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沧江河

兰花沧江河

发布时间: 2022-02-17 11:29:55

㈠ 乡愁这首诗与失根的兰花在主旨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乡愁》是由诗人余光中在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其中诗歌中表达作者对故乡以及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也能体现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的这首诗,把“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赏析: 1、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2、结构方面:本诗分四个小节,前三个小节为最后一个小节做铺垫。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 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失根的兰花作者陈之藩(1925年6月19日——2012年2月25日),字范生,河北省霸州市人,曾赴美、英留学获博士学位,并在香港和美国的大学讲学,也曾回国在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等校任教。陈之藩在物理、电学等专业领域的著作极为可观,曾获选为英国电机工程学会院士。他的散文作品带有透彻的理性,取材常由生活体验出发,融入丰富的人生阅历,风格极为突出。 1.本文由到美国的一所大学看花写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怀念故乡。 2.文章最后写到郑思肖画兰,并化用一句名言,其作用是? 运用论据,更具体生动的表明了一个人不能失去他的根,不能忘怀他的家乡。 3.品位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不爱看"与"不敢看"的原因是什么? 不爱看是因为这些东西对"我"来说着实没什么吸引力,不敢看是因为怕看到与故乡相像的东西是"我"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家。 (2)"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版画指什么?为什么会"不朽"? 版画指故乡的人和事已经成为一幅画在"我"心中,不朽是因为"我"永远不会忘记。 4.人在异国,对祖国的思念会异常深切。试从文中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例句: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花简直没有两样。说明:"我"在异国看到了些花百年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乡的花,表达了"我"思乡之情。 5.写出两句表达"思乡情怀"的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㈡ 初中描写兰花的古诗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兰花诗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㈢ 和兰花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古诗十九首》

年代:汉作者:汉无名氏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版萝。

菟丝生权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2.《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年代:唐作者:李白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3.《兰溪》

年代:唐作者: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4.《塘下行》

年代:唐作者:孟郊

塘边日欲斜,年少早还家。

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

不是城头树,那栖来去鸦。

5.《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花药栏》

年代:唐作者:李德裕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㈣ 兰花有关的诗句全诗

兰花
[ 宋 ] 潘牥
原文
闻说吾家又一种,移来远自剑津湾。

叶如壮士冲冠发,花带癯仙辟谷颜。

行辈合推梅以上,交游多在菊之间。

平生我亦好修者,乞取幽兰镇小山。

㈤ 经典兰花诗句有哪些

1.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2.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

3.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5. 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 (王勃《春庄》)

6. 亭树霜散满, 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 楚老徒悲歌。 (马戴《秋思》)

7.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非高秋月。 (李白《孤兰》)

8. 兰溪春尽碧泱泱, 映水兰花雨发香。 (杜牧《兰溪》)

9. 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 于兰何伤。 (韩愈《幽兰操》)

10. 西北秋风凋蕙兰, 洞庭波上碧云寒。 (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唐》)

拓展资料:

1、兰花(学名: 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 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 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2、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 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 春兰、 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3、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 兰章”喻诗文之美,以“ 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

㈥ 苏轼写的关于兰花的诗

苏轼写的关于兰花的诗
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㈦ 有关兰花、荷花的诗词名句

爱 兰 不是生来偏爱兰,缘于神姿自天然.心逐碧草摇清风,嗅得幽香沁心田。
寻 兰 心仪兰花爱意浓,山中寻踪乐春风。 攀登危岩拨荆棘,一见芳姿露笑客。
采 兰 云遮雾罩溪水潺,登高攀崖觅幽兰。 采取奇草花悦目,忘尽饥饿和严寒。
养 兰 阳台莳兰数十丛,朝顾暮看日相逢。 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说我已发疯。
赏 兰 采回兰花盆中栽,馨香引得蝶飞来。 惹我夜半无睡意,灯照芳容细观测。
梦 兰 痴心兰花登山采,归来未歇数盆栽。 天姿仙影日三顾,多少次第梦中开。
画 兰 一方宣纸几笔墨,画出兰花迎春开。 不知墨香是花香,引得蝴蝶堂上来。
题 兰 阳台兰花巧安排,春夏秋冬轮回汗。 风送天香沁肺腑,自有狼毫抒胸怀。
读 兰 始自子称王者香,空谷幽兰天下芳。 莳养数盆显神韵,引我诗情读华章。
咏 兰 碧草生在幽谷中,沐日浴露姿从容。 天赐神香自悠远,引来蝴蝶弄清风。

