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的心情

兰花的心情

发布时间: 2022-01-28 04:44:14

Ⅰ 一盆兰花是一种风景其实是一种心境。。。。是谁的作品

一盆兰花,是一方风景,其实是一种心境。

单薄。瘦弱。孤傲。

分明是你映在我的眼前。

没有媚姿招展的仪态,也没有浓妆艳抹的颜容,朴素如同一株普普通通的草,绿灵灵地,脆生生地散发着清香。

一盆花,是一个秘密,其实是一种寄予。

端庄。高贵。娴雅。

分明是你站在我的面前。

送一片温馨给我。

盛夏的感觉。

春去夏来,谁能挡住岁月匆匆?潮动的爱怎能沉默不语?

蝉声蛙鸣,歌唱热烈的生活。

阳光雨水,洗礼烦躁的生活。

繁枝浓叶,遮荫多彩的生活。

一双手在推挡燃烧的心靠近,一颗心在期待清凉洁静的雪花,盛开在爱情的夏日。

恐惧一季的轰轰烈烈,难道厌烦爱情失却魅力?

清晨

在清幽的山谷

一缕清香引路

邂逅你在风中漫舞

你高洁的气度越隐越出

不容你再享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我娶你回家享受尘世幸福

丢失了青山秀水和花香鸟语

你努力适应温室的锁固

任我千般呵护

你青丝由黄转枯

六神无主的我正想放爱一条生路

你却在我们相遇一年的同一个上午

绽放出火红的一朵花说你不能把爱辜负

我感动你的感动

畅想明天甜蜜的路

突然发现你颤抖的身躯

褪尽了生命的绿

我千呼方唤你终于睁开了无力的眼

你喜极而泣用微弱的声音倾诉来生的缘

亲爱的请记住我的美

为你绽放为你凋零

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慰

捧着你来到你土生土长的山谷
你的姐妹们一如往故
天真的沐浴着七彩云雾和晶莹剔透的露珠
轻吟浅唱水袖轻舞

Ⅱ 赞美,家里兰花的句子

1、请你养一来盆兰花,心情浮躁时自,请你注目观赏兰花,它会让你的心情变美。

2、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3、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

4、香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5、如果你失落了,兰花会让你重拾信心。

6、兰花叶片刚柔并济、终年不败、姿态优美。

7、当你找不到方向时,请你驻目观赏兰花,兰花会让你心情平静,为你指引方向。

8、丹青弄尽王者花,不媚俗红自淡雅。素瓣青缟幽香久,喜处寻常百姓家。

9、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10、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11、兰为王者香,芳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花美。

12、人养花根,花养人心。兰叶春葳蕤,桂华秋高洁。

13、兰花,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闲云野鹤的房中宝,桌上景。

14、一盆兰花,是一个秘密,亦是一个回忆,端庄、高贵、娴雅。

15、有缘一见万难寻,一茎香花善恶分。三世千劫参不破,前生我是养兰君。

16、兰花香气清香悠远,清而不浊,一盆在室,香气四溢。

17、一盆兰花,是高雅的象征,是对爱的忠贞不渝,朴实、含蓄、孤傲。

Ⅲ 兰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兰花来的特点是花色自淡雅,香气浓郁,清而不浊,所谓一盆在室,芳香四溢,兰花象征高洁典雅。

兰花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兰花花色淡雅,香气浓郁,清而不浊,所谓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兰花喜欢阴凉的环境,怕阳光直射。养护尽量放在半阴处,有散射光即可。

兰花喜欢湿润的环境,忌干燥,平时要经常通风。

肥沃的土壤可以让兰花生长的更加健壮,选用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拓展资料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Ⅳ 描写冬天里发现兰花盛开的心情

