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海棠形团扇

海棠形团扇

发布时间: 2022-01-30 00:18:11

『壹』 绔扇又被称为什么扇

绢宫扇又叫纨扇、团扇、罗扇,它出现于羽扇之后、摺扇以前。西汉成帝的妃嫔班婕妤写过一首有名的《团扇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借咏团扇表露受赵飞燕嫉妒排挤恐受君王冷落的复杂心理。此纨扇之始。《西京杂记》,天子夏设羽扇,冬设缯扇。《晋书》义熙元年,禁绢扇。张泳为
纨扇
御史中丞,以所著进上阅,时盛暑,上颐黄门,取常执红绡金龙扇,赐泳江淹诗,绫扇如圆月。《寿阳记》有罗扇,古纱、绫罗、绢皆可为扇,今惟以罗以绢,近则罗亦废,而多用绢制。从历代散见的泳扇的诗赋散文来看,团扇盛行于西汉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间,宋代以后又与摺扇并驾齐驱,深受妃嫔仕女、文人雅士的喜爱。
古代的绢宫扇大多制作精细,装饰华美:“团扇:近世士民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或瓷青湖色,亦有月圆、腰圆、六角之形(图五),皆倩名人书画其上,名曰‘团扇’。柄用梅烙、湘妃、棕竹居多,亦有洋漆、象牙之类。” 就绢宫扇的造型而言,以圆似明月的居多(图六),但其它形状的也不少,如六角形、八角形、瓜楞形、蕉叶形、梧桐叶形等等,其中海棠形、马蹄形、梅花形,是除圆形之外较常见的。
绢宫扇的扇面上常绣有花鸟、鱼虫、山水,也有绣人物、佛像的。我国的刺绣,在宋代已非常精妙。

『贰』 和汉服比较搭配的团扇形状

我记得我看过很多种的,有方形扇形还有圆形的,蛮多种的,而且每家店做的扇子上面的装饰品都不大一样,所以你还是可以多去看看,对比一下才知道自己喜欢哪个。

『叁』 团扇书写有几种格式

团扇书写通常有三种常见格式。

第一种是圆中取方,即在圆形的扇面内,画出方框格子写字。这种格式,圆中取方,比较适合于书写规整的端楷字体。

第二种是环圆式。这是一种随形附体的书写方法,即依着团扇的弧弯形而写,长短随意,不作取舍。这种格式适宜于书写比较流走的行草书体。

第三种是左右分列。即团扇的中央空行留白,文字书写分列左右,自成体统,互为对应。这种格式,很可能同团扇最初的构造形式有关。因为最早的纸团扇,木柄是从中间自上而下贯通的,圆形的扇面也就成了左右两个半圆了。

这三种格式是团扇书写的常见格式,作为扇面书法的一种形制,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历代书法家在书法创作中常爱写团扇扇面。

『肆』 芭蕉扇是团扇么团扇,宫扇和芭蕉扇子有什么区别的

形状:折扇、团扇、葫芦形扇、梯形扇、芭蕉叶形扇、方形扇、椭圆形扇。制作材料:绢扇、纸扇、木扇、羽扇、象牙扇、芭蕉扇、葵扇以及竹编、蒲编、麦秆编扇等。色彩:黑扇、白扇和彩扇几种

『伍』 宫扇的《象牙编织锦地兰菊团扇》

是乾隆帝命广州工匠制作,据野史记载,此扇是孝圣宪皇后所用,做工精良,用材珍贵。通长49.5厘米 扇长32.8厘米 宽29.9厘米。
亦称“拔丝宫扇”,是广州工匠以象牙为料,通过筚丝、磨光、编织等技法专为皇家御用陈设而特制的。海棠花形,扇边包镶玳瑁框,嵌骨珠及藕荷色彩绘花蝶纹画珐琅柄把,系明黄色丝穗。扇面中心有棕竹柄梁,嵌有各种蜜蜡纹饰。在编织成蒲纹锦地的扇面上,装嵌有染牙浅浮雕兰花、秋菊、蜻蜓等图案,扇面牙丝薄如细篾,宽不足一毫米,纹饰精致细密,孔缝均匀,经纬片拼合得天衣无缝。富丽华贵,是一件雅逸清新、技术高超的稀有之作。

