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纹门墩
1. 古代传统民居门前的“门墩”,都有哪些奥秘
门墩是我国古代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四合院这种建筑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宅,所托居也”,这是古人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一个住宅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是人们能够安身立命的地方。甚至这句话影响至今,现代人也依旧为了买房子一辈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雕刻图案的样式不同也能够代表主人的愿景,狮子和老虎的外形是比较常见的选择,因为“狮”通“世”,“九世同居”代表了主人对于阖家团聚,同堂共住的美好愿景。雕刻花纹也都多含谐音寓意,例如“鱼”同“余”,象征年年有余、吉祥富裕的含义。
2. 门墩有花纹的和没花纹的区别是什么
有花纹一般是有钱人家,没钱人家就没那么多讲究。————刻在门墩上的美好祝愿门墩门墩的表面刻有很多精美的图案。这些门墩借助人物、草木、动物、工具、寓言、几何图案,表达了四合院的建筑者们希望长寿、富贵、驱魔、夫妻美满、家族兴旺的美好心愿。
“狮”和“世”谐音,雕九只狮子的图案是“九世同居”,表示合家团聚、同堂和睦的祝愿。
————狮子型和石虎型的门墩儿的特殊含义:
狮子型和石虎型的门墩儿,是过去四合院门前最常见的。
早年间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讲究在门前摆上一对汉白玉雕的大石狮子,通常是雄狮居左,右爪下踩着绣球,被称为“狮子滚绣球”;雌狮居右,左爪下是一只幼狮,叫做“少师少帅”,意思是子嗣昌盛,世代高官。
而大多数的四合院是在门框两侧放置一对小石狮子或小石虎门墩儿,尽管它们没有大户人家门前那对石狮高大气派,但却雕刻得活灵活现,十分精美,或蹲或站,或伏或仰,犹如一对保护神,看守宅门。其实放置它们的本意也是避邪驱恶,守门看户。门墩人们之所以多选择石狮和石虎守门看户,是将其视为异兽,凶猛威武而毫不畏惧任何禽兽,被视为“兽中之王”,有它看家护院,野兽鬼怪就不敢进入宅门。在门前放置石狮子还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它是吉祥之物,所以将一对活泼可爱的小石狮子放在门前,也是一种喜庆活泼有余的象征;二是有的门墩儿上呈卧姿一大一小两只狮子,狮谐音“世”,大狮子小狮子取“世世同居”之意,且小狮子卧于大狮子胸前,又有“父慈子孝”、“和谐美满”之意。再说那抱鼓型门墩儿,按老礼儿讲,抱鼓寓意是通报来客之鼓,客来客往才显示出主人的人缘儿好,家业兴旺。而箱子型门墩多刻有蝠(福)、鹿(禄)、桃(寿)、喜鹊(喜)、穗(岁)、瓶(平)、鹌(安)、羊(三阳开泰)和钱等图案,都是吉祥之物,表现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
桃为长寿的象征,传说西王母因为吃了仙桃而不死。门墩上雕"白猿偷桃",其来历是这样的:传说云蒙山中白猿之母患病想吃桃子。白猿十分孝敬母亲,偷偷去仙桃园中摘桃。不料被看守桃园的仙人孙真人捉住。白猿为了治母亲的病哀求孙真人,孙真人被他的一片孝心所感动,放走白猿。白猿之母病愈,让白猿将一部兵书赠送给孙真人。从此,“白猿偷桃”就成了祝愿老年人寿长万年象征。这个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鼓词里也有同一题目的曲词。门墩“鱼”和“余”、富裕的“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美好。雕“莲”和“鱼”的图案象征着“连年有余”。
