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指三式
『壹』 拈花指与兰花指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拈花指源于佛家“佛祖拈花 迦叶一笑”的典故,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拈花指为软功外壮,属阴柔之劲,专练指头拈劲之一种功夫。练时内外同修阴柔兼阳刚之劲。功成之后,三指拈物,无论如何坚实之石,都能应指而碎。伤人于无形之中,是不可多得的防身绝技。指头在人身仅属小部分,使力亦不若拳掌等部分之巨,故其练习也,费时多而成功难,然用心从事,历久不渝,亦自有成功之一日。此功练就之后,手指触人,正与马鞍功、观音掌等同为煞手也。练习拈花功之初步,不必用何种物件,但紧并中、食二指,以拇指按之,使三指面相触,以指尖之第一节为度,徐徐向外拈去,旋转成圆形,由外向内拈若干。旋转之后,更由内向外拈若干次,次数须相等,如内旋网络,外旋亦须网络,每日不限次数,有暇即行,指如酸疲,则略事休息。好在此项功夫,既不须器具,又不必摆出练功架子,随时随地皆可练习,且为旁人所不易察觉,故非常便利。如是勤练一年之后,指面之劲,已十分充足,始用极大整圆黄豆三粒,仍以拇、中、食三指拈住旋转。初时每不能使三豆同时应指而转,或竟有脱落之虞,勤习一月,即可免此病,亦以一年为期。在练习期内,所拈之豆,须逐日更换。初时每日易一二次,以后功夫日深,换豆之次数,亦随之增加,直至三指拈豆,并不用力,只一旋转,豆即粉碎,第一步功夫,已告成矣。然后更以小粒黄石代豆,如法练去,至黄石亦可一拈粉碎时,更易青石不必定为三粒,即两粒一粒,亦无不可;拈至无论如何坚实之石,便能应指而碎,则其功大成矣。自始至终,大约须五年时光,即可练成此技。
在古代,翘兰花指是男人的专利,是他们显示男子气概的标志,西坡曾写道:“日翘兰花三百遍,不辞长作大男人。” 据出土自乌有遗址的古籍记载,公元前猴年马月始,人们就时兴赏玩兰花指。当时男人之间的日常问候不是“餐否”,而是“翘乎”,崇尚兰花指风气之盛可见一斑。就像现在那些《怎样谈恋爱》《如何接吻》之类的技术书籍一样,当时有人写了一本《兰花品藻》,专门教人如何鉴赏、锤炼和保养兰花指。
总的来说前者属于武术,后者属于礼教,基本上关联不大
『贰』 梅兰芳的手势都有哪几种 或者京剧旦角的手势
1、摊手:两胳肘下垂做摊手状,手心向外指尖向下。
2、单运手:手心向下,右手指尖朝上,直对面部,再由左方往下绕到上边斜着指出。手要比眉略高,另一只手插腰或背后。
3、双运指:手心朝下,两手相距约30毫米,均斜着向后往下绕在指出,前手比眉稍高,后手比眉稍矮,左右均可
4、单前指:与单运指相同,但要与肩齐。双指与双运指相同。
5、怒指:怒某人而指,其指法与运指一样,只是手指稍矮些,指时要有力,如当面指人,则面指其面。旦角指时手心朝下,手与鼻略高一点。在怒指时手须往下斜。
(2)兰花指三式扩展阅读:
水袖种类:
佛袖:基本功,将水袖靠大腿前一展,随即往旁一抖,左右均可。表示整衣掸尘之意。双抖两抖,多在出场亮相(整冠、整髯、摸鬓等动作)。
投袖:又名摔袖。两袖齐往旁摔去(左右均可也可单摔,表示生气发怒)。
掸袖:(撩袖)先将胳肘往回一转,将袖横着往外掸去,要低一点,不能过胸部,左右均可。表示人要离开的意思。
荡袖:两袖同时做蝴蝶翅式,先往里一抖,再往外一甩,数次不定。表示着急没有注意时。
掷袖:(扔袖)先仍右袖,再扔左袖,将袖一抓再往前直扔,表示无可奈何之意。
掩袖:将袖抬脸部,前手往里弯,胳肘要圆形遮脸,后退一步再将袖往下,眼往外看重复三次,表示又想看又害羞(多用旦角)。
摆袖:右手扯着左袖尖往左面、右面身后反复摆动,次数不定。表示飘洒自如(多用旦角)。
扬袖:举袖手往上抬,将袖头往里一抖搭于手腕际,眼往远看,左右均可。表示剧中人远看或叫锣鼓。双扬袖,双手动作,表示高兴。
『叁』 兰花指捻红尘似水,三尺红台,万事如歌吹这句什么意思
这句话复出自歌词《牵丝制戏》
意思就是:牵偶之人手中捻线经历了如水般的红尘流年,区区三尺戏台,经历过的事情已经如歌一般多而广,引得传唱。
兰花指本来是指男子,不过后来传歪了成了女子的专利,这一句应该是指牵偶人。捻红尘似水,红尘代指红尘之事。三尺红台,一语双关,说的既是偶戏台,又是女子妆台。万事如歌吹,就是字面意思,万事如同歌一般传唱。
(3)兰花指三式扩展阅读
《牵丝戏》是由Vagary填词,银临、Aki阿杰演唱的古风单曲,于2015年推出。歌曲通过描绘傀儡翁与牵扯一生的傀儡之间的相伴、别离,来诉说一段牵恋。
背景故事如下:演牵丝戏的老人衣衫褴褛,自小违背父母执意学习牵丝戏。演了一辈子牵丝戏,到头来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这个冬季都无法安度。老人最后把木偶扔到火内说还不如暖暖身子。
牵丝戏的木偶在火内对老人作揖感谢,然后化为灰烬。火堆内没有太多木材,却格外的温暖。像是木偶对老人的唯一回报。暖了那么一次,却孤单了一辈子。翁顿悟,掩面嚎啕,曰:暖矣,孤矣。
参考资料网络——《牵丝戏》
『肆』 舞蹈中标准的兰花指
动作要领:伸张五指,立食指,余四指自然弯曲;拇指指面轻贴中指指版缘;拇指勿压扣中权指指甲;小指僵直会使手形不自然;眼神必须随手指移动而转向。