『陆』 在一幅书法作品中能够同时出现团扇和斗方的艺术效果吗

书法对联中堂条幅章法布局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什么叫章法,章法就是布局和谋篇。给你一篇文字,给你一张纸,请你把它写出来,要想写成一幅书法作品,你就必须要好好构思一番。有的人只知道写字,但不知道究竟如何去布局和谋篇,这是很不够的。书法中的章法,应该是一个全局性的大概念,它所涉及的面是很广的,如作品的款式、笔法的运用、字群的排列、线条和墨色、行间留白、上下款文措辞以及如何用印等,方方面面,都要事先考虑到。艺术给人以美感,书法艺术也不例外,也要给人以美的感受。如此众多的内容,要想一下子在章法的概念里,安排得十全十美恐怕难以做到。事实上,章法如同兵法一样,不同的战役有不同的打法。不同款式的书法作品,有不同的章法要求,我们大不可以偏盖全。我们一定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把握好这个全局性的大概念。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作品款式出发,并举以实例来作一些具体的探索。
一、 关于逗对联地的章法技巧据传,在古代《诗经》中就有无数语句相对、平仄和韵的对联。在唐宋以前的律诗中,第二句与第三句都是两两相对的。然而,对联用于书法则是在明代晚期,直到清代以后,对联才得以盛行。对联强调对称美,开始的时候很工整,以楷书和行书为主,清代以后才发展到诸体都能入对联。对联的内容一般有逗山水情怀、寄写心志、讽喻社稷及生活读书地等。对联的字数不等,常见的有逗四言对、五言对、七言对地等,后来还出现了逗数十字、上百字地的长联。在款识方面,对联开始只落单款,到后来也落上下款。在用途上,对联也从雅士清玩发展到亭台楼阁、高堂庙宇。现列举若干对联款式如下: 1、上下款一行式。对联的上款,在一般情况下,总是要题上受书人的称谓、姓名和字号的。但是,本幅作品的上款并没有找到位置。因为他在上联已经题上了逗甲子五月端阳前一日地,而且所题的位置比较低,如果再题受书人的姓名的话,自觉不妥。于是,作者把受书人的姓名题在了下联的上方,把自己的名字题在了下方,以示对受书人的尊敬。这是一种将计就计的办法,虽有差错,而又显出了高招,令人佩服至极。

二、 关于逗中堂地的章法技巧中堂是指整张宣纸所书写的作品,通常情况下,宣纸的长宽比例是2:1,以竖式为准。整张宣纸的尺寸,有三尺、四尺、六尺等。现存最早的书法中堂为南宋吴琚所书的《七言绝句》。中堂的出现远晚于手卷,手卷是文人手上的把玩物,而中堂则是时时用来悬挂的,可以让更多的人来欣赏。所以,中堂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书法作品。但是,中堂形式比较程式化,要注意在章法上有所突破,突出新颖性。 1、界格式。用于书写工整一路的作品,书写前要先打界格,打界格的线条要细而劲挺。但在落款处不要打界格,务使行气贯通。
2、疏朗式。书法作品重虚实相见,全是虚不见实,谓之空洞无物。全是实不见虚,谓之局促郁塞。有虚有实,谓之潇洒空灵。书法创作要怡然自得,要舒适自然,要巧作安排。

3、随款式。所谓随款式,是指正文不够写,把多余的正文当作落款来写,一统到底。这种款式在书写时表现为十分的随意,一看没纸了,便把正文当作落款写,与正文搅和在一起。

4、界格信札式。信札是尺牍,把多个尺牍组合在一起,搞成一幅中堂,有分有合,以小见大,令人神往。

5、文识各半式。款文和正文各占一半,虽说是款文,其实与正文一样,只是写得小了一点,有一种大疏对大密的趣味。

6、团扇对联式。中间作四个团扇,两边配上一幅对联,内圆外方,很有一点创意。

三、 关于逗条幅地的章法技巧条幅以中堂为基础,在一般情况下,条幅是中堂的一半,其款识与中堂也基本一样,只是它的气势比中堂更为奔放、更为修长。条幅象中堂一样,也是用来悬挂的,可以让更多的人来欣赏。所以,条幅也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书法作品款式之一。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条幅章法形式。 1、清代汪士慎的隶书条幅,正文用界格,分作三行;落款不用界格,顶天立地,直落一行,印在款中。