雕鲤鱼跃于两山之间的流水之中,表示鲤鱼跳龙门,象征着仕途高升。
“狮”和“嗣”、“事”谐音, 双狮并行是表示“事事如意”,狮佩绶带表示“好事不断”,雌狮伴幼狮是预祝“子嗣昌盛”,狮子咬住绣球则是将有喜事上门的吉兆。
雕刻女娃撒金钱,戏弄三足蟾的图案,金钱代表富贵,蟾是多产多育的象征,刘海戏金蟾的涵义为富贵多子。因宋代词人柳永有"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的诗句,所以刘海戏金蟾也象征着财源茂盛、汲取不断。
蝙蝠象征福,桃子象征寿。鹿和禄谐音,雕蝙蝠、桃子、鹿象征"福禄寿"。
雕一个佛手柑、一个仙桃、一个石榴。象征“多福”(“佛”字的谐音 )、多寿( 桃子象征长寿 )、多男子( 石榴子多 ) 。佛手柑、桃子、石榴组合在一起, 便成了人生幸福美好的象征。
雕五只蝙蝠的图案。“五福”指的是长寿、富裕幸福、美德和健康。
图中刻一只蝙蝠在飞翔,下有几个古代铜钱系在蝙蝠上。“蝠”与“福”谐音,古币铜钱外圆方孔,俗称“钱眼”,此图以两物之音义,组成一幅象征“福在眼前”的装饰图案。
飘带作为门墩雕饰图案使用很广泛, 表示“好事不断”。
雕三只绵羊,表示三阳已生,否极泰来, 即情况由坏变好,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利用汉语谐音,表示吉祥。雕两个柿子, 一支“如意”。 象征着事事如意。门墩雕刻一只插有结穗植物( 如稻、稗)的花瓶,旁边再雕上一只鹌鹑。"穗"与"岁"、"瓶"与"平"、"鹌"与"安"谐音,表示"年年平安"。
雕一只猴子攀援在枫树枝上,想摘取挂在枝头的官印,树旁蜜蜂翻飞。利用汉字的谐音,取意“封侯挂印”,象征升迁,官运亨通。
以民间传说故事中“八仙”:汉钟离的宝扇,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大幽鼓, 曹国舅的拍板,铁拐李的葫芦,韩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蓝采和的花篮。 八种物件的图案象征着八仙庆寿。
“八宝”即宝伞、胜利幢、宝瓶、金鱼、莲花、左旋海螺、吉祥结、金轮。藏区僧人认为八宝是释迦佛的化身,分别代表佛的八种器官。如宝伞代表佛的头,胜利幢代表佛的身体,金鱼代表佛的双眼,左旋海螺代表佛的妙音。
民间语言习俗,东、西、南、北与天、地,合起来称为"六合",泛指天下。门墩上雕鹿、鹤两种动物及花卉,利用“鹿”“六”、“鹤”“合”谐音,与象征春天地花卉一起,表示“六合同春”的涵义。
雕藕节处生一莲叶与一荷花, 表示夫妻恩爱的良好祝愿。
瓜,初生时很小,但其蔓不绝,会不断长大, 绵延滋生。所以,雕瓜的图案就成了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图案。
3. 门墩一般会雕什么花纹有什么寓意吗
门墩的雕刻形制和纹样繁多,通常会雕牡丹、荷花、葵花以及如意纹、卷草纹、祥云纹等吉祥纹样,表达长寿、富贵、驱魔、夫妻美满、家族兴旺的美好愿望。
4. 怎么分辨门墩是哪个朝代的
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是用于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整体称门枕石,门外部分称为门墩,主要有箱形和抱鼓形两种。门枕石在中间有一个槽用于支撑门框,门内部分有一海窝用于插入门纂(门轴的下端),与固定在中槛上的连楹一起起到固定门轴,便于门的开关的作用。
门墩是门楼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件,门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北京的门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但还有狮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门墩。
