已被打入冷宫。秦廷将信将疑,心想她就是浑身长刺,我也要娶她为妻。这一天他扮成一个送柴的杂役,偷偷混进皇宫。深宫内院房舍连片,到哪里去找荷花呢?正迟疑之间,忽听有人吹奏玉笙。声音悲伤哀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秦廷循声前去,果然见到了荷花。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互相诉说离别之苦。此时荷花身上的针刺也随之脱落了,两人真是又惊又喜。谁知正在逃走的时候,他们不幸被卫兵发现了。秦廷可怜被活活打死,荷花呼天抢地痛不欲生,也一头栽入水池中以死殉情。荷花死后。水中开出一朵朵美丽的鲜花。人们就称它叫“荷花”,也有人称“芙蕖”。玉笙落入水中变成了藕,绿色的衣衫变成了荷叶。秦廷死后变成了一只昆虫,就是现在的“蜻蜓”。每当荷花出水的时候,它总是恋恋不舍,在荷塘里飞来飞去,久久不肯离去。大家看到的,就是传说中荷花姑娘的塑像。
“荷花仙子”广场不仅可怀古思幽,更是观景佳处。这里白天可观荷、拍照;夜晚则能赏月、歌舞,是整个景区的中心。站在广场上,微风拂面,闻清香阵阵,沁人心脾。如果是月光如银的夜晚,你可听见蛙声如潮。对酒赏月,浮光耀银,思绪万千,真是“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万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两旁是咏荷碑林,大家请看:路右边的一条碑廊上,镌刻的是由著名诗人赵恺先生撰稿,本县书法家周思民先生题写的《荷花荡记》。文章历数古荡千年苍桑,细说水乡万种风情,堪称文情并茂,诗书双绝;路的左边,则是本地一批文人墨客题写的数十幅咏荷诗文墨宝,表达了水乡儿女对自然风光的深情赞誉。
在广场的东南角有一个四角凉亭,那就是“碧荷亭”。栏杆两侧竖写着宋代大诗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登亭观览,万亩荷田碧波滚滚,万朵荷花姹紫嫣红,感受的不仅是赏心悦目的满眼绿色,还有沁人心脾的荷香清风。
离开荷花仙子和咏荷碑廊,沿着长廊向南,我们先来看两侧耸立的风车、木屋,是否具有农家风情?再看这座古朴的圆木拱桥,它叫赏荷桥。
过了桥,我们眼前的这一大片荷田叫“观荷园”。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荷莲品种共有一千种,而我们这个“观荷园”就栽培了国内外名贵品种30多种。您看洁白如雪的是中美友谊荷,红艳逼人的是红领巾本地红,还有玫瑰红、黄色、白色的睡莲等,竞相开放,五彩缤纷,让人留连忘返。
长廊是荷花荡景区中心道路,路的上方建有1400米长的乳白色荷荡长廊,主要栽植葡萄和紫藤,青枝绿叶形成了一条绿色通道。人在廊中,凉爽舒适。长廊宛若一条绿色长龙穿行于荷花荡中。北侧的曲桥凉亭叫“望月亭”,是为了纪念苏东坡来此中秋赏月,登舟夜游而建的。它也是人们赏荷纳凉,消暑解乏的地方,坐在亭上,微风吹过,荷香阵阵,荷叶依依,认人不知不觉地融入荷花荡美妙的风光中。
沿长廊继续向前走,右旁的这一路白色长桥,将引导游客继续进入荷花荡的怀抱。登临前面依次排列的五个形态各异、静卧在万倾碧波上的红色亭台,再去细听荷花荡神奇的传说:
