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棠区
A. 海棠区的介绍
海棠区是海南省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辖区原为海棠湾镇,因境内有国家海岸海棠湾而得名1。2015年1月正式撤销海棠湾镇,设立海棠区。截至2015年5月,海棠区不设乡级行政区,辖3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384.2平方公里。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年末总人口53168人。海棠区位于海南岛南端、三亚市东部,是三亚市的东大门,距三亚市区28公里,距三亚凤凰国际机场45公里,境内的海棠湾与三亚市的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崖州湾并称“三亚五大名湾”。
B. 海棠区的历史沿革
1958年设海燕人民公社,1961年更名林旺人民公社,1983年置林旺乡,1986年撤销林旺乡改建林旺镇。
2001年6月15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调整三亚市乡镇行政区划。8月,林旺镇、藤桥镇合并成立海棠湾镇。
2008年,中共海棠湾工作委员会、海棠湾管理委员会成立。
2014年1月25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海南省调整三亚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4号)批复同意海南省撤销三亚市所辖六镇,新设四个市辖区。其中,同意撤销三亚市海棠湾镇,设立三亚市海棠区,以原海棠湾镇的行政区域为海棠区的行政区域,海棠区人民政府驻新民路116号。
2014年9月19日,中共三亚市海棠湾工作委员会、三亚市海棠湾管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共三亚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工作委员会、三亚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同日,海棠湾区筹备组正式成立。
2015年1月2日,三亚市海棠区正式挂牌成立。
C. 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弯镇概况
海棠湾其实只是“半湾”,地处三亚市海棠镇与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交界处,因为行政区划的原因,本来一个完整的海湾一分为二,属于三亚境内的一半取名海棠湾,属于陵水境内的那一半海湾名称为土福湾,三亚这边就叫海棠湾。两处“半湾”岸线合计总长25公里。
海棠湾与亚龙湾、大东海湾、三亚湾、崖州湾并列为三亚旅游区的五大名湾。古时,海棠湾镇又称藤桥墟,自古以来就是三亚的咽喉要地,历史上曾是县治之区,经贸非常活跃,与陵水英州镇、保亭三道农场、南田农场被称为“两镇两场”,是琼南一带农副产品、生产生活用品的集散地。
海棠湾景象万千,由于远离城市,大部分区域没有开发,一种原生态的美使海南三亚市旅游独具魅力。十九公里长的岸线风光旖旎,河道如网,绿洲棋布,芳草萋萋。海棠湾南与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相邻,集碧海、蓝天、青山、银沙、绿洲、奇岬、河流于一身。
海棠湾内有“神州第一泉”南田温泉、铁炉港、伊斯兰古墓群、蜈支洲岛、椰子洲岛等美景、古迹、名胜。藤桥东、西两河潺潺流过,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互辉映。区内蜈支洲岛、南田温泉已经开发,椰子洲岛、铁炉港红树林等三亚旅游资源保留着原生状态,没有开发。
海棠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藤桥东、西两条河入海,水系生态独特,一点也不比博鳌水城逊色。这里海水含盐量不高,除了适宜发展淡、海水养殖外,还可利用混合的淡海水建立优质海产品养殖基地。
海棠湾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前,椰子洲岛附近的渔民虽然辛苦劳作,依然连续四个月没有捕到鱼,渔民困惑地向海神求助。当地的王娘母(巫婆)告诉渔民,海龙王的美六(妻子)死了,只要给海龙王送去一个年轻漂亮的佘蕹(未婚姑娘),他就会收起魔法,让渔民恢复往日鱼虾富足的日子。
为了渔民的利益,这一带的佘蕹都纷纷自愿献身。最后大家决定,由王娘母抛槟榔,接住了槟榔的佘蕹就嫁给海龙王。最后,槟榔被一位叫海棠的姑娘接住了。此时海棠已有了一位心上人阿明,但海棠毅然告别心上人,投入海底。就在那一夜,阿明也带着两块石头投身海底,他履行了与心上人海棠姑娘同生共死的诺言。
海棠姑娘投海的第二天,人们果然在这片海湾重新捕捞到鱼虾。为了纪念海棠姑娘,人们就把这片海湾叫做“海棠湾”。
海棠湾现在已经进入愿景规划和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海棠湾区域将定位为“国家海岸”主题概念,海棠湾应当是以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出发点,基于优美环境资源和新的开发模式,形成拥有独特景观和新型旅游产品的公共旅游观光胜地及高端滨海旅游度假区。
海棠湾位于海南岛南端、三亚市东部,距市区28公里,区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旖旎。虽然和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崖洲湾并列三亚五大名湾,海棠湾的沙滩却像一个美丽的少女一直在耀眼的阳光下沉睡。区域西北多为山地,东南临海为较宽平坦的河流冲积地和滨海平原,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98.78平方公里,现状人口约3.8万人,海岸线总长度21.8公里,其中沙滩岸线长18.7公里。
规划定位:“国家海岸”——世界级度假天堂
经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半年多的规划编制,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揭开面纱,规划中的未来海棠湾开发蓝图开始展现。
有关人士评价,作为三亚最后一块高品质的海滨资源,海棠湾是三亚成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希望,是海滨度假区拓展的“重中之重”。
规划将海棠湾定位为“国家海岸”,是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度假天堂。这里是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是国家级海洋科研、教育、博览基地的综合体。
据规划人士介绍,“国家海岸”的定位,意味着海棠湾将以建设世界级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为目标,成为国家品牌,承载国家热带滨海旅游形象。
海棠湾规划总用地面积98.7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1.6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一半以上。规划居住人口为25万人,几乎相当于再建一个三亚城区。
D. 海南省海棠湾区所在位置的海域属什么海
南海。归南海观音管!