门墩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方箱,以及兽吻或狮子(有说是狻猊)几部分构成。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的形制也有差异。
须弥座是整个门墩的基础,一般会刻有莲花的形状,上面通常有锦铺。抱鼓是一个竖立着的鼓,再鼓面和鼓的侧面通常雕刻有各种吉祥纹样,有福在眼前(蝠在眼钱),岁岁平安(穗穗瓶鹌),福禄寿(蝠鹿兽)等图案。方箱式一立方体,四面都刻有不同的纹样。在抱鼓或箱体上面雕刻有兽吻或狮子。整个门枕石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
门墩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关于门墩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还无法作出确切的回答。门枕石早在汉代(公元前 206年~公元 220年)四合院形成的早期就开始使用了。或许从那时起,经过逐步演化,才成了现在见到的门墩了吧。在门枕石的外侧雕刻饰物,似乎很早以前就有了。例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展出的北魏文成帝(公元 452~465 年在位)皇后陵墓的石券门。这个门的门枕石外侧就做成了虎头的样子。
突出在门外侧的门枕石,每天都看得见。想要装饰一下儿,这也是人之常情吧。于是,很早以前的某个人在门枕石外侧部分先刻上了一些装饰性的线条。
宋代编写的《营造法式》(公元1103年出版)中记载了这些例子。这个门礅是当时最复杂的。所以可以说当时箱型门礅或者抱鼓型门礅还没出现。
公元1100年以后,某个人把门枕石的外侧部分做的稍高一 些,又有人在它的各个面上都雕上了装饰性的线条。有的人为了使门墩更加引人注目,把它做得更高些。后来,又在线条中刻上了图案,图案不断丰富。再后来,门枕石部分和门枕石向上延伸的部分界线逐渐分明,上部成了箱形,下部成了放箱子的台子。
有人试着在门枕石上刻了一个通报来客的鼓,有的人在鼓面上雕出莲花。因为样子很漂亮,所以有人跟着模仿。
后来人们又想方设法美化台子有人把台子做成了水中荷叶形,不但造型很漂亮,而且"并蒂同心"代表着夫妻美满,很吉利,于是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样式。其次,受欢迎的门墩是在祥云上雕出莲叶形,再在上边放鼓。
--------------------------------------------------
北京的门墩
北京地区门墩的起源,应该与蓟州郡县的建制有关,最早的门墩如今当然很难见到了,而早期的门墩,仍可以寻出一些蛛丝马迹来。北京现存最早的门墩是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前的一对石墩,有人说它是隋唐时期遗物。其中还有唐代时期的翼兽(存五塔寺),辽金时的石虎(存五塔寺),元代的石狮(存妙应白塔寺,贤良寺)。北京门墩的发展和辽中都、元大都的兴建也密不可分,而明清两代则是北京门墩的繁盛期。北京的门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也很多,文化内涵丰富。从现存的门墩看,总量仍在万件以上。
关于"门墩"就只能给这么多了,再有就是"门墩"上装饰的涵义了.至于楼主问的问题,实在是没有找到更多的资料.不过,据我平时带团的经验,门墩一般都是与房屋建筑为一体,很少有单拿一个门墩让人分辨年代的.所以,房屋建筑是什么时候建的,当然门墩也就是什么年代的了!