是玉兰花吗?兰花一般在冬天要在温室里才能开

Ⅳ 兰花的花语的意义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 兰花象征高尚、典雅、坚贞不渝 兰花被视为幽谷中的“君子”,同时也表示虔诚,兰薰桂馥,以示历久不衰 兰:幽玄高雅、超凡脱俗,可以作为知识分子的象征。而做为一种投资,兰花经济也可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兰同时也可以做为商的象征; 儒学中深厚的“兰情结” 作者 南通大学博导 周建忠教授 兰与儒学传统中人格定位之间能够建立对应关系,与它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兰花叶态绰约多姿,色泽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具备了符合民族审美趣味的形式;其社会学意义亦由来已久,它以独有的天姿神韵,最早介入古典贵族生活的各个侧面,最早载入历史典籍,并进入了儒者的审美视野;或许还与它那段奇特而神秘的际遇有关:怀才不遇的孔子见隐谷中兰与众草为伍,顿起身世之感,从此确立了兰与儒家人格的内在联系,而这种花与人之间同位一体的思维模式则来自人类的图腾崇拜。 兰是花之骄子。从兰花的外形、姿态、生存环境、内在气质方面,人们更多地习惯于对兰的象征意义进行诠释,并且成为一种固定的符号、定向的语码。所有爱兰、植兰、赏兰、咏兰之人,都从兰花身上吸取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提升、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它的文化内涵既可发展为孔子那种“当为王者香”的理想和不为贫贱失意所动的人格信仰,亦可发展为屈原个人美德的保持与追求。总之,兰象征了儒学的人格理想:德行高雅,坚持操守,淡泊自足,独立不迁。 图腾与兰: 介入人类精神生活的肇始 图腾文化是原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产生于万物有灵论的原始思维模式。兰花作为个人图腾有这样三个特征,第一,人就是图腾,图腾就是人。第二,人往往用图腾来做自己的名字。第三,人和图腾同生死共存亡,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忽隐忽现存在着的保护神。图腾崇拜到后来慢慢淡漠了,成为人类遥远模糊的记忆,但在后代生活中,还能找到它的痕迹。《左传·宣公三年》记载了郑穆公出生与死亡皆跟兰花有关的图腾故事。郑文公“贱妾”燕梦见天使赠她兰花并告诉她“以是为尔子”,后果然怀孕生子,取名为兰,即郑穆公。郑穆公即位22年后,一次病了,他说:“兰花死了,我恐怕也要死了吧,我是靠着它出生的。”于是“刈兰而卒”。这个故事中的“征兰”之义,正是图腾文化的体现。离开了图腾文化,就无法理解故事中兰花的神秘性与特殊性。不仅历史典籍中留下了图腾文化的痕迹,文学作品中也不乏此类例证。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主人公名兰,正是远古个人图腾痕迹的表现特征,“兰芝”,即“芝兰”,“芷兰”,就是兰花。“兰花”的图腾意义在诗中亦有明显的表现,如刘兰芝投河自尽前,焦仲卿对其母亲说:“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严霜笼罩,煎逼庭兰,则意味着主人公的生命悲剧即将发生,就像郑穆公“兰花死了,我恐怕也要死了吧”的预言征兆一样,这是兰图腾文化的深层制约与潜在影响。通过“原型”研究,可以揭示出“渗透着多少世纪以来由秘传的崇拜传统小心翼翼地保存下来的难以理解的奥秘”。兰即是这样一个“原型”。 兰对早期贵族和民间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秉兰拂恶、赠兰传情、沐兰致祭、执兰迎祥、纫兰上朝、燃兰溢香、藉兰祭祀等活动中,人们与兰建立了各种的关系。 这些兰文化的初期形态充分说明,那些从事政治活动和祭祀活动的人(我们可以视他们为儒者的前身),他们大量地接触兰、运用兰,虽与功利目的联系在一起,没有形成明确的伦理涵义,却为以后孔子对兰的审美意象的界定提供了重要前提。 孔子与兰: 奠定了兰的文化内涵 “兰当为王者香”。孔子在外周游十多年,始终没有得到任用,于自卫返鲁途中,见兰花独茂,由是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他以兰比为贤臣,实际上是自比,说自己周游列国,却生不逢时,得不到重用,就像独茂的兰与众草为伍一样,只好与鄙夫为伍。孔子的感慨,对后代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兰当为王者香”一句,几乎所有涉及到兰花的文章、著作都会提到它。此句的本意是“兰应当为王者提供香气”,即兰花应是国君欣赏的高级花卉,亦是从贤者为臣为相辅佐国君之角度设喻的。但后来的兰学著作中,却改为“兰有王者香”、“王者之香”。如潘天寿《题兰石图》诗云:“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 兰花的人格象征是高洁、幽贞。孔子又说过,“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这句话出自《孔子家语·在厄》。而且,孔子关于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的美德境界,亦 成为先秦时期儒家的共识,如《荀子·宥坐》:“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后代咏兰诗对此又进行了演绎、发挥。朱熹《兰涧》:“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康熙《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谁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兰花香味有特殊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子还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 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孔子家语·六本》)。