甓社亭 高邮湖原名叫甓社湖,相传在北宋仁宗年间的一天深夜,天色如墨,突然湖中一团亮光闪耀,有渔夫目睹一竹匾大的河蚌张开巨壳,露出一颗硕大无比的珍珠,光芒四射,映照湖面如同白昼,北宋大文学家黄庭坚随即写下了“甓社湖中生明珠,淮南草木借光辉”的诗句,盛赞此事。如今人们在湖上有时还可看到这样神奇的场景。
鸡鸣亭 古时候这里住着一对老两口,养着一只老母鸡,这只鸡三年没下蛋,三年后却生了一个很大的蛋。老太婆吃了这个头生蛋就怀孕生了个儿子,取名叫“鸡子”。儿子三岁时,老两口相继去世,这只老母鸡与孩子相依为命。热了老母鸡就用翅膀给他扇风,冷了就羽毛给他取暖。人们都说这只老母鸡是个神鸡,当地一个财主听说后就想抢来占为已有。神鸡对孩子说:“你把我杀了煨成汤,财主来欺侮你,你就把汤泼在地上,自会消灾脱难。”孩子还是不忍心杀它。后来财主真来抢神鸡,神鸡就啄他,财主不敢贴边。神鸡对孩子说:“财主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你赶快杀了我”。孩子不肯,神鸡就对着镰刀刎颈自杀了。第二天财主又带人来了,孩子就按照神鸡的说法,把鸡汤对财主一泼,立刻漫天大水,财主跑到哪儿水就淹到哪儿,最终财主被淹死了。孩子住的地方也长出了个大墩子,从此这个地方就叫“鸡母墩”。又因为这地方地势较高,夜晚的灯又能为高邮湖里的航船指明方向,所以又叫“鸡鸣荡”。 陈州亭 这里还有个水漫陈州的故事。相传宋代以前,现在的高邮湖中坐落着一座名叫陈州的城市,府衙对面住着一家老两口,靠磨豆腐为生,生意十分兴旺。有一天,城里来了个疯和尚,说只要府衙前的石狮子眼睛发红,陈州城就会沉陷。城里人都不当一回事,认为石头做的狮子眼睛怎么会发红。恰巧这话被几个小孩听到了,以为好玩,当晚就用胭脂把石狮子的眼睛涂红了。第二天,老两口赶早起来磨豆腐,抬头一看石狮子的眼睛果然红了,非常惊慌,就收拾东西准备逃命。这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一口祖传的宝缸一定要带走。谁知水缸下面有一个泉眼,水缸一动,滔滔大水立刻汹涌而出,老两口拼命爬到缸里才算保住了性命。可是不一会整个陈州就被大水淹没了。水漫陈州后,百姓遭灾,皇上就派包拯来放粮赈灾,救活了无数百姓,后来老百姓在这里建起了陈州亭,以纪念包拯。这个亭子有两层,在一层顶部绘着八仙过海的壁画。沿阶梯拾级而上,凭栏四望,碧荷千顷,满目苍翠,心旷神怡,如同人间仙境。
凤凰桥 原来这里有个很大的墩子,年长日久,水冲浪打,只剩下一个土坡了,传说这里曾有凤凰落在这里,故得名。古人说:“凤凰不落无宝地,宝地引得凤凰来”。最右边的亭子叫“龙腾亭”,传说这里原是风水宝地,能出“真龙天子”,此话传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耳里,引得龙颜大怒。朱元璋急派军师刘基到此实地查看,果然见到“龙脉”,于是刘基请来72名工匠,历时72天,在“龙脉”上打下72口深井,又打造49把铁锹,费时49天在“龙脉”拦腰开挖出一条“斩龙河”,河成第二天,只见斩龙河里一片血红,“龙脉”被斩断,这才消除了朱皇帝的忌讳。虽然坏了风水,没出真龙天子,但是这里出了不少能工巧匠,闵桥是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龙腾亭象征着闵桥人民生活富强、事业兴旺发达。
场爱情争夺战由此拉开,剧情波澜曲折,结局出人意料。