荷花:莲 诗词:
<<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爱 莲 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嘿嘿,够不够呢?希望能帮到你一点~

㈧ 兰花维西三荷是哪三荷

兰花维西三荷主要是指太白素,沧江墨血,白玉素馨兰。三江腹地,维西细叶莲瓣兰之乡,沧江荷为维西三荷之首又名笑荷,复色荷,是维西细叶莲瓣兰中的大花复色荷瓣,其花色极其绚丽,一剑花开2至4朵,整体花色淡红,花瓣显多种色泽。主副花瓣前端宽圆,瓣头出桃尖微内收曲,花瓣七股脉纹明显。花舌粗重u型红斑,十分让醒目。

兰花维西三荷之太白素

太白素,属莲瓣兰品种,产自滇西迪庆州维西县,也叫维西太白素。俗名莲瓣素。花瓣白,花秆白。花瓣白如雪花,丝纹隐白,花质有雪绒雾幔感。花秆清白而有朦胧透,情如一柱雪雕。

太白素,细叶莲瓣兰,花朵白净无杂点,一葶花开2至4朵,全素,花杆白,花脉无痕,与花瓣同白,柳叶瓣型,如鹰翅状。盛开时,展开的花瓣如雪鹰在苍穹腾翔,似白色精灵,生机无限。

㈨ 唐代大诗人李白赞美兰花的诗。快快快快快快……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㈩ 湖水浇兰花可以吗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水用来浇花草植物最合适不过了,那么这种水就是淘米水,生活中可能多数人都会将淘米水给倒掉,其实用它来浇花效果最好。尤其是用淘米水来浇兰花,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本身淘米水它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钾,钙能满足一些花草植物的生长营养需求。但是在给兰花浇灌淘米水的同时,这里提醒大家一点一定要将淘米水提前经过腐熟发酵,并勾兑水稀释之后才可以用,同时呢,我们还可以添加一些多菌灵,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土壤的有害细菌。下面就教大家正确的淘米水浇兰花的方法。



淘米水正确浇兰花的方法
淘米水只有发酵后才可以浇兰花,可以将准备好的淘米水放入水瓶中,可以适量加入一些橘子皮,这样可以减少淘米水发酵后产生的酸臭味,一般7-15天就可以发酵完成了。淘米水在稀释完后,需要兑水稀释后使用,淘米水和清水的比例一般为1:10。而且淘米水在浇兰花的时候,为了减少其中有害菌类的出现,可以在淘米水中加入少量的多菌灵。另外,在用淘米水浇兰花的时候,要沿着花盆四周进行,不要将淘米水溅到枝叶和茎干上。

淘米水浇兰花也挑时间?
淘米水在生活中比较容易得到,性价比也比较高,但是一定要将淘米水充分发酵后再使用,否则淘米水产生的热量会非常容易灼伤根系。



一般在使用淘米水浇兰花的时候,有两个最合适的时间段。第一个是每年的6-10月,这个时候是兰花的生长期,需要每隔3-5天给兰花浇一次淘米水。第二个时间段则是11月到次年的1月,这个时候兰花的根系生长较慢,可以每隔10-15天给兰花浇一次淘米水,这样可以让兰花生长的更高,也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热点内容
扇形梅花国画 发布:2025-10-12 13:21:51 浏览:641
来看樱花咯 发布:2025-10-12 13:15:44 浏览:725
避雨海棠 发布:2025-10-12 13:12:52 浏览:168
茶花琴诗词 发布:2025-10-12 12:56:18 浏览:465
扬州哪里有学插花的 发布:2025-10-12 12:22:45 浏览:391
兰花直播中 发布:2025-10-12 12:05:23 浏览:526
6月丁香花综合 发布:2025-10-12 11:50:15 浏览:554
丁香风信子 发布:2025-10-12 11:48:26 浏览:102
樱花古遵义 发布:2025-10-12 11:40:57 浏览:539
梅花来了 发布:2025-10-12 11:39:28 浏览: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