此处以芝兰之香喻君子美德,强调了道德的教育感化作用,体现了儒学重社会功用的特点。兰的幽香清远合于君子德行的高贵雅洁,不媚流俗。 历代诗歌咏颂兰香的,更是不胜枚举,如: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兰当为王者香”、“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子在兰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兰的文化意象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同时,兰的文化内涵亦由此产生。 郑思肖与兰: 兰文化内涵的发展与延伸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既保持着自身的价值观念———这一种文化能够存在的根基,同时,又不断应对现实的动荡带来的挑战。而这动荡在中国社会中最激烈的莫过于江山易主,尤其是政权沦落外族之手。在这种时候,儒学人格往往表现为:坚贞的操守、张扬的个性。这一人格定位在郑思肖的画风中得以集中完整的体现。郑思肖,宋末元初著名诗人、画家。宋亡后隐居苏州,坐卧必南向,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之意。据《遗民录》载,他“精墨兰,自更祚后,为画不画土,根无所凭借。或问其故,则云:‘地为人夺去,汝有不知耶?’” 他画露根兰、无土兰,寄托他的亡国之思。郑思肖咏兰守志的行为还成了后代遗民的典范。如倪瓒在元亡后,扁舟箬笠,往来湖泖间,其《题郑所南兰》:“秋风兰蕙化为茅, 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明末清初相似的现实境遇使郑思肖成为更多画兰画家师法的对象。朱元璋的后裔、八大山人朱耷,在《题兰石》诗中说:“王孙书画出天姿,恸忆承平鬓欲丝。长借墨花寄幽兴,至今叶叶向南吹。” 郑思肖的画兰传统,直接影响到漫长的画兰历史。明清时,这一传统已衍变为不拘一格,亦不拘一法———画兰不画土,着重张扬个性。 明代·佚人《兰花》图(旅顺博物馆藏)有王武题诗:“郑生太迂鲁,画兰不画土。造物亦何心,春风自含吐。时去等飘蓬,知后落谁取。”清·诸升《兰竹图册》(旅顺博物馆藏),亦画兰不画土。清·原济(石涛)《芬兰图》(南京博物馆藏)画两支有根无土之兰,并有题诗“根已离尘何可夺”,主要取法徐渭、朱耷、原济等人画风的扬州八怪,亦以画兰擅长,其中汪士慎、李鱓、李方膺、郑燮画兰尤为著名。 从郑思肖到扬州八怪等兰花题材的诗画中,坚持操守,张扬个性成为共同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到儒学传统的人格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由推崇“王者香”的高雅变为崇尚个性的张扬,由“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赏变为不改其志的坚贞,这是儒学注重个体道德修养的传统在新的现实环境中发生的衍变,它们并没有突破或逸出儒学的价值范畴,而是对传统人格定位的补充、延伸。 陈之藩与兰: 文化游子的眷恋情绪 陈之藩著有《失根的兰花》。 作为海外游子,在异国看到故乡的花草而产生感慨: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美丽了”。 最后,作者写道: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枯萎了。 这题目来自郑思肖画兰的故事,但全篇几乎没有对兰花形、色、香的种种介绍,只是围绕“国土沦亡,根着何处”立意,用“根”喻故土,以“兰花”喻人,以“失根的兰花”喻飘零异邦的人及其悲凉惆怅的心情。“失根的兰花”成为文中情思的聚合点,使故国之思,故园之恋表现得更深沉、真挚。 陈之藩用“失根的兰花”自喻,足见他深厚的儒学素养。因为兰花是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象征意象,它身上积淀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从话语层面看,作者思恋的是故园的“花花朵朵”,是“故宫的石阶”,是“母亲”;从历史意蕴层面看,他思恋的是传统文化,因为“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 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陈之藩说:“是多少多少年的历史,才产生一点传统;是多少多少年的传统,才产生一点风格。”这种对正在消失的传统与风格的珍爱,是“失根的兰花”的深层寓意所在。他与郑思肖的不同之处在于,兰花作为儒学传统人格的象征,在郑思肖笔下只是“失土”,失去了滋养它的国土,然而文化根基仍在。而陈之藩的兰花失去的与其说是国土,不如说是“兰花” 赖以为生的文化土壤,那是“失根”之痛。因此,陈之藩们不仅是地域意义上的游子,更是文化意义上的游子。 从上文可以看到,兰与儒学传统中的人格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兰作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它的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自孔子对它的文化内涵作了人格化定位后,兰文化显示了自身的延展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儒学人格进行调整、补充。 人们说兰、画兰、咏兰、写兰,其实是在解读自身,是在兰的品格中读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将兰推为“王者之香”,又何尝不是对自己所选择的价值观念的赞赏与珍视?但在种种变化之中,有一点是始终如一的,即兰在儒学人格的象征谱系中有着“王者”的地位,这可追溯到图腾崇拜的心理机制,但也说明了儒学中浓厚的“兰情结”。