1、女:兰花掌,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指节微贴,使虎口自然与手掌合拢,形成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3指指尖上翘的形态;
(4)兰花指三式扩展阅读
兰花指在戏曲中的发展及文化精神:
在戏曲中,兰花指手型小生是手型小生显示儒雅的标志。据古籍记载,兰花指品鉴之口诀为:钩、柔、白、瘦。
钩,即弯曲;柔,即柔软;白,即白皙;瘦,即瘦削。达到此标准方可称为极品:钩似圆月,柔若无骨,白如玉石,瘦胜麻秆。
兰花指指法甚为繁复,有上翘下翘、前翘后翘、左翘右翘、正翘斜翘等等,再辅以不同的角度和动作的快慢,当真是赏心悦目、曼妙多姿。
『伍』 莲花指和兰花指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是手指的姿势不同:
1、莲花指是佛教中打坐的时候的手指上的一种姿回势,是大拇指与答无名指捏合,其余三指展开。
(5)兰花指三式扩展阅读:
兰花指的动作要领:
1. 伸张五指,立食指,余四指自然弯曲。
2. 拇指指面轻贴中指指缘。
3. 拇指勿压扣中指指甲。
4. 小指僵直会使手形不自然。
5. 眼神必须随手指移动而转向。
『陆』 兰花指的指法
指法 - 兰花指-1
■ 使用时机
指示方向或其他示意动作。
■ 动作要领
1. 伸张五指,立食指,余四指自然弯曲。
2. 拇指指面轻贴中指指缘。
3. 拇指勿压扣中指指甲。
4. 小指僵直会使手形不自然。
5. 眼神必须随手指移动而转向。
指法 - 兰花指-2
■ 使用时机
自我表示或其他示意动作。通常与其他手势动作连用。又称「兰花掌」。
■ 动作要领
1. 伸张五指,立食指,余四指自然微弯。
2. 拇指指面轻贴中指第一至第二关节处。
3. 手指自然弯翘、放松。
4. 太用力会使手形僵直
5. 眼神必须随手指移动而转向。
■ 招式门路
1.菊花门单手式,掌心一点朱砂,五指并拢,指尖向上,成捏花状,中指、拇指、小指的顺序缓缓散开如菊初放。
2.黄瓜门双手式,胳膊自然垂与两侧,双手空握,左右小指轮流小幅度弯曲,以左前右后的顺序伸屈。
『柒』 求梅兰芳自创53式兰花指
指法 - 兰花指-1
■ 使用时机
指示方向或其他示意动作。
■ 动作要领
1. 伸张五指,立食指,余四指自然弯曲。
2. 拇指指面轻贴中指指缘。
3. 拇指勿压扣中指指甲。
4. 小指僵直会使手形不自然。
5. 眼神必须随手指移动而转向。
指法 - 兰花指-2
■ 使用时机
自我表示或其他示意动作。通常与其他手势动作连用。又称「兰花掌」。
■ 动作要领
1. 伸张五指,立食指,余四指自然微弯。
2. 拇指指面轻贴中指第一至第二关节处。
3. 手指自然弯翘、放松。
4. 太用力会使手形僵直
5. 眼神必须随手指移动而转向。
『捌』 兰花指怎么做
1、五指松开。
拓展资料:
兰花指,现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余三指展开的手势。作为中国舞蹈以及戏曲中特有的一种基本手型,有着独特的传统审美特征,具有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趋向。
兰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所以兰花指又名君子指,也叫兰花手。兰花指在国际通用手语中表示数字“8”。
参考资料:兰花指_网络
『玖』 梅派五十三式"兰花指"哪里可以学呀
有一个网站,专门有的...........................................
http://cache..com/c?m=1d1685758e&p=8b2a9115d9c041f343bbdc645354&user=
『拾』 兰花指是什么意思
兰花抄指,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袭捏合,其余三指展开的手势。作为中国舞蹈以及戏曲中特有的一种基本手型,有着独特的传统审美特征,具有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趋向。
兰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所以兰花指又名君子指,也叫兰花手。
(10)兰花指三式扩展阅读:
兰花指在戏曲中的发展及文化精神:
在戏曲中,兰花指手型小生是手型小生显示儒雅的标志。据古籍记载,兰花指品鉴之口诀为:钩、柔、白、瘦。
钩,即弯曲;柔,即柔软;白,即白皙;瘦,即瘦削。达到此标准方可称为极品:钩似圆月,柔若无骨,白如玉石,瘦胜麻秆。
兰花指指法甚为繁复,有上翘下翘、前翘后翘、左翘右翘、正翘斜翘等等,再辅以不同的角度和动作的快慢,当真是赏心悦目、曼妙多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兰花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