E. 海棠湾与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有什么区别呀
1、位置不同
海棠湾: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北部海滨,距三亚市区28公里,回南面与亚龙湾国答家旅游度假区毗邻,东北与陵水县接壤,西北与保亭县毗邻,西南以仲田岭、回风岭、竹络岭、琼南岭群山为界。
三亚湾:三亚湾东临港口、市区一带,东起三亚港,西行延伸至天涯湾。
大东海:位于三亚市的榆林港和鹿回头之间。
亚龙湾:位于三亚市东南28公里处,距离市中心区约10公里。
2、主要景点不同
海棠湾:子洲岛椰子洲岛、湾坡温泉、蜈支洲岛等。
三亚湾:二十里椰林画廊、海滩等。
大东海:大东海堡礁潜水、大东海海盗吧、大东海环球潜水基地等。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海底世界、鸟巢度假村、贝壳馆等。
(5)海南省海棠区扩展阅读
海棠湾特产:
最著名的是黎族纺织品,有黎锦、黎幕、黎裙、挂包、头巾、花带等。制作精巧,有的带嵌缀金丝银线、云母、贝壳、穿珠、铜线等。苗族纺织品,特别是其中的蜡染。此外,黎、苗族的饰品有银器、铜件、贝类,都可作纪念。
亚龙湾美食:
椰子饭、三亚椰奶鸡、琼山豆腐、灵山粉、牛尾煲、黎苗蚂蚁鸡、琼中山鸡、抱罗粉、海南粉、陵水酸粉、锦山牛肉干、猪肠馍等。
F. 三亚分为哪几个区哪个区是市中心
1,三亚市一共有个区,分别是:崖州区、天涯区、吉阳区、海棠区。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复三亚市撤六镇新设四区,分别为吉阳区(撤销原河东管理区、吉阳镇、亚龙湾管委会)、天涯区(撤销原河西管理区、凤凰镇、天涯镇、三亚湾管委会,育才镇)、海棠区(撤销原海棠湾镇、海棠湾管委会)、崖州区(撤销原崖城镇)。
2014年9月30日,撤销育才镇,在原育才镇的行政区划内,成立中共三亚市育才生态区工作委员会和三亚市育才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2015年1月2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天涯区、吉阳区、海棠区正式挂牌成立。
2,吉阳区为市中心,位于三亚解放路一带。
(6)海南省海棠区扩展阅读:
吉阳区面积372平方公里,占据三亚的心脏位置,是三亚的中心城区,管辖原河东区和原吉阳镇的行政区域,共计17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
天涯区位于三亚市中西部,占地面积944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天涯区管辖原河西区和原天涯镇、原凤凰镇行政区域,共计22个社区20个行政村。
崖州区位于三亚市西部,北、西临乐东县,总面积347平方公里,距三亚市区42公里。截至2015年崖州区管辖原崖城镇的行政区域,共计7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
海棠区位于南中国海之滨,总面积384.2平方公里。海棠区的行政区域为原海棠湾镇的行政区域,海棠区不设乡、镇、街道等乡级行政区。截至2013年8月31日,海棠区辖区共有3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
G. 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区海棠镇是黑龙江省的哪个方向
海南是我国最南的省,当然是再黑龙江的南方了
H. 三亚有几个区分别叫什么
4个区,分别是:海棠区、吉阳区、天涯区、崖州区。
1、海棠区
海棠区是海南省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海棠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部,东北与陵水县英州镇接壤,南临南海,西连吉阳区及亚龙湾旅游开发区,北靠南田农场及保亭县,区域总面积384.2平方公里。
辖区原为海棠湾镇,因境内有国家海岸海棠湾而得名。2015年1月撤销海棠湾镇设立海棠区。海棠区直辖3个社区、19个行政村。
2、吉阳区
吉阳区是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中东部,东靠海棠区,西与天涯区相接,北部与保亭县交界,南抵南海亚龙湾,区域总面积372平方公里。2014年成立,因沿用吉阳镇旧名,故名吉阳区。吉阳区是三亚市政府驻地。
2015年1月,正式撤销河东区、吉阳镇,设立吉阳区。吉阳区管辖原河东管委会行政区域、吉阳镇行政区域,共计17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
3、天涯区
天涯区是海南省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中西部,东邻吉阳区,西与崖州区接壤,南临大海,北靠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区域总面积944平方公里。
2014年成立,原名天涯镇,因为地处天涯海角,故名“天涯区”。2015年1月正式撤销河西区、凤凰镇、天涯镇、设立天涯区。天涯区管辖原河西管委会、凤凰镇、天涯镇行政区域,共计22个社区和20个行政村。
4、崖州区
崖州区是海南省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部,北、西临乐东县,区域总面积347平方公里。2014年成立,原名崖城镇,因为地处古崖州州治,故名崖州区。2015年1月正式撤销崖城镇,设立崖州区。崖州区辖7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
(8)海南省海棠区扩展阅读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
