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园海棠
① 《红楼梦》中谁有《咏白海棠》(大观园中的所有人,如林黛玉、薛宝钗等。特别是要薛宝钗和史湘云的。谢谢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庚辰双行夹批: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荡之词、绮靡秾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自携手瓮灌台盆。(图)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
淡极始知花更艳,【庚辰双行夹批: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愁多焉得玉无痕?【庚辰双行夹批:看他讽刺林宝二人着手。】
欲偿白帝宜(一作“凭”)清洁,【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收到自己身上来,是何等身份。】不语婷婷日又昏。
赏析:
这是《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宝钗所作的白海棠的七言律诗。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描述了对白海棠的珍爱,闭门护理,新手灌水莳弄,十分精心。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赞美白海棠的洁白素雅,洗净了胭脂的艳色,以冰雪为灵魂。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正因为淡雅所极,所以才更显骄艳,如果多愁善感,便难免留下斑痕了。尾联“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为报答秋神使白海棠这样雅洁,因此默默无语站立在那里直到日落黄昏。宝钗是按自己的性格来咏白海棠的,她十分自尊自重,“不爱花儿粉儿的”,“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所谓“珍重芳姿”玉洁冰清。
咏白海棠·史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庚辰双行夹批:落想便新奇,不落彼四套。】种得蓝田玉一盆。【庚辰双行夹批:好!"盆"字押得更稳,不落彼四套。】
自是霜娥偏爱冷,【庚辰双行夹批: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压倒群芳在此一句。】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庚辰双行夹批:真好!】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庚辰双行夹批:更好!】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庚辰双行夹批:二首真可压卷。诗是好诗,文是奇奇怪怪之文,总令人想不到忽有二首来压卷。】
② 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后,大家都取了怎样的别名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大观园成立了海棠诗社。
黛玉认为既然成内立诗社,就要把“容姐妹叔嫂”的称呼改了才不俗。
于是,宝玉取别名“怡红公子”,黛玉别称“潇湘妃子”,探春“蕉下客”,宝钗“蘅芜君”,迎春“菱洲”,惜春“藕榭”,史湘云“枕霞旧友”,李纨“稻香老农”。
③ 红楼梦中,在谁的倡议下,大观园女儿共结海棠诗社
解答:
贾探春
简介:
贾探春写以花笺给宝玉,建议成立诗社,众人便聚到秋爽斋。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李纨号为“稻香老农”,探春为“蕉下客”,林黛玉为“潇湘妃子”,薛宝钗为“蘅芜君”,贾宝玉为“怡红公子”,贾迎春为“菱洲”,贾探春为“藕榭”,史湘云为“枕霞旧友”。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④ 探春建海棠诗社的地点是大观园还是什么下午要考,急
地点当然是在大观园了。
初秋季节,贾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人所组的诗社。诗社成立目的旨在“宴集诗人于风庭月榭;醉飞吟盏于帘杏溪桃,作诗吟辞以显大观园众姊妹之文采不让桃李须眉”。诗社成员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稻香老农(李纨)为社长,菱洲(迎春)、藕榭(惜春)为副社长,一人出题,一人监场。
⑤ 红楼梦的大观园里有没有 西府海棠