5. 北京有很多门墩上的转角莲图案有什么文化蕴意
枕石的门内部分是承托大门的,又叫抱鼓石。抱鼓石也有方、圆两种造型。圆石鼓的两侧图案以转角莲最为常见。
抱鼓型门墩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有人试着在门枕石上刻了一个通报来客的鼓,有的人在鼓面上雕出莲花。因为样子很漂亮,所以有人跟着模仿。
后来人们又想方设法美化台子有人把台子做成了水中荷叶形,不但造型很漂亮,而且"并蒂同心"代表着夫妻美满,很吉利,于是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样式。其次,受欢迎的门墩是在祥云上雕出莲叶形,再在上边放鼓。
摘自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zgwh/2005-09/28/content_73550.htm
===============
6. 如何从门当(门墩儿),门枕石,及抱鼓石上的纹饰中推断官宦的品级
这个真不知道,但是北京白云路的首都博物馆里应该有的
7. 文玩核桃门墩和元宝的区别
摘要 正宗蓟县麒麟纹门墩狮子头,大肚桩型如同古代元宝
8. 北京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的门墩探秘
【九世同居】“狮”和“世”谐音,雕九只狮子的图案是“九世同居”,表示合家团聚、同堂和睦的祝愿。
【白猿偷桃】与白猿偷蟠桃救母的传说有关,是祝愿老年人寿长万年的象征。
【连年有余】“鱼”和“余”、“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美好。雕“莲”和“鱼”的图案象征着“连年有余”。
【化鱼为龙】雕鲤鱼跃于两山之间的流水之中,表示鲤鱼跳龙门,象征仕途高升。
【飘带】飘带作为门墩雕饰图案使用很广泛,表示“好事连绵不断”。
【三阳开泰】雕三只绵羊,表示三阳已生,否极泰来,情况由坏变好。
【岁岁平安】刻一只插有结穗植物(如稻、稗)的花瓶,再雕上一只鹌鹑。“穗”与“岁”、“瓶”与“平”、“鹌”与“安”谐音,表示“岁岁平安”。
【封侯挂印】雕一只猴子攀援在枫树枝上,想摘取挂在枝头的官印,树旁蜜蜂翻飞。利用谐音,取意“封侯挂印”,象征升迁,官运亨通。
【并蒂同心】雕藕节处生莲叶与荷花,表示夫妻恩爱的良好祝愿。
【瓜瓞绵绵】瓜,因其藤蔓不绝,绵延滋生。故,雕瓜的图案就成了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图案。
9. 门墩是由几部分组成
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是用于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整体称门枕石,门外部分称为门墩,主要有箱形和抱鼓形两种。门枕石在中间有一个槽用于支撑门框,门内部分有一海窝用于插入门纂(门轴的下端),与固定在中槛上的连楹一起起到固定门轴,便于门的开关的作用。
门墩是门楼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件,门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北京的门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但还有狮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门墩。
门墩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方箱,以及兽吻或狮子(有说是狻猊)几部分构成。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的形制也有差异。
须弥座是整个门墩的基础,一般会刻有莲花的形状,上面通常有锦铺。抱鼓是一个竖立着的鼓,再鼓面和鼓的侧面通常雕刻有各种吉祥纹样,有福在眼前(蝠在眼钱),岁岁平安(穗穗瓶鹌),福禄寿(蝠鹿兽)等图案。方箱式一立方体,四面都刻有不同的纹样。在抱鼓或箱体上面雕刻有兽吻或狮子。整个门枕石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
10. 将军膀和门墩哪一个值得入手
门墩更值得入手。麒麟纹狮子头因其纹路像传说中的瑞兽麒麟而得名,又因为其外形酷似北京四合院门口的门墩,所以又叫门墩狮子头,这种文玩核桃产量极少,价格特高。
文玩核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因其独特的外形而具有医疗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而具有收藏价值。文玩核桃主要包括麻核桃、楸子核桃、铁核桃三类,而麻核桃又包括狮子头核桃、公子帽核桃、官帽核桃、鸡心核桃(即四大名核),以及虎头核桃等。
文玩核桃要求纹理深刻清晰,两只核桃纹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当。文玩核桃经把玩后变红,并逐渐升值。核桃还可被做成核雕,以提高其观赏价值。
历史渊源
远古时代,中国已有核桃生长。文玩核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核桃被拿来揉手始自明朝,开始时只是宫廷琴师锻炼并保持手指灵活性的辅助工具,经过长期摩挲后,核桃纹路变得绛红圆润,包浆光泽如玉如瓷,被其他宫人们喜爱,逐渐普及开来,成为养生的器具之一,随之慢慢传到民间。
因核桃在民俗中本有吉祥寓意,很容易被老百姓接纳,把玩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风气。明朝天启帝朱由校务于木工,还喜欢玩文玩核桃,亲自动手,雕刻核桃,故有“玩核桃遗忘国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传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