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减字木兰花赏析
① 李清照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作者: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②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减字木兰花⑴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⑵。泪染轻匀⑶,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⑷。云鬓斜簪⑸,徒要教郎比并看⑹。
⑴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⑵一枝春欲放:此指买得一支将要开放的梅花。
⑶泪:指形似眼泪的晶莹露珠。
⑷奴:作者自称。
⑸云鬓:形容鬓发多而美。
⑹“徒要”一句:意谓自己比花更好看。徒:只、但。郎:在古代既是妇女对丈夫的称呼,也是对她所爱男子的称呼。这里当指前者。比并:对比。
白话译文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买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迹,让花显得更楚楚动人。我怕丈夫看了花之后犯猜疑,认为我的容颜不如花的漂亮。我这就将梅花插在云鬓间,让花与我的脸庞并列,教他看一看,到底哪个比较漂亮。
此词作于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执着。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适赵明诚。是年,李格非(李清照父)为礼部员外郎,赵挺之(赵明诚父)为吏部侍郎。赵李两家均居汴京。《减字木兰花》《庆清朝》诸阕当作于是年前后。”
③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⑵一枝春欲放:此指买得一支将要开放的梅花。
⑶泪:指形似眼泪的晶莹露珠。
⑷奴:作者自称。
⑸云鬓:形容鬓发多而美。
⑹“徒要”一句:意谓自己比花更好看。徒:只、但。郎:在古代既是妇女对丈夫的称呼,也是对她所爱男子的称呼。这里当指前者。比并:对比。
白话译文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买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迹,让花显得更楚楚动人。我怕丈夫看了花之后犯猜疑,认为我的容颜不如花的漂亮。我这就将梅花插在云鬓间,让花与我的脸庞并列,教他看一看,到底哪个比较漂亮。
④ 李清照写的《减字木兰花》,我想知道它的诗意,希望知道的请速速回复!
李清照的 词集没在手边,
凭着听百家讲坛的记忆 说说啊,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这个应该是清照年轻时,刚跟赵明诚结婚不久写的,
赵明诚那时还是 太学的学生。 太学 是宋朝政府的高等学府,属于“寄宿”学校,管理比较严,学生一般半个月、一个月才回家一趟。
小别胜新婚啊,李清照 知道这两天张明成回家当然异常高兴,就上街遛遛
这不正好看见卖花的吗, 但是花太漂亮了,清照犹豫,赵明诚看见花之后 会不会喧宾夺主,将自己的光彩盖过去呢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买一对 戴在鬓间,让老公 自己看是 自己漂亮还是花漂亮。
她相信赵明诚肯定会说自己漂亮的,充分体现了李清照独立、倔强、自信的性格和少年内心的青涩与新婚的幸福....
⑤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
减字木兰花
作者:李清照 (宋代)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⑥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这首词,你怎么理解
调皮起来的李清照有多可爱,新婚燕尔的就给丈夫赵明诚出难题,而且还要写成词,但才女就是才女,调个皮撒个娇竟然被她写成了流传千古的绝唱。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在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朝代都不缺才女,像鱼玄机、薛涛等,都是史上女子中的大才,但我认为,李清照则不同,她已经不能拿来跟唐婉、朱淑真、花蕊夫人她们作比较了。因为从诗词的角度说,李清照要比的是苏东坡、辛弃疾、柳永。
调皮的李清照最令人喜欢,虽然也喜欢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样温婉凄凉的词句,但这样的李清照读的总会让人心痛。
而"买得一枝春欲放"时的李清照,才是一个才女该有的样子,才是配得上千古第一才女的生活。
⑦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解词注释
【作者】: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内容】: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一枝春欲放:此指买得一枝将要开放梅花。
泪染:眼泪濡湿,这里指露水浸染之意。
彤霞:红色彩霞。这里指梅花之色彩。
簪:名词作动词,即插于发中。
徒:只。
比并:放在一起比较。
【赏析】:
此词,当是李清照年轻时所作,表现女主人对春花的喜爱,对容貌美及爱情的追求。远用心理描写、拟人等手法。语言活泼、清新。
⑧ 如何简单理解李清照的名篇《减字木兰花》
这一年春天,李清照与赵明诚新婚燕尔。李清照出门遇到卖花之人,在花担上精挑细选,得到了一枝含苞欲放、满载春意的鲜花后,便小心翼翼地返回,让整个春天在她掌中绽放,于是有了她的这样一首词。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郞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此首词写尽新婚蜜月里初婚美妇的娇艳、娇嗔、俏皮与可爱,颠覆了我们对她以往的认知:原来千古第一才女也有这么接地气的普通的一面。
(李清照与丈夫的图片)
都说“会哭的小孩有糖吃”,“撒娇的女人最好命”,李清照似乎也深谙此道:会撒娇、会娇嗔的女人,更容易得到丈夫的怜爱。
事实也证明,李清照与赵明诚琴瑟和鸣、恩爱有加,让世人艳羡了千年。直到如今“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夫妻日常,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李清照在才华和婚姻方面的聪颖通透,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所以,好的婚姻一直就离不开用心的经营,幸福也都是自己奋斗出来的。
大家怎么理解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END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⑨ 减字木兰花李清照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天真美好的心愿,上片写买花、赞花。词人用拟人的手法,刻画了含苞欲放的春花形象──轻施素粉,腮染红霞,面挂晓露。人们惯用鲜花来比喻少女,词人此处却用少女来比拟鲜花,别开生面,绝妙传神
下片首句便直吐真情:怕情郎看了会觉得娇艳的春花比喻自己的面容美丽,但又不肯甘拜下风,于是便把鲜花簪在鬓边,同春花比美,要让情郎品评一下,自己与鲜花到底哪一个漂亮。“徒要教郎比并看”一句,写少女的心理活动,做到了率真与含蓄的和谐统一──口中说要与春花比美,心下又暗暗欲以春花添丽。这样,花衬人,人扶花,少女与春花的形象交相增辉。
整个下片四句中,无一句是直接描绘少女的容貌,但通过间接描写,却出神入化地表现了她那羞花闭月的美貌和娇憨纯真的情态。统观全篇,笔法虚实相映,直接写花处即间接写人处,直接写人处即间接写花处;春花即是少女,少女即是春花,两个艺术形象融成了一体。
(作者写词时也正是如花般的少女情窦初开,词人以花自比,对自己美貌自信的同时有对如意郎君的期盼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望,日后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