大观园中的怡红院,“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是一颗西府海棠,”,“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最初贾宝玉将此处题为“红香绿玉”,元春改题为“怡红快绿”,赐院名为“怡红院”。人们不仅要问:为何贾宝玉的院中单单只有“蕉棠两植”的布局?为何经过题匾、试诗、改名的曲折之后只余“怡红”一义?解答是:“蕉棠两植”是用“湘妃姐妹二人同事虞舜”的典故,暗示在贾宝玉的爱情史上将是“两两出婵娟”的格局,这两人就是姓名和字号中带“湘”字的史湘云和“潇湘妃子”林黛玉;经一番波折后只余“怡红”之义,暗示林黛玉不幸早亡,“玉碎而红遗”,最后陪伴贾宝玉并与之偕老的是史湘云,这也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真正含义。因此曹雪芹笔下的黛、湘之于宝玉就如同湘妃姐妹二人之于虞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曹雪芹塑造的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个艺术形象暗含“娥皇”“女英”二妃之名。
⑥ 红楼梦是谁看了海棠花说大观园衰败的
探春 在贾府摆宴庆祝吉兆的时候觉得反常即妖 “必非好兆,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
⑦ 《红楼梦》中大观园儿女去“海棠诗社”,薛宝钗、林黛玉是如何作诗的
第三十七回,大观园儿女去“海棠诗社”,薛宝钗、林黛玉都写了诗。薛宝钗的《咏白海棠》写道: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脂胭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的《咏白海棠》写道: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⑧ 求红楼梦中第18回贾宝玉为大观园题的诗的全文和赏析
有凤来仪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有凤来仪》,即潇湘馆,后为林黛玉所居、这个所在:“有千百辈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上石子漫成角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黛玉所以住在这里,是:“我一,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些。”庭园布置,突出的是翠竹流水一一“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这种竹子,据杭州花圃友人推测,可能是凤尾竹(B, mnltiplexRaeasch)属菊竹属、竹亚科,江南庭园常见栽作观赏之用。如苏州留园楠木厅后院中所栽的就是这种竹子。这种竹子特点是竿细,簇生,适宜于庭园点缀观赏。但稀成片生长,不占优势。小说中所云,可能泛指,未必有所专指。江南庭园种竹种类繁多,以刚竹所属各种为最常见。如水竹、毛竹、淡竹、刚竹和哺鸡竹等是。贾政游园时,宝玉曾题一联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宝玉用“绿”“凉”两字来突出人对竹子的感受。使人读了这诗好象“置身于森森万竿之中”。宝玉题《有凤来仪》就是抓住这地方的翠竹流水来写的。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在“青”、“凉”,“青欲滴”,“绿生凉”上大事渲染。这竹栽在“数楹修舍”之前,中有“曲折游廊”,阶前“石子漫成甬路”,舍后有着“清泉一派”,“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泉水绕阶流过石台,冲洗竹子,水珠就迸溅开来,形成小小的波澜;同时,鼎炉里所焚的熏香被竹帘碍着,好久不会散去。用“迸”、“妨”、“穿”、“碍”来形容泉水,熏香遇竹所形成的动态。《有凤来仪》三四、五六两联就是突出对翠竹泉水的描写来突出描写潇湘竹馆幽居的。
《蘅芷清芬》,即蘅芜苑,后为薛宝钗所居。这是一所“清厦”“瓦舍”,围着“水磨砖墙”,“太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迎面突出插天”,“大玲珑山石”,“四面群绕各式石块”遮住“五间清厦”。石山率藤,引蔓,长着许多“薛荔藤萝”、“杜若蘅芜”。有的是茴兰,有的是清葛。有的是紫芸,有的是青芷。有的叫金䔲草,有的叫玉蕗藤。一到这里:“只觉异香扑鼻。”庭园布置,‘突出的是香花异草。游园时,宝玉题这处匾额是:蘅藏清芬。对联是:“吟成豆蒄诗犹艳,睡是酴糜梦也香。”宝玉在《蘅芷清芬》的题诗中,前面六句有情写景也是从花草上着眼的。
“蘅芜满净苑,萝薛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杜”、“蘅芜长满在静闭的园林,女萝、薛荔增加了苑中的芬芳。“助”是增添的意思。用??,就是突出杜蘅的馨香。摇曳环浇的翠带陪衬着三春的芳草,轻柔飘飘的花枝散发着声一缕幽香。这些藤蔓,“或垂山巅,或穿石隙。”有的“垂檐绕柱”,有的“索砌盘阶”;有的“实若丹砂”,有的”花如金桂”。散出幽香,“味芬气馥。”用“软衬”、“柔拖”来形容,遣词确切,生动。轻盈的烟雾弥漫着弯曲的小径,花草上浙沥的露珠滴落在超手迥廊上边。轻烟迷径,冷翠滴廊,这里显示了衡芜苑的环境特色一一宏伟秀丽
《怡红快绿》,即怡红院,后为宝玉所居。这所院落绕着碧桃花,穿过两溜竹篱花障进月洞门,四周是粉墙绿柳倒垂。进院有水池,架着白石。一两边游廊相接。院中山石点衬,一边种本数本芭蕉,一边种着一颗西府海棠。再进是房厅,两旁有抱厦。后院蔷薇满架,转过花障。青溪环绕。怡红院的点缀突出的是:芭蕉山石、西府海棠、海棠、芭蒲摆在主要的地位。