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58.65千米,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
三亚拥有200万平方千米的南海,自己的海岸线长度是209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5000平方千米,拥有土地面积是1919.6平方千米。
I. 海南省多少个区县
截至2019年末,海南省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常住人口1008.12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
海南岛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构成。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暖热,雨量充沛。 2020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5532.39亿元。
土地资源
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51.87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约42.5%,人均土地约0.44公顷。由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农田终年可以种植,不少作物年收获2~3次。
按适宜性划分,土地资源可分为7种类型:宜农地、宜胶地、宜热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他地。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约331.36万公顷,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20.51万公顷。海南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作物资源
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兰坡稻,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粟、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
水果种类繁多,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柑桔、芒果、西瓜、杨桃、菠萝蜜、红毛丹、火龙果等。蔬菜有120多种。
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其中栽培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槟榔、咖啡、胡椒、油棕、剑麻、香茅、腰果、可可等。
J. 三亚有几个区分别叫什么
4个区,分别是:海棠区、吉阳区、天涯区、崖州区。
1、海棠区
海棠区是海南省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海棠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部,东北与陵水县英州镇接壤,南临南海,西连吉阳区及亚龙湾旅游开发区,北靠南田农场及保亭县,区域总面积384.2平方公里。
辖区原为海棠湾镇,因境内有国家海岸海棠湾而得名。2015年1月撤销海棠湾镇设立海棠区。海棠区直辖3个社区、19个行政村。
2、吉阳区
吉阳区是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中东部,东靠海棠区,西与天涯区相接,北部与保亭县交界,南抵南海亚龙湾,区域总面积372平方公里。2014年成立,因沿用吉阳镇旧名,故名吉阳区。吉阳区是三亚市政府驻地。
2015年1月,正式撤销河东区、吉阳镇,设立吉阳区。吉阳区管辖原河东管委会行政区域、吉阳镇行政区域,共计17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
3、天涯区
天涯区是海南省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中西部,东邻吉阳区,西与崖州区接壤,南临大海,北靠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区域总面积944平方公里。
2014年成立,原名天涯镇,因为地处天涯海角,故名“天涯区”。2015年1月正式撤销河西区、凤凰镇、天涯镇、设立天涯区。天涯区管辖原河西管委会、凤凰镇、天涯镇行政区域,共计22个社区和20个行政村。
4、崖州区
崖州区是海南省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部,北、西临乐东县,区域总面积347平方公里。2014年成立,原名崖城镇,因为地处古崖州州治,故名崖州区。2015年1月正式撤销崖城镇,设立崖州区。崖州区辖7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
(10)海南省海棠区扩展阅读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
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58.65千米,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
三亚拥有200万平方千米的南海,自己的海岸线长度是209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5000平方千米,拥有土地面积是1919.6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