2、沈尹默的行书条幅,正文采用竖界格三组册页,合作一幅条幅作品,别有一番滋味。

3、陆维钊的行书条幅,正文采用无界格,仅二行半就写完了。落款起于正文之下,但稍稍拉开一点距离,整个款文时断时续,巧妙无比。

4、清梅清行书条幅,正文无界格,落上下款,上款高于正文,且有序三行。下款落于中偏下,作品的左下角盖了五方印,左下方一印为压角印。

四、关于逗横幅地的章法技巧书法作品通常有横式和竖式两种,而横幅在今天犹为流行,特别横长的作品叫手卷。横幅,又叫横披, 横长于高,悬挂时去取横势。横幅的章法气势与直幅的章法气势不同,很大,横幅的章法气势有类似看宽银幕电影一般,给人的感觉是逗波澜壮阔地:而直幅的章法气势,则有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地的感觉。由于横幅纵行气短,有时一行仅一个字,换行频律高,前后距离长,所以, 横幅最难的是贯气。此外, 横幅很善于写大字榜书。大字榜书与小字的章法处理不同,它字字独立,但更强调内在的联系和前后的呼应。在款式上处理,横幅比较灵活多变,有在正文前面署款的,有在正文后面署款的,有前后都署款的,还可以在正文的下面署款的。

五、关于逗扇面地的章法技巧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明代罗欣《物源》有逗舜始造扇地说,沈从文《扇子史话》在阐释扇子作用时说:逗出于招风取凉,驱赶虫蚊掸拂灰尘,引火加热种种需要,人们发明了扇子。地从现已出土的文物看,最早的战国时期扇子是用细竹篾编织而成的。后来,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从制扇材料的多元化(如竹苇、羽毛、绢布、锦司丝、纸等),进入了扇形的多元化(长方形、椭圆形、掌扇形、多角形、曲线形、海棠形等),并且逐步完成了从实用走入艺术的历史进程。不知是谁首创在扇面上题字,现已无从查考,传说应该早在宋徽宗以前。宋徽宗以后,出现了扇面书法,如宋徽宗团扇。

2、折扇书法折扇书法创作难于其他书法创作,究其原因:一是体积小,二是表面不平,三是纸面不吸水,四是开头不规则。其中,纸面不吸水的问题好解决,只要用滑石粉擦一擦,不吸水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下图的章法为二行居中式,为清代书法家翟云生所书,他以隶书名世。此幅作品给人以天空地阔、任意翱翔的感觉。

六、关于逗条屏地的章法技巧条屏,亦称屏条、通屏、海幔、海幕、一堂。它是将四幅、六幅条幅连成一幅,称之为四条屏、六条屏等。相传,条屏起于唐代以前。值得一提的是,条屏可拆可分,即可以合起来一起悬挂,体现出一个大主题。拆开来时又可以单独悬挂。由于条屏有可拆可分的特性,所以,条屏作品在落款时,可以在最后一条落一个款子,也可以每屏都落款。

7、关于逗斗方地的章法技巧中堂的一半称之为斗方,作品尺寸为正方形。正方形在视角上给人的感觉是太规正、太庄严,是一种借助于绘画形式的章法。斗方起于何时,恐怕难于查考。但是,由于当今建筑物的空间比较低,斗方已经成了人们审美的新趣尚,也激发了广大书法家们的创作热情。然而,斗方不一定是方的,有时常常有点扁方形。下图是赵之谦的作品,其特色是内圆外方式。