❻ 荷花荡读后感600,急急急

我合上这本薄薄的小书——《孙犁传》,腕上的表已指向凌晨一点零五分,窗外有风呼呼地在巷中奔跑,掀开窗帘一角,风里裹着雪花,今冬的第一场雪羞答答地夹在风里飘。这样的夜晚读孙犁,心里有雪一般的晶莹。

记得十二年前的冬天,雪已经下了尺把厚,还在下。我从学校回家取衣物,走过一段乱葬岗,远远地看见村子里星星点点的灯光了,不知是怕,还是累,后背湿漉漉的。跨进家门,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在,父母在荡里还没回来。帮奶奶喂好一窝小猪,我就站在河码头上等。风在吹,雪在下,头上的雪掸了好几次,终于听到河里传来拖水篙的嚓嚓声,伴着河口冰块破裂的咔咔声,一船的芦苇没过了父母的头顶,只看到船尾不时冒上来的两支篙顶。为了供读两个中专生,父母承包了几十亩的水荡,从此,冰里走雪里行成了家常便饭。

在《荷花淀》里,那一幅月夜编席图让我十二年前的记忆复苏,思绪翩飞:“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这让我想起尝遍世间辛苦的双亲,想起沉静内敛的故乡,想起我的芦苇荡!我在孙犁作品里寻找心灵回响。

就在《荷花淀》使孙犁一举成名的时候,他谦虚地将原因归结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了那里的大风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一直站在时代的前列,一手拿枪,一手拿笔,谈笑间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

孙犁文章的动人,不仅在于有坚实的生活基础,还在于作者的平易和坦诚,《丈夫》、《蒿儿梁》、《麦收》、《邢兰》,还有作者自己最喜欢的《光荣》,无不如此。人品的高下往往关系着文品的高下。孙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十年动乱中,生性内向的作家以沉默作抗争的武器:面对稿纸,半天写不出检查,造反派把马蹄表放他眼前逼他也无济于事;抄手站立不答外调人员的问题,以致手被抓破。十年狂风,没有撼动一位作家的良心。

文革后,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文坛日益活跃,孙犁也重新焕发光彩。有人提出以孙犁为代表的文学派别为“荷花淀派”,对此孙犁婉拒,他主张文人宜散不宜聚。至于有关方面组织召开“孙犁作品座谈会”,又遭他劝阻。孙犁说,他是个只留心耕耘的深浅、粗细,而不对收获大小长吁短叹的人。

❼ 荷花荡 袁宏道 译文

荷花荡·(明)袁宏道 白话文翻译
相传高邮湖本不是湖,而是一繁华都市.明末清初的一个深夜,这座千年古城化为茫茫高邮湖,在湖东岸又诞生一座高邮城.一代文豪苏东坡曾与佛印和尚泛舟湖上,诗兴大发,留下了“酒沽横荡桥头月,茶煮青山庙后泉”的千古佳句.“横荡桥”就是现在的横桥老街,因一河横贯于东西两荡之间,河上有座木桥而得名.老街东南有一座大土墩,郁郁青青,人称青山.旁边有座庙宇,名为“青山寺”.青山寺在唐宋时期香火兴旺,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南有金山,北有青山”之说.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也曾亲临此地.
在金湖举办荷花艺术节之前,这里就有著名的“荷荡十景”.“海市蜃楼”云蒸霞蔚,远望云水之间,一座古城矗立,亭台楼阁隐约可见;“甓社珠光”是湖上奇景,于如墨的夜色中,湖中突显一匾大湖蚌,硕大珍珠光茫四射;“临湖听涛”,荷花荡由数十公里的联圩大堤所环绕,夏秋季节湖水猛涨,如万马嘶鸣号角连营;还有“水天一色”、“东湖观日”、“南湖渔帆”、“西湖晚霞”、“渔歌唱晚”、“绿洲仙岛”、“临湖赏月”……
金湖决定举办首届荷花艺术节,又在万亩荷花荡添置许多浑然一体的景点:大风车旋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百荷园是世界各地各种荷花的集大成者,咏荷碑廊倍添大自然中的人文气息,荷花仙子冰清玉洁意欲飞天,更有水上的茶楼、亭桥汊河、古寺佛光……
融入荷花荡———融入绿色,融入自然.荷花荡愧煞一切亭台水榭.

❽ 关于送别 边塞 山水田园 怀古 咏物的诗题

11111111

❾ 荷花荡作者

孙犁
我怎么记得是芦花荡啊

热点内容
天价花卉 发布:2025-10-13 16:47:51 浏览:151
祝福花花语 发布:2025-10-13 16:47:45 浏览:35
伊人丁香网 发布:2025-10-13 16:47:09 浏览:686
游梅园梅花 发布:2025-10-13 16:26:28 浏览:4
玫瑰花其瓣如 发布:2025-10-13 16:22:33 浏览:352
梅花树贵吗 发布:2025-10-13 16:18:09 浏览:34
山茶花体恤 发布:2025-10-13 16:05:11 浏览:310
梅花诗图 发布:2025-10-13 15:38:36 浏览:542
清新百合生态洗衣 发布:2025-10-13 15:36:33 浏览:695
八尺牡丹 发布:2025-10-13 15:28:09 浏览: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