Ⅵ 描写兰花的作文

发挥自己想法,开启自己大脑

Ⅶ 兰花花语心情的句子有哪些

1、 兰花清自于心,终有一人犹挂。

2、 兰花,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闲云野鹤的房中宝,桌上景。

3、 兰为王者香,芳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花美。

4、 明月不留人,红颜自衰老。何日归湘滨,与君还旧好。

5、 觉醒即禅心,兰清皆空释!众芳尽落华,王者自茂蕙!

6、 如果你骄傲自满了,兰花会让你谦虚谨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8、素雅姿态美,芳香悦万家。花期三四月,品格受人夸。

9、 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10、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11、我爱兰花,因为它有刚柔相济的叶丛,有端庄素雅的风韵,有清新飘逸的幽香,它无曲意奉迎,更不拒人于千里。

12、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

13、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开花不竞节,舍秀委薇霜。

14、 兰花的美,与众不同,她美丽,高雅,虽为草,却不甘平庸,虽无骨却绝不靡弱,它生于幽谷但从不自弃,这就是蕙质兰心的雅洁吧。

15、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Ⅷ 兰花寓意代表什么意思

兰花的寓意丰富,一向意味着淡雅、高洁、贤德等美好的人的品性,也代表着深厚的兄弟情感、坚贞不渝的爱情、和热烈的爱国情怀等。兰花的寓意绝不仅局限于它的外表所展现的意义,更在于它的底蕴所展现的精神。

4、高洁淡雅:自古赏兰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因而兰花也被称为国香,同时它也是高雅文化的代表。

5、友情和爱情:也有用来比喻夫妻之间的感情和朋友之间高尚的爱情。

6、爱国情怀:兰花对于国人有着深沉的民族意义,同时兰花的气质也彰显了国人如兰花一般的品质。

Ⅸ 兰花有什么性格

兰花与花大色抄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袭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爱兰、养兰、咏兰、画兰,古人曾有“观叶胜观花”的赞叹。人们更欣赏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忍不拔的刚毅气质,“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历来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的象征,与梅花、竹、菊花一起被人们称为“四君子”。

(9)兰花的心情扩展阅读

兰花一般形容人君子,常形容女人空谷幽兰。文心兰:隐藏的爱。剑兰:高雅、长寿、康宁。兰花的花语:淡泊、高雅,美好、高洁、贤德。

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

热点内容
鳄鱼小顽皮情人节 发布:2025-08-14 12:51:35 浏览:814
兰花招蛇吗 发布:2025-08-14 12:45:02 浏览:855
兰花西餐 发布:2025-08-14 12:40:48 浏览:291
西兰花炸杆 发布:2025-08-14 12:36:37 浏览:819
弁天神乐茶花 发布:2025-08-14 12:32:54 浏览:475
谷歌情人节新浪 发布:2025-08-14 12:32:20 浏览:995
离别思念花语 发布:2025-08-14 12:31:41 浏览:443
西方情人节的活动 发布:2025-08-14 12:27:35 浏览:369
灰色百合花 发布:2025-08-14 12:23:53 浏览:494
心思盆景 发布:2025-08-14 12:10:08 浏览: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