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重重
『壹』 危险高山行过尽,莫嫌此路有重重 若见兰桂渐渐发,长蛇反转变成龙;解签
第一句 危险高山都彷尽 不太懂 后面好像是说 不要嫌弃你此时去追寻姻缘的路还很长,如果讲见到兰花桂花渐渐长长,坏的会变好的,或者是不起眼的人或者是不适合的人会变成人中之龙或者适合的人与你相配。
『贰』 兰花诗词千古绝唱是什么
1、《幽谷芳菲》清代李鳝: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译文:山林间淡淡地飘散着一缕缕怡人的清香,恰好发现如草般开在山中无人欣赏的空谷幽兰。
2、《兰花》明代刘伯温: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译文:芬芳馥郁的兰花开在无人能到的深山里,美人喜欢它却无法见到在,只好画下它的样子。
3、《题兰花》清代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译文:兰花的生长环境,在山顶,岩峰等等这种人迹罕至之处,兰花开着,并散发着奇妙的香气。
4、《兰花》明代薛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译文:我喜欢兰花,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花,不用自身的颜色讨好自然造化。
5、《题杨次公春兰》宋代苏轼: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
『叁』 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什么意思
意思是:兰花开在幽深的山谷,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就不释放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没有人采摘兰花佩戴,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此句暗喻作者才华横溢,即使无人赏识,也不会对自身有什么影响。
出自: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诗歌《幽兰操》,又称《猗兰操》。用来歌颂孔子的一生。
全文如下: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译文: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没有人采摘兰花佩戴,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一个君子不被人知,这对他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严寒时,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3)兰花重重扩展阅读
《幽兰操》韵味十足,汲取了史诗与英雄的浩渺气质,带着兰花冷漠的美艳,但又说着人生的变动和永恒。
《幽兰操》以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为中心拟就,是孔子人生写照的缩影,同时也是孔子教育哲学人生哲学的凝结。兰,承载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托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期望与情感,是中国文化巨大的人文载体。
最后时刻,所有弟子都聚集与孔子身边,这些在孔子身边一期度过了艰难,最了解老师思想的学生,就是孔子的希望和延续。弟子们虽然分散诸国,然而,正是他们,把孔子的思想整理成《论语》,与孔子整理过的《诗经》、《春秋》一起,千古传诵。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象征着孔子的精神,生生不息。
『肆』 关于兰花的名言警句(用在廉政文化建设上的),跪求~~
兰花,沐来自然风雨而开,食清水净土自而长,放香幽境而不扬,显艳群芳而不争,其叶冬青,其华寒荣。
追求一种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的清白人身,固守一种花美、香美、叶美的为人美德,锤炼一种耐霜雪之寒的韧劲,容天地之广的胸怀。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委琐。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伍』 关于兰花的五言律诗
以下两诗都是来作者以兰花或兰草自自况的。
【感遇】
唐代-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兰若:兰花和杜若。这是《楚辞》里边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
【感遇】
唐代-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丛生,条形,先端尖,春季开花,淡绿色,味芳香,供观赏。花可制香料。也叫春兰。‖俗称兰草。
『陆』 经典兰花诗句有哪些
1、《题画兰》
[ 清 ]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2、《春庄》
[ 唐 ] 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译文
山中有一条小路长路边满兰叶,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
只是干啊哦了没有人事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提交之声。
3、《高山幽兰》
[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译文
千古年间最幽然贞洁的就是这花啊,不求出名显达只愿做一片烟霞。
就连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愿意让他们看见,藏在高山后面遮蔽着自己。
4、《饮酒 十七》
[魏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译文
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
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
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5、《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 宋 ] 晏几道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译文
院落里秋千摇曳,重重的帘幕低垂,闲暇时在华丽的门上挥笔题诗。墙里佳人犹如出墙红杏雨后花,门外游子好像绿杨飞絮随风飘。
音讯断了,犹如飞逝的轻云,不知她身处何方?就做个襄王觅神女的好梦让我归去。紫骝马还认得旧时游玩路迹,嘶叫着跑过了画桥东边路。
拓展资料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