书法创作布局注意事项
书法作品由正文、落款及印章三部分构成,将其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总体的安排,即为布局。创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四周留空 行间透气 书写内容不可写满整张面,四周适当留出一定空白,形成白色边框,作品便形成整体。同时字与字之间也应适当留空,其字距小于行距,行距小于边框,以显空灵。书法作品按传统习惯为纵行排列,从上到下,从右至左书写。首行不需空格,首字应顶格写;未行不宜写满,末字下应留有适当空白。作品一般不用标点,繁体字与简化字不要混合使用。 (2)首尾呼应 字守中线一幅作品的正文中第一个字与最后一个字,即首字与未字,应略大或略重于其他字。首字领篇,末字收收势,极为重要。同时,每个字的中心位置都应在每一格的中心线上,这样才能做到逗横成排、竖成行地,作品才能更加整齐。 (3)大小相宜 轻重适度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其一定的大小、轻重及形状,不可强求完全相同,但应做到整幅作品中没有逗特别突出、极其显眼地(即特大、特小、特轻、特重)的字,尤其是楷书,做到大小相宜,轻重适度,整体协调。 (4)字体一致 格调统一作品正文中所有的字都应是一种相同的字体。也就是逗颜体地作品中都是颜体字,决不可以将逗柳、欧、赵地等字体中的字进行拼凑。书写中,其用笔、结构的方法完全一致,达到格调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又须做到形态各异,轻重有别,大小相间。尤其一幅作品内相同的偏旁部首,相同的字,应注竟变化,以避免雷同。 (5)字大款小 字印相映一幅书法作品,落款的字应小于正文中的字,楷书作品可用楷书或行书字来落款,特别是用行书落款,还可求得变化的效果。印章多用名章及启首章。姓名章与款字大小相适,一般略小于款字,钤盖于落款的下面,若用两方,则两方印章之间空一方印章的位置。启首章形式多样,可大可小,一般钤盖于正文首字的右边。

『柒』 常见扇面形式有哪些

扇面的分类
分类依据
从形制上分,又有圆形叫团扇(纨扇)和折叠式的叫折扇。从材质上分,又可分为纸质扇面、绢质扇面、竹木质扇面和其他材质扇面(如现代工艺的24K纯金扇面等等)。
折扇面
折扇一名“折叠扇”,又名“聚头扇”。折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故又称“撒扇”。折扇产生时间虽较迟,其重要性却极大。它携带方便,出入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 明代是折扇流行的开始,清代是折扇大发展的时期,折扇扇面少数用绢,多数用纸裱糊,便于书画创作;
团扇面
团扇又称“纨扇”“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称。团扇边框及柄以竹制,扇面用洁白的丝娟,上画山水楼台、草虫花鸟等。早期多为圆形,后乃有长圆、扁圆、梅花、葵花、海棠等样式。多为唐代女性随身佩带,精巧雅致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自汉代至北宋是纨扇,扇的盛行时期。四川及苏、杭的纨扇,制作最精、历史也最悠久。

『捌』 团扇的种类

这个要看具体怎么分类了,盛风苏扇为大家整理一些,希望能帮助你。

1、按团扇扇面分:缂丝团扇、罗布团扇、空白团扇、宣纸团扇、绢团扇(绢宫扇是以“盛风苏扇”为代表的苏扇著名种类)等等。
2、按团扇扇骨分:木质团扇、竹子团扇、玉竹团扇、湘妃团扇等等。
3、按团扇工艺划分:刺绣团扇、异型团扇、绘画团扇等等。

『玖』 刺绣团扇的形状都有什么样的

团扇的形状很多,有圆形,花瓣形,长方长方形,椭圆形。总的比较多,以圆形为主。

热点内容
猜成语乌鸦握着一朵花 发布:2025-08-17 07:21:58 浏览:924
丁香妞妞导航 发布:2025-08-17 07:16:12 浏览:173
太原海棠罗马花园 发布:2025-08-17 07:12:27 浏览:66
花艺和服装店 发布:2025-08-17 07:11:03 浏览:166
七夕节涨价 发布:2025-08-17 06:35:15 浏览:726
荷花庄喷泉 发布:2025-08-17 06:34:44 浏览:179
怎样用圆形纸折玫瑰花 发布:2025-08-17 06:29:01 浏览:743
五三广场舞冬天里的白玫瑰 发布:2025-08-17 06:13:59 浏览:411
山水盆景产地 发布:2025-08-17 06:11:32 浏览:753
双杆石榴盆栽 发布:2025-08-17 06:10:46 浏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