海棠有许多种。一类是草本,一类是木本。草本海棠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温室培养,可供赏观。约有数种。如四季海棠、竹节海棠、毛叶海棠和银星海棠等。《红楼梦》中海棠诗社指的海棠是盆栽的草本海棠。应为四季秋海棠,或竹节秋海棠,木本海棠有两属。一属蔷薇科苹果属②。有垂丝海棠、重瓣海棠、野海棠、樱桃海棠、西府海棠诸种。贴梗海棠花数朵簇生,梗极短,好象生在梗上,故称贴梗。这里指的是苹果属的。西府海棠是乔木,树冠疏散,小枝幼时紫色。初有毛、后脱落。叶卵形,边缘锯齿细小而钝,表面暗绿色有光泽,常有紫晕。花四至七朵簇生,色红艳。花梗细长,垂下,与萼同为紫色。尊片卵形,边缘有白毛。花柱四至五。蕊丝伸出萼片外,随花下垂,出花瓣外。这花红艳,簇生,枝弱力不能负,花下垂,蕊出花外,也下垂,是其特色。随风摇曳,逗人喜爱。《红楼梦》里所说的西府海棠,是否和《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里所述的西府海棠(malus miceomahes )同种?尚难确定。看来《红楼梦》形容这花姿态,因说:“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宝玉更用:“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十字来传神。脂观斋批至此,因赞叹道:“体贴的切,故形容的妙。”“十字若海棠有知,必深深谢之。”海棠原产我国的西南部,今已广事栽培,是有名的庭园观赏树种。这种花树,娇嫩得很,春寒开花。既畏烈日,也怕风雨。真的:“轻弱似扶病。”古人爱惜这花。苏轼为了抢时间,夜里拿了蜡烛去欣赏它。诗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残妆。”陆游就盼望春天多来几个阴天。诗道:“绿章夜奏通明殿,为借春阴护海棠。”
在怡红院庭院前,蕉棠两植,如五雀六燕,恰好对称。宝玉因说这里实是“暗蓄红绿二字”,“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因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因而把那匾额题为“红香绿玉”。元春又把人对红绿两字的感受更突出一点,改为:怡红快绿。这个院落就称为:怡红院。宝玉因吟一律。这律诗就是依蕉棠两植的特点双起双敲来写的。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夅袖,倚石护青烟。”这幽邃的庭院里终日是一片恬静,芭蕉和海棠两者的颜色、姿态长得多么美好啊。碧绿的芭蕉怯着春寒还是卷着,红艳的海棠盛妆未卸也没睡眠。一个儿凭栏垂着红袖,一个儿倚石笼着青烟。诗的前六句就是突出写怡红院的蕉棠两景。最后两句,双收落到主人。“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⑨ 红楼梦中大观园内所有处所景点名字
“怡红院” 是主人公贾宝玉的住所,上悬“怡红快绿”匾额,“红”指门前西侧的西府海棠;“绿”指东侧的芭蕉。室内陈设无不透着主人的脂粉气,这是园中最为华丽的院落,也是园中姐妹们常相聚会、频繁活动的场所。 “潇湘馆”是《红楼梦》中另一主人公林黛玉的住所。曲折游廊后面为黛玉的书房,这里的建筑外观均为斑竹座,“斑竹一只千滴泪”,正适合“潇湘妃子”以泪洗面,多愁善感的性格。 “栊翠庵”是妙玉的住所,园中唯一的庙宇景区。北屋佛殿,东屋禅房,龛烟青青,炉香袅袅,是妙玉参禅修行之场所。庵中白雪红梅,冷中有热,正符合主人身在佛门,心向红尘的性格。 “藕香榭”建在大观园中轴线以东的池中水上,这里四面临水,佳荷飘香。是隔水赏花,临水观景的好地方。这里,史湘云开海棠社,设螃蟹宴,众姐妹咏菊联诗。贾母二宴大观园时,曾令园中女戏子们在这里演习乐曲 。 “缀锦楼”是贾府二小姐贾迎春的住所,位于园东紫菱洲,故迎春的诗号叫“菱洲”。室内轩窗寂寞,屏帐倏然,门外荇翠菱紫,幽默凄凉,是绰号“二木头”的迎春“误嫁中山狼”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 “蘅芜苑”是贾宝玉的姨表姐,后来成为“宝二奶奶”的薛宝钗的住所。院内不见花木,唯种奇藤异草等溢香植物。五间旷朗清厦,室内清雅脱俗,院中所有游廊窗棱,均为“冰炸纹”形,充分显示了“冷美人”封建正统、八面玲珑的性格特征。 “稻香村”是贾宝玉的寡妇嫂子李纨的住处。门前酒幌“杏帘在望”是贾宝玉所题。这里一派村舍田园风光。此院建筑无一彩绘,屋内纸窗木榻,陈设简朴,一洗富贵。诗号“稻香老农”的李纨即在这里吟诗“课子”。 “暖香坞”是贾府四小姐、被称为小画家的贾惜春的住所。十冬腊月,进入正室,打起猩红毡帘,仍觉温香拂面,正适合惜春作画。院内游廊顺山而建,拾级而上,便是惜春的书房蓼风轩。 “秋爽斋”是贾府三小姐贾探春的住所,后院有梧桐,故匾额为“桐剪秋风”。探春素喜阔朗,三间房屋不曾隔断。院内晓翠堂,是贾母初宴大观园的地方,也是宝玉和姐妹们互起诗翁别号、结社吟诗之所。 “红香圃”是一处以赏花为主的自然风景区。夏秋时节,这里牡丹、芍药花竟相开放,争奇斗艳,三间小敞厅便是红香圃,即《红楼梦》中所写的芍药圃,专为观赏芍药而建。其东面是藤萝架,夏季一片绿荫。曾发生“湘云醉卧”的趣事。 “花溆”是园中别具一格的风光景点。当初宝玉将此处起名为“蓼汀花溆”,被元妃改为“花溆”。这里山石叠垒,水声潺潺,港洞幽深,绿柳周垂,是文人理想的武陵胜境,世外桃源。 “嘉荫堂”与凸碧山庄和凹晶溪馆为一组建筑,贾母等人赏月,在此小憩。贾母